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同业】宁波银行发布业绩快报:实现归母净利230.75亿元,同比增长18.05%(2023-02-10)
2月10日,中国网财经讯,今日,宁波银行发布2022年度业绩快报。该行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8.7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0.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05%。规模指标上,截至2022年末,宁波银行总资产23663.8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40%;各项存款12970.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19%;各项贷款10460.0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25%。资产质量上,截至2022年末,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0.75%,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505.17%,较上年末下降20.35个百分点;拨贷比3.79%,较上年末下降0.24个百分点。
【点评】宁波银行是一家区域性上市银行,是国内1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苏州、无锡、温州等地设有16家分行,开设永赢基金、永赢金租、宁银理财、宁银消金4家子公司,全行员工2.5万人。在英国《银行家》杂志“2022年度全球银行1000强”最新榜单中,宁波银行排名第87位,首次迈入全球银行百强行列。
【银行同业】北京银行与北京绿色交易所签署深化绿色金融业务合作协议(2023-02-07)
2月7日,中证网讯,日前,北京银行与北京绿色交易所签署深化绿色金融业务合作协议。未来,北京银行与北京绿色交易所将充分发挥各自领域的资源和优势,在交易服务、融资服务、资金结算、企业碳账户、气候投融资、数字双碳融合创新等领域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业务合作,拓展绿色金融合作平台,凝聚生态伙伴团队作战能力,以金融创新支持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助力北京市绿色金融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
【点评】截至2022年6月末,北京银行绿色贷款余额931.32亿元,较年初增长453.88亿元,增幅95.07%;绿色贷款不良率0.41%, 绿色债券无违约案例,绿色金融资产质量整体良好。
【银行同业】渣打获中国证监会核准批复在中国内地设立证券公司(2023-02-03)
2月3日,金融界讯,香港—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渣打香港”)今天表示,已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的《关于核准设立渣打证券(中国)有限公司的批复》,设立渣打证券(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渣打证券”)。渣打证券将成为2020年取消外资在证券公司中持股比例限制后,首家获批新设立的外资全资控股的证券公司。作为渣打集团在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渣打证券拟从事的证券业务包括证券承销、证券自营、证券经纪及资产管理(限于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注册资本10.5亿元人民币,总部位于北京市,将致力于为境内外客户提供中国在岸资本市场相关的产品与服务。渣打证券(中国)拟任首席执行官耿琳表示:“渣打证券有自己独特的业务战略,即聚焦集团优势业务领域--固定收益业务。渣打证券将实行差异化的业务拓展模式,依托渣打集团的国际网络和强大的固定收益产品创新、结构化能力,坚定不移地服务中国资本市场,为客户量身打造投融资方案,成为联通境内外优质资产和投资者的桥梁。”
【点评】渣打集团在华业务历史悠久,其商业银行业务已在华展业多年。2022年2月,渣打集团宣布未来三年将投资3亿美元到中国相关业务,协助渣打客户把握中国持续开放所带来的发展机遇。
【银行同业】招行个人养老金客户数突破200万户(2023-02-03)
2月3日,新浪财经讯,据招商银行内部统计,目前该行个人养老金客户数已突破200万。招商银行是23家可办理个人养老金业务的银行之一。1月18日,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副司长亓涛在人社部2022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各部门、各先行地区、各参与金融机构的大力宣传和共同推动下,总体运行平稳有序。截至2022年底,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1954万人,缴费人数613万人,总缴费金额142亿元。
【点评】人社部于2022年11月25日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等36个先行城市或地区可通过全国统一线上服务入口或商业银行等渠道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招行则是首批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的金融机构之一。
【银行同业】17家上市银行披露2022年业绩快报:15家银行净利润呈双位数增长(2023-02-03)
2月3日,中国网讯,春节过后,兴业银行、江苏银行等多家A股上市银行陆续披露2022年度业绩快报,业绩快报的披露步伐加快。中国网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日,已有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苏州银行、厦门银行等17家上市银行披露2022年业绩快报。数据显示,上述17家银行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双增长,11家银行营业收入增幅超过5%,15家银行净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长;资产质量来看,截至2022年末,14家银行不良率较2021年末减少,15家银行拨备覆盖率较2021年末上升。具体来看,2022年,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营业收入均超过千亿元,分别为3447.84亿元、2223.74亿元、2113.82亿元、1798.95亿元。此外,江苏银行、上海农商银行、长沙银行、苏州银行、齐鲁银行2022年营业收入则超过百亿元,分别为705.70亿元、256.27亿元、228.68亿元、117.63亿元、110.64亿元,另外8家银行2022年营业收入则在35.25~88.08亿元之间。上述17家上市银行中,14家银行不良率较2021年末降低,其中,江阴农商银行不良率下降最多,较2021年末减少0.34个百分点至0.98%;2家银行不良率较2021年末上升,即招商银行不良率上升0.05个百分点至0.96%,平安银行不良率上升0.03个百分点至1.05%;常熟农商银行不良率为0.81%,较2021年末持平。
【点评】总体而言,2022年上市银行规模平稳增长,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有所提升,资产质量继续向好,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银行同业】重庆农商行个人存款余额突破7000亿元(2023-01-29)
1月29日,腾讯新闻讯,2023年伊始,重庆农商行在零售业务方面交出了一份新年高分答卷。1月28日,该行个人存款规模再上新台阶,余额成功突破7000亿元,个人存款总量持续领跑重庆市金融机构,存款规模、市场占比保持全市银行业首位。据悉,重庆农商行是全国首家“A+H”股上市农商行、西部首家“A+H”股上市银行,综合实力排名全球银行第113位、中国银行业第22位。截至2022年9月末,重庆农商行资产规模超过13000亿元、达13304亿元,存款余额8236亿元,贷款余额6300亿元,各项经营指标稳健发展,在穆迪国际评级中获得投资级“Baa2”主体评级。近年来,重庆农商行大力实施“零售立行”发展战略,坚持以“数字银行”作为零售业务发展的重要抓手,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推进零售业务发展取得良好成效。重庆农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行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大力推进“零售立行、科技兴行、人才强行”战略,将零售业务作为全行发展之基和立行之本,着力构建“一体四驱”发展体系,力争在新万亿征程上交出成色更足、质量更高的答卷,为助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贡献新的更大金融力量。
【点评】作为重庆地方唯一法人农商行,重庆农商行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下辖7家分行、35家支行,共1700余个营业机构,并发起设立1家金融租赁公司、1家理财公司、12家村镇银行,从业人员1.5万人,服务个人客户超过3200万户;扎根本土70余载,凭借市场规模大、网点覆盖广、服务客户多、市场竞争力强等优势持续在重庆区域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
【银行同业】瑞丰银行:2022年净利同比增21%,50亿元可转债发行获核准(2023-01-19)
1月19日,金融界讯,1月17日,瑞丰银行发布2022年度业绩快报。2022年瑞丰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5.25亿元,同比增加6.5%;归母净利润15.38亿元,同比增加21.01%;扣非归母净利润14.14亿元,同比增加13.12%。从资产规模来看,截至2022年末,瑞丰银行总资产1596.21亿元,较年初增长16.62%;总贷款1028.96亿元,较年初增长21.01%;总存款1236.72亿元,较年初增长23.27%。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2022年末,瑞丰银行不良贷款率1.08%,较年初下降0.1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82.65%,较年初上升29.75个百分点。2022年3月30日,瑞丰银行发布公开发行可转债预案,拟募资金额不超过50亿元。募集资金净额全部用于支持该行未来各项业务发展,在可转债持有人转股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用于补充本行核心一级资本。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瑞丰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69%、14.71%和16.58%。与其他9家上市农商行相比,瑞丰银行的各项资本充足率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未来50亿元可转债发行并转股后,该行的资本充足率或将进一步提升。
【点评】瑞丰银行的前身是浙江绍兴县农村合作银行,成立于2005年1月,2011年1月正式更名为浙江绍兴瑞丰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银行同业】厦门银行业绩快报: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5.04亿元,同比增长15....(2023-01-18)
1月18日,金融界讯,1月17日晚,厦门银行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快报。公告显示,厦门银行2022年坚定围绕年度工作计划,扎实前行,经营绩效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资产质量持续向好。资产规模方面,截至2022年末,厦门银行总资产达到3712.55亿元,较年初提升12.67%。在经营效益方面,该行继续保持稳健步伐,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近60亿元,达58.79亿元,同比增长10.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04亿元,同比增长15.44%。盈利能力方面,该行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达0.90元,同比上涨12.5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36%,较上年提升0.38个百分点。业绩继续向好的同时,厦门银行资产质量得到持续改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0.86%,较上年同期下降0.05个百分点,再创新低。值得关注的是,厦门银行不良贷款率自上市以来始终保持在1%以下,资产质量在众多上市银行中长期保持前列。不良贷款率下降的同时,拨备覆盖率也有所提升,截至2022年末,该行拨备覆盖率387.96%,较上年末上升17.32个百分点,持续优化的资产质量和充足的拨备为该行未来业绩持续释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点评】2021年厦门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3.1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69亿元,同比增长18.99%。2021年末,厦门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5.96亿元,不良贷款率0.91%,较2020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资产质量优化。与此同时,厦门银行拨备覆盖率为370.64%,较2021年初上升2.61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增强。
【银行同业】江阴银行2022年归母净利润16.16亿元,同比增长26.88%(2023-01-17)
1月17日,界面新闻讯,1月17日,江阴银行发布2022年度业绩快报。2022年,该行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形势,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直面风险挑战,狠抓拓面增量,不断调优结构,总体实现了规模、质量、效益的稳步提升。规模实力持续增强,截至2022年末,该行总资产1686.92亿元,较年初增长155.64亿元,增幅10.16%;各项存款总额1267.09亿元,较年初增长122.50亿元,增幅10.70%;各项贷款总额1031.29亿元,较年初增长116.58亿元,增幅12.74%。经营效益稳步提升,2022年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37.7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10亿元,增幅12.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2亿元,增幅26.88%;基本每股收益0.744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16元,增幅26.88%。资产质量不断提优,截至2022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0.98%,较年初下降0.34个百分点,实现持续下降;拨备覆盖率470.55%,较年初上升139.93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持续增强。
【点评】2021年,江阴银行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5%;营业收入达33.7亿元,同比增长0.46%,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截至2021年末,江阴银行不良率1.32%,较上年末下降0.47个百分点。不良率持续降低的同时,拨备覆盖率大幅提升至330.62%,较上年末上升106.35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持续增强。
【银行同业】首家银行业绩快报出炉,中信银行归母净利润增11.61%(2023-01-13)
1月13日,新京报讯,中信银行打响银行业绩快报“第一枪”。1月12日晚间中信银行发布业绩快报,公告显示,2022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113.82亿元,比上年增长3.34%;利润总额733.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03%;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621.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61%。资产质量上,截至2022年末,中信银行不良贷款率1.27%,比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01.33%,比上年末上升21.26个百分点。规模指标方面,截至2022年末,中信银行资产总额85490.7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29%;归属于该行普通股股东的所有者权益5505.0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65%。
【点评】2021年中信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045.57亿元,同比增长5.05%;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556.41亿元,净利润增长提速,增速达13.60%,创近8年新高;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A)为0.7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为10.73%,分别同比上升0.03和0.62个百分点,迎来2013年以来的首次同比双升。
【银行同业】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实验室揭牌(2023-01-12)
1月12日,网易讯,1月12日,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实验室揭牌,这是数字人民币在江苏全域扩大试点后首家挂牌的省级金融机构数币实验室。作为国内唯一的“双奥银行”,中国银行是央行指定的独家数字人民币冬奥场景服务银行,也是唯一具备发钞经验的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在江苏中行数币实验室现场,参观者切身体验了数币丰富多彩的应用场景、多元有趣的数币产品。揭牌仪式上,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副行长贾拓表示,此次数币实验室的成功落地,为全省数字人民币应用推广和场景创新搭建了交流平台,凸显了先行示范效应,彰显了江苏中行以科技创新助力数字经济建设、服务社会民生的决心。希望江苏中行依托实验室新平台,发挥国有大行资源、人才、技术优势,持续开展数字人民币在服务实体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等领域的实践探索,作出中行贡献。
【点评】中国银行江苏分行将以此次数币实验室揭牌为契机,积极融入地方政府,加大创新研发力度,着力将数币实验室打造成数字人民币宣传普及的“体验馆”、创新应用的“实验田”和融合发展的“助推器”。江苏中行也将不断加强场景建设、强化资源投入,致力于让高品质、普适化的数字人民币业务真正触达社会大众,与全社会共享数字金融发展成果。
【银行同业】渤海银行与建龙集团共同探索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2023-01-11)
1月11日,金融界讯,2022年9月底,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动产和权利融资业务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广供应链融资,银行机构积极开发体系化、全场景的数字供应链金融产品。推进供应链融资‘线上化’管理。”以数字化赋能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提升供应链金融创新能力与服务质效,已经成为政策明确鼓励的发展方向。顺应政策导向,近日,渤海银行赴建龙集团考察,双方就创新供应链合作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与交流并达成了合作共识。据介绍,渤海银行与建龙集团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高度契合。作为我国最年轻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渤海银行在2022年实现了数字化转型的全面提速,并在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上做出了一系列有效实践。以推动供应链金融一站式线上化服务为例,该行在2022年接连上线“电子国内证+福费廷”组合拳产品和电子保函业务。其中,“电子国内证+福费廷”不仅丰富了该行国内证产品谱系,还可将轻资产“降本”优势与“线上化”提效功能有机叠加,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电子保函业务则是该行通过数字化信息处理,全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点评】渤海银行与建龙集团在发展战略上高度契合、优势互补,业务合作潜力巨大。下一步,渤海银行将优化业务流程,配套制度建设,理顺管理机制,强化创新驱动,运用金融科技等手段将金融服务隐形、泛在地嵌入生态场景当中,积极探索银企合作新模式,不断丰富和拓宽合作范围,构建稳定的合作关系和互利共赢新局面。
【银行同业】三天内2家农商行成立市级统一法人农商行,“一省一策”农信改革...(2023-01-05)
1月5日,新浪财经讯,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去年以来农信系统改革不断深化,农信社市场化法治化改革进程不断加快。2022年12月27日和25日,短短三天内,四川省巴中市和乐山市分别举行了市级统一法人银行揭牌仪式。2022年下半年以来,巴中农商行和乐山农商行相继提出组建市级统一法人农商行的计划和筹备工作。2022年11月24日,四川银保监局批复同意了巴中农商行吸收合并南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通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平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三家机构;同意乐山农商行吸收合并犍为农商银行、峨眉山农商银行、井研县农信联社、夹江县农信联社、沐川县农信联社、峨边彝族自治县农信联社、马边彝族自治县农信联社七家机构,并继承其相应债权债务。
【点评】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农信社改革,稳妥化解风险,去年以来,各省市在监管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因地制宜”改革原则,浙江、河南、辽宁、四川、云南等地已先后通过组建农商联合银行、合并重组等方式进行改革。
【银行同业】无锡银行20亿定增到位,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压力仍存(2023-01-05)
1月5日,财联社讯,近日,无锡银行发布相关公告称,截至去年12月27日,其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约20亿元。据公告,无锡银行本次发行价格为6.91元/股,相较于定价基准日当天的收盘价溢价高达35.49%。据了解,早在2021年10月份,无锡银行就已召开董事会通过了此次定增相关议案,但直到2022年7月相关计划才取得证监会核准,随后又过了近半年的时间,无锡银行终于完成此次定增。本次非公开发行所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本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将有效提高,增强了风险抵御能力,支持公司各项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资产规模的稳步增长。 实际上,从资本方面来看,该行相关资本充足率指标已连续多年出现下滑,2018年末至2021年末,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44%、10.20%、9.03%、8.74%。同时,无锡银行也在此前发布的募资预案中直言,公司业务和资产规模的稳定发展需要有充足的资本作为支撑,而资本缺口的存在将对本行发展构成一定制约。近年来,中小银行普遍存在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各银行纷纷通过发债、定增等方式融资“补血”,但仍面临较大的资本补充压力。
【点评】定增属于外部资金补充渠道的一种,对上市银行而言,根据业务需要增发新股也是筹集资条重要途径。一般商业银行定增都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以应对目前比较中小城商行之间的激烈竞争。
【银行同业】黑龙江两家银行获批解散(2023-01-05)
1月5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讯,1月3日,黑龙江银保监局发布《关于巴彦融兴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解散的批复》《关于延寿融兴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解散的批复》两则批复。批复显示,鉴于哈尔滨银行收购巴彦融兴村镇银行、延寿融兴村镇银行,同意两家村镇银行因被合并而解散,其全部业务、财产、债权债务以及其他各项权利义务由哈尔滨银行承继;同时,上述两家村镇银行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办理解散相关事宜。2022年5月底,哈尔滨银行曾发布公告称,经哈尔滨银行2021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哈尔滨银行拟以吸收合并的方式合并全资子公司巴彦融兴村镇银行、延寿融兴村镇银行,并合并上述两家村镇银行全部资产、负债、权益、业务、人员及其他相关权利与义务。本次吸收合并完成后,巴彦融兴村镇银行、延寿融兴村镇银行解散并注销,并于原址改建为支行。
【点评】2022年,市场上发生多起中小银行被吸收合并事件。4月,宁夏平罗农村商业银行吸收合并平罗沙湖村镇银行。7月,张家口银行收购武强家银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与阜城家银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两家村镇银行因被合并而解散。同月,沈阳农商行、辽阳农商行发布公告称,辽阳农商行的网点、人员和存款由沈阳农商行承接。
【银行同业】四川两家市级统一法人农商行正式揭牌,农村信用社改革不断深化(2022-12-30)
12月30日,每日经济新闻讯,2022年,农村信用社改革成为热点话题,农信机构组建市级农商行的步伐也明显加快。临近年末,四川省乐山市、巴中市两家农商银行市级统一法人相继正式揭牌。11月22日,银保监会四川监管局发布关于乐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四川犍为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七家机构的批复、关于巴中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南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三家机构的批复。据悉,银保监会四川监管局同意乐山农商银行吸收合并四川犍为农商银行等七家机构,同意巴中农商银行吸收合并南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三家机构,并承继被吸收合并机构的债权、债务,同时督促相关机构完成解散事宜。据了解,四川省乐山市、巴中市均为市级统一法人农商行首批先行的试点城市。12月25日,乐山农商银行市级统一法人揭牌仪式举行。
【点评】根据银保监会披露,截至2022年9月末,全国共有农村中小银行3893家,其中农村信用社2196家(含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联社),村镇银行1648家。
【银行同业】招商银行三年累计发放小微贷款超过1万亿元(2022-12-30)
12月30日,贝果财经讯,从招商银行获悉,自2020年以来,招商银行三年累计发放小微贷款超过10000亿元,截至今年11月底,贷款余额6249亿元,贷款余额居股份制银行前列,为超200万名小微客户提供融资服务。近年来,招商银行积极落实国家政策部署,作为普惠小微的积极践行者,招商银行搭建了有温度有实效的普惠小微体系。据了解,招商银行积极落实国家政策部署,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不仅有延期还本付息的举措,更为小微企业提供定制化产品、快速绿通审批、"零接触"便捷服务等全方位贷款支持,助力小微经济平稳发展。
【点评】招商银行早在2012年就开始实施"两小"战略,并建立起完整的小微贷款业务体系。
【银行同业】建行宣布2023年将发力消费金融贷款,建信消金强势来袭(2022-12-29)
12月29日,金融界讯,对于2023年信贷投放计划,建设银行信贷管理部相关领导表示,预计2023年消费金融贷款的拓展将是重头戏,“前两年经济不太好,消费也不太好,国家现在在强化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的支持力度。”。据21世纪经济报道,12月27日,建设银行举办投资者交流会,就2023年财富管理业务重点、信贷投放计划、债券市场调整及拐点判断、房地产市场复苏趋势等市场较为关注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回应。对于2023年信贷投放计划,建设银行信贷管理部相关领导表示,预计2023年消费金融贷款的拓展将是重头戏。具体而言,建设银行信贷管理部相关领导表示,随着国际环境改善,国内经济逐步恢复和边际改善,建设银行总体上将高标准安排各项经营目标,总体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点评】建设银行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个人消费贷款实现2557.63亿元,在总贷款的比重不足2%,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超30%。随着房贷业务监管收紧,建设银行零售金融板块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个人消费贷款被寄予厚望。值得关注的是,建设银行旗下消费金融公司建信消费金融预计明年开业。
【银行同业】兴业银行开启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2022-12-23)
12月23日,中国财富网讯,12月12日,兴业银行开启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工作,支持企业通过一个对公账户开展多币种资金收付和集中管理,为广大客户贸易结算带来金融便利。据兴业银行工作人员介绍,本外币合一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是银行为单位客户开立的用于办理人民币、外币资金收付结算的银行账户,支持同时管理一个或多个不同币种资金。客户可根据自身经营和财务管理需要,选择采用多币种的账户管理本外币资金,或者单一币种的账户分别管理本币和外币资金。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系统进一步简化了不同币种的开立、变更、销户流程,开户过程只需提供一套材料,流程大大简化。交易方面,汇款只需提供“账号+币种”,即可快捷提交支付指令,有效提高资金汇款的准确性和效率,且可一次性完成所有币种对账。
【点评】兴业银行作为福建省内试点银行之一,积极推进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试点工作。目前,该行福建省内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宁德地区共10个网点均能为客户提供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服务。
【银行同业】郑州银行落地河南省首笔“研发贷”业务,年化利率3.7%(2022-12-23)
12月23日,中国证券网讯,为深入贯彻河南省委省政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构建河南省社会信用体系要求,充分发挥郑州银行政策性科创金融运营主体作用,郑州银行在河南省金融机构中创新首推“研发贷”业务,并于近日成功落地。“研发贷”是为提升创新主体研发能力、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向借款人发放的最长期限不超过10年的中长期贷款,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应用研发、研产一体化等科研项目,推动科技成果产品化、商品化、市场化,特点就在于其低利率、弱担保、长周期和便捷化。此次“研发贷”业务落地,正是郑州银行政策性业务发力的关键点,是郑州银行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要求、充分发挥政策性科创金融运营主体责任的又一有力举措,是针对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痛点、难点进行精准支持的创新突破,进一步凸显了郑州银行政策性科创金融品牌特色。
【点评】自2022年4月被省政府选定为河南政策性科创金融运营主体以来,郑州银行在机构设置、机制建设、产品体系等方面不断创新,全力打造政策性科创金融一流特色银行。截至11月末,已累计支持各类科技型企业1293户、金额68.22亿元,支持“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企业1148户、金额134.99亿元,共2441户、金额203.2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