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媒】华策影视自研“有风”大模型通过备案(2024-05-17)
5月16日,证券日报讯,华策影视宣布其自研的“有风”大模型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成为A股首家拥有此备案的影视公司。该大模型基于开源模型进行微调,主要用于剧本相关工作,能够显著提高创作效率。该模型已在华策影视的电视剧、电影、短剧等制作中应用。为了推动人工智能在影视行业的应用和投资,华策还成立了AIGC基金。华策影视通过“有风”大模型的备案展示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前瞻性。AIGC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升影视制作的效率和质量,推动行业向智能化、工业化方向发展。这样的技术创新不仅增强了华策影视的市场竞争力,也为整个影视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人工智能与影视创作的结合,展示了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预示着更高效的内容生产和更丰富的观众体验。
【文化传媒】讯视频“无障碍剧场”上线,600余部影视剧让视障人士“观影自由...(2024-05-17)
5月16日,央广网讯,第13个全球无障碍宣传日,腾讯与中国盲文图书馆共同发布腾讯视频“无障碍剧场”,面向视障用户提供免费优质的无障碍观影服务,并将分批次上线《热辣滚烫》《漫长的季节》《三体》等600余部经典影视作品的无障碍版本,其中首批190部已上线。《热辣滚烫》无障碍版也于当日在中国盲文图书馆首映,导演兼主演贾玲通过视频“现身”活动现场,呼吁影视行业将更多作品授权制作无障碍版本,让广大视障朋友共享这份美好。
【点评】腾讯视频的“无障碍剧场”是视障人士文化生活的重要提升。通过科技手段和深度访谈,腾讯确保了无障碍影片的高质量和易用性。此举不仅展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为视障人士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体现了对残健平等和社会文化共享的积极推动
【文化传媒】博纳尝试新方向,寻找“第二曲线”成主要趋势(2024-05-15)
5月15日,界面新闻讯,面对持续的业绩挑战,博纳影业正在积极调整其业务策略以应对市场的变化。自2022年以来,尽管公司经历了财务亏损,特别是2023年净利润亏损达到5.5亿,2024年一季度仍表现不佳,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亏损7558万元。为此,博纳影业决定保留其擅长的题材项目,同时暂停不符合市场需求的项目,并积极开拓新题材和新类型的项目。目前,博纳已经在开发近15个新项目。此外,公司也在探索“第二曲线”,包括与中国儒意的合作推进游戏布局、华谊兄弟与腾讯及阅文集团的短剧合作、以及华策与抖音在短剧方面的深入合作。
【点评】博纳影业的策略调整显示了影视行业面对市场变动时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通过专注于核心优势项目的同时积极开拓新领域,博纳正在尝试通过创新来逆转其业绩颓势。此外,“第二曲线”策略可能为博纳带来新的增长点,尤其是在与其他行业领先企业的合作中。这种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不仅可以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还可能开辟新的收益渠道。
【文化传媒】光线凭《第二十条》营收超7亿,但押中爆款并不一定提振业绩(2024-05-15)
5月15日,界面新闻讯,2024年春节档,光线传媒的电影《第二十条》在票房上取得巨大成功,营收达到7.31-8.41亿元,几乎占据了公司一季度营收的七成。这部影片的票房最终累计达到24.54亿元。尽管如此,一个季度的业绩并不足以完全反映一个公司的全面表现。例如,万达电影虽然一季度营收超38亿,但其营收和净利润与去年同期持平,显示出其内容创作上的乏力。同时,接盘万达的中国儒意凭借其其他影片也实现了6.9亿元的净利润。而中国电影虽然在春节档有多部投资,但由于参投广而不深,其净利润仅为0.97亿元,显示出与光线传媒在营收和利润上的巨大差异。
【点评】光线传媒在本季度通过《第二十条》实现了显著的营收和利润增长,展示了爆款电影对电影公司短期财务的巨大推动作用。然而,单一爆款的成功并不代表公司整体实力,也不一定能持续提振长期业绩。这种情况下,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和稳健的内容生产能力仍是电影公司持续成长的关键。此外,万达电影和中国电影的案例也提醒了行业内其他参与者,广泛投资需要与高质量控制相结合,以确保高利润率和业绩的稳定增长。
【文化传媒】QQ阅读“数字阅读周”收官,年轻人爱看热门影视原著(2024-05-10)
5月10日,上观新闻讯,日前,阅文集团旗下qq阅读联合上海图书馆等15家公共图书馆,中央文献出版社等73家出版单位共同发起的“数字阅读周”收官。从地域来看,广东、浙江、江苏、河南、山东是最爱数字阅读的前五省份;深圳则是阅读人数最多的城市,广州、上海、重庆、长沙紧随其后。本次“数字阅读周”推出了百部限免书单,共计556本好书被读者打开阅读,覆盖文学、小说、历史、哲学、心理学等44个品类。其中,热门影视原著《与凤行》《余罪:我的刑侦笔记》,马伯庸的《太白金星有点烦》、罗翔的《法律的悖论》、梁实秋的《快乐就是哈哈哈哈哈》等畅销作品占据出版读物人气榜。而在网络文学人气榜中,既有墨泠的《这个大佬画风不对》等大神作家的作品,也有太行手术刀的《全职法师之古神至尊》、皎月携星辰的《小师妹她卷哭了修仙界》等新锐作家的作品。
【点评】此前,环球时报研究院与阅文集团联合发布的《z世代数字阅读报告》指出,z世代已成为数字阅读的中坚力量。本次参与“数字阅读周”的用户中,z世代占比达到66.4%,展现出年轻人巨大的阅读热情。与此同时,一边阅读一边评论、点赞也成为打开数字阅读的新方式,本次活动累计互动次数达到2176万。
【文化传媒】中国儒意接手字节跳动游戏资产(2024-05-09)
5月9日,证券日报讯,柯利明控股的中国儒意将以2.59亿元的价格,收购字节跳动旗下北京有爱互娱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这一收购价格后期可调整,但最高不超过3.5亿元。通过此次收购,中国儒意将掌控有爱互娱的《红警OL》游戏等核心资产。尽管有爱互娱的近两年财务表现平平,但其市场潜力和未来发展前景被认为符合中国儒意的投资标准。该交易预计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和整体业绩。此外,腾讯也与此次交易有关联,作为中国儒意的第二大股东及第二大客户,过去一年为其贡献了15.36%的收入。
【点评】中国儒意接手字节跳动的游戏资产,体现出其对游戏市场潜力的信心和雄心。通过《红警OL》等游戏资产的整合,有望为公司的业绩增长注入新动力。在影视与游戏业务合作方面,腾讯的支持将助力中国儒意在这一领域的探索。
【文化传媒】中国电影一季度净利同比降46.66%(2024-05-08)
5月8日,中国青年网讯,近日,中国电影披露2024年一季度业绩,公司季内营收10.26亿元,同比降28.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90.73万元,同比降46.66%。
对比行业情况,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电影总票房163.56亿元,同比增长3.14%,观影总人次3.64亿。其中,国产影片票房150.44亿元,占全国总票房的91.98%;进口影片票房13.12亿元,占全国总票房的8.02%。截至报告期末,全国可统计票房的银幕总数为78252块。分板块看,创作板块:中国电影主导或参与出品并投放市场的影片共6部,累计实现票房113.37亿元,占同期全国国产影片票房总额的75.36%。其中,公司出品的《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熊出没·逆转时空》《第二十条》等4部影片进入今年以来国产片票房前十。
【点评】业绩下滑主要是公司主投主控影片上映档期的影响。2023年春节档期上映了公司主投主控影片《流浪地球2》,相关业务收入体现在2023年一季度报告期,而2024年一季度未有类似票房规模的公司主投主控影片上映,导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同比去年有所下降。
【文化传媒】博纳影业2024年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影视大片“不断档”领跑内容赛...(2024-04-30)
4月30日,中国青年网讯,博纳影业在2024年一季度取得显著的经济成绩,营业收入达4.40亿元,净利润达555.20万元,同比增长105.13%,扭转了之前的亏损状态。此成绩得益于中国电影市场的全面复苏,尤其是春节档的电影《飞驰人生2》取得了33.97亿的票房,成为中国影史票房的前15名。博纳影业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大力布局电影产业,覆盖每年的主要档期。此外,公司还积极探索AIGC技术,推动影视制作效率和品质的提升,已设立5亿元的AIGC专项基金。博纳影业的未来发展展现了中国影视产业链的活力和创新潜力。
【点评】博纳影业一季度的强劲表现突显了中国电影市场恢复和增长的趋势,尤其是春节档期的票房成绩对整体营收的显著贡献。影视公司对于新技术如AIGC的投入,预示着行业未来可能的变革方向,这种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在提高制作效率和创作新颖内容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博纳影业通过战略投资和技术创新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值得行业内外关注。
【文化传媒】华策影视2024年一季度业绩“滑铁卢”(2024-04-26)
4月26日,湖北长江商报讯,华策影视,被誉为“电视剧第一股”,2024年一季度经历了显著的业绩下滑。据2024年4月24日发布的业绩报告,一季度营业收入约1.77亿元,同比下降81.69%,净利润约3001.38万元,同比下降79.5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至144.01万元,同比暴跌98.8%。该下降主要由于电视剧销售规模的减少。2023年,华策影视总营收为22.67亿元,较前年下降8.39%,净利润为3.82亿元,下降5.08%。公司主要业务涵盖电视剧、电影、动漫、版权运营等,其中,五部主要电视剧在2023年创收约12.55亿元,占主营业务的半数以上。面对AI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华策影视积极调整战略,推动“影视+科技”。2023年,公司增强科技投入,研发人员增长21.21%,研发投入增加70.84%,主要用于AI技术的研发和人才引进。公司已成立AIGC应用研究院,布局AI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开展多个项目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点评】华策影视的一季度业绩大幅下滑反映了公司当前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在传统电视剧市场的萎缩。然而,公司对未来技术的投资表明其正在积极转型,尤其是在AIGC技术方面的布局显示出前瞻性。这种转型策略可能短期内对财务表现造成压力,但从长远来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步骤。未来,华策影视是否能在竞争激烈的影视行业中借助科技优势恢复增长,值得市场持续关注。
【文化传媒】爱奇艺龚宇发声,国内影视业跑马圈地时代已成过去时(2024-04-24)
4月24日,金融界讯,4月23日举办的爱奇艺世界·大会上,爱奇艺创始人及CEO龚宇发表重要演讲,明确表示国内影视行业及互联网行业依靠传统的跑马圈地和依赖人口增长的红利时代已然结束。他强烈呼吁行业必须向海外市场扩展,寻求新的增长空间和机遇。龚宇进一步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影视内容创新和生产效率提升中的关键作用,尤其强调了生成式AI技术在剧本创作、虚拟制作和声音制作等环节的应用。他介绍说,爱奇艺已经将AI技术应用于电视剧和电影的策划、制作和宣发阶段,显著提高了内容创作的效率和质量。此外,AI技术也在帮助爱奇艺优化广告素材的生成和提升IP价值延伸的潜力。龚宇的发言不仅展示了爱奇艺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也为中国影视行业的国际化道路提供了思路。
【点评】龚宇的讲话突显了中国影视行业在国内市场达到饱和后的转型需求。通过拓展海外市场并利用AI等先进技术,中国影视企业不仅能够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也能在全球文化交流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此外,AI技术的应用不仅限于提升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在提升创作质量和内容多样性方面的潜力,这对于提升整个行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长远的意义。
【文化传媒】北京文化: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89亿元,同比增长445.50%(2024-04-22)
4月22日,中国证券报讯,北京文化发布了2023年度业绩报告,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89亿元,较前一年增长445.50%。这一显著的业绩提升主要得益于公司重点影视项目《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的成功,该影片在市场上取得了较好的票房成绩。此外,公司还积极推进其电视剧网剧业务,并继续拓展与各大视频平台、电视台的合作,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的影视作品。2023年,公司影视剧《战火中的青春》也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2024年,公司将继续提升创作生产能力,聚焦核心项目。公司预计未来将推出《封神三部曲》系列电影第二部、第三部,《749局》《云边有个小卖部》等影片和《早安,机长先生》《盛夏缤纷》《少审法官》等优质的电视剧网剧。
【点评】北京文化2023年的业绩强劲增长,显示了其在影视项目选择和市场推广上的出色表现,特别是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电影市场环境下。《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的成功不仅增强了公司的市场地位,也为其未来的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继续推进影视作品的多元化和创新,对于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至关重要。北京文化在培育和推广具有文化深度和艺术品质的作品方面,展现了明显的行业领导力。
【文化传媒】上市公司投后6年未能退出 中汇影视实控人将回购亿元股份(2024-04-17)
4月17日,证券时报讯,金逸影视于2024年4月15日晚间公告,与中汇影视第一大股东、实控人孙莉莉签订了股份回购协议。根据协议,孙莉莉将以1亿元的价格回购金逸影视持有的中汇影视586.85万股股份。这次股份回购源于金逸影视2018年对中汇影视的投资,初衷是利用中汇影视的影视制作和IP资源,但由于中汇影视未能在约定的四年内完成上市或合格退出,触发了回购条款。孙莉莉或其指定第三方将于2024年8月31日前支付50%的回购款(5000万元),余额将于年底前结清。此次回购对金逸影视而言,是资金回笼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步骤,而对中汇影视则是其自我调整和求稳的必要举措。
【点评】中汇影视的回购事件是影视行业中资本操作的一个典型案例,反映出企业在扩张与资本市场互动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这一事件不仅显示了影视行业资本运作的复杂性,也凸显了投资者在投资前需要对合作企业的市场表现和财务健康进行彻底评估。
【文化传媒】金逸影视:2023年盈利1334.81万元,同比扭亏(2024-04-16)
4月16日,中国证券报讯,金逸影视于2024年4月16日发布了其2023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3.66亿元,同比增长59.5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34.81万元,实现了从前一年的亏损状态到盈利的转变。此外,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8亿元,同比增长70.71%。这些成绩的实现主要得益于公司在影视放映及相关业务的持续优化和市场环境的改善。报告还指出,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贡献较大,其中政府补助金额达7135万元。
【点评】金逸影视2023年的业绩转好,反映了公司在管理和市场战略调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优化业务结构和增强市场竞争力,公司成功扭转了亏损局面,这对于股东和潜在投资者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然而,公司依然需要关注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的影响,确保持续的业务稳定性和盈利能力。此外,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金逸影视未来的发展策略和市场表现值得持续关注。
【文化传媒】2024爱奇艺世界大会即将举办,再续影视行业高质量增长之路(2024-04-16)
4月16日,北晚在线讯,爱奇艺将在4月23日至24日举办2024年爱奇艺世界·大会,主题为“同心同力 共创未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会议将集中讨论内容创新、科技引领、跨界联动等多个话题,旨在推动影视产业的高质量增长。大会将设有九个分论坛,涵盖电影、动漫、体育、文学等多个领域,预计发布爱奇艺2024-2025年的多类型最新内容。此外,大会还将探讨如何利用生成式AI技术,开启影视工业化新时代,以及如何通过科技赋能影视产业创新。
【点评】爱奇艺世界·大会的举办是影视产业创新与科技融合的重要体现,展示了如何利用最新科技,如AI,推动内容创新与产业升级。此类大会对于行业来说是一个极好的交流与合作平台,不仅能展示未来趋势,还能推动实际的业务合作与技术应用。通过此次大会,爱奇艺不仅加强了自身作为科技和内容领先者的地位,也为整个影视行业提供了前瞻性的发展方向和实践案例,有助于驱动整个行业向更高的质量和创新高地迈进。
【文化传媒】注入优质资产,中文传媒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两家公司股权(2024-04-11)
4月11日,中国证券报讯,中文传媒宣布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控股股东出版集团持有的江教传媒100%股权和高校出版社51%股权。此次交易金额达到2271.17亿元,其中现金支付1816.936亿元,发行股份对价为454.234亿元。这一行动旨在通过整合优质资产,加强中文传媒在出版领域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江教传媒主要从事期刊出版发行,而高校出版社则专注于教辅教材的出版发行。本次收购完成后,这两家公司将成为中文传媒的全资子公司,预计将增强中文传媒的盈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
【点评】中文传媒此次大规模的资产注入行为显示了公司在出版和传媒行业内进一步扩张和整合资源的决心。通过此次收购,不仅能够优化中文传媒的业务结构和市场布局,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提高公司的行业地位。这种战略举措将可能为中文传媒带来新的增长动力,加快其在数字出版和新媒体领域的发展。然而,这样的大规模投资也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运营带来新的挑战,需要密切关注其后续的整合效果和业务表现。
【文化传媒】文投控股索赔海润影视1.4亿:明星资本时代的反思(2024-04-10)
4月10日,钛媒体讯,文投控股公布了与海润影视之间的重大诉讼案件进展。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裁定海润影视需向文投控股旗下的北京文投互娱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返还投资本金9582万元,并支付相应利息等款项,总计约1.4亿元。此案起因于2017年文投控股对海润影视的投资,期间双方签订了多项合作合同,但多部电视剧项目未能如期实现,导致合同纠纷。文投控股曾试图通过收购海润影视,将其纳入麾下,海润影视当时拥有众多明星股东,如孙俪、刘诗诗、蒋欣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星资本的光环褪去,海润影视逐渐陷入经营困境,新剧产出停滞,财务状况恶化。与此同时,文投控股自身也面临财务危机,2023年预计亏损高达15亿至18亿元,连续发布退市风险警示。
【点评】随着影视行业的变革,传统依靠明星拉动票房和关注度的模式正在被内容本身的质量所取代。这一转变要求影视公司不仅要关注艺人的商业价值,更要注重作品的创新和深度,寻求业务的多元化发展,以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此次诉讼案件也给予了影视行业及投资方一个警示,即在光鲜的明星效应背后,更应关注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和创新能力。
【文化传媒】路金波韩寒又合作,果麦文化4000万投拍动画片《三国的星空》(2024-04-09)
4月9日,银柿财经讯,果麦文化日前宣布与上海亭东影业有限公司签署《电影投资合作协议》,共同投资制作动画电影《三国的星空》。果麦文化将投资4000万元,亭东影业将投资1000万元。亭东影业,由知名作家、导演韩寒控制,主营电影制作与发行。果麦文化背后则是韩寒的重要合作伙伴路金波。两者此前多次合作,产生了如《乘风破浪》、《飞驰人生》等成功案例。《三国的星空》旨在深度赋能创作,以中华传统经典为内核,结合AI技术,期望创作出主控动画大电影。
【点评】《三国的星空》项目不仅令人期待其艺术表现和市场表现,也展示了传统文化内容与现代科技如何结合以创造新的文化产品。这种合作模式为中国动画电影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可能引领行业向更加创新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文化传媒】喜马拉雅和海峡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在有声数字文化产业上强强联手(2024-04-08)
4月8日,中国财富网讯,喜马拉雅与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海峡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有声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海峡集团是一家国家级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致力于文化出版与数字内容服务。喜马拉雅作为国内领先的音频平台,拥有丰富的音频内容资源和技术优势。合作将围绕版权内容有声合作、知识付费项目、福建特色文化产业推广、有声数字教学产品开发等领域进行,旨在提供优质的文化供给与服务,推动有声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此次合作被视为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典范,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引领有声数字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升级。
【点评】喜马拉雅和海峡集团的战略合作,是文化传媒和数字技术融合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此举不仅能优化两家企业的资源配置,促进内容与技术的创新融合,还能加速有声数字文化产业的整体进步。通过此次合作,预计将激发更多的创意思维和新型文化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同时推动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
【文化传媒】中文传媒现金收购北京朗知网络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04-07)
4月7日,证券日报讯,中文传媒近日宣布,已完成对北京朗知网络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8%股份的收购,交易价格为人民币640,760,124.36元。此次收购经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审查,并决定不实施进一步审查,允许交易完成。收购完成后,朗知传媒将成为中文传媒的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此次收购反映了中文传媒在拓展网络文化和传媒领域业务的战略意图,加强公司在数字媒体领域的竞争力。
【点评】中文传媒对朗知网络的收购,标志着其在网络传媒领域进一步的战略扩展。通过这次收购,中文传媒不仅可以利用朗知网络在网络文化和数字媒体方面的资源和技术,还可以增强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这次交易的顺利完成,也体现了公司在行业整合方面的决心和能力,对推动公司业务发展和行业格局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传媒】阅文之变:去年营收下滑8%,网文业务仍在调整,新丽传媒成重头戏(2024-04-07)
4月7日,华夏时报讯,阅文集团日前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2023年其净利润同比增长32.3%至8.0亿元,但营收下降8%至70.1亿元。营收下滑主要由于在线阅读收入的减少,以及阅文旗下新丽传媒部分影视动画项目的延期。公司CEO侯晓楠表示,阅文正在深耕IP生态链,提升商业化能力,并致力于提升AI技术在IP改编效率上的应用。尽管在线业务收入下降,阅文通过优化内容分发机制和打击盗版等措施,致力于优质内容的孵化。版权运营营收下降5.9%,但撇除新丽传媒影响后实现增长。新丽传媒推出的作品《与凤行》和《热辣滚烫》取得良好表现。
【点评】阅文集团的业绩变动反映了当前网络文学及影视行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虽然总营收下滑,但净利润增长和版权运营的部分成功显示了阅文在调整策略中的潜力和机遇。AI技术在提升内容创作和分发效率方面的应用,预示着未来网络文学及相关领域可能经历的变革。此外,新丽传媒的表现及未来布局,可能成为阅文集团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