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中车株洲所下线首列马来西亚批量车氢能源智轨(2024-10-12)
10月12日,人民铁道网讯,近日,马来西亚古晋智轨项目批量车首列氢能源智轨,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称“中车株洲所”)旗下中车智轨宜宾工厂下线。这是继去年7月交付全球首列氢能源智轨样车并在马来西亚砂拉越州古晋市试跑后,首列批量生产下线的智轨列车。与样车相比,此次下线的批量车首列全新氢能源智轨在智能化、舒适性及节能环保上有更多升级和优化,如实现自动驾驶GOA3全场景应用能力,智能驾驶级别更高,整车采用分布式独立悬架动力系统,通道更宽,舒适性更好;车辆具备10%爬坡能力,可适用多种道路环境;同时通过轻量化设计,车辆大幅减重,更加节能和环保。根据用户出行特点,车厢内还增加了大量行李区、轮椅停放区、自行车停放区等多功能区配置,空间设计更加人性化。智轨由中车株洲所全球首创,是集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优势于一体的创新型智能轨道交通制式。由该公司中标的马来西亚古晋智轨项目将分阶段交付和投入使用38列中车氢能源智轨,预计其中17辆将在2025年之前交付,并在2025年底投入运营。
【点评】这些氢能源智轨车辆将逐渐应用于马来西亚古晋市城市交通系统的蓝、红、绿线,往返于古晋和哥达沙马拉罕之间。氢能源智轨的投入使用将极大优化当地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提高市民出行体验,促进古晋公共交通系统现代化升级。
【高速铁路】中国中车在柏林首发新型“绿色智慧”列车(2024-09-26)
9月26日,人民铁道网讯,9月24日,2024德国柏林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正式开幕。中国中车面向全球正式发布两款新产品实车——CINOVA H?新能源智能城际市域列车和智轨电车(ART)2.0,为绿色交通智慧出行提供新的解决方案。CINOVA H?是中国中车最新绿色零碳客运装备,其运行速度、载客能力、续航里程等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列车以氢为动力来源,利用氢、氧化学反应产生电能驱动,反应产物只有水,行驶全程零碳排放。按年均运营30万公里估算,该车每列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30吨。列车拥有超高“智慧”,依托中车SmartCare智能运维系统,实现车地数据贯通,为用户提供全寿命周期一体化智能运维服务,提高运行安全、降低维护成本。列车氢系统经过严苛的全场景、全工况安全验证,设有智能检测、隔离保护等多重安全防护系统,保障安全。
【点评】该车运用场景广泛,可用于全球非电气化铁路,替代传统内燃动力车辆,有效减少二氧化碳和空气污染物排放,推动铁路绿色升级。
【高速铁路】郑州局集团公司实现单日卸车纪录连创新高(2024-09-26)
9月26日,人民铁道网讯,连日来,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坚决扛起“畅通中原、服务全路”使命担当,加强卸车组织,保障空车供给,服务全路增运上量大局。今年以来,该局集团公司日均卸车9004车、同比增长14.83%,其中9月16日、17日、18日分别卸车11389车、11449车、11500车,连续刷新单日卸车纪录。郑州局集团公司发挥路网枢纽区位优势,畅通18个分界口重车接入,合理利用各区段通过能力及技术站解编能力,盯控好机车供应、车流运输调整、平行进路运用等关键环节,加速作业车辆向卸车站输送。他们探索上下游联动的卸车组织模式,密切关注上游客户的装车信息,及时向下游客户通报重车到达时间段和编组辆数、货物品类等信息,精准制订输送方案,通过压缩非生产时间促进卸车效率提升。他们还充分用好夜间卸车能力,加强货场照明和装卸设备的养护维修,在运输组织、动力调配等方面给予倾斜,努力把夜间卸车比重维持在50%以上。针对部分卸车站点重车集中到达、卸车出现困难的实际,郑州局集团公司及时启动卸车积压预警机制,组织卸车工作组深入现场开展帮促,优化卸车方案,完善应急预案,落实“一批一标一考核”制度,有效减少卸车积压情况发生。
【点评】郑州局集团公司动态掌握各站卸车对位、股道运用、调车计划等,利用每天运输交班会对卸车组织工作进行分析,查找动力调配、能力运用、协调配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最大限度释放各站卸车能力,进一步提高卸车效率。
【高速铁路】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获得低空飞行试验场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2024-09-26)
9月26日,人民铁道网讯,近日,经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委托,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获得开展临时飞行试验场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2024年5月2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提出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广州、深圳、珠海形成三核联动、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此次合作意义重大,标志着设计院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前瞻布局取得了关键性突破。该项目的委托方——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聚焦先进空天往返基础科学与关键技术核心问题,主要开展空天科技及相关材料、结构、控制等领域或专业的技术研发、装备建设以及空天飞行器产业化推进等业务,推动基础科学前沿突破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并将围绕低空经济、工业软件、高端装备等领域,孵化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以中科宇航为龙头在南沙打造空天产业集聚区。
【点评】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审时度势,精准锁定市场机会,成功牵线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同时,将轨道交通领域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与低空经济领域巧妙融合。
【高速铁路】国家铁路局铁路装备与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供需交流会召开(2024-09-20)
9月20日,人民铁道网讯,9月5日,国家铁路局装备技术中心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共同指导的“铁路装备与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供需交流会”召开。会议以安全、绿色为导向,以跨行业供需衔接为重点,围绕铁路装备迭代升级和大规模更新,依托产品标准、认证及检验检测,构建铁路装备与钢铁产业协同发展的交流平台,助力行业科技进步,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会上,装备技术中心分析了当前铁路装备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就推动铁路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四点建议和希望,一是共同构建铁路装备高质量发展“七方联动”(行业部门、地方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基金、行业学协会)创新模式;二是共同开展铁路装备科技创新合作,开展铁路装备科技创新规划研究和《中国铁路装备科技创新发展年鉴》编撰工作;三是共同开展铁路装备技术标准体系研究,建立标准研究交流机制,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四是加强行业间合作协同创新,建立长期稳定的行业间合作机制,共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构建安全可控的供应链体系。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就进一步提升跨行业合作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强化全产业链协同,着力扩大市场需求;二是坚持创新驱动,保障供应链安全;三是加强行业监管,强化行业自律;四是加强合作交流,促进融合发展。
【点评】本次会议是装备技术中心首次与铁路行业外的单位共同指导举办的大型交流会,是中心与钢铁协会探索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有益实践和具体举措,对铁路装备和钢铁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速铁路】重庆轨道集团数据资产工作取得重要突破(2024-09-20)
9月20日,人民铁道网讯,近日,重庆国有企业数据资产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重庆首笔国有企业数据资产交易——重庆轨道交通乘车二维码数据产品交易在西部数据交易中心完成。重庆轨道交通乘车二维码数据产品不涉及个人信息和公共利益,将供买方接入第三方应用使用,实现乘客在第三方应用的“扫码乘车”功能,进一步丰富第三方应用功能,方便使用者乘坐重庆轨道交通,提升乘客出行体验。重庆轨道集团自2023年12月起,在市大数据发展局、市国资委的指导下,联合西部数据交易中心,开展重庆市国有企业数据资产化试点工作。依托重庆唯一的数据交易场所——西部数据交易中心,重庆轨道交通乘车二维码数据资产经过上架产品、发布产品、提交购买需求、组织议价谈判、出具报告、签订协议等流程,最终与两家互联网科技公司成功交易。此次数据交易的完成,是重庆轨道集团继2024年5月7日获得重庆首张社会数据资产登记证书后,数据资产工作取得的又一项重要突破,也是创新国有资产盘活方式的有益尝试。从盘点、筛选数据资产,到审查、公示、完成确权,再到交易、变现,重庆轨道集团与西部数据交易中心对数据资产全链条工作进行了试点、探索,目前已摸索出重庆国有企业数据资产确权的实施路径,建立起可推广的国有企业数据交易模式,初步形成国有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对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点评】重庆轨道集团将进一步深化数据资产化工作,发挥数据资产试点效应,持续推进数据市场需求调研,深挖轨道交通数据应用场景,完善数据管理制度,继续开展数据资产登记、数据资产入表、数据产品开发、数据产品交易等工作,盘活国有企业存量资产,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助力重庆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高速铁路】卡斯柯与上海铁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4-09-20)
9月20日,人民铁道网讯,近日,卡斯柯与上海铁塔(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是加快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的关键行动。卡斯柯与上海铁塔勇于创新,先行先试,将加强技术与产品的联合创新,在低空经济、定位技术、线路检测等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资源互补,精诚合作,加快启动前沿项目的试点工作,打通在人才团队、行业客户和典型案例等方面的共享交流;“铁”树开花,早结硕果,加强跨行业融合共享发展,增强全方位安全保障能力,将协议内容转化为合作成果,共同促进,取得实效。
【点评】双方合作协议的签署,是贯彻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行动。
【高速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提升服务品质推动暑运增量(2024-09-09)
9月9日,人民铁道网讯,暑运期间,长三角铁路精准实施“一日一图”,不断提升客运服务品质,推动暑运增量。7月1日至8月31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发送旅客1.77亿人次,同比增长6%以上;单日旅客发送量连创新高,其中8月24日发送旅客345.4万人次,创历年暑运单日旅客发送量新高。暑运期间,旅客出行意愿强烈,长三角铁路探亲流、旅游流、学生流增幅明显。上海局集团公司推出属地特色服务,不断提升客运服务品质。他们在上海站进站口开设小件携带品旅客便捷通道,安检增设“双手检”,进一步提升旅客进站效率;在杭州站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路地客流数据共享,为高峰时段城市交通加密开行频次、延长运营时间提供依据。他们创新客票服务举措,增加客运产品供给,推出“上海+东台+扬州”“杭州+千岛湖+黄山”“南京+淮安+盐城”3款高铁旅游计次票产品,以“1次购买、3段乘坐、7天有效”的全新组合售卖模式,为广大旅客提供“7日游遍三城”的便利优惠乘车体验,进一步满足旅客差异化出行需求。
【点评】为满足旅客出行需要,上海局集团公司充分考虑客流变化和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精准实施“一日一图”,运力调整由周期性调整转变为按需调整。
【高速铁路】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与中建四局投资发展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4-09-09)
9月9日,人民铁道网讯,9月5日,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建四局投资发展公司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仪式。双方将基于各自优势及资源,在新能源光伏、生态环保EOD项目、货运铁路设计、城市综合TOD开发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中建四局投资发展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建集团”直属骨干工程局,是“中建集团”在粤港澳大湾区依托工程局成立的唯一综合类投资专业平台,聚焦“高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保与新能源”、“城镇综合建设”、“绿色建造”四大核心主业,成立6年多已参与投资项目三十余个,遍布广东、安徽、湖北、贵州、福建等十余个省、市、自治区,先后承接了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PPP项目、广东省惠州市基础设施市政道路PPP项目、安徽黄山格罗电器厂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安徽丰原集团一期分布式光伏项目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新能源项目,投资总额超2000亿元,通过优秀的资本运作能力、合规创新的商业模式、专业务实的投资开发团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中建力量”。
【点评】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与中建四局投资发展公司开启强强联手,聚力共赢的新征程。
【高速铁路】天津市轨道交通集团构建新领域技术标准体系(2024-09-09)
9月9日,人民铁道网讯,津静线首开段工程作为天津市首条新建市域(郊)铁路,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在天津尚属空白领域。2023年天津市轨道交通集团颁布了《天津市域(郊)铁路设计规范》等3项企业技术标准。2024年聚焦津静线首开段工程验收、通车试运营等关键环节,科技信息部会同地铁集团、咨询公司等单位加快推动天津市地方标准《市域(郊)铁路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团体标准《市域(郊)铁路运营安全评估技术标准》制定发布。经组织行业专家反复论证,并与市交通运输委、市场监管委等行政主管部门高效沟通与紧密协作,两项标准分别仅用半年和4个月时间完成审查、报批工作,并于2024年7月1日和8月29日发布实施,基本构建了天津市市域(郊)铁路从设计到初期运营前较为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为津静首开段工程开通试运营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点评】科技信息部会同天津市轨道交通集团二级公司、有关设计、施工等单位共同合作,深入研究,加快构建完善天津市市域(郊)铁路领域技术标准体系。
【高速铁路】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公司首趟竞价旅游专列顺利开行(2024-09-04)
9月4日,人民铁道网讯,8月23日,满载700余名旅客的Y201次列车从太原站缓缓驶出,开启为期17天的西北之旅。这是山西省开出的首趟竞价旅游专列。竞价旅游专列,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面向社会实行竞价开行热门方向直通旅游专列,通过竞价模式让价优质好的旅行社获得专列的开行权,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加优质的客运产品。在国铁集团组织下,多家旅游企业参与这趟旅游专列竞价。此次开行的旅游专列为全列空调列车,编组17辆,由8节硬卧车、7节软卧车和发电车、餐车组成。专列采取“夜行日游、人游车停”方式,全程途经兰州、伊宁、乌鲁木齐、库尔勒、喀什、哈密等地。为给旅客提供优质的出行体验,太原局集团公司精心选调人员,严格整备车辆。乘务组专门制订旅游专列作业程序、作业标准和应急预案,提前了解旅客餐饮需求,为旅客提供定制餐食。
【点评】这趟旅游专列由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与地方旅游公司共同组织开行,是铁路部门推动旅游列车市场化经营的有益探索。
【高速铁路】国铁集团2024年上半年财务决算披露,多项指标创历史同期新高(2024-09-04)
9月4日,人民铁道网讯,8月31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披露了2024年上半年财务决算。上半年,国铁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5794亿元,净利润盈利17亿元,铁路经营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固定资产投资、客运发送量、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等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新高。上半年,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0256列,同比增长9.4%;发送旅客20.96亿人次,同比增长18.4%,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5月1日发送旅客2069.3万人次,创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上半年,国家铁路日均装车17.54万车,发送货物19.23亿吨,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其中6月份日均装车18.33万车,同比增长6%;发送货物3.32亿吨,同比增长6.1%,创历史同期新高。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73亿元,同比增长10.6%,创历史同期新高,累计开通新线979.6公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随着客货运输需求不断增长和铁路网红利逐步释放,国铁集团经营业绩持续向好,上半年运输总收入完成4841亿元,同比增长4.7%;资产负债率64.55%,较上年末下降0.99个百分点,铁路经营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点评】国铁集团扎实抓好铁路各项重点工作,坚决实现年度目标任务,奋力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更好地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高速铁路】中车制动在土耳其生产车钩产品通过本地化认证(2024-09-04)
9月4日,人民铁道网讯,近日,经土耳其国家基础设施投资总局和土耳其工商联合会的联合技术审查与本地化认证,认定中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下称“中车制动”)土耳其本地化生产伊斯坦布尔新机场线项目车钩产品本地化率达到指标要求,向中车制动颁发了车钩本地化供货资质证书,实现了青岛车钩土耳其制造。中车制动钩缓装置产品是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在国内市场连续多年处于领先地位,产品遍布六大洲40余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中车(601766)轨道交通核心系统产品“走出去”的拳头产品。在土耳其本地化生产的车钩产品继承了既有成熟产品的优良基因,并根据土耳其的特殊环境和运营需求进行了定制化设计,确保了产品的适用性和安全性,为后续海外本地化项目提供了经验和范本。自本地化项目启动以来,与当地用户积极沟通,不断探索和优化本地化方案,全力推动本地化工作。持续向土耳其派出商务、技术、质量、生产等相关人员,先后考察了三十多家本地企业,足迹遍布安卡拉、伊斯坦布尔、布尔萨、科尼亚、伊兹密尔等土耳其主要工业城市,与当地企业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逐步构建起一套完善的本地化供应链体系。
【点评】此次在土耳其实现车钩产品本地化生产并获得认证,是青岛市轨道交通产业企业坚定不移开拓海外市场的又一次新突破。
【高速铁路】中车造蒙内铁路增购客车即将载客运营(2024-08-29)
8月29日,人民铁道网讯,近日,中国中车集团旗下中车浦镇公司制造的肯尼亚蒙内铁路20辆增购客车抵达肯尼亚蒙巴萨港,并顺利完成现场调试及交付工作。蒙内铁路全长472公里,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与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是肯尼亚独立以来修建的第一条标准轨道铁路,首次将蒙巴萨到首都内罗毕的运行时间由10小时缩短到4小时,被称为“肯尼亚高铁”。中车售后团队跟踪确认每一项流程,保持国内国外联动,在车辆运输至罗毕车辆段的过程中,及时沟通解决技术、设计、配件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保证了所有增购车辆最终验收合格。车辆投入运营后将有效缓解蒙内铁路客运运力紧张的局面,量身定制的商务车厢更将大幅提升乘客体验感,进一步提升该条线路的运营品质。
【点评】验收证书在内罗毕非洲之星铁路运营公司正式签署,此批车辆即将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服务蒙内铁路。
【高速铁路】唐山百川华中制造基地在武汉轨交基地落成投产(2024-08-29)
8月29日,人民铁道网讯,近日,武汉百川轨道交通智慧服务有限公司在武汉轨道交通装备智造园举行投产仪式,标志着百川集团华中制造基地正式建成投产。唐山百川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化高新制造企业,主要从事轨道交通机车车辆检修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轨道交通行车安全提供可靠保障,是行业内主要的轨道交通机车车辆检修检测设备提供商。2020年,百川集团成功签约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成为基地首批落户项目之一。武汉百川轨道交通智慧服务有限公司位于轨道交通装备智造园1号厂房,占地面积1600㎡左右,项目以武汉为中心,打造华中区域总部基地,进一步推动武汉轨道交通车辆检修检测相关设备制造、维保实现本土化、规模化,丰富和拓展轨道交通产业链,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基地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公司已成功承接武汉动车段设备升级改造项目。
【点评】基地公司将继续发挥武汉地铁“链主”优势,深入挖掘轨道交通行业龙头企业,同时积极利用落户企业资源和产业集群优势,吸引上下游企业和相关产业链企业入驻基地,带动整个轨道交通产业链的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为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高速铁路】鼎汉技术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大增207.37%(2024-08-29)
8月29日,人民铁道网讯,8月26日晚间,鼎汉技术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公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轨道交通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公司抢抓行业机遇,推动在手订单有序执行,实现营收7.15亿元,同比增长22.12%,其中二季度经营大幅好转,实现营收4.4亿元,同比增长3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07.37%。2024年1—6月,公司的车辆电气装备、地面电气装备、智慧化解决方案三大业务板块稳步推进。其中,车辆电气装备实现营收4.15亿元,同比增幅较快,达到55.27%;地面电气装备实现营收2.26亿元,毛利率增长11.64个百分点达到44.95%;智慧化解决方案实现营收7174万元,同比增长30.31%。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上半年,公司多项关键财务指标表现良好。其中,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增长1141.22%,大幅改善;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提升2.71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较上年同期降低4.08个百分点。
【点评】2024年以来,受益于国家支持铁路行业低碳发展、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鼎汉技术重点聚焦轨道交通主业,积极挖掘新应用、新场景,轨道交通基本盘实现新的突破。
【高速铁路】中国铁建地下空间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2024-08-23)
8月23日,人民铁道网讯,8月7日,中国铁建地下空间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武汉揭牌成立。中国铁建地下空间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中国铁建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又一重要标志,也是中国铁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举措。未来,地下空间产业技术研究院将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考核办法和激励保障机制,加速成果转化;要提升建设标准,强化地下空间全产业链融合创新能力,高能级发挥资源集聚效应;要发挥标杆作用,抢先踏出一条科创引领的产业化新路径,在推进国家战略目标实现中贡献更多力量。
【点评】此举旨在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发展未来产业和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工作要求,加快发展地下空间领域。
【高速铁路】中国中车首批“升级版”P70型棚车和C70E型敞车顺利交付(2024-08-23)
8月23日,人民铁道网讯,近日,根据国铁集团计划安排由中国中车集团旗下中车齐车集团齐车公司主导设计的“升级版”P70型棚车和C70E型敞车首批顺利交付。升级后的P70型棚车优化了底架承载和棚顶结构,取消了车体内衬等“棚代客”功能性零部件,提高了通用棚车运输介质的适应性。车窗由侧墙位置移至车顶端部,并采用固定百叶式车窗结构,在满足车辆通风、防雨性能的同时减少人工操作。门锁增加了车门防开装置,降低了车辆运行中,车门自行打开风险。升级后的C70E型敞车对结构进行了优化改进,采用嵌入式曲路密封下侧门、耐撞击门框及配套新型车门锁闭装置,取消了中立门设计,集装箱角件承载部位增加补强梁,可降低车体破损、腐蚀故障率,提升车门密封性能及门框抗外力磕碰变形能力,可更好地适应钩机卸货,有效提升车辆使用效率。
【点评】作为我国铁路70吨级通用货车的主力车型,升级后的P70型棚车和C70E型敞车将更好满足我国铁路大宗货物运输需求。
【高速铁路】天津轨道交通集团与中国信保天津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4-08-23)
8月23日,人民铁道网讯,8月20日,轨道交通集团与中国信保天津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本次签约是双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和“三新”“三量”工作的务实行动,轨道交通集团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信保的合作:一是双方建立健全高位协调、内部支持等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扩大合作成效;二是积极参与“走出去”平台建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通过海外项目合作持续扩大天津轨道交通“7047”品牌影响力,积极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双方将聚焦“三新”、抓实“三量”,着眼双方战略发展需要,围绕出口信用保险、海外投资保险业务、资信业务、数字化信息业务,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实际行动推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落实落地,积极输出沉淀积累的建设运营技术成果和管理经验。
【点评】未来将建立双方常态化项目对接机制,共同做深做实“走出去”平台,助力企业“抱团出海”,为轨道交通集团多推介合作项目,实现国际化经营布局。
【高速铁路】中国铁设主导国际标准项目正式立项(2024-08-16)
8月16日,人民铁道网讯,近日,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设,原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实验室主导申报的国际标准项目《ISO 23143 BIM与GIS信息交换 -第3部分:BIM与GIS标准抽象概念链接》正式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立项,是集团公司首次主导ISO国际标准项目。2023年10月,集团公司受邀加入ISO GIS-BIM互操作联合工作组(简称工作组),正式启动国际标准项目的申报工作。在申报阶段,工程实验室组织核心力量,对国际GIS(地理信息系统)和BIM(建筑信息模型)两大标准体系进行系统性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两者之间相互对应关系(概念映射)技术路线,顺利完成标准提案,获工作组专家一致同意。提案于2024年4月23日进入ISO委员会投票流程,至7月22日ISO中央委员会准予立项,奥地利、捷克、芬兰、意大利、韩国、荷兰、德国等7个国家参与,编制周期36个月。下一步,集团公司将作为主导单位主持该标准研究和编制工作。该标准项目是在数字化、智能化快速发展的技术背景下提出的,旨在为GIS和BIM两个国际标准体系的融合提供具备普适性的方法论和技术路线支撑。为此,需对两个标准体系中信息模型数据的概念进行系统性研究,提出具体的概念映射方案,在通过技术验证后进行具体标准内容编制,同时,需协调8个国家的技术专家协同工作,项目的组织和技术研究难度大、任务重。
【点评】该项目的成功立项,是国内外对集团公司研究成绩的认可,更是集团公司在数字化研究领域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