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能 源】新疆大全科创板过会:募资50亿主扩产,预期业绩或难实现(2021-02-24)
2月24日,北极星电力新闻网讯,2021年2月2日,根据科创板上市委2021年第12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大全”或“公司”)首发获通过,公司本次拟发行不超过30,000万股,拟募资50亿元。公司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将用于年产1000吨高纯半导体材料项目、年产35000吨多晶硅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公司的归母扣非净利润于2018年与2019年连续下降,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自2018年至2020年三季度持续为负。公司的客户集中度和供应商集中度较高,国家对光伏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减弱或使公司业绩进一步承压。受到多晶硅产品价格下行的影响,公司扩产项目预期业绩或难达成。
【点评】自2017年至2020年三季度,新疆大全主营的多晶硅产品单价呈下降趋势,未来多晶硅产品价格或进一步承压。处于多晶硅产业下游的光伏行业面临政府补贴金额逐年下降和“平价上网”施加的降价压力,或将挤压公司等上游供应商的利润空间。
【新 能 源】又一大手笔收购!三峡集团收购西班牙400MW风光资产(2021-02-23)
2月23日,北极星电力新闻网讯,据外媒报道,日前中国三峡集团的海外公司——中国三峡欧洲公司(CTGE)已达成一项协议,将收购西班牙400MW可再生能源发电资产,这些资产包括一个太阳能项目和多个风力发电项目,所有电站均处于正常运营中。这笔交易的合作方是马萨维公司(Corporacion Masaveu)、科里斯集团(Korys Group)、Exus管理合伙人(Exus Management Partners)和葡萄牙少数股权投资者,本次交易的价格尚未披露,预计将在2021年第二季度结束前完成。中国三峡欧洲公司(CTGE)表示,除了在葡萄牙、德国、英国、希腊和西班牙的投资外,此举将增强其在欧洲的影响力。
【点评】作为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运营商之一,三峡集团从未停止过海外收购的脚步。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成为全球共识以来,三峡集团在大型水电开发与运营之外,一直在将新能源业务打造成为集团第二主业,并致力成为风、光行业的引领者。
【新 能 源】晶科能源2020年问鼎印度光伏市场:市占率高达22%(2021-02-23)
2月23日,北极星电力新闻网讯,2020年,晶科能源凭借其优异的产品技术与客户服务,以22%的市场份额勇夺印度市场第一市占率。据统计,晶科能源2020年在印度市场的总出货量超过1200MW,远超其他竞争对手。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印度国内经历了长时间的封锁,这对印度市场的产品出货造成了影响。尽管如此,晶科能源依然表现抢眼,过去两年年复合增率高达117%。晶科能源凭借关键的创新技术成为印度市场出货量与技术的领跑者,成功促成印度市场从多晶到单晶的转型,并带领双面组件打入印度市场,成为了新一代的主流产品。回顾过往一年,晶科能源为印度最大的双面组件地面电站提供了Tiger系列双面透明背板高效组件,并且还签订了印度市场有史以来最大的双面双玻组件订单,顺利成为印度最大的单体SECI 450MW项目高效单晶产品供应商,稳步助力印度市场进入双面组件时代。
【点评】晶科能源不断提高组件效率,大力提升产品技术,使Tiger系列高效组件成为当时印度市场上最高功率产品,从而改变客户从唯产品价格导向逐步转向高功率、高效率、高品质的产品选择导向。
【新 能 源】硅料扩产,特变电工将在包头投建2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2021-02-09)
2月9日,北极星电力网讯,2月8日下午,特变电工公告称在内蒙古投资建设年产20万吨高纯多晶硅及配套20万吨工业硅和新能源电站开发项目。一期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及投资5GW的新能源电站,二期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20万吨工业硅项目及投资5GW的新能源电站。其中,20万吨高纯多晶硅一期10万吨拟投资80亿元,在取得项目用地、相关建设审批手续,具备开工条件后一个月内正式开工建设,预计开工后18-24个月内建成投产。二期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工业硅及配套项目将根据市场、批复等情况推进。10GW新能源电站根据包头市“十四五”新能源开发建设规划及电网调峰接入负荷消纳情况分期投资建设。
【点评】此次新特能源公司与包头市人民政府、土默特右旗人民政府签订《投资框架协议书》,旨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挥公司产业链优势,扩大公司多晶硅生产规模及风光资源开发规模,提升新能源产业竞争力,符合公司的长远发展战略及全体股东的利益。
【新 能 源】抢料!隆基再签167.7亿硅料、光伏玻璃采购大单(2021-02-09)
2月9日,北极星电力网讯,2月5日,隆基连发两个重大采购公告,其一是在2021年原协议基础上追加采购福莱特光伏玻璃,预估合同总金额104亿元;其二是与OCIM签订了三年期约 7.77 万吨多晶硅料采购合同。2021年2月8日,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签订重大采购合同的公告》,公司及 9 家子公司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银川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银川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保山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丽江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华坪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曲靖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腾冲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宁夏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统称“买方”)与 OCIM Sdn. Bhd.(以下简称“OCIM”或“卖方”)签订了三年期多晶硅料采购合同。根据协议,买方 2021年 3 月至 2024 年 2 月期间向卖方采购多晶硅料约 7.77 万吨。2月8日, 隆基股份13家子公司与福莱特及其4家全资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原协议约定2021年的年度采购数量9,592万平方米基础上,追加采购乙方光伏玻璃数量2,786万平方米,并约定2022年-2023年甲方按照46GW组件用量向乙方采购光伏玻璃。
【点评】2020年至今,隆基已与上游硅料、光伏玻璃供应商签订7项采购长单,签约总额达609.21亿元。
【新 能 源】协鑫5亿美元债重组计划获得超过75%支持(2021-02-08)
2月8日,北极星电力网讯,2月8日早间盘前,保利协鑫及协鑫新能源联合发布公告,宣布其5亿美元2021年到期、票息7.1%优先票据的百慕达计划支持率结果获得进一步更新,根据公告:“占现有票据未偿还本金总额超过75%的持有人已提交其各自签立的重组支持协议加入契约。”公告称,由于重组支持邀请已延长截止期限至2021年2月8日下午四时正(伦敦时间),协鑫新能源继续诚邀余下现有票据的各持有人,在截止期限前提交妥为签立的经修订及重列重组支持协议加入契约。待持有人投票赞成百慕达计划,并经于有关考虑百慕达计划的会议上,亲身或委派代表出席及投票的大多数持有人(即占现有票据面值最少75%)批准后,百慕达法院方可发出计划批准令以批准百慕达计划。这预示着协鑫新能源将顺利通过百慕达计划完成到期票据的重组,获得长达3年的债务展期,以及部分现金利息的延期支付。这将改善公司短期现金流动性,同时使公司获得自主权,提前灵活地偿还债务而无需发生额外成本。
【点评】这一重组计划的提出,一方面体现协鑫新能源以友好协议安排方式完成债务延期,依计划主动应对财务风险,也体现出协鑫新能源对社会、债权人与股东的负责态度。同时,也是协鑫新能源降负债及轻资产转型战略框架的重要一步。
【新 能 源】民企第一!天合光能领跑2020境外电力项目签约额排名榜(2021-02-03)
2月3日,北极星电力新闻网讯,近日,中国机电商会发布《2020年境外电力项目签约额企业排名》,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以24个项目、8.29亿美元签约总额的佳绩,位列总榜单第11位,在所有入选的民营企业中排名第一。据中国机电商会统计,2020年中国电力行业企业参与境外电力项目投(议)标并最终签约项目共536个,签约合同总金额440.6亿美元,签约发电装机总容量4933.3万千瓦。在2020年境外电力项目签约额企业排名中,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等10家央企占据前10,天合光能紧随其后列第11位;在2020年境外新能源项目签约额企业排名中,天合光能名列第6。经多年深耕开拓,天合光能在海外项目开发中积累了丰富经验,锻炼出了一支专业高效的团队,在欧洲、拉美、日本等重点市场拥有众多高价值客户,储备了大量优质项目。2020年,公司海外业务再次取得历史性突破,签下数个重量级项目。
【点评】天合光能2020年在境外电力项目签约方面取得的进展,是公司全球化战略下厚积薄发的成果,展现了天合光能国际一流的业务开发能力。海外高价值地区项目签约的突破,将为公司和股东带来更丰厚的收益。
【新 能 源】协鑫新能源推进5亿美元债务重组,2021计划出售超2GW光伏电站(2021-02-01)
2月1日,北极星电力网讯,2月1日,协鑫新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2021年将要到期、票息为7.1%的5亿美元优先票据的重组计划取得重大进展:该票据的交换要约已终止,自然过渡到百慕大计划实行重组。协鑫新能源相关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协鑫新能源已取得现有票据未偿还本金总额约53% 的持有人同意支持通过百慕大计划进行重组,当重组根据百慕大计划完成后,公司将根据重组支持协议以支付重组代价的方式结清现有票据的未偿还本金额及应计利息。本次延期负债,主要跟光伏行业补贴延期发放有关,公司手中目前有大批已建成的光伏电站等资产,随着行业回暖,资产溢价成为可能,处理掉部分资产,偿付之前的债务并不困难。同时本次重组如顺利完成,将改善公司的短期现金流动性,为公司降负债、实施混改及轻资产转型赢取更充足的时间。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协鑫新能源已进行光伏电站出售交易,累计规模达到3.5GW,有效降低负债约198亿元。上述相关人士表示,2021年协鑫新能源将加速推进超“2GW”的光伏电站出售计划,尽快回笼资金。
【点评】2020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光伏平价上网有效推进,给光伏行业相关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新 能 源】中石化再布局,与PGT合作开发风电、光伏及综合能源(2021-02-01)
2月1日,北极星电力网讯,近日,太平洋绿色技术有限公司(Pacific Green Technologies,简称PGT)在官网宣布,其全资子公司太平洋绿色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与中石化旗下中国石化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框架协议。中石化是全球最大的炼油、天然气和石化集团公司,总部设在北京,该公司还提供设计、开发工程和咨询服务。该协议规定,太平洋绿色技术有限公司将与中石化新星石油有限公司合作,在陆上和海上风电、光伏发电和综合能源利用等领域开展一系列项目,中石化正寻求扩大其可再生能源投资组合。该协议有效期至2022年12月1日。太平洋绿色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Scott Poulter评论说:“太平洋绿色公司的技术,尤其在太阳能、海水淡化和电池储能(BESS)领域,为世界对可再生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和石油巨头越来越多地参与可再生和可持续能源领域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
【点评】作为美国知名上市公司,太平洋绿色技术公司的目标是在化石燃料逐步淘汰的过程中帮助降低其碳排放,并开发和提供新的绿色能源和可再生解决方案。
【新 能 源】晋能科技大尺寸HJT量产转换效率达到24.7%(2021-01-29)
1月29日,北极星电力网讯,2021年1月,经行业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认证,晋能清洁能源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晋能科技”)研发团队研制的量产线上面积为274.27cm2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的转换效率达到24.7%,成功实现业内在166mm大尺寸异质结电池量产效率上新的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是晋能科技在探索异质结量产应用技术道路上新的突破,是166mm大尺寸异质结电池的成功尝试,为加快异质结电池规模化生产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HJT研发总监王继磊表示,本次高效异质结电池是对界面态处理、非晶硅生长、TCO沉积、金属化等技术进行全面升级并结合多项自主研发技术整合的最新成果,是整个异质结团队包括研发、设备、生产长期磨合所形成的高效配合的结晶,整个团队将会全力以赴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点评】作为国内率先实现异质结技术量产的制造商,晋能科技持续探索异质结技术产业化技术方案,2020年6月晋能科技“异质结二期项目”扩产的166mm电池片成功下线,开始向大尺寸电池片量产技术的应用上进行前沿性开发。
【新 能 源】远景智慧储能在手订单已超2020年全国新增总量,2021年电化学储能...(2021-01-28)
1月28日,北极星电力网讯,近日远景能源透露,截至目前,远景智慧储能在手订单超过800MW,还有更多订单正在商务谈判中。这意味着,2021年,仅远景智慧储能一家目前的在手订单,即将超过2020年我国新增投运的全部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容量(785.1MW)。景作为中国风电技术进步和智慧能源创新的引领者,多年前开始围绕“绿色科技”和“智能技术”布局零碳时代,引领全球能源转型。特别是2019年初收购日本AESC后,远景成为全球首个也是唯一能够提供智慧风、光、储绿色能源全产业链技术解决方案的科技企业。远景智慧储能具备电芯、电池管理系统(BMS)、逆变器(PCS)、能量管理系统(EMS)等储能系统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制造和测试能力。目前远景已投运全球用户侧、电源侧智慧储能项目超过100个。2021年远景智慧储能的排产交付量预计200万千瓦时。
【点评】电化学储能因布局灵活、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较快,被认为将在未来的电力市场中发挥更大作用。其双向功率特性,不仅可以解决波动性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带来的并网消纳问题,同时还可以提供高峰容量支撑。
【新 能 源】明阳智能斩获意大利地中海首个海上风电项目(2021-01-26)
1月26日,北极星电力网讯,近期,明阳智能斩获意大利Renexia公司塔兰托项目订单,将为其地中海首个海上风电项目提供风机供货及运维服务。该项目位于意大利南部阿普利亚地区塔兰托港附近,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意大利第一座建设并投产的海上风电场,将获得地中海第一座商业化规模海上风电场的殊荣,也将成为南欧海上风电项目发展的里程碑。本项目计划安装10台MySE3.0-135 海上风机,此次中标验证了明阳智能半直驱机组深受市场认可。塔兰托项目所处位置属于低风速区域,明阳MySE3.0-135机组为低风速区域定制化研发,可确保客户良好的投资回报收益。江苏滨海项目使用的就是MySE3.0-135机型,自该项目2020年1月50台明阳机组全部并网发电以来,截至12月31日,发电量4.41亿千瓦,可利用率99%以上,各项指标优异。据悉,该项目由法国NatixisS.A.银行提供项目融资服务,同时也是明阳风机首次获得来自欧洲银行的无追索项目融资。预计今年夏季将开始交付,年底投入商业运行。
【点评】作为全球化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明阳智能致力于风电机组的定制化开发。随着多年来在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如今在陆上明阳智能已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ySE3.XMW、MySE4.XMW、MySE5.XMW、MySE6.XMW等陆上型风机系列。
【新 能 源】光伏玻璃产能大战正酣:福莱特25亿定增补血再获200亿订单(2021-01-22)
1月22日,北极星电力新闻网讯,1月20日晚间,光伏玻璃巨头福莱特披露《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 募集资金总额25亿元的定增落地,中信建投、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睿远基金及外资机构等身影出现在了发行对象名单当中。据悉,福莱特25亿元的募资资金将用于加码光伏组件盖板玻璃和光伏背板玻璃项目。在光伏新增装机量和潜在需求增长的态势下,光伏玻璃整体产能处于偏紧的状态。日前多家光伏玻璃生产企业宣布扩产,汽车玻璃巨头福耀玻璃亦宣布进军光伏玻璃领域。在销售端,1月21日,福莱特公告称同东方日升签订了销售光伏玻璃的《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三年将向东方日升销售共计34GW组件用光伏延压玻璃。预估合同总金额近90亿元。值得指出的是,这是继去年1月30日福莱特公告与晶科能源(JKS.NYSE)签订总金额近140亿元光伏延压玻璃销售长订单后,短期内斩获的第二笔巨额订单。这也意味着,在销售端福莱特已有超200亿元的未来三年长订单在手。福莱特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至16.6亿元,同比增长109.20%至131.52%。
【点评】去年至今光伏玻璃的价格上涨一倍,光伏玻璃的紧缺一度制约了装机规模。虽然产能限制政策已经松绑,但新建产能的释放需要时间。预计今年光伏玻璃产能缺口会得到缩窄,但供给仍将继续偏紧,价格仍会在高位维持。目前市场需求的增长和行业信心的提升也可能会进一步拉紧光伏玻璃的供给情况。
【新 能 源】东方日升与中广核新能源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2021-01-22)
1月22日,北极星电力新闻网讯,1月20日,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日升”)与中广核新能源投资(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新能源”)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此次双方将在平等、自愿、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自拥有的项目、核心技术、市场平台通道及资本等资源,围绕购售电业务及储能、电力节能改造、能效管理等能源智慧服务领域开展长期的战略合作。作为光伏龙头企业,东方日升在高效光伏电池及组件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储备,拥有业内领先的量产技术能力和产能优势;中广核新能源是中国广核集团开发、运营非核清洁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平台,其具备售电、区域能源利用、运维检修等能源服务类项目的输出能力。此次合作,将为双方注入强劲的动力,深化互利合作,最终实现共赢。
【点评】东方日升与中广核新能源的合作由来已久,此前已获得中广核新能源2019年度光伏组件类五星级供应商。此次与中广核新能源成功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也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进入新的阶段。
【新 能 源】回归A股启幕,新能源龙头龙源电力吸收合并平庄能源(2021-01-19)
1月19日,北极星电力网讯,国家能源集团旗下上市公司龙源电力1月17日发布公告,1月15日,龙源电力和平庄能源同步召开了吸收合并交易的第一次董事会,审议了方案预案,标志着龙源电力回归A股之旅正式开启。根据本次交易方案,龙源电力拟通过本次吸收合并平庄能源,同时收购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资产,进一步促进内部资源配置集约化与业务发展协同化。本次交易完成后,龙源电力作为存续公司将实现A+H两地上市,可以同时在H股市场和A股市场开展资本运作,打通境内外融资渠道。此外,龙源电力是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板块的上市平台,本次吸收合并的同时,增加了资产出售及现金购买国家能源集团优质新能源资产的交易,能够保护现有香港市场投资者及股东的利益,同时也有利于减少龙源电力与国家能源集团之间新能源业务的同业竞争,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独立性,为龙源电力未来整合集团内部资源打开了通道。另外,按照本次交易方案,平庄能源的所有换股股东可选择将所持有的平庄能源股份换为龙源电力A股股份,成为龙源电力的股东。
【点评】本次交易的资产注入有助于解决龙源电力与国家能源集团的同业竞争问题,有助于提升龙源电力整体盈利能力及核心竞争力。
【新 能 源】打破双寡头格局,彩虹新能源拟建十座1000t/d超薄高透光伏玻璃产...(2021-01-14)
1月14日,北极星电力网讯,1月11日,彩虹新能源公布公告称,公司与上饶市人民政府就建设彩虹上饶超薄高透光伏玻璃项目达成项目合作意向。该项目拟分三期进行,投资建设十座超薄高透光伏玻璃窑炉及配套加工生产线,第一期拟建设三条生产线。公司正在积极筹划该项目的建设工作。该项目由公司设立项目公司独资建设。该公司正在积极办理该项目建设相关手续,争取政策优待,确保该项目顺利实施。该项目的实施达产将进一步拓宽公司光伏玻璃全球前三的产能规模、强化企业发展的头部优势、夯实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同时对助力上饶丰富光伏产业链、打造千亿光伏产业集团具有重要意义。
【点评】上饶经开区与中电彩虹签署了总投资106亿元的超薄高透光伏玻璃项目,该项目由上饶经开区与中电彩虹签署,将在该区建设10座每座日出料量为1000t/d的光伏玻璃窑炉及配套加工生产线。根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彩虹集团持有彩虹新能源71.74%股权,而彩虹集团隶属于中国电子有限公司。
【新 能 源】2021年道达尔继续积极加码可再生能源,预算超20亿美元(2021-01-14)
1月14日,北极星电力网讯,据OE网站1月8日消息,道达尔首席执行官Patrick Pouyanne在Oddo BHF会议上表示,2021年道达尔将像去年一样积极增加可再生能源资产。道达尔正在努力减少对石油的依赖,转向电力和可再生能源。 它的目标是到2025年将可再生能源总发电量从现在的9吉瓦提高到35吉瓦。Pouyanne称,2021年电力和可再生能源的投资预算将超过20亿美元。当被问及道达尔未来是否仍将进行石油勘探时,Pouyanne表示,该公司将重点关注成本,并表示在北极等某些地区难以开发的某些油田已被禁止使用。Pouyanne在线上会议表示:“如果能以低于20美元/桶的价格开发,从长期来看还是比较具有弹性的。”道达尔将重点关注中东和北非、巴西和苏里南等地区。
【点评】为应对全球能源变革和碳排放制约,以石油供应为主的国际石油公司的能源转型已势在必行。近年来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快速布局,使得道达尔2019年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厂装机容量达到了3吉瓦。
【新 能 源】中国核电21.1亿元收购中核汇能100%股权,扩大新能源版图(2021-01-11)
1月11日,北极星电力新闻网讯,2021年1月6日,中国核电完成收购中核汇能的股权交割,至此,中核汇能成为中国核电全资子公司。这是中国核电自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股权收购项目,完成了中国核电对新能源产业投资的关键布局,将加快中国核电以“核电+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此前,在2020年12月11日,中国核电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拟收购中核汇能有限公司100% 股权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同意公司向关联方中核集团收购其持有的中核汇能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对价为211,055.35万元。据悉,中核汇能于2011年11月成立,是中核集团新能源产业发展平台,专注新能源产业的投资和运营,经营范围主要包括风电、光伏发电、地热、充电桩等的开发、建设和运维。中国核电完成对中核汇能收购后,控股在运新能源装机容量达528.69万千瓦,其中风电178.64万千瓦,光伏350.05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170.24万千瓦,其中风电34.00万千瓦,光伏136.24万千瓦。
【点评】核电和以风电、太阳能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同属低碳清洁能源。中国核电以“核电+新能源”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与我国碳中和目标相统一,深度契合我国能源结构调整战略。
【新 能 源】珠海港控股集团一年内吞下三家A股风电公司(2021-01-07)
1月7日,北极星电力网讯,1月6日晚间,新能源设备制造商振江股份(603507.SH)发布公告,拟筹划控制权并更事项并停牌。公告显示,该公司于近日收到了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胡震、卜春华夫妇的通知,其正在筹划股份转让事宜,拟联合其他股东将部分公司股份向珠海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协议转让,并同时筹划非公开发行股份事宜。若上述事宜最终达成,将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去年6月份,风电锻铸造一体零部件供应商通裕重工(300185.SZ)宣布与珠海港控股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珠海港集团拟控股并长期持有通裕重工股份。随后,一则定增方案公布,通裕重工拟向珠海港控股集团定向增发股票共6.13亿股股票,发行价为1.54元每股,募集资金总金额不超过9.44亿元。此次定增完成后,珠海港集团所持通裕重工的股份比例达20.34%,成为第一大股东。时隔四个月后,A股另一家风电公司天能重工(300569.SZ)获得了珠海港控股集团的“青睐”。根据交易方案,珠海港集团将以协议受让天能重工控股股东郑旭及第二大股东张世启持有的公司部分股权、认购天能重工定向增发股份等方式,最终获得天能重工29.9%股权。
【点评】虽然以港口为主要业务,但珠海港控股集团对新能源领域方面的投资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为此,该集团甚至变更了营业范围——根据启信宝的信息,2020年12月24日,珠海港控股集团完成了经营范围,业务由此前的港口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经营、管理、项目投资增设了燃气经营、发电、输电、供电业务等。该集团也在官网上介绍,其正在构建港航物流、能源环保、先进制造、航运金融四大业务板块。
【新 能 源】日本软银退出印度可再生能源市场(2021-01-06)
1月6日,北极星电力网讯,日本软银目前已将其在合资平台SB Energy中80%的股份出售给加拿大退休金计划投资委员会(CPPIB),这意味着软银最终还是退出了印度可再生能源市场。印度电信巨头Bharti Enterprises拥有该合资企业20%的股份,并已决定继续保留业务。据媒体报道,SB Energy一直在努力筹集资金以执行其在竞争性拍卖中获得的太阳能和风能项目。该公司已获得的上一个重大项目是2020年早些时候印度国家水电公司进行的2吉瓦拍卖中的600兆瓦。软银于2015年进入印度可再生能源领域,其最初的计划是投资200亿美元建立20吉瓦的可再生能源产能。但是,与印度其他几家可再生能源开发商一样,SB Energy的计划也遇到了麻烦。竞争加剧,配电公司的付款拖延时间长,以及监管机构在实施保障性关税方面的拖延严重影响了开发商执行新项目的能力。2020年初开始的COVID-19病毒大流行进一步加剧了项目开发商的财务状况。经济活动和电力需求的急剧下降意味着配电公司不愿签署新的电力购买协议。据媒体报道,迄今为止,政府未能找到其最近拍卖中拟定的18吉瓦太阳能发电容量的买家。
【点评】由于陷入全球危机,早在2020年1月就有消息称软银将退出印度可再生能源市场。对此,软银曾发布公开声明称,紧随印度政府到2022年100吉瓦太阳能和60吉瓦风能的目标,SB Energy将在印度投资并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