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业】罗牛山:上半年净利3.35亿,同比增157%(2018-08-15)
8月15日,农博网讯,近日,罗牛山发布2018年半年度报告,公司聚焦“大农业”的发展战略未发生改变,同时力争借助海南新发展机遇,促进企业重大转型升级。目前,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大农业、房地产开发、教育产业。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2151.7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3.07%;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33536.4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7.1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3045.8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8.86%。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在生猪养殖业务方面,公司高标准建设了海南省第一家现代化封闭式猪场——新昌十万头现代化猪场已逐步达产,为罗牛山新丹系种猪品牌奠定了基础。同时,公司采取了“岛内进行猪场改扩建+岛外合作拓展”多种模式逐步推进生猪拓展工作。在冷链服务方面,公司仓配一体化业务全面铺开,先后与多家公司合作岛内落地配服务。
【农 业】煌上煌终止6000吨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2018-08-15)
8月15日,农博网讯,煌上煌是一家以畜禽肉制品加工为主的食品加工企业。2017年,煌上煌实现营业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21.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59.76%。然而近日,江西煌上煌集团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由于“6000吨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建设用地涉及房屋拆迁、高压线移位等外部因素未及时获得当地政府妥善解决,该项目实际可使用面积远小于当地政府承诺的实际可使用面积,导致工程进度受到严重影响。同时,陕西市场情况发生较大变化,市场需求增长缓慢、商业地产价格上涨和人工成本的提高,导致开店进度和数量远远低于计划,目前门店数量不足以支撑该项目建设,如继续建设并投入运营将导致加重亏损。煌上煌终止超募资金投资项目“6000吨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回顾整个项目,煌上煌于2013年1月拟投资8088万元用于年产6000吨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截至2018年6月30日,超募资金投资项目“6000吨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已累计投入2965.08万元,完成该项目投资进度的36.66%。
【农 业】壹号食品预计三年内建设800万羽全自动化蛋鸡养殖基地(2018-08-06)
8月6日,中国农业新闻网讯,壹号食品成立于2004年,旗下壹号土猪品牌家喻户晓,截止目前已经成功布局全国30多座城市、1600多家专卖店,拓展渠道除了传统的农贸与商超,还有电商与社区生鲜等新零售渠道。十多年来,公司通过丰富和完善产业链,相继推出壹号土鸡、壹号土鸡蛋、壹号土猪水饺等品牌产品。公司2017年进入蛋鸡行业,现存栏400万羽,拟建400万,预计明年产能达800万,将有效满足了国内消费者对营养健康、高品质鸡蛋的需求。壹号食品项目,计划建设广州壹号生物科技产业园,占地2200亩,预计三年时间内建设800万羽全自动化蛋鸡养殖基地和蛋品加工园区,努力将园区打造成为全球最大鸡蛋产业链园区,推动广东农产品深加工业迈上新台阶。
【农 业】禾丰牧业:上半年净利润预增52.07%,业务布局更趋合理(2018-08-06)
8月6日,中国农业新闻网讯,近日,禾丰牧业披露业绩预告,2018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52.07%。对于业绩预增原因,禾丰牧业表示,上半年,白羽肉鸡市场行情较好,公司肉禽养殖业务业绩显著提升,肉禽产业化板块布局、结构更为合理,运营能力和综合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饲料销量稳中有升,产品结构优化调整,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业绩进一步改善。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禾丰牧业推行的肉禽产业化业务建立了集种鸡、孵化、养殖、屠宰和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和养殖效益。特别是在肉鸡行情回暖的大环境下,禾丰牧业肉禽产业化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此外,作为东北地区饲料龙头,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降本提效、销售精进等措施的实施,各项业务均得到稳步发展。同时,公司饲料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盈利能力强的产品占比更为突出,凭借公司多年积累下的区域、渠道和产品力优势,饲料业务也将保持增长趋势。
【农 业】圣农发展:上半年净利润达3.35亿,同比增204.28%(2018-08-06)
8月6日,中国农业新闻网讯,近日,圣农发展正式披露2018年中期财报,今年1~6月,该公司完成营业收入50.69亿元,同比增长3.99%;而净利润却达到3.35亿元,同比增长204.28%;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其净利润则为3.04亿元,实现扭亏为盈。资料显示,圣农发展系集饲料加工、祖代与父母代种鸡养殖、种蛋孵化、肉鸡饲养、屠宰加工与销售、熟食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现为全国最大的全产业链肉鸡饲养加工企业,也是国内商品代鸡产量最大企业。圣农发展表示,公司主要竞争优势是建立了集饲料加工、祖代与父母代种鸡养殖等环节于一体的肉鸡产业链布局。值得注意的是,圣农发展所在地位于浙江、江西、福建三省交界,处于消费市场规模大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间,距福州、南昌等地300公里左右,距厦门、杭州、泉州500公里左右,距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不超过1000公里,产品的市场辐射能力强,有利于发行人产品运输、销售。
【农 业】中粮肉食二季度生猪出栏量为68.9万头,同比增32.4%(2018-08-03)
8月3日,农博网讯,近日,中粮肉食控股有限公司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2018年2季度的生猪出栏量为68.9万头,同比增长32.4%。今年一季度,中粮肉食的生猪出栏同比增长了16.8%至57万头。二季度,该公司的生鲜猪肉销量同比增长13.2%至4.9万吨,生鲜猪肉业务中品牌收入占比为29.66%,同比增加6.54个百分点。中粮肉食亦透露,2018年2季度其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0.38元/公斤。而2018年6月行业三年生猪滚动均价为16.1元/公斤。据介绍,某月份的行业三年生猪滚动均价,为包含该月份在内、向前推共计36个月范围内的均价,因从曾祖代引种到商品代肥猪出栏的完整周期大约三年。
【农 业】美墨猪肉战波及中国猪肉巨头:万洲国际海外市场面临新考验(2018-08-03)
8月3日,农博网讯,今年以来,虽然A股的食品消费行业的龙头之一双汇发展,公司复权股价在2018年创下了上市以来的新高,在沪指跌破3000点之后,走势仍强于大盘。但是,双汇发展的母公司——港股的万洲国际却在2018年呈现了截然相反的表现,今年以来股价下跌了28.22%。万洲国际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猪肉食品企业,不但是双汇发展的控股股东,在海外还拥有很多大型的食品企业,如:在美国拥有全资子公司——史密斯菲尔德。投资者担忧中美之间汇率的升高和关税的增加,将原本美国猪肉价格长期低于中国的价差优势变小。由于资本市场对于中美贸易战相当敏感,即便现实的影响程度不那么剧烈,对股价的看空情绪仍然在堆叠,形成对股价的压力。此外,对美国猪肉影响更大的可能来自于美国和邻国墨西哥的猪肉贸易争端。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的猪肉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2017年美国的猪肉出口量达56亿磅,较2016年上涨7.5%,主要是得益于向墨西哥及南韩的出口量增加所致。然而,墨西哥肉类生产商联合会表示将对美国猪肉征收20%的进口关税。这将影响到史密斯菲尔德的猪肉销售,进而影响到万洲国际整体。
【农 业】中牧股份中报业绩预告发布:净利润保持高增长(2018-08-01)
8月1日,中国农业新闻网讯,近日,中牧股份发布2018 年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2018 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1.71~1.82 亿元,同比增长 50%~60%。归母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 52%~62%。上半年公司业绩保持高增长主要是因为主营业务稳步增长以及投资收益贡献(上半年公司投资收益约为1亿元)。其中,在疫苗板块,去年下半年公司口蹄疫市场苗生产线完成无血清培养工艺的升级改造,产品品质得到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正邦科技等大型养殖集团的认可,公司的疫苗板块实现稳步增长。但是化药业务增速趋缓。具体为:受国家限抗令的影响,公司兽药主要产品喹乙醇强制退出市场。但公司已经推出新产品喹烯酮作为替代品。今年5月以来,环保督查“回头看”,兽药原料价格快速上涨,其中盐酸多西环素涨幅达到14%,酒石酸泰乐菌素价格上涨接近 20%。由于公司4年前就开始大规模的环保投入,环保督查对公司影响较小,预计公司今年兽药板块增速在20%以上。
【农 业】正邦集团与人保财险举行战略合作签约: 共推定制化商业生猪险(2018-07-26)
7月26日,农博网讯,近日,正邦集团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此次签约标志着双方建立了稳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正邦集团在全国性战略布局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在服务三农、支农融资以及精准扶贫等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人保财险此次为正邦集团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服务,一是在提供传统保障的同时推出定制化的商业生猪保险产品;二是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生猪等养殖项目提供保险资金融资服务;三是与正邦共同发挥人才、技术、服务、网络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开拓更多领域,更为广泛的合作模式;四是在全国范围共同探索普惠金融扶贫模式,深入开展产业扶贫与保险扶贫的金融合作模式。
【农 业】业绩遭腰斩的温氏股份拿出8.5亿搞多元化(2018-07-25)
7月25日,农博要闻讯,目前正值温氏股份生猪养殖业务不振之际,尽管公司商品肉猪销量同比增长15.44%,但第二季度国内生猪市场行情持续低迷,销售价格跌幅较大,低价持续时间较长,温氏股份商品肉猪销售价格也同比下降了24.06%,养猪业务经营业绩同比由盈利转为小幅亏损。在此背景下,温氏股份希望在业务多元化方面有所进展。该公司计划与广东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管理公司共同发起农业基金,预计农业基金的总规模不超过10亿元,其中第一期4亿元,第二期6亿元。第一期中,除温氏投资拿出的2.7亿元之外,广东省农改基金将出资100万元,恒建投资将出资1.29亿元。基金将投资于“大农业”,包括新型农业、农业服务、现代种业、农业设施装备、绿色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范围的成熟期股权项目及上市公司定增。此外,温氏股份还打算与关联方共同增资旗下广东温氏乳业有限公司。
【农 业】贝因美高层“大换血”,创始人重新出山(2018-07-25)
7月25日,中国农业新闻网讯,贝因美曾是国产奶粉的老大,但2015年以来陷入亏损,2017年末,贝因美亏损10.57亿元,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消除退市风险、拯救上市公司成为贝因美今年的首要任务。为了扭转业绩颓势,贝因美在今年进行了一次高层“大换血”,创始人谢宏重新出山,此前一直处于空缺状态的贝因美总经理职位由前美素佳儿高管包秀飞担任。包秀飞是奶粉圈著名的职业经理人,曾经在惠氏营养品、菲仕兰任职,并缔造了菲仕兰旗下婴幼儿奶粉品牌美素佳儿从市场排名第八到单一品牌销量排名第一的飞跃。眼下,贝因美面临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实现今年保壳。新帅包秀飞首度露面即表示,将从三个维度来开展下一步工作,包括短期降成本增营收,中期提高运营能力、系统和团队,长期立足品牌建设配合贝因美既定的“六重奏”策略。
【农 业】天邦打造猪肉全产业链,上半年养殖全成本下降11%(2018-07-19)
7月19日,中国农业新闻网讯,天邦股份(以下简称公司)上市已有10年。近年来,公司致力于打造和完善从育种、饲料、疫苗、养殖、屠宰到深加工的生鲜肉及肉制品产业链。通过打造全产业链,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提升了盈利能力。公司上半年育肥猪养殖全成本为11.93 元/公斤,比去年同期的13.42元/公斤下降11%。同时,公司加强疫苗研发实力,降低病损,在猪流行性腹泻防控方面摸索出“活毒激活+灭活疫苗加强”的免疫模式,并配合推出“无泻问候”活动,为全国上百家养殖企业提供了一对一方案。此外,公司重视多渠道销售,目前公司拥有拾分味道系列猪肉产品,逐步形成在各个区域的分销和代理运营模式。截至2018年5月份,公司共拥有64家门店,主要分布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各大商超、卖场、标超内或单独的专卖店。此外,公司不断开拓猪肉产品销售渠道,包括产品体验窗口、团体销售和电商平台销售。
【农 业】中粮生化重大资产重组预案通过(2018-07-18)
7月18日,中国农业新闻网讯,中粮生化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也是中粮集团旗下18家专业化平台公司,亦即十八罗汉之一。之前,中粮生化曾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发行股份收购中粮集团旗下生化能源、生物化学以及桦力投资三家公司100%股权,交易对价为82.85亿元。近日,中粮生化公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则同意上市公司本次资产重组方案(82亿收购中粮旗下三家公司100%股权)。同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审查后决定,对该起重组不予禁止,从即日起可以实施集中。自此,中粮生化82亿重组扫除一大障碍。中粮生化方面表示,本次交易将使得上市公司成为中粮集团旗下统一的集科研和生产为一体的玉米深加工专业化平台公司,有利于提升经营效率,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提升上市公司整体业绩。
【农 业】枫华种业拟被上市公司雏鹰农牧收购51.62%股权(2018-07-16)
7月16日,中国农业新闻网讯,近日,枫华种业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枫华生物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宁波汝星投资管理合伙企业与雏鹰农牧签订《关于雏鹰农牧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合作意向书》。根据协议,雏鹰农牧拟向枫华生物、汝星投资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购买其分别持有枫华种业45.17%、6.45%的股权,合计占比为51.62%。此次交易价格为以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为依据,由交易各方协商确定。枫华种业主营种猪遗传育种;种猪与商品猪的繁育与销售,公司2017年营收为3.27亿元,净利润为6008万元。雏鹰农牧主要从事家畜、家禽养殖与销售。
【农 业】9家生猪养殖上市企业扩张产能释放(2018-07-09)
7月9日,中国农业新闻网讯,目前已有9家生猪上市企业公布5月份生猪销售简报,从整个销售情况可见:生猪销量环比降同比增,销售体重呈下降趋势,猪价止跌,仔猪价格大幅下降。在生猪销售方面,5月份6家企业商品猪销量中5家环比下跌,9家合计跌幅2.3%。9大上市企业1~5月份生猪出栏量除金新农商品猪出栏量下降外,其余同比均实现正增长,9大上市企业合计出栏量1659.5万头,同比增长41.7%。各上市企业扩张产能加速释放,其中正邦科技、天邦股份同比高达166.8%、118.2%,其次是牧原股份增幅为81.2%。猪价方面,5月底,规模企业可供销售生猪量下降,且全面开启大幅挺价,令全国猪价止跌快速上涨,并将其底部抬高。从企业猪价走势来看,企业间价差较小。生猪出栏体重方面,据统计,从8家企业商品猪销售体重来看,企业生猪销售体重波幅仍不小,5月份销售体重已开始有明显降幅,每头猪平均出栏体重下降5kg左右,但雏鹰农牧出栏体重高达140kg,4家企业平均出栏体重仍在120kg左右。
【农 业】正邦科技业绩大变脸(2018-07-09)
7月9日,农博要闻讯,近日,正邦科技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司此前预计2018年上半年净利润达8000万~1.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9.06%~70.89%。然而此次修正后,正邦科技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大幅亏损1.6亿元~2亿元,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158.22%~172.78%,也较此前业绩预告下滑幅度明显。从市场分析来看,正邦科技业绩出现如此大幅度下滑,与猪价整体趋势性下行,导致公司净利润水平下降有关,此外也与公司养殖成本较同行业公司较高有关。公司养殖成本方面,2017年以来,正邦科技由自繁自养模式逐步向“公司+农户”模式转型,对一部分现有猪场进行改扩建,加大了固定资产投入且该部分的猪场产量下降,造成公司整体养殖成本上升;此外,在转型过程初期,由于局部地区暂不能完全满足仔猪的自供,从而外购了一部分仔猪,拉高了公司当年的养殖成本。从2017年开始,正邦科技养殖成本较此前已经偏高。
【农 业】海大投资3000万美元在新加坡设立全资子公司(2018-07-09)
7月9日,中国农业新闻网讯,近日,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以自有资金3000 万美元投资境外全资子公司,搭建境外投资发展平台。究其原因,一方面,随着国内国际市场联动紧密日益加强,各主要产粮国的种植面积和收成变化、收储和补贴政策变化、进出口政策变动、海运等物流运力和成本波动、汇率变化等,都可能给以大宗农产品为主要饲料原料的部分原材料价格带来较大的波动,进而对饲料和养殖的成本造成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公司规模扩大,销售保持持续高速的增长,对各类大宗农产品需求也相应增强,原料进口金额也随着销售增长和进口原料品种增加。公司通过对境外投资,能更好地利用境外业务平台,扩大国际采购与贸易业务,以减少原材料库存,有效控制存货风险。综合来看,海大通过在新加坡设立全资子公司,有利于充分利用公司产品研发、采购技术、服务营销模式和精细化管理能力等竞争力优势,进一步开拓境外饲料、苗种等主营业务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逐步实现打造全球一流农牧企业的目标。
【农 业】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战略再升级(2018-07-05)
7月5日,中国农业网讯,近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在2018年度商家大会上宣布,农村淘宝战略再次升级,将建设集营销、销售、物流与服务四合一的“上下行渠道体系”,未来3年内,计划将争取让天猫优品服务站覆盖1000个县、15万左右个村庄。这意味着,未来3年内,阿里村淘将占据中国近1/4的村庄。数据显示,目前,阿里村淘业务已覆盖29个省级行政区域,超过700个县,有着近3万个农村淘宝服务站,近6万名“村小二”和淘帮手。许多乡村消费者享受到如同城市般的便捷服务,快递包裹可次日达,家电可上门安装。对于大众所关注的农产品上行,此前,阿里巴巴已推出了“淘乡甜”频道,其主要聚焦地理标志产品,采取“一县一品、订单农业”的方式,从生产端的标准化,再到分拣体系、供应链的改造,再整合阿里巴巴线上线下资源,来直供消费者。此外不久前,阿里巴巴还正式启动“亩产一千美金计划”,将通过整合集团内部资源,在地域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大数据、物流、金融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据介绍,该计划将覆盖800个贫困县。
【农 业】众兴菌业:拟投资3.2亿元用于育菇房扩建项目(2018-07-04)
7月4日,中国农业网讯,近日,众兴菌业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众友兴和菌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众友”)与江苏省睢宁县人民政府签订了《育菇房扩建项目招商引资协议书》,投资总额为3.2亿元人民币,用于实施“食用菌工厂化种植育菇房扩建项目”。据悉,该项目位于睢宁县官山镇,占地约200 亩。建设内容包括原料库、拌料车间、全自动电脑程控气候菇房、包装车间、盐水菇车间、办公研发楼、宿舍楼、食堂等,总建筑面积约7000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能实现全自动电脑程控气候菇房共可年产食用菌鲜品20000 吨(堆肥由其他生产线提供)。该项目投资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双孢菇产能,满足华东及附近市场未来销售增长的需求,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
【农 业】龙大全新农业产业发展之路显成效(2018-07-04)
7月4日,中国农业网讯,近日,据报道,龙大全新农业产业发展之路显现出成效。具体为:龙大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经过30多年发展,已经布局完成外贸出口、粮油、肉类制品三大板块,共500多个品种的规模化产业集群。据悉,龙大集团采取“公司+农场+标准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出口型的标准化基地。公司先后从日本、荷兰等地引进了牛蒡、黄秋葵、毛豆、菠菜等30多个蔬菜新品种,全部成功进行了繁育推广,促进了农业品种改良和产业结构升级。目前,龙大集团已经发展自有蔬菜基地4万余亩,蔬菜基地辐射到山东、河北、内蒙、甘肃、黑龙江、浙江、福建、江苏等8个省份,种植蔬菜种类近40种,全部用于加工出口。公司发展自有猪场5个,年出栏量40万头。通过仔猪放养等形式,带动了大量规模养殖户为公司提供养殖服务。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带动了大量劳动力从事种植、养殖、运输、加工服务,社会效益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