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媒】A股文化传媒上市公司2025年一季度财报概览(2025-06-06)
6月6日,南方财富网讯,根据南方财富网概念查询工具数据统计,A股252家文化传媒相关上市公司已发布2025年财报。其中,ST华通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91.12%至81.45亿元,净利润为13.5亿,同比增长107.2%;ST路通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9.84%至2496.79万元,净利润为-401.24万;万达电影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3.23%至47.09亿元,净利润为8.3亿,同比增长154.72%。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专注于互联网数字阅读服务及增值服务业务。
【点评】从已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财报数据来看,A股文化传媒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呈现出分化态势。ST华通和万达电影业绩表现亮眼,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显著增长,显示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相比之下,ST路通的业绩则出现下滑,营收和净利润均有所下降。这些数据反映了文化传媒行业在不同公司间的差异性和市场变化的影响。
【文化传媒】上美影IP赋能,拓展多元业务成果初显(2025-06-06)
6月6日,新民晚报讯,国内首个以上美影经典动画IP为核心的沉浸式儿童益智乐园——上美影泡泡米益智乐园在上海环球港正式开园。乐园以《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10部上美影经典动画为主题,打造十大主题区域,通过科技赋能与原创设计,让孩子们在游玩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乐园内设有多个互动体验区,如“阿凡提的宝藏”等,融入AI技术,增强游戏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乐园还注重传统美学的现代演绎,对动画角色进行“Q版”转化,并采用“多巴胺美学”进行色彩二次创作。此次开园不仅为亲子家庭提供了新的娱乐选择,也探索了文旅商体展融合的新范式。
【点评】上美影凭借经典 IP 优势,拓展乐园业务和动画电影项目。乐园的开园为上美影 IP 提供了线下体验场景,增强品牌认知度,同时也开辟了新的盈利渠道。定档动画电影则进一步挖掘 IP 价值,通过电影释放内容效应,有望带动票房及相关衍生品收入,实现 IP 的多元化开发和价值最大化。
【文化传媒】东方明珠再度上榜“2025·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2025-05-29)
5月29日,今日头条讯,5月26日,“2025·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在广东深圳发布,上海广播电视台旗下东方明珠凭借卓越的综合实力和广泛的行业影响力再度上榜,这是其连续第14年获此殊荣。东方明珠聚焦智慧广电和文化消费两大主营领域,深耕融合媒体、智慧广电5G、文化旅游、文化地产等核心主业,形成线上线下全产业布局,服务上亿级规模用户。2024年,东方明珠全年实现营业收入近77亿元,净利润超6.6亿元,经营业绩稳中有进,展现出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与发展韧性。
【点评】东方明珠再度上榜“全国文化企业30强”,彰显了其在中国文化产业中的领先地位和持续稳健的发展态势。作为文化领域的佼佼者,东方明珠不仅在业务规模上实现了稳步增长,更在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其成功经验为其他文化企业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中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文化传媒】华数传媒接受机构调研,布局多元业务(2025-05-29)
5月29日,雪球讯,2025年5月8日华数传媒接受机构调研,公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情况。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19亿元,同比增长3.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17.16%。未来公司将持续推进智慧家庭、智慧城市数字化及全国新媒体三大板块业务发展,秉持文化科技、广电文旅融合的发展理念,探索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在广电文旅融合方面,华数通过新技术、新设施推动广电与文旅双向融合,发布“诗画浙江文旅惠民卡”,销售总量已超30万张。在人工智能领域,公司打造数智化平台,推动落地多项应用。在算力方面,公司衢州区域子公司投资云计算中心项目,全资子公司拟在衢州投资建设智算产业园项目,进一步巩固智算产业领域的竞争能力。
【点评】华数传媒一季度业绩稳健增长,展现出公司在文化科技融合领域的强劲实力。公司积极布局智慧家庭、智慧城市数字化及新媒体业务,并深耕广电文旅融合,通过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同时,公司在人工智能和算力领域的布局也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华数传媒的多元化业务布局和创新发展战略,有望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优势。
【文化传媒】“2025全国文化企业30强”“2025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榜单发...(2025-05-27)
05月27日,光明日报讯,近日,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联合发布“2025?全国文化企业30强”和“2025?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名单。中国出版集团、中国电影股份、腾讯科技等30家企业入选“30强”,2024年合计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6000亿元,达6398亿元,净资产6952亿元,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杭州游科互动科技等30家企业入选“成长性30强”,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净资产、净利润、研发费用平均增长率均超15%,其中研发费用增长率超40%,体现文化新业态快速发展态势。
【点评】此次榜单发布反映了中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和结构优化。“30强”企业规模大、效益高,体现了传统文化企业的稳健发展;“成长性30强”则凸显了新业态、新模式企业的创新活力,尤其是研发投入的高增长,为行业未来注入动力。政策导向下,文化企业正逐步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同时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成为趋势。未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持续支持,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创新型企业有望成为增长主力。
【文化传媒】爱奇艺发布2025年一季度财报,总收入和利润环比双增长(2025-05-23)
5月23日,环球网讯,爱奇艺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总收入和运营利润实现环比双增长。一季度总收入达71.9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9%,Non-GAAP运营利润为4.6亿元,环比增长13%。会员服务收入44.0亿元,在线广告收入13.3亿元。长视频内容表现强劲,“迷雾剧场”新作《漂白》热度破万,微剧业务成为爱奇艺极速版日均播放时长第二、UV第一的内容品类。爱奇艺通过AI技术优化用户体验,推出“跳看”功能,并深化“长+短”内容生态布局,覆盖剧集、电影、综艺及微剧等多领域。海外市场增长显著,国际版收入同比增超30%,广告收入增40%。此外,爱奇艺宣布首个线下乐园将于扬州开业,拓展IP商业化场景。
【点评】爱奇艺本季度财报展现了“长+短”内容战略的显著成效,尤其是微剧业务的快速崛起,为平台用户增长和商业化提供了新动力。AI技术的应用不仅优化了用户体验,也提升了内容生产效率。海外市场的强劲表现印证了中国内容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未来需关注微剧的持续创新及线下IP衍生业务的落地效果,以巩固爱奇艺在流媒体行业的竞争优势。
【文化传媒】博悦天成取得可快速更换电影拍摄用背景幕墙结构专利(2025-05-23)
5月23日,金融届讯,近日,四川博悦天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取得“一种可快速更换的电影拍摄用背景幕墙结构”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2896332U,申请日期为2024年7月。该专利通过对悬挂幕布的挂杆进行升降,便于人员快速取下幕布。天眼查资料显示,四川博悦天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位于绵阳市,是一家以从事文化艺术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四川博悦天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专利信息1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2个。
【点评】博悦天成取得电影拍摄用背景幕墙结构专利,体现了该公司在影视技术创新方面的努力。这种专利技术有助于提高电影拍摄的效率,降低拍摄成本,在实际拍摄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文化传媒】果麦文化接受广大投资者调研,披露业务布局与发展战略要点(2025-05-23)
5月23日,新浪财经讯,果麦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于5月21日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举办网上业绩说明会,董事长路金波等高管与投资者交流。公司业务布局围绕巩固出版主业与拓展新赛道展开:出版领域覆盖文学、经典等六大赛道,累计出版2739种图书,超700部中外经典图书形成长期版权优势;新赛道包括AI业务与电影领域,自研大语言模型“金字塔”通过网信办备案并获专利认证,主投主控动画电影《三国的星空1》预计2025年上映。公司通过互联网化驱动创新,采用CBC模型与私域运营,粉丝量达9900万,供应链革新实现48小时订单印刷。战略规划上,短期目标为出版主业保持“品效”优势并推动电影上映,中长期愿景是实现出版工业化与智能化,构建泛文化生态。投资者问答环节涉及电影宣发、AI校对王竞争力及现金流等议题,公司强调内容质量为核心竞争力,并计划通过优化选题提升盈利能力。
【点评】果麦文化的业务布局展现了传统出版与新兴科技、影视领域的深度融合,尤其是AI技术与私域流量的结合,为出版行业提供了创新范本。动画电影《三国的星空1》的推出,标志着公司向IP全产业链延伸的战略决心。未来需关注AI产品的商业化落地效果及电影市场的表现,同时需警惕跨领域扩张带来的资源分散风险。长期来看,若出版工业化与泛文化生态目标实现,果麦文化或将成为行业转型的标杆企业。
【文化传媒】灿星文化与阶跃星辰达成战略合作(2025-05-16)
5月16日,搜狐网讯,灿星文化与阶跃星辰于5月8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人工智能与娱乐行业的深度融合展开合作,重点布局内容创作与娱乐营销领域。此次合作旨在通过AI技术赋能娱乐产业,推动行业创新升级,探索AI在影视制作、音乐创作、互动娱乐等场景的应用潜力。
【点评】灿星文化与阶跃星辰的合作展现了娱乐行业与AI技术结合的创新趋势。AI在内容创作和娱乐营销中的应用,有望提升生产效率并催生新业态,如虚拟偶像和AI辅助创作。未来,双方若能建立技术与创意的协同机制,将为行业提供更多标杆案例,推动娱乐产业的智能化发展。
【文化传媒】电广传媒联合达晨1.15亿元投资马栏山文化科技基金(2025-05-16)
5月16日,电广传媒讯,电广传媒及旗下子公司达晨创投、达晨财智共同出资1.15亿元参与投资马栏山文化科技基金,占基金份额9.4650%。该基金总规模预计20亿元,主要投资“文化+科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领域。电广传媒表示,此次投资符合公司战略,有助于资源整合与产业融合,达晨财智将凭借专业优势巩固公司投资竞争力。达晨财智近年来在硬科技投资领域表现突出,管理基金规模近600亿元,投资企业超800家,其中143家成功上市。电广传媒持续推进战略转型,以“文化+资本”双轮驱动,深度参与科技创新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达晨财智作为其重要投资平台,在前沿科技领域布局广泛,为电广传媒战略转型提供稳定利润支撑。
【点评】电广传媒及其子公司此次投资马栏山文化科技基金,是其“文化+资本”战略的重要一步,有助于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的深度融合,符合当前产业融合发展趋势。达晨财智的专业优势和投资实力,将为电广传媒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助力其战略转型。
【文化传媒】2025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收增长6.2%(2025-05-16)
5月16日,中国文化传媒网讯,2025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939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文化新业态特征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营收增长12.5%,快于整体增速6.3个百分点。文化服务业表现突出,营收增长9.7%,占全部文化企业营收的54.7%,对增长的贡献率达83.0%。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数字出版等行业增速较高。国家统计局表示,政策协同效应和文化消费惠民等措施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
【点评】一季度文化产业的增长数据表明,新业态已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尤其是数字内容服务和智能科技相关领域。文化服务业的稳健增长进一步印证了其“压舱石”作用。未来,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将继续为文化产业注入活力,但需关注传统业态的转型压力,以实现更均衡的发展。
【文化传媒】完美世界:2025年第一季度,受益于多部影视作品播出并实现盈利,...(2025-05-07)
5月7日,金融界讯,完美世界在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中显示,公司实现了1115.29%的净利润增长,达到3.02亿元。该增长主要得益于《诛仙世界》带来的良好业绩增量、出售乘风工作室的处置收益,以及多部影视作品的成功播出和盈利。完美世界计划继续推进其游戏业务的精品化、多元化和国际化,聚焦MMO和卡牌类游戏,并准备海外发行《女神异闻录:夜幕魅影》。在影视业务方面,公司将实施“提质减量”策略,减少整体投资规模,聚焦短剧赛道以提供优质内容体验。公司战略:完美世界将通过稳步推进经典游戏项目、探索潮流品类、控制影视投资风险,并加强海外市场的布局,保持业绩增长并保障盈利能力的持续性。
【点评】完美世界在2025年初展现了强劲的业绩增长,尤其在游戏和影视业务的双轮驱动下。未来,公司的战略聚焦将帮助其在保持高盈利增长的同时,也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更具创新性的内容体验。
【文化传媒】柠萌影视:2024年亏损1.89亿元(2025-05-06)
5月6日,中国证券报讯,2024年,柠萌影视公布的财报显示,公司的营业总收入为7.26亿元,同比下降46%;归母净利润亏损1.89亿元,上一年同期盈利2.14亿元。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6亿元大幅下降。柠萌影视的资产状况有所变化,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显著减少,货币资金和金融资产也出现下降。尽管流动比率较高(5.51),公司仍面临较大财务压力。公司背景:柠萌影视是一家中国的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从事电视剧制作、发行和播映权授权,涉及的电视剧主题包括都市情感、英雄主义、古装和现实生活等。代表作包括《小别离》、《小欢喜》和《三十而已》等。
【点评】柠萌影视在2024年的业绩下滑反映了影视行业的挑战,尤其是在收入下降和财务亏损的背景下,如何调整业务模式、提升内容生产与发行的效益成为了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
【文化传媒】金逸影视2024年营收10.12亿元,同比降25.88%(2025-04-30)
4月30日,新浪财经讯,14日,金逸影视发布了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10.12亿元,同比下降25.88%;归母净利润为-9035.42万元,同比下降776.9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70亿元,同比下降309.35%。毛利率下降至14.19%,同比下降9.99个百分点。尽管公司整体业绩表现不佳,但在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了归母净利润1760.63万元,同比增长124.18%,环比增长145.52%。报告显示,金逸影视在第四季度的业绩有所回升,但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表现不佳,显示出公司面临的经营压力。
【点评】金逸影视在2024年面临了显著的营收和利润压力,尽管第四季度有所回升,但全年亏损和毛利率下降表明公司仍需在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上进行有效调整。影视产业的激烈竞争及整体市场环境可能是其财务困境的主要原因。
【文化传媒】博纳影业业绩发布:率先开辟“AI+影视”战略布局全新赛道(2025-04-29)
4月29日,证券日报讯,博纳影业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在中国电影市场面临变化和调整的背景下,博纳影业专注主营业务并创新布局,率先开辟了“AI+影视”的全新战略赛道,结合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与影视产业的深度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果。博纳影业于2023年底成立了AIGMS(AI Generated Movie/Series)制作中心,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影制作全流程的深度融合。通过技术创新,博纳影业在剧本开发、角色塑造、视觉设计等环节中实现了突破性进展,提升了影视内容的质量和制作效率。博纳影业计划继续推动影视工业化升级,探索更多AI赋能的影视创作形式,尤其是在科幻和奇幻领域,以实现人机协同创作的突破,为中国电影和科幻产业开辟新道路。
【点评】博纳影业的“AI+影视”战略布局标志着其在影视制作领域的技术创新和行业引领地位。通过人工智能的赋能,博纳影业不仅提升了影视作品的创作效率,还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显著影响力。未来,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博纳影业有望在全球影视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迈进。
【文化传媒】天府文旅一季度营收增长超9成,与多方合作布局影视文旅融合(2025-04-29)
4月29日,上海证券报讯,天府文旅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财报。报告显示,公司一季度营收达到1.79亿元,同比增长90.54%;归母净利润为2778.92万元,同比增长4.9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784.05万元,同比增长27.57%。然而,公司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5209.17万元,主要由于公司在新增影视项目的制作费用上的支出增加。天府文旅在加速影视文旅融合方面也迈出了重要步伐。公司与多个合作方共同投资成立了“拍在四川”影视制片服务体系,目标是进一步深耕影视制作产业链,推动影旅业务的融合发展。3月,公司分别与四川省多个城市和文化旅游单位签署了影视文旅合作协议,旨在利用影视产业作为牵引,推动区域旅游、文化、影视产业的高质量融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影视文旅地标。此外,天府文旅还计划完善影视制作服务体系,提供专业化的勘景、服化道支持及剧组全方位的后勤服务。
【点评】天府文旅在2025年一季度的营收增长显著,展示了其在影视文旅领域的成功布局。通过与地方政府和旅游公司合作,天府文旅正在加速推进影视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借力影视IP推动区域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整合,进一步拓宽市场潜力。这一战略不仅有助于增强公司的产业竞争力,还为地方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未来,影视与旅游的联动可能成为天府文旅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文化传媒】横店影视2025年一季度盈利能力显著提升,费用控制良好(2025-04-24)
4月24日,证券之星讯,近日横店影视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实现了显著的业绩增长。报告期内,横店影视的营业总收入达到11.72亿元,同比增长39.15%;归母净利润为3.43亿元,同比增长56.7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2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0.35%。在盈利能力方面,横店影视的毛利率为36.12%,同比增加18.4%;净利率为29.25%,同比增加12.66%。这些数据显示公司在主营业务上的盈利水平有所提高,且附加值增加。横店影视在费用控制方面表现优异,报告期内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总计为4610.95万元,占营收比为3.93%,同比下降了30.02%。这一表现反映了公司在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上的改进。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横店影视的货币资金为12.45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77%;应收账款为2.0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0.43%;有息负债为2.69亿元,同比减少了6.94%。这些数据显示公司现金流状况较为健康,且债务压力较小。
【点评】总体来看,横店影视在2025年一季度的财务表现非常优秀,盈利能力显著提升,费用控制得当,资产状况健康。虽然部分财务指标如每股净资产和每股经营性现金流略有下降,但整体财务状况依然稳健,体现了公司的强大盈利能力和良好的财务管理。
【文化传媒】光线传媒2025年一季度盈利激增,影视剧业务推动强劲增长(2025-04-23)
4月23日,证券日报讯,光线传媒近日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实现了显著的财务增长。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达29.75亿元,同比大幅上升177.87%;归母净利润为20.16亿元,同比激增374.79%;扣非净利润为20.0亿元,同比上升380.71%,体现了公司强劲的盈利能力。光线传媒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78.32%和67.74%,显示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方面的显著成效。同时,公司每股净资产、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和每股收益均大幅增加,反映出公司在股东权益和现金流方面的良好表现。在费用控制方面,光线传媒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方面表现突出,三费占营收比仅为0.52%,同比下降了60.87%,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资产方面,公司货币资金为55.03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21.18%,而有息负债大幅下降46.59%,显示出公司较低的负债水平和健康的现金储备。
【点评】光线传媒在2025年第一季度展现了卓越的业绩,特别是影视剧业务的成功推动了公司整体盈利的强劲增长。公司在成本控制、现金流管理和投资布局上的良好表现,使其在竞争激烈的影视市场中占据了有利地位。
【文化传媒】华策影视实现开门红,今年一季度净利增207%(2025-04-21)
4月21日,证券时报讯,华策影视17日发布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19.39亿元,同比下降14.48%,归母净利润为2.43亿元,同比下降36.41%。然而,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业绩表现强劲,实现营业收入5.86亿元,同比增长231.96%,归母净利润达到9211.35万元,同比增长206.9%。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电视剧销售规模的提升。华策影视2024年抓住行业改革和数智化变革机遇,在剧集和短剧领域推出了多部爆款作品,如《我是刑警》和《锦绣安宁》。此外,电影、动漫及其他多元业务板块也表现不俗,尤其是在短剧业务方面,推出了多个精品短剧。公司还积极布局AI与科技创新,推出了多款影视行业AI工具,如编剧助手和智能解说工具,这些工具为公司内容创作和业务运营提供了强大支持。华策影视还启动了算力业务,进一步推动数智化转型,积累了宝贵的算力运营经验。
【点评】华策影视在2025年一季度的亮眼成绩证明了公司在数字化转型和内容创作上的成功。通过精确的市场定位和高质量内容生产,公司不仅提升了业绩,也在新兴的AI和算力业务领域占据了先机。随着短剧市场和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华策影视未来的增长潜力值得期待。
【文化传媒】华谊兄弟:与阅文集团等合作多部短剧陆续上线(2025-04-17)
4月17日,金融界讯,华谊兄弟近日表示,公司将与阅文集团等平台合作,推出一系列短剧,进一步布局内容产业多元化赛道,抢占新兴市场空间。已上线的短剧包括《万道龙皇之陆鸣救父》、《凤吟九霄》、《抱歉我拿的是女主剧本》,以及改编自热门游戏《地下城与勇士》的《天选之子的我在地下城当救世主》。此外,华谊兄弟还与触摸合作推出了《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弟弟》,并与中文在线和点众科技合作的多个项目也在制作中。
【点评】华谊兄弟通过与阅文集团等强力平台的合作,积极布局短剧市场,迎合了新兴的内容消费趋势。短剧的多样化题材,包括游戏改编和原创作品,为公司带来了更多创新机会,并有望进一步拓展年轻观众的市场。这一系列项目的推出,不仅有助于华谊兄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也能推动短剧产业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