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业】丰乐种业“两优5074”荣获安徽省优质稻品质金奖(2023-02-15)
2月15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近日,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安徽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安徽省种子协会联合举办了2022年(第四届)安徽省优质稻食味鉴评活动,主办方联合组织专家对征集的优质米品种进行现场食味鉴评,经专家评选,丰乐种业水稻品种“两优5074”在鉴评活动中荣获金奖。“两优5074”是丰乐种业独占开发使用的光温敏核不育系“祥504S”系列品种之一。下一步,丰乐种业水稻种子公司将积极做好“两优5074”的技术推广和宣传,让优质大米走进千家万户。未来,水稻种子公司将继续依托丰乐种业水稻联合育种创新研究院科研平台,聚合多方面种质资源,做好后续品种的观察和引进工作,加速品种推广步伐。
【点评】“两优5074”的株型紧凑,分蘖能力强、穗大粒多、产量优势明显、米质达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一级,适合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河南稻区的等省作一季中稻种植,尤其适宜大户轻简化栽培。未来,随着“两优5074”等水稻新品种的不断引进,水稻种子公司在线品种结构将会进一步得到巩固与完善。
【农 业】预制菜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多家上市公司透露预制菜布局情况(2023-02-15)
2月15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其中明确,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预制菜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020年,预制菜进入大众视野。三年来,全国各地在这条万亿赛道不断探索和积淀,如今将迎来全新发展机遇。A股市场上,已有84家上市公司涉及预制菜产业。如:龙大肉食依托“三位一体”研发体系,不断丰富预制菜产品矩阵,围绕西南、华南、华北、华中、华东等重点市场进行网络布局,带动预制菜业务快速增长。
【点评】今年年初,各地纷纷吹响“拼经济”号角,预制菜产业作为疫情后爆发的新概念进入了刺激政策的视野。此次预制菜首次写入一号文件,刺激了概念股。2月13日,千味央厨、四方科技、日辰股份、东阿阿胶、美盈森等股涨幅排在前五位,其中千味央厨涨幅最高,该股1月至今涨幅达到21.1%。
【农 业】养殖巨头温氏股份要做预制菜(2023-02-15)
2月15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近日,温氏股份发布公告称,成立广东温氏佳润肉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润肉食”),为独立经营单元,隶属集团公司管理。佳润肉食主要承接公司的生猪屠宰业务,在养殖业务之外,企业也从2017年开始布局肉鸡屠宰业务,今年也在预制菜方向进行发力。2022年,温氏股份肉鸡、生猪出栏量在全国上市企业中分别排名第一、第二。刚刚过去的一年中,这家禽畜类龙头企业在饲料成本上涨、疫情导致市场端消费下降的前后夹击中,经历了上半年的巨额亏损和全年业绩的扭亏为盈。主动向下游布局,直捣终端消费,是养殖类企业减少周期性波动影响,上游资源变现的另一个解法。
【点评】近年来,受国家政策引导和消费者观念改变的影响,传统活鸡和活猪销售模式将逐步向“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上市”的模式转变,养殖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促使鸡猪产品从养殖场直达终端。当前我国生猪和家禽养殖产业链向下游屠宰产业延伸的紧迫性越来越强。
【农 业】温氏股份1月肉猪销售收入环比降35.5%(2023-02-08)
2月8日,澎湃网讯,2月7日,上市猪企温氏股份(300498.SZ)发布2023年1月份主产品销售情况简报。1月,温氏股份销售肉猪158.71万头(含毛猪和鲜品),收入27.68亿元,毛猪销售均价14.73元/公斤,环比变动分别为-15.27%、-35.48%、-21.65%,同比变动分别为5.38%、12.02%、4.54%。温氏股份表示,2023年1月,公司肉猪销售收入环比下降,主要是销量和销售价格环比下降所致。去年12月,温氏股份毛猪价格为18.8元/公斤,销售肉猪数量为187.32万头。
【点评】展望2023年,预计猪肉价格将经历先降后升的过程,价格整体波动幅度小于2022年,看好全年平均猪价。近两年养猪行业养殖难度大幅提升,饲料原料价格大幅上涨,行业平均成本普遍上升,控制成本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农 业】上市猪企2022年业绩普遍预增(2023-02-08)
2月8日,新浪网讯,近日,上市猪企接连发布业绩预告,大多企业预计去年实现盈利。同花顺申银万国生猪养殖业的10家上市公司中,除巨星农牧外均已发布业绩预告,有7家企业净利润为正。通过梳理各家业绩预告发现,不少猪企尚未从上一轮“猪周期”中完全恢复,而近期猪肉价格又开始连跌,发改委2月6日发布消息称,截至2月1日当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14.68元/公斤,较春节前(1月18日)下降9.55%,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生猪养殖头均亏损为274.52元。
【点评】当前,控制成本成为上市猪企的重要目标。根据最新公布的成本数据,牧原股份已将成本降至15.5元/公斤,新希望降至16.7元/公斤,温氏股份降至17.2元/公斤。但是伴随猪肉价格的连续下跌,即使是成本控制最好的牧原股份恐也将面临亏损处境。
【农 业】隆平高科与垦丰种业达成战略合作,共促国家种业振兴(2023-02-07)
2月7日,同花顺财经讯,近日,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平高科(000998)”)与北大荒(600598)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垦丰种业”)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期限为五年。公告指出,垦丰种业的突出优势为市场运营经验和销售渠道资源,隆平高科则在科研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种子资源储备等方面具备优势,双方就作物品类互鉴、南北种业市场互补进行合作。早在2019年6月,隆平高科和垦丰种业双方股东中信集团与北大荒集团就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而本次合作正处于国家种业振兴的新背景下,将充分发挥隆平高科在科研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种质资源储备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垦丰种业在北方市场的运营经验、渠道资源等方面优势,实现作物品类相互借鉴、南北区域市场互补。
【点评】本次合作旨在充分发挥双方在“作物种类、品种类型、市场区域、运营模式”的协同互补效应,共同推进落实国家种业振兴行动方案。
【农 业】隆平高科与垦丰种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3-02-02)
2月2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隆平高科发布公告,隆平高科与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合作选育、推广农作物品种等方面开展合作。隆平高科介绍,为推进落实国家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发挥合作双方在“作物种类、品种 类型、市场区域、运营模式”的协同互补效应,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合作选育、推广农作物品种、制种基地、农业服务、国际业务合作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点评】本次合作有利于双方在作物种类、品种类型、市场区域等方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对公司拓展东北市场起到积极作用。
【农 业】隆平高科2022年预计亏损7.5亿到8.8亿同比由盈转亏,研发费用增加(2023-02-01)
2月1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隆平高科(000998)近日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5,000万元到88,000万元,较上年同期由盈转亏;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5745元/股到0.6741元/股。隆平高科自设立以来一直以现代种业产业化为发展方向,利用国内外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现代生物技术,主要从事农作物高科技种子及种苗的研发、繁育、推广及服务。
【点评】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一是报告期拟计提商誉、存货等资产减值准备合计约3.69亿元;二是公司2022年实施员工持股计划,预计本报告期摊销股份支付费用0.52亿元;三是本报告期内,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23亿元;四是因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本报告期美元贷款汇兑损失约1.85亿元,该项目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农 业】敦煌种业预计2022年净利同比增长121%左右(2023-02-01)
2月1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近日,敦煌种业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公司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00万元左右,同比增长121%左右。敦煌种业目前主要从事各类农作物种子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和脱水菜、番茄粉及叶菜的生产、加工、销售;棉花及其副产品和其它农产品的收购、加工、仓储、贸易。
【点评】2022年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2022年公司种子产业生产经营规模扩大,自有品种增量增效成效显著。同时,公司积极应对疫情影响,生产、加工、销售全面完成年度计划目标。
【农 业】最新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发布,研发型龙头种企有望充分受益(2023-01-29)
1月29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近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2022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二),其中隆平高科&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林木种子集团的转基因玉米安全证书位列其中,此外,隆平高科参股公司杭州瑞丰获批转基因大豆安全证书。截至目前,共有13个玉米、4个大豆转基因项目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预计转基因审定号公示在1到3月,乐观估计在春节前后公示,转基因商业化放开在即,研发型龙头种企有望充分受益。
【点评】2023年,在种业振兴政策和行业周期景气度的加持下,随着转基因商业化的有序推进,种业龙头企业凭借强大的科研和资金实力,通过内生性增长和外延式扩张,有望进一步做大做强。建议关注大北农、隆平高科、荃银高科等龙头企业。
【农 业】温氏集团:每年投入约50亿元到养殖食品产业(2023-01-29)
1月29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近日,在召开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志芬表示,温氏将继续加大产业发展投入。未来几年,每年将投入约50亿元到养殖食品产业,为农户提供垫资、改造补贴、贴息等融资服务,助力农户新建畜禽场及升级改造,提升养殖效率。同时,建好产业发展平台。推动企业走产业化、工厂化、园区化、生态化发展道路,充分发挥黄鸡、种业等产业优势,带动上下游优质产业入驻,以强镇兴村富民产业牵引县域、镇域经济发展。
【点评】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促镇带村的关键,是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温氏股份作为畜禽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强化责任担当,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主体共同发展,形成了“原料采购-畜禽养殖-屠宰加工-终端销售”贯通的全产业链条。
【农 业】隆平高科涨5.31%,合作单位玉米、大豆产品获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2023-01-16)
1月16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1月16日上午,隆平高科高开高走,现涨5.31%,报16.65元/股。隆平高科公布,2023年1月13日,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公布了《2022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批准清单(二)》,其中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申报的抗虫耐除草剂玉米BFL4-2、公司参股公司杭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抗虫大豆CAL16共计2个产品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
【点评】一个转基因品种获得了安全证书,意味着不管是使用安全性还是环境安全性上,它都经过了规范的评估,可以按照相应的用途进行种植、生产和食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商业化推广。在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中,获得了安全证书的转基因品种,还需要经过“品种审定”这一关,才能进入商业化推广阶段。
【农 业】大北农:2022年生猪出栏略低于预期,种业变革优先受益(2023-01-13)
1月13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近日,大北农公司发布12月生猪销售简报,控股及参股公司合计情况如下:2022年全年:生猪出栏小幅增长,价格回升。2022年全年生猪出栏量为443.12万头,同比增长2.83%,出栏量略低于预期,但受益下半年以来的生猪价格回升,生猪养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80%。2023年:生猪盈利持续向好,转基因种子先发优势明显生猪:价格中枢较2022年抬升,公司成本仍有下降空间。2023年生猪供应将缓慢回升,但随着疫情的好转,下游消费亦将有所改善。转基因方面,2023或可成为我国转基因食物种子商业化元年。据悉,农业农村部近期已召开转基因玉米审定会议,审定品种数量在20个左右,转基因玉米预计可在2023年第一季度开始种植销售。
【点评】分析人士认为,转基因商业化元年,大北农公司技术储备丰富。2023年为转基因种植试点的最后一年,市场普遍预期23年Q1品种审定将下发,开始正式的商业化种植。公司是目前拥有安全证书最多的企业(4个玉米+1个大豆),公司先发优势显著。
【农 业】牧原股份:当前公司商品猪完全成本已低于15.5元/公斤(2023-01-13)
1月13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近日,上市猪企牧原股份(002714.SZ)发布最近一期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牧原股份表示,2022年共销售生猪6120.1万头,同比增长52%,完成了全年的销售区间目标。其中商品猪5529.6万头,仔猪555.8万头,种猪34.6万头。2022年第三季度实现了全年的扭亏为盈,前三季度共实现归母净利润15.12亿元,相比上半年整体经营情况与现金流情况明显改善。四季度在较高生猪市场价格下,依然保持了较好盈利。牧原股份表示,当前公司商品猪完全成本已低于15.5元/公斤,2023年生猪养殖成本仍有下降空间。
【点评】2022年12月底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略低于15.5元/kg,相比于年初有明显下降。2022年饲料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公司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影响在0.9元/kg左右,剔除饲料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已基本实现年度成本下降目标。
【农 业】丰乐种业荣获2022年度“皖美品牌”示范企业称号(2023-01-09)
1月9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近日,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认定2022年度“皖美品牌”示范企业,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选。据了解,“皖美品牌”示范企业是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发展十大新兴产业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发挥品牌在建设质量强省、发展新兴产业中的引领作用,培育认定的创新驱动、品质卓越、服务优良、信誉过硬的自主品牌优秀企业。
【点评】今年安徽省共有189家企业荣膺2022年度“皖美品牌”示范企业称号,但种子行业仅两家,丰乐种业的成功入选既提升了该公司在行业与市场中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是其综合实力的充分体现。
【农 业】温氏股份去年12月肉猪销售收入42.9亿元,环比降27.7%(2023-01-06)
1月6日,澎湃新闻讯,近日,上市猪企温氏股份(300498.SZ)发布2022年12月及2022年度主产品销售情况简报。2022年12月,温氏股份销售肉猪187.32万头(含毛猪和鲜品),收入42.90亿元,毛猪销售均价18.80元/公斤,环比变动分别为 -4.64%、-27.69%、-22.02%,同比变动分别为52.67%、87.25%、15.98%。 2022年度,温氏股份销售肉猪1790.86万头(含毛猪和鲜品),收入410.55亿元,毛猪销售均价19.05元/公斤,同比变动分别为35.49%、51.26%、9.55%。
【点评】2022年12月和2022年度,公司肉猪销量同比上升,主要是公司投苗增加和生产成绩提高所致。2022年12月和2022年度,肉猪销售收入同比上升,主要是销量和销售均价同比上升所致。
【农 业】新希望2022年生猪销售收入达269亿元,完成全年1400万头出栏目标(2023-01-06)
1月6日,中国经济网讯,1月6日晚间,新希望披露2022年12月份生猪销售情况简报,12月份,公司生猪销售数量、销售收入、商品猪销售均价同比分别增长46.22%、87.48%和27.97%,但环比均出现一定下滑。从全年来看,新希望顺利完成1400万头生猪出栏目标,2022年累计实现生猪销量1461.39万头。而伴随着销量增长和猪价自2022年下半年回暖,公司全年实现生猪销售收入269.19亿元,相较于2021年190.89亿元的成绩增长明显。
【点评】新希望2022年12月份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8.76元/公斤,相较于2022年10月份(25.83元/公斤)、11月份(23.3元/公斤)水平明显降低。展望2023年,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行业资产负债表尚未修复,母猪补栏积极性不高,预计2023年生猪均价有支撑,仍可维持较好盈利水平。
【农 业】ST獐子岛:公司围绕獐子岛核心海洋资源,研发推出“獐子岛味道”...(2023-01-03)
1月3日,证券之星讯,獐子岛公司围绕獐子岛核心海洋资源,研发推出“獐子岛味道”海洋系列产品。产品包括鲜活海珍品(扇贝、海螺、鲍鱼、海胆、珍蚝等)、冻鲜调理食品(鱼类、贝类、虾类、蛤类等冷冻食材以及预制品菜等)、营养滋补食品(海参、鲍鱼精深加工品等)、休闲食品(贝类、虾类、鱼类、蛤类等海洋佐餐零食)。同时,持续开发特色水产预制菜产品,适配家庭餐桌、快餐、烧烤、火锅等不同消费场景。其中,具有即食、即烹、即热、即配等特点的预制品菜产品已经陆续上市了蒜蓉粉丝贝、裹粉鱼排、鲜+扇贝、黑椒三文鱼、龙筋佛跳墙等系列产品。ST獐子岛2022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5.17亿元,同比下降3.29%;归母净利润265.94万元,同比上升108.86%;扣非净利润-2956.66万元,同比下降64.75%。
【点评】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ST獐子岛(002069)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优秀,营收成长性较差。财务可能有隐忧,须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有息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利润率、经营现金流/利润率。
【农 业】新希望逾9亿出售11个在建项目优化产能(2022-12-29)
12月29日,长江商报讯,12月27日,新希望披露,其全资子公司北京新希望六和生物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简称“六和生物”)拟与兴新鑫农牧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将六和生物持有的川渝地区11个在建猪场项目公司出售给兴新鑫农牧,交易金额合计9.26亿元,占公司最近一年经审计净资产的2.76%。这笔交易定价包含股权转让价款4.29亿元、债权转让价款4.97亿元。此外,2022年前三季度,新希望出售的这11个标的项目合计实现营业收入为4693.94万元,对应的净利润则为-3078.84万元,目前尚未实现盈利。数据显示,兴新鑫农牧刚刚于2022年11月21日成立,注册资本为10亿元,经营范围包括牲畜饲养、家禽饲养、饲料生产等。
【点评】兴新鑫农牧有两大股东,分别为成都天府乡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新希望,两者持股比例则为60%和40%。成都天府的控股股东是成都兴城集团,是成都市规模最大的国有企业。兴新鑫农牧的控股股东为国资背景,本次向参股公司出售资产利于充分利用公司现有资产价值,整合利用区域内优势产业资源,同时有利于公司快速回笼资金,提高投资回报率。
【农 业】中水渔业再度转让华农保险11%股权(2022-12-29)
12月29日,东方财富网讯,近日,据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水渔业”)公告,中水渔业、大洋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海丰船务运输公司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所持有的华农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1%股权,共计11000万股,挂牌底价约1.98亿元。本次交易标的为华农保险11%股权,其中,中水渔业持有华农保险4.20%的股权计4200万股,大洋商贸持有华农保险4.16%的股权计4160万股,海丰船务持有华农保险2.64%的股权计2640万股。据了解,大洋商贸、海丰船务的实际控制人为中水渔业,两家公司同意授权委托中水渔业代表三方负责协调办理交易委托、转让等一切与转让该标的相关的事宜。
【点评】本次交易有利于公司盘活资产,进一步聚焦主业发展,加快实现公司转型升级目标。交易所获收益将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