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业】温氏股份3月肉猪收入同比下降49.48%(2021-04-09)
4月9日,新京报讯,近日,温氏股份发布2021年3月主产品销售情况简报,当月实现肉鸡销售收入23.45亿元,同比上涨24.07%;实现肉猪销售收入18.42亿元,同比下降49.48%。就肉鸡销售而言,2021年3月,含毛鸡、鲜品和熟食在内,温氏股份销售肉鸡8111.48万只,环比上涨34.96%,同比上涨4.30%;实现肉鸡销售收入23.45亿元,环比上涨30.57%,同比上涨24.07%;毛鸡销售均价14.30元/公斤,环比下降3.44%,同比上涨19.47%。就肉猪销售而言,2021年3月,含毛猪和鲜品在内,温氏股份销售肉猪59.45万头,环比上涨19.21%,同比下降30.22%;实现肉猪销售收入18.42亿元,环比上涨9.71%,同比下降49.48%;毛猪销售均价26.20元/公斤,环比下降7.88%,同比下降25.63%。
【点评】3月肉鸡销售收入环比上升,主要是2月适逢春节消费淡季,且销售天数较少,肉鸡销量较少所致。3月肉猪销量同比下降,主要原因是前期投苗减少所致,肉猪销售均价同比下降,主要是受国内生猪市场行情变化的影响。
【农 业】隆平高科转基因玉米扩区至黄淮海夏玉米及西北玉米区(2021-04-08)
4月8日,金融界讯,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21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批准清单,隆平高科参股公司杭州瑞丰转基因玉米产品瑞丰125获得黄淮海夏玉米区生产应用的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21)第003号)和西北玉米区生产应用的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21)第004号),有效期为2021年2月10日至2026年2月9日。这意味着瑞丰125在北方春玉米区基础上,扩区审批至黄淮海夏玉米区和西北玉米区,生产应用区域范围进一步扩大。
【点评】杭州瑞丰和隆平生物作为公司转基因技术“双驾马车”,和其他研发功能板块共同协同驱动公司生物技术创新发展,公司核心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行业龙头优势地位持续巩固和提升。
【农 业】牵手华为全方位战略合作,温氏股份加速数字化转型(2021-04-06)
4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讯,近日,“温氏股份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温氏集团总部举行,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双方将开启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据悉,温氏股份自设立以来便很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多年以来,通过与华南农业大学、金蝶等知名校企合作,建立了行业领先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数据上移,决策下移”,在有效释放经营单位活力的同时,实现企业平稳有序的扩张。随着4月3日战略协议的签署,温氏股份与华为在战略层面上的全方位合作正式展开。
【点评】数字化是农业的大势所趋,温氏股份此前已经建立覆盖全产业链的信息系统,此番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更是提出打造全方位的数字化体系,向“千亿企业,百年温氏”的宏伟目标稳步迈进,努力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农牧食品集团。温氏股份立足企业降本增效和转型升级,结合养殖全产业链场景,在数字化应用道路上不断创新实践,已成为领跑者。
【农 业】大北农:公司生物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同类企业相当水平(2021-04-02)
4月2日,金融界讯,近日,有投资者向大北农提问,新闻提到国内现有的玉米和大豆种子品质和国外差距很大,单亩产量只有国外的60%,每年将近一亿吨的玉米大豆进口量对粮食安全有这很大威胁,今年首次提出了种业翻身仗,科学育种打造属于我们国家的种业芯片,贵公司利用科学生物技术培育的新一代双抗玉米大豆种子已经获得安全证书,请问公司这和国外种子差价还有多大,更高产量的科学生物技术种子有没有在研发,能否更短的时期打赢玉米大豆产量翻身仗。公司回答表示,公司生物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同类企业相当水平。如果远低于国际同业水平,南美阿根廷政府,根据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也不会进行审批,毕竟在南美,公司的大豆生物技术是和国际同行企业同等市场同等竞争。
【点评】大北农拥有饲用微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作物生物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生物技术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近三年年均研发投入近6亿元人民币,研发投入比例在国内农牧企业中名列榜首。近年来,大北农子公司大北农生物技术公司已成长为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生物技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的转基因大豆之前已获得阿根廷政府正式种植许可,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 业】大北农国际农业科技创新园建设进入冲刺阶段(2021-03-31)
3月31日,北京海淀讯,大北农国际农业科技创新园坐落于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翠湖科技园区内,工程建设目前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动物科学楼4#楼、双创孵化楼6#楼及双创楼3#楼已如期封顶,预计在4月10日项目主体结构全部封顶,今年12月28日即可交付使用。作为海淀区重点企业的大北农,自1993年成立之初就入驻海淀,在海淀区委和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2万元、2间房起家,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拥有2万名员工、六大产业、市值近400亿的农业高科技企业。正在建设的大北农国际农业科技创新园,是由大北农集团打造的开放式国际化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创业合作平台。该项目投资价值60亿元,总占地面积82.9亩,总建筑面积161581.21平方米,可容纳3600人办公。
【点评】大北农国际农业科技创新园聚焦于大学、科研院所和中小企微创新机构的原始创新项目,重点关注研发产业化过程中凸显的核心关键环节和卡脖子技术,针对初创团队、创新项目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供专业服务。加速农业生物技术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构建创新发展新生态,打造具有全国引领作用和全球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创新基地。
【农 业】大北农:3.75亿元建设年出栏25万头生猪养殖项目(2021-03-30)
3月30日,东方财富网讯,大北农3月30日公布关于对外投资事项的公告。公司于2021年3月29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广西农牧建设年出栏25万头生猪生态农业产业链项目的议案》《关于天津昌农建设乌兰察布大北农高档高端饲料项目的议案》。生猪养殖项目投资的目的是由于公司养殖板块规模不断扩大,内部饲料用料大幅提升,未来两年公司养殖平台及公司种猪事业部在乌兰察布布局规模大,年出栏数量高,是公司战略高地。由于非瘟常态化,内蒙古地区地广人稀,发展养殖业有天然优势,现养殖规模及养殖量迅速增加,建设新厂凸显优势,外销产品市场占有率也会有所提升。
【点评】本次对外投资尚处于筹备阶段,短期内不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重大影响。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推动公司在内蒙古地区的饲料销售的整体布局,将提升公司饲料在内蒙古市场的占有率,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产生促进作用,有利于公司在内蒙古地区的销售业务实现服务专业化、管理规范化、效益最大化。需要注意的是,该项目存在原材料和市场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
【农 业】天康生物旗下食品公司1批次卤猪脸抽检不合格(2021-03-24)
3月24日,腾讯网讯,近日,新疆市场监管局披露2021年第11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显示,标称A股上市企业天康生物旗下公司新疆天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疆天康”)生产的1批次卤猪脸,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经新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检验,标称新疆天康生产的卤猪脸(300g/袋,2020-12-15),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熟肉制品》(GB 2726-2016)规定,熟肉制品(除发酵肉制品外)一个样品5次菌落总数检测结果均不得超过10万CFU/g且至少3次检测结果不超过1万CFU/g,但该批次卤猪脸5次菌落总数检验结果分别为130万CFU/g、120万CFU/g、49万CFU/g、950万CFU/g、1100万CFU/g。3月24日,新疆天康表示,同批次产品自检合格,正在申请复议。
【点评】新疆天康是天康生物的孙公司,具体为新疆天康是由新疆天康畜牧科技有限公司100%控股,而新疆天康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是A股上市公司天康生物全资子公司。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卫生质量。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初始菌落数较高,或者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包装容器、器皿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温度等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农 业】饲料上市企业2020年市值排行榜,海大集团荣登榜首(2021-03-23)
3月23日,腾讯网讯,近日,财经媒体“数说商业”选取多家饲料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统计出饲料上市企业2020年市值排行榜。海大集团以市值1088.09亿元,荣登排行榜第一位。本次统计的饲料上市企业2020年市值排行榜中,从市值规模来看,目前共有两家企业踏入“千亿俱乐部”,六家企业位于“百亿俱乐部”,其中,海大集团成为当中的“千亿俱乐部”之首。据统计,饲料上市企业2020年市值总额为3885.1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841.76亿元,增加1043.42亿元,同比增长36.72%。平均市值由上年同期的177.61亿元增加至242.82亿元。从市值排名变动来看,三家企业排名上升,六家企业排名下降,另外七家市值维持不变。其中,海大集团市值排名较往年上升一位,荣登榜单第一。
【点评】海大集团于2009年11月27日,登录深圳A股市场,近十余年在资本市场的发展,202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04.84亿元,净利润24.99亿元,同比增长超五成。全年实现饲料对外销量约1470万吨,同比增长约20%。在中国上市公司市值500强榜单中,荣列榜单180位。
【农 业】肯德基中国运营方收购圣农发展5%股权(2021-03-23)
3月23日,网易讯,近日,著名快餐品牌肯德基(KFC)的运营方——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收购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累计5%股权。据悉,百胜中国通过间接全资子公司——环胜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完成此次收购。其先是从今年1月起通过3次集中竞价的交易方式合计持有圣农发展3%股权,至3月中旬,又以大宗交易的方式受让了后者控股股东福建圣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傅芬芳的另外2%股权。从披露的价格区间和增持股数来看,百胜中国此次入股预计耗资约17亿元人民币。
【点评】百胜自1987年在中国开出第一家肯德基餐厅以来,至2020年12月底在1500多座城镇经营着10,506家餐厅,系中国最大的餐饮企业。此次增持是百胜中国基于对圣农发展公司发展及管理团队的认可,亦是为进一步加强与公司的战略合作关系,深化产品开发和创新等领域的合作。
【农 业】牧原股份遭质疑(2021-03-19)
3月19日,新浪财经讯,近日,一位拥有8万多粉丝的网络大V发表了一篇名为《牧原会是惊雷吗?》的文章,引起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据悉,这篇文章针对A股生猪养殖龙头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牧原股份,002714.SZ)提出多项财务质疑,如少数股东净资产收益率(ROE)显著低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收益、固定资产/销售收入比远超同行等等。也许是受獐子岛(002069.SZ)、雏鹰农牧等农业股造假事件的影响,此篇文章一出使得牧原股份连跌两天,市值蒸发愈百亿。
【点评】牧原股份前三季度的负债合计已高达449.87亿元,同比增长161.58%;其中流动负债343.14亿元,同比增长140.45%;非流动负债106.74亿元,同比增长264.67%。不仅仅是上述指标需要警惕,高负债也需要警惕。
【农 业】牧原股份回应造假质疑,去年出栏生猪超1800万头(2021-03-19)
3月19日,北京时间财经讯,近日,一位雪球“大V”发文公开质疑“猪茅”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牧原股份”)的财务问题,引起公众广泛讨论。3月15日,深交所对牧原股份下发问询函。3月16日,牧原股份回函对六大方面的问题做了详细说明,解释了差异数据的合理性。同时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也进行了回函,对部分问题进行了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公司回函公告后,上述“大V”继续提出两点质疑,但牧原股份股价3月17日上涨7.92%,据choice数据显示,牧原股份股价是当天上涨最大的畜牧业个股,3月18日微涨0.39%。
【点评】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牧原股份在重资产模式下为了融资和修饰业绩来维护市值,可能采取了明股实债和价格转移等财务技巧,虽不能说违规,但也无疑加大了财务与税务合规风险。对于农牧企业和涉及生物资产的行业,在企业财务和税务监管上需要处理好监管与发展的平衡,毕竟这个行业是涉及国计民生的保障供给和支持社会繁荣的战略性行业。
【农 业】温氏股份:打造养鸭业务成第三大产业,预计今年盈利预期良好(2021-03-17)
3月17日,金融界讯,近日,A股畜禽养殖龙头企业温氏股份(300498)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养鸭业近期行情较好,预计今年会有较好盈利。温氏股份目前主要采用“养鸡养猪”双主业模式,养鸭业务虽非主业,但目前也已有10多年的积累。去年3月份,温氏股份成立水禽事业部,定位将养鸭业务打造成为公司第三大养殖产业。过去一年来,温氏股份在育种技术、饲养方式、销售策略等方面均取得较大突破,养鸭业务将成为其未来几年提升市场份额的新机会。2020年,温氏股份销售肉鸭5692.80万只(含毛鸭、鲜品),虽有下降,但仍旧为其未来的重要利润增长点。
【点评】目前全国范围内,养鸭行业有超2000亿元的市场规模,发展空间广阔,且目前国内养鸭行业缺乏大型专业化公司。温氏股份目前掌握畜禽育种、饲料营养、疫病防治等方面的关键核心技术,拥有多项国内外先进的育种技术,现有国家畜禽新品种9个,获得国家科技奖项8项、省部科技奖项58项,温氏股份及下属控股公司共获得专利432 项(其中发明专利148项)。在此实力优势下,预计温氏股份今年业绩将取得良好成绩。
【农 业】黑龙江“十四五”规划纲要:推动北大荒集团进入世界500强(2021-03-12)
3月10日,澎湃新闻讯,近日,黑龙江省政府官网发布了《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黑龙江“十四五”规划纲要》)。其中,在第三章“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部分中,提出了“打造北大荒现代农业航母”的目标。“大航母”即实现“进入世界500强”目标。北大荒集团全称为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地处东北地区小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辖区土地总面积5.54万平方公里,现有耕地4448万亩、林地1362万亩、草地507万亩、水面388万亩,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下辖9个分公司、108个农(牧)场有限公司,978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点评】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调研时指出:“黑龙江农垦在屯垦戍边、发展生产、支援国家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形成了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特征突出、产业体系健全的独特优势,是国家关键时刻抓得住、用得上的重要力量。”2020年,北大荒集团持有的“北大荒”品牌价值达1028.36亿元,稳居中国农业第一品牌,并首次入选世界品牌500强,位列430位。未来北大荒将致力于打造成为农垦国际化大粮商,形成农业领域航母。
【农 业】省属企业将再添上市公司,金健米业拟由“市”管变“省”管(2021-03-08)
3月8日,腾讯网讯,近日,金健米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在近日收到控股股东湖南金霞粮食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霞粮食”)的控股股东湖南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湖南粮食集团”)转发的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湖南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由省管理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湘府阅[2021]6号)(以下简称“会议纪要”),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将拟由长沙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长沙市国资委”)变更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湖南省国资委”)。公开信息显示,湖南粮食集团现由长沙市国资委持有其53%的股份,湖南省国资委持有其47%的股份。根据会议纪要要求,将相应调整湖南粮食集团的股权结构,确保湖南省国资委持有湖南粮食集团的股权比例达到51%以上。
【点评】金健米业是国家级科技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全国优秀食品工业企业、中国主食加工示范企业、中国粮油领军品牌。但是,金健米业自1998年在上交所上市以来,已数度易主。本次公司控股股东未发生变化,仅为实际控制人拟发生变更,该事项不会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构成重大影响。
【农 业】牧原股份:1~2月生猪销售收入122.81亿元,商品猪价格整体呈现下...(2021-03-08)
3月8日,格隆汇讯,牧原股份(002714.SZ)盘初最高涨6.26%报119.98元,市值接近4500亿元。3月7日,牧原股份发布2021年1~2月份生猪销售简报,2021年1~2月份,公司销售生猪488.7万头,销售收入122.81亿元。其中向全资子公司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简称“牧原肉食”)销售生猪27.8万头。2021年1~2月份,公司商品猪销售均价26.95元/公斤,比2020年12月份下降10.61%。2021年1~2月份,商品猪价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点评】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数据显示牧原产能暴增的速度,超过了猪肉价格下跌的速度,同时牧原的养殖成本低于所有的主要竞争对手,这就等于靠经营质量逆袭了周期下滑。
【农 业】登海种业2020年实现净利1.02亿元(2021-03-04)
3月4日,新京报讯,近日,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登海种业”)发布业绩快报称,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9.03亿元,同比增长9.72%;净利润为1.02亿元,同比增长144.16%。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378,343.2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288,863.7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2%。据了解,登海种业主要从事农作物新品种选育、许可证规定经营范围内的农作物种子生产、分装、销售,长期致力于玉米育种与高产栽培研究工作。对于业绩变动,登海种业称,报告期内主营业务向好,存货减值计提减少及管理费用下降,母公司玉米种子销量有所增长。
【点评】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着重强调了种业的重要性。登海种业作为国内种业龙头,长期致力于玉米育种与高产栽培研究工作。而国内现在的玉米育种与美国的种子单产仍有较大差距,根据一号文件,预计登海种业未来将获得更多的支持,建议长期关注。
【农 业】鸡苗价格波动剧烈民和股份业绩降95.86%,投资收益降逾七成(2021-03-01)
3月1日,网易讯,近日,民和股份(002234.SZ)发布业绩快报称,2020年实现营收16.82亿元,同比下降48.66%;实现净利润0.67亿元,同比下降95.86%。民和股份表示,业绩下降系受新冠疫情影响,其主营产品鸡苗价格波动剧烈,同比下降幅度较大所致。据公开资料,民和股份成立于1997年,2008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注册资本为3.02亿元,第一大股东为孙希民,持股31.22%。民和股份主营业务有畜牧业、生物肥、发电和燃气生产。2020年上半年,这4项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97.16%、1.47%、1.31%、0.06%。其中,畜牧业收入为8.76亿元,同比下降43.14%。此外,民和股份的投资收益也有所减少。2020年前三季度,民和股份投资收益为0.12亿元,同比减少75.37%。民和股份表示,系参股公司盈利同比减少所致。
【点评】2020年以来,受鸡肉需求、价格双重下滑因素影响,禽类养殖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下降。下跌的不只是鸡肉价格,民和股份处于产业链上游,受累鸡苗价格大幅下跌,利润下滑幅度巨大。
【农 业】正虹科技将开展生猪等期货套期保值业务(2021-03-01)
3月1日,新京报讯,近日,正虹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2021年将开展玉米、豆粕、菜粕、生猪等农产品期货品种的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根据公告,本次正虹科技套期保值期货品种范围为与其生产经营相关的玉米、豆粕、菜粕、生猪等农产品期货品种,投入的保证金最高占用额不超过1000万元,提请董事会授权董事长在上述金额范围内负责签署或授权他人签署相关文件,授权期限为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面对风险,正虹科技会通过将套期保值业务与公司生产经营规模相匹配,严格控制期货头寸;制定《套期保值业务内部控制制度》,据此对各个环节进行控制;设立符合要求的计算机系统及相关设施,确保交易工作正常开展,当发生故障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减少损失等方式实现风险控制。
【点评】充分利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可以有效规避饲料原材料、生猪价格波动风险,保证产品价格相对稳定,降低价格波动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但正虹科技也提及,套期保值具有价格波动、资金、操作、政策等风险。
【农 业】种业重视度超预期,隆平高科迎来政策红利(2021-02-26)
2月26日,中国经济网讯,近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其中,一号文件在“打好种业翻身仗”中强调,要“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研究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政策”等,进一步加快促进种业企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竞争力的构建,龙头企业将迎来长期利好。对于隆平高科而言,未来成长空间巨大。目前我国种业集中度还低,在美国前三强的种子企业市占率合计超过了70%,未来随着新技术的迭代,市场占有率集中度会大幅提升,隆平高科的目标是到2025年成为世界种业前五强。
【点评】从一号文件来看,国家对于种业的重视程度超预期,目前隆平高科在农业转基因创新研究上具备先发优势。公司两大转基因技术研发平台杭州瑞丰以及隆平生物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期待转基因落地后对行业带来格局重塑,行业未来有望迎来新一轮政策红利,像隆平高科等头部企业均将受益。
【农 业】温氏股份“掉队”,去年净利近乎腰斩(2021-02-26)
2月26日,北京时间财经讯,近日,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温氏股份”)发布公告称,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749.35亿元,同比增长2.45%;实现归母净利润74.11亿元,同比下降46.94%。其中,公司肉鸡销售10.51亿只(含毛鸡、鲜品和熟食),同比增长约13.6%,实现收入232.98亿元,同比下降10.02%;销售肉猪954.55万头(含毛猪和鲜品),同比下降48.45%,实现收入398.30亿元,同比微涨0.72%。针对净利下跌,温氏股份称,主要原因是受活禽市场供给过剩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活禽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肉鸡10.51亿只(含毛鸡、鲜品和熟食),肉鸭5692.80万只(含毛鸭、鲜品),毛鸡、毛鸭销售均价分别同比下降21.79%、32.94%,养鸡、养鸭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下降,出现较大亏损。
【点评】温氏畜禽养殖业务目前以养猪、养鸡为主,养牛、养鸭、养鸽等为辅,主要采用“公司+家庭农场”模式,实行产业链全程管理的一条龙生产经营模式,与牧原股份的经营方式大不相同。长期以来,温氏股份鸡鸭养殖业务收入在公司整体收入占比不到40%,但一直是公司平抑生猪养殖风险的工具之一。不过,再好的鸡鸭养殖能手,也扛不过趋势。去年,因受新冠疫情和活禽市场供应过剩影响,活禽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进而导致温氏股份业绩腰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