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力】中国大唐在西藏首个风电项目取得备案(2023-11-08)
11月8日,北极星电力网讯,11月6日,中国大唐在藏首个风电项目--八宿县10万千瓦保障性并网风电项目取得备案。据悉,该项目位于昌都市八宿县邦达镇、卡瓦白庆乡,装机容量100MW,拟安装20台单机容量5MW的风电机组。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生产绿色电能约2.36亿千瓦时,节约标煤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9万吨。
【点评】该项目的投资建设将对昌都市清洁低碳高质量发展、改善环境质量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做出大量贡献。
11月8日,北极星电力网讯,11月6日,中国大唐在藏首个风电项目--八宿县10万千瓦保障性并网风电项目取得备案。据悉,该项目位于昌都市八宿县邦达镇、卡瓦白庆乡,装机容量100MW,拟安装20台单机容量5MW的风电机组。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生产绿色电能约2.36亿千瓦时,节约标煤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9万吨。
【点评】该项目的投资建设将对昌都市清洁低碳高质量发展、改善环境质量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做出大量贡献。
11月3日,国际电力网讯,10月31日,南方电网公司与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在北京联合发布国内首个电力物联操作系统——电鸿物联操作系统(以下简称“电力鸿蒙OS”),首次实现一套系统覆盖不同类型、不同品牌的电力设备,实现设备即插即用、海量数据互联互通,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大规模物联设备接入、运行维护提供了一套电力物联操作系统,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空白。
【点评】该系统全栈各种关键技术均为自主研发,全面开源,目前已有超过100个伙伴加入电鸿物联产业链生态,涵盖国内主流芯片、模组、终端厂商。
11月3日,国际电力网讯,10月24日,国家能源集团总投资1260亿元的第四批共37个重点电力项目集中开工,包括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海上光伏、先进燃机和清洁高效煤电项目。其中新能源项目27个,装机容量1307万千瓦,清洁能源投资占比超过60%。本次开工的项目清洁绿色低碳特点鲜明。其中,宁夏中卫二期200万千瓦光伏,是国家首条以开发沙漠光伏大基地、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通道——“宁电入湘”工程的重点配套项目;鄂尔多斯采煤沉陷区300万千瓦光伏、灵武200万千瓦光伏、哈密外送一通道100万千瓦风电光伏、布尔陶亥60万千瓦风电,是国家第二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也是“西电东送”的重要绿色能源;东营100万千瓦海上光伏是全国首个进入实施阶段的吉瓦级大容量海上光伏项目;江苏如东光氢储一体化40万千瓦光伏,是国家第三批大基地项目。
【点评】这批项目中,火电项目更加突出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支撑保障作用。其中,安吉梅溪项目是国家能源集团首个H级燃机项目,5个清洁煤电项目均为电力负荷中心的重要支撑性保障电源,六盘山扩建、中卫热电扩建两个项目,是深化“两个联营”,推进沙戈荒基地开发的配套调峰电源。
11月3日,国际电力网讯,近日,中国电力淮南市政务集中区综合能源项目全容量并网。该项目位于淮南市山南新区市政务集中区内,建设规模1.54兆瓦,包括屋顶光伏、风电等多个绿电板块。项目全容量并网后,年平均发电约155万千瓦时,与燃煤发电机组相比,相当于节约标煤620吨,减少碳排放15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6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23吨。
【点评】该项目利用淮南市办公区域屋顶及停车场资源,建设屋顶光伏、车棚光伏及分散式风机,可在淮南地区形成较好的综合智慧能源展示和示范作用。
10月25日,国际电力网讯,截至10月20日,分别安装于河南驻马店220千伏朗山变电站和台天变电站的标准化自主可控稳控装置已挂网试运行20天,其间运行平稳,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电网的运行可靠性。标准化自主可控稳控装置采用全国产自主元器件,具有故障检测、策略执行等功能,对于保障电网稳控系统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该装置已全面通过型式试验、动模试验验证、出厂试验、现场调试和带负荷检查等多环节检验。
【点评】稳控系统作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二道防线,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提高输电能力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0月25日,国际电力网讯,近日,中电建西洞庭100MW/200MWh储能电站项目顺利完成生产移交,标志着项目正式转入生产运营阶段。该项目是湖南省新型储能“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之一,站址位于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储能类型为电化学储能,总投资5亿元,建设总规模100MW/200MWh,占地面积1.62万㎡,主要合同内容包含储能电站项目建设、设备采购、并网服务等,由中国水电八局中标承建、所属新能源公司实施。
【点评】顺利完成西洞庭储能电站生产移交,是水电八局“高质量履约”的积极行动,为服务常德地区实现“双碳”目标、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贡献了积极力量,对提升中国电建在湘新能源市场品牌影响力具有积极作用。
10月24日,国际电力网讯,10月24日,国家能源集团总投资1260亿元的第四批共37个重点电力项目集中开工,包括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海上光伏、先进燃机和清洁高效煤电项目。其中新能源项目27个,装机容量1307万千瓦,清洁能源投资占比超过60%。推进37个项目集中开工,是国家能源集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以重点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我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重大举措。
【点评】本次开工的项目清洁绿色低碳特点鲜明,示范意义突出。项目分布在宁夏、内蒙古、河北、山东、新疆等15个省区,涉及集团所属16家子分公司,符合国家能源集团“十四五”规划方向,在建设规模、新技术应用、投资效益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10月19日,国际电力网讯,10月10日,国内首例以构网型储能为支撑的纯新能源电力系统储能设备近端短路故障穿越试验在内蒙古额济纳地区电网取得圆满成功,纯新能源电力系统在离网状态下故障穿越能力及构网型储能系统抵御短路故障大扰动冲击能力得到真实检验。该试验是内蒙古电力集团继5月26日开展以构网型储能为支撑的广域纯新能源电力系统黑启动试验、6月17日至19日开展广域纯新能源电力系统长周期离网运行试验之后,开展的第三阶段全实景离网纯新能源电力系统试验,在基于构网型技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基础理论、技术装备、控制策略和数据传输方案等正确性验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检验了构网型储能设备的抗短路冲击能力及离网系统的抗故障扰动能力。
【点评】本次试验的成功开展,为集团公司“基于构网型技术的纯新能源电力系统构建及示范应用”重大科技创新任务画上了圆满句号,额济纳全旗11.46万平方公里供电网络、7.5万千瓦供电负荷、3万多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用电正式配置了安全可靠的绿色电力。
10月19日,国际电力网讯,近日,全国首套智能变电站新型电力系统保护装置在河南开封220千伏仪封变电站挂网试运行。该装置有助于解决高比例新能源并网条件下新能源及电力设备的弱支撑性和低抗扰性问题。此次挂网运行的保护装置共四套,包括两套新原理线路保护装置、两套性能提升线路保护装置。新原理线路保护装置应用不依赖电源特性的单端快速时域距离保护原理,实现故障快速精准判别;性能提升线路保护装置基于电气量暂态时域信息判断故障特性,避免了发生故障时调控系统动作导致出现距离保护误动或拒动的问题。
【点评】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将开封供电公司作为试点单位,挂网试运行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原理及性能提升线路保护装置。3月初,开封供电公司依照这四套保护装置应用场景,选择电压等级较高的新能源并网联络线路220千伏源仪线作为保护装置的挂网试运行线路。9月29日,这四套保护装置开始在220千伏仪封变电站挂网试运行,实现新型电力系统保护装置首次在智能变电站挂网。
10月19日,国际电力网讯,近日,云南省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中心成立。云南省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中心以关键技术研发为使命,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和数字电网建设、智慧能源的发展,以“1个中心+5个技术方向+N个合作企业/高校”的模式从新型电力系统的规划建设、安全运行控制、智能运维、数字化支撑及关键技术产业化等技术方向全面推进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点评】这是国内首批次省级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中心,也是南方电网公司首个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中心,为云南省建设内联外通融合互补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基础科研平台支撑。
10月13日,北极星电力网讯,随着智慧电厂建设逐步迈向深水区,基建期即开展智慧化建设已成为发电企业聚焦长期运营效益的共同选择。近期,科远智慧成功中标淮河能源控股集团谢桥电厂2×66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发电项目智慧基建管理系统,助力电厂基建全要素、全流程一体化、可视化管控,为电厂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增效。淮河能源控股集团谢桥电厂2×66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发电项目被列入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规划建设2台66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同步建设烟气脱硫和脱硝装置。
【点评】项目建成后,将与谢桥煤矿和张集煤矿形成联动,既能发挥矿区煤炭基地的优势,扩大煤电联营淮南模式效应,又能满足安徽电网“十四五”期间电力负荷发展需要,进一步缓解安徽省及长三角电力供应压力,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能源保障。
10月13日,北极星电力网讯,近日,在国网宁夏银川供电公司黎明变电站运维人员张兵执行完最后一道操作令后,该变电站二次系统改造工程全部完成,标志着西北首座新一代变电站二次系统试点站正式投入运行。国网银川供电公司积极承担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新一代变电站二次系统试点建设任务,结合110千伏黎明变电站二次系统综合自动化改造,开展新一代变电站二次系统试点建设。此次改造涉及22个间隔70余台二次设备,保护、测控、自动化及网安、通信等二次设备的芯片全部采用国产芯片,且站内各类监控系统数据库全部由国内自主研发。
【点评】改造后,新一代变电站二次系统实现通信链路状态、虚回路、设备温度等全类型数据可视化,支持全站保护装置自动巡视、自主生成巡视报告、自主上送巡视异常信息,大幅提高现场工作效率。
10月13日,国际电力网讯,10月8日,宁夏银川电网110千伏黎明变电站二次系统改造工程全部完成。西北地区首座新一代变电站二次系统试点站正式投入运行。作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西北地区试点建设新一代变电站二次系统试点站的单位,银川供电公司于9月初开始实施110千伏黎明变电站二次系统改造及建设,涉及22个间隔70余台二次设备。该公司还更换了全站的保护、测控、自动化及网络安保、通信等二次设备的芯片,采用了国内自主研发的各类监控系统数据库,进一步提升站内二次设备的可靠性。
【点评】银川供电公司在110千伏黎明变电站内新安装了智能故障录波器及配套设备,新增了二次系统可视化、全站系统配置文件校验、智能巡检等功能模块,实现了全站二次设备的通信链路状态、虚回路校验、设备温度等全类型数据可视化。
9月28日,北极星电力网讯,近日,位于天津经开区现代产业区的重点能源配套工程10千伏电路环网如期完工送电。该项目的建成投用,将为敏实汽车、鸿图汽车、富维海拉车灯、裕欣机器人等一批园区内重点项目的顺利建设以及后续入驻园区企业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在大幅提升电网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同时,完善网架,搭建园区内10千伏电网结构,夯实园区的电网供应硬实力,满足现代产业区未来5年的发展需求。
【点评】该电力环网由国网滨海电力公司投资,汉沽供电服务中心施工建设,总投资2270余万元,主要采用不同变电站的站间联络方式,由营城110千伏变电站与南环110千伏变电站分别新建两条出线。其中,新建双回架空线路长度1.454千米,新建单回电缆线路5.98千米,总共实现切带容量4万千伏安。
9月27日,国际电力网讯,9月15日,针对±800千伏楚雄换流站交流滤波器引线断裂情况,南网超高压公司输变电设备腐蚀控制与技术标准验证实验室(以下简称“腐蚀控制实验室”)首次完成设备腐蚀成因及失效分析,并基于可靠性检修(RCM)模式完成了动态分析及策略调整,从运维、检修、设计选型环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南方电网 公司高度关注腐蚀控制产业技术发展,在腐蚀监测及腐蚀涂装等方面取得多项先进研究成果,并于2020年联合主导发布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标准体系及《腐蚀控制工程全生命周期通用要求》等3项ISO技术标准。
【点评】这标志着南方电网公司首个腐蚀控制实验室正式投运,为优化电力设备检修策略、提升电力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有力支撑。
9月25日,北极星电力网讯,9月21日,由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甘孜站,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台现场组装式特高压1000千伏现场组装主变压器,一次通过厂内试验,产品各项指标和参数优良。保变电气于2023年3月中标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川渝工程甘孜站7台现场组装式1000千伏主变压器,中标设备主变压器为保变电气独立设计、独立生产。
【点评】承接该工程1000千伏现场组装主变压器研发制造任务,有效提升了保变电气特高压交流变压器的研发能力及现场组装变压器的工艺制造水平。该工程首台产品试验的一次性通过,进一步巩固了保变电气在特高压变压器研制方面的行业领先地位,促进了保变电气特高压变压器制造的技术升级和发展,对提升保变电气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9月22日,国际电力网讯,9月20日,中国能建在安徽省池州市投资的池州墩上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举办开工典礼。据悉,该项目建设地位于墩上街道茅坦村和塔山村,是贵池区重点工程之一,也是该街道目前最大的单体投资项目,总投资10亿元,总占地面积约1854亩,为光伏发电与渔业养殖相结合的综合利用电站。
【点评】根据建设方案,该项目将在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发电、下方水域发展特种水产养殖,“水下养鱼,水上发电”,可有效提高单位水域产值,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9月22日,国际电力网讯,9月20日,中国能建在安徽省池州市投资的池州墩上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举办开工典礼。据悉,该项目建设地位于墩上街道茅坦村和塔山村,是贵池区重点工程之一,也是该街道目前最大的单体投资项目,总投资10亿元,总占地面积约1854亩,为光伏发电与渔业养殖相结合的综合利用电站。
【点评】根据建设方案,该项目将在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发电、下方水域发展特种水产养殖,“水下养鱼,水上发电”,可有效提高单位水域产值,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9月19日,国际电力网讯,9月13日,昆仑万维公告称,其拟将全资子公司宁波昆仑点金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宁波点金”)和霍尔果斯昆诺天勤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昆诺天勤”)所持北京绿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绿钒”)50%的股权及未来可转成10%股权的可转债转让给公司实际控制人周亚辉先生。
【点评】本次预计交易对价为4-4.5亿元人民币,本次交易如果完成,公司不再持有北京绿钒的股权及债权,北京绿钒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2022年底出资3亿元人民币投资北京绿钒。
9月19日,北极星电力网讯,9月17日11时,国家电投西藏自治区发改委综合智慧能源项目正式开工。西藏自治区发改委后勤部、公司规划发展部、山南公司、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参加开工仪式。该项目是西藏公司首个采用能源托管模式实施的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项目创新采用太阳能电热一体化联供技术,大幅提高了太阳能综合利用效率,耦合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多种低温热能深度应用技术,实现高效清洁供暖,同时项目自主研发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院区能源信息化集中自动控制。
【点评】项目建成后,年节约标准煤约 283.13t,减少 CO2排放量约 772.34t、SO2排放量约0.149t、氮氧化物排放量约 0.166t、烟尘排放量约 0.03t,节能减排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