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业】大北农凤凰国际创新园开业(2022-12-28)
12月28日,新华网讯,12月28日,恰逢大北农事业创业29周年纪念日之际,大北农凤凰国际创新园举行盛大隆重的开业庆典。政府领导、院士专家、大北农创业者齐聚凤凰山脚下,共襄盛举。庆典仪式由大北农国际集团总裁宋维平主持。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科技战略研究院院长高旺盛宣读了来自诺贝尔奖获得者哈特穆特·米歇尔,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原校长阿洛托·戴克豪森,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的贺信。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业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冯锋宣读了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的贺信。
【点评】创新园投资价值80亿,占地近100亩,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可容纳研发人员6000人,行政人员2000人,创新园是全球单体最大的农业企业研发园之一。大北农凤凰国际创新园的落成,是大北农创业征程上的又一里程碑。
【农 业】乡村振兴概念等强势拉升,敦煌种业一度涨停(2022-12-26)
12月26日,深圳商报讯,26日,种业、乡村振兴、粮食概念等26日盘中发力拉升,截至发稿,东珠生态涨超9%,敦煌种业涨超6%,该股盘中一度涨停;一拖股份涨超5%,农发种业、新光农机等涨超4%。消息面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高层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抓紧制定实施方案。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保障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
【点评】分析人士认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后,以下农业细分板块将获益。一是种业和生物育种。强政策支持期叠加高行业景气期、新技术升级期,预计将驱动种业行业升级发展。二是粮食种植。会议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支撑板块高增和高质量发展预期。三是粮食仓储、运输、加工和流通。预计相关行业将迎规模扩容和高质量发展。
【农 业】牧原股份拟10亿~20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等(2022-12-23)
12月23日,界面新闻讯,近日,牧原股份发布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报告书。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回购公司发行的人民币普通股(A股),本次回购总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且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均含本数),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72.24元/股(含本数)。按回购金额上限人民币20亿元、回购价格上限72.24元/股测算,预计可回购股数约为2,768.55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5059%;按回购金额下限人民币10亿元、回购价格上限72.24元/股测算,预计可回购股数约为1384.27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2530%。具体回购股份的数量以回购期满时实际回购的股份数量为准。公司本次回购的股份将全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期限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
【点评】本次回购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若公司未能及时推出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因激励对象放弃认购或其他原因,存在已回购股份无法授出和股份注销的风险。
【农 业】丰乐种业荣获中国种业信用明星企业称号(2022-12-20)
12月20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近年来,丰乐种业抢抓种业振兴机遇,做强种业“芯片”,努力打好种业翻身仗。近日,2022年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认定结果公示,丰乐种业再次被评为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并进入前十榜单,获得“中国种业信用明星企业”称号。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由中国种子协会在农业农村部指导下组织认定,每三年认定一次,每次60家左右,从净资产收益率、销售收入、利润、研发投入、品种建设、基地建设等多个方面计分、综合评定。
【点评】信用骨干企业认定是对国内种子企业综合实力水平层次最高、最具权威的综合评价,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本次公司入围全国十大信用明星企业,再次彰显了公司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农 业】新五丰并购重组获得中国证监会有条件通过(2022-12-20)
12月20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近日,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召开2022年第23次工作会议,对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五丰”)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重大资产重组进行了审核,根据会议审核结果,本次交易获得有条件通过。本次重组主要为解决新五丰间接控股股东湖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内部的同业竞争问题,减少关联交易;顺应产业整合趋势,落实国有企业改革精神,同时可充分发挥新五丰与标的公司之间的协同效应。新五丰与天心种业均属于生猪养殖行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协同基础。
【点评】本次重组是湖南农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以来,首次利用资本运作平台实现了生猪养殖板块的深度融合,利于做大做优做强湖南省生猪养殖产业愿景的实现。对于新五丰来说,此次资本运作也是积极落实国有企业整体上市和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精神的一次重要实践,提高了国有资产证券化率。
【农 业】丰乐种业荣获中国种业信用明星企业称号(2022-12-16)
12月16日,腾讯网讯,近年来,丰乐种业抢抓种业振兴机遇,做强种业“芯片”,努力打好种业翻身仗。近日,2022年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认定结果公示,丰乐种业再次被评为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并进入前十榜单,获得“中国种业信用明星企业”称号。据悉,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由中国种子协会在农业农村部指导下组织认定,每三年认定一次,每次60家左右,从净资产收益率、销售收入、利润、研发投入、品种建设、基地建设等多个方面计分、综合评定。
【点评】信用骨干企业认定是对国内种子企业综合实力水平层次最高、最具权威的综合评价,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本次丰乐种业公司入围全国十大信用明星企业,再次彰显了公司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农 业】益生股份从美国引进2万套祖代肉种鸡(2022-12-16)
12月16日,腾讯网讯,近日,从益生股份了解到,公司从美国进口的2万套利丰祖代肉种鸡顺利抵达公司饲养场区,经场区现场查看,本批雏鸡健康状况良好,采食正常。益生股份本次引种是今年四季度以来,我国从美国引进的唯一一批祖代肉种鸡种源。自今年五月份以来,受国际航班运输和美国禽流感等因素影响,我国祖代肉种鸡的引种数量同比大幅下降,创历年来新低,国内的祖代肉种鸡种源非常紧张。同时,随着祖代肉种鸡养殖周龄的增加,后期产蛋率会下降,父母代鸡苗的产量呈下降趋势。近期,父母代种鸡的供给缺口已经体现出来,其报价已经明显上涨。
【点评】益生股份以高代次畜禽种源为核心竞争力,饲养的利丰白羽肉鸡具有种源净化好、抗病力强、成活率高、料肉比低、出栏体重大等优势,本批种鸡的顺利引进预计为我国提供130多万套父母代肉种鸡,有利于缓解我国日益紧张的种源供应局势,亦会对我国明年父母代种鸡的种源供应产生积极影响。
【农 业】白羽肉鸡龙头圣农发展布局肉杂鸡:增资持有森胜农牧15%股权(2022-12-16)
12月16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国内白羽肉鸡龙头企业圣农发展正在延伸布局肉杂鸡产业链。12月15日,公告披露,按照增资协议约定,公司使用自有资金出资2100万元认购森胜农牧新增的1573.50万元注册资本,在标的公司增资完成后,公司持有其15%股权。森胜农牧专注肉杂鸡的屠宰、加工业务,产业链涵盖了肉杂鸡养殖、屠宰、深加工、销售等环节,是全国目前规模最大的肉杂鸡养殖企业,也是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肉杂鸡屠宰加工生产企业,现年养殖能力达4000万羽、屠宰能力达8000万羽,主要生产产品以整鸡为主,产品面向全国市场,客户包括华莱士、百胜、海底捞、周黑鸭、绝味等知名餐饮及供应链企业。
【点评】公司作为国内白羽肉鸡龙头企业,此次对森胜农牧增资是立足于“十四五”战略目标向肉杂鸡领域横向拓展,与公司白羽肉鸡产业形成互补,并将借助公司育种研发能力攻克肉杂鸡性能稳定性难题。
【农 业】牧原股份:上调2022年生猪预计出栏量区间(2022-12-08)
12月8日,证券时报讯,近日,牧原股份发布晚间公告,结合近期公司生猪生产、销售的变化,公司将2022年生猪预计出栏量区间上调为6100万头到6200万头,高于此前在2021年度报告中披露的出栏量区间5000万头到5600万头。11月份,公司销售生猪517.1万头,销售收入148.42亿元。11月份,公司商品猪销售均价23.33元/公斤,比10月份下降10.44%。
【点评】建议关注牧原股份,一是因为公司生产效率改善,年度出栏预期上修;二是因为公司成本行业领先,养殖盈利高增长;三是因为公司屠宰产能逐步投产,有望为公司带来新增长曲线。
【农 业】正邦科技11月生猪销售收入5.14亿元,同比降61.9%(2022-12-08)
12月8日,澎湃新闻讯,近日,上市猪企正邦科技(002157.SZ)发布2022年11月份生猪销售情况简报。11月,正邦科技销售生猪29.58万头(其中仔猪14.63万头,商品猪14.95万头),环比下降54.00%,同比下降70.53%;销售收入5.14亿元,环比下降26.22%,同比下降61.90%。商品猪(扣除仔猪后)销售均价22.95元/公斤,较上月下降9.14%;均重125.62公斤/头,较上月上升12.70%。正邦科技表示,11月,公司生猪销售数量环比及同比降幅较大、销售收入同比降幅较大主要是由于公司出栏规模缩小所致。
【点评】目前,深陷破产重整的正邦科技依然“烦事缠身”,除了新增多家养殖公司被申请合并重整,11月份销售简报数据也让市场质疑倍增,当前是生猪红利期,正邦科技的猪却越卖越少。
【农 业】温氏股份11月肉猪销售收入59.33亿元,同比增145%(2022-12-07)
12月7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12月6日,上市猪企温氏股份(300498.SZ)发布2022年11月份主产品销售情况简报。11月,温氏股份销售肉猪196.44万头(含毛猪和鲜品),收入59.33亿元,毛猪销售均价24.11元/公斤,环比变动分别为18.88%、8.39%、-9.67%,同比变动分别为64.30%、145.47%、40.26%。温氏股份表示,2022年11月,公司肉猪销售收入同比上升,主要是销量和销售价格同比上升所致。11月,公司肉猪销量同比上升,主要是公司投苗增加和生产成绩提高所致。11月,公司肉猪销售均价同比上升,主要是受国内生猪市场行情变化的影响。
【点评】建议关注温氏股份,一是商品猪本轮周期产能已明显去化,预计目前至2023年上半年猪肉价格具备维持高位的动力;二是温氏股份已逐步摆脱非洲猪瘟影响,经营恢复向好;三是商品猪产能稳健扩张,养殖模式持续升级;四是公司黄羽鸡养殖龙头地位稳固,布局鲜品及预制菜平滑周期。
【农 业】登海种业:18个玉米新品种通过国家品审会审定(2022-12-02)
12月2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近日,登海种业发布公告,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孙)公司自主研发的玉米新品种“登海2035”、“登海2052”、“登海2056”、“登海2073”、“登海2077”、“登海2078”、“登海2079”、“登海2086”、“登海2087”、“登海2089”、“登海2098”、“登海先锋176”、“登海W365”、“登海W388”、“登海鲁西208”、“宇玉971”、“仓禾201”“登海W1505”共计18个玉米新品种,已经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定通过,品种名称等信息经公示无异议。
【点评】近期,黄广农占等438个稻品种、935HA等827个玉米品种、华棉702等49个棉花品种、金源802等70个大豆品种,经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定通过。登海种业的玉米新品种位列其中。
【农 业】隆平高科:水稻、玉米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2022-12-02)
12月2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近日,隆平高科发布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625号》,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定通过了公司及下属公司自主培育或与他方共同培育的43个水稻新品种、42个玉米新品种。据悉,在公司研发投入提质增效的发展要求下,水稻、玉米的创新成果质量进一步提升。水稻新品种方面:一是双抗品种实现突破。二是新审定品种综合性状质量明显提升,伍两优钰占、伍两优8549、玮两优4231、扬泰优5009等兼具高产、绿色和优质特点。三是新审定一批高档优质稻品种,隆晶优蒂占、昱香两优馥香占、悦两优美香新占、悦两优钰占、振两优8549等品质达到部标二级以上。四是兼具绿色优质、高产稳产特性的玮两优钰占、臻两优钰占、隆晶优4013、麟两优3858等品种实现跨区域审定,进一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提升水稻产业竞争力。此外,玉米新品种方面:一是产品类型实现全国主要玉米生态区全覆盖。二是高产、优质、特用新品种实现突破。
【点评】近年来,在公司研发投入提质增效的发展要求下,水稻、玉米的创新成果质量进一步提升。上述新品种的审定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矩阵,为公司扩大优势区域、丰富产品线提供强有力支持,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在杂交水稻、玉米领域的产品竞争能力。
【农 业】牧原股份:今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回升,预计明年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2022-12-02)
12月2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近日,牧原股份在接受调研时表示,随着今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回升,公司整体盈利状况有所好转,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也随着经营情况的优化持续改善,公司预计,明年资产负债率有望持续下降。成本方面,公司现阶段商品猪完全成本在15.5元/kg左右,目前成本结构近年来总体变动较小。屠宰业务产能,公司目前已投产10家屠宰厂,投产产能合计2900万头/年。在养殖端,公司将通过智能化设备应用、猪舍升级改造、疾病净化等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落地,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在屠宰端,公司将围绕养殖产能布局屠宰业务,增加屠宰产能。
【点评】随着今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回升,预计牧原股份公司整体盈利状况将有所好转,公司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也将随着经营情况的优化持续改善。
【农 业】温氏股份:明年公司肉猪养殖综合成本有望得到进一步下降(2022-11-25)
11月25日,新京报讯,近日,温氏股份在解释公司10月份肉猪养殖综合成本大幅下降时公告称,目前饲料成本依旧处于高位,相比三季度,肉猪养殖综合成本中饲料成本并没有下降,反而略有提升;在此基础下,公司综合成本下降主要是猪苗成本持续下降、公司生产效率和上市率显著提升、其他盈亏项目略有下降等原因所致。目前公司聚焦于基础养殖管理,做实做细相关工作,养殖效率、疫病防控能力、上市率、料肉比等生产成绩指标质量均有望进一步提升。除此以外,公司目前仍坚定不移开展降本增效工作。按照公司肉猪养殖规划,养殖规模提高后有望降低折旧摊销和管理费用。综合以上方式和渠道,明年公司肉猪养殖综合成本有望得到进一步下降。
【点评】目前生猪养殖行业的周期仍在上行,行业景气度有望超预期持续。跨越低谷稳健恢复,生猪出栏高速增长。公司预计2022年生猪出栏1800万头,同比增长36.2%,2023年规划生猪出栏2600万头,两年复合增长率40.3%,出栏目标与出栏成长双高。降本控费成效显著,头均盈利位居行业前列,建议关注该公司。
【农 业】温氏股份:预计明年黄羽肉鸡养殖业仍处于较好的盈利周期(2022-11-25)
11月25日,同花顺财经讯,近日,温氏股份公告表示,总体来看,预计明年黄羽肉鸡养殖行业仍处于较好的盈利周期。2019年下半年,黄羽肉鸡行情较好。2020年,养鸡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及2019年产能增加等双重因素影响,行业亏损较为严重,行业产能有所去化。2021年二季度和三季度鸡价低迷,行业产能去化加速。2022年上半年,鸡价处于持续低迷状态。直至三季度以来,鸡价才有所提升。近几年,黄羽肉鸡行业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成本端。随着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肉鸡养殖成本显著提升,相比2017年,成本整体提升1到1.5元/斤,养殖投入加大。
【点评】近几年公司的养禽业务在生产经营、区域管理、营销渠道和团队建设等各方面均有长足进步,竞争力提升明显。肉鸡养殖行业景气度回升,鸡价有望高位震荡。公司肉鸡出栏量稳步提升,龙头地位稳固。此外,公司的另一大业务生猪养殖也将受益于猪价的上涨,建议未来一年关注温氏股份。
【农 业】牧原股份:预计明年生猪养殖产能会进一步提升(2022-11-25)
11月25日,财联社讯,近日,上市猪企牧原股份发布最近一期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牧原股份表示,公司生产成绩较今年上半年逐步好转,成活率及日增重等指标有所提升。现阶段成活率在86%左右,育肥阶段日增重已超700g。当前公司生猪养殖产能中楼房猪舍占比不到10%,未来公司生猪养殖产能建设也不以楼房猪舍为主要模式。牧原股份表示,随着生猪价格回升,公司现金流持续好转,公司对部分养殖项目复工建设,预计明年生猪养殖产能会进一步提升,出栏量会有所增加。
【点评】三季度以来,伴随着市场中生猪供需结构的边际改善,猪价延续上涨态势,公司业绩得了大幅改善。公司生猪出栏稳步推进,能繁母猪存栏季环比增加,预计明年生猪养殖产能会进一步提升。预计未来一年内,公司作为行业内龙头,将受益于猪价上涨和成本管控带来的利好,公司业绩将有进一步的提升,建议关注。
【农 业】隆平高科“甩包袱”,被出售公司连续亏损(2022-11-18)
11月18日,东方财富网讯,近日,隆平高科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以507.20万元的价格将近期连续亏损的控股子公司四川隆平玉米有限公司80%的股权卖给关系企业四川聚隆汇智农业有限公司,四川聚隆汇智为四川隆平玉米另外一股东控股的企业。值得注意的是,买卖双方都与被出售公司法定代表人缪培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隆平高科于2022年11月15日与四川聚隆汇智签订了《四川隆平玉米种子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拟将控股子公司四川隆平玉米的80%股权转让给聚隆汇智。本次交易完成后,隆平高科不再持有四川隆平玉米的股权,四川隆平玉米不再纳入其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点评】本次交易有利于加快隆平高科低效无效资产处置、优化公司资产结构、提升资产质量,有利于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
【农 业】新希望挤进预制菜大混战(2022-11-16)
11月16日,同花顺财经讯,近日,新希望董事长刘永好公开表示,公司今年出栏生猪1400万头问题不大,明年在此基础上还会继续增长。近年来,新希望在农牧食品板块成绩斐然:饲料产量世界第一;禽屠宰量全国第一;年产肉制品总量可供14亿中国人吃10天、年产奶总量可供喝7天。作为行业巨头,新希望沿着自身业务链条不断扩张产品品类。今年的重要动作之一,是成立了新希望新活悦品商贸(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活悦品”),打造预制菜品牌“预膳坊”。
【点评】预制菜是今年的一大风口,政策、资本和产业多方推动,让未来预制菜市场规模直奔万亿。预制菜也成为传统农牧食品企业、餐饮业、生鲜电商平台等纷纷布局的方向。就新希望而言,公司深耕农牧食品行业40年,已经建立起强大的食材供应能力,在源头食材品质把控、物流、预制菜生产加工、食品安全和标准化把控方面,均有深厚积累,将来在预制菜的大战中有一定的优势。
【农 业】正邦科技处于破产边缘(2022-11-14)
11月14日,中国商报讯,近日,最新公告显示,“江西猪王”正邦科技已进入预重整阶段。因还不上一笔900多万元的到期账款,正邦科技被合作伙伴申请破产重整。在2020年,年收入近500亿元、净赚近60亿元的正邦科技只要拿出净利润的千分之二就能还上这笔欠款。而如今,因为这笔欠款,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已决定启动正邦科技的预重组。截至目前,正邦科技仍未支付上述到期账款,原因或是“没钱了”。根据财报,截至2022年三季度,正邦科技总资产约306.64亿元,总负债349.02亿元,资产负债率达113.82%。
【点评】处置母猪、清退猪场、变卖资产、缩减产能,这半年来,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正邦科技似乎尝试了各种省钱、筹钱的方式,但其资金缺口仍在扩大。截至三季度末,正邦科技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约2.78亿元,货币资金仅剩下14.45亿元。这意味着,以正邦科技目前的资金情况,后续或连诉讼费用都承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