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 炭】新集能源:截止2023年12月末公司矿权内资源储量62.14亿吨(2024-04-15)
4月15日,新集能源讯,日前,新集能源在接受机构调研时公布,其矿区总面积约1092平方公里,资源储量高达101.6亿吨,占安徽省四大煤炭企业总资源量的40%。截至2023年12月末,公司矿权内资源储量达到62.14亿吨,且有向深部延伸资源储量26.51亿吨,总计88.65亿吨。公司目前拥有5处采矿权和4处探矿权,全力推进采矿技术和设备的升级。公司还透露,为提高煤炭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已实施一系列煤质管理和提升措施,确保商品煤质量稳定。
【点评】新集能源的庞大资源储量和有效的资源管理策略,为其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在提升煤质和扩展市场份额方面的努力,不仅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也优化了资源利用效率。此外,持续的技术投入和创新是推动公司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这将进一步巩固其在煤炭行业的领导地位。
【煤 炭】陕煤集团首套全生命周期成套设备联合试运转圆满成功(2024-04-11)
4月11日,陕煤集团讯,2024年4月3日,陕煤集团的首套全生命周期成套设备在西安重装铜川煤机公司完成地面联合试运转,标志着该项目取得重要进展。该套智能综采设备包含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及液压支架,均由西安重装所属企业自主制造。这一设备系统具备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动态预测、远程诊断和协同控制的性能优势,能有效降低职工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韩城矿业公司象山矿井21512工作面成为陕煤集团首个应用此套全生命周期成套化设备的智能化综采工作面。这一进展不仅提升了安全生产水平,保障了煤炭稳定供应,也展示了西安重装集团在研发制造煤矿智能化装备的综合实力。
【点评】陕煤集团首套全生命周期成套设备的成功试运转是煤炭行业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表明了中国煤炭行业在提升矿山智能化水平、保障生产安全及优化资源利用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通过实施高端装备,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确保煤炭开采过程的安全和环境友好,有助于实现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创新还预示着煤炭行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即向更智能化、高效化和绿色化的方向转型。
【煤 炭】山西焦煤:华晋焦煤沙曲一号煤矿复产(2024-04-10)
4月10日,山西焦煤讯,山西焦煤公司宣布,其子公司华晋焦煤沙曲一号煤矿已于2024年4月8日获得吕梁市应急管理局和地方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局的复产批准。此次复产是在矿区进行了安全整顿和系统改造后进行的。2023年12月,沙曲一号煤矿因发生事故而被责令停产整顿,事故导致3人遇难,1人受伤。停产整顿期间,煤矿进行了深入的安全检查和风险整改,以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沙曲一号煤矿的复产对山西焦煤的总产能有重要影响,该矿年核定产能450万吨,占公司总产能的9.20%。复产后,矿场将进一步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风险管控,确保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点评】沙曲一号煤矿的复产对于山西焦煤及其母公司来说是一个积极的发展,显示出企业在事故后强化了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此次成功复产也体现了公司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和承诺。此外,这将有助于缓解地区煤炭供应的压力,对于保障能源安全和促进地方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煤 炭】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首季自产商品煤首次突破1600万吨(2024-04-08)
4月8日,中国煤炭市场网讯,截至2024年3月31日,国家能源集团旗下的准能集团自产商品煤年累计完成1614万吨,首次突破1600万吨大关,超出进度计划73万吨,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成绩标志着准能集团在首季度取得了“开门红”,持续助力国家的能源保供任务。准能集团全面实施国家能源集团的“136”发展战略和“41663”工作方针,聚焦高水平安全与高效率运行,通过全链条提升运行效率,优化生产和物流,确保了高质高效的工作进度。
【点评】准能集团的这一成就不仅是其自身实力的体现,也对国家能源保供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这标志着国家能源集团及其子公司在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确保安全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外,这一成绩也显示了中国煤炭行业在确保能源安全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决心与能力。
【煤 炭】淮北矿业:2023年净利润62.25亿元,同比下降11.21%(2024-04-07)
4月7日,证券日报讯,淮北矿业发布的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3.87亿元,同比增长6.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25亿元,同比下降11.21%。该下降反映了煤炭市场压力,尤其在国际供应好转和进口煤量增加的背景下。煤炭销售收入同比减少,导致公司煤炭业务盈利稳定。影响因素包括煤价高位、市场环境变化及国内安监趋严等。煤化工业务受原料煤价格高位和焦炭价格下滑影响,业绩下降。
【点评】淮北矿业的年报反映出煤炭行业在经历价格和市场环境波动后的调整。虽然煤炭销售收入下降,但公司通过调整业务结构和提高效率来应对挑战。煤炭市场的未来发展仍将面临国际供需关系、政策变化和经济形势的影响,公司需要持续关注行业趋势,灵活调整战略以稳定增长。
【煤 炭】国家能源集团发布国内首个工业设备诊断运维大模型(2024-04-03)
4月3日,中国煤炭网讯,3月26日,国家能源集团数智科技公司自主研发并上线了国内首个工业设备综合诊断运维AI大模型,该模型管理应用平台也同步投入使用。这个创新项目旨在应对能源行业中设备种类繁多、结构复杂、运维难度大的挑战。通过人工智能底座,这个大模型能全面覆盖煤炭、化工、电力等行业的专用和通用设备。它具备出色的数据处理和文本理解能力,能够提供综合智能知识库,支持“培训智帮”功能,为企业提供全面的设备运维指导服务。此外,基于该模型构建的管理应用平台为运维人员提供了一套三维可视化的故障定位、拆装、培训工具,从而助力企业实现设备的智能化维修管理,提高运维效率并降低成本。
【点评】国家能源集团推出的工业设备诊断运维AI大模型,标志着中国在智能化运维领域的重大突破。这不仅能显著提升设备维护的效率和精度,还有助于企业降低运维成本,增强其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此举也体现了中国在推动工业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决心和进展,对于提高国内能源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管理效率将产生深远影响。
【煤 炭】兖矿能源:2023年净利润201.40亿 同比减少39.62%(2024-04-02)
4月2日,中国证券报讯,兖矿能源在2023年的年报显示,该公司实现了营业收入1500.25亿元,比上一年减少了33.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1.40亿元,同比减少了39.62%。这一显著的利润下降反映了整个煤炭市场的压力,尤其是在国际供应好转和进口煤大幅增长的背景下,煤炭价格保持在历史较高水平。公司的煤炭业务销售收入为1020.19亿元,同比减少439.71亿元,降幅达30.1%。兖矿能源的主要业务包括煤炭、煤化工和电力,其中煤炭业务为其核心,包括动力煤、喷吹煤和焦煤。
【点评】兖矿能源2023年的业绩下滑显著,反映了煤炭行业面临的广泛挑战,包括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加剧和全球供需变化。尽管如此,公司仍在积极推进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的建设,拓展资源储备,优化“产销储配送”物流体系,这些措施可能有助于兖矿能源在未来市场中提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煤 炭】国家能源集团大南湖二矿获采矿许可证,产能1300万吨(2024-03-27)
3月27日,中国煤炭市场网讯,3月19日,国家能源集团下属的哈密煤电公司大南湖二矿收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正式获得年产1300万吨的采矿许可。该矿位于新疆哈密市西南部,是“疆电外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十三五”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规划的露天煤矿之一。大南湖二矿自2013年建成以来,持续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实现了高温预警监测、全覆盖监控等智能化系统。该矿的成功开发将为哈密南—郑州特高压输电工程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持,并对外送疆煤做出积极贡献。
【点评】大南湖二矿的采矿许可证获批标志着国家能源集团在新疆的煤炭开发进一步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不仅能提升新疆地区的能源供应能力,也有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此外,该矿的智能化建设成果展示了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为实现煤炭行业的绿色和安全生产提供了良好示范。
【煤 炭】河南能源发行10亿元定向债务融资工具(2024-03-26)
3月26日,中国煤炭市场网讯,河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河南能源)成功发行10亿元定向债务融资工具,这是河南能源3个月内发行的第二笔债券,此次发行在市场上获得高度关注,认购倍数达到22.7倍,发行利率较上期债券降低了120个基点。自2023年11月接受注册以来,河南能源的定向债务融资工具注册金额达到30亿元,有效期为2年。河南能源近年来积极优化债务结构,通过债务融资工具发行,加强市场信用修复,有助于提升市场信心,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2024年,河南能源计划完成营业收入超过1200亿元,利润总额达63亿元。
【点评】河南能源此次成功发行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反映了市场对其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的积极评价。通过优化债务结构和加强信用修复,河南能源增强了市场信心,为公司的稳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不仅有助于河南能源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为煤炭及能源领域的其他企业提供了良好的信用融资案例。
【煤 炭】绿地集团开辟能源新赛道 全面布局煤炭仓储运输领域(2024-03-25)
3月25日,中国煤炭市场网讯,3月20日,绿地集团与中煤能源集团、上海市经信委、河北港口集团等机构签署了能源保通保畅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拓展煤炭物流业务,强化物流保供能力,并加强煤炭储备业务。绿地集团将利用河北港口集团的港口平台,推进北方与南方港口的联动,确保上海市的电煤供应安全。绿地能源已成为上海电煤保供的关键平台,并积极探索发展新能源业务,做强做优能源产业,增强企业发展动能。此外,绿地集团还与内蒙古鑫和资源投资集团等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旨在获取稳定的资源供应并保障对电厂需求的精准对接。
【点评】绿地集团的全面布局在煤炭仓储和运输领域,标志着公司在能源行业的新战略方向。此次合作不仅有助于优化煤炭物流和保供链,也为上海及周边地区的能源供应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此外,绿地集团的新能源业务发展及其对上游煤炭资源的战略采购,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为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煤 炭】国能新疆公司煤炭销量突破2000万吨,创历史新高(2024-03-20)
3月20日,中国煤炭市场网讯,截至3月18日,国家能源集囤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今年累计完成煤炭销售量达到2024.4万吨,同比增长3.7%,创下历史同期新高。特别是在3月13日,公司单日煤炭销量超过30万吨,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国能新疆公司作为新疆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一直致力于实施国家“三基地一通道”战略定位,不断优化“西煤东运、北煤南下”的战略布局,有效提升了能源保供工作的效率。公司还积极开辟“疆煤外运”新通道,并与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保持紧密合作,确保煤炭外运顺畅。
【点评】国能新疆公司的煤炭销量创历史新高,不仅显示了公司的强大生产和销售能力,也体现了中国西部煤炭资源的重要性以及“西煤东运”战略的有效实施。这一成就对于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支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公司在优化运输结构、提高运输效率方面取得的进展,也为煤炭行业的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
【煤 炭】平煤股份: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降30.25%(2024-03-20)
3月20日,平煤股份讯,发布的财务年报显示,平煤股份2023年的营业收入约为315.61亿元,同比减少了12.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0.03亿元,同比减少了30.25%,基本每股收益为1.7292元,也同比减少了30.24%。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冶炼精煤、混煤、其他洗煤等,其中冶炼精煤和混煤为主要收入来源。2023年公司完成原煤产量3071万吨,精煤产量1269万吨。展望2024年,平煤股份指出,预计煤炭行业将保持平衡格局,动力煤市场预期保持宽松,而优质炼焦煤的需求预计将增长。
【点评】平煤股份2023年的财务报告反映出其在面临挑战的市场环境中所遭受的经济压力。净利润和收入的大幅下降指示了煤炭市场的不确定性和行业内的竞争压力。尽管如此,公司对2024年的市场保持相对乐观态度,特别是对优质炼焦煤的需求增长预期。这表明,尽管煤炭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但仍存在发展机遇,特别是在高质量煤炭产品方面。
【煤 炭】国家能源集团与中国煤科联合筹备成立煤矿安全技术服务中心(2024-03-18)
3月18日,中国煤炭市场网讯,2024年3月12日,国家能源集团与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在北京召开了煤矿安全技术服务中心筹备会。此次会议旨在基于中国煤科在煤矿灾害防控与治理领域的技术和专家优势,组建煤矿安全技术服务中心,以有效提升国家能源集团煤矿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与会人员对煤矿安全技术服务中心的建设方案、工作方案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计划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机构、人员、经费、场所等各项资源到位,以发挥其在支持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点评】国家能源集团与中国煤科的合作,标志着煤矿安全技术服务水平的提升,这对于增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现代化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集中优势资源建立专业化的安全技术服务中心,将促进煤矿安全管理和技术创新,进一步降低事故风险,提升煤炭行业整体安全水平。这也是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煤 炭】永泰能源:力争到2027年公司优质煤炭产能规模突破2000万吨/年(2024-03-13)
3月13日,永泰能源讯,公司正在积极推进海则滩煤矿项目的建设,目标是在2027年将公司的优质煤炭产能规模提升至2000万吨/年以上。目前,永泰能源已经在山西、陕西、新疆、内蒙古及澳大利亚拥有15座在产优质焦煤煤矿,其中,山西地区煤矿已形成1110万吨/年的优质焦煤产能。陕西海则滩煤矿正在全速推进中,该矿拥有11.45亿吨的煤炭资源储量,预计建成后将显著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除了加速现有矿井的生产系统技术改造和产能规模的优化提升,公司还着眼于长期发展,积极探索和开发新的煤炭资源。通过这些举措,永泰能源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对高质煤炭的需求,还将进一步推动公司的煤电一体化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点评】永泰能源的产能提升计划反映了公司对未来市场发展的预期和对优质煤炭资源的重视。通过扩大产能,公司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此外,优化和升级现有矿井生产系统,不仅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有助于降低环境影响。永泰能源的发展策略和项目进展,值得业界关注。
【煤 炭】皖北煤电集团公司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4-03-12)
3月12日,中国煤炭市场网讯,皖北煤电集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集团总部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建立全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智慧矿山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皖北煤电集团表示,将通过与华为的合作,推动煤炭安全生产的数字化、智能化进程,提升企业安全、高效、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双方希望通过强强联合,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引领煤炭行业的数智化转型。
【点评】皖北煤电与华为的战略合作是一个典型的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案例,标志着煤炭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一步。通过引入华为的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皖北煤电的数字化转型将加速,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同时也为煤炭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这种合作模式对于促进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煤 炭】陕西能源:公司将积极争取新的煤矿资产(2024-03-11)
3月11日,陕西能源讯,公司当前的煤炭核定产能为3000万吨/年,其中已投产煤矿核定产能为2400万吨/年,另外600万吨/年处于建设阶段。公司还在筹建具有400万吨/年产能的大型现代化煤矿。控股股东在上市前曾承诺,小壕兔煤矿的600万吨/年产能在建设条件具备时将转让给陕西能源。为应对未来发展,公司计划积极推动部分煤矿项目核增产能,并关注省内外煤矿标的资产的出售,以积极争取新的煤矿资产。此外,公司还将推进煤电一体化项目,优化电厂与煤矿的配比,以降低发电成本并稳定公司业绩。
【点评】陕西能源积极扩张煤矿资产,显示了公司对未来煤炭市场的积极预期和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投资策略。通过增加产能和扩大资产规模,陕西能源旨在增强其在煤电一体化领域的优势,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成本。这不仅能保障公司业绩的稳定增长,也为地区乃至国家的能源供应提供了更强的保障。
【煤 炭】国家能源集团自产煤连续29个月保持5000万吨峰值水平(2024-03-05)
3月5日,国家能源之声讯,国家能源集团在2024年1月至2月期间,通过推进一体化运营和资源优化,实现了商品煤资源量的同比增长4.7%,并且自产煤连续29个月保持了5000万吨的峰值水平。此外,该集团的发电量也突破了205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了9.6%;供热量完成18793万吉焦,同比增长13.3%,充分保证了能源的稳定可靠供应。国家能源集团未来将继续以煤炭为主要能源“锚”,保持自产煤月均5000万吨的峰值水平,确保一体化核心区日均调运量不低于100万吨,并加速保障性煤电项目建设,确保民生用能的底线。
【点评】国家能源集团连续29个月保持5000万吨煤炭峰值水平的成就,展现了其在能源稳定供应方面的强大实力和有效管理。这一成就不仅保障了国家的能源安全,还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此外,国家能源集团在转型发展方面的努力,如推进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发和新能源项目建设,将有助于推动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煤 炭】2月份准能集团商品煤首次突破500万吨 创历史最高纪录(2024-03-05)
3月5日,正北方网报道,准能集团在2024年2月份取得了煤炭生产的历史性成就,全月商品煤产量达到525.5万吨,首次突破了500万吨的大关,超出月计划20.5万吨,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此外,准能集团发电量也完成了3.18亿度,超出计划0.58亿度。这一成绩是在面对严重寒潮影响和春节保供重任的情况下取得的,展示了集团在煤炭保供方面的“主力军”作用。准能集团通过精准调度和优化生产组织,有效应对了恶劣天气和节日期间的供需挑战,实现了原煤的稳产高产,同时选煤厂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了煤质稳定性和装车合格率。
【点评】准能集团在2月份取得的成绩体现了中国煤炭企业在保障能源供应方面的强大能力和高度责任感。在面对极端天气和节日大量能源需求的双重挑战下,准能集团不仅保证了煤炭供应的稳定性,还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煤质水平,为地区乃至国家的能源安全做出了贡献。这一成就不仅凸显了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实力,也是对中国煤炭行业快速响应能力的一个证明。
【煤 炭】绿地集团长协煤签订量已超1500万吨,并成立了绿地能源航运公司(2024-03-04)
3月4日,证券日报讯,为响应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号召,绿地集团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加强了电煤集中采购和储备。绿地集团已与内蒙古鑫和资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潮脑梁煤炭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长协煤合同,总签订量已超过1500万吨。此外,为优化煤炭供应链,绿地集团还成立了上海绿地能源航运有限公司,通过强化沿海运输能力,形成以晋陕蒙长协为基础、自有航运为纽带、北方港口与太仓港口双港联动的煤炭供应链布局。这一系列举措旨在确保长三角地区电煤的稳定供应,并服务于长三角一体化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
【点评】绿地集团的这一系列动作展示了企业如何通过整合资源和优化供应链,来支持和促进地区能源安全及经济发展。特别是长协煤合同的大量签订和能源航运公司的成立,不仅保证了煤炭供应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也提高了煤炭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此举对于缓解长三角地区电煤供应紧张状况、支持国家能源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这也反映了绿地集团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区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和领导力。
【煤 炭】贵州能源集团26对生产煤矿已恢复生产(2024-02-28)
2月28日,贵州日报讯,为响应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安全复工复产的决策部署,贵州能源集团积极实施“强安、扩能、增量、提质”战略,推动煤炭及相关产业的全面复工复产。截至2月20日,集团旗下26对生产煤矿已全部恢复生产,且多个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全面复工,包括盘江普定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等。此外,集团在春节期间保持了部分关键项目的正常施工,确保了能源供应的稳定。1月份,贵州能源集团生产原煤产量、发电量、天然气产量及焦炭产量均实现同比增长,有效支撑了全省能源保供和经济发展。
【点评】贵州能源集团的全面复工复产展现了企业对贵州省能源保供和经济发展的强烈支持。通过有效的项目管理和安全生产措施,集团不仅保障了能源供应的稳定,还促进了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增长。此举也体现了贵州能源集团在实施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积极作为。对于其他省份和企业而言,贵州能源集团的经验提供了一个复工复产和安全生产的良好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