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 药】针对渐冻症,中美瑞康小核酸药物在中国获批临床(2024-05-17)
5月17日,医药观澜讯,5月15日消息,致力于开发突破性小核酸药物的新锐公司——中美瑞康(Ractigen Therapeutics)宣布,其研发的一款小核酸药物RAG-17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用于治疗成人因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突变引起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ALS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渐冻症”。这是中美瑞康小核酸药物研发管线的又一进程,也是ALS创新治疗药物研发领域的又一进展。RAG-17是一款以SOD1为靶基因的双链小干扰RNA(siRNA)。据中美瑞康新闻稿介绍,RAG-17可以高效递送到中枢神经系统,有望通过降低SOD1蛋白表达,为SOD1基因突变的ALS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前研究中,RAG-17已表现出显著延缓动物的发病时间、延长生存时间和改善运动能力的潜力。
【点评】尽管渐冻症已被发现200多年,但截止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方法。近30年来一些治疗药物逐步面世,例如利鲁唑(riluzole)、依达拉奉(edaravone)、AMX0035(Relyvrio)和托夫生(tofersen)等等。这是ALS治疗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然而现有方法还不能完全阻止或逆转患者的神经退行性病变。而随着ALS领域得到了业界更多关注,近年来研发投入也在加速。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00款ALS候选药物处于临床开发阶段。
【医 药】再鼎医药引进的创新药获批上市(2024-05-11)
5月11日,医药观澜讯,5月11日,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官网最新公示,由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和再鼎医药申报的瑞普替尼胶囊上市申请已在中国获批,适用于ROS1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瑞普替尼是一款新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再鼎医药拥有该产品在大中华区的独家开发及商业化权。瑞普替尼最初由Turning Point公司(现已被百时美施贵宝收购)开发,是一款ROS1和NTRK靶向抑制剂。它具有独特的结构,与靶点蛋白的结合位点位于“ATP口袋”内,并且不受多种耐药性突变的影响。因此,它能够克服多种对其它TKI产生抗性的基因突变,杀死携带ROS1或NTRK基因融合的多种肿瘤细胞,有潜力治疗ROS1阳性的NSCLC,以及ROS1、NTRK和ALK阳性的实体瘤。2020年7月,再鼎医药与Turning Point公司达成一项超1.7亿美元的合作,获得瑞普替尼在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独家开发及商业化权。2022年6月,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宣布与Turning Point公司达成协议,斥资超过40亿美元后者,从而将瑞普替尼纳入其研发管线。
【点评】瑞普替尼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ROS1阳性NSCLC成人患者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医 药】云南白药“核药”获批临床,用于前列腺癌(2024-05-11)
5月11日,医药观澜讯,5月10日,云南白药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云核医药(天津)有限公司的1类新药INR101注射液获得NMPA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开发适用于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阳性病灶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成像。放射性药物(也称“核药”)通过使用抗体、多肽或者小分子进行精确的靶向,将放射性同位素直接传递到癌细胞以达到诊断或治疗的目的。这类药物拥有许多优势,如突破耐药机制、激活免疫微环境、具有独特的诊疗一体化特点等,被认为具有高度临床应用潜力。INR101注射液是云核医药研发的化学1类放射性诊断类创新药,适用于前列腺癌患者PSMA阳性病灶的PET成像。该药活性分子结构包含靶向配体、放射性同位素氟,靶向配体可特异性结合PSMA表达阳性的癌细胞,携带的氟衰变过程中发射正电子,经湮灭产生γ射线,信号被PET检测并重建成可定量的三维图像,从而实现对PSMA表达阳性病灶的诊断。
【点评】本次获批临床后,云南白药将在健康人及前列腺癌患者中开展临床试验。
【医 药】启德医药TROP2靶向ADC获批临床(2024-04-30)
4月30日,医药观澜讯,4月28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启德医药GQ1010注射液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开发治疗晚期实体瘤成年患者。公开资料显示,GQ1010是一款靶向TROP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2023年4月,启德医药与Pyramid公司达成一项超10亿美元的,后者获得了GQ1010在除大中华区外全球范围内开发和商业化的权利。GQ1010是启德医药开发的新一代靶向TROP2的ADC,通过稳定的“开环”连接子将新型喜树碱类似物TopoIx和TROP2单抗偶联而成,DAR值为4。在2024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大会上,启德医药公布了GQ1010的临床前研究结果。研究表明,GQ1010表现出良好的、差异化的安全性和毒代动力学(TK)优势,显著拓宽了治疗窗口。此外,启德医药在2023年AACR大会上报道的临床前数据显示,GQ1010与抗PD-1抗体联用具有优异的抗肿瘤活性及协同效应。
【点评】TROP2是一类最早发现于侵袭性滋养层细胞表面的生物标志物,其能够在细胞增殖和迁移、自我更新和维持基底膜的完整性中发挥调节功能。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正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TROP2在很多不同类型的人类肿瘤中都呈现高表达,且其在肿瘤发生、发展和侵袭中具有重要作用。
【医 药】贝达药业CDK4/6抑制剂3期临床取得积极结果,针对乳腺癌(2024-04-26)
4月26日,医药观澜讯,4月24日,贝达药业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BPI-16350(酒石酸泰贝西利胶囊)完成3期临床试验,并取得临床试验总结报告。这是一款以CDK4/6为靶点的新分子实体化合物。本次完成的3期临床研究针对适应症为联合氟维司群,用于既往接受内分泌治疗后进展的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的局部晚期或晚期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根据贝达药业此前新闻稿介绍,BPI-16350胶囊针对的靶点为CDK4/6,拟单药或与激素疗法联合,主要用于治疗HR阳性/HER2阴性的晚期或转移乳腺癌患者,还可能用于Rb+的其他癌症的一、二线或联合治疗。临床前数据显示,BPI-16350胶囊在动物体内外生物学活性一致,能有效抑制多种实体瘤肿瘤细胞增殖,单药或联合用药在多个实体瘤模型上展现了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同时理化及药代动力学性质优秀。
【点评】与已经获批上市的CDK4/6抑制剂相比,BPI-16350联合氟维司群显示出数值上优异的抗肿瘤活性。
【医 药】科兴生物破伤风疫苗申报上市(2024-04-26)
4月26日,医药观澜讯,4月26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科兴生物旗下科兴中维生物申报的吸附破伤风疫苗上市申请已获得受理。根据科兴生物此前新闻稿,该公司研制的吸附破伤风疫苗(简称“破伤风疫苗”)1/3期临床研究数据此前已揭盲,初步结果显示该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良好,3期临床志愿者接种疫苗后30天抗体阳转率达99.48%,达到非劣效标准,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达到统计学优效。根据科兴生物公开资料介绍,该公司破伤风疫苗的1/3期临床研究共纳入1260例偶是在,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种一剂试验疫苗或对照疫苗。初步分析显示,该疫苗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以轻度为主,未发生与疫苗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接种后30天内,试验组及对照组间与疫苗有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种疫苗后30天,试验疫苗(即破伤风疫苗)抗体阳转率为99.48%,与对照疫苗阳转率相当,阳转率达到非劣效标准;抗体几何平均浓度为4.74,高于对照组疫苗的GMC(3.63),GMC比值为1.306,达到统计学优效。
【点评】破伤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大多数与外伤有关。当破伤风梭菌经皮肤、粘膜破口侵入人体后,可以在厌氧环境中繁殖并产生外毒素,引发破伤风症状,包括肌肉痉挛、强烈的疼痛、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破伤风疫苗可用于外伤后预防破伤风的处置,以及潜在外伤高危人群的暴露前预防。
【医 药】信达生物这款ADC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治疗胃癌(2024-04-26)
4月26日,医药观澜讯,4月25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信达生物IBI343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针对适应症为至少接受过二种系统性治疗的Claudin(CLDN)18.2表达阳性的晚期胃/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根据信达生物公开资料,IBI343是一款靶向Claudin18.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目前该产品正在针对Claudin18.2阳性、HER2阴性胃癌开展3期临床研究。Claudin是正常组织紧密连接中重要的一种蛋白质,具有4个跨膜结构域,它参与细胞旁通透性和电导等过程的调节。Claudin18.2在包含胃癌在内的消化道癌症中高度表达。因此,Claudin18.2为治疗胃癌、胰腺癌等实体肿瘤的有效靶标。IBI343是信达生物管线中第一个进入临床阶段的ADC候选产品,针对靶点为Claudin18.2,并实现了对细胞毒素exatecan的糖基定点偶联。它与表达Claudin18.2的肿瘤细胞结合后,可发生Claudin18.2依赖性ADC内化,释放毒素药物引起DNA损伤,导致肿瘤细胞凋亡。游离的毒素药物也可以通过质膜扩散到达并杀死相邻的肿瘤细胞,具有旁观者效应。
【点评】IBI343在多种不同表达量的肿瘤细胞系上展现了良好的Claudin18.2特异性体外杀伤活性,并在多种人源肿瘤异种移植小鼠模型上展现了良好的肿瘤抑制活性。此外,基于糖基的定点偶联技术显著增强了整个ADC的稳定性。该产品在恒河猴的GLP毒理实验中展现了较好的安全性,并在高至30mg/kg的剂量下耐受性良好。
【医 药】劲方医药KRAS抑制剂在美国获批3期临床,治疗结直肠癌(2024-04-19)
4月19日,医药观澜讯,4月19日,劲方医药宣布该公司自主研发的KRAS G12C抑制剂GFH925单药疗法获得美国FDA临床试验许可,可针对KRAS G12C突变型难治、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开展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3期试验。此项试验将入组既往经两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失败、或对末次治疗不耐受的难治、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旨在比较GFH925单药与标准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耐受性差异。结直肠癌人群中KRAS突变型患者占比约40%,G12C突变型占比则仅次于非小细胞肺癌。相较于肺癌等瘤种,曾接受抗PD-1单抗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的结直肠癌患者比例较低,后线靶向治疗有望呈现更好的安全性;此外,前线接受EGFR抑制剂治疗会促发部分患者产生KRAS G12C在内的继发性突变,因此结直肠癌后线治疗存在巨大的未满足临床需求。根据劲方医药新闻稿介绍,作为一款高效口服新分子实体化合物,GFH925通过共价不可逆修饰KRAS G12C蛋白突变体半胱氨酸残基,抑制该蛋白介导的GTP/GDP交换,从而下调KRAS蛋白活化水平。此外,GFH925抑制KRAS蛋白后可进而抑制下游信号传导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达到抗肿瘤效果。
【点评】目前,GFH925的新药上市申请已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受理并纳入,同时获得两项突破性疗法认定,治疗至少接受过一种系统性治疗的KRAS G12C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及至少接受过两种系统性治疗的KRAS G12C突变型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
【医 药】治疗婴儿“草莓胎记”,奥邦药业新药申报上市(2024-04-19)
4月19日,医药观澜讯,4月19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奥邦药业2.2类新药盐酸普萘洛尔滴剂上市申请获受理。根据奥邦药业新闻稿,这是该公司首个改良型新药,用于需要全身性治疗的增殖期婴儿血管瘤的治疗。婴儿血管瘤(IHs)是儿童常见的皮肤良性肿瘤,本质为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由于颜色和外观与典型的胎记相似,IHs通常被称为“草莓胎记”。普萘洛尔为β-受体阻断药,最初是作为高血压药物在临床应用。2008年,法国学者首次报道口服普萘洛尔成功治疗婴儿重症血管瘤。普萘洛尔治疗IH起效迅速,通常在服药24h内即可见瘤体表面皱缩、质地变软;不仅在增殖期抑制IH生长和促进消退,而且在生长结束后也能促进其消退。根据中国《β受体阻滞剂治疗婴儿血管瘤中国专家共识》介绍,普萘洛尔在溃疡性血管瘤、眼周血管瘤、气道血管瘤和肝脏血管瘤的治疗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还在减少IH患儿功能残疾、严重毁形损害甚至挽救生命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14年,美国FDA批准治疗IH的普萘洛尔口服液上市,目前多个国家也制订了普萘洛尔治疗指南和专家共识,肯定了该产品治疗重症IH的一线地位。
【点评】奥邦药业本次申报上市的盐酸普萘洛尔滴剂针对临床上已有品种的使用缺陷进行改良,希望解决婴幼儿人群的临床使用痛点,增加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顺应性,更符合目标使用人群的临床需求。
【医 药】正大天晴JAK/ROCK抑制剂关键临床达主要终点,将申报上市(2024-04-19)
4月19日,医药观澜讯,4月19日,正大天晴宣布,其1类创新药JAK/ROCK抑制剂罗伐昔替尼片(rovadicitinib,TQ05105)用于治疗中高危骨髓纤维化(MF)的关键注册临床研究已达到主要终点。正大天晴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同意提交该产品上市申请的意见,并将于近期递交该产品的上市申请。MF是一种弥漫性骨髓纤维组织增生性疾病,属于骨髓增生性肿瘤(MPN)的一种,最终会进展为骨髓衰竭或转化为急性白血病。2023年9月,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被纳入中国《第二批罕见病目录》。目前临床上对于MF的治疗仍存在较大的未满足需求。罗伐昔替尼是一款具有创新化学结构的JAK/ROCK抑制剂。体外试验结果显示,该产品能够有效抑制JAK家族激酶活性及ROCK激酶活性,抑制细胞中STAT3和STAT5的磷酸化水平,从而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传导作用,进而发挥抗肿瘤活性。
【点评】正大天晴在骨髓纤维化领域还布局了多项联合研究,如罗伐昔替尼联合BET抑制剂或BCL-2抑制剂用于治疗中高危骨髓纤维化的临床研究,初步结果较为积极。
【医 药】肿瘤免疫新靶标,丹码生物1类新药获批临床(2024-04-12)
4月12日,医药观澜讯,4月10日,丹码生物(D2M Biotherapeutics)宣布,该公司首个管线研发产品DM919近日在中国获批临床。DM919是一款泛瘤种适应症检查点抑制剂单抗,靶向MICA/B蛋白。DM919是丹码生物自主研发的靶向MICA/B蛋白的人源化单抗。MICA/B蛋白是一种NK/T细胞检查点抑制剂。据文献报道[2],当人体由于癌症而受到过多DNA损伤时,会大量产生MICA和MICB(MICA/B)这两种应激蛋白。MICA/B会在多种癌细胞中大量产生,但在健康细胞中几乎检测不到,这决定了其具有肿瘤特异性。此外,它能够成为激活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配体,加速免疫系统消灭肿瘤。CD8+T细胞也可以通过NKG2D和MICA/B相互作用,杀伤I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缺陷的肿瘤细胞。
【点评】DM919旨在重塑和增强在肿瘤微环境里受抑制的NKG2D/MICA/B机制,恢复NK细胞及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由于DM919靶向一个与PD-1互补的免疫机制,因此其有望在传统上的PD-1抑制剂治疗疗效差的MHC-I低表达肿瘤中体现良好的单药效果,并在与PD-1抑制剂类产品联用以进一步提高肿瘤免疫的疗效。
【医 药】金赛药业抗IL-1β单抗申报上市(2024-04-12)
4月12日,医药观澜讯,4月11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1类新药注射用金纳单抗的上市申请获受理。公开资料显示,金纳单抗是一种抗白介素1-β(IL-1β)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根据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金赛药业正在针对该产品开展一项3期多中心临床研究,评估该产品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IL-1β是IL-1家族中研究最多的成员,主要由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也会产生。IL-1β是一种典型的促炎细胞因子,可诱导IL-6、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并刺激T细胞活化,可以刺激局部和全身的炎症反应。IL-1β可参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比如在骨关节炎患者中,IL-1β刺激多种金属蛋白酶的产生,导致结缔组织破裂,抑制胶原蛋白的产生,从而对关节软骨产生负面影响。此外,IL-1β对破骨细胞的成熟有直接及间接的刺激作用,从而介导关节炎中骨侵蚀的发展。IL-1拮抗剂目前已是临床常用的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药物之一。
【点评】近年来,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痛风在我国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
【医 药】针对难治性抑郁症,索元生物新药2期临床达主要终点(2024-04-08)
4月8日,医药观澜讯,4月8日,索元生物(Denovo Biopharma)宣布,在生物标志物指导下的国际多中心临床2b期试验ENLIGHTEN研究取得成功,DB104(liafensine)在DGM4阳性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中的疗效到达了主要终点及所有次要临床终点。根据索元生物新闻稿介绍,这是一项将药物基因生物标志物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CNS)领域创新药的临床试验,通过精准医疗验证了liafensine在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Liafensine是一款三重再摄取抑制剂,可同时抑制在抑郁症中起重要作用的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再摄取。该产品最初由百时美施贵宝开发,已经完成10多项临床试验,已有超过2200名受试者接受过该产品治疗。索元生物于2017年获得该产品全球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等所有权利。索元生物利用其特有的DGM生物标志物发现平台,发现了可以预测liafensine疗效的全新生物标志物DGM4,并用于指导ENLIGHTEN研究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点评】ENLIGHTEN研究是精准医疗在治疗CNS疾病领域的重大突破。难治性抑郁症属于中枢神经系统领域里最难治疗的疾病之一,ENLIGHTEN试验在该类患者中优异结果令人非常振奋。Liafensine表现出非常显著的临床获益,症状评分与安慰剂组相比改善了40%,疗效优于当前其他抗抑郁症药物。ENLIGHTEN也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试验中成功使用药物基因生物标志物来筛选获益患者的研究,是精准医疗在这一领域中的重大突破。
【医 药】君跻生物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2024-04-07)
4月7日,药智新闻讯,苏州君跻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君跻生物”)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明熙资本独家领投。君跻生物成立于2022年7月,致力于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生物技术应用,打造基因合成、寡核苷酸合成、Sanger测序、高通量测序、基因编辑和蛋白表达等一站式基因服务技术平台,助力生命科学研发和合成生物学产业升级。过去一年,君跻生物取得了诸多阶段性成果,在实现规模化收入的基础上,推动基因测序和合成全自动化产线投产,建立基因合成-测序-编辑-表达一站式基因服务平台,完成北方中心(天津实验室)建设和运营。君跻生物在基因常规服务基础上重点开发创新服务,包括NGS生物药分析检测、AAV载体和mRNApolyA服务、基因编辑药物sgRNA服务、核酸药物siRNA服务、基因编辑菌种改造服务等。近期重点推出基于NGS技术的生物药质量分析检测平台,为不同阶段的核酸药物和基因药物提供专业综合的NGS质量分析检测方案,为生物医药的安全保驾护航。
【点评】君跻生物本轮融资是继早期获得某工业自动化领域产业方支持后,再次获得下游医疗健康领域产业方(明熙资本联合发起方)加持,相关领域产业方持续认可并助力君跻生物未来发展。
【医 药】抗抑郁症,恩华药业1类新药获批临床(2024-04-07)
4月7日,医药观澜讯,4月3日,恩华药业发布公告称,该公司1类新药NH103草酸盐片的临床试验申请已经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同意本品开展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根据恩华药业公告介绍,NH103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其对常用抗抑郁靶点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T)和抗抑郁活性增效靶点5-HT2A/5-HT2C受体均有较强且均衡的抑制活性。公开资料显示,SERT抑制剂可以阻断SERT将5-羟色胺(5-HT)回收至突触前的过程,从而特异性地提升5-HT的浓度。5-HT是大脑中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这种神经递质能调节人们的认知功能,尤其是情绪和情感,因此其含量下降会令人感觉焦虑、沮丧,甚至患上抑郁症。增加5-HT的浓度已经成为抑郁症治疗药物的主要方向之一。
【点评】NH103具有依赖风险低、助眠、症状残留少(临床前毒理和安全药理学研究未发现体重增加、嗜睡、血压降低等影响社会功能的不良反应)的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和获益。
【医 药】恒瑞医药靶向CLDN18.2的ADC启动1b/3期临床研究(2024-04-07)
4月7日,医药观澜讯,4月,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公示,恒瑞医药已经启动一项SHR-A1904联合用药治疗CLDN18.2阳性晚期实体瘤的1b/3期临床研究。该研究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担任主要研究者,拟在中国34家医院入组924名受试者。公开资料显示,SHR-A1904是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靶向CLDN18.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恒瑞医药此前已经与德国默克(Merck KGaA)达成一项高达14亿欧元的合作,德国默克获得了SHR-A1904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选择权。Claudin(CLDN)是正常组织紧密连接中重要的一种蛋白质,具有4个跨膜结构域,它参与细胞旁通透性和电导等过程的调节。CLDN18.2在包含胃癌在内的消化道癌症中高度表达。因此,CLDN18.2为治疗胃癌、胰腺癌等实体肿瘤的有效靶标。SHR-A1904正是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靶向Claudin 18.2的ADC,通过与肿瘤细胞表面的靶抗原结合,使得药物被内吞进入细胞后释放小分子毒素杀伤肿瘤细胞。根据ClinicalTrials官网,恒瑞医药正在美国开展该产品的一项1/2期临床研究,以评估SHR-A1904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初步疗效。
【点评】本次恒瑞医药在中国启动的是一项1b/3期临床研究。其中,1b期研究主要目的是观察SHR-A1904联合用药治疗CLDN18.2阳性晚期实体瘤的耐受性和安全性,确定3期研究推荐剂量;3期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无进展生存期,评估SHR-A1904联合化疗和免疫一线治疗CLDN18.2阳性晚期实体瘤是否优于化疗联合免疫。
【医 药】领诺医药新一代补体药物在澳大利亚获批临床(2024-04-07)
4月7日,医药观澜讯,4月,领诺医药(Linno Pharmaceuticals)宣布,其新一代补体靶向药物SLN12140的1期临床研究申请获得澳大利亚人类研究伦理委员会(HREC)的批准。此项1期临床研究将在健康受试者中评估SLN12140的安全性及药代动力学特性,为后续临床研究剂量选择、安全性特征等提供数据参考。根据领诺医药官方新闻稿,在向澳洲提交1期临床试验的同时,领诺医药也于3月底向美国FDA提交临床试验申请(IND),并拟于2024年二季度提交中国的IND申请。领诺医药成立于2019年,致力于开发新靶点、新技术,为包括罕见病在内的严重慢性疾病患者提供疗效和安全性更好、可及性更高的创新疗法。该公司已建立补体药物研发和大分子药物透脑递送两大创新技术平台。
【点评】SLN12140的补体旁路路径选择性抑制,不仅能有效避免C5靶向分子的疗效不足问题,更因其较好的安全性有向更多适应症包括大病、慢病适应症的拓展空间。其较长的体内半衰期、较强的组织渗透性、较高的生物利用度、较低的靶点浓度、较好的稳定性和溶解度,也决定了这一分子能以更方便的皮下给药方式、更长的给药周期治疗患者,有望极大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 药】知易生物完成近亿元C轮首期融资,加速推进临床III期管线(2024-03-29)
3月29日,投资界讯,3月,广州知易生物完成了近亿元人民币的C轮首期融资,由粤科金融领投、爱瑞投资跟投。资金主要用于公司新药管线的临床开发,尤其是SK08的III期临床。知易生物是一家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原创新药研发企业,是中国活体生物药(Live biotherapeutic products,LBPs)的领军者,拥有完整的从菌株发现到LBP开发的技术与产业化平台。公司自主研发的SK08采用新一代益生菌,是国内进展最快的LBP药物,针对IBS-D(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III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另一用于化疗相关性腹泻的原创品种SK10,美国I期临床已经完成。
【点评】活体生物药是新兴的药物开发方向,在治疗肠道疾病、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等方面已有非常多临床数据显示其安全有效,市场成长驱动强劲,未来将创造千亿级蓝海市场。知易生物掌握了活体生物药开发全流程核心技术,拥有涵盖菌株筛选、功能评价、药物开发与生产的完整产业化平台。知易将继续引领国内活体生物药的发展进程,也期待知易生物的SK08能早日上市,解决更多的患者需求。
【医 药】天士力资本领投,siRNA新锐完成近亿元A1轮融资(2024-03-29)
3月29日,医药观澜讯,3月28日,赫吉亚生物(Hygieia)宣布完成近亿元A1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天士力资本领投,和达大健康、上海建信资本跟投,现有股东持续加注。赫吉亚生物在完成本次融资后,将加快推进公司临床阶段管线研究进展以及临床前化合物(PCCs)推向IND的进度。赫吉亚生物致力于siRNA领域递送技术平台的构建及药物研发,聚焦目前临床急需或无药可用的疾病领域,管线覆盖乙肝、NASH/MASH、心脑血管及代谢性疾病、补体介导相关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目前,赫吉亚生物已开发了多款在研产品。其中,Kylo-0603是一款双靶向肝脏、GalNAc偶联小分子THR-β激动剂,拟开发治疗中重度纤维化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该产品可以比较大限度降低THR-β激动剂在系统的暴露量,减少对肝外脏器(如心脏和甲状腺轴)的副作用。临床前药效研究结果显示,该产品不仅可以显著改善NASH,且对中重度纤维化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逆转效果。目前该产品处临床1期阶段,已完成的研究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
【点评】赫吉亚生物研发团队拥有超过20年的行业经验,多个产品已顺利进入临床转化阶段,并已有管线在人体身上得到验证。赫吉亚生物将提升公司内部产品研发的标准,同时也将与更多产业同行合作,共同推动小核酸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医 药】亿帆医药艾贝格司亭α在欧盟获批上市(2024-03-29)
3月29日,医药观澜讯,3月24日,亿帆医药宣布其控股子公司自主研发的创新生物药Ryzneuta(通用名: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F-627)已经获欧盟委员会(EC)批准在欧盟上市销售。该药是一款长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已经分别于2023年5月、2023年11月在中国和美国获批治疗化疗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IN)。据亿帆医药公开资料介绍,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正是一种重组融合蛋白,其氨基末端包含G-CSF,羧基末端包含人IgG2-Fc片段。该产品通过与G-CSF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可刺激中性粒细胞前体和成熟中性粒细胞的存活、增殖、分化和功能。艾贝格司亭α通过让这些关键的白细胞增殖,增强免疫系统的抗感染能力,从而预防有可能出现的影响治疗结果的化疗剂量减少和延迟问题。为加快Ryzneuta在欧洲的商业化,亿帆医药已分别与KALTEQ公司、Apogepha公司签订《独家许可协议》,将希腊、塞浦路斯的独家经销权许可给KALTEQ公司,将德国、瑞士、奥地利的独家经销权许可给Apogepha公司。
【点评】亿帆医药Ryzneuta产品具有新型结构,可提供独特且天然长效的治疗方案。Ryzneuta已经与长效原研产品、短效原研产品进行头对头临床研究对比,达到预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