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 贸】众多国家对中国疫苗面向Delta毒株的保护能力表示怀疑(2021-07-14)
7月14日,华尔街日报讯,泰国成为了最近一个显示出对一款中国疫苗对抗高传染性Delta毒株的信心消退的国家。泰国称将为其医护人员提供西方疫苗进行追加接种。周一,泰国卫生部称将为接种了两针由科兴生物研发的疫苗的医护人员提供第三针疫苗,第三针疫苗将来自辉瑞、BioNTech或阿斯利康,而只接种了一针科兴疫苗的医护人员将会接种阿斯利康疫苗作为第二针。这一决定使得泰国成为最新对中国疫苗保护医护人员面对Delta毒株的能力持保留意见的国家。Delta毒株最早发现于印度,被认为传染性远高于之前的新冠病毒。Delta毒株已经至少传播至98个国家。印度尼西亚上周称将为医护人员追加一针Moderna疫苗。根据印度尼西亚卫生部和医生组织的数据,该国将近九成医护人员已经接种了两针科兴疫苗,但仍有几百名医护人员感染上了新冠病毒,使得应对本次病毒高发期的医疗人力减少。
【点评】波斯湾岛国巴林在6月称国家开始向已经接种两针另一款中国产疫苗——国药疫苗的人群追加第三针辉瑞疫苗。科兴生物和国药集团都在研究疫苗对Delta毒株的保护能力,但尚未发布任何数据。两家公司都称某些情况下,在接种完两针疫苗后可能需要一针追加疫苗。
【外 贸】获得莱茵认证,蔚来换电站、超充桩正式发运挪威(2021-07-08)
7月8日,ZAKER讯,7月7日,在上海举办的CPSE国际充换电展上,蔚来换电站、超充桩和家充桩获得TV莱茵欧盟证书和TV MARK证书双重认证,这也标志NIO Power正式进入海外市场,可以在欧洲正式建设换电站、超充桩和家充桩。今年9月,家充桩和超充桩将正式交付给挪威用户使用,首批4座换电站也将在年内建成投入使用。蔚来换电站作为全球第一个换电站出口项目,结合挪威当地的气候环境和法规进行技术性调整,在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结构承重、防火等级等各方面都进行了审核和认证。作为蔚来出口欧洲的首款充电桩,蔚来超充桩针对挪威当地法律法规和需求进行定制化调整,改用欧标充电枪设计,最大功率180kW,最大电流250A,满足欧洲充电使用标准,以及挪威用户使用习惯。
【点评】获得认证的同时,蔚来首批换电站和超充桩也正式发运,预计8月初抵达挪威。蔚来将在挪威构建完善的加电体系,今年,蔚来欧洲版充电地图和首批4座第二代换电站将投入运营。2022年,蔚来还将在挪威五座城市建设换电站。
【外 贸】中远海控: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70.93亿元(2021-07-08)
7月8日,ZAKER讯,中远海控公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70.93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约11.37亿元。报告期内,集装箱航运市场持续向好,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CCFI)均值为2066.64点,与上一年度同期相比增长133.86%,与上一年度下半年相比增长92.44%。据测算,公司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3162%。小摩发研报指出,过去三个月亚洲航运股急升后,投资者忧虑升温,期内长荣海运累升3.3倍,中远海控及东方海外国际分别升约80%及20%,同期MSCI亚洲指数持平。6月9日,中信建投研报指出,上调中远海控2021年盈利预测至775亿元,目标价上调至38元。预计中远海控2021/2022/2023年净利润分别实现775亿元、620亿元、533亿元。考虑集运市场景气度高位运行,估值较前期8倍估值下降至6倍,对应股价为38元。6月16日,美银证券认为第三季行业将取得强劲表现,上调中远海控目标价至24港元。
【点评】众所周知,航运是个周期性行业,当前运价上涨,未来就一定会下跌的一天。不过从国际上来看,当前部分发展中国家依然深受疫情影响,部分制造业难以满负荷复工,国内出口可能仍会保持在一定高位。短期运价大幅回落概率较低。
【外 贸】闻泰科技放大招,收购英国最大芯片厂(2021-07-06)
7月6日,东方财富网讯,7月5日晚间,闻泰科技公告:旗下子公司全资收购英国最大芯片厂商,已签署协议。此前,该消息已传出并引起市场巨大关注,虽然闻泰科技当时回复“目前没有这方面的通知”,但7月5日晚间,闻泰科技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与NEPTUNE 6 LIMITED及其股东签署了有关收购协议。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间接持有Newport Wafer Fab(NWF)100%权益。标的公司2020财年末总资产4,470.76万英镑,净资产-517.73万英镑,2020财年实现营业收入3,091.10万英镑(近2.7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861.10万英镑(近1.67亿元人民币)。据悉,NWF的芯片工厂位于英国南威尔士的新港,始建于1982年,是英国屈指可数的几家半导体制造商之一。目前主要为汽车行业生产用于电源应用的硅芯片,该行业受到芯片短缺的打击尤为严重。该公司还始终在开发更先进的“化合物半导体”,这种半导体速度更快,能效更高。
【点评】值得注意的是,公告中,闻泰科技表示,本次交易涉及的相关协议仍在执行过程中,本次交易尚未完成过户工作,仍存在不确定性。据外媒,该交易达成之际,正值全球芯片短缺,各国正努力在半导体生产方面提高独立性,这意味着这笔收购协议有可能受到英国政府的审查或干预。
【外 贸】西方快时尚,在中国轻松快速赚大钱的时代过去了(2021-07-02)
7月2日,和讯网讯,由于产品不符合中国质量和安全标准,6月初有关部门宣布将对H&M采取措施。中国顾客再次被该品牌激怒。西方媒体称此举具有“针对性”。但中国并非唯一指出这家瑞典零售商服装劣质的国家。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曾两次宣布召回H&M产品。人们很容易忘记往事:在抵制新疆(棉花)前,这个西方品牌就已在华面临严峻挑战。原因是什么?首先,它们难以满足中国消费者对优质商品与日俱增的需求。一些全球品牌因了解中国人的“新消费模式”,通过高质量吸引顾客。但H&M这类品牌因无法满足中国消费者对优质商品的更高需求而逐渐失去市场。其次,近年来,西方的审美和风格、趋势已在中国失去权威性和影响力。随着爱国主义情绪高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本土时尚潮流在复苏。第三,如今在中国,低价和打折促销不再能产生明显效果。
【点评】在中国的零售革命过后,如今快时尚零售商正面临反对过度消费主义的新现实。随着中国消费者日益成熟,他们期望获得独特购物体验,因此不再优先考虑价格和折扣。这有利于提供独特设计产品和个性化体验的零售商,却会令那些出售低价快速制造服饰的快时尚零售商遇冷。
【外 贸】滴滴变形记(2021-07-02)
7月2日,投中网讯,6月30日,滴滴低调在纽交所敲钟,竞价时长近3个小时,充分显示了资本市场对这一出行巨头的看重。和此前外界猜想的不一样,滴滴并没有“流血上市”。招股书显示,滴滴在2021年一季度,首次录得季度盈利,净盈利55亿元。从最初只有8位用户的新型出行平台,到拥有年活跃用户4.93亿的出行巨头,滴滴用了9年时间。2017年是滴滴的变革之年。这一年,在与Uber于国内战场交手后,滴滴的国际业务事业部也在悄然运作,开始出海。年底,R-Lab正式成立,负责滴滴的多元化探索。在国际化业务方面,滴滴是Uber的追赶者。从2017年悄然启动国际化到如今,滴滴已经在1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但同Uber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目前,滴滴在海外的拓展方式属于自建和寻找“代理人”两种方式,在开放市场积极投入,在饱和市场则选择入股、技术与资源输出等方式来占据市场。
【点评】程维和柳青提出滴滴要“走向世界,超越出行”。正如它的真正对手Uber没有将自己局限在出行一样,从网约车、外卖到货运,甚至是后者还在探索初期的空中飞行,滴滴和Uber显然都想改变城市的运行效率,核心是一种真正“按需分配”的物流体系的升级。
【外 贸】缺芯下国产半导体迎发展契机(2021-07-02)
7月2日,21经济网讯,缺芯行情还在持续,而国内市场由于处在相对稳定环境中,且在部分环节的能力处在优势地位,无疑成为了这段时间承接更多半导体外部需求的重要支点之一。业绩预报是一个侧面,封测厂通富微电、设备厂芯源微等,都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将获得超过翻番的净利润增速。加速增产则是另一面,全球半导体制造商将在今年底前开始建设19座新的高产能晶圆厂,并在2022年再开工建设10座,以满足市场需求。其中,这两年间中国和台湾将在新晶圆厂建设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各新增8座。缺芯带来投资大增背后,有受客观环境的急剧变化影响有关,但同时半导体产业本身也是周期性行业。受这一行业特性影响,在未来某个阶段,结构性产能过剩将不可避免。要面对行业性的不断变化,核心是在增加国内生产能力的同时,也抓住时机提升技术实力,当前正是最好的时机。
【点评】行业高景气度背景下,国产厂商的机会将包括产能需求支撑,以及技术能力跟进方面。上市公司内部早已有迹可循。近日和而泰高管在与投资者交流过程中就表示,公司的国产化进度越来越快,前期对MLCC进行了部分国产化,后续将会不断提升各类原材料国产化的比重。由于国产化需要客户方面认证,在得到认证后,公司将加快这一进程。
【外 贸】短视频出海之战(2021-06-25)
6月25日,和讯网讯,“如今,快手全球月活跃用户达到10亿 。”6月23日,快手CEO宿华宣布。其中,截止今年4月,海外月活用户约1.5亿,出海业务成为快手增长的一大动力。一直以来,出海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一大难点,但短视频兴起后,Tiktok、快手两家新秀在海外市场风生水起。据《商业数据派》了解,快手国际化业务自2017年启动至今,一直是集团内部的P0级(最高优先级)项目。快手针对海外市场发动的数次快攻,屡败屡战。对比而言,TikTok的进展更为迅猛。同样是2017年登陆谷歌商店,TikTok却早在2019年6月上海电影节上,就由总裁张楠宣布其全球月活达10亿的消息(截至2019年1月),比快手少用近2年时间。在今年一季报中,快手罕见地给“海外”业务单独辟了一个板块。数据显示,快手一季度海外市场的月活跃用户均值超过1亿,今年4月,海外市场MAU进一步增长至1.5亿以上。
【点评】从2017年至今,抖、快海外之战从未停止,快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成为第四个全球月活破10亿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在这条出海进阶之路上,虽然继续贴身肉搏,但结果却是让短视频成为中国互联网出海最大赢家。对手还是那些对手,某种程度上,国外市场就像是国内市场的一种延伸,承载着各大短视频平台及背后企业新的希望。从2020年开始,出口跨境电商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短视频平台能否延续在中国的经历,成为全球卖货的第一入口?
【外 贸】第五批国采外企众生相: 未中标或为主动放弃(2021-06-25)
6月25日,和讯网讯,6月23日,第五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拟中选结果公布,61种拟采购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6%。按集采前价格计算,涉及公立医疗机构采购金额550亿元。而在创下历次集采新高的同时,辉瑞、拜耳、阿斯利康、勃林格殷格翰等跨国药企的心态转变,也释放着一定的信号。在部分重点品类中,原研药最终未能中选,外企的主导地位受到动摇。一旦国内药企的仿制进程和国家一致性评价进程加快,国外药企的生存空间缩减只是时间问题。61种拟采购药品中,布地奈德吸入剂不仅是销售额最大的品种,也是阿斯利康在国内的最大品种,但最终阿斯利康未能挤入中选名单。“出局与策略型放弃是两个概念。出局是指想参与进来,但是没中标,实际上很多都是直接放弃。”风云药谈创始人张廷杰表示。
【点评】像布地奈德吸入剂中原研药未中选的情况并非孤例。例如,多西他赛注射剂中,原研企业赛诺菲未能中选,紫杉醇注射剂的竞价中,原研企业百时美施贵宝未能出现在名单上。不能加入集采对外企的业绩影响已经显现。2021年2月5日,跨国制药巨头赛诺菲公布2020年报及第四季度季报,整体营收增长3.3%达到360亿欧元,第四季度增长4.2%,为93.8亿欧元。中国是赛诺菲第三大国际市场,受国家集中采购影响,赛诺菲中国全年营收下降7.7%。
【外 贸】全国首趟奥迪进口保税整车专列抵渝(2021-06-23)
6月23日,新华丝路网讯,6月21日,82辆奥迪A8L通过中欧班列(渝新欧)抵达西部(重庆)科学城西永综保区。这是全国首趟奥迪进口保税整车专列,接下来,奥迪进口保税仓储项目将进入常态化运行。本趟专列进口货值超过3200万元,也是进口奥迪品牌整车首次通过铁路方式运抵重庆,后续每周还将有1~2趟奥迪进口保税整车专列抵渝后再分拨到西南各地。其中,第一批次进口奥迪预计数量2000余辆,货值超过8亿元人民币。据了解,本次抵达重庆的进口奥迪整车,主要采取保税仓储的方式进口。“简单而言,这些汽车进入重庆后,不需要立刻交税,可以等到销售出去后,再支付相应税费。”西永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裴蕾说,如此一来,企业便减少了资金压力,形成汽车企业、仓储企业及物流企业多方共赢的局面。
【点评】近年来,重庆积极发挥开放通道、平台等优势,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开展汽车整车进口。下一步,重庆将持续抓好相关政策的兑现落实,优化完善现有整车进口鼓励政策,提升口岸的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扩大汽车整车进口的业务量和业务范围。
【外 贸】第二纺织大国印度供给“熄火”,多家A股公司承接转移订单(2021-06-18)
6月18日,21经济网讯,印度疫情持续蔓延,给纺织产业链带来连锁反应。印度纺织业在全球纺织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是全球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纺织品生产国。对印度经济来说,纺织服装业也是支柱产业之一。据报道,受疫情期间的封锁措施影响,印度服装行业出口萎缩严重,2020年印度服装行业出口减少24%。在新一轮疫情下,由于工人无法到岗,印度相关企业丢掉了大量的服装出口合同。这给世界第一纺织大国的中国带来机会。“受疫情影响印度及东南亚纺织业停顿,部分订单已转移到国内,给公司带来了部分订单。”孚日股份近日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称。多家纺织公司已陆续承接到东南亚回流订单。全球色织布制造龙头联发股份也提到订单回流的情况。其在互动平台上表示,东南亚新冠疫情致使部分服装订单向国内回流,不过其强调,这是“短暂和有限的”。
【点评】孚日股份是中国最大的家用纺织品出口商,主要出口毛巾、床上用品等家纺产品。今年4月底,孚日股份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满负荷运营,订单已排到7月。但是,企业也保持着谨慎的态度,因为海外疫情一旦好转,回流订单也会离开。
【外 贸】中企在埃及承建的“非洲第一高楼”封顶(2021-06-18)
6月18日,人民网讯,中建埃及分公司17日举办“非洲第一高楼”——埃及新行政首都CBD项目标志塔封顶仪式。埃及住房部长埃萨姆·加扎尔、埃及新行政首都机构主席谢里夫·谢尔比尼、中建埃及分公司总经理常伟才等出席活动。当天上午,中埃嘉宾首先在标志塔78层共同完成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随后在标志塔52层举行的鎏金流沙仪式上,两国嘉宾同时将杯中金沙慢慢往下倾倒,印有“非洲之巅 喜封金顶”字样的展牌缓缓呈现。“今天,我们共同见证CBD项目标志塔封顶,这不仅是中埃两国交流互鉴、合作共赢的重要成果,更是埃及引进现代技术、实现新时代建筑发展的里程碑。”埃萨姆在致辞中向CBD项目所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向中埃两国员工的辛勤付出表达感谢。他希望中埃各方继续努力、相互配合,期待今后与中国企业开展更多合作。
【点评】CBD项目标志塔于2018年5月2日动工,是一个集办公、酒店、商业、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业态超高层建筑,总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2万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78层。其结构高度373.2米、塔冠最高点385.8米,均超过埃及和非洲现有最高建筑的高度。
【外 贸】1700亿锂业巨头赣锋锂业发布重要公告,16万股东不淡定了(2021-06-15)
6月15日,每日经济新闻讯,6月14日,锂矿巨头赣锋锂业(002460,SZ)晚间公告称,董事会同意全资子公司赣锋国际以自有资金1.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荷兰SPV公司50%的股权。交易完成后,赣锋国际可视具体情况为荷兰SPV公司的全资子公司LMSA提供总额不超过4000万美元的财务资助额度,以帮助开发建设Goulamina锂辉石矿项目。投资完成后,公司将获得Goulamina项目一期年产能约45.5万吨锂辉石精矿50%的包销权。消息一出,股吧热度急剧飙升至118名,网友瞬间不淡定了,众说纷纭。有网友表示,“高开出货,这种戏码不要太多”,也有网友很乐观,“明天一字板,这波看到160元”。不过也有人表示质疑,“又在锂价格最贵的时候买矿山,别整的和天齐锂业一样!蛇吞象把自个肚子撑破了”。截至上周五收盘,赣锋锂业报124.41元,涨0.62%,成交36.11亿元,最新市值为1729亿元。
【点评】6月11日赣锋锂业在港交所公告,于2021年6月10日(交易时段后),公司与配售代理就配售4804.44万股新H股订立配售协议,配售价为每股H股101.35港元。配售股份分别占公司于本公告日期全部现有已发行H股及全部现有已发行股本约20.00%及3.46%。假设配售股份全数配售,配售所得款项总净额预计约为4,854.75百万港元。公司拟将配售所得款项淨额用于产能扩张建设、潜在投资、补充运营资本以及一般企业用途。产能扩张建设主要涉及公司的海外锂资源项目。
【外 贸】苹果产业链中国供应商的进与退(2021-06-10)
6月10日,21经济网讯,近日,苹果公司公布了最新的200家供应商名单,中国供应商的变化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尽管此前欧菲光被剔除果链引发了市场对果链标的稳定性的担忧,但名单显示,中国大陆(包括香港)企业在苹果TOP200供应商中占了53家,首次跃居首位。那么,在此形势下,市场对果链标的的担忧是否就随之消散了呢?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似乎并没那么简单。2020年苹果最新供应商名单中,中国(包括香港供货商10家)53家,台湾48家;来自其他主要国家的有:美国公司32家、日本公司34家、韩国公司13家。从地区划分来看,与2019年的名单相比较,中国大陆地区新纳入11家厂商,是新增企业数量最多的区域,包括南平铝业、富驰高科、精研科技、新纶科技、长盈精密、得润电子、胜利精密、苏州鑫捷顺五金机电、深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众山金属科技、兆易创新。
【点评】尽管中国大陆供应商的重要性不断显现,但还是无法忽视苹果供应链向东南亚、南亚国家转移的现象。苹果产能的转移有其客观原因,一方面是中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而印度仍旧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印度市场是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本土制造可降低iPhone在当地的价格。除了这些市场因素以外,从供应链多样化的角度,苹果公司或也希望摆脱对中国制造业的依赖,减少国际形势对生产的影响。
【外 贸】长飞公司收购巴西名企,进一步优化国际化布局(2021-06-10)
6月10日,晨哨网讯,6月10日,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对Belden Poliron Indústria De Cabos Especiais Ltda. (以下简称“Poliron”)100%股权的收购。Poliron原为Belden Inc.位于巴西的全资子公司,收购完成后,其已成为长飞公司的全资子公司。Poliron是巴西及拉丁美洲区域著名品牌,有逾80年历史,广受客户赞誉,荣获卓越职场研究所评出的“巴西2020年度卓越职场”认证。Poliron主要生产设施位于圣保罗,其产品与服务主要包括应用于石油化工、海上油田及其它工业与自动化系统的线缆及施工。Poliron的当地管理团队表示,巴西是全球最大的线缆及光纤光缆市场之一,并且目前行业发展趋势极具潜力;长飞是全球光通信行业领先企业,拥有丰富的国际化经验,财务稳健、战略明晰,且与Poliron享有共同的价值观,包括专注客户、社会责任、创新与业务发展等,相信在长飞集团内,Poliron将快速完成整合,实现预期发展目标。
【点评】国际化是长飞主要战略之一。近年来长飞公司海外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其中2020年海外业务收入达21亿元人民币,占集团总收入比例超过25%;长飞公司的产品及服务已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区域,并形成辐射全球的海外生产、营销与服务网络。巴西及拉丁美洲区域是国际线缆行业重要的市场,本次收购是长飞公司在该区域业务发展的里程碑,将进一步优化长飞公司的国际化布局。
【外 贸】特斯拉中国销量“过山车”:继4月暴跌后,5月激增29%(2021-06-09)
6月9日,芯查查讯,铺天盖地的负面报道,让4月成为特斯拉的至暗时刻,不过,数据显示,继4月暴跌后,特斯拉的销量开始反弹。6月8日,根据乘联会的数据,特斯拉中国5月份的批发销量为33463辆,环比增长29%。该数据4月份为25845辆。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5月份,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除了特斯拉中国,比亚迪实现销量32131辆、上汽通用五菱27757辆、上汽乘用车11049辆。5月份,零售销量突破万辆的企业除了特斯拉中国的21936辆,上汽通用五菱实现销量33175辆、比亚迪31908辆、广汽埃安10395辆。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他预计特斯拉6月份的零售额会更高。在一次简报会中,崔东树表示:特斯拉的销售几乎不会受到短期负面报道的影响,预计Model Y的销量将高于Model 3,尤其是在中国,SUV比轿车更受欢迎。
【点评】特斯拉今年1~5月国内累计销量达到128588辆。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国产Model 3车型出口量再次过万,达到11527辆。此外,5月Model Y以12728辆的市场表现创下历史新高纪录。虽然5月的数据有所反弹,分析师仍在观察特斯拉能否在未来几个月里消化利空。
【外 贸】华为欲借“鸿蒙”挑战谷歌Android主导地位(2021-06-03)
6月3日,华尔街日报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周三发布其自主研发的手机操作系统,这是该公司为摆脱美国供应商并试图挑战谷歌在智能手机软件领域主导地位的最新努力。这家中国科技巨头在一次纯线上活动中推出可用于旗下大量智能手机的“鸿蒙”新操作系统,同时也发布了可运行该公司最新自制软件的智能设备。美国对总部位于深圳的华为实施一系列制裁后,华为设备自去年8月起无法再从谷歌获得Android操作系统更新。此项禁令还让华为无法再使用谷歌旗下名为Google Mobile Services的智能手机软件包;该软件包在业内被广泛使用。华为自有品牌智能手机销量继一年前在全球短暂登顶后已大幅下降,该公司目前正瞄准其他手机厂商,希望他们能采用鸿蒙操作系统,这对谷歌Android系统的市场主导地位构成直接挑战。然而,说服其他厂商采用鸿蒙系统或许是一场艰苦的战斗。
【点评】其他挑战者在撼动谷歌主导地位方面取得的成功颇为有限。三星几年前推出了Tizen,但这个与Android竞争的操作系统未能在三星智能手机用户中流行起来。微软也曾尝试销售运行其Windows移动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但收效甚微。华为是全球最大的通讯设备制造商,该公司一直在争分夺秒减少对美国技术的依赖,在去年出售旗下低端手机部门之后将重点转向软件。自去年8月美国政府阻止华为向主要供应商购买芯片以来,华为的这一努力变得更加紧迫。
【外 贸】三家公司主导着全球半导体软件命门(2021-06-02)
6月2日,锦缎讯,2019年至今的两年多里,由于华为海思、中芯国际等事件持续发酵,以芯片为核心的半导体技术从实验室进入街头巷尾,一度成为全民话题,重仓半导体的广发基金刘格崧也成为公募一哥。与此同时,一批海外科技巨头的名字曝光量也与日俱增,成为茶余饭后高谈阔论的谈资:垄断光刻机的荷兰阿斯麦,掌握代工话语权的中国台湾台积电,作为安卓手机卖点的美国高通。但有一个细分的软件产品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大家对其了解甚少。但实际上,EDA对于全球半导体的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做代工的台积电和做光刻机的阿斯麦——称其为半导体的软件命门丝毫不为过。迄今为止,躺在这一半导体软件命门上赚钱的核心公司是三家美国血统公司——Synopsys(新思科技)、Cadence(铿腾电子)、Mentor Graphics(明导国际),它们在过去30年,以接近80%的稳定毛利率主宰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沉浮。
【点评】EDA全球市场规模仅100亿美元左右,但是要真正理解这个行业,我们必须从整个产业链捋起。从上游往下游依次看过去,半导体产业链可以分为轻资产的IC设计、重资产的制造、封装测试。其中芯片设计公司的典型特征是轻资产高技术,他们只需要将设计好的芯片版图交由产业链中下游去制造和封测即可,为了更好的支持这些芯片设计公司完成芯片设计工作,逐渐演化出配套的专业化的软件和知识产权包,即EDA和IP,现如今由专门的厂商完成。
【外 贸】嘉楠科技发布一季度财报:收入4亿元,海外收入占比近8成(2021-06-02)
6月2日,时氪分享讯,北京时间6月1日,嘉楠科技(NASDAQ:CAN)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财报显示,得益于一季度交付的比特币矿机数量增长,一季度嘉楠科技收入4.02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近4.9倍,环比增长9.5倍。从收入结构看,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占总收入的78.4%,而2020年同期仅为4.9%。当季公司毛利从2020年同期的239万元人民币和2020年第四季度的909万元人民币增长到1.942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从2020年同期的3.5%和2020年第四季度的23.8%提高到了48.2%。2021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为120万元人民币,经非公认会计准则调整后的净利润为1.432亿元人民币。本季度,公司根据《修订版2018股权激励计划》而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所产生的股份支付费用约为折合人民币1.455亿元。股权薪酬机制进一步激发公司各条业务线团队效能,实现对公司业务前景和长期价值的锁定。
【点评】截至一季度末,由于未来几个季度比特币挖矿机销售订单的首付款有所增加,公司预收账款为12.106亿元人民币。同期,公司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13.378亿元人民币,而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为3.913亿元人民币。由于公司在2021年第一季度赎回了部分理财产品,截至2021年3月31日,短期投资从2020年12月31日的6239万元人民币降至850万元人民币(130万美元)。持有的短期投资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可以在任何时候收回。
【外 贸】小米:美国法院撤销对公司证券的投资限制(2021-05-27)
5月27日,中新经纬讯,26日早间,小米集团公告,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最终判决,解除美国国防部对于公司“中国军方公司”的认定,正式撤销美国投资者购买或持有公司证券的全部限制。针对被美国国防部认定为“中国军方公司”一事,小米已多次公告进展。1月15日,小米称,美国国防部于1月14日(美国时间)发布新闻,表示根据《1999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案》第1237条(NDAA),将公司列入相关清单。对此,小米表示,公司一直坚持合法合规经营,并遵守经营地的相关法律法规,其服务和产品皆用于民用或商用。公司确认其并非中国军方拥有、控制或关联方,亦非美国NDAA法律下定义的中国军方公司。公司将会采取合适的措施保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美东时间1月29日,小米在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起诉美国国防部和美国财政部。
【点评】3月14日,小米表示,美东时间3月12日下午4点59分,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颁发临时禁令,暂停了把公司认定为中国涉军企业的行政命令,解除了美国投资者购买及持有公司证券的限制。该临时禁令立即生效。5月26日,小米再度公告称,美东时间2021年5月25日下午4时09分,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颁发最终判决,解除美国国防部对于公司“中国军方公司”的认定,正式撤销美国投资者购买或持有公司证券的全部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