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能 源】隆基股份融资布局下一代光伏电池技术(2021-05-19)
5月19日,新能源网讯,5月17日晚间,隆基股份连发13份公告,拟公开发行不超过70亿可转债进行融资,布局下一代光伏电池技术。公告显示,隆基股份此次可转债融资的投资计划有三个:一是投资55亿建设西咸乐叶年产15GW单晶高效单晶电池项目;二是投资12亿建设宁夏乐叶年产5GW单晶高效电池项目(一期3GW);三是补充流动资金。隆基股份表示,这两个项目是公司现有核心制造业务单晶电池业务的扩产项目。作为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单晶光伏产品制造企业,公司在单晶硅棒、硅片到电池、组件全产业链上均形成了较为显著的领先优势。
【点评】光伏行业大规模迈入“平价上网”时代,这一重大发展机遇值得把握。光伏电池作为实现“光电转换”的核心部件,是影响整个系统效率和度电成本的重要技术因素,引领行业技术变革趋势才能稳固行业龙头地位。隆基股份曾于2017年、2020年分别发行过28亿、50亿可转债,均受到机构投资者追捧,这次规模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
【新 能 源】国家能源集团光伏签约项目破14GW(2021-05-18)
5月18日,北极星电力网讯,国家能源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火电公司,在庞大的火电装机规模下,其清洁能源占比相对较低。2020年堪称国家能源集团光伏崛起之年,其旗下新能源开发主力龙源电力风光并举战略加快落地,新签订风电及光伏开发协议51590MW,其中风电18990MW,光伏32600MW。核准(备案)项目3169MW,其中风电核准819 MW,光伏备案高达2350MW。在2020年竞价及第一批平价项目中,龙源电力取得1990MW指标,其中风电940MW,光伏1050MW。2020年国家能源集团光伏累计装机规模1687MW,较2019年新增347MW。全年投产新能源521.4万千瓦,开工535万千瓦,超额完成了此前制定的2020年新能源500万+行动计划,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26.2%,同比提高1.4%。
【点评】2021年1月,国家能源集团发起设立了国能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该基金整体规模为100.2亿元,主要投资方向为风电、光伏产业,以及氢能、储能、综合智慧能源等新兴产业的新技术项目。报道显示,这笔基金投资运作后,可促使超过600万千瓦的风电、光伏项目落地。
【新 能 源】哈电风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2021-05-17)
5月17日,北极星电力网讯,5月15日上午,哈电风能有限公司揭牌仪式暨风电产业发展发布会在湘潭高新区举行。哈电风能由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及湖南兴湘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持股,是专业的从事可再生能源、风电场及风电项目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商。目前,哈电风能公司具备年产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2000台的能力,国内外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超过7000台,总容量达1800万千瓦,拥有国内及欧洲两个研发中心和团队,并与多家国际风电公司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已形成陆上2MW、3MW、4MW平台系列机型,海上5MW、6MW及超大型8MW平台系列机型的多样化产品型谱。未来,哈电集团将依托哈电风能公司,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装备、品牌、产业链等方面的优势和资源,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布局、坚持创新,举全集团之力推动风电产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全力打造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的领军企业。
【点评】哈电集团现已成立70年,逐步形成了水电、煤电、气电、核电、风电、舰船动力、电气驱动、电站交钥匙工程等为主导产品的产业布局,累计生产发电设备4.5亿千瓦,已创造200余项“共和国第一”。
【新 能 源】国家能源集团2020年社会责任报告发布,风电累计装机46.04GW(2021-05-14)
5月14日,北极星电力网讯,国家能源集团近日发布2020年社会责任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国家能源集团发电装机容量25713万千瓦,累计完成发电量9828亿千瓦时,火电、水电、新能源发电均全面完成年度任务,并全部创历史最好成绩。其中,风电装机规模为4603.8万千瓦,光伏装机规模为168.7万千瓦。2018-2020年,国家能源集团风电装机规模分别为3829万千瓦、4116万千瓦、4604万千瓦,新增风电装机规模分别为287万千瓦、488万千瓦,增幅分别为7.49%、11.85%。风电装机新增速度进一步加快。2020年,国家能源集团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26.2%,同比提高1.4%。
【点评】自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发电集团对风电和光伏的投入高度重视,国家能源集团由于历史因素,其煤电装机占比较大,转型任务较为艰巨,加快清洁能源转型迫在眉睫。
【新 能 源】中国石化首座移动式光伏发电站正式投运(2021-05-14)
5月14日,世纪新能源网讯,由中国石化西北油田自主研发的首座移动式光伏发电站于4月23日试运行成功。该站年发电量可达11.68万千瓦时,年碳减排量预计90.7吨。中国石化西北油田正加快实施扩建工程。西北油田前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太阳能资源丰富,且地域辽阔,光伏发电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据了解,西北油田正加快实施扩建工程,预计今年9月建成。扩建工程全部完成后,该移动式光伏发电站年发电量将达2800万千瓦时,年碳减排量将达2600吨。
【点评】移动式光伏发电站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具有清洁、安全、成本低、占地少、机动性强等优势。
【新 能 源】摩恩电气:设立全资子公司,将在光伏市场寻求新的利润点(2021-05-13)
5月13日,世纪新能源网讯,摩恩电气日前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2020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在全景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成功举办。据了解,2020年,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出资1亿元设立上海摩泰新能源有限公司。截止目前,该全资子公司已完成工商登记手续,取得由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摩泰能源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太阳能光伏、光热、储能、风力发电设备及新能源产品的研发、设计、安装、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新能源电站运营、管理、维护,光伏组件清洗。董事长、总经理朱志兰表示,新增摩泰能源公司截止目前未开展业务,公司深耕电线电缆行业多年,具有一定的内部优势,此次进入到光伏市场,将发挥已累积的经验力争为公司寻求新的利润点。
【点评】“双碳”目标宣布催生新能源行业市场利好,诸多企业发挥优势积累,进军新能源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新 能 源】东南粤水电500MW集中式农光互补项目落户河南南阳市(2021-05-13)
5月13日,北极星电力网讯,5月13日,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东南粤水电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南粤水电”)与河南省南阳市鸭河工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鸭河工区管委会”)签订《合作开发光伏发电项目框架协议书》。鸭河工区管委会同意东南粤水电在鸭河工区境内投资开发500MW集中式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具体开发规模以河南省能源规划和最终申报指标为准),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东南粤水电将利用自有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等进行投资。该项目拟分期进行投资建设,东南粤水电将根据该项目的具体情况,做好各期可行性研究工作,履行东南粤水电及公司的决策程序。
【点评】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粤水电,SZ:002060)近年来在风、光领域加紧布局,抢占优质资源,而该类项目属于重资产投入,对资金要求较高。公司在跑马圈地的同时,也应优化项目运行,把控资金周转安全。
【新 能 源】中国电建签署阿根廷胡胡伊省高查瑞200MW光伏项目合同(2021-05-12)
5月12日,北极星电力网讯,近日,中国电建与阿根廷胡胡伊省能矿公司签署了阿根廷胡胡伊高查瑞200兆瓦光伏项目的EPC总承包合同。该项目是2017年5月17日,中国电建所属上海电建EPC总承包的南美最大、海拔最高的光伏电站——阿根廷胡胡伊高查瑞光伏电站的扩建项目。项目包括新建200兆瓦光伏发电站和扩建一座原有的33千伏/345千伏升压站,建成后预计年均发电量达480300兆瓦时,平均每年减少1.29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为约17万个家庭提供清洁能源,将为阿根廷的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点评】国际市场光伏项目需求强劲,央企海外投资再获新项目,资本与技术双轮驱动,助力央企拓展海外市场。
【新 能 源】福耀玻璃配售获43.38亿港元,10%用于扩大光伏玻璃市场(2021-05-11)
5月11日,世纪新能源网讯,福耀玻璃2021年5月10日成功配发及发行合共101,126,000股新H股,分别占经配发及发行配售股份扩大后的已发行H股总数及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6.67%及3.87%,配售价为每股配售股份42.90港元,该等新H股已配售予不少于六名独立承配人(须为专业、机构及其他投资者),彼等及彼等各自的最终实益拥有人均为独立于本公司及本公司关连人士且与本公司及本公司关连人士概无关连的第三方。配售所得款项总额约为4,338.31百万港元,于扣除相关成本及费用后,配售所得款项净额合共约为4,312.46百万港元。公司拟利用约10%款项用于扩大光伏玻璃市场及一般企业用途。
【点评】福耀玻璃全资子公司伊利诺伊已经具备太阳能电池背板玻璃的技术,扩大规模、加速布局将是公司开拓光伏市场的着力方向。
【新 能 源】建设“风光三峡”!三峡能源与正泰集团高层座谈(2021-05-11)
5月11日,北极星电力网讯,5月8日下午,三峡能源党委书记王武斌与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座谈。双方围绕“碳中和”“碳达峰”主题,就深化新能源等多领域合作进行交流并达成共识。王武斌对正泰集团作为民营龙头企业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并简要介绍三峡能源基本情况及取得的成绩。他表示,在建设“风光三峡”任务下,希望双方推进战略合作,在新能源项目投资、资本合作、智慧水库、大基地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点评】正泰集团作为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近年来积极布局智能电气、绿色能源、工控与自动化、智能家居等产业板块,全产业链优势明显。双方如何达成合作,有助于赋能各自新能源领域技术进步与数字化延伸。
【新 能 源】中海油联合三大巨头入局广东海上风电(2021-05-10)
5月10日,北极星电力网讯,4月28日,中国海油联合中电集团、深圳能源、西门子能源举办能源企业领导人视频圆桌会议,并共同发布《合作创新,加速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能源转型》倡议书,旨在通过在各自领域的努力并通过建立和加强开放、包容和共赢合作,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能源转型,为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发展目标作出贡献。会议围绕粤港澳大湾区能源转型,聚焦打造可持续与创新的生态系统、探索新型商业模式、加强企业间合作、建设先行示范项目等开展交流研讨。中国海油总经理李勇出席会议并提出,中国海油将围绕有效开发新能源探索发展新业务。积极探索参与海上风力发电以及储能技术与风电业务的配套应用,探索发展氢能。
【点评】传统能源企业转型需求迫切,加速布局新能源业务,新能源赛道群雄并起,资金角逐背后仍需关键核心技术作为支撑。
【新 能 源】中来股份子公司签署252亿元、7.2GW以上户用光伏发电项目EPC总承...(2021-05-07)
5月7日,北极星电力网讯,5月6日,中来股份发布公告称,2021年4月30日,公司控股子公司中来民生、中来民生全资子公司中来智联能源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来智联”)与上海源烨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源烨”)签署了《户用光伏发电项目EPC总承包协议》。根据协议,中来民生、中来智联为上海源烨提供户用光伏EPC工程总包服务,项目合作期为5年,合作期内户用光伏累计建设装机容量达7.2GW以上,基于每年更新的定价,合同将一年一签,具体合同金额将根据谈判后签署的合同确定;并计划首年合作建设户用光伏EPC工程规模至少1.2GW,第二至第五年的年平均新增建设容量不低于1.5GW,且合作满5年累计建设装机容量达7.2GW以上。首年定价均值约为3.5元/W,每5兆瓦为一个项目支付单位进行付款,该定价有效期为一年。按照3.5元/W 计算,合同总金额预估为252亿元,其中第一年合同金额约为42亿元,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主营业务收入的82.60%。
【点评】中来股份是以光伏背板作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看好碳中和背景下光伏行业的高速增长前景,并着力布局户用光伏发电项目。
【新 能 源】旗滨集团投资13亿元继续加码光伏玻璃(2021-05-06)
5月6日,新能源网讯,近日,株洲旗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旗滨集团”)发布关于投资新建1200t光伏玻璃生产线项目的公告。公告显示,旗滨集团拟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投资新建1200t/d 光伏玻璃生产线,项目计划总投资133501万元。资料显示,旗滨集团最初为房产开发企业,后进军玻璃行业,并成为行业巨头,于2011年在A股上市。2020年,因光伏玻璃价格飞涨,旗滨集团也充分利用在玻璃制造领域积累的技术和经验,进军光伏玻璃。
【点评】光伏玻璃行业先发优势、规模优势、资源优势和客户优势等构筑的行业壁垒突出,旗滨集团进入该领域后,期望在品牌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并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但仍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和过渡期,市场开拓也存在不确定性。
【新 能 源】上海电气风电集团IPO定价5.44元/股,拟募资31.06亿元(2021-05-06)
5月5日,中国风电新闻网讯,电气风电5月5日晚间披露发行公告: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约为5.33亿股,发行后公司总共股本约为13.33亿股。发行价格为5.44元/股;2021年5月7日进行网上、网下申购。申购简称为电气申购,申购代码为787660。发行人本次募投项目预计使用募集资金为31.06亿元,其中,10.11亿元用于新产品和技术开发项目,5.38亿元用于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山东海阳测试基地项目,4.92亿元用于后市场能力提升项目,1.65亿元用于风电机组柔性化生产技改项目,9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公司产品覆盖 1.25MW 到 8MW 全系列风电机组,基本实现了全功率覆盖。产品按应用场景主要可分为陆上风电机组与海上风电机组。
【点评】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清洁能源骨干企业,是中国领先的风电整机制造商与服务商。其分拆上市,既有助于公司更好地引进细分领域技术成果,也有助于吸引更多资本,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新 能 源】特变电工与东海晶澳签订219.44亿元多晶硅销售长单合同(2021-04-29)
4月29日,北极星电力网讯,4月28日下午,特变电工公告宣布,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公司与东海晶澳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买卖协议书》,东海晶澳公司及其所属集团公司下其他公司将于2022年4月至2026年12月期间向新特能源公司及其所属公司采购原生多晶硅181,000吨。按照最新公布的多晶硅致密料成交均价测算,协议总金额预计约人民币219.44亿元(不含税,本测算不构成价格承诺),占公司2020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约49.77%。
【点评】特变电工2020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20年有3.6万吨/年高纯多晶硅产业升级项目达产,多晶硅产量增加,新能源电站转让业务收入增长。该协议落地或有益于促进特变电工多晶硅产品的稳定销售。
【新 能 源】三峡能源正式启动招股,主要用于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2021-04-28)
4月28日,北极星电力网讯,4月26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旗下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三峡能源”,股票代码“600905”)发布《招股意向书》《发行安排及初步询价公告》等,正式启动A股招股程序。三峡能源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主板上市,发行股份数量为85.71亿股,约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30%,全部为公开发行新股。本次发行将通过网下初步询价直接确定发行价格,初步询价时间为4月29日、30日,采用上交所网下申购电子平台进行。《招股意向书》显示,为进一步实现“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三峡能源本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主要用于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投资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扩大公司海上风电装机规模,提升海上风电建设及运营能力。
【点评】目前三峡能源业务已覆盖我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盈利能力等跻身国内新能源企业第一梯队,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以及核准待建装机容量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新 能 源】协鑫新能源与国家电投再续电站交易,出售4光伏电站用于偿还债务(2021-04-28)
4月28日,北极星电力网讯,4月26日,保利协鑫及协鑫新能源联合发布公告,协鑫新能源与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威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国家电投威宁能源”)及其下属广东金元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称“广东金元”)订立光伏电站购股协议,出售贵州中新能新能源、三亚协鑫新能源及苏州协鑫新能源持有的4座已营运光伏电站,总并网容量为约127MW。这是双方第二批电站交易事项,2020年12月,双方订立了首批187MW光伏电站交易协议。本次交易的现金所得款项净额为约人民币3.55亿元,协鑫新能源拟将有关款项用于偿还其债务。同时,交易完成后,由于已出售的光伏电站的溢利、亏损以及资产及负债将不再纳入综合财务报表,协鑫新能源的负债将相应下降,有效降低财务风险。
【点评】此次交易代表着协鑫新能源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的战略合作正在持续推进,也意味着,协鑫新能源与国企的“国民”合作模式更加成熟。
【新 能 源】东方风电陆上单机容量最大风机下线,开启“6MW时代”(2021-04-22)
4月22日,北极星电力网讯,4月20日,由东方风电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DEW-5.5S-172型永磁直驱陆上风电机组,在东方天津风电成功下线,这是目前国内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的永磁直驱陆上风力发电机组。DEW-D5.5S-172型永磁直驱风电机组是东方风电针对国内陆上中高风速区域研制的新一代陆上大功率风电机组,采用1140V中压电气系统、永磁同步发电机、全功率变流的总体技术方案。电气系统采用双回路设计方案,可实现单回路独立运行;发电机采用双轴承支撑结构,承载能力强,永磁电机磁钢采用专利防护技术,确保磁钢安全可靠;自研电控系统基于多重冗余设计理念,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可达3600小时以上;叶片采用高效率柔性设计,应用涡流发生器、襟翼和锯齿尾缘等先进技术,有效提升叶片气动性能、降低叶片噪音。
【点评】其成功下线,标志着东方风电陆上风电机组正式开启“6MW时代”,公司在陆上大功率风电机组研制领域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将为陆上“平价”时代提供更好选择。
【新 能 源】隆基股份2020年年报出炉:研发投入高达25.92亿元(2021-04-22)
4月22日,北极星电力网讯,4月21日,隆基股份2020年报与2021年1季报出炉。据披露,2020年,隆基股份实现营业收入545.83亿元,同比增长65.92%;净利润85.52亿元,同比增长61.99%;基本每股收益2.27元,同比增长54.42%。同时,2021年1季报显示,今年1-3月隆基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58.54亿元,净利润25.02亿元。隆基股份表示,主要产品单晶硅片和组件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带来了营业收入和利润的稳步增长。2020年,公司实现单晶硅片出货量58.15GW,其中对外销售31.84GW,同比增长25.65%,自用26.31GW;实现单晶组件出货量24.53GW,其中对外销售23.96GW,同比增长223.98%,自用0.57GW。2020年隆基股份单晶硅片和组件出货量双双位列全球第一,组件产品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约为19%,较2019年大幅提升11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隆基股份研发投入总额达25.92亿元,占营收的4.75%,非硅成本进一步降低,其中拉晶环节平均单位非硅成本同比下降9.98%,切片环节平均单位非硅成本同比下降10.82%。
【点评】从2020年至今,隆基股份的一系列资本运作已从不断夯实光伏全产业链龙头地位向光伏+的全新应用场景拓展。
【新 能 源】通威2021年电池产能将超过55GW(2021-04-19)
4月19日,北极星电力网讯,4月13日,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年报信息显示,太阳能电池方面,公司在原子层沉积背钝化、选择性发射极工艺、双面电池、多主栅、HJT电池、高效组件等核心技术领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项技术成果。随着2020年眉山一期7.5GW 21X大尺寸电池项目的投产,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太阳能电池年产能规模已达到27.5GW,单晶PERC电池产品非硅成本已达到0.2元/w以内。后续随着眉山、金堂大尺寸项目的陆续投产,预计2021年底公司太阳能电池年产能将超过55GW,尺寸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成本优势进一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保持满产满销,电池及组件出货量22.16GW,同比增长66.23%,单晶电池毛利率16.78%。
【点评】通威电池片业务公认是全球最好的,通威在光伏电池上做到的低成本与其在管理模式上的创新相关,而且通威很早就开始全面布局垂直一体化,提高了对全产业链的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