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材】海螺水泥甘肃平凉二期50MW风电项目开工(2024-06-28)
6月28日,四局装备讯,6月24日,由酒泉新能源公司承制的海螺水泥平凉二期5万千瓦风电项目在酒泉新能源公司固原基地开工。该项目场址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项目规划装机容量为50MW,采用9台金风204-5600风电机组,轮毂高度115m,总重287.849吨。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履约,酒泉新能源公司采取多种措施推进项目实施。一是根据项目现场机位浇筑和道路改造等情况倒排工期,及时跟进落实原材料供货进度,确保钢板、法兰等各项原材料按计划到厂,保障项目顺利开工;二是提前对厂内的生产线设备进行检修,排查安全隐患,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三是开工前组织基地管理人员、各工序负责人和驻厂监造工程师召开安全、技术、质量交底会,结合以往项目的管理经验,以及该项目不同的技术规范要求,对项目各工序的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交底;四是严控产品质量,对原材料入厂尺寸、外观及无损检测等进行严格把关,以保证后续产品质量。
【点评】该项目是崆峒区“十四五”第二批风光电重点建设项目,由平凉海螺公司在崆峒区南部山区的峡门、大寨等乡镇境内实施。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为1.89亿干瓦时,年营业收入5820万元,可节约标准煤约6.19万吨,每年还可减少大量的灰渣及烟尘排放,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建 材】北部湾港集团鱼峰水泥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4-06-28)
6月28日,广西鱼峰集团讯,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北京揭晓,共评选出250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在本次国家科技奖榜单上,北部湾港集团旗下鱼峰水泥参与完成的“高铁相抗蚀胶凝材料设计/制备技术及严苛环境工程应用开发”项目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北部湾港集团始终坚持聚焦重大战略任务需求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近三年研发投入超过16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6%,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船闸联合调度、高端不锈钢、特种水泥、锡多金属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能不断显现。本次获奖项目中的核心成果“高铁低钙抗蚀胶凝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与应用”、“严酷环境高铁相高抗蚀胶凝材料设计制备及其工程应用开发”,也分别获得了2022年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1年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一等奖。
【点评】此次获奖既彰显了我国在高铁相抗蚀胶凝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亦是北部湾港集团科技实力不断提升的生动体现。
【建 材】重大违法违规股东,河南确山县鑫源水泥粉磨公司被通报(2024-06-24)
6月24日,数字水泥网讯,近年来,金融监管总局不断加强和改进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监管,持续开展股东股权和关联交易整治,聚焦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问题,严肃惩处违法违规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有力遏制股东股权和关联交易乱象。2024年6月,金融监管总局公开第六批重大违法违规股东名单,其中包括确山县鑫源水泥粉磨有限公司。确山县鑫源水泥粉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法定代表人为张学军,注册资本为1260万元人民币,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工业集中区南区糖库东侧,经营范围包含:水泥熟料粉磨、加工、销售;混凝土生产销售;机制沙、稳定土、水泥制品、干粉砂浆、机制粉煤灰、煤灰销售;实心混凝土砖生产销售;道路普通货物运输。确山县鑫源水泥粉磨有限公司持股两家银行,分别河南确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4.5296%股权、河南西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5478%。
【点评】截至2024年6月,金融监管总局累计向社会公开五批次银行保险机构重大违法违规股东,起到了加大惩戒力度、严肃市场纪律、强化社会约束的良好效果。本次公布股东的违法违规行为主要包括:入股资金来源不符合监管规定;违规代持银行保险机构股权;隐瞒关联关系、一致行动关系;存在涉黑涉恶等犯罪行为。
【建 材】葛洲坝水泥与北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24-06-21)
6月21日,葛洲坝水泥讯,6月20日,葛洲坝水泥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丹在公司本部与北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简称“国建联信”)总经理武庆涛座谈。双方围绕标准研制、认证服务、绿色低碳评价和诊断、咨询服务等业务领域深化战略合作进行深入交流,达成广泛共识,并见证中国能建葛洲坝水泥公司与国建联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国建联信是建材行业权威的工业节能与绿色低碳领域研发机构及第三方服务机构,在建材行业认证管理和专业审核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优良的口碑。30多年来,双方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成为了互相依赖共同成长的良好伙伴。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加快推进,双方在双碳领域的交流合作也进一步深化。未来,希望双方以此次战略框架协议签署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深化互利共赢和务实合作,在探索ESG披露、碳核算及碳足迹管理等方面交流合作取得新的突破。
【点评】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携手推动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
【建 材】股价低于1元,亚泰集团面临终止上市风险(2024-06-21)
6月21日,数字水泥网讯,6月21日,亚泰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于2024年6月20日收盘价为0.99元/股,首次低于人民币1元。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2.1条第一款的规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仅发行A股股票的上市公司,如果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公司股票可能被上交所终止上市交易。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第9.2.7条的规定:若公司股票触及上述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上交所将在15个交易日内对公司股票做出是否终止上市决定。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第9.6.1条第二款的规定,交易类强制退市公司股票不能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敬请广大投资注意投资风险。本公告为公司可能触发交易类强制退市的第一次终止上市风险提示公告。
【点评】2024年以来,超过30家上市公司触及退市标准,其中面值退市超过20家,还出现了首家市值退市公司,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建 材】底价5.38亿元,山阴炫昂建材有限公司100%股权及相关债权转让(2024-06-21)
6月21日,数字水泥网讯,6月,山阴炫昂建材有限公司100%股权及相关债权转让,底价约5.38亿元,需一次性支付。根据转让信息显示,该公司2023年营业利润为-3140.11万元,负债总计约3.83亿元,资产总计约5.57亿元。3月份,该公司挂牌转让底价约5.59亿元。据了解,山阴炫昂建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本1.5亿元,是中煤集团山西华昱能源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经营范围包含制造销售水泥、水泥熟料、白灰、碳化钙;经销建筑石料、脱硫石粉、石灰石等。拥有一条2500t/d熟料生产线。
【点评】近两年来,在房地产业持续不振的影响下,建材、建筑行业陷入发展寒冬,这家建材国企的负债、转让也不过是冰山一角,一年内成立并注销的建材企业超3万家。
【建 材】华新荣获2024 ESG典范企业“科创先锋奖”(2024-06-14)
6月14日,华新水泥讯,6月6日,在第二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上,观察者网发布了《高质量发展下的ESG》——2024ESG典范企业评选榜单,华新荣获“科创先锋奖”。据悉,此次榜单是观察者网以碳博会为契机,针对大陆上市公司市值Top500样本以及重点领域的专精特新独角兽、港澳台知名企业ESG实践进行的梳理与评比,展示了中国经济发展规模和层次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在ESG领域的实践与承诺。其中,“科创先锋奖”是表彰用心推动技术升级,通过技术的更新迭代去减少能耗与排放,从而为可持续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企业。近年来,华新深入践行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发展理念,将环境保护视为公司永续发展的底线,持续加大在减污降碳、节能降耗上的投入,大力拓展水泥一体化业务及新型建材业务,不断降低主营产品碳排放强度,加快绿色转型步伐,以实际行动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公司参与创建“碳达峰碳中和”创新联合体,牵头制定三项低碳专项行业标准。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大幅减少化石能源消耗,累计安全生态化使用废弃物衍生替代燃料2000多万吨,国内窑线合并替代燃料的热替代率达到23%,减排二氧化碳超过1200万吨。
【点评】华新已连续13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连续3年发布ESG报告,全面阐释了公司在应对环境气候变化、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及优化内部管治方面的计划、举措与成果,是全国行业内较早进行ESG披露的企业。
【建 材】华润水泥(安顺)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2024-06-14)
6月14日,西秀新闻讯,传统的水泥厂是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企业。但位于西秀区轿子山镇的华润水泥(安顺)有限公司却获得了国家级“绿色工厂”的称号。得益于企业持续在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技改等方面的不断发力。一直以来,华润水泥始终重视环保投入,针对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废水、废气、噪音等污染问题,公司都拥有自己完整的一套处理系统。公司投资2858万元建设的SCR高效脱硝项目,对废气中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进行处理后,排放量远低于国家标准。2021年以来,公司持续加大技改投入,采用配料+替代燃料的方法,不断优化工艺流程,每年消耗生物质替代燃料14000吨、燃煤炉渣超过12万吨,每年节省用电约4300万度,每年减少碳排放超过6万吨,真正践行了“循环经济、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
【点评】绿色、智能化已经成为华润水泥(安顺)有限公司的主色调,在“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理念的引领下,绿色发展的底色更足,绿色制造体系不断筑牢,绿色发展新动能彻底激活。
【建 材】海螺、中建材首个合作项目投产(2024-06-14)
6月14日,葫芦岛广播电视台讯,6月,葫芦岛海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水泥外加剂重点项目已顺利投产,全年预计可生产销量1.68万吨。该项目于2023年8月开工,规划建设年产3万吨水泥外加剂,3万吨混凝土外加剂母液和2万吨混凝土外加剂生产线。该项目是海螺集团与中国建材集团在新材料领域的第一个合作项目,在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强强联合下,通过各方在资金、技术、市场方面的优势合作,将加速提升新材料产业为水泥及混凝土行业赋能效果,进一步规范东北地区外加剂市场,对水泥行业节能减排和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点评】在国家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各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水泥和混凝土外加剂行业也将加快实现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建 材】中国巨石荣获玻璃纤维行业首张碳管理体系评定证书,引领绿色低碳...(2024-06-07)
6月7日,中国水泥网讯,6月5日,第53个世界环境日,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中国巨石所属巨石集团被授予玻璃纤维行业首张《碳管理体系评定证书》。《碳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是全球首个综合性的碳管理体系标准,借鉴了国外成熟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温室气体排放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等,为组织提供了全面的碳管理指南。碳管理体系囊括了“碳排放”“碳资产”“碳交易”“碳中和”四个方面,将企业所有与“碳”相关的活动过程管理整合在一个架构下运行,实现碳管理目标。2023年11月,巨石成立碳管理体系工作小组,导入碳管理体系工作,积极实践一平台多网格的绿色管理模式。通过该体系,公司对碳排放管理、监测、控制,碳资产管理、运作,碳交易管理、策略制定以及碳中和计划实施等环节,执行“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管理模式,规范内部碳资产管理,培养碳专业管理人才,进而服务低碳生产与低碳运营,确保有效管理和控制碳排放,助力玻纤行业实现“双碳”目标。
【点评】该证书的获得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碳排放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更好应对环境风险。巨石作为玻璃纤维行业的首个导入碳管理体系的企业,形成了以绿色低碳战略和“双碳”行动方案为首,以《巨石碳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为纲领,以各碳管理程序文件为抓手的“1+N”制度标准体系,提升了绿色低碳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树立行业标杆,展示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前瞻性和领导力。
【建 材】句容台泥:绿色码头的创新实践(2024-06-07)
6月7日,中国水泥网讯,句容台泥,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不仅致力于生产高质量的水泥产品,更是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其码头的建设与运营,正是这一承诺的生动体现。句容台泥码头,凭借其两座3万吨级的自备码头、一座5000吨的辅助码头以及一座400吨级的板桩码头,构建起了一张高效、庞大的物流网络,为公司的原材料供应和产品输出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设施保障。这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物流效率,缩短了货物周转时间,也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插上了翅膀。然而,句容台泥的远见并不止于此,它深知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环境保护同样至关重要。句容台泥深谙环保之重,对物流通道实施了技术革新,引入封闭式廊道与清洁能源卸货作业,这一举措大幅降低了能耗与排放,标志着向低碳未来迈出的坚实步伐。码头上,两台生态抑尘料斗成为亮点,它们集成高效收尘与智能喷淋系统,配合封闭皮带机网络,实现物料无缝转移至封闭堆棚,这一创举,让句容台泥码头成为了无尘作业的典范,兑现了清洁生产的承诺。
【点评】句容台泥绿色码头的构建,不仅是对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更是对行业乃至全社会的一次绿色宣言。它彰显了经济进步与环境保护并驾齐驱的发展哲学,引领水泥行业迈向绿色升级的新纪元。句容台泥以实际行动证明,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和谐共生,为后续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绿色发展范本。
【建 材】蒙西水泥大力推动科研创新,实现量质齐升的“双向奔赴”(2024-06-07)
6月7日,数字水泥网讯,在5月29日举行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2024年科技活动周暨全旗第二十九届科普活动周启动仪式上,公布了2023年度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名单,内蒙古蒙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位列其中。内蒙古蒙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蒙西镇。公司主营高标号特低碱水泥及熟料,现有日产5000吨熟料线一条,熟料年产能150万吨,水泥年产能200万吨,是区域最大的水泥企业。产品销售网络覆盖内蒙古、宁夏、陕西等地区,并远销俄罗斯、蒙古国。公司一直将高水平建设创新型企业作为发展经营理念,不断加大科研力度。截至目前,共获授权专利42项,专业科研人员28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6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55人,以高水平完备的科研和专技人员全力助推公司科技创新。
【点评】新质生产力主要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建 材】一期总投资43.9亿,海螺水泥绿色转型项目为“新三样”产业注入动...(2024-05-31)
5月31日,安徽新闻联播讯,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等“新三样”产业,已成为安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滁州市以“双招双引”为抓手,以“新三样”为重点,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滁州市凤阳经开区海螺光伏一体化项目一期总投资43.9亿元,自2023年10月份开工以来,现在已经进入钢结构安装阶段。在此规划建设两座光伏玻璃窑炉及配套深加工生产线,项目达产后将实现75万吨光伏玻璃的年产能,年产值达100亿元。这里完善的光伏产业链和丰富的石英砂资源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优势,生产的光伏玻璃在当地就能实现消纳。依托完善的产业链和优良的营商环境,滁州打造“世界光伏之都”步伐不断加快,产业集群“虹吸”效应进一步凸显。
【点评】该项目是海螺水泥绿色转型的重要不分,也是目前海螺水泥投资体量最大的新能源项目。
【建 材】玉山南方领航智能化潮流,铸就未来新质生产力典范(2024-05-31)
5月31日,江西水泥网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玉山南方作为传统基础建材企业,先行先试,以智能化生产加速创新发展,传承优秀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管理模式,抓好改革创新、三精管理、优化升级等各项工作。运用数字孪生智能运维平台、智能化验室等数字智能化应用,在实现企业跨越式降本增效的同时,为企业转型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玉山南方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首批在江西区域内完成建设数字孪生智能运维平台。围绕水泥生产核心业务,创新构建“以智能生产为核心”“以运行维护做保障”和“以智慧管理促经营”的智能化生产模式,打造5G专网、5G+设备数据采集、5G+人员定位、5G无人机巡检、数据传感监测、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通过12000多个数据采集点、600多个摄像头、540个定位基站,连接原料磨、余热发电、油液设备、空气流量计、无人机等设备,实现了底层数据大规模采集,生产数据实时在线分析,全厂管控可视、可知、可控。解决了水泥生产过程的传统工艺中存在大波动生产、产品质量难控制等问题,全面提升了厂区管理水平。
【点评】智能化系统为公司生产经营提供了新的应用模式,为公司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加速智能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建 材】冀东水泥与隆基绿能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4-05-31)
5月31日,数字水泥网讯,5月,冀东水泥与隆基绿能在西安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冀东水泥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李建防与隆基绿能中国分布式地区部总裁牛燕燕分别代表双方进行签约。双方就危固废协同处置、氢能在水泥行业的应用和光伏业务进行深入交流,并探讨业务合作领域、方式及切入点。近年来,冀东水泥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低碳化、智能化、融合化、服务化”发展理念,主动践行绿色制造理念,推进产业绿色升级。隆基绿能作为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科技公司,致力于提供“绿电”+“绿氢”产品和解决方案,赋能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点评】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绿色能源应用、节能减排等关键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共同发展。
【建 材】台泥宣告转型集团控股公司,未来收入多元且“四足鼎立”(2024-05-24)
5月24日,中国水泥网讯,台泥集团5月21日召开股东会,正式宣示有78年历史的台湾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经过七年积极低碳转型面向国际,将走向集团控股公司,英文名称从Taiwan Cement Corporation改为TCC Group Holdings,总共跨足11种产业布局全球13个跨国市场。台泥集团董事长张安平指出,60年前台泥是一间单纯的水泥供货商;60年后的现在已晋升为致力低碳建材、资源循环与绿色能源的环境工程公司。张安平指出,台泥已长出除了“台湾”及“中国大陆”以外的“欧非”及“新能源”,形成撑起台泥营收的“四只脚”。2023年台泥已交出一份收入多元、风险分散、创新综效、充分金流的四足鼎立、健康稳健的财务报表。
【点评】在台湾台泥拥有两座水泥厂市占率32%,在中国大陆地区有15座水泥厂市占率是1.69%,土耳其7座水泥厂市占率16%,葡萄牙3座水泥厂市占率超过50%,而且产能利用率不到一半,这也意味着台泥在葡萄牙,结合非洲的低碳水泥原料,有足够的产能实力。
【建 材】华新水泥再推核心员工持股计划,上市30年累计分红超126亿(2024-05-24)
5月24日,长江商报讯,经营业绩逆势向上,国产水泥巨头华新水泥继续实施股权激励吸引并留住人才。5月21日晚间,华新水泥发布《2023~2025年核心员工持股计划之第二期(2024年)核心员工持股计划》,公司拟对747名核心员工进行股权激励。近年来,中国水泥行业整体承压,水泥企业利润被不断压缩。在此背景下,华新水泥通过持续强化一体化及海外发展,实现业绩逆势增长。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7.57亿元,同比增长10.79%,创下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27.62亿元,保持同比增长。华新水泥上市30年以来一直注重分红。2023年,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按0.53元/股(含税)分配现金红利,合计派发现金11.02亿元,在湖北A股上市公司中位列第三。
【点评】员工持股计划目的是为持续深化核心员工持股的长期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公司核心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确保战略目标与企业愿景的实现。另外,分期解锁机制有利于鼓励核心员工长期服务,激励长期业绩达成,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建 材】仕净科技携手宝武集团引领钢渣资源化利用(2024-05-24)
5月24日,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讯,5月21日,仕净科技与宝武集团携手合作的标志性事件——宝武鄂钢碳捕集和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项目的正式签约,不仅预示着双方在探索工业减碳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深度合作迈出坚实步伐,也标志着中国钢铁行业在双碳战略下,向着高效减排与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的又一里程碑式进展。该项目位于湖北省鄂州市宝武集团鄂城钢铁有限公司厂区内,拟投资1.44亿,建设1条30万吨钢渣预粉磨系统、1条30万吨钢渣碳捕集系统以及1条年产100万吨高效复合矿物掺合料混合系统。本项目达产后,年产高效复合矿物掺合料100万吨,可直接捕集利用二氧化碳2万吨,间接通过减少水泥中的水泥熟料用量和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综合减碳达25万吨。项目利用钢渣等非碳原料低成本原位捕集烟气CO2,钢渣经捕碳后变成了固碳辅助性胶凝材料,可用于低碳水泥生产,同时其可与矿粉、粉煤灰等其他材料混合制备高效复合矿物掺合料,该材料可应用于水泥、混凝土及其他相关产业。
【点评】该项目不仅树立了行业典范,通过促进低碳钢铁与绿色建材产业的协同发展,积极响应鄂州市的“双碳”政策目标。
【建 材】福建大田新岩水泥进行余热发电项目改造,总投资670万元(2024-05-17)
5月17日,中国水泥网讯,5月10日,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福建省大田县新岩水泥有限公司9.0MW余热发电项目核准的批复。项目单位:福建省大田县新岩水泥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地点:三明市大田县上京镇三阳村福建省大田县新岩水泥有限公司5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用地范围内。项目的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将原7.5MW非标汽轮机改造成9.0MW标准汽轮机,原7.5MW发电机组更换为9.0MW发电机组,对密头篦冷机和余热锅炉实施改造。项目投资:估算总投资约670万元,其中项目资本金占总投资的比例为100%。项目出资方:福建省大田县新岩水泥有限公司,出资比例为100%。
【点评】余热发电是一种利用生产过程中多余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它不仅节能,还有利于环境保护。
【建 材】贵州六矿瑞安水泥2号窑能效提升技改项目列入贵州省级重点项目(2024-05-17)
5月17日,数字水泥网讯,贵州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厅际联席会议机制办公室关于印发《贵州省2024年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重点项目清单(第一批)》的通知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重点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印发贵州省2024年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重点项目清单(第一批)。清单中,贵州六矿瑞安水泥有限公司2号窑能效提升技改项目列入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1.3亿元。项目建设内容:通过分解炉加大容积,加大缩口尺寸,更换为高效低阻旋风筒、单讲风口、燃烧器等。开工时间:2023年3月。地点: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责任单位: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点评】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有机结合”的重大举措。设备更新带来有效投资,消费品以旧换新带来消费,都是在需求端发力,通过需求牵引供给,构建供需有效衔接、良性互动的内循环发展格局,既利当前,更利长远。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有利于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