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 电】鞍钢矿业富块矿首次应用核电站建设(2024-05-14)
5月14日,鞍钢集团讯,近日,鞍钢矿业公司首批富块矿产品交付核电工业原料供应商,标志着该公司与其签订应用于核电站建筑原料的1万吨富块矿买卖合同正式执行。本次销售的富块矿产自鞍钢矿业弓长岭井下矿,该矿是全国磁铁富矿的主要生产基地,储量大,品位高,杂质含量小。2023年以来,该公司研究发现富块矿在核工业领域具备最佳应用价值,通过对富块矿反复检测、加工、试验,最终使各项指标均满足核电站建筑原料应用要求。
【点评】本次鞍钢矿业富块矿的成功应用打破核电站建筑原料以往用进口矿的现状,有效破解了核工业领域“卡脖子”问题,为维护核工业安全奠定了基础。
【核 电】韩国水电与核电公司等签署三边合作协议,加强全球小型模块化反应...(2024-05-09)
5月9日,世界核新闻讯,韩国水电与核电公司(KHNP)、ARC清洁技术公司和新不伦瑞克电力公司(NB Power)近期签署了一项三边合作协议,以进一步加强合作,目标是为全球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部署建立合作协议。通过2023年签署的谅解备忘录,这三家公司一直在探索在加拿大、韩国、美国和韩国水力与核电公司所在的其他司法管辖区将ARC-100(一种先进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实现商业化的合作机会。新的合作协议是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举行的路透SMR和先进反应堆2024年会议期间签署的,对可交付成果、流程和时间表做出了坚定的承诺,以推进对ARC装置部署的参与和潜在投资的讨论,从商业示范装置开始位于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
【点评】2018年以来,ARC和NBPower一直合作开发ARC-100。2023年7月,NB Power与ARC合作,提交了新不伦瑞克Point Lepreau核电站厂址SMR的环境影响评估登记文件和场地准备许可证申请。该示范装置预计于2029年投入运行,但需获得批准和许可。
【核 电】中核建中打造核燃料元件新质生产力(2024-05-08)
5月8日,中国原子能工业公司讯,近期,随着最后1组核燃料元件安全调入用户的核燃料厂房,中核建中顺利完成龙年第一季度全部核燃料元件的生产和运输交付任务。在亚洲最大的压水堆核燃料元件制造基地——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建中”)正为打造核燃料元件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一流核燃料元件制造服务企业聚力前行。中核建中近日成功取得核燃料芯块运输容器制造许可证。该核燃料芯块运输容器由中国原子能牵头、中核七院设计、中核建中制作,是国内首个获批的可与规模化燃料生产相匹配的芯块运输容器,能够为核燃料芯块运输途中的安全性提供更有力保障。
【点评】中核建中加快形成更多核燃料元件新质生产力,致力于建成世界一流核燃料元件制造服务企业。
【核 电】国家电投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启动,覆盖核能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4-05-08)
5月8日,人民日报讯,4月29日,国家电投召开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十四五”重大能源保供项目推进启动会。此次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作用强、项目类型多、绿色低碳的鲜明特点,纳入首批清单项目共计200余个,装机规模超8000万千瓦,投资总额超5000亿元,其中清洁能源项目数量占比超90%。此次项目覆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部委专项攻关任务、核能氢能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核、风、光、储、氢等领域发力攻坚,持续做大产业规模、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全面加速技术革新、不断提升效率效益,为中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注入强劲动力。
【点评】国家电投等能源电力央企积极布局以清洁能源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为落实“双碳”目标奠定了基础。
【核 电】融发核电增收难增利,2023年扣非净利润亏损3795万元(2024-04-29)
4月29日,中国证券网讯,融发核电4月25日披露的2023年年报显示,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45亿元,同比增长46.77%;净利润2.04亿元,同比下降49.38%;扣非后净利润亏损3795.34万元。公司净利润“转正”的主要原因为一笔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损益2亿元。融发核电表示,2023年,青岛军民融合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后,公司组建了新的管理团队,不断改善公司治理水平,提高公司管理能力,积极开拓市场,提升产能利用率,陆续签订了一系列订单。从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来看,尽管融发核电营业收入大幅增加,当期净利润指标看起来还不错,但依靠非经常性损益的“粉饰”,仍难以掩饰公司主业持续亏损的窘境。
【点评】2023年,融发核电重整完成后资信能力提升、现金流及经营能力得到根本性改变,从而公司2023年收入较2022年有较大增长。
【核 电】法马通启动林奇堡工厂扩建计划(2024-04-29)
4月29日,世界核新闻讯,法马通耗资5000万美元扩建其位于弗吉尼亚州林奇堡的卓越运营中心破土动工,该中心提供专业培训和工具来服务和维护北美核电站群,并为先进和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开发解决方案。该项目包括扩建场地以容纳500多名新员工、翻新核培训中心以支持下一代小型和先进反应堆技术、对现有办公空间和会议室进行现代化改造,以及提高创新和设计学校的容量。
【点评】法马通(Framatome)成立于1958年,从事核电站设计、服务和安装组件、燃料、仪表和控制系统,是全球92座核电站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服务于全球超过390座反应堆。
【核 电】中国核电发布2023年度业绩(2024-04-29)
4月29日,中国电力报讯,4月27日,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公布2023年度业绩。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9.57亿元,同比增长5.15%;归母净利润首次突破百亿元,达到106.24亿元,同比增长17.91%;净资产收益率12.19%,同比增长0.85个百分点。该公司2015年上市至今,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13.78%,盈利能力持续攀升。该公司2023年全年发电量2098.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0%,圆满完成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上网电量1974.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7%,创历史新高。
【点评】2023年,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有力推动核电工程建设,该公司旗下2台机组实现核岛FCD,3个项目通过竣工验收,4台机组实现核准。
【核 电】中核兰铀接待沧州招商考察组参观调研(2024-04-24)
4月24日,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讯,4月22日下午,由沧州市沧县县委书记杨猛带队的招商考察组一行到中核兰铀进行参观调研,中核兰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边海,副总经理苗辅徽等陪同参观调研。招商考察组表示,通过实地参观调研,对中核兰铀的重要性和所承担的光荣使命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此次参观调研既是为了解核燃料循环与核技术产业发展动态,也是为推动沧州大力发展核技术应用产业,助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寻求机会。沧州与中核集团拥有良好合作态势和广阔发展前景,希望中核集团和相关成员单位充分发挥科技、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势,聚焦沧州产业发展和规划布局,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格局,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点评】核能作为一种低碳、高效的能源,将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扮演重要角色,随着核电的发展,为核电提供持续、稳定、具有经济性的核燃料对核电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核 电】中核工程访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国际组织(2024-04-24)
4月24日,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讯,4月19日,中核工程党委书记、董事长徐鹏飞率团访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国际组织,并与ITER国际组织总干事Pietro Barabaschi、副总干事罗德隆、工程建设负责人Sergio Orlandi、主机安装部主任Jens Reich举行会谈,讨论中核工程联合体与ITER国际组织的合作事宜。徐鹏飞感谢ITER国际组织授予中核工程联合体新的合同,表示中核工程将全力支持联合体项目部,中核工程有信心、有能力来高质量地完成ITER TAC1和SMSA项目工作。Pietro Barabaschi充分肯定了联合体项目部取得的成绩,感谢联合体团队为推进工程项目进展所付出的努力,希望保持现场队伍的稳定,再接再励争取新的成绩。
【点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ITER装置是一个能产生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超导托卡马克,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ITER谈判联合小组代表我国政府与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共同草签了ITER计划协定。
【核 电】中核雄安科技园项目落地(2024-04-23)
4月23日,中核集团讯,4月18日,中核集团顺利摘取雄安新区启动区科学园片区280亩建设用地,同时,中核(雄安)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至此,中核集团产业融入雄安新区项目正式拉开帷幕。该项目由中核兴业承担主要开发任务。中核兴业表示,雄安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营商政策环境优渥,将充分发挥专业化管理优势,导入中核集团优势产业,建设好中核雄安科技园项目。
【点评】中核雄安科技园将服务于为集团公司的科技创新、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增量业务发展,有助于推动雄安新区城市建设、产业升级。
【核 电】中国同辐:多线并进的核医药龙头,创新研发与区域拓展“两翼齐飞...(2024-04-18)
4月18日,中国同辐讯,近日,中国放射性药物行业龙头中国同辐公布2023年业绩。2023年,中国同辐积极应对风险挑战,持续强化创新研发,加大国内、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实现营业收入66.35亿元,同比增长7.82%;净利润7.76亿元,同比增长2.77%。其中营收增幅创历史新高,展示了强劲的经营韧性。报告期内,中国同辐产能建设加速,全国性医药中心网络布局日益完善。兰州、南京、西安等3家医药中心建成投产;南宁、汕头、昆明、西安、南京、宜昌、太原等地7条正电子生产线建成投产;7家医药中心进入生产取证阶段,3家进入项目建设阶段,5家处于项目前期阶段。
【点评】随着核医学的发展,我国放射性药物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期,为相关企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核 电】鞍钢股份独家中标三个核电项目安全壳用钢(2024-04-16)
4月16日,中国证券网讯,鞍钢股份核电用钢独家中标广西白龙一期、广东陆丰一期、山东海阳三期三个核电项目钢质安全壳,共计1.92万吨,一次中标量创历年之最。信息显示,三个核电项目由国家电投运营或总包,将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有助于加快当地城市群绿色低碳转型、强化能源资源保障,是具有行业示范效应的标杆工程。
【点评】鞍钢集团是国内重要的核电用钢研发、生产企业,经多年自主创新研发,鞍钢集团实现核电用钢关键材料及标准国产化、自主化,成功研发生产出四大系列、30多个牌号核电用钢,广泛应用于国内外20多座核电机组;牵头制定3项核电用钢国家标准,实现3个重大关键产品全球首发,助力我国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跨越。
【核 电】初创公司Proxima Fusion为其核聚变项目筹集更多资金(2024-04-15)
4月15日,国际核工程讯,总部位于慕尼黑的初创公司ProximaFusion已筹集2000万欧元(合2170万美元)种子资金,以加快其建设第一代基于高温超导体准等动力(QI)仿星器的聚变发电厂的计划。ProximaFusion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FrancescoSciortino博士表示:“我们第一年的运营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2023年4月,我们开始在工程优化和高温超导磁体方面开展工作。一年后,我们在与StarFinder框架的集成设计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引领欧洲进入仿星器研发的新阶段。”他补充道:“高素质战略投资者的兴趣证实了我们组建的团队的质量,以及我们目标实现的突破性影响”。该公司于2023年6月完成了700万欧元的种子前融资,以支持基于仿星器概念的聚变发电厂开发。本次融资由Plural和UVCPartners共同牵头,High-TechGründerfonds(HTGF)和WilbeGroup参与。
【点评】ProximaFusion是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IPP)的第一个衍生产品。这家初创公司由来自马克斯·普朗克IPP、麻省理工学院和Google-X的前科学家和工程师创立。该小组的目标是在未来几年部署一种新的高性能仿星器。其路线图的目标是在2030年代建成首个核聚变发电厂。
【核 电】美泰拉能源公司向核管会提交Natrium示范电厂建设申请(2024-04-11)
4月11日,美国泰拉能源公司网站讯,美国泰拉能源公司(TerraPower)2024年3月29日宣布,已向美国核管会(NRC)提交Natrium示范电厂建设申请。这是核管会收到的第一份商业先进反应堆建设申请。Natrium电厂拥有两个功能模块,即一个34.5万千瓦小型钠冷快堆发电模块和一个熔盐储能模块。借助这一储能系统,Natrium电厂输出功率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节,最高可以50万千瓦功率持续运行5.5小时。
【点评】泰拉能源与美国太平洋电力公司(PacifiCorp)计划在怀俄明州凯默勒建设首座Natrium示范电厂。该电厂建在太平洋电力即将于2025年永久关闭的一座燃煤电厂附近,是全球目前正在推进的唯一“煤改核”项目。
【核 电】英企“弹丸聚变”研究取得重大技术突破(2024-04-11)
4月11日,英国第一光聚变公司网站讯,英国第一光聚变公司(First Light Fusion)2024年4月3日宣布其“弹丸聚变”研究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已成功将弹丸飞行距离(即弹丸从发射出来到抵达燃料靶丸的距离)提高10倍,从以前的10毫米提升至10厘米。“弹丸聚变”是一种新型惯性约束聚变技术。第一光聚变公司认为这是一条最快、最简便且最廉价的聚变能商业化路径。该技术面临的一项重大工程挑战是需要以每秒几千米的速度发射弹丸,并确保弹丸以固态形式准确击中燃料靶丸。
【点评】第一光聚变公司于2011年7月在牛津大学成立。该公司2022年4月宣布,“弹丸聚变”研究设施首次实现了聚变反应,并且这一结果已得到英国原子能管理局(UKAEA)的独立核实。该公司的目标是设计一座造价不超过50亿美元、每10秒点火一次的50万千瓦聚变电厂。
【核 电】荷兰特种金属公司AMG成立新公司推广MOX技术(2024-04-10)
4月10日,世界核新闻讯,荷兰特种金属公司AMG Critical Materials NV创建了一家新公司——NewMOX SAS,用于开发使用AMG烧结炉系统生产混合钚-铀氧化物(MOX)燃料的商业设施。NewMOX SAS总部位于法国格勒诺布尔,是德国哈瑙ALD Vacuum Technologies GmbH的子公司,该公司是AMG的工程子公司,专注于真空炉技术,其中包括能够生产MOX燃料的烧结炉系统。AMG表示,ALD的MOX技术已在德国、美国、法国、比利时、英国使用,最近ALD已向中国提供此类熔炉系统。
【点评】目前全球储存了约380吨民用钚,这些钚是对商业核电运行中的废燃料进行后处理而产生的。由于与钚相关的风险,钚的储存成本极高。将钚转化为 MOX 燃料不仅消除了这些风险,而且可以成为一种具有商业吸引力的储存替代方案。
【核 电】国家电投“暖核一号”三期首个供暖季收官(2024-04-02)
4月2日,山东核电有限公司讯,4月1日,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我国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项目——国家电投“暖核一号”三期首个供暖季圆满收官,为烟台海阳市、威海乳山市40万居民1250万平米持续安全稳定供热127天。本供暖季供热面积和热量相当于过去四个供暖季的总和,进一步放大了核能的绿色效应,供出清洁热量445万吉焦,节约原煤消耗4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3万吨、二氧化硫4757吨、氮氧化物4497吨,较核能供热前,海阳、乳山两市供暖季PM2.5分别下降了16%、15%。
【点评】“暖核一号”历经五个供暖季,完成了从园区级到县域级再到跨地级市“三步走”战略,体现了工程技术可复制、商业模式可推广、成本效益可持续的目标,为核电大规模热电联产提供了良好示范。
【核 电】星环聚能获数亿元Pre-A轮融资,加速聚变能商业化(2024-04-01)
4月1日,陕西星环聚能科技有限公司讯,近日,陕西星环聚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环聚能”)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上海知识产权基金领投,华成创投跟投,老股东中科创星、和玉资本持续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星环聚能新一代聚变验证装置的设计、研发和建造。星环聚能采用的磁重联加热的球形托卡马克方案,可减少繁冗的加热和电流驱动设备,显著降低聚变堆复杂度,并提高氚增殖率,是一种在未来能源市场具有明显成本优势的聚变能技术路线。日前,公司已在其与清华大学共同建设的第一台聚变装置SUNIST-2上验证磁重联加热方案,并初步观察到磁重联加热等离子体的显著效果。
【点评】可控核聚变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具有能量密度高、原料来源广泛和安全性远优于裂变发电等优势,可以替代化石燃料作为全社会的基石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的理想路径。
【核 电】山东核电AI创新成果登上国际舞台(2024-04-01)
4月1日,山东核电有限公司讯,近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美国马里兰州罗克维尔市举行人工智能AI技术研讨会,来自28个国家的148位核电领域人工智能专家受邀出席会议。山东核电派代表参加会议,并就“智能纠正行动大纲系统SCAPS的开发与应用”在会议作报告,这也是国内核电业主单位首次在IAEA进行AI领域专题报告。对海阳核电核能综合利用领域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展示,并详细介绍了智能纠正行动大纲系统SCAPS的开发、部署、应用、良好实践与经验反馈,提出了AI/ML在核电厂部署和应用的展望。此外,还就核电厂数据分类与利用,AI输出降级与监管等议题与来自美国、法国、斯洛伐克等专家学者展开了深入研讨。
【点评】智能纠正行动大纲系统SCAPS是首个国内业主单位自主研发的AI创新应用,此次国际会议充分展示了山东核电在核电厂AI/ML技术应用方面的最新创新成果。
【核 电】国家原子能机构黄明全一行调研核力创芯(2024-03-25)
3月25日,国核铀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讯,3月23日,国家原子能机构秘书长、系统工程司司长黄明全一行到国核铀业所属单位核力创芯调研。国家电投核技术总工程师刘永德、创新部副主任赵伟明、核能部副总监刘振领,国核铀业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斌参加调研。黄明全对国家电投在核技术应用领域的项目建设布局、协同创新体系、经营发展成果等予以认可。黄明全强调,要充分提高自主研发设备专利布局和保护意识,精准把握市场动向,在差异化发展主责主业的同时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发展战略性核技术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点评】核力创芯成立于2021年3月,是国家电投集团核技术应用产业重点项目——功率芯片质子辐照项目的承建单位,成功研制建成我国第一条功率芯片质子辐照生产线。该公司专注于为IGBT、FRD二极管等功率芯片提供质子辐照以实现氢离子注入工艺,可显著提升功率芯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