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外媒:陆金所获新一轮融资,金额达13.3亿美元(2018-12-04)
12月4日,腾讯科技讯,12月3日,据外媒报道,知情人士表示,在最近一轮融资中,陆金所已从十几家投资者手中筹集到13.3亿美元,估值低于这家金融科技公司的预期。在推迟了赴香港IPO计划后,陆金所今年6月开始筹资时,其融资目标对应的公司估值400亿美元。陆金所是中国平安旗下金融科技公司,根据平安集团2018年半年报数据,陆金所平台注册用户数3684万,资产管理规模为3852.12亿元,较年初下降16.6%,截至2018年6月30日,累计贷款金额7925.02亿元,管理贷款余额3137.47亿元,较年初增长8.8%。11月中旬,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称,陆金所将独立上市,市值或超过平安银行。不过对于上市预期,却并无说明。事实上,早在2014年5月,就有传闻称陆金所将分拆上市,估值1000亿元,被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否认。
【科技金融】海外支付机构万里汇WorldFirst:望更多机会与支付宝、微信支付合...(2018-11-28)
11月28日,蓝鲸财经讯,近期,首届Money20/20中国大会在杭州举办,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支付、金融科技及金融服务领域创新系列大会,跨境支付成为议程中的亮点之一,万里汇WorldFirst及其他多家中外第三方支付机构参与探讨支付处理、即时付款与跨境商机等议题。WorldFirst亚太区董事总经理Jeff Parker表示,WorldFirst在2008年进入中国市场,为中国跨境电商卖家提供支付服务。WorldFirst已为5万余家中国出口商从全球各地收款,2017年为中国收回达45亿美元,即每天1200万美元。目前WorldFirst提供包括英镑、欧元、美元、澳元、新西兰元和加拿大元多种货币的交易,年底有望扩大到十种货币,费率为1%。近期,WorldFirst推出了中文品牌“万里汇WorldFirst”。谈到移动支付市场时,Jeff Parker表示:支付宝、微信支付非常流行,所以我们也是在争取更多的机会跟他们进行合作。
【科技金融】捷信第三季度净赚1.73亿欧元,中国市场贡献多(2018-11-28)
11月28日,亿欧网讯,11月27日,捷信集团发布2018Q3财报,财报显示,2018年Q3捷信集团的净利润为1.73亿欧元,同比增长75%。2018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总额为2.13亿欧元。从国内市场来看,在贷款服务网络建设方面,与去年同期相比,捷信在中国新增了超过7800个贷款服务网点(POS点)。捷信通过门店营销与数字端应用程序界面(API)整合两个渠道增进了与零售合作伙伴的关系。此外,捷信在中国的业务也在逐步增加自动化客服工具的应用,目前已有75%的客户交流服务是由智能机器人技术处理。这些技术创新保证了捷信的催收和还款流程更加顺畅,同时也提升了信贷审批的效率。值得关注的是,今年9月,捷信与天津银行签订了联合融资计划(JFS),并在上季度成功发行完成首个循环资产支持证券化产品(ABS),共计为集团在中国实现了30亿人民币的融资额。
【科技金融】蚂蚁金服“相互保”升级保障,定位已改为互助计划(2018-11-28)
11月28日,北京商报讯,曾经备受争议的“相互保”正在转型。11月27日,蚂蚁金服对外披露,与信美人寿联合上线的为会员提供重疾保障的“相互保”正式转型,并更名为“相互宝”。一字之差,让一款相互保险产品变型为网络互助计划。对此,蚂蚁金服解释,近期,信美人寿受到监管部门约谈,信美人寿不能以“相互保大病互助计划”的名义继续销售《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相互保团体重症疾病保险》。为此,从11月27日起,“相互保”升级为“相互宝”,并定位为一款基于互联网的互助计划。定位为网络互助计划后,“相互宝”将不再由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承保。根据信美人寿同期发表的声明,因为其受到监管部门约谈,信美人寿不能再以“相互保”的名义继续销售其团体重症疾病保险。
【科技金融】网联交易规模大涨,三季度日均处理金额环比增3.65倍(2018-11-20)
11月20日,北京商报讯,11月19日,央行公布2018年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今年三季度,网联平台处理业务为336.55亿笔,金额达到12.68万亿元。日均处理业务3.66亿笔,较二季度的8951.25万笔增长3.09倍;日均处理金额1378.22亿元,环比二季度的296.37亿元提升了3.65倍。数据显示,2018年三季度,全国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579.85亿笔,金额925.4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31%和0.18%,较上季度分别增长8.67%和下降2.76%。另外,移动支付业务量保持较快增长。三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452.36亿笔,金额592.43万亿元。央行表示,2018年三季度全国支付体系运行平稳,社会资金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支付业务量稳中有升。
【科技金融】融360第三季度总营收4.44亿,净亏损5350万(2018-11-20)
11月20日,腾讯科技讯,美股上市的中国互金公司融360(纽交所证券代码:JT,简普科技)周一发布了该公司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报。财报显示,融360第三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4.437亿元(约合646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下滑5.1%;净亏损为人民币5350万元(约合780万美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为人民币1670万元。第三季度推荐服务营收为人民币3.769亿元(约合549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4.384亿元下滑14.0%。第三季度推荐贷款服务营收为人民币1.933亿元(约合282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3.766亿元下滑48.7%。第三季度融360平台的贷款申请总数约为1330万笔,比上年同期减少52.8%。融360预计,公司2018年第四季度总营收约为人民币6.8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3%。
【科技金融】对标余额宝,腾讯公测“零钱通”引入四只货基(2018-11-20)
11月20日,北京商报讯,酝酿一年后,腾讯“零钱通”上线公测。11月16日晚间,腾讯金融科技发布消息称,腾讯新功能“零钱通”正式上线公测,用户开通“零钱通”后,可以将微信钱包里的资金直接用于微信支付所有场景的消费,也能同时帮助用户自动获取理财收益。在分析人士看来,“零钱通”实际上是补全微信支付的一个缺口,可以增加用户粘性。不过,相较于余额宝有天猫、淘宝等场景而言,“零钱通”的支付功能缺乏此类场景。目前,“零钱通”已接入易方达基金易理财、南方现金通E、嘉实现金添利、汇添富全额宝四只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分别为3.2%、3.044%、3.269%以及3.081%。在收益率上,目前,零钱通领先于余额宝,余额宝货币基金销售服务由天弘基金提供,7日年化收益率为2.498%。
【科技金融】招商银行拟向招联消费金融增资10亿(2018-11-14)
11月14日,蓝鲸财经讯,11月13日,招商银行发布第十届董事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审议通过了《关于招商银行向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增资人民币10亿元的议案》。会议同意招商银行直接向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增资人民币10亿元;授权招商银行管理层按照监管机构要求履行相关报批程序,处理与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增资相关的事宜。据招商银行披露的2018半年报,截至2018年6月30日,招联消费金融2018上半年资产达607.74亿元,负债555.29亿元,营业收入30.4亿元,同比增长83.13%,净利润6.04亿,同比增长11.6%。2017年,招联消费金融资产469.80亿元,负债423.39亿元,应用收入41.63亿元,净利润11.89亿元。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已有多家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增资,除招联消费金融外,还包括中邮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哈银消费金融等。
【科技金融】“双11”蚂蚁、京东新单保险销售均放量(2018-11-13)
11月13日,北京商报讯,11月11日最后一秒,天猫平台的保险销售量11.3亿张创下纪录,此外京东金融新单累计销量也实现同比增长133%。从蚂蚁保险今年“双11”公布的数据看,从2014年至2018年双11当日保单量逐年递增,分别为1.5亿单、3.5亿单、6亿单、8.6亿单、11.3亿单。保险产品种类从2014年的单一退货运费险扩张到2015年的4种、2016年的五大类30余种、2017年的六大类近50种再到2018年的六大类70余种,保险正逐渐覆盖网购交易链路中质量、价格、物流、售后等多个环节。京东金融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24时,京东金融的保险业务在“双11”活动期间新单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33%,销售额同比增长126%,其中医疗、重疾等人身险,以及延保产品销量靠前,全部销量来看,延保类产品销量最高,尤以手机、大家电的延保为首,人身险销量中以医疗险为首。所谓延保产品,是为产品在一定期限内提供质量保证类的保险。
【科技金融】宜人贷第三季度总营收11.2亿,净利润1.516亿(2018-11-13)
11月13日,网贷之家讯,11月12日,美股上市公司宜人贷发布了2018年第三财季未经审核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三季度总营收11.2亿元,同比降低26%;净利润1.516亿元人民币,同比降低50%。值得注意的是,宜人贷在过去的一个财季中,市值再度缩水,截至周一美股收盘,报15.43美元,市值9.37亿美元。从2018年6月30日至今,股价累计跌幅27.2%。截止2018年9月30日,宜人贷累计促成借款总额1042亿元。其中,今年三季度促成借款总额65.46亿元,同比减少46%,其中32.2%的借款金额来自于重复借款人,上一季度的这一比例为23.4%,用户黏性进一步增强。就此次财报数据看,宜人贷的业务缩水是行业的警示信号,互金企业在拥抱合规及转型金融科技的过程中,规模收缩或将成为常态。
【科技金融】海航系互金平台大集金服现逾期(2018-11-08)
11月8日,蓝鲸财经讯,今年以来,上市公司供销大集股价一路低迷,旗下互金平台出现项目逾期,前十大股东股份全部被质押。近日,在聚投诉网站上发现,今年7月底以来,有多条针对大集金服标的逾期的投诉。逾期项目主要为供销宝三号多期项目,逾期时间在1~2个月不等,且投资人表示大集金服并未给出兑付计划。对此,平台方面表示借款方确实资金回流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金额不大,具体金额未披露。截至9月30日,平台累计借贷金额7.23亿元,借贷余额5253.43万元,逾期金额为0,借款周期集中于30-180天之间,有部分标的达到360天,年化收益率在4.5%到13%间不等。除大集金服外,还有多家海航系P2P平台麻烦不断。其中,聚宝滙多次传出逾期消息,9月中旬被爆出现大面积逾期;前海航交所在10月宣布良性退出的同时更是提出了“本金换机票”的兑付方式;而惠人贷已被列入公安部非法集资登记平台。
【科技金融】头部平台三季报现积极信号,PPmoney持续盈利(2018-11-07)
11月7日,网贷之家讯,随着网贷行业风险相继出清,合规的头部平台正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不少平台披露的三季报显现出积极信号。11月5日,PPmoney网贷举行第三季度业务经营工作报告会议,从平台财务、风控等方面讲述平台第三季度经营情况。三季报数据显示,PPmoney网贷截至第三季度末整体累计营收近8亿元,营业收入与经营利润均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其推广成本、品牌成本相比二季度均出现大增下降,降幅分别达53%、81%。这些变化表明,头部平台聚集效应更加显著,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持续增强,而这一切的基础源自平台风控技术的扎实。PPmoney网贷董事长陈宝国表示,在合规发展的道路上,平台风控技术持续增强、风控体系持续完善,这成为平台高质量增长的保障。未来平台将继续加大在风控方面的投入,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驱动风控全流程。
【科技金融】2018年支付宝活跃用户超7亿,蚂蚁金服利润亏损(2018-11-07)
11月7日,北京商报讯,11月2日,阿里巴巴披露2019财年Q2季报,季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支付宝的国内年度活跃用户超过7亿,其中70%的用户使用3项及以上支付宝的服务。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16年底,支付宝用户数为4.5亿,截至2017年底,支付宝用户数为5.2亿,今年前10个月,支付宝的用户数就增长了34.5%。财报披露,主要原因是由于阿里巴巴在欠发达地区获取了更多的新消费者。大手笔的战略投入带来了用户的增长,但也拖累了蚂蚁金服的利润。阿里巴巴财报显示,本季度,蚂蚁金服应当支付给阿里巴巴集团的特许服务费和软件技术服务费为支出1.32亿美金,按照比例,蚂蚁金服本季度亏损3.52亿美金。阿里巴巴称,亏损主要是用于维持蚂蚁金服本季度在用户获取、产品创新和国际化扩展方面的投资。
【科技金融】360金融拟赴美IPO,贷款余额347亿,上半年净亏5.72亿(2018-10-30)
10月30日,蓝鲸财经讯,美国东部时间10月26日盘后,360金融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首次公开招股申请书,股票代码为“QFIN”,计划募集资金2亿美元,承销商为高盛及花旗银行。招股书显示,2017年净收入3.091亿元,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六个月里,公司净收入为7.43亿元,2017年同期净收入为1230万元,同比涨幅5940.65%;此外,2018年前三季度净收入约为14亿元人民币。根据财务数据,360金融的主要收入来自撮合贷款服务费和贷后服务费。2015年成立到2016年底,公司录得净亏损2180万元人民币,2017年为净亏损1.664亿元(2510万美元)。2018年上半年录得净亏损5.72亿元(8640万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6730万元。排除股权激励后,2018年上半年的净亏损1.06亿元(1600万美元)。
【科技金融】支付宝“天下码商成长计划”升级:助力1亿小微商家数字化经营(2018-10-30)
10月30日,蓝鲸财经讯,为助力小微商家更好的实现数字化运营,10月29日,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井贤栋在首届天下码商大会上宣布,未来支付宝将为1亿小微经营者提供数字化经营工具;2018年底前,多收多保要覆盖5000万码商,为码商实际报销门诊看病费用超过5亿元;网商银行的贷款服务三年内要服务3000万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目前小微商家已是不可忽视的庞大经济发展群体,同时,国家对其持续加码优惠和举措,以及科技公司提供的数字化技术将加快其发展。根据《码商:2018中国小微商家发展报告》显示,超40%的店铺营业时间超过12小时,过半实现月营业额3万以上。而小微经营者对于未来的生意则是充满信心,有近七成的码商认为自己“明年会比今年赚更多”。
【科技金融】蚂蚁金服回应天弘基金规模下降系主动分流结果(2018-10-29)
10月29日,北京商报讯,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余额宝最新数据曝光,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天弘余额宝规模缩水至13239亿元,比二季度末的14540亿元减少了1301亿元。对此,10月27日,蚂蚁金服方面回应称,虽然天弘余额宝规模减少1300亿,但其他余额宝对应货币基金增了1400多亿,总规模未降反升,增加到1.93万亿,天弘基金规模下降为主动分流结果。去年6月,蚂蚁金服旗下产品“余额宝”就开始陆续接入其他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到目前为止,已接入博时基金、中欧基金、华安基金、国泰基金等12家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从最新的三季报来看,在新对接余额宝货币基金中,华安日日鑫A和景顺长城景益货币A的单季规模增长均超过300亿,分别为350.88亿和320.34亿,国泰利是宝、广发天天利E两只货币基金紧随其后,单季度规模分别增长290.93亿以及286.95亿。规模增长超过百亿的基金还有中欧滚钱宝A、银华货币A和诺安天天宝A。
【科技金融】华融消费金融高管频变更,资金输出现金贷平台(2018-10-24)
10月24日,蓝鲸财经讯,有业内人士表示,华融消费金融的扭亏为盈或与其资金输出有关。据亿欧网报道,2017年华融消费金融将资金输出给向钱贷,信用钱包,闪银,原子贷,闪电借款,嗨钱,融易花,量化派,微粒贷,京东金融,小雨金融等数十家现金贷平台。此外,华融消费金融还曾涉足“租金贷”,与房屋中介机构梦想大熊(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作租房分期业务,因用户投诉“被贷款”而停止。此外,自华融消费金融成立以来,其高管频繁出现变动。在银监会安徽监管局关于华融消费金融的相关批复中,2016、2017两年中仅任职资格批复就有5条。开业批复中,张宏亮任董事长,李永华、刘浩、郑晓燕、戴登安、李曙成、周爱群任董事,喻尊农任董事、副总经理(主持经营全面工作),后其林任副总经理,柳庆红任董事、总经理助理。
【科技金融】众安升级企业团险服务,互联网险企巨头着眼小微长尾市场(2018-10-24)
10月24日,蓝鲸财经讯,10月23日,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企业众安保险宣布,将升级企业团险系统,上线企业一站式员工健康福利管理系统“智心”。首期上线的“智心”系统将提供包括保全、理赔、保单合同管理等在线保险管理服务功能。“智心”的在线保单管理,可让企业人事可为员工在短时间内完成在线保单管理工作,导出实时理赔报告,查询保单明细情况。出现人员流动时,企业人事可在线操作加减保完成保全操作。此外,智心还可输出可视化数据分析报告。据介绍,众安在PC、APP等渠道提供保全、理赔、客服等环节的智能自助服务。遇到理赔问题,员工在APP上拍照上传病历和发票,可完成5000元以下金额的快速理赔申请,在线处理率达到90%以上。众安基于自身快速响应、迭代的特点去挖掘一些差异化的市场,去寻找企业员工福利的红海市场中增量市场。
【科技金融】余额宝规模再降1300亿,三季度增加223亿债券投资(2018-10-24)
10月24日,每日经济新闻讯,近日,随着基金三季报陆续披露,基金在三季度的动向也开始呈现在投资者面前。作为全市场规模最大的一只基金,天弘余额宝在三季度规模又下降了约1300亿,这也是自今年余额宝平台开放以来,连续第2个季度出现规模下滑。三季报显示,天弘余额宝在三季度的总申购份额约为1.74万亿份,总赎回则达到约1.87万亿份,这也使得其规模在三季度从期初的1.45万亿份下滑至期末的1.32万亿份,相当于下降了约1300亿份。在投资组合方面,天弘余额宝在三季度增加了债券持仓,债券仓位由二季度末的9.43%提升至三季度末的12.05%,持仓金额也由1372亿元增加至约1595亿元,相当于增加了223亿元的债券投资。由于增加了债券持仓,整体规模又下滑,相应地,其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也出现了下降,占比从二季度末的62.42%下降至三季度末的60.12%。
【科技金融】和信贷债转危机回暖,仍存三大潜在风险(2018-10-17)
10月17日,蓝鲸财经讯,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网贷平台和信贷,近几个月的股价跌势明显。即便是9月份针对第二季度发布的亮眼财报数字(净收入和净利润两个关键性指标都出现了三位数增长,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41.8%,236.1%),也并没能明显拉升股价。但是,从股价趋势上看,9月份开始走势相对平稳,业内投资者回归理性。这种变化趋势和经营端呈现的市场状况大体呼应。根据反馈,和信贷的债转产品危机集中在七八月份,但是,截止10月份,用户针对债转产品的恐慌潮依然未能过去。通过国庆返场及加薪两大活动,吸纳新的用户入场以及将原本挤兑的用户继续锁定持有期,从而化解了一部分流动性危机,和信贷的债转危机逐渐回暖。但是,从长远来看,和信贷的运营依然存在三大风险需要引起投资者重视:关联公司的管理风险;债转退出的时间差;债权标的的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