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 电】中核二四赴华能核电开发有限公司拜访交流(2025-05-26)
5月26日,中核二四讯,5月20日,中核二四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兵带队拜访华能核电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潘风国。双方回顾了近30年合作历程,重点围绕石岛湾核电项目展开交流。潘风国肯定中核二四在核电建设领域的成绩,希望深化项目建设、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全方位合作。李兵表示将发挥核电建造“国家队”优势,提升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为华能核电提供全链条专业化服务。华能核电副总经理孙杉等参加会谈。
【点评】此次会晤凸显核电央企与发电集团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的深度绑定需求。中核二四通过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正在从施工方向综合服务商转型;华能则借助“华龙一号”项目加速核电板块技术积累。双方合作从单一项目向研发、人才等全要素延伸,反映出核电行业生态正从分工协作转向融合创新。
【核 电】美企通用电气-日立提交小型沸水堆BWRX-300建设申请(2025-05-26)
5月26日,中国核电网讯,美国田纳西流域管理局(TVA)于5月20日向美国核管会(NRC)提交了首座模块化小型沸水堆BWRX-300的建设许可申请,成为美国首家提交小堆建设申请的电力公司。该堆型由通用电气-日立核能公司(GEH)研发,基于150万千瓦经济简化型沸水堆(ESBWR)技术,单机容量30万千瓦,计划建于田纳西州橡树岭克林奇河。此次申请标志着美国在模块化小堆商业化领域迈出关键一步,将推动小堆技术从研发向实际应用过渡。
【点评】BWRX-300的许可申请标志着小型堆技术进入工程验证阶段,其模块化设计有望降低核电建设门槛,但需验证其经济性是否优于传统大型堆。
【核 电】西屋电气燃料运抵泰梅林核电站(2025-05-26)
5月26日,维度网讯,捷克共和国近日从美国西屋公司接收了泰梅林核电站首批30块燃料组件,标志着该国正式摆脱对俄罗斯核燃料的依赖。捷克核电站运营商?EZ于2018年启动燃料供应商多元化计划,并于2022年与西屋电气和法国法马通签订供应合同。此次交付的燃料将用于泰梅林核电站两台VVER-1000机组(2000年和2002年投运),预计明年还将接收法马通燃料。捷克约三分之一电力来自核能,新燃料将延长泰梅林和杜科瓦尼核电站的燃料供应周期至18个月和16个月,同时?EZ在两座核电站部署了战略储备以提升能源安全。
【点评】西屋电气成功打入VVER技术市场,打破了俄罗斯在苏联设计反应堆燃料领域的垄断,但需验证其燃料与VVER机组的长期兼容性。
【核 电】西屋电气与法国INSALyon携手,加速核材料创新步伐(2025-05-21)
5月21日,中国核电网讯,西屋电气公司与法国里昂国家应用科学学院(INSALyon)于5月14日签署谅解备忘录,围绕材料科学展开合作,推动核能技术创新。根据协议,西屋电气将向INSALyon提供四套测试装置,支持该校MATEIS实验室开展冷喷涂、高温材料性能及腐蚀实验等研究。双方合作聚焦第四代核能技术(如小型模块堆与先进模块堆)的研发,旨在提升材料效率、耐用性和可持续性。西屋电气首席技术官强调,材料科学是能源创新的基础,人工智能将助力新型材料开发。INSALyon表示,此举将增强其在全球脱碳目标中的参与度。
【点评】西屋电气通过技术输出有助于强化其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此次合作凸显了核能行业对材料科学突破的迫切需求,全球脱碳背景下,核材料创新将成为各国争夺的技术高地。
【核 电】华能集团:全力打造新能源、水电、核电“三大支撑”(2025-05-20)
5月20日,华能集团讯,5月16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携所属华能国际、华能水电、内蒙华电3家控股沪市上市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召开集体业绩说明会。董事长温枢刚表示,2024年华能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首次突破50%,未来将聚焦新能源、水电、核电“三大支撑”,优化煤电发展,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会议透露,华能国际、华能水电和内蒙华电三家上市公司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稳健,重点布局科技创新与股东回报。温枢刚强调,华能将深化上市公司治理,加强市值管理,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会议以“现场+直播”形式召开,吸引超百家机构参与,直播播放量近10万人次。
【点评】华能集团“三大支撑”战略凸显了传统能源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决心,但煤电优化与新能源扩张的平衡仍需技术突破与政策支持。
【核 电】中核二四揭牌成立资产运营服务公司(2025-05-20)
5月20日,中核二四讯,为进一步规范不动产统一管理,提高资产运营效益,推动公司总部与核电项目后勤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5月16日,中核二四揭牌成立资产运营服务公司。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兵参加揭牌仪式。李兵指出,成立资产运营服务公司,不仅是盘活公司资产、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也是公司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拓展全产业链的具体实践。资产运营服务公司要持续对标行业标杆,创新服务模式、优化管理流程、提升服务品质,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点评】中核二四成立资产运营服务公司,反映了核电行业对后勤与资产管理专业化的需求,有助于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核 电】智驭核能:浙大携手箴理科技探索AI大模型核工业落地之路(2025-05-15)
5月15日,箴理科技讯,浙江大学与箴理科技联合举办“AI+核工业大模型创新应用与实践探索”论坛,聚焦核能行业数字化转型。箴理科技推出全球最大核工业大语言模型“锦书Chat-R1”,并发布智能图纸平台、智能培训平台及小柚浏览器插件三大解决方案,可缩短新员工培训周期30%、故障响应时间70%。2025年2月升级的“锦书Chat-R1”支持20亿token核工业语料库,覆盖运行、维修等全场景需求。
【点评】核能行业正面临人才短缺与数据孤岛的双重挑战,AI大模型的引入为行业提供了破局思路。箴理科技的产品矩阵体现了“垂直领域大模型+工业场景深度结合”的技术路径,其智能图纸平台对图纸检索效率的提升尤为亮眼。值得注意的是,核能作为高安全敏感性行业,AI技术的可靠性验证与数据安全保障仍需持续投入。未来需关注大模型在事故预判、应急决策等核心场景的落地能力,以及与传统工业知识体系的融合深度。
【核 电】广西投资集团与中电投广西核电座谈(2025-05-15)
5月15日,广西投资集团讯,5月7日,广西投资集团与中电投广西核电就推进白龙核电一期工程进行座谈。广投集团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参与项目建设,中电投广西核电作为央企负责工程前期推进,双方计划将该工程打造为央地合作典范。项目旨在助力广西建设国家综合能源安全保障区,目前处于前期建设阶段,具体装机规模未披露。
【点评】白龙核电项目体现了央地协同推进重大能源工程的新模式,地方国企的资源整合能力与央企的技术管理优势形成互补。值得注意的是,双方将项目定位为“民生工程”,暗示可能通过核电配套产业带动当地就业,这或成为化解“邻避效应”的创新思路。
【核 电】中国中原与中智科技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5-05-15)
5月15日,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讯,5月13日,中国中原与中智科技集团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核能产业海外项目属地化人才需求,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国际人才资源共建、核能产业人才国际化培养等领域深度合作。中智科技集团将依托四大业务板块资源,为中国中原提供定制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数字化管理平台,助力其海外项目属地化人才体系建设。
【点评】此次合作凸显了央企在“核能出海”战略中对属地化人才的高度重视。中智科技集团在人力资源领域的专业能力与中国中原的海外业务需求形成互补,有助于提升中国核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核 电】用小型核反应堆给数据中心供电,国内企业正开展项目论证(2025-05-07)
5月7日,澎湃新闻讯,国内头部信息技术、交通运输企业正与核能企业合作,开展小型堆为数据中心供电的示范项目前期论证,以及一体化车载微型动力堆研发项目。全球范围内,谷歌等科技巨头已与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企业达成购电协议,推动核能小型堆开发热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统计显示,全球有80多种小堆设计与概念方案,其中70%采用一体化先进压水堆技术。我国在小型堆技术开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中核集团“玲龙一号”ACP100预计2026年建成,清华大学高温气冷堆已投入商运,中科院钍基熔盐实验堆实现满功率。小型堆规模化部署目标市场包括燃煤替代、区域供热、工业供汽、海岛开发及出口需求。
【点评】小型堆技术为数据中心等高耗能行业提供清洁电力解决方案,契合全球低碳转型趋势。国内企业在技术研发和项目论证上的快速推进,展现了核能应用的多元化潜力。尽管小型堆单位成本目前较高,但其在特定场景(如供热、海岛供能)的竞争力已初步显现。未来需通过规模化部署降低成本,同时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小型堆成为“一带一路”国家能源转型的重要选项。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将决定小型堆的市场化进程。
【核 电】中国核电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72亿元,经营和运行业绩再攀高峰(2025-05-07)
5月7日,中国核电讯,2024年中国核电实现营业收入772.72亿元,归母净利润87.77亿元,资产负债率压降至68.27%,净资产收益率9.44%。全年累计发电2163.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9%;22台机组WANO综合指数满分,平均分达99.13分,创历史最优。工程建设方面,18台在建项目顺利推进,“华龙一号”漳州1号机组于2025年1月1日商运,三门核电5、6号机组获核准,控股核电机组达45台,总装机容量4682.1万千瓦。市场开发方面,秦山核电实现碳-14国产化,镥-177试生产成功,参股聚变能源公司,发布“八方核护”品牌。上市公司运作方面,市值逆势增长43%,定向增发募资140亿元,年度分红比例达41.92%,累计分红超242亿元。
【点评】中国核电2024年业绩展现了其在核能领域的综合实力与稳健经营能力——WANO满分机组数量与发电量的双增长,印证了运营效率的持续提升;华龙一号商运及新机组核准,凸显了技术路线的成熟与政策支持。未来需关注其新技术商业化进程及在建项目的投产节奏,以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核 电】中国核建与法国电力合作再迈新台阶(2025-05-07)
5月7日,中核华辰讯,4月28日,中国核建与法国电力集团签署《核电先进建造技术联合实验室共建协议》及《EPR2特别任务战略性咨询合同补充协议》,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新阶段。联合实验室将聚焦核电先进建造技术研发,推动全球核能行业技术创新;EPR2补充协议延续了中国核建作为法国电力唯一非本土合作伙伴的战略支撑作用,助力法国EPR2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两份协议为双方在管理咨询、技术研发、产业链合作等领域的全景式合作奠定基础,将进一步深化中法核能合作。
【点评】此次合作凸显了中国核建在全球核电建设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在EPR2项目中作为唯一非法国本土合作伙伴的地位,体现了国际认可。联合实验室的建立将加速核电建造技术的迭代升级,而EPR2项目的持续合作则展示了中国核能企业从“参与者”向“技术输出者”的转变。中法核能合作的深化,不仅有助于双方技术互补,也为全球核电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新范式。未来需关注联合实验室的成果转化效率及EPR2项目的示范效应。
【核 电】中国能建西北城建成功中标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2025-04-27)
4月27日,中国能建西北城建讯,近日,中国能建西北城建成功中标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1、2、3号机组自然通风冷却塔建安工程(标段二)项目。该项目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规划建设2台华龙一号(1000兆瓦级)和1台高温气冷堆(600兆瓦级)核电机组,是全球首个将高温气冷堆与压水堆耦合、以供热为主兼顾电力供应的核动力厂。此次中标标志着西北城建正式进军核电建设领域,其电力冷却塔专业实力得到认可,并为公司后续拓展核电业务奠定基础。
【点评】西北城建中标核能供热项目,体现了传统电力工程企业向核电领域的战略转型,这一案例也为其他电力建设企业探索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参考路径。
【核 电】国家电投集团与华北电力大学座谈(2025-04-27)
4月27日,国家电投讯,4月25日,国家电投集团与华北电力大学举行会谈,共商深化校企合作。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汪庆华表示,希望与国家电投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国际业务等方面加强全方位合作,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国家电投董事长刘明胜提出,双方应扩大在科技创新、思政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推动战略合作走深走实。会谈涉及核能、战新产业等具体领域,双方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交流。
【点评】此次会谈凸显了能源央企与高校协同创新的迫切性,尤其在“双碳”目标下,校企联合攻关核心技术成为行业趋势。国家电投作为新能源领军企业,与电力领域顶尖学府的深度绑定,有助于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核能、战新产业等议题的细化,表明合作正向专业化、精准化方向发展。
【核 电】民营企业核聚变研究取得重要突破(2025-04-27)
4月27日,中国电力报讯,新奥能源研究院4月18日宣布,其玄龙-50U球形环氢硼聚变装置实验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实现百万安培氢硼等离子体放电。该成果标志着新奥在球形环氢硼聚变研究领域进入高参数运行区间,为未来清洁能源技术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实验于近期完成,技术团队表示,这一突破为氢硼聚变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但仍需进一步优化装置性能与稳定性。
【点评】民营企业在新奥的带领下实现核聚变技术突破,展现了我国在能源科技领域的创新活力。氢硼聚变因其燃料丰富、无中子辐射等优势被视为未来能源的潜在解决方案,但技术难度极高。民营企业的参与为核聚变研究注入了市场化思维,但持续的资金投入与技术积累仍是关键挑战。
【核 电】法马通开设新核燃料制造工厂(2025-04-23)
4月23日,维度网讯,法马通公司在法国东南部德龙省伊泽尔河畔罗曼的工厂开设新车间,专门用于制造研究反应堆的核燃料和医用同位素的靶材。新车间由法马通子公司CERCA运营,配备最新设备,达到核安全与安保标准。法马通燃料业务部高级执行副总裁莱昂内尔?盖夫表示,新设施将确保未来几十年内为全球研究堆和医疗设施提供燃料供应。自1959年以来,CERCA已为全球研究堆生产超过2万个核燃料元件,全球75%的锝-99m扫描使用其生产的医疗靶材。
【点评】法马通新核燃料制造工厂的投运,凸显了其在核燃料和医用同位素领域的领先地位。新设施的现代化设计和严格的安全标准,体现了企业对核安全和环保的高度重视。研究堆燃料和医用同位素在科研与医疗领域具有重要价值,法马通的持续投入将进一步提升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
【核 电】瑞典斯德维克公司与欧洲散裂中子源达成放射性废物处理合作协议(2025-04-23)
4月23日,中国核电网讯,瑞典斯德维克公司与欧洲散裂中子源(ESS)签署协议,合作处理ESS项目产生的放射性废物。ESS项目位于瑞典隆德市郊,预计2028年竣工,将成为全球领先的中子源科研设施。斯德维克公司将设计并推动两座放射性废物处理设施的许可审批,其中一座采用专利技术inDRUM,可减少废物体积达90%;另一座配备临时储存功能和中放射性废物处理水池。ESS总经理表示,该合作将显著降低环境影响和处置成本。ESS由瑞典、丹麦等13个欧洲国家共同资助,建成后每年将吸引约3000名科研人员。
【点评】斯德维克与ESS的合作体现了放射性废物处理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国际协作。inDRUM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废物处理效率,也为大型科研设施的可持续运营提供了解决方案。ESS作为多国共建的科研平台,其废物管理模式的探索对全球类似项目具有借鉴意义。
【核 电】通用电气日立核能公司(GEH)创新模块测试成功(2025-04-22)
4月22日,中国核电网讯,通用电气日立核能公司(GEH)近日成功完成了一项创新建筑模块的测试工作。该模块采用钢筋混凝土复合材料制成,有望显著降低核反应堆安全壳结构的建造成本。2021年,美国能源部国家反应堆创新中心(NRIC)授予GEH一项成本分摊项目,旨在通过技术结合将新建反应堆的建设成本降低10%以上。测试在普渡大学完成,模块化设计增强了耐用性和灵活性,可场外制造并快速组装。研究人员模拟了地震等负载条件,测试结果超出预期。GEH计划进一步测试该技术,并推动其在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部署中的应用。
【点评】GEH的创新模块测试标志着核能领域在建造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尤其是对降低成本和缩短工期具有重要意义。模块化设计和场外制造的理念,不仅提升了施工效率,也为核能项目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提供了新思路。然而,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仍需通过更严格的监管审批和实际工程验证。
【核 电】翌曦科技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2025-04-14)
4月14日,投中网讯,全球高温超导磁体技术创新企业翌曦科技近日宣布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由复容投资领投,昆山高投、福道乐呈、闵行金投等机构跟投。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研发和测试投入。高温超导材料因在液氮温区(-196℃)可实现零电阻特性,被视为二十一世纪电工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之一,在可控核聚变、磁悬浮高速列车、电力、医疗装备、节能等多个领域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在技术突破与产业需求共振下正迎来发展黄金期。翌曦科技成立于2022年6月,由国内高温超导领军人物金之俭领衔,团队成员来自剑桥、哈佛、清华、上海交大等国内外名校和多个国家的国家实验室,具有国际化视野,研究领域覆盖从高温超导材料到工程应用全产业链,是国内超导领域中一支年轻化、国际化且和产业界有良好互动的高水平研究队伍。
【点评】高温超导材料作为未来科技的重要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翌曦科技通过多轮融资,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应用。创始团队的背景和技术实力为其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随着高温超导技术的不断成熟,翌曦科技有望在可控核聚变、磁悬浮列车等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
【核 电】国家电投集团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座谈(2025-04-14)
4月14日,国家电投集团讯,国家电投董事长刘明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举行会谈,围绕深化核能领域合作展开交流。双方回顾了长期合作成效,提出将在先进核电、核技术应用等领域加强协作,共同推动全球核能开放有序发展。格罗西肯定国家电投核能成就,强调国际原子能机构将为新兴核电国家提供技术支持;刘明胜表示中国核电发展空间广阔,愿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优势互补,助力实现“原子能用于和平与发展”愿景。
【点评】此次会谈凸显国家电投在国际核能合作中的战略主动性,通过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深度绑定,既强化技术话语权,也为中国核电技术输出铺路。双方聚焦先进核电和核技术应用,直指核能产业创新与碳中和目标的核心需求,未来或推动高温气冷堆、模块化小堆等技术的国际标准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