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中芯国际14/28nm工艺滑坡:失去华为收入占比暴跌至5%(2021-02-05)
2月5日,中国软件网讯,根据最新公布的财报,中芯国际2020年第四季度收入66.71亿元,同比增长10.3%,净利润12.52亿元,同比增长93.5%,全年收入252.50亿元,增长25.4%,净利润46.27亿元,同比增长204.9%。看起来形势一片大好,不过细看工艺制程的变化,却有些令人担忧。中芯国际对此并未给出明确解释,而且从未分开公布14nm、28nm工艺的不同收入,不过考虑到美国“实体清单”制裁的影响,尤其是无法再使用14nm给华为代工麒麟710A芯片等,中芯国际的先进工艺显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另外,40/45nm工艺的收入占比也跌至14.8%,55/65nm工艺则逆势增加到了34.0%,更老的90nm、110/130nm、150/180nm、250/350nm也都略有增加。产能方面,2020年第四季度折合520750块200毫米晶圆,环比增加10600块,主要是北京300毫米晶圆厂扩产所致,不过产能利用率跌至95.5%,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环比也也下降2.3个百分点。中芯国际在财报中还披露,2021年资本开支预计为43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于成熟工艺的扩产,小部分用于先进工艺、北京新合资项目土建等。产能建设方面,今年计划成熟300mm晶圆产线扩产1万块,成熟200毫米晶圆产线扩产不少于4.5万块,而且在实体清单影响下,会考虑加强第一代、第二代FinFET多元平台的开发和布建,并拓展平台的可靠性、竞争力。
【点评】美国“实体清单”制裁对中芯国际的影响较大,尤其是阻碍了其先进工艺研发进程。中芯国际需找出路,提升工艺水平,才有可能在未来的芯片市场中保持优势。
【新一代信息技术】华为宣布将在法国建设5G设备工厂,计划2023年投产(2021-01-29)
1月29日,中国软件网讯,近日,华为宣布在法国东部建造5G设备工厂,这将是华为在中国以外的第一个与5G设备相连的工厂。该工厂计划2023年投产,出产第一个移动基站,为在欧洲的5G等提供技术设备。报道称,华为稍早于去年12月17日宣布法国基站设备工厂建厂计划。华为副总裁兼华为董事会成员陈黎芳称,这是华为的一个历史性的日子。华为为该工厂的投资为两亿欧元,未来计划雇佣300到500工人。工厂主要生产用于无线通讯设备,尤其为欧洲5G基站提供设备。投产后工厂每年生产10亿欧元设备产品。华为的一项公告说,计划将这一工厂建成生态型工厂,特别是通过使用生态建筑材料和工艺,来大幅度限制工厂的能源影响。据悉,目前,华为在法国雇有近千名员工,并在欧洲拥有23个研发中心。
【点评】华为被认为是世界上三大5G设备供应商中最有影响的企业。据当地官员称,华为选址在当地建厂,是多方合作的成果,并赞扬对当地的重要投资。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移动与广电5G共建共享四大协议细则公布(2021-01-27)
1月27日,通信世界网讯,1月26日,中国移动与中国广电在北京签署“5G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启动700MHz 5G网络共建共享。即将正式拉开双方共建共享的序幕。据悉,自2020年5月中国移动与中国广电签署5G共建共享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双方就建设、维护、市场和结算等具体问题充分沟通、深入磋商,并于近日达成全面共识。从中国移动在港交所的公告来看,此次《合作框架协议》涉及四大具体合作协议,分别是《5G网络共建共享合作协议》《5G网络维护合作协议》《市场合作协议》《网络使用费结算协议》。四份具体合作协议项下的合作期均为自协议订立之日起至2031年12月31日,分为第一阶段合作期及第二阶段合作期。第一阶段合作期是指协议订立之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第二阶段合作期是指2022年1月1日至2031年12月31日期间。
【点评】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5G技术、频率、内容等方面优势,坚持双方5G网络资源共享、700MHz网络共建、业务生态融合共创,共同打造“网络+内容”生态,以高效集约方式加快5G网络覆盖,推动5G融入百业、服务大众,让5G赋能有线电视网络、助力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努力用5G服务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兴通讯与银联数据合作成立金融行业首家5G消息开放实验室(2021-01-27)
1月27日,通信世界网讯,1月26日,首家金融行业5G消息实验室揭牌仪式暨中兴通讯、银联数据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沪举行。该实验室由金融数字化发展联盟成员单位中兴通讯和银联数据共同发起,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在5G消息的应用场景、方案研究及相关标准、课题申报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加快5G消息应用的研发和商业化进程,共同打造5G消息行业应用示范。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张万春表示,5G消息实验室将借助中兴通讯Openlab开放平台,为合作伙伴提供方案孵化、联合验证等服务。目前,OpenLab开放平台已经接入了40+服务提供商,完成120+5G消息应用验证,大大缩短了开发者对接运营商网络的时间。同时中兴通讯也正在积极与运营商、产业链优秀的合作伙伴进行创新业务的研究和开发,致力于打造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创新的行业解决方案。
【点评】成立5G消息实验室,是金融数字化发展联盟在技术研究与实践上进行创新的又一落地成果,后续,联盟将以“构建纽带、跨界融合、共建共享、赋能产业、服务普惠”为宗旨,凝聚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发挥资源集聚作用,面向金融行业提供优秀平台产品和服务,践行普惠金融,助力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
【新一代信息技术】第四范式宣布完成7亿美元D轮融资,博裕资本等领投(2021-01-22)
1月22日,中国软件网讯,近日,第四范式宣布完成7亿美元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博裕资本、春华资本、厚朴投资领投,并引入国家制造业转型基金、国开、国新、中国建投、中信建投、海通证券等战略股东,红杉中国、中信产业基金、高盛、金镒资本和方源资本等财务投资机构。据悉,第四范式成立六年,是人工智能平台与技术服务提供商,帮助客户通过AI进行智能升级,业务覆盖行业包括金融行业、零售、制造、能源、政府、医疗、互联网、媒体、物流、农业、高科技等。2020年,第四范式发布了Sage AIOS、Sage HyperCycleML、天枢、SageOne等系列产品,形成了从算力、操作系统、生产平台到业务系统的全栈式AI产品矩阵。
【点评】本轮融资后,第四范式计划将资金用于进一步加速重点产业布局,构建基于AI的企业级生态体系,培养AI尖端产业人才。
【新一代信息技术】专注边缘计算,秒如科技完成数千万元融资(2021-01-21)
1月21日,高工机器人网讯,1月18日,边缘云PaaS平台公司秒如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高瓴创投投资,链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优秀人才的引进和边缘云PaaS平台产品矩阵的拓展。2020年7月,秒如科技刚完成了数百万元种子轮融资。据了解,秒如科技成立于2019年,专注于边缘计算领域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致力于成为5G+人工智能时代的智能边缘计算服务商。其核心产品是软件定义的边缘云PaaS平台,为全球客户提供开放统一、透明简单、高度自动化的边缘云分布式基础设施,并且依托于底层PaaS平台构建上层面向边缘的SaaS服务。
【点评】随着整个世界的数字化进程加速,数据爆炸性增长。75%的数据将产生和存储在边缘侧,计算将向数据产生的地方加速迁移,成为必然趋势。抓住边缘计算市场发展趋势的不仅仅有类似秒如科技这样从边缘云PaaS平台切入的玩家,这条赛道上还挤满了电信运营商、网络设备商、云服务提供商等,这对秒如科技来说,激烈的卡位战将带来重重挑战。
【新一代信息技术】银河航天首发星在轨运行一周年,完成多种低轨卫星应用场景(2021-01-18)
1月18日,腾讯网讯,绕地球运转超过5850圈,执行超过11890条指令,完成1460余次测控,开展320余次通信试验,这是银河航天首发星在轨运行一周年交出的成绩单。2020年1月16日,银河航天首发星发射成功,该星是中国首颗通信总容量达到48Gbps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由民营商业航天公司银河航天自主研发,银河航天是中国商业航天以及卫星互联网领域第一只独角兽公司,致力于构建低轨卫星互联网,解决全球网络覆盖的难题。在过去的一年里,银河航天首发星在国际上第一次验证了低轨Q/V/Ka频段通信,成功实现了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的山区、滨海地区、雪后湖边等场景的实地应用测试,完成了全球首次通过低轨卫星互联网链路完成运营商公网中5G基站的开通和测试。银河航天通信系统专家王鹏表示,上述试验有效验证了卫星互联网的广覆盖、高带宽、低时延、不受地域性影响等特点,可为传统地面网络很难覆盖的沙漠、海洋以及偏远山区等地区提供高速网络服务。此外,银河航天已具备载荷和整星等自主研发能力,构建了包括Ka频段卫星终端、国内首套低轨Q/V频段信关站、地面运控及网络管理系统等全产业链格局,并建立了天地融合5G通信网络实验系统。
【点评】“十四五”期间,中国卫星互联网建设面临重大机遇。未来,卫星互联网将与地面5G网络实现深度的融合互补,并为6G时代万物互联的泛在网络需求提供支撑。银河航天将以首发星的技术成果为基石,加速技术创新,助力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
【新一代信息技术】国仪量子完成B轮融资,金额超过亿元(2021-01-15)
1月15日,C114网讯,近日,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公司国仪量子完成亿元及以上人民币B轮融资,投资方为高瓴创投(领投)、同创伟业、基石资本、招商证券。据了解,国仪量子是一家以量子精密测量为核心技术,为全球范围内企业、政府、研究机构提供以增强型量子传感器为代表的核心关键器件、用于分析测试的科学仪器装备、赋能行业应用的核心技术解决方案等产品和服务。公司面向先进材料、半导体、量子科学、生命技术、医药和临床研究等领域,致力于帮助客户更高效地推动技术的发展、探索人类的未来。本轮投资方高瓴创投是高瓴资本成立的专注于投资早期创业公司的投资机构,主要专注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软件服务和原发科技创新、消费互联网及科技、新兴消费品牌及服务四大领域的风险投资。目前合计规模约100亿元人民币的高瓴创投,将以美元和人民币双币种模式运作,覆盖从300万人民币到3000万美元不等的多轮投资策略和创新领域。
【点评】以量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二次量子革命正推动人类文明加速进步,抓住历史机遇“为国造仪”,将推动中国成为未来信息技术引领者。同样坚持长期主义的高瓴和国仪量子将携手共进,做难而正确的事,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新一代信息技术】小米被特朗普政府拉黑,股价下跌超11%(2021-01-15)
1月15日,通信世界网讯,任期已不足一周的特朗普政府,其对中国企业的无端打压却仍未停止。据路透社发布消息称,当地时间周四,美国政府将小米集团、中国商飞、中微半导体、高云半导体等9家企业列入所谓“与中国军方相关”的黑名单。受此消息影响,小米美股ADR应声暴跌,盘中一度下跌14%,当日收盘跌幅达7.54%。1月15日港股一开盘,小米集团股价跌超 11%,市值直接蒸发近千亿港元。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20年11月签署了一项行政令,禁止美国对有军方背景的中国公司进行投资,命令也禁止美国投资者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且据路透社报道,根据相关投资禁令,美国投资者需在2021年11月11日前出售所持“黑名单”公司的股份。因此,股票下跌可能只是开始,小米在美国的投资市场必有变局。据小米2020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小米2020年业绩远超历史预期,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这离不开取代华为部分市场份额的盈利。作为采用外购芯片的手机制造厂商,被加入黑名单后,小米有可能失去高通芯片,跟美国相关的供应链也可能出现问题,继而影响小米的市场份额占比。
【点评】小米集团今日午间发布澄清公告称:小米集团一直坚持合法合规经营,并遵守经营地的相关法律法规,其服务和产品皆用于民用或商用,并确认小米并非中国军方拥有、控制或关联方,亦非美国NDAA法律下定义的中国军方公司。但未就芯片供应问题做出回应。
【新一代信息技术】国内EDA领导者芯和半导体完成最新一轮超亿元融资(2021-01-15)
1月15日,腾讯网讯,近日,国内EDA及IPD滤波器厂商芯和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和半导体”)正式宣布,其已完成超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上海赛领领投,上海物联网基金增持。过去一年,芯和半导体正在快速缩小与国际领先EDA的差距,为国内外新一代高速高频智能电子产品的设计赋能和加速,为缓解国内半导体行业卡脖子的现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芯和半导体在全球5G射频前端供应链中已开始扮演重要角色,其通过自主创新的滤波器和系统级封装设计平台为手机和物联网客户提供射频前端滤波器和模组,被Yole评选为全球IPD滤波器领先供应商。
【点评】芯和半导体是中国仿真EDA领域的独角兽公司,也是上海赛领在国内半导体产业投资布局中非常期待的公司之一。通过这次投资,有望加速芯和半导体的发展,进一步围绕5G移动通信、物联网、数据中心和汽车电子等领域推出更多强有力的EDA与芯片解决方案,推动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环节的深度联动,担当起国产EDA行业突围先锋的重任。
【新一代信息技术】燧原科技完成C轮融资18亿,腾讯多次领投(2021-01-08)
1月8日,中国软件网讯,5日,燧原科技宣布完成C轮融资18亿元人民币,由中信产业基金、中金资本旗下基金、春华资本领投,腾讯、武岳峰资本、红点创投中国基金等多家新老股东跟投。据了解,燧原科技创立近三年已经完成首款人工智能高性能通用芯片“邃思”的研发和量产,同时面向数据中心相继推出数款人工智能算力加速产品,分别是针对云端训练场景的“云燧T10”和“云燧T11”,针对云端推理场景的“云燧i10”,以及与产品配套的“驭算”软件平台。燧原科技业已成为国内第一家同时拥有高性能云端训练和云端推理产品的创业公司。目前云燧T10已经在互联网和金融行业的头部客户落地商用,上月发布的云燧i10已支持多款业界主流AI服务器,正与头部客户展开业务合作。
【点评】人工智能已成为各行各业变革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正在引领颠覆式创新,并助力经济快速增长。燧原科技作为一家成立仅三年的初创公司,拥有出色的研发和执行能力,有望成长为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军企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TalkingData完成1亿美元新一轮融资,华润资本领投(2021-01-08)
1月8日,C114网讯,近日,TalkingData宣布获总额约1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润资本旗下CR Data Fund (大数据科技应用基金)作为战略投资方领投,本轮所募集资金将重点用于TalkingData数据智能平台的产品迭代升级,完善行业客户销售及服务体系建设,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客户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对数据智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同时进一步推动TalkingData与华润多元化产业的协同。“作为战略投资方领投TalkingData本轮融资,主要是因为我们持续看好企业服务与数据智能领域赛道。TalkingData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拥有诸多国内大型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客户,积累了丰富的大数据技术研发和企业服务经验。”CR Data Fund负责人秋晓春表示,“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新基建’战略,以大数据技术、产品和应用为核心的新兴技术产业将是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生产关系再造和生活方式改变的重要抓手,中国有望迎来大数据应用的爆发式增长。因此,我们对TalkingData的未来充满期待。”
【点评】获得华润资本领投将有效强化TalkingData的行业领先地位。TalkingData将继续深耕数据智能领域,不断探索技术创新及应用能力积淀,全面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充分释放业务成长空间,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业务发展提供更高效的支持,为数字中国建设持续贡献力量。
【新一代信息技术】金山云发布全新Serverless产品,云原生基础设施再升级(2021-01-08)
1月8日,中华网讯,6日,金山云举行了云原生媒体沟通会,金山云副总裁、合伙人钱一峰在会上正式发布了全新云原生全景图、云原生产品矩阵和最新的Serverless产品(容器实例KCI和Serverless容器服务KSK),并分享了金山云在云原生方面的技术历程和产业实践,通过构建适应于云计算2.0时代的新一代云基础设施,加速产业数字化变革。据悉,金山云在行业早期就开始布局云原生,2016年就推出了基于swarm的容器解决方案,并持续完善以容器为基础的云原生相关产品的研发和运营。随着云原生从概念化到逐步明确,金山云以Kubernetes为基础,不断优化云原生技术架构,陆续推出了容器服务平台、微服务平台、企业效能平台DevForce、多云/混合云管理平台等产品和服务。继去年10月发布三款云原生新品——全新裸金属服务器、云服务器、极速云盘以来,金山云在云原生产品方面再度升级,此次推出了全新Serverless产品,包括容器实例KCI和Serverless容器服务KSK,进一步丰富云原生产品矩阵,打造完整的云原生生态闭环。在云原生生态布局中,金山云积极发挥拳头产品的组合优势,构建核心竞争力。如基于金山云星曜裸金属服务器的底层基础设施部署容器集群,可以享受“零虚拟化”损耗的高性能、资源独享、免运维等多方面的优势,使得容器集群的整体表现更加突出。
【点评】当前,金山云云原生生态形成以容器产品为中心,基于零损耗的裸金属服务器基础设施,提供微服务引擎、服务网格、DevOps、函数计算等核心云原生技术能力,并通过云原生的安全体系,为上层业务提供聚焦于高价值场景的云原生环境,为客户提供一个更聚焦、更敏捷、更省心、更繁荣的云原生环境,助力客户业务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瀚巍微电子完成Pre-A轮战略融资,低功耗团队剑指UWB高精度定位市...(2020-12-30)
12月30日,半导体行业观察网讯,2020年12月30日,UWB芯片设计公司瀚巍微电子(以下简称“瀚巍”)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OPPO领投,MediaTek、高榕资本、中芯聚源及天使轮股东常春藤资本、快创营(iCamp)跟投。瀚巍成立于2019年,由多位资深数模混合信号设计领域的专家领衔,专注于UWB芯片及方案的设计开发。UWB超宽带技术源于20世纪60年代,通过超大带宽,实现低功率谱密度上的快速数据传输。UWB超大带宽带来的超高时间分辨率能够实现高精度的距离和位置测算。自去年9月起,基于UWB技术的高精度定位功能及应用开始进入了主流消费电子领域,苹果、三星等巨头均开始在手机、智能手表、智能音箱及手机配件中集成UWB技术。在不久的将来,随着UWB技术在智能手机、智能硬件、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UWB行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目前,瀚巍团队正全力以赴进行UWB芯片的设计开发,力争为市场提供可支持纽扣电池供电的高性能、高精度、高集成度的UWB芯片,以用于包括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IoT终端、行业专用终端等多样化的丰富应用场景。公司预计第一款芯片将于2021年量产。
【点评】UWB技术适应万物互融时代下对精准感知与定位的需求,未来市场潜力巨大;瀚巍团队在低功耗蓝牙有成功经验,在RF和算法上有深厚积累,相信可以做出优秀的芯片产品。
【新一代信息技术】腾讯云助力贵州银行实现国内银行首次全量业务上云(2020-12-29)
12月29日,IDC网讯,近日,腾讯云宣布,与贵州银行携手完成国内银行首次实现全量业务上云的重大实践。腾讯云介绍,腾讯云提供云计算技术支持的贵州银行基于私有云分布式架构的新一代信息系统于11月16日成功投产。几周以来,系统性能优异,运行安全稳定,达到预期目标。本次投产系统共108套,涉及核心、信贷、统一渠道、集中作业、中间业务、统一支付、大数据平台、反欺诈、统一监管报送等新建系统50多套。据悉,除了底层技术的升级,腾讯云与贵州银行也一起在架构规划、技术体系建设、服务治理、数据治理等方面探索创新。技术架构上,共用基础框架,坚持服务化、平台化、共享化,打造核心能力,解决了商业银行一直头痛的科技人员少、技术差异大、无法实现自主掌控的难题。服务治理上,统一所有新建应用和利旧应用的分布式服务治理能力,由微服务平台统一提供各项能力,对接云基础设施,实现跨中心服务和流量的随时按需动态切换。数据治理上,制定基础数据和指标数据标准,在核心、信贷、支付等所有产生数据的源头统一技术属性、业务属性和码值,从根本上提升数据质量。
【点评】业务全量上云,在具备安全可控、弹性伸缩和高可用性的同时,还大幅提高业务连续性能力和高并发能力,并显著降低运行成本。新一代信息系统的成功上线投产,贵州银行逐步构建了“强基础、会思考、助经营”的金融新基建,打造了场景化获客、智能化风控、数字化管理、敏捷化交付等科技能力,为实现贵州银行向金融科技转型提供全面支撑。
【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医疗AI落地,数坤科技再获5.9亿元融资(2020-12-28)
12月28日,中国软件网讯,近日,数坤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轮5.9亿元人民币融资,在本轮融资后,数坤科技今年累计获得融资金额达近10亿元。本轮融资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中再保险、中金浦成跟投,老股东华盖资本、五源资本、创世伙伴CCV、启明创投、远毅资本继续跟投,华兴资本担任本次融资独家财务顾问。据悉,本轮融资数坤科技将用于加大原研技术的研发投入,持续完善“数字人体”核心技术产品线,进一步加快产品在各级医疗机构的落地部署,加速数字医疗生产力在全国医院智慧化建设进程中的全面覆盖。对此,数坤科技CEO马春娥表示:“医疗是一个刚需驱动的行业,也是一个需要耐心持久耕耘的行业,医疗行业的智能化道路更是挑战重重。自2017年成立以来,我们筚路蓝缕,已在科研、产品、审批、商业等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式创新。回首过去三年,数坤回归临床本质、创造真实价值、解决痛点刚需的初心从未改变。”
【点评】以提供无处不在的智能医疗健康服务为愿景的数坤科技,通过三年的努力已走向了快速发展之路。如其“数字心”“数字脑”等产品实现了影像诊断路径的全流程智能化,帮助上线医院实现了“病人随到随做,报告立等可取”的医疗服务能力。同时,其推出的各系列产品已在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安贞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等全国400余家三甲医院高粘性使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华为云亮相2020中国教育科技大会:云原生助力教育行业智能升级(2020-12-25)
12月25日,至顶网讯,近年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育变革的内生变量,引领教育产业从融合应用发展向创新发展转变。为深入探讨中国教育科技的发展机遇与未来空间,12月23日,由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指导、iTechClub教育专委会主办的“2020中国教育科技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华为云云原生首席架构师刘赫伟博士受邀出席大会,并以《云原生助力在线教育打造高效、敏捷、智能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为主题,分享了云原生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在教育行业的实践情况。刘赫伟表示,IT基础设施发展经历了“服务器、云化、云原生化”三个阶段,实现了从以“设备”为中心到以“资源”为中心,再到以“应用”为中心的两个转变。而在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云原生技术与产业也经过了多个发展阶段:从2015年开始进入生态快速建设阶段,从2018年开始进入行业普遍落地的阶段,目前已进入到产业规模化大发展阶段,以K8S为代表的云原生基础设施被广泛接受。目前,华为云原生已帮助多个教育平台打造一系列高性能、智能化在线教育服务,帮助多个教育行业客户实现在线与离线业务混合调度。
【点评】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行业智能升级已是大势所趋,而云原生则成为企业架构升级的新动能。除教育行业外,华为云原生还在积极助力泛互联网、政府及公共事业、汽车、园区、能源制造、金融、生物医疗、交通物流等多个行业的企业客户实现智能升级。
【新一代信息技术】Wi-Fi 6芯片供应商“速通半导体”完成由君海创芯领投的A+轮融资(2020-12-25)
12月25日,半导体行业观察网讯,近日,苏州速通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速通半导体”)宣布完成超过1.5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君海创芯领投,元禾控股等基金跟投,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和耀途资本继续追加投资。本轮融资完成后,速通半导体将扩大产品线布局,招募世界一流的研发团队,加速设计和推出性能领先的Wi-Fi 6 终端及路由SoC芯片,以满足消费电子市场对于新一代Wi-Fi技术的强劲需求。据悉,速通半导体是一家总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无线芯片设计公司,成立于2018年7月,目前在上海、韩国首尔和美国硅谷都设有研发,核心团队已在全球范围内成功开发和量产了数十款Wi-Fi 、蓝牙、蜂窝4G/LTE的无线SoC芯片。目前速通半导体已完成第一款Wi-Fi 6芯片的设计研发,预计在2021年实现量产,产品面向终端并适合需要高吞吐率的应用场景,比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高清电视及机顶盒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同时正迅速扩充团队并投入研发高性能的Wi-Fi 6路由芯片,以及面向物联网的高集成且低功耗的AIoT芯片。
【点评】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科技企业,公司及研发人员已获得2020江苏省双创人才企业、2020姑苏领军人才企业、2019苏州工业园区领军人才企业、2019金鸡湖工匠领军企业等荣誉。该团队有参与Wi-Fi 6标准化的丰富经验,并一直持续跟进未来应用于Wi-Fi 7的技术,将来极有实力成为Wi-Fi无线技术演进的国内领导者。
【新一代信息技术】联发科三季度成全球最大智能手机芯片组供应商,市场份额增至31%(2020-12-25)
12月25日,腾讯网讯,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2020年第三季度,随着智能手机销量反弹,联发科成为全球最大智能手机芯片组供应商,所占市场份额从去年的26%增至31%。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售出超过1亿部配备联发科芯片组的智能手机。该公司在100到250美元智能手机价格区间的强劲表现,以及在中国和印度等关键地区的增长,帮助其成为最大的智能手机芯片组供应商。与此同时,高通以29%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苹果、海思和三星的市场份额均为12%,而UNISOC的市场份额为4%。此外,高通是2020年第三季度最大的5G芯片组供应商,为全球销售的39% 5G手机提供动力支持。2020年第三季度对5G智能手机的需求翻了一番,在此期间售出的所有智能手机中有17%是5G手机。这一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长轨迹将继续下去,尤其是随着苹果推出5G阵容。2020年第四季度出货的智能手机中,预计有1/3将支持5G。高通仍有机会在第四季度重新夺回“全球最大智能手机芯片组供应商”的头衔。
【点评】联发科在2020年第三季度市场份额的强劲增长有三个原因:中端智能手机市场(100到250美元)以及LATAM和MEA等新兴市场的强劲表现、美国对华为禁令以及最终赢得三星、小米和荣耀等领先OEM的订单。联发科芯片组在小米的份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三倍多,该公司也能够利用美国对华为实施禁令造成的缺口。由台积电制造的价格实惠的联发科芯片,成为许多原始设备制造商迅速填补华为缺席留下的空白的首选。华为此前也在禁令实施前购买了大量芯片组。
【新一代信息技术】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连续八年荣列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百强...(2020-12-18)
12月18日,C114网讯,近日,受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委托,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经过多项指标综合对比,正式发布2020年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百强及行业十强名单。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凭借优异的自主创新能力及强大实力一举摘得“2020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百强第一”与“电子信息行业十强第一”两项桂冠。本次企业百强评估涉及发明专利、研发经费、主营业务收入、研发人员、新产品等多项指标的综合评比,由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评定选出。从2013年浙江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百强评选首次发布以来,新华三集团已经连续八年荣膺百强企业榜首。
【点评】此次获评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百强及行业十强,标志着新华三深度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也代表浙江省对新华三创新意识、研究开发与创新水平、创新人才及创新绩效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