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业】顺鑫农业成为北京冬奥会农副产品赞助商(2018-12-31)
12月31日,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讯,近日,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冬奥组委正式签约,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农副产品赞助商。北京冬奥组委秘书长韩子荣表示,此次顺鑫成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农副产品赞助商,是市场开发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2018年冬奥市场开发赞助计划的收官之作。截至目前,北京冬奥组委已成功签约8家官方合作伙伴,分别是中国银行、国航、伊利、安踏、中国联通、首钢、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已签约4家官方赞助商,分别是:青岛啤酒、燕京啤酒、金龙鱼、顺鑫。公开资料显示,顺鑫是北京市第一家农业类上市公司,是北京市“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为保障首都生活食品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
【点评】在北京冬奥赞助计划中,赞助企业设定为4个层级,分别是官方合作伙伴、官方赞助商、官方独家供应商和官方供应商,每个层级设定了赞助基准价位,顺鑫农业为第二层级。长期看,赞助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营销期横跨两个奥运周期(2017-2024年),涵盖平昌2018年冬奥会、东京2020年奥运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2024年奥运会和残奥会等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管辖下的多项重大国际赛事,蕴含着巨大的市场营销价值。
【农 业】非洲猪瘟推动行业变革,双汇屠宰业务迎来新契机(2018-12-29)
12月29日,农博要闻讯,今年8月非洲猪瘟发生以来,为抑制疫情的快速蔓延,大规模生猪跨省调运基本停滞,主要产区生猪价格大幅下降、销区生猪价快速上涨,浙江、河南生猪价差从7月末的0.75元/kg迅速扩大至12月初的4.89元/kg。受益于产区低猪价,产区屠宰企业产能利用率显着提升,双汇公司屠宰业务迎来新契机。双汇公司旗下现有19家工厂,其中15家位于我国生猪主产区,短期内充分享受产区的低猪价红利,屠宰量显着增加,结合在配送和销售上优势,公司完全有能力将产区屠宰加工的白条肉运往肉价更高的销区进行销售,赚取生猪的产区销区价差提高头均利润。中长期来看,环保督查的常态化以及产销区屠宰企业经营状况的分化,都有望成为加快屠宰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催化剂,帮助以双汇为代表的屠宰龙头拿到生猪定价权,并推动自下而上的行业纵向整合。以Smithfield的发展经验为例,纵向整合构筑起全产业链模式后,Smithfield利润率不仅进入上升通道且波动也随之减小,因而对国内屠宰龙头而言,行业纵向整合的长期红利同样值得期待。
【农 业】山东泰昌生物集团利用秸秆生产生物菌肥实现一举多得(2018-12-24)
12月24日,中国农业新闻网讯,目前,我国每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约9.8亿吨,其中蔬菜秸秆2.3亿吨,畜禽养殖粪污也达到了38亿吨。据统计,寿光、青州两地每年产生蔬菜秸秆270万吨,以往农民直接将蔬菜秸秆焚烧、掩埋或随意丢弃在道旁,其携带的病菌、药残、抗生素和重金属会影响农田、河湖和地下水安全,不仅破坏了生态,也给人身健康带来隐患。政府、农民、种植企业对此无不感到束手无策。而另一方面,许多地方设施大棚土壤由于利用过度,酸化、板结、退化现象严重。在此情况下,山东泰昌生物集团在寿光的生产厂采用槽式全进全出整堆布料发酵工艺和微生物酶解技术。工厂把寿光古城街道附近的蔬菜秸秆集中收纳,经过分拣、粉碎,加入畜禽粪便和发酵菌剂,在70℃环境下充分杀灭作物虫卵和动物病原菌。同时,在生产中加入了相应功能的微生物菌群,降解抗生素、农药残留,钝化重金属元素,经陈化发酵,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随后加入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有益菌群,制成生物有机肥。集团利用秸秆生产的生物菌肥,不仅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而且提高了作物产量和品质。
【农 业】中储粮、中粮按照中美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近期已购买美国大豆(2018-12-24)
12月24日,中国农业新闻网讯,近日,中储粮官方平台称,为落实中美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近日我公司分批从美国采购了部分大豆。同期,中粮集团官网发布消息,按照G20期间中美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根据国内市场需求,中粮集团分两批购买了美国大豆。美国大豆协会月初就曾发表声明,欢迎中美两国领导人就经贸问题达成共识,呼吁尽快修复两国贸易关系,并达成长期互利协议。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企业采购大豆的数量显然和去年差距巨大,而且中国也并未给出继续采购的意愿。因此,现在的采购并未对美国大豆价格形成利好支撑,美国大豆价格也未出现预期中的上涨。来自国际贸易商的消息显示,在重新开始的美豆采购市场上,来自中国买家的大豆进口报价普遍偏低。据悉,在近两次的采购活动中,来自中方的大豆采购报价一次比一次低。
【农 业】温氏股份:肉猪明年上市量约2500万头(2018-12-21)
12月21日,中国证券报讯,近日,温氏股份披露的投资者活动关系记录显示,目前公司拥有140多万头存栏种猪。公司肉猪明年上市量约2500万头,后年约2900万头。另外,公司黄鸡业务处于转型升级阶段,更加注重销售及下游屠宰深加工业务的拓展,肉鸡中的毛鸡销售保持稳定,增量部分主要是光鸡销售。最近有消息称调运政策将调整,对此,温氏股份表示,从调猪到调肉预计是今后肉猪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近日召开的全国加强非洲猪瘟防控电视电话会议,也进一步明确和强调要进一步完善防控机制,全面实施分区防控等措施。区域调运政策的调整是点对点调肉措施的完善,有望缓解主产区的压栏压力以及销区的供给压力。公司养猪业在全国多个区域布局,前一阶段部分区域因防控疫情而压栏的生猪有望得到缓解。产区销售压力释放之后价格预计回升,而原来调入区进入新的供给平衡状态。
【农 业】温氏股份:做好长期抗疫准备,猪周期向上拐点不好判断(2018-12-20)
12月20日,农博要闻讯,近日,温氏股份表示,针对非洲猪瘟对养殖行业的影响,温氏股份分析称,监管部门采取了严格的跨省外调监管措施,造成部分猪场被迫压栏,仔猪调运受到了一定影响,从而造成一些生猪主产区销售受阻,价格下跌,而主销区因为生猪调进减少价格上升。非洲猪瘟疫情短期内可能很难清除,这种生猪调运受阻的情况可能还会较长时间内存在。针对非洲猪瘟公司已经做好长期防疫抗疫的准备。公司未来2年的出栏计划暂时没有改变,假如疫情的影响程度持续加深,公司会对各区域的情况进行深入调研,详细论证,再作出相应调整。今年上半年猪价已经达到十年低点,行业已处于去产能阶段,非洲猪瘟的出现可能会加速产能出清,但具体什么时候能出现猪周期向上的拐点,现在还不好判断。
【农 业】牧原股份拟定增50亿元,扩大生猪养殖规模(2018-12-20)
12月20日,农博要闻讯,近日,牧原股份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拟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4.17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生猪产能扩张项目、偿还金融机构贷款及有息负债。发行完成后,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预案显示,生猪产能扩张项目总投资额为54.83亿元,拟使用募集资金35亿元。项目实施后,公司将新增475万头出栏生猪,能让公司扩大出栏量,为市场提供稳定的生猪供应。另外,公司计划将部分募集资金即15亿元用于偿还金融机构贷款及有息负债,旨在增加公司的流动资产,改善公司偿债指标,降低公司财务风险,优化财务结构,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提高公司净利润水平,提升公司的持续融资能力。公司表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主要围绕公司现有主营业务展开,通过募投项目的实施,公司将继续保持在生猪养殖行业的领先地位,进一步突出主营业务,提高资产规模和主营业务规模,增强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农 业】由于投资贝因美巨亏近25亿,恒天然面临巨大压力(2018-12-12)
12月12日,中国农业新闻网讯,全球乳业巨头恒天然与曾经的中国乳粉行业领头羊贝因美的结合,如今由于贝因美连年亏损,走到了分水岭。近日,贝因美宣布,大股东贝因美集团于2018年12月5日签署股份转让协议,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所持有公司的部分股份,而贝因美二股东恒天然则表示“对贝因美的投资也在复核之中”。分析师指出,当初恒天然投资中国乳业是看到中国的消费结构红利,消费升级红利及人口红利,但恒天然只是在投资端,并没有参与实际的运营。从资本端的角度,恒天然重新审视贝因美的发展前景也是属于正常的商业逻辑。2015年,恒天然以每股18元的价格,耗资34.64亿元要约收购贝因美1.92亿股,成为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高溢价收购却换来一个巨大的坑,贝因美业绩急速下滑,连年巨亏,股价暴跌,以12月10日贝因美5.23元的收盘价计算,恒天然所持股票市值仅为10.04亿元,浮亏24.60亿。由于投资贝因美的巨亏,恒天然面临巨大压力。2018财年,恒天然税后净亏损为1.96亿新西兰元,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对贝因美投资带来4.39亿新西兰元减值。
【农 业】新希望:预计2018年实现生猪销售310万头(2018-12-12)
12月12日,农博要闻讯,新希望在12月9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记录表中表示,2018年公司将实现销售生猪310万头,其中内销60万头,外销250万头。近期公司养猪目标有所调整,2019年公司剔除掉内销,预计会出栏350~400万头。未来外购仔猪放养的规模维持在一两百万头左右。新希望现阶段生猪养殖业务的主要模式是以自养种猪繁育、农户养殖仔猪育肥为主,外购仔猪放养为辅。目标下调的原因一是因为口径的变化,以后将不包含内销。第二个原因是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影响了公司引种的进度。第三个原因是今年各地雨季多发,一些工程的工期和投产计划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长远来看,公司生猪的自养和代养比例将从过去规划的1:3变为2:3,会提高自养比例。养殖成本方面,公司前十个月综合所有养殖模式的完全成本约为12.4元/公斤。
【农 业】金新农:控股股东拟10.7亿元出让控股权(2018-12-12)
12月12日,中国农业新闻网讯,近日,金新农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舟山大成欣农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大成欣农”)于2018年12月8日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合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湾区联控”)签署了《股权转让框架性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其正在筹划将其所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合计9400万股普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4.70%)转让给湾区联控或其指定方。若本次权益变动全部完成后,湾区联控或其指定方将直接持有金新农9400万股股份,约占公司总股本的24.70%,湾区联控或其指定方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金新农的控股权发生变更,已不是第一次,上次的收购拟收购方是双胞胎,但是很快双胞胎宣布放弃收购。此次再次变更大股东控制权,或是因为企业盲目扩张,引发现金流紧张。在农牧业上市公司中,金新农不是特例,而是一种现象。企业需在“强”和“大”之间重新选择,需要改变以往“做大做强”的思路,而应该走“做强做大”的路线。
【农 业】出资10.89亿,牧原股份拟与安徽交控招商基金等共设子公司(2018-12-05)
12月5日,中国农业新闻网讯,牧原股份发布公告,拟出资10.89亿元,与安徽交控招商基金等4家企业共同投资设立南阳市牧原招商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牧原招商发展”)。公告显示,12月3日,牧原股份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与安徽交控招商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等企业签署投资协议暨对外投资设立子公司的议案》,同意公司与安徽交控招商基金、安徽高新招商基金、安徽高新招商二期基金、合肥敦创投资签署《投资协议书》,并授权公司管理层根据协议约定与上述4家企业共同投资设立南阳市牧原招商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暂定名,以工商登记核准的名称为准)。牧原招商发展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灌涨镇前湾村“312”国道南,注册资本拟设定为17亿元,主要从事生猪、种猪养殖及销售,饲料加工、销售,养殖技术的服务推广,粮食购销,猪粪处理。自设立之日起计算,经营期限为10年。牧原股份拟以自有货币资金出资10.89亿元,占注册资本的64.09%。安徽交控招商基金、安徽高新招商基金、安徽高新招商二期基金、合肥敦创投资出资比例分别为29.41%、3.53%、2.94%、0.03%。
【农 业】生猪价格旺季不旺,非洲猪瘟影响波及上市公司(2018-12-04)
12月4日,中国农业新闻网讯,截至12月3日,全国共有21个省份发生79起家猪非洲猪瘟疫情,虽然疫情整体可控且并不传人,但持续4月之后,非洲猪瘟对市场影响仍在不断发酵。
四季度是传统猪肉销售旺季,但近日猪肉概念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了11月生猪销售数据,相比于10月情况,多家上市公司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更加明显,主要体现在销量增速和销售均价的下滑上。天邦股份公告显示,11月销售商品猪26.22万头,销售收入3.7亿元,销售均价12.27元/公斤,环比变动为9.08%、0.48%和-8.5%,均价相对上月出现了下滑。养猪大户温氏股份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月,温氏股份销售商品肉猪211.67万头,收入32.69亿元,销售均价13.59元/公斤,环比变动分别为11.55%、7.71%、-4.70%。牧原股份11月销售价格11.24元/公斤,也较上月下滑8%。但也有部分公司未受到影响,正邦科技11月销售生猪57.52万头,环比增长13.03%,销售收入9.03亿元,环比增长9.67%。
【农 业】京东宣布入局“智能养猪”,助力农牧产业升级与发展(2018-12-03)
12月3日,中国农业新闻网讯,继网易、阿里参与养猪这项传统产业之后,京东也宣布入局。近日,京东数字科技副总裁、技术研发部总经理曹鹏发布京东农牧智能养殖解决方案。曹鹏介绍,通过整合神农大脑(AI)、神农物联网设备(IoT)和神农系统(SaaS),独创养殖巡检机器人、饲喂机器人、3D农业级摄像头等先进设备,打通养殖全产业链,可真正实现农牧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和互联网化,帮助大中型养殖企业降低人工成本30%以上,节省饲料8~10%,缩短出栏时间5~8天。据不完全统计,如果整个中国养殖业应用这一解决方案,每年至少可以降低行业成本500亿元。李德发院士表示,“全世界二分之一的猪都养在中国,中国现在有七亿头猪,但是我们中国养猪业的效率是比较低的。我们养一头猪的成本,相当于美国养两头猪,即便加上美国把猪肉运到中国来的税收、运费,他们的成本还是比我们低。”李德发院士介绍,养猪生产中的生长速率、繁殖性能、猪肉品质、料肉比例等关键环节都与智能化息息相关。作为京东农牧首个落地项目,中国农大与京东农牧联手打造的“丰宁智能猪场示范点”,正在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能力实现猪场精细化管理和科学自主智能化决策,让农牧业实现万物互联。
【农 业】大北农拟引入北京国资,公司控制权或发生变动(2018-11-27)
11月27日,中国农业新闻网讯,近日,大北农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1月23日接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邵根伙的通知,称正在筹划有关公司的战略合作事项,可能涉及北京市国资下属某国有企业或关联公司受让其部分股份,可能涉及公司的控制权发生变动,目前各方正在就股权出让事宜开展沟通,具体方案尚需充分磋商。邵根伙的股权质押比例高或是股权转让的动因。9月19日,大北农公告称,截至公告日,邵根伙共持有公司股份17.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1.25%;该股东累计质押股份17.2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0.61%,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98.44%。大北农10月31日表示,实际控制人目前正积极采取措施筹集资金,资金来源有加速外部债权收回,自身持股分红、对部分资产处置变现、吸收外部战略投资人入股等筹款方式。10月26日,北京海淀区属国企北京海淀科技金融资本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科金集团”)率先发行了8亿元支持优质科技企业发展专项公司债券,为优质科技企业提供债权性融资支持。媒体报道称,受益企业中就包括大北农。除了海科金集团的驰援,大北农还积极寻求金融机构的支持。11月3日,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民生银行、北京中关村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大北农四方于2018年11月2日签署了《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意向合作协议》。
【农 业】投资18.5亿元,华西德康100万头生猪养殖签约眉山(2018-11-26)
11月26日,中国农业新闻网讯,近日,第十六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暨第十届中国泡菜食品国际博览会在四川省眉山市开幕,引来不少食品企业纷纷与眉山签约。据悉,今日一共签约12个项目,投资金额183.5亿元。据介绍,签约项目包括华西德康100万头生猪养殖暨屠宰肉食品加工项目、今麦郎集团饮品及面品生产项目、蒙牛年产18万吨低温牛奶生产项目、携程未来小镇精品旅游度假区项目、绿地特色农旅一体化融合开发项目等。华西德康100万头生猪养殖暨屠宰肉食品加工项目将投资18.5亿元,建设常年存栏2500头祖代种猪的种猪场1座,建设家庭农场800个单元,存栏母猪4万头,年出栏商品猪100万头和建设年屠宰量100万头的生猪屠宰肉食品加工厂等。
【农 业】新希望:三大因素导致2019年生猪出栏数调低(2018-11-26)
11月26日,中国农业新闻网讯,近日,新希望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复投资者提出的“2019年生猪预计出栏350万头,与年初预告的2019年出栏700至800万头有较大差距的原因”指出:一是统计口径变化,剔除了内销部分;二是考虑到猪价处于低谷,加上当前非洲猪瘟蔓延,生猪跨省调运受到限制,公司大大削减了新六模式下面外购仔猪用来放养的发展计划;三是今年雨季较多,影响猪场建设工期。公司表示,老口径计算的2018年全年出栏量有310万头左右,包含约100多头新六模式,靠外购仔猪合作放养。目前,2019年新口径计算的350多万头里,新六模式仍控制在100万头左右,不要求这块大幅增长。过去很多投资者会担心新六模式外购仔猪成本不可控,在当前这个特殊的形势下,公司也是出于成本可控的考虑,控制了这一部分的发展目标。此外,公司强调,猪场建设进度比年初预想的要慢一些,这些项目即便不能在2019年形成出栏,迟一点在2020年也是能够形成出栏的。
【农 业】罗牛山:10月份销售生猪2.40万头,环比减少0.25%(2018-11-20)
11月20日,中国农业新闻网讯,近日,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18年10月畜牧行业销售简报,罗牛山2018年10月销售生猪2.40万头,环比减少0.25%,同比增长77.48%;销售收入3785.06万元,环比减少2.79%,同比增长93.85%。2018年1~10月,罗牛山累计销售生猪22.27万头,同比增长44.24%;累计销售收入30860.94万元,同比增长27.48%。罗牛山表示,本月生猪销量及收入同比增长幅度较大,主要是猪价整体呈上涨趋势且产能释放增加。罗牛山公司是海南省规模最大、配套产业体系最完备的畜牧业龙头企业,海南省最大的“菜篮子”工程保障基地,海南省最大的种猪繁育基地。其中,在建的罗牛山十万头现代化养猪场,是海南首个成套引进美式智能化生产线的超大型环保智能化规模养殖场。
【农 业】前三季度伊利实现总营收613.27亿,业绩持续领跑行业(2018-11-19)
11月19日,中国农业新闻网讯,近日,伊利股份披露2018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伊利实现营业总收入613.27亿元,同比增长16.88%,净利润50.56亿元,业绩持续领跑行业。如今,资源全球化已为整个行业提出了新的议题,合作共生、协同共赢是推动乳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分析人士认为,在乳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伊利的业绩增速得益于其积极打造的“全球乳业共生经济圈”带来的发展动力。就在近日,伊利以全新发布的11款“Joy Day”冰淇淋成功打开印尼市场,中国乳制品正式登陆东南亚。这是伊利实现业务外延式增长的重要战略布局,更是其成功抢滩国际市场的又一步。伊利丰富的国内市场经验以及积累的全球资源,为其国际化布局做好了“攻坚”准备。
【农 业】雏鹰农牧计划以火腿生态肉礼盒等产品支付债务利息(2018-11-19)
11月19日,中国农业新闻网讯,近日,雏鹰农牧发布公告称在11月将有一期超短融融资券兑付本息。债券发行期限270天,应偿本息总额5.28亿元。因公司现金流紧张,未能按照约定筹措足额偿债资金,“18雏鹰农牧SCP001”不能按期足额偿付。为此公司发布公告称,为了盘活库存、缓解公司目前现金流紧张的局面,公司计划对公司现有债务调整支付方式,本金主要以货币资金方式延期支付,利息部分主要以公司火腿、生态肉礼盒等产品支付,债务范围包括公司现有所有债务。公告称,目前该方案仅为初步方案。截至公告日,公司已经与小部分债权人达成初步意向,涉及本息总金额2.71亿元,目前尚未进行产品交割。鉴于该方案目前正在与各债权人协商过程中,且已达成意向的债权人尚未正式交付产品,该事项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农 业】投资18.5亿元,华西德康100万头生猪养殖签约眉山(2018-11-15)
11月15日,中国农业新闻网讯,近日,第十六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暨第十届中国泡菜食品国际博览会在四川省眉山市开幕,引来不少食品企业纷纷与眉山签约。据悉,一共签约12个项目,投资金额183.5亿元。据介绍,签约项目包括华西德康100万头生猪养殖暨屠宰肉食品加工项目、今麦郎集团饮品及面品生产项目、蒙牛年产18万吨低温牛奶生产项目、携程未来小镇精品旅游度假区项目、绿地特色农旅一体化融合开发项目等。华西德康100万头生猪养殖暨屠宰肉食品加工项目将投资18.5亿元,建设常年存栏2500头祖代种猪的种猪场1座,建设家庭农场800个单元,存栏母猪4万头,年出栏商品猪100万头和建设年屠宰量100万头的生猪屠宰肉食品加工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