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能 源】贵州省拟组建千亿级能源国企,打造全国清洁能源供应商和全国一流...(2023-03-06)
3月6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贵州省拟组建千亿级能源国企——贵州能源集团有限公司。3月2日,A股上市公司盘江股份发布《关于控股股东更名的公告》。公告称,近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盘江煤电集团《关于组建贵州能源集团获得省政府批复的告知函》等书面文件。贵州省拟组建贵州能源集团,将盘江煤电集团更名为贵州能源集团,吸收合并乌江能源集团后,注销乌江能源集团。贵州能源集团承继乌江能源集团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资质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目前,贵州能源集团正按批复方案有序组建,吸收合并、业务整合、工商变更登记等工作有序开展。此外,盘江股份还披露了组建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组建方式及范围等。贵州能源集团将围绕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打造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战略定位,打造千亿级全国清洁能源供应商和全国一流能源企业。
【点评】贵州能源集团为贵州省人民政府授权贵州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省管大型国有全资公司,为商业一类国有企业,注册资本200亿元。贵州能源集团将有序开展集团各业务板块整合,重点打造煤炭、先进煤电、新能源、天然气、现代煤化工及支撑保障业务等6大业务板块,加快形成协同效应和规模效益。
【新 能 源】辽宁能源拟18.17亿元收购清能集团100%股份,进军新能源电站领域(2023-03-06)
3月6日,辽宁能源讯,辽宁能源3月5日晚间公告,公司拟向辽能投资、港华投资、海通新能源、华夏融盛、内蒙古建胜者、沈阳翰持、吉林中塬及大连中燃发行股份,收购其持有的清能集团100%股份,交易作价为181,742.85万元。同时,公司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100,000万元。本次募集配套资金在支付中介机构费用后,将用于标的公司的在建项目及偿还上市公司债务。辽宁能源表示,通过本次交易注入清能集团优质风力、光伏发电资产,公司将进入新能源电站项目的开发、投资、建设及运营行业,新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将为公司拓展新的盈利增长点。
【点评】辽宁能源主营业务为煤炭开采、洗选加工和销售,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清能集团是辽宁省属国有企业中领先的综合性清洁能源公司,主要从事清洁能源项目开发、建设、运营。清能集团的具体业务包括风电业务、太阳能发电业务、成品油业务以及正在筹划的天然气业务。辽宁能源近年来盈利指标波动较大,经营业绩承压明显,基于长远稳定经营的考虑,辽宁能源亟需置入行业前景良好、竞争优势突出、盈利能力较强的资产。
【新 能 源】金风科技风电市占率连续12年国内第一(2023-02-28)
2月28日,金风科技讯,日前,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中国风电吊装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风电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外)新增风电吊装容量4983万千瓦。其中金风科技2022年新增装机1136万千瓦,市场占有率已连续12年保持国内第一。
【点评】金风科技在深交所、港交所两地上市,主营业务覆盖能源开发、能源装备、能源服务、能源应用四大领域,多次入选“气候领袖企业”、“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财富》中国500强”、A股公司ESG百强等多个影响力榜单。
【新 能 源】三一重能公布2022年业绩,营收122.4亿元、净利润16亿元(2023-02-28)
2月28日,三一重能讯,2月27日,三一重能发布业绩快报,公司2022年1~12月实现营业收入122.41亿元,同比增长20.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2亿元,同比增长0.58%。受益于风机大型化、轻量化带来装机成本下降,风机智慧化、智能化带来发电小时数持续提升,电力基础设施完善及储能比例上升等因素影响,2022年,三一重能风电业务板块取得积极发展。
【点评】三一重能主营业务为风电机组的研发、制造与销售,风电场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以及光伏电站建设运营管理业务。近年来,三一重能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成为全球综合排名前十、中国陆上前五的风电整机商。
【新 能 源】明冠新材2022年营收增长20.8%,太阳能封装胶膜增长显著(2023-02-28)
2月28日,明冠新材讯,2月27日,明冠新材发布2022年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57亿元,同比增长20.8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497.1万元,同比增长0.84%。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37.46亿元较报告期初增长88.73%,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31.35亿元,较报告期初增长121.4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15.58元,较报告期初增长80.53%。公司表示,2022年受益于行业增长及首发募投项目投产,公司各业务板块营业收入均有一定增长,尤其是太阳能封装胶膜板块营业收入增幅显著。
【点评】2022年第四季度,光伏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对明冠新材产品毛利率产生一定不利影响,随着明冠新材“年产1.2亿平方米光伏组件封装用POE胶膜扩建项目”募投项目投产,太阳能封装胶膜逐步放量,为全年利润增长带来积极影响。
【新 能 源】东方电气与内蒙古能源集团战略签约,共同推进“风光水火储一体化...(2023-02-20)
2月20日,中国能源报讯,2月17日,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与内蒙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在呼和浩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以本次签约为契机,共同推进科研攻关、电站全生命周期服务、“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等大型能源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创新合作模式,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携手共促高质量发展。
【点评】内蒙古能源集团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支持的综合性能源投资集团,承接了大量重大能源项目建设任务,正向着中国企业500强的目标奋勇前进。内蒙古能源集团和东方电气集团合作基础扎实,合作空间广阔,双方有望进一步加深在清洁煤电、风电、氢能、储能等领域合作。
【新 能 源】五大发电企业新能源贡献度持续攀升(2023-02-20)
2月20日,中国能源报讯,目在“双碳”目标下,五大发电集团纷纷将其作为转型抓手,由传统电力向新能源进发。国家电投2023年工作会议发布的数据显示,五年间,集团公司清洁能源装机由5693万千瓦增长到1.55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66.75%,较2017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清洁能源利润贡献率由42%提升至99.4%。光伏发电装机、新能源装机、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表示,该公司2022年共获取新能源建设指标3262.73万千瓦、同比增长27%,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提升至42%。华能新能源发展再创历史最好水平,2022年投产总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华电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47.2%。国家能源集团去年开工、投产的新能源项目各有2557万千瓦、118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了31%。
【点评】在上年全国新增的风电、光伏装机中,五大发电集团新增占比接近50%,可见在“双碳”目标下,新能源业务已成为主要投资增量,比重仍有望继续提升。
【新 能 源】特变电工:拟不超40亿投建分布式光伏项目(2023-02-20)
2月20日,特变电工讯,2月17日,特变电工发布公告称,控股公司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拟不超过40亿元投建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公告显示,新能源公司投资建设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每年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装机容量不超过1GW,实际投资金额根据具体的装机容量确定,预计投资金额的上限不超过40亿元。
【点评】特变电工投建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符合国家政策及乡村振兴战略。户用分布式光伏市场发展前景广阔,项目建设有利于提升公司新能源业务市场竞争力及盈利能力。
【新 能 源】TUV南德授予天合光能光伏跟踪产品TMP实验室资质(2023-02-14)
2月14日,新能源网讯,TUV南德意志集团(以下简称“TUV 南德”)为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合光能”)光伏支架系统检测中心颁发光伏跟踪系统 TMP(Testing at Manufacturers Premises工厂实验室现场测试 )实验室资质。TUV南德依照ISO/IEC 17025:2017,针对天合光能的体系文件、组织、管理评审、测试报告、记录文件、人员培训,纠正措施、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审核,结果表明天合光能实验室资质达到IEC 62817:2014/AMD1:2017标准、具备光伏跟踪产品的独立测试能力要求。
【点评】天合光能获得TMP实验室资质,一方面证明了天合光能跟踪支架业务在人员、设备、设施、环境条件、技术研发、产品可靠等性方面的实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加强天合光能与TUV南德进一步深化合作。
【新 能 源】珈伟新能官宣抛弃锂电业务,集中资源加码光伏(2023-02-13)
2月13日,证券日报网讯,2月10日,珈伟新能公告显示,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公司后续会集中资源深耕光伏行业,不再将锂电池生产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公司相关的锂电池制造已经停产,已不具备研发、生产锂电池的相关条件,公司开发光伏电站及工商业储能项目所需的锂电池,也将通过集中外采的方式进行。珈伟新能在锂电池的布局可以追溯至2016年。此前公司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照明、高效LED光源、太阳能消费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珈伟新能董秘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目前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力业务,通过整合并建立项目开发与运维、EPC总承包、电站资产运营三大业务。
【点评】2021年,珈伟新能的净利润亏损超2亿元。为纾解经营困境,阜阳泉赋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于2022年4月份入主,成为公司新的控股股东,实控人变更为阜阳市颍泉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新实控人的进入将公司发展方向定位为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
【新 能 源】金风科技转让全资子公司100%股权(2023-02-13)
2月13日,金风科技讯,金风科技2月10日晚间发布公告称,2023年2月10日,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天润新能向华东新华转让夏县天润100%股权的议案》,同意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向华东新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转让其持有的夏县天润风电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价格为人民币约11.13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不再持有夏县天润的股权,夏县天润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点评】金风科技此次转让全资子公司股权有利于开拓潜在合作方渠道,优化资产结构及资源配置。股权转让价款可用于归还贷款及补充生产营业所需流动资金,预计对金风科技的净利润产生一定积极影响。
【新 能 源】晶科能源拟扩大硅棒、电池片、组件等产能(2023-02-06)
2月6日,晶科能源讯,2月6日,晶科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拟募集资金不超过 1,000,000.00万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以下项目:年产11GW高效电池生产线项目、晶科光伏制造有限公司年产8吉瓦高自动化光伏组件生产线项目、上饶市晶科光伏制造有限公司新倍增一期8GW高自动化组件项目、二期20GW拉棒切方项目一阶段10GW工程建设项目,主要用于扩大公司硅棒、电池片、组件等优质产品相应产能,除此之外,公司拟使用300,000.00万元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
【点评】上述项目建设完成后,晶科能源可实现新增太阳能电池片产能11GW/年、光伏组件产能16GW/年、硅棒产能10GW/年的生产能力。
【新 能 源】三一重能:预计2023年行业装机容量80GW左右,装机台数预计1.6万...(2023-02-06)
2月6日,三一重能讯,近日,三一重能近期接受调研时表示,公司2022年四季度销售容量为2GW左右,与之前预期保持一致,预计全年销售容量为4.5GW左右,同比增加30%~40% 左右。2023年公司规划销售容量为7~9GW左右,较2022年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三一重能指出,随着项目的逐步核准和大基地项目的推进,以及2022年的招标情况,预计2023年行业装机容量为80GW左右,对应装机台数预计为1.6 万~1.7万台区间。根据十四五风光相关发展规划,预计2023年招标量陆上在80GW左右,海上在20GW左右。
【点评】截至目前,三一重能存量风力发电站约0.4GW左右、光伏电站58.44MW,在建风场0.8GW左右,预计2023 年新开工建设1.5~2GW左右。
【新 能 源】风电整机商华仪风能或将破产(2023-02-06)
2月6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2月2日,华仪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被申请破产清算的进展公告》,其全资子公司华仪风能有限公司收到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传票》,科诺伟业以华仪风能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请求法院受理华仪风能有限公司破产的申请。截至2022年9月30日,华仪电气对华仪风能的长期股权投资余额为115,765.47万元、应收账款2,678.77万元、其他应收款16,002.17万元、预付账款1,000万元,对其提供的担保余额9,429.56 万元。若华仪风能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上述应收款项将存在无法收回的风险,担保责任并未消除,华仪电气将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计提减值准备并确认相应预计负债,此外,华仪电气风电产业业务开展将可能受限,公司风电产业业务规模可能缩小。
【点评】华仪风能成立于2002年,是华仪电气的全资子公司,专业从事风资源测量与评估、风电场项目开发与维护、风力发电机组的制造和销售。主要生产780KW、1.5MW、2.5/3.0MW等系列风力发电机组。
【新 能 源】阳光电源氢能公司增资扩股(2023-02-01)
2月1日,阳光电源讯,为促进氢能业务的发展,阳光电源以及公司部分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拟出资设立合肥元熙氢蔚新能源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并同时拟对全资子公司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增资扩股。本次增资扩股完成后,阳光氢能仍属于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控股子公司。
【点评】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6月,主要从事制氢设备研发制造等,阳光氢能的法定代表人为阳光电源副总裁彭超才。
【新 能 源】海力风电2022年净利下滑(2023-02-01)
2月1日,海力风电讯,1月30日,海力风电公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87亿元~2.321亿元,同比下降79.15%~83.9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173.43万元~5420.66万元,同比下降95.10%~96.23%。海力风电表示,2022年国内海上风电开启平价时代,叠加国补的结束,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公司主营的海风设备产品价格亦相应下滑,进而影响公司利润。
【点评】2021年,受国内海上风电项目补贴政策和供求关系的影响,海上风电建设施工持续高涨,使得海力风电业绩同比基数较高;而2022年,受海上风电平价、项目周期、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项目建设速度放缓,产品需求量相应降低,海上风电行业发展整体处于“低谷期”。
【新 能 源】明冠新材进一步完善光伏组件封装材料产业布局(2023-02-01)
2月1日,明冠新材讯,为进一步完善在国内的光伏组件封装材料产业布局,明冠新材拟与肥东县人民政府签订《太阳能背板及功能性膜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协议》,并在肥东县人民政府辖区新设立全资子公司(项目公司)进行实施“太阳能背板及功能性膜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公司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0.00万元,主要从事太阳能背板及功能性薄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全资子公司名称及经营范围等以工商登记机关最终核准为准)。预计项目总投资5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30亿元,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或自筹资金。
【点评】该项目将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新建建筑面积约20万平米,年产3亿平米太阳能背板及2亿平米功能性膜;二期根据一期建设运营情况适时启动。
【新 能 源】晶澳科技:2022年净利润同比大涨135.45%~174.69%(2023-01-16)
1月16日,晶澳科技讯,1月16日,晶澳科技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公告称,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0,000.00万元~560,0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5.45%~174.69%。晶澳科技持续开拓国内外市场,2022年光伏组件出货量和营收规模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同时受益于技改升级及新产能释放,持续降本增效,叠加汇率变动等积极因素,共同推动公司经营业绩持续增长。
【点评】近年来,光伏行业快速发展,光伏产品需求持续增长,拉动光伏行业保持较高景气,晶澳科技深耕光伏多年,在全行业高景气发展背景下,其业绩实现快速增长。
【新 能 源】中节能5300万元成立子公司,开展光伏电站开发前期工作(2023-01-16)
1月16日,中节能太阳能讯,1月14日,中节能太阳能发布公告称,由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中节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阳能科技公司)与境外全资子公司中节能太阳能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阳能香港公司)共同出资人民币(或等值外币)5,300万元(注册资本金额度根据当地政府要求的金额拟定)成立项目公司,开展光伏电站项目开发前期工作。拟设立的子公司司名称为扬州江都中节能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最终以登记机关核定为准),主营业务(经营范围):一般项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太阳能热利用产品销售;光伏发电设备租赁等。
【点评】中节能太阳能设立子公司推动开展光伏业务,有利于推动公司在江苏省扬州市地区的光伏项目开发工作,有助进一步拓展公司主营业务、增强综合竞争力。
【新 能 源】运达股份陆上9MW平台机组批量交付(2023-01-16)
1月16日,运达股份讯,近日,运达股份陆上9MW平台机组一经推出,便获得市场肯定,已斩获近2GW订单。随着项目批量交付的首台机组下线,运达股份率先吹响陆上9MW平台机组批量交付的号角。自公司北方大基地项目开始大批量交付以来,WD200-8340机组共150台,将陆续开展吊装工作,成为全球首批交付的陆上9MW平台机组。WD215-9100、WD215-10000机组将于2023年6月在山东滨州进行交付、吊装,风场目前已开始前期建设工作。
【点评】运达股份在三北地区建有5处生产基地,具有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搭配运达智慧物流系统,有助于保证其大基地项目交付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