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 炭】建投能源:2024年公司长协煤合同2900万吨左右,覆盖率超80%(2024-07-10)
7月10日,中国煤炭市场网讯,建投能源公司宣布,2024年公司长协煤合同签约量达2900万吨左右,覆盖率超过80%,实现了合理增长和质的提升。公司电煤主要采购自山西、陕西、内蒙古及河北本地,未使用港口煤。河北区域已实现电量全部市场交易化,2024年预计将实施长周期结算。建投能源在2023年已实现双机投产,并计划在2024年下半年启动多个项目。公司还参与设立科技创业投资基金,目标募集规模为1.08亿元,专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及综合利用技术等领域。
【点评】建投能源通过签订长协煤合同和优化电力交易模式,显著提升了电力市场的稳定性和供应保障。同时,积极投资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技术,展现了公司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决心。未来需持续关注项目进展和市场变化,确保公司在新旧能源交替中的领先地位。
【煤 炭】国家能源集团加强能源保供与内蒙古深化合作(2024-07-09)
7月9日,中国煤炭资源网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了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组关于二十届中央第一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通报中提到,国家能源集团将持续增强能源保供能力,通过与内蒙古深化合作,解决资源接续问题,破解关键性瓶颈问题。集团加快推进煤矿依法合规释放产能,以煤电、煤化项目带动内蒙古、陕西、新疆、宁夏等区域资源获取。目前,新街一二井项目核准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协调国家矿监局完成新疆三处露天煤矿2200万吨/年产能核增,有效增强能源保供的支撑能力。
【点评】国家能源集团通过深化与内蒙古的合作,加快推进煤矿产能释放,为增强能源保供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解决资源接续问题,还将推动相关区域的经济发展和能源结构优化。未来,需继续关注政策落实情况,确保能源供应的安全和稳定。
【煤 炭】山西焦煤集团汾西矿业产能核增项目获批(2024-07-08)
7月3日,中国证券报讯,山西焦煤集团宣布,汾西矿业正文煤业产能核增项目正式获得山西省能源局批复,生产能力由90万吨/年增至120万吨/年。2021年以来,正文煤业抢抓国家释放煤炭优质产能、鼓励有条件煤矿增产保供的政策窗口期,把推进产能核增列为“生命工程”来抓。正文煤业成立工作专班,按照“厘清思路、目标明确、超前谋划、全力以赴”的工作总基调,压紧压实责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加速推进产能核增手续办理。此项目的批复将显著提升汾西矿业的煤炭生产能力,为区域能源供应提供有力保障。近年来,山西焦煤集团通过技术改造和管理优化,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本次产能核增是其应对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
【点评】汾西矿业产能核增项目的获批,将有效提升山西焦煤集团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通过技术改造和管理优化,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也为区域能源供应提供了重要保障。未来,需继续推动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确保煤矿安全高效运行。
【煤 炭】陕煤集团新疆项目股权转让协议正式签订(2024-07-02)
7月2日,陕煤集团讯,6月27日,在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陕煤集团、兵团能源集团和新星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正式签署《新疆中新建煤炭产业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协议》。此举标志着陕新合作取得重大进展,陕煤集团将主导开发新疆岔哈泉二号煤矿及下游转化项目。该项目位于巴里坤县,煤炭资源丰富,适合露天开采,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开发条件。岔哈泉二号煤矿预计年产能1500万吨,配套建设同等产能的洗煤厂,项目正在进行地质勘探。陕煤集团表示,将把该项目打造成高产高效智能化标杆矿井,推动产业链条的配套互补和协同发展,为地方经济和集团发展做出贡献。
【点评】陕煤集团在新疆的项目推进不仅展示了其在煤炭资源开发方面的实力,还体现了陕新合作的深化。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进一步优化陕煤集团的产业布局。未来,通过高效智能化矿井建设和产业链延伸,必将推动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煤 炭】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公司能源保供任务过半(2024-07-02)
7月2日,国家能源集团宁讯,截至6月23日,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公司今年以来煤炭生产累计完成3014.9万吨,同比增长34.18万吨;油化品生产累计完成575.7万吨,同比增长89.5万吨;铁路运量均创同期最好水平。公司各板块协同发力,关键任务目标提前实现“双过半”,彰显了宁夏煤业在区域内能源供应中的重要作用。上半年,公司优化煤炭生产布局,加强煤层配采,提升煤制油化工品生产效率。运输板块优化列车开行方案,提升运输能力,月度运量创同期最好水平。此外,宁夏煤业还积极布局战略新兴产业,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着力推进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发和煤制油化工产业关键技术研究,推动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
【点评】宁夏煤业公司在上半年取得的显著成绩,展现了其在能源保供和多元化发展方面的强大实力。通过优化生产布局和运输方案,不仅提升了生产和运输效率,也为区域能源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未来,继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将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煤 炭】徐矿集团“智改数转网联”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升级(2024-07-01)
7月1日,徐矿集团讯,2024年6月28日,徐矿集团发布“智改数转网联”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煤炭、电力、煤化工和煤机制造等主体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集团加快“三网”深度融合,建立智能化矿山,提升生产系统和设备的在线预警和自动分析处理能力。通过引进智能AI违章监控、智能巡检机器人等设备,实现井下工作面5G全覆盖和采煤机自动化智能运行。智慧电厂运用全过程智能化远程控制系统,提高了生产信息化、标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煤化工领域,建立了智能化设备维护管理系统,极大提高了检维修效率。制造业方面,引进焊接机器人、激光下料机等智能化设备,提升了生产效率。
【点评】徐矿集团的“智改数转网联”行动计划展示了其在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方面的创新和前瞻性。通过全面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为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示范。未来,继续深化技术应用和创新,将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和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煤 炭】广东省煤炭储备与运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2024-06-27)
6月27日,南方新闻网讯,广东省煤炭储备与运销有限公司(简称“广东煤炭储销公司”)在广州粤电广场举行乔迁新址暨揭牌仪式。公司注册资本为4.6亿元,主营业务包括煤炭采购、储备、销售及货物进出口。作为广东省煤炭保供重点企业,广东煤炭储销公司致力于构建安全稳定的煤炭供应链,积极对接优质煤炭资源,拓展全产业链业务。公司已建立完善的市场化体制机制和高效的内部管理体系,未来将继续做强做优煤炭储备和销售业务,确保广东省能源可靠稳定供应。
【点评】广东煤炭储销公司的成立和发展,将大幅提升广东省的煤炭储备和供应能力。通过构建高效的煤炭供应链,优化内部管理,公司在保障能源安全和稳定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和智能化,将为广东省的能源保障提供坚实的支撑。
【煤 炭】安源煤业发布“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2024-06-25)
6月25日,中国证券报讯,安源煤业发布了“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方案旨在通过加强主营业务、提升治理水平和拓展沟通渠道,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在煤炭生产方面,安源煤业将抓好接替工程兑现,优化生产技术方案,合理组织劳动,确保煤炭产量稳定。在物流贸易方面,公司将充分利用区域和品牌优势,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提升物流效率。同时,安源煤业将启动煤矿智能化建设,完善“数字安煤”平台,提高生产和管理的数字化水平。公司还计划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加强信息披露,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增强投资者信任。
【点评】安源煤业的“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体现了公司对高质量发展的追求。通过加强煤炭生产、推进智能化矿井建设和提升治理水平,安源煤业将进一步增强竞争力和市场信任度。这一综合性的行动方案,有助于公司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稳健发展,确保股东利益。
【煤 炭】河南能源债券发行,认购倍数再创新高(2024-06-25)
6月20日,大河财立方讯,河南能源集团成功发行10亿元定向债务融资工具(PPN),认购倍数达到31.3倍,再次刷新河南省管国企债券发行认购倍数记录。此次债券发行利率为3.3%,较上一笔债券利率下降100BP。自2023年12月重启发债以来,河南能源已成功发行三次债券,累计发行30亿元,均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河南能源积极与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投资人沟通,稳步推进债券发行和信用修复工作,提升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形象和信任度。未来,公司将继续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推动高质量发展。
【点评】河南能源此次债券发行的成功,体现了投资者对其改革发展成果的高度认可。通过持续的信用修复和有效的沟通,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信任度不断提升。未来,河南能源需继续优化融资策略,确保高质量发展和资本市场的稳定。
【煤 炭】甘肃能化:公司拥有8对煤炭生产矿井,核定年产能1624万吨(2024-06-20)
6月20日,甘肃能化公司讯,公司目前拥有8对煤炭生产矿井,总核定年产能为1624万吨。2023年底,公司煤炭保有储量达1222亿吨,可采储量约为7624万吨。公司主要生产动力煤和配焦煤,签订了大量电煤长协合同,电煤保供占比较高。甘肃能化还在积极推进新矿井和露天矿的建设,总年产能预计将增加690万吨。为提高煤炭主业效益,公司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优化煤炭产品和销售结构,推动在建项目尽快投产见效。公司还在开展清洁高效气化气项目,以煤为原料,生产包括氨、甲醇等在内的多种化工产品,进一步提升煤炭产品的附加值。
【点评】甘肃能化在煤炭生产和储备方面的优势,为公司在煤炭市场中的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优化生产和销售策略,公司有效提升了煤炭业务的效益。同时,清洁高效气化项目的推进,不仅拓宽了产品线,也顺应了环保要求,显示出公司在产业转型中的前瞻性。
【煤 炭】神东外购煤提前实现年度任务过半目标(2024-06-19)
6月19日,国家能源集团讯,神东煤炭外购煤在6月13日已累计发运1476.2万吨,提前17天完成年度任务的一半。神东煤炭通过“自产煤和外购煤协同互补”的模式,全力保障煤炭供应。为实现年度外购煤计划,神东煤炭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超前谋划、签订长协合同和优化资源调度等。在面对市场波动时,公司加强了市场调研,调整了发运计划,以提高装车效率。此外,公司积极与合作方沟通,解决业务衔接中的问题,确保外购煤高效运行。通过这些努力,神东煤炭有效保障了煤炭供应的稳定和高效。
【点评】神东煤炭提前实现外购煤年度任务过半,显示了其在供应保障和资源管理方面的卓越能力。通过超前谋划和有效的市场调研,公司不仅稳定了外购煤资源,还提升了供应效率,为应对市场波动提供了坚实保障。这种积极主动的措施为其他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煤 炭】5月中国神华商品煤产量同比增长1.9% 煤炭销量下降0.8%(2024-06-18)
6月18日,中国煤炭市场网讯,中国神华发布公告显示,2024年5月份,中国神华商品煤产量为2740万吨,同比增加1.9%,但环比下降0.4%。煤炭销售量为3640万吨,同比下降0.8%,环比下降1.6%。此外,黄骅港装船量为1940万吨,同比增长22%;天津港煤码头装煤量为380万吨,同比下降5%。1-5月,中国神华累计商品煤产量为13620万吨,同比增长2.3%;煤炭累计销量为19050万吨,同比增长5.3%。总体来看,尽管煤炭产量有所增长,但销售情况表现平平,反映出市场需求的不稳定性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公司运营的影响。
【点评】中国神华在5月的煤炭产量略有增长,但销售量却出现了下降,显示出市场需求的波动对企业运营产生了一定压力。随着市场需求的不稳定性增加,未来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制定更加灵活的生产和销售策略,以应对市场挑战和不确定性。
【煤 炭】苏能股份:子公司以322万元竞得煤炭资源勘探探矿权(2024-06-14)
6月14日,中国煤炭市场网讯,苏能股份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崇信县百贯沟煤业有限公司成功竞得甘肃省崇信县百贯沟西煤炭资源勘探探矿权,竞拍金额为322万元。此次竞拍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并在规定时间内签订了《探矿权挂牌出让成交确认书》。此次获得的探矿权涵盖16.0783平方公里,勘查区位于甘肃省崇信县新窑镇和黄花镇,首次出让期限为5年,可采煤层为5层不粘煤,总资源量约3605.60万吨。此次成功竞得探矿权,有助于苏能股份增加煤炭资源储量,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并增强其在煤炭市场的竞争力。但公司在实际勘查过程中仍需关注资源储量和品位可能与预期存在差距的问题。
【点评】苏能股份通过竞得探矿权进一步扩展了煤炭资源储备,显示出其在资源扩展方面的战略眼光。此次竞拍成功不仅有助于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还为未来的市场竞争打下了坚实基础。然而,实际勘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资源差异风险,要求公司在项目推进中更加谨慎和务实。
【煤 炭】越界采矿,辽宁能源被罚没4424万(2024-06-13)
6月13日,辽宁能源公告称,旗下西马煤矿因越界采矿,被辽阳市自然资源局罚款4424万元。西马煤矿从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未经审批超出批准范围建设采区,采掘27.7539万吨煤炭,获利3403万元。依据《矿产资源法》和《辽宁省自然资源厅矿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标准》,辽阳市自然资源局责令退回矿区范围,并处以违法所得30%的罚款,共计4424万元。辽宁能源主营煤炭开采和销售,2024年一季度营收15.74亿元,净利润8253.38万元,同比下降71.25%。
【点评】辽宁能源因越界采矿被重罚,反映出矿产资源管理的严格执行。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必须遵守法律法规,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此次处罚不仅对辽宁能源产生财务影响,也提醒其他企业加强合规管理,避免类似违法行为。
【煤 炭】中煤华利15万吨/年煤基环保炭材料项目一期工程开工(2024-06-11)
6月11日,中国新闻网讯,2024年6月6日,中煤华利15万吨/年煤基环保炭材料项目一期工程在巴里坤县西部矿区循环经济产业园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12.66亿元,预计建设工期21个月,力争2026年3月试生产。项目位于大红柳峡乡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依托吉朗德煤矿的优质原料煤,计划生产4万吨压块破碎炭和1万吨柱状活性炭,产品可应用于饮用水净化、废水处理、食品脱色等领域。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一流的环保炭材料示范基地和国家环保应急材料主要储备基地,有望成为国内最大的活性炭生产企业,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点评】中煤华利煤基环保炭材料项目的开工,标志着环保材料领域迈出重要一步。通过利用优质煤炭资源,生产高附加值的环保炭材料,项目不仅符合国家环保政策,也为巴里坤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未来,该项目有望提升我国在环保炭材料领域的竞争力,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煤 炭】永泰能源:海则滩煤矿加快建设 煤下铝勘探加快审批(2024-06-05)
6月5日,永泰能源讯,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301.2亿元,归母净利润22.6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67%和41.73%。公司煤炭板块的海则滩煤矿项目建设加快,完成了四条井筒冻结并进入掘砌阶段,工期提前一个多月。项目计划2024年6月开展二期工程,2027年实现达产,年产能可达1000万吨。煤下铝资源勘探也在加快推进,已完成8座矿井的初步综合调查,资源量超过1亿吨,现已上报审批。电力业务方面,2023年实现发电量373.49亿kWh,同比增长4.16%,电力板块营收达167.11亿元。(来源:永泰能源)
【点评】永泰能源在海则滩煤矿和煤下铝资源勘探方面取得的进展,显示了公司在能源资源领域的战略布局。通过加快项目建设和资源勘探,公司不仅提升了煤炭和电力产能,还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煤电一体化的推进,永泰能源有望在能源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增强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煤 炭】5月准能集团商品煤完成518.6万吨 超计划8.6万吨(2024-06-04)
6月4日,准能集团讯,5月份商品煤产量达到518.6万吨,超出月计划8.6万吨,发电量完成3.9亿度,超出月计划0.1亿度。各单位为实现半年“硬过半”目标,积极备战迎峰度夏能源保供,从严从实抓牢安全生产,优化生产组织。哈尔乌素露天煤矿、黑岱沟露天煤矿等各部门紧密协同,通过优化生产方案、调整采剥方案和合理压缩运距,提升了生产效率。设备维修中心也加快推进关键设备的组装和维修,保障生产持续稳定。选煤厂动态优化洗选方案,提高资源利用率,确保商品煤热值目标达成。矸电公司通过设备治理和电力营销,保证机组稳定发电,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点评】准能集团在5月份超额完成商品煤生产和发电任务,展示了其在生产组织和协调方面的高效能力。通过优化生产方案和设备维护,集团能够在面对多种挑战时保持生产稳定,确保能源供应。这不仅有助于满足迎峰度夏的电力需求,也为后续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煤 炭】兖矿能源加码智慧物流 15.55亿收购物泊科技(2024-06-03)
6月3日,中国煤炭资源网讯,兖矿能源将出资15.55亿元收购物泊科技有限公司45%的股权,并获得额外6.32%的股权表决权,使其总表决权达到51.32%,从而取得控制权。物泊科技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和全球主要经济区域的大型科技创新型综合物流服务商,业务涵盖大宗商品供应链、互联网+物流等领域。兖矿能源表示,此次收购将有助于其智慧物流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升供应链效能,实现协同发展,并增厚公司业绩。物泊科技在2023年和2024年一季度实现了显著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并承诺未来五年的净利润目标。
【点评】兖矿能源通过收购物泊科技,进一步加码智慧物流领域,体现了其在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协同上的战略布局。物泊科技的加入将提升兖矿能源的供应链管理和服务能力,有助于实现企业的高效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同时,物泊科技未来五年的业绩承诺也为兖矿能源带来了较为稳定的收益预期,增强了投资者信心。
【煤 炭】因多项违规问题 陕西黑猫全资子公司被责令停产整顿并罚款(2024-06-03)
5月31日,陕西黑猫公讯,其全资子公司张掖市宏能煤业有限公司因违反多项安全生产法规,被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甘肃局责令停产整顿3日,并合并罚款139万元。违规事项包括违规承包工程、安全培训不到位、巷道支护失效、水害预案演练缺失等。甘肃局依据相关法规对宏能煤业及其总经理分别处以罚款,并要求进行隐患排查和安全培训。陕西黑猫表示,将按要求整改,确保处罚不会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点评】此次处罚反映了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严格监管和零容忍态度。陕西黑猫需要认真整改,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矿工安全。此事件也提醒其他煤矿企业,加强安全管理,遵守法规,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
【煤 炭】国家能源集团平庄煤业玻璃沟矿井及选煤厂项目正式开工(2024-05-29)
5月29日,中国煤炭市场网讯,国家能源集团平庄煤业玻璃沟矿井及选煤厂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国家能源集团2024年重点投资的30个重大工程项目之一,位于内蒙古准格尔矿区北部,初期建设规模为400万吨/年,服务年限为41.5年,总投资58.14亿元,预计2027年底投产。该项目采用主斜井、副立井综合开拓方式,生产的长焰煤质量优良,主要用于动力煤。项目的开工建设将增强平庄煤业的资源接续和能源保供能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点评】平庄煤业玻璃沟矿井及选煤厂项目的开工建设,标志着公司在煤炭产业核心区的进一步发展。该项目不仅有助于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将为地区经济发展和能源保障作出重要贡献。通过引进先进的开采和选煤技术,项目有望成为高产高效矿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