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阿里“春雷计划”:半年覆盖20省市、2000产业带(2020-10-16)
10月16日,电商报讯,阿里巴巴公布扶助中小企业的“春雷计划”半年成绩单。数据显示,半年来,阿里巴巴已经覆盖20个省市、2000个产业带,和阿里巴巴一起实现“数字化”突围,化免“疫”力为生产力,共同见证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具体来看,为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内销市场,天猫超市、淘宝心选帮助没有线上经验的外贸制造业企业成为它们的供应商;截至9月底,淘宝特价版吸引全国超145个产业带、120万商家入驻;截至10月初,超2万外贸企业享受天猫减免年费政策,获多项营销支持。为打造数字化产业带,截至10月初,37万外贸工厂通过1688拓展国内市场;近20万入驻数字化“外贸专区”;80个淘宝直播产业基地在全国落地开花,从农村走出10万农民主播。为实现智慧网络助农兴农,阿里巴巴正在全国建设1000个数字农业基地;1800个农业特色产业带、80万款农产品在淘宝“破土而出”;近1000个地域品牌,在淘宝天猫上单月销售额增速超200%。
【点评】为帮助更多中小企业摆脱资金困境,网商银行累计为免费使用“0账期”服务的淘宝、天猫等平台商家垫资超2000亿。同时,网商银行联合全国工商联和100家银行,3个月为超1000万小微商户提供无接触贷款。
【电子商务】苏宁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盈利5.03至7.53亿元(2020-10-16)
10月16日,电商报讯,今日,苏宁易购发布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司前三季度预计净利润为5.03亿元至7.53亿元,第三季度预计净利润6.7亿元至9.2亿元。报告显示,从整体来看,公司报告期内商品销售规模保持稳定增长。1至9月,公司整体实现商品销售规模同比增长6.50%,线上平台商品交易规模同比增长18.15%,其中开放平台商品交易规模同比增长56.83%,新开苏宁易购零售云加盟店2432家,实现销售规模同比增长77.5%。此外,公司持续加快三四级市场发展,零售云业务保持快速增长,三季度新开 871 家店,销售规模同比增长 108%。三季度公司实现商品销售规模同比增长 8.76%。
【点评】公司持续完善商品供应链管理,注重单品的运营,以及开放平台的快速发展,综合毛利率水平保持稳定。同时加大力度支持开放平台发展,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商品丰富度及用户活跃度稳步提升。公司预计,7至9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亿元至9.2亿元。则1至9月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3亿元至7.53亿元,同期由于苏宁小店、苏宁金服出表带来投资收益增加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
【电子商务】名创优品纽交所上市 次日股价上涨4.4%(2020-10-16)
10月16日,电商报讯,昨日,名创优品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发行价为20美元,总发行3040万股ADS,连同超额配售权发行股份,市值达69.92亿美元。其最终发行价超过此前发行价指引区间16.50至18.50美元的定价区间。据悉,名创优品将通过本次发行筹集6.08亿美元的资金,并将募资所得用于扩大商店网络、投资于仓库和物流网络、投资资于技术和信息系统,以及为营运资金需求提供资金等一般公司用途。截至发稿前,名创优品美股股价上涨4.4%,报20.88美元,市值63.47亿美元。今年9月24日,名创优品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开递交IPO文件,拟以“MNSO”为股票代码在纽约证交所挂牌上市;10月10日,名创优品更新赴美上市招股书。
【点评】名创优品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是极致的性价比和高频上新,未来公司会将继续优化供应链,通过数字化来优化和赋能供应链,持续强化产品力,让名创优品的产品力更有竞争力。此次IPO后,创始人叶国富在公司的最新持股为72.5%,公司投资发展中心副总裁、名创优品中国区副总经理李敏信持股4.6%,外部投资人高瓴资本与腾讯均持股4.8%。
【电子商务】新会员电商蜂鸟有享宣布战略升级(2020-09-29)
9月29日,电商报讯,新会员电商蜂鸟有享宣布战略升级,全面进入数字生活领域,打造数字生活服务平台。蜂鸟有享成立于2020年,以会员经济+红人经济切入新零售领域,打造融合电商、本地生活服务、社交、直播为一体的新会员电商模式。今年6月18日,蜂鸟有享正式上线1.0版本,已完成"衣食住行+游购教娱"全消费生活场景的搭建,上线内3个月付费用户突破两百万。蜂鸟有享CEO许明表示,蜂鸟未来有享将把重心放在产品功能升级、会员权益升级和用户体验升级上,做好未来生活搬运工的角色。目前,蜂鸟有享APP2.0已进入测试阶段,10月底可全新上线,为用户提供"消费+生活+娱乐+圈层"的生活体验。
【点评】今年双十一,蜂鸟有享将全面融入天猫生态,通过数字化+场景化营销、个性化+精细化运营,为用户提供更多购物权益,帮助天猫品牌升级。蜂鸟有享于7月当选浙江电子商务促进会会员单位,而后蜂鸟有享和能源数字化开放平台达成战略合作,私家车主通过蜂鸟有享可以使用团油的加油服务,在全国10000多座加油站享受加油特惠服务。
【电子商务】美团推出“互联网+美妆店” 布局线下美妆行业(2020-09-28)
9月28日,电商报讯,近日,美团宣布将针对美妆线下推出“互联网+美妆店”的解决方案。在美团APP的丽人频道,美妆位列美发、美甲、美睫和美容SPA之后,成为该类目下的第四大品类。据悉,美团抢攻线下美妆的基本逻辑仍然是从线上引流到店,同时还会用到美团的即时配送能力,为用户提供“妆品到家”服务,让不愿出门的用户也能在几个小时内就收到“专柜正品”。美团负责人辰燕强调,美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商销售平台,平台的起点依旧是本地生活服务。美团切入线下美妆将提供那些差异化的服务,平台提供的最核心能力之一是为线下店带去新客流。美团此前已经与国产美妆护肤品牌林清轩、护肤集合店SN.SUKI、THE COLORIST调色师等展开合作。此外,美团还陆续和雅诗兰黛、巴黎欧莱雅、娇兰等建立了品牌营销的合作,建立合作的头部渠道品牌还包括屈臣氏、丝芙兰等。
【点评】目前,美团平台上与美业丽人相关的评论内容已累计达到1亿个,其中美妆占比10%。美团计划,此后平台将在美妆领域推出更多服务,如优化门店基础信息、优惠信息、门店供给线上化以及BA服务线上化,优化履约环节的效率,持续扩大用户规模,为商家带去更多客流。
【电子商务】京东健康正式申请港交所上市 上半年收入达88亿元(2020-09-28)
9月28日,电商报讯,9月27日晚间消息,《电商报》获悉,京东健康今日正式向港交所申请上市。招股书显示,京东健康在2017年至2019年的总收入分别为56亿元、82亿元、108亿元,2020年上半年,京东健康的总收入就达到了88亿元。公司在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1亿元、2.5亿元、3.4亿元和3.7亿元,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此外,京东集团发布公告,公司拟通过以京东健康股份于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的方式分拆京东健康。公司已就拟议分拆向香港联交所提交分拆建议,而香港联交所已确认本公司可进行拟议分拆。公告显示,于本公告日期,本公司透过全资子公司持有京东健康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81.04%。拟议分拆完成后,本公司将间接持有京东健康不少于50%的股权,京东健康将仍为本公司的子公司。本次全球发售的联席保荐人为美银美林、海通国际、瑞银。招股书显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按2019年收入计算,京东健康是中国最大的在线医疗健康平台及最大的线上零售药房。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健康有超9000家第三方商家入驻,线上零售平台有超过1000万种商品(SKU),全渠道布局超200个城市,共有1.5亿名用户曾使用京东健康购买医药、健康产品或医疗健康服务,日均在线问诊量约9万人次。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以及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十二个月,京东健康分别拥有4390万、5050万、5610万及7250万个年度活跃用户。
【点评】值得一提的是,京东健康从2014年独立运营,成为京东集团继京东物流和京东数科之后孵化出的第三只独角兽。此前,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显示,京东健康以500亿人民币估值成为全球最年轻独角兽公司。
【电子商务】蚂蚁集团科创板上市提交注册,前三季度营收或达1175亿元(2020-09-25)
9月25日,_电商报讯,22日晚间,上交所官网显示,科创板拟上市公司蚂蚁集团已提交注册,蚂蚁集团初步拟定的科创板募资额为480亿元人民币。蚂蚁集团提交给上交所的招股文件(注册稿)中预测,2020前三季度营收为1145亿至1175亿,同比增长38%至42%,这一数字已接近蚂蚁集团2019年全年营收。据招股书表示,整体业务的快速增长得于国内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用户心智的提升。招股文件数据显示,2019年蚂蚁集团营收为1206亿元,今年1-6月份营收为725.28亿,2020前三季度预测营收为1145亿至1175亿,以此推算,蚂蚁集团今年第三季度营收约为420亿至450亿之间。此前蚂蚁集团透露,2019年度及2020年1-6月,数字金融科技平台收入占比分别达到56.2%和 63.39%,预计将成为未来收入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
【点评】据《IPO早知道》报道,蚂蚁集团计划于明日(9月24日)通过港交所聆讯,最快于本周末在港交所官网披露通过聆讯后的招股说明书,并将于10月中下旬正式完成“A+H”同步上市,另外此前还有报道称,蚂蚁集团已将把IPO融资目标提高到350亿美元,估值则从2250亿美元提高至2500亿美元。
【电子商务】携程2020年Q2财报:当季营收32亿元,同比下降64%(2020-09-25)
9月25日,_电商报讯,携程今日公布2020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报。财报显示,当季净营业收入为32亿元人民币(4.48亿美元),同比下降64%,归属于股东的净亏损4.76亿元,环比收窄91.19%,两项业绩指标均好于市场预期。在各项业务上,携程第二季度住宿预订的营收为13亿元,同比下降63%,环比上升9%,主要由于中国国内市场的复苏;交通票务的营收为12亿元,同比下降66%,环比下降 52%;旅游度假业务营收为1.30亿元,同比下降88%,环比下降75%;商旅管理业务营收为1.62亿元,同比下降 47%,环比上升29%,主要由于中国国内市场的复苏。财报显示,携程的毛利率为72%,和2019年同期的79%以及上季度的74%相比有所下降。携程董事会执行主席梁建章表示,在第二季度,全球旅游市场受到新冠疫情大流行的严重负面影响,但携程各条国内业务线在该季度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复苏。
【点评】疫情期间,携程通过直播实现大量营收。截至9月23日,携程直播矩阵所创交易额累计超过17亿元。6个月来,携程直播的观看人数累计超过1亿人次。直播间内新用户的占比超过10%,复购2次以上的用户占比超过60%以上。受疫情影响,携程预计2020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将同比下降 47%-52%。,但携程仍对此保持乐观态度,携程预计,下季度可环比实现大幅度盈利,运营利润可以达到12亿到13亿元人民币。
【电子商务】中通二次上市 “进阶”契机隐现(2020-09-25)
9月21日,_电商报讯,最新的消息显示,中通快递已经确定国际发售与香港公开发售的最终发售价为每股218港元。预计于2020年9月29日(星期二)在港交所开始交易。此次上市,中通预计募资约98.10亿港元。作为国内继阿里、网易、京东之后的又一赴港二次上市的企业,中通的二次上市虽然所受到的关注度相对更小,但是其可能造成的影响却一点也不小。根据中通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财报,中通在快递市场的占有率达到18.9%,仍然是妥妥的行业第一。如果从2016年算起,中通大概率要连续第5年霸占快递市场市占率第一位置。但这个连续多年的第一,在彰显中通快递市场地位的同时,也体现出了中通在业务上所受到的桎梏。数据显示,在几年前中通的市占率就达到了19%左右,多年过去,中通在市占率上仍然一枝独秀,但却没有打破20%的瓶颈。比这个更令人担忧的,是在业务量第一的王冠之下,中通并未能成为真正公认的快递界一哥,反而一直在营收规模及净利规模等方面被顺丰压一头。
【点评】这与快递产业旷日持久的价格战有很大关系。仔细回首,中通快递稳居第一的这些年,正是快递产业价格战打的最激烈的几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通多年来的市占率第一,是价格的不断下降换来的。但是多年价格战过去,快递界开始进入一个“市场在扩大,业务量在扩大,营收和利润却并没有跟上脚步”的怪圈,这是中通乃至整个通达系面临的主要矛盾。这也是为什么中通在业务量上无人能敌,却在营收规模上难以和顺丰匹敌的主要原因。二次上市之后,中通将在资金方面拥有更强的优势。一方面,98.10亿港元的募资将成为中通此后业务布局的一大助力;另一方面,两地上市之后中通快递将有更强的融资能力,同时也更容易受到国内资本市场关注。
【电子商务】消息称京东健康计划本月在香港申请IPO(2020-09-18)
9月18日消息,电商报讯,据多位知情人士称,京东健康将最快于本月向港交所提交IPO(首次公开招股)申请,至少将融资10亿美元。目前,新股发行的规模和时间等细节仍未确定,将来可能发生变化。对此,截止发稿京东尚未予以回应。此前在8月20日,《香港经济日报》报道称,京东计划分拆京东健康于香港上市,集资10亿美元(约78亿港元),已委任美林、海通及瑞银为上市负责行,预计最快明年上市。京东健康于2019年5月从京东集团独立运营,目前正在医药健康电商、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智慧解决方案四个业务版块基础上,逐步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产业布局,成为健康产业的旗舰型企业。
【点评】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中,京东健康以500亿人民币估值成为全球最年轻独角兽公司。也就是说,如果关于上市传闻成真,那京东健康很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快上市的独角兽公司。不久之前,京东健康刚刚完成了高达8.3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京东健康CEO辛利军曾表示,2019年全年的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且已经实现了盈利。其中医药零售是京东健康的营收主力,占比90%以上。
【电子商务】中通快递宣布启动香港首次公开募股(2020-09-17)
9月17日,电商报讯,9月16日晚间,中通快递正式宣布启动香港首次公开募股,9月17日起至9月22日中午公开招股,9月22日定价,并于9月29日挂牌。中通快递计划全球发售和上市4500万股A类普通股,募资额不超过15.6亿美元(约121亿港元)。香港公开发售最高定价为268港元,每手50股,入场费13535港元。中通快递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赖梅松表示:“中通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我们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重大里程碑。”根据港交所公开的文件显示,9月11日,中通快递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高盛为独家保荐人。
【点评】中通快递目前的日均业务量已突破5000万件。中通快递2019年的市占率为19.1%,总包裹量从2017年的62亿件增长至2019年的121亿件。9月1日,中通快递宣布今年快递业务量突破100亿件,相比于去年11月12日达到100亿件又快了两个月。
【电子商务】企业数字化采购服务商支出宝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2020-09-17)
9月17日,电商报讯,专注于企业数字化采购的支出宝(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支出宝”)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由金沙江联合资本领投、方信资本跟投。支出宝表示,本轮资金主要用于加快市场推广及用户拓展、进一步推进公有云产品智能化及网络化支出宝创立于2016年,致力于为中国企业提供更专业更便捷的采购成本管理SaaS解决方案,总部位于北京。支出宝公司的主要产品是采购成本管理SaaS套件,包括采购、战略寻源、合同、目录等全套解决方案。
支出宝积极响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趋势和要求,秉承“Saving as a Service?(节约即服务?)”的理念,通过深厚的专业洞察力与领先的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企业用户系统体验、改变传统商业交互模式,使得流程更透明、支出更可控、沟通更顺畅,节约更显著,成为助力企业采购战略转型、降本增效的必备工具。融资方面,支出宝曾在2019年10月获得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原淡马锡全球合伙人吴海等。此外,支出宝CEO杨红提曾担任前中信产业基金投资管理副总裁、前通用电气医疗系统亚太区供应链负责人以及采购全球化领导人。
【点评】目前支出宝的客户覆盖了金融、医疗、教育、环保、互联网、制造业、物流等行业,包括:丰田工业、华润、光明牧业、康斯特、中环洁、中环信、ofo、滴滴、美丽田园、艾毅、启明星、品格等,续约率达95%以上。
【电子商务】闲鱼:月活用户达9000万,90后比例已超60%(2020-09-08)
9月8日,电商报讯,近日,闲鱼公布数据称,目前,闲鱼月活用户已达9000万,每年挂闲鱼的物品已超10亿件。从用户上看,闲鱼上90后比例已超过60%,从消费品类看,数码、手机、服装、家居等排在前列。阿里巴巴2020年财报显示,闲鱼2020财年GMV突破2000亿元,同比去年增长超过100%,在线卖家达到3000万,实现了翻倍式发展。今年以来,国内三、四、五、六线城市新发商品数同比增加54%,整体快于大盘增长。阿里巴巴副总裁平畴在接受采访时称,全社会都在反对浪费,闲鱼是坚定支持者,因为闲置就是最大的浪费。他表示,闲置经济是真正倡导节俭的共享经济,而90后、00后,其实比想象的更环保节俭。此外,根据闲鱼《2019年度"断舍离"公益报告》显示,全年除C2C闲置交易,闲鱼还回收了3万吨旧衣、942.7万本图书、122.2万部手机、50.85万台大家电。
【点评】据悉,闲鱼于成立于2014年,经过6年发展,闲鱼已成为国内第一闲置交易平台,小到盲盒,大到房屋,几乎涵盖全品类;从玩家到同城,跨越线上线下。与此同时,阿里内部打通了各平台,正在助推从"所有人有闲余"到"所有人用闲鱼"。
【电子商务】优信:二季度营收6220万元,上年同期3.893亿元(2020-09-08)
9月8日,电商报讯,今日,优信二手车对外发布2021财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20年4月1日至6月30日,优信总收入为人民币6220万元,上年同期为3.893亿元;非GAAP下调整后净亏损1.571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137亿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优信2C交易量为3887辆,低于去年同期的24585辆;2C交易总额为4.26亿元,低于去年同期的28.64亿元;2C业务收入为5170万元,低于去年同期的3.41亿元。对于营收下滑,优信也坦言,受疫情影响,二手车交易市场受到较大冲击。
【点评】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优信营收也出现了同比下滑现象。数据显示,一季度,优信总营收为1.039亿元人民币,低于上年同期为3.35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69%。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优信一季度净亏损为人民币20.665亿元,较上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2.460亿元扩大。一季度,优信2C在线二手车交易量为6584辆,2C业务营收为8850万元人民币,2C GMV为7.23亿元人民币,均低于去年同期的交易量20647辆、业务营收2.843亿元人民币以及2C GMV 22.68亿元人民币。
【电子商务】Flipkart推出B2B平台Flipkart Wholesale(2020-09-08)
9月8日,电商报讯,印度电商巨头Flipkart近日宣布推出一项针对本土夫妻店和其他小型企业的全新B2B平台Flipkart Wholesale,这家沃尔玛旗下的电商平台希望借此在电子商务市场中更好地与亚马逊等竞争对手展开角逐。Flipkart Wholesale也可以作为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使用,其App可以从 Google Play Store下载,目前正在班加罗尔,古鲁格和德里开展服装销售的业务。Flipkart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的目标是在第一阶段吸引来自这三个城市的50家品牌商和250家本土制造商,并在今年年底之前将其业务范围拓展到20多个城市中,并涵盖家具,厨房用品以及杂货等品类。业内人士透露,Flipkart Wholesale目标是拉拢300多个战略合作伙伴,并在2个月内发布至少20万个产品。
【点评】今年7月,Flipkart收购了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在印度的批发业务。Flipkart正在印度多个城市开设“幕后店”,即仅用于向附近地点配送货物的门店,以与信实旗下Jiomart进行抗衡。此前,Flipkart宣布在班加罗尔多个地区推出名为“Flipkart Quick”的超本地化服务,消费者可以在该服务中预订约2,000种商品,每两小时送达一次,包括杂货、新鲜商品等。这一超本地化服务也将销售手机和文具,比亚马逊主要提供杂货的速递服务更进了一步。
【电子商务】美团Q2间夜量赶超国际OTA巨头 为全国最大在线酒店预订平台(2020-09-04)
9月4日,电商报讯,国际OTA巨头Booking与Expedia的财报显示,受到疫情冲击,两大巨头在二季度的间夜量分别降至2800万与1920万,降幅均超过80%。而同样在二季度,美团的国内酒店间夜量为7800万,只同比减少17%,环比第一季度增加82%。从间夜量数据上来看,二季度美团是Booking和Expedia的2.8倍和4倍,成为全球最大的在线酒店预订平台。根据财报,美团二季度本地酒店预订业务反弹最快,实现了25%的同比增长,三、四、五线城市的客房预订已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整体预计第三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在国内疫情成功防控之下,美团的各项业务都在二季度有了明显的回升。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团点评营收274.2亿元,同比增长8.9%,市场预期为235.82亿元,上年同期为227亿元;净利润22.1亿元,市场预期亏损5.83亿元,去年同期盈利8.76亿元。
【点评】该份财报发布之后,美团股价连创新高,市值一度突破到1.6万亿港元以上。
【电子商务】跨境电商B2B平台KKS获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2020-09-03)
9月4日,电商报讯,据36氪报道,跨境电商B2B平台KKS完成由徐州润汇投资的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据介绍,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快速上线更适合海外供应商的数字化产品工具,完善服务团队搭建和国内市场推广。资料显示,KKS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用互联网技术构建“更短、更快的全球跨境贸易链路”,帮助国内采购商轻松对接海外品牌、工厂、经销等。据悉,目前KKS的业务已经覆盖了欧美、新澳、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地区,合作的当地品牌、工厂、经销及大型零售集团近上千家,涵盖了美食健康、母婴玩具、美妆个护、时尚生活等几大品类快消标品,已合作海外SKU数超过15万,重点SKU可支持全球范围内免费货比三家。包括天猫国际、考拉、唯品国际、苏宁国际、华润、久光超市等主流跨境电商平台和线下大型商超都是其客户。2019年该平台实现交易额近4亿元。
【点评】跨境电商B2B将继续迎来政策利好。此前在2018年9月,KKS宣布完成千万元Pre-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华山资本(Huashan)、元颂创投联合投资。
【电子商务】淘宝特价版已帮扶30万外贸工厂转内销(2020-09-02)
9月4日,电商报讯,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发布《外贸转内销与电商平台数字化价值研究》专题报告。报告指出,“外贸转内销”当前成为我国外销型制造企业渡过难关的重要调整方向。电商平台能够以极低的成本、极快的速度弥补外销型制造企业在供应链、销售渠道、国内消费产品开发上的短板和缺陷,是当前实现外贸转内销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未来我国外销型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孕育自主品牌,实现内外双循环的重要支撑。以淘宝特价版为例,报告显示,淘宝特价版发挥C2M数字化能力,已帮扶30万外贸工厂转内销,覆盖全国7成产业带,成效显著。淘宝特价版代表的工厂直销平台掀起的“特价经济”新风潮,正成为产业带工厂复苏的重要推动力。具体来看,自今年3月26日淘宝特价版上线以来,100天内聚集了全中国145个产业带、120万产业带商家、50万外贸商家、超过30万外贸工厂,外贸工厂集中在淘宝特价版上打开内需新通路,形成“特价版现象”。
【点评】淘宝特价版自上线以来,先后推出了工厂直购节、发布支持外贸工厂转内销十项措施、“0成本开小店扶持计划”、上线“外贸频道”、首个“1元直购节”等助力外贸转内销。
【电子商务】南极电商上半年营收16.26亿元 同比下降0.49%(2020-08-26)
8月24日,电商报讯,南极电商近日披露2020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6.26亿元,同比下降0.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长11.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01亿元,同比增长10.93%;基本每股收益0.18元。报告期内,虽然受疫情影响,但公司还是保持了净利润的增长,具体如下:南极电商实现营业收入16.26亿元,同比减少0.49%,其中2020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17.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长11.51%,其中第二季度同比增长14.39%。1)公司本部的营业收入为4.91亿元(已抵消对时间互联产生的收入51.85万元),同比增长15.71%;公司主营的品牌授权及综合服务业务收入合计为4.55亿元,同比增长19.47%,其中第二季度同比增长22.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亿元(已抵消对时间互联产生的利润257.30万元),同比增长15.47%,其中第二季度同比增长18.91%。2)时间互联的营业收入为11.35亿元,同比减少6.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97.40万元,同比减少11.19%。
【点评】分平台来看:20年上半年公司在阿里、京东、主要社交电商平台(拼多多)、唯品会实现GMV分别为88.19亿元(+19.79%、占61.33%)、20.47亿元(+16.19%、占14.24%)、26.38亿元(+94%、占18.35%)、7.03亿元(+61%、占4.89%)。分季度来看,Q1阿里平台GMV同比持平、Q2增速提升至40%,京东、主要社交电商平台Q2同比增速较Q1增速翻番、唯品会略有放缓。
【电子商务】达达集团第二季度营收13.23亿元,同比增长93.1%(2020-08-25)
8月24日,电商报讯,日前,中国本地即时零售和配送平台达达集团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这也是达达集团6月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后发布的首份财报。报告显示,达达集团二季度营收为13.23亿元人民币(约1.87亿美元),同比增长93.1%。其中,达达集团旗下本地即时配送平台达达快送,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0.4%至8.37亿元人民币。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12个月内,达达快送配送订单量为9.26亿单。达达集团旗下本地即时零售平台京东到家,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7.9%至4.86亿元人民币。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12个月内,京东到家平台总交易额(GMV)为1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1%。平台活跃消费者为3230万,同比增长72%。此外,二季度,达达集团持续加速拓展下沉市场。截至本季末,京东到家业务覆盖全国约1000个县区市,单季度新增200多个。同时,京东到家依大数据智能分析,有针对性的基于城市消费特点进行商品结构优化、营销活动创新,实现了下沉市场的快速发展。本季度,低线城市的平台GMV同比增长超过170%。同时,京东到家已实现与全国头部商超类零售商的合作。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超市百强榜单,截至6月底,京东到家已与近60家超市百强达成合作,已合作商家规模占到超市百强总销售规模的2/3。
【点评】目前,达达快送已服务沃尔玛、永旺、步步高、卜蜂莲花、百联超市、益丰大药房、真功夫等各品类商家的全渠道订单履约。本季度,达达快送连锁商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500%。通过对各渠道订单的一体化管理与配送,可在保障履约效率的同时大幅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