【石 化】壳牌冷却技术获英特尔认证(2025-06-06)
6月6日,中国石化报讯,壳牌基于润滑液的浸没式冷却技术获英特尔公司认证。该技术经2年试验验证,可使数据中心能源消耗最高减少48%,资本支出和运营成本最高降低33%,成为全球首个获芯片生产商认证的浸没式冷却方案。英特尔指出,传统风扇降温方式耗电量已接近服务器自身用电量,亟需变革。此外,bp、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石油公司正通过润滑油技术、清洁电力供应及科技合作等方式布局数据中心服务领域。
【点评】壳牌将润滑油技术优势延伸至数字基建领域,体现了能源企业跨界创新的敏锐度。浸没式冷却技术认证不仅强化了其在低碳服务市场的竞争力,更揭示了数据中心节能需求催生的新赛道。国内石化企业可借鉴其技术转化路径,探索传统业务与新兴数字产业的协同点,尤其在液冷材料研发和综合能效方案领域存在突破空间。
【石 化】埃尼集团一季度调整后净利润同比下降11%(2025-05-30)
5月30日,中国石化报讯,埃尼集团一季度调整后净利润16亿美元,同比降11%但超预期,宣布将2025年净资本支出削减至多11.3亿美元,同时维持股息和股票回购计划,拟将股息提高5%、启动17亿美元股票回购。公司称通过优化投资组合应对贸易关税等不确定性,CEO强调资产质量与财务弹性为关键竞争优势。
【点评】埃尼集团在利润承压背景下采取“降本保利”策略,资本支出收缩与股东回报强化形成对冲,凸显能源企业应对周期波动的平衡之道。其通过资产组合优化提升抗风险能力,反映出国际油气巨头在能源转型与地缘冲突交织下的生存逻辑——既要维持短期现金流安全,又需通过灵活投资布局确保长期竞争力。CEO强调的“低现金盈亏平衡点”正是当前高波动市场中企业估值的重要锚点。
【石 化】印度油气企业加速布局非洲(2025-05-30)
5月30日,中国石化报讯,印度油气企业加速布局非洲,2月从非洲进口原油量环比翻倍至33万桶/日,并计划接收尼日利亚、安哥拉等多地油田原油。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投资1.75亿美元支持莫桑比克天然气项目,巴拉特石油公司拟在莫桑比克、巴西勘探领域投资329亿美元,同时印度承诺向尼日利亚炼油和化工项目注资140亿美元。
【点评】印度作为全球第三大能源消费国,加速非洲布局旨在多元化能源供应渠道,降低对中东原油的依赖。非洲国家油气资源丰富但开发不足,印度通过投资上游勘探、炼化项目及基础设施,既保障自身能源安全,又助力非洲提升本土加工能力,形成互补。此举或加剧国际能源企业在非洲的竞争,推动全球能源供应链重构。
【石 化】道达尔能源获批在南非近海开展钻探(2025-05-30)
5月30日,中国石化报讯,道达尔能源获南非监管批准,计划2026年在奥兰治盆地近海启动钻探。该盆地被视作南非最具潜力的未开发油气区,道达尔于2023年8月成为区块运营商。南非政府于2024年4月发布《上游石油资源开发法案》草案,旨在优化监管框架吸引投资,推动油气勘探。
【点评】道达尔能源此举凸显非洲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优先级,南非通过立法调整释放政策红利,可能加速区域能源产业升级。奥兰治盆地的开发若取得突破,或改变南非能源依赖进口的现状,但需平衡环保争议与社区利益,深海勘探技术风险和国际油价波动也将影响项目实际进展。
【石 化】沙特阿美一季度净利润略有下降(2025-05-23)
5月23日,中国石化报讯,沙特阿美一季度净利润260.11亿美元,同比下降5%,但高于五大石油巨头总和。资本支出同比增加15.8%至125.49亿美元,自由现金流同比减少15.8%至191.6亿美元。公司通过收购菲律宾Unioil公司25%股权强化下游布局,并宣布14个新油气发现。此外,沙特阿美或将参股澳大利亚伍德赛德石油公司175亿美元的LNG项目,预计2029年投产。
【点评】沙特阿美净利润下滑主要受油价波动及经济不确定性影响,但其运营韧性仍支撑了高于行业平均的盈利能力。资本支出增长与上游产量提升(总液体产量环比增长1.6%至1030万桶/日)显示其在产能扩张上的持续投入,而下游领域从亏损转为盈利5.08亿美元,印证了炼化板块的结构性改善。LNG项目合作与新油气田开发的双线布局,既巩固传统能源优势,又为低碳转型铺路,但资本负债率从-3.8%升至5.3%,需关注长期债务压力与油价波动风险间的平衡能力。
【石 化】日本引能仕上财年净利润下跌逾21%(2025-05-23)
5月23日,中国石化报讯,日本最大石油企业引能仕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财年净利润同比下跌21.5%至2260亿日元,销售额微降0.2%至12.32万亿日元。主因美国加征关税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库存原油资产价值缩水。公司预测本财年净利润将进一步下降18.2%至1850亿日元,但未对原油价格作具体预测,强调将继续配合政府保障石油稳定供应。
【点评】引能仕净利润连续下滑,直接暴露了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与贸易政策对企业盈利的冲击。日本强制要求70天石油库存的政策,在价格下行周期中成为“双刃剑”,放大了资产减值风险。尽管企业试图通过稳定供应对冲风险,但被动应对市场变化而非主动调整库存策略,凸显了石油行业在宏观政策与市场波动夹缝中的脆弱性。未来地缘政治和贸易摩擦的持续,或进一步加剧能源企业的经营不确定性。
【石 化】韩国四大石化企业可再生能源使用率未达预期(2025-05-23)
5月23日,中国石化报讯,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韩国四大石化企业(锦湖石化、LG化学、韩华解决方案、乐天化学)2023年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均低于3%,其中乐天化学仅为0.01%。尽管韩国已有36家企业加入RE100倡议(承诺2050年前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使用),但四大石化企业中仅乐天化学正式加入。LG化学虽提出2050年全面使用可再生能源目标,但未加入倡议。分析指出,韩国企业面临电费上涨压力(2023年10月电费上涨10.2%至每千瓦182.7韩元),导致可再生能源转型成本高企。
【点评】韩国四大石化企业可再生能源使用率低迷,反映出传统能源密集型行业转型的现实困境。企业加入RE100倡议的意愿与实际行动存在明显落差,深层原因在于成本压力与技术替代的短期经济效益不足。韩国电费上涨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空间,削弱其投资绿色能源的动力。此外,政策支持与市场机制的协同不足,可能导致企业被动应对国际倡议,而非主动布局长期战略。石化行业作为高耗能产业,需探索更具可行性的过渡路径,例如产业链协同减碳或分阶段技术升级,而非单纯依赖电力结构转型。
【石 化】浙石化高端新材料项目设工程规划许可获批(2025-05-16)
5月16日,岱山县人民政府讯,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高端新材料项目(含己二腈、10#循环水场、3#丙烯腈装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获批,总建筑面积约13,416.97㎡。该项目由上海智英化工技术有限公司设计,选址岱山县鱼山岛,规划审批的通过为后续全面建设奠定基础,标志着国内己二腈等高端化工材料产能布局迈出重要一步。
【点评】己二腈作为尼龙66的核心原料,长期依赖进口,浙石化项目投建将提升国产化率,缓解产业链“卡脖子”风险。选址鱼山岛依托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的规模化优势,可降低原料运输成本并实现产业协同。上海智英化工作为技术设计方,其工程经验为项目落地提供可靠性保障。当前国内化工新材料领域竞争加剧,项目需关注技术工艺稳定性、环保合规性及下游市场需求匹配度,避免产能过剩风险。
【石 化】空客公司推迟商用氢能飞机发布时间(2025-05-16)
5月16日,中国石化报讯,空客公司宣布推迟原定于2035年推出的商用氢能飞机计划,并将零排放目标实现时间延后10年。主要挑战包括绿氢生产进度滞后、机场加氢基础设施不足、全球监管标准不统一,以及氢气在零下253℃低温储存和飞机设计整合的技术难题。空客表示将继续投资氢燃料电池和低温储存技术,并与机场合作布局基础设施,同时加大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应用力度,作为短期减排过渡方案。
【点评】氢能飞机的技术复杂性与产业链协同需求远超预期,空客的延期折射出航空业低碳转型的现实困境。绿氢制备、储运成本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暴露了能源系统革新的系统性短板。空客转向SAF的务实策略,平衡了中长期技术突破与短期减排压力,但可能削弱氢能航空的领跑优势。航空业脱碳需政策端统一标准、加大绿氢产业扶持,并通过跨行业合作突破技术瓶颈,避免单一技术路径依赖风险。
【石 化】中东国家筹划出口可再生能源电力(2025-05-16)
5月16日,中国石化报讯,阿联酋、沙特、阿曼和埃及等中东国家通过建设高压直流海底电缆等项目推动可再生能源出口。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与阿布扎比国家能源公司合作投资38亿美元建设两段超130公里的海底电缆,计划2025年投运,可将30%海上设施电气化并减少排放,电力来源为太阳能和核能。该项目为中东首个海底输电系统,但大规模国际电力贸易仍需完善区域电网基础设施。
【点评】中东国家依托光照资源禀赋加速布局可再生能源出口,标志着传统油气生产国向清洁能源枢纽的战略转型。阿联酋海底电缆项目通过基础设施创新实现海上设施脱碳,为全球离岸能源系统低碳化提供了示范路径。区域电网互联的滞后可能制约绿电贸易规模化发展,需加强跨国电力调度协调机制。中国石化可关注中东新能源基建市场,探索光伏装备出口与绿氢产业链合作机遇。
【石 化】广西心连心百亿级化工新材料项目开工(2025-05-08)
5月8日,贵港日报讯,广西心连心化学公司绿色大化工新材料项目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117亿元,为贵港市建市以来最大单体制造业项目,规划年产合成氨120万吨、尿素65万吨、高效氮肥95万吨,预计年产值达136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推动当地化工产业规模化、链条化发展,成为区域经济新增长点。
【点评】该项目以煤化工为基础,瞄准化肥及新材料领域,体现了传统化工向高端化转型的趋势。百亿级投资规模对贵港市产业格局具有重塑作用,其合成氨、尿素产能布局或将缓解华南地区农资供应压力。值得注意的是,项目强调“绿色”属性,需关注其清洁生产工艺和碳排放控制能力。作为西南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典型案例,地方政策支持与原料资源匹配是关键优势,但需警惕产能过剩风险及产品市场波动对项目收益的影响。
【石 化】华力达石油化工绿色装备与智能制造一体化项目开工(2025-05-08)
5月8日,石河子零距离讯,华力达石油化工绿色装备与智能制造一体化项目在十户滩新材料工业园区开工,总投资1.2亿元,规划用地66.8亩,总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项目重点建设A2级压力容器、重型设备及特种材料设备生产线,融合数字化设计、自动化加工和智能检测技术,预计年产20000吨石油化工装备,产品覆盖石油化工、煤化工、能源等领域。项目将填补区域产业空白,带动上下游配套产业发展,提升当地石化装备制造竞争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点评】该项目以智能化与绿色化双轮驱动,契合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下的装备制造业转型方向。通过数字化技术重构生产流程,既优化了能效管理,也强化了产品精度控制能力,为传统石化装备制造注入创新动能。区域产业链协同效应值得关注,但需警惕高端装备市场容量与产能释放节奏的匹配风险。项目落地对西北地区石化产业集群的提质扩容具有示范意义,未来应持续跟踪其技术转化效率和市场拓展能力。
【石 化】万华化学拟在福建新建年产60万吨聚碳酸酯项目(2025-05-08)
5月8日,慧正资讯讯,万华化学(福建)有限公司拟在福建省福清市江阴港城经济区新建年产60万吨聚碳酸酯(PC)项目,包括3套20万吨/年PC装置及配套公辅设施,同步生产10.8万吨/年BPA,项目采用国际先进技术,计划购置反应釜、塔器等设备。
【点评】该项目通过规模化生产和技术优势强化万华化学在聚碳酸酯领域的竞争力,福建选址可依托港口优势降低原料运输成本并辐射东南亚市场。BPA与PC的协同生产体现了产业链整合能力,但需关注双酚A类产品的环保监管趋势及下游电子、汽车等行业的市场需求波动对项目效益的影响。
【石 化】巴西将推行Presiq计划 扭转化工行业不利局面(2025-04-27)
4月27日,中国石化报讯,巴西化工行业正面临30年来最严峻挑战:2025年2月数据显示,行业开工率仅60%,创1990年以来新低;2024年2月-2025年2月贸易逆差达495.9亿美元,进口占比升至49%。巴西政府推出Presiq计划,拟通过提供低碳原材料信贷、3%投资信贷等政策,目标2030年产能利用率提升至95%,2027年起预算40亿雷亚尔(约5亿元人民币)。该计划旨在应对美国关税冲击、产能闲置及进口依赖等问题,但成效需长期观察。
【点评】Presiq计划通过财税杠杆刺激低碳投资和产能扩张,短期内虽难以扭转进口依赖,但政策工具设计兼顾环保与产业升级,具有战略前瞻性。然而,40亿雷亚尔预算规模有限,叠加电力供应不稳、原材料短缺等结构性问题,实际落地效果可能受制约。此外,美国关税政策等外部压力持续存在,巴西需同步优化营商环境以增强本土企业竞争力,方能实现产能利用率目标。
【石 化】佩伦科北海波塞冬项目测试成功(2025-04-27)
4月27日,中国石化报讯,佩伦科公司近日完成英国北海南部枯竭天然气储层的二氧化碳注入测试,推动波塞冬CCS项目建设。该项目计划2029年实现年注入150万吨二氧化碳,2034年提升至1000万吨/年,最终达4000万吨/年封存能力。莱曼气田储层群具备10亿吨级封存潜力,测试数据将为后续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点评】波塞冬项目通过枯竭气田改造实现碳封存,验证了地质封存技术的商业可行性。该项目阶梯式扩容路径既控制初期风险,又契合欧盟碳中和进程对碳捕捉的刚性需求。莱曼气田的规模效应可能重塑北海地区CCUS产业格局,但深层地质稳定性监测、跨区域碳运输网络建设仍是技术攻坚重点。佩伦科通过先导测试抢占数据资产优势,为后续商业化碳封存服务奠定议价基础。
【石 化】万华化学与科威特石化工业公司签署合资协议(2025-04-27)
4月27日,中国石油和化工网讯,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科威特石化工业公司(PIC,科威特石油公司KPC的全资子公司)于2025年4月25日在山东烟台正式签署合资协议,具体内容如下:PIC将投资6.38亿美元,认购万华化学全资子公司万华化学(烟台)石化有限公司25%的股权。此次合作涉及烟台的一组石化工厂项目,双方将共同推动石化产业的升级与全球化布局。此次签约是双方继2024年8月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的具体落实,标志着多年合作的深化,也是全球石化行业资源整合的重要一步。万华化学可通过PIC的中东市场网络和资源优势,拓展中东、北非等地区的业务,同时强化其全球供应链和技术协同。PIC作为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的子公司,此次投资亦符合其全球化战略,旨在扩大在亚洲市场的布局。
【点评】双方此前已有长期合作基础,例如2018年万华化学与科威特石化在山东省政府的支持下签署过石化产业合作协议,并在原料采购方面保持稳定合作(如液化石油气等)。2024年8月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本次合资奠定了基础,明确了双方在技术、市场、资源等领域的合作方向。
【石 化】宁德时代发布钠新电池 全球首推钠电大规模量产方案(2025-04-25)
4月25日,中国石油和化工网讯,11月20日,宁德时代超级科技日讯,宁德时代发布全球首个大规模量产钠离子电池品牌“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达175瓦时/千克,支持500公里续航,2025年12月量产;商用车24V重卡蓄电池全生命周期成本较铅酸电池降61%,2025年6月量产。钠电资源不受地缘政治限制,生产碳排放较锂电池最高降60%,通过极片直熔再生实现高效回收。同期发布的骁遥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进一步强化技术布局。
【点评】宁德时代通过钠离子电池技术突破,构建了应对锂资源供应链风险的“战略护城河”。钠新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上的创新,尤其是商用车领域成本大幅降低,或将加速铅酸电池替代进程。但2025年的量产时间表略显滞后,需警惕其他厂商技术迭代或资源端变数。其“全生命周期低碳”概念直击ESG投资热点,或将推动新能源产业链环保标准升级,但回收技术商业化效率仍需市场验证。
【石 化】巴西国油创建巴西首个生物炼厂(2025-04-25)
4月25日,中国石化报讯,巴西国油计划投资55亿雷亚尔(约69亿元人民币)将Riograndense炼厂改造为生物炼厂,专注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可再生柴油等生物燃料。改造完成后该厂将成为巴西首家无原油炼厂,但具体投产时间未定。巴西作为全球最大甘蔗和大豆生产国之一,生物燃料是其降低碳排放的重要路径。
【点评】巴西国油借生物炼厂布局抢占低碳能源赛道,凸显其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向清洁能源转型的战略意图。生物燃料产业链与农产品深度绑定,需平衡原料供应稳定性与粮食安全风险,技术商业化及政策支持力度将是项目成败关键。
【石 化】新奥股份与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签署15年期LNG购销协议(2025-04-24)
4月24日,中化新网讯,近日,新奥股份与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签署了长期液化天然气(LNG)购销协议。根据协议,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将向新奥股份每年供应大约100万吨LNG,供应期限为15年,LNG资源主要来自Ruwais LNG项目。这是阿联酋与中国合作伙伴签署的有史以来合同量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协议。在当前国际天然气市场供应格局深度演变、价格波动显著加剧的背景下,该协议的签署标志着新奥股份在强化能源供应链稳定性与拓展多元化布局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长协采用与油价挂钩的定价模式,平衡了整体资源池的价格结构,进一步增强了中长期采购成本稳定性和风险管理能力。尤其在油气价差扩大、现货价格剧烈波动周期内,助力公司有效平抑采购成本,显著提升公司应对全球能源价格不确定性的韧性,不仅为国内天然气中长期供应安全筑牢了防线,更为持续保障民生及工商业等下游客户的稳定用气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点评】本次LNG长协的签署,是公司不断拓展资源池、提升国际资源掌控能力的具体体现,也为正在推进的资本重组奠定了资源协同基础。此外,新奥股份近期已公告拟以换股和现金对价私有化新奥能源,推动A+H一体化上市。重组完成后的新奥股份将进一步加强资源组合优势,提升成本控制与调配效率,持续巩固和增强资源池的竞争力与稳定性
【石 化】美国撤销bp与壳牌委内瑞拉项目许可(2025-04-18)
4月18日,中国石化报讯,美国政府于2025年撤销bp与壳牌在委内瑞拉水域的天然气项目许可,涉及两国共有项目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LNG供应链。此前美国已对雪佛龙等公司采取类似措施,要求5月27日前停止运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2023年天然气出口额达36亿美元,该项目储量40亿立方英尺、计划2026年投产,其总理称将上诉。
【点评】美国通过制裁切断委内瑞拉能源合作渠道,意在施压该国政治格局,却直接冲击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能源安全与经济支柱。此举凸显地缘政治博弈下跨国能源项目的脆弱性,可能引发拉美地区对美政策反弹。项目搁置或将加剧全球LNG供应紧张,迫使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寻求替代方案或加速能源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