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拉卡拉一季度净利2.31亿元,“支付、科技、新零售”三大业务抬升...(2021-05-06)
5月6日,金融界讯,4月26日,拉卡拉发布了一季度业绩报告,实现营收15.84亿元,同比增长49.9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37.51%,每股收益0.29元,同比增长38.1%。拉卡拉表示,公司将围绕“支付生态、科技服务、新零售”三大战略板块,积极布局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外卡组织合作、科技服务、供应链运营等业务,抢抓行业发展新机遇,为公司未来打开新的业绩增长空间奠定坚实的基础。数据统计显示,拉卡拉近6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50%。在沪深300指数的300家公司中,2015~2019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50%的不足50家。2020年拉卡拉以净利润9.31亿的成绩,在近千家创业板公司中位列前3%,彰显出了长期优质的价值。
【点评】这意味着,拉卡拉在2019年上市之后连续9个季度实现净利同比增长,而按照其不久前刚刚发布的2020年报,去年其总营收为55.62亿元,同比增长13.53%,归母净利润9.31亿元,同比增长15.43%,连续6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5%。
【科技金融】网商银行2020年净赚12.85亿元,小微客户数增长近7成(2021-05-06)
5月6日,北京商报讯,近日银行迎来年报季,4月30日,网商银行发布2020年年报。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网商银行服务小微客户数增长近7成,累计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人经营者3507万户;得益于小微经营者的主动守信,在疫情冲击下,其不良率仍保持在1.52%的较低水平;净利润方面,由于大幅向小微让利,净利润较上年基本持平,为12.85亿元。对于网商银行下阶段战略目标,网商银行行长金晓龙表示,下一步发展普惠金融的重头戏一定在农村。今年是网商银行成立的第六年,预计到十周年时,网商银行将与2000个涉农县区达成战略合作,缩小城乡金融差距,解决农村信贷最后一公里难题。
【点评】得益于开放银行生态和深耕农村金融服务的战略,2019年网商银行无接触贷款累计服务的小微客户数是2087万,已经成为全球服务小微最多的银行,2020年这一数字增至3507万,净增1420万,连续5年实现高增长。
【科技金融】数字人民币实现发薪和企业支付试点落地,京东科技提供技术支持(2021-04-26)
4月26日,证券日报讯,4月25日,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在此次专题展上,京东科技首次展示数字人民币发薪和企业支付。具体来看,在企业支付场景下,京东科技提供的企业采购场景解决方案“易企付”目前也已经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可在不改变企业采购流程基础上,解决平台及企业用户线下付款操作繁、认款核销难的痛点,提升交易效率。另外据披露,京东集团内部员工的发薪环节也是数字人民币的一大场景。2021年1月,京东集团试点数字人民币发薪,为常驻上海、深圳、成都、长沙、西安的部分员工发放了首批数字人民币工资。
【点评】京东科技打通了数字人民币的发薪与消费场景,进一步拓展了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项目负责人彭飞表示,数字人民币在现金领域能够更好地适应老百姓需求,围绕数字人民币试点,京东科技将充分发挥数智化社会供应链优势、线上线下丰富的消费场景,为数字人民币钱包生态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科技金融】央行数研所与蚂蚁集团签署技术战略合作协议(2021-04-26)
4月26日,第一财经讯,4月25日,记者从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获悉,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已经与蚂蚁集团签署技术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蚂蚁集团自主研发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和移动开发平台mPaaS,共同推动建设数字人民币的技术平台。据悉,接下来,蚂蚁集团将积极响应和支持中国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研发及技术平台的建设工作,继续巩固与央行数研所在技术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新技术在数字化升级中的落地,服务实体经济。早在2014年,人民银行就已经开始数字货币技术上的技术布局。2019年,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逐步引入蚂蚁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和移动开发平台mPaaS推进数字人民币的技术建设。
【点评】据了解,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是蚂蚁集团完全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应用于金融核心业务的分布式关系数据库,在数据库基准性能测试(TPC-C)中两度获得世界第一。几年前,蚂蚁集团就已经参与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2017年末,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组织部分商业机构共同开展数字人民币体系的研发,蚂蚁是其中之一。
【科技金融】国泰君安资管与彭博合作,启动国君资管金融科技实验室(2021-04-26)
4月26日,北京商报讯,4月22日,上海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公司与彭博共同宣布,启动国泰君安资管金融科技实验室合作项目,彭博将提供数据及技术支持,助力国泰君安资管的数字化转型。国泰君安资管已正式采用彭博供应链数据,并应用彭博Data License Plus (简称DL+)解决方案管理数据使用,以全面提升投研实力。国泰君安资管是首家部署DL+解决方案的境内金融机构。今年4月,国泰君安资管获得公募业务牌照,正式进军公募行业。国泰君安资管董事长江伟表示:“投研能力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本次启动的金融科技实验室项目非常契合国泰君安资管加快金融科技战略推进和投研能力建设的需求,相信实验室的成果也会帮助我们为投资者提供好财富管理综合解决方案。”
【点评】未来,通过国君资管金融科技实验室的建立,国泰君安资管将在进一步推动智能投研布局,提高行业与公司的研究深度与广度、加强量化投资的因子挖掘等多方面,全面提升投研实力。
【科技金融】信也科技与银行合作全面向助贷分润模式转型(2021-04-20)
4月20日,经济观察网讯,4月15日,信也科技与百信银行、海峡银行、众邦银行、亿联银行、华瑞银行、06122.HK等六家银行机构签约了“信也BaaS服务合作备忘录”,内容涵盖了金融科技、智能营销、智能模型、风控数据等多个领域。在多年积累的数据、科技、业务经验外,信也科技还有财务上做持久战的准备。徐佳圆表示,公司资本金实力雄厚,净资产接近100亿元,不良风险敞口很低,在这些有利条件的支持下,未来会进一步提升分润业务的占比。信也科技在财报中显示,其2020年度已成功服务约22万小微企业主,为小微企业主与金融机构之间促成借款金额约37亿,2021年,这一金额预计将达到200亿左右。
【点评】信也BaaS服务全面展示了信也科技基于十四年消金领域实践和积累的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化及规模化于一体的核心能力,该服务集结了信也科技多年自主研发的多项细分产品,并应用信也科技成熟的运营经验为持牌金融机构提供系统性的数字化服务,意味着信也科技由此正式开启了金融科技To B服务的新架构。
【科技金融】腾讯与中国太保“牵手”,将重点推进金融科技领域合作(2021-04-20)
4月20日,环球网讯,4月19日消息,腾讯与中国太保近日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金融科技、微信生态场景与业务创新、大健康生态协同等方面开展多层次的技术与业务合作,共同加速推进中国太保的技术及业务数字化转型进程。据了解,根据协议,中国太保与腾讯将重点推进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合作。腾讯在云计算、分布式架构、数据中心建设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将助力中国太保打造集团IT一体化分布式云架构,探索建设混合云平台和数据中心。同时,腾讯还将依托人工智能、联邦计算、物联网、多媒体音视频、移动开发框架、C2B等优势能力,携手中国太保提升在投保、核保、理赔、健康管理以及保险业务创新场景等领域的效率和服务体验。
【点评】双方也将在微信生态中携手推进场景和业务创新,发挥双方各自领域的专业优势、流量优势和渠道优势,深度开展保险产品的合作和业务交流,并在大健康生态合作方面,探索健康保险与大健康生态的协同发展模式。
【科技金融】1.8亿股股权遭拍卖,新网银行或面临股东“变阵”(2021-04-19)
4月19日,北京商报讯,继3月18日因多项违规行为被监管点名通报引发轰动后,4月18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股东为卖股还债,新网银行1.8亿股股权被拍卖一事再次引发关注。根据阿里拍卖网,四川省巨洋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新网银行6%股权(1.8亿股)将于5月18日被拍卖。据披露,本次拍卖评估价约为5.184亿元,起拍价3.629亿元,加价幅度5000元。不过,从新网银行近一年业绩表现来看,不容乐观。根据财报,2020年新网银行实现营收23.57亿元,较2019年下滑12.09%;实现净利润7.06亿元,较2019年下滑37.69%。截至2020年末,该行总资产为405.61亿元,较2019年末减少35.92亿元,降幅8.14%;总负债355.50亿元,较2019年末减少42.98亿元,降幅10.79%;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50.11亿元,较2019年末增加7.06亿元,增幅16.40%。
【点评】新网银行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增长,在2020年资产规模、营收、利润均出现下滑,拨备覆盖率依然维持在334%的高位,但同比也在下降,这显示出在疫情的影响,银行经营状况承担了比较大的压力。
【科技金融】蚂蚁集团回应整改:将整体申设金融控股公司 实现金融业务全部纳...(2021-04-13)
4月13日,北京商报讯,4月12日,蚂蚁集团发布消息称,2020年12月26日,金融管理部门对蚂蚁集团提出五项重点业务领域的整改要求,蚂蚁集团高度重视整改工作的严肃性,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全面对标监管要求,近期已完成整改方案的研究和制定工作。蚂蚁集团称,将整体申设金融控股公司,实现金融业务全部纳入监管;支付业务回归支付本源,坚持小额便民、服务小微定位;申设个人征信公司,依法持牌、合法合规经营个人征信业务,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有效防范数据滥用;将“借呗”、“花呗”全部纳入消费金融公司,依法合规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金融消费者适当性管理;完善公司治理,遵守公平竞争的法律规则,规范关联交易,加强风险防控,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等。上述事项将根据监管规定及蚂蚁集团公司章程等相关约定,在履行相应程序后具体执行。
【点评】国家依法规范平台经济发展,将金融活动全部纳入金融监管,是站在全局高度、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利于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也是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蚂蚁集团将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落实整改有关工作,确保全面规范金融业务的经营和发展。
【科技金融】嘉楠科技2020年营收4.48亿元,经调整净亏损2.12亿元(2021-04-13)
4月13日,澎湃新闻讯,4月13日,比特币矿机第一股嘉楠科技(NASDAQ:CAN)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嘉楠科技第四季度总营收为3824.6万元,2019年同期为4.63亿元。净亏损为7195.5万元,同比2019年同期的净亏损7.98亿元收窄,2020年第三季度净亏损8640.6万元。调整后净亏损为7310万元,同比2019年同期净亏损7.51亿元收窄,2020年第三季度净亏损8477万元。2020年全年,嘉楠科技实现总营收为4.48亿元,2019年为14.23亿元。不过净亏损有所收窄,为2.15亿元,2019年净亏损达到10.35亿元。调整后净亏损为2.21亿元,2019年则净亏损7.64亿元。
【点评】截至美东时间4月12日收盘,嘉楠科技股价为13.14美元,较前一日收盘价跳水29.62%。2020年下半年以来,比特币价格突飞猛进,从1万美元涨至如今6万美元左右。作为比特币矿机制造商,嘉楠科技的业绩深受比特币价格影响,但影响具有滞后性。
【科技金融】拉卡拉2020年归母净利9.31亿元,同比增长15.43%(2021-04-13)
4月13日,北京商报讯,4月9日,拉卡拉发布了2020年业绩报告,2020年,拉卡拉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5.62亿元,同比增长13.5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31亿元,同比增长15.43%,每股收益1.16元,同比增长11.54%。拉卡拉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该公司全年支付业务收入达46.65亿元,同比增长7.34%,收单交易金额达4.34万亿元,同比增长34%,交易笔数85.43亿笔,同比增长1.91%,累计服务商户超过2500万。科技服务全年收入6.38亿元,同比增长44.51%,占比提高至11.47%。2020年,拉卡拉通过推出电签POS,华为手机POS等创新终端提升市占率,并形成了扫码POS、受理码、APP、小程序及API接入等覆盖多场景的扫码产品体系,扫码业务年度活跃商户811.85万家,同比增长159%,扫码交易笔数80.19亿笔、交易金额7927亿元,同比增长1%和23%。
【点评】2020年,央行数字货币进程明显加快,在年报中拉卡拉透露称,已完成数字人民币受理的系统建设,已具备数字人民币交易全面受理能力,全面参与并配合北京、深圳、苏州、成都等“1+10”试点城市的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在发布年报的同时,拉卡拉还同步发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该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19~2.35亿元,同比预增30%~40%。
【科技金融】嘉银金科并购区块链公司碧威科技(2021-04-07)
4月7日,金融界讯,4月5日消息,来自上海的金融科技公司嘉银金科发布公告称,将通过增资等方式取得上海碧威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制权。本次交易总对价9500万元,交易完成后嘉银金科将持有碧威科技95%股份。作为国内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嘉银金科在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前沿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开展了深入的前期研究和广泛的实际应用,在数据存储、支付通道、信息加密等领域取得了有益的进展。本次并购完成后,嘉银金科与碧威科技的技术团队将协同作业,自主研发区块链软硬件核心技术,力图实现在软件算法、硬件加速、架构设计、系统安全、智慧运维等多个方向的领先。
【点评】本次收购,是嘉银金科在金融科技创新领域的又一次升级。目前,随着中国数字人民币进程的不断推进,及区块链在数据安全等诸多领域的落地,区块链的内在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发掘,实际应用场景也日益广泛扩展。
【科技金融】马上消费2020年净利润7.12亿元,合作金融机构超200家(2021-04-06)
4月6日,证券日报讯,近日,马上消费金融公布了2020年成绩单。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马上消费累计注册用户超过1.2亿,累计交易额达5463亿元,累计纳税32.88亿元;2020年交易额2047亿元,实现净收入76.04亿元,完成净利润7.12亿元,总资产524.84亿元,纳税7.85亿元。据了解,马上消费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消费金融业务的竞争力,使资金、资产、科技有效整合形成共赢的生态圈,并向合作伙伴持续进行技术赋能,获得轻资产收入来源。目前马上消费科技赋能机构数量超过100家,合作金融机构超过200家,场景方200余家,覆盖消费场景百万个。截至2020年底,马上消费累计申请专利256个,自主研发系统900多套,实现了消费金融全价值链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点评】马上消费在2020年艰难的环境下仍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不断迭代升级的开放平台战略让马上消费聚焦到以“自营+开放平台+金融云”为核心的数字轻资产模式运营,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科技驱动的综合性金融机构。
【科技金融】上交所:终止京东数科科创板上市申请(2021-04-06)
4月6日,北京商报讯,4月2日,上交所发布《关于终止对京东数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决定》表示,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七条的有关规定,决定终止对京东数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据了解,上交所于2020年9月11日依法受理了京东数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文件,并按照规定进行了审核。2021 年3月30日,京东数科保荐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五矿证券有限公司向上交所提交了《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回京东数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五矿证券有限公司关于撤回京东数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
【点评】2021年3月30日,京东数科向上交所提交了《京东数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申请撤回申请文件。此次终止上市申请或受蚂蚁上市暂停影响,与目前市场监管有较大关系。
【科技金融】华为通过收购股权拿下支付牌照(2021-03-30)
3月30日,证券时报讯,支付行业迎来新的玩家。近日,华为通过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深圳讯联智付网络有限公司100%股权,拿到支付牌照。天眼查信息显示,第三方支付公司讯联智付已发生工商变更,大股东从上海沃芮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华为。变更后,华为的持股比例为100%。此次被华为收购,实际上是讯联智付第二次被转手。早在2016年6月17日,中兴通讯曾发布公告称,出售其全资子公司中兴软件拥有的讯联智付90%股权,作价约3.83亿元。同年8月10日晚间,中兴通讯公告称,收到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下发的《关于深圳市讯联智付网络有限公司变更股权结构的批复》,同意中兴软件向上海沃芮欧出售讯联智付90%股权。另据天眼查信息显示,2018年1月份,中兴通讯转让剩余的讯联智付10%股权,但未披露具体转让价格。
【点评】华为通过手机端触达了C端用户,一直也在做类似的挖潜。此次收购支付牌照,不只是瞄准了支付业务,还瞄准了华为钱包以及背后的整个金融服务生态系统。华为在拿到支付牌照后,或将布局数字人民币相关业务,这是新增的市场机会。
【科技金融】平安集团与深交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1-03-29)
3月29日,财经网讯,3月26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在深交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平安集团联席CEO陈心颖、深交所理事长王建军、深交所副总经理李辉等出席签约仪式。据悉,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资源及生态优势,围绕金融科技创新、多元融资渠道拓展、技术交流合作等方面,探索建立全方位、多层次、长期稳定、创新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推动数字技术与资本市场各项业务深度融合,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作用。未来,将由金融壹账通代表平安集团推动双方战略合作。
【点评】截至2020年12月底,金融壹账通作为国内领先的商业科技云服务平台,已服务了近700家银行、超100家保险类机构。2019年9月,平安集团与香港交易所集团签署金融科技战略合作协议,并由金融壹账通牵头推动战略合作,目前双方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多层次合作持续深化。
【科技金融】工行金融科技高位输出,2020年投入238.19亿元,科技人员达3.54万...(2021-03-29)
3月29日,中国电子银行网讯,近日,工商银行发布2020年年报。2020年,工行“一部、三中心、一公司、一研究院”金融科技组织布局继续推进,科技投入力度加大,科技创新活力继续被激发。年报数据显示,工行2020年的金融科技投入238.19亿元,金融科技人员3.54万人,占全行员工的8.1%。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末,工行个人客户总量达6.8亿,网络金融月活跃客户数破亿。网络金融交易额640.3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网络金融业务占比比上年末提高0.6个百分点至98.7%。通过线上发放的普惠贷款占普惠贷款新增余额的比例也达到了98%。
【点评】2020年,工行在ECOS系统下进行了一系列产品化的推进。从2015年3月的e-ICBC互联网金融战略发布会,到2020年的ECOS全面跟进,工行在5年时间里,完善了金融科技的布局。
【科技金融】众安发布2020年报:科技输出3.7亿,增长35.4%(2021-03-24)
3月24日,环球网讯,3月23日,国内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0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众安总保费人民币167.1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科技输出收入人民币3.7亿元,同比增长35.4%。公司整体实现归母净利润人民币5.5亿元。据了解,2020年众安科技在保险科技领域完成了业务生产系列、业务增长系列、业务基建系列三大产品系列的全面数字化升级,覆盖保险业务前中后台,打造数字化转型服务闭环。2020年服务保险产业链客户75家,客户次年复购率达75%。科技输出收入于2017年至2020年三年间复合增长率达109%。
【点评】众安保险CEO姜兴表示,“众安不仅仅是一家保险公司,我们坚定地执行‘保险+科技’双引擎驱动战略,始终坚持将科技与保险进行全流程的深度融合,用科技赋能保险价值链,最大化释放生态协同价值。”
【科技金融】乐信2020年全年营收116亿元,助贷业务占比17.5%(2021-03-22)
3月22日,北京商报讯,3月19日,美股上市公司乐信(NASDAQ:LX)发布2020年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财务业绩。数据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乐信平台促成借款额532亿元,营收30亿元;全年促成借款额1770亿元,同比增长超40%,营收116亿元。2020年第四季度,乐信录得毛利15.2亿元,环比3季度大幅增长55%;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息税前利润为7亿元,环比增长41%;税前利润6亿元,环比增长55%;截至季末,乐信平台管理在贷余额765亿元,同比增长26%。截至2020年年末,乐信用户数为1.18亿,同比增长61%,其中第四季度新增用户1200万。报告期内,乐信超过90天逾期率为1.95%,2020年三季度末为2.6%。
【点评】在助贷业务方面,乐信在财报中提到,四季度乐信平台科技服务收入为7.2亿元,同比大增232%;全年平台科技服务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150%,占全年营收比例从2019年的7.7%提升至17.5%。
【科技金融】360数科2020年财报:实现收入135.64亿元,净利润同比增38%(2021-03-22)
3月22日,北京商报讯,3月16日,美股上市公司360数科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2020财年,360数科实现收入135.64亿元,较2019年92.2亿元同比增长47.1%;非美国会计准则(Non-GAAP)下净利润为37.97亿元,较2019年27.52亿元增长38%。其中,2020年第四季度,360数科收入为33.38亿元,同比增长39%;非美国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13.12亿元,同比增长154.6%。全年促成交易2467.58亿元,同比增长24%。用户数据方面,截至2020年12月31日,授信用户3086万,较2019年年底2472万增长24.8%。
【点评】360数科在去年下半年首创的“嵌入式金融”业务模式,在获客和深度运营用户方面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截至目前,360数科已链接电商、社交、生活服务、视频娱乐、交通出行等18个场景生态资源,预计2021年全年交易额将达到3100至3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