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国家能源集团携手华为首次部署矿鸿操作系统,开创工控新纪元(2021-09-15)
9月15日,通信世界网讯,9月14日,由国家能源集团携手华为公司共同举办的“矿鸿操作系统”发布会在北京圆满举行。矿监局、工信部、科技部、能源局、煤炭工业协会、国家能源集团、华为等政府机构与企业代表出席,共同见证了“矿鸿操作系统”的正式发布。面对煤矿数字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矿鸿操作系统的出现,恰逢其时,必将开启我国智能矿山建设的新征程。华为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技术和专利,具有强大的科研和综合技术实力;2021年初成立煤矿军团,旨在帮助解决矿山行业智能化建设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全力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助力煤矿实现“安全,少人无人、高效”。国家能源集团与华为携手部署“矿鸿操作系统”,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助力煤炭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一是共同打造煤矿工业互联网、建设未来煤矿,有效解决“产业安全”问题;二是通过制定煤矿行业接口、协议标准,有效推进行业适配;三是打磨煤矿工业物联网操作系统,实现工业控制体系的国产、安全可信;四是构建煤矿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推进数字经济和能源经济的融合,实现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国能和华为走出的一小步,是工业体系改进的一大步。
【点评】鸿蒙操作系统作为我国移动操作系统的先行者,是中国开源事业的操作种,对推动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国家能源集团与华为公司通过鸿蒙矿山系统,进一步打牢数字化转型的底座,加速能源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推动能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制造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新一代信息技术】芯翼信息科技完成近5亿元B轮融资,致力于成为业界领先的物联网智...(2021-09-14)
9月14日,C114网讯,近日,物联网智能终端系统SoC芯片提供商芯翼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翼信息科技或公司)完成近5亿元B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加强芯片产品研发、完善生产制造供应链、扩充核心团队等。本轮投资由招银国际、中金甲子联合领投,招商局资本、宁水集团、亚昌投资等跟投,另外老股东峰瑞资本、晨道资本、华睿资本等持续加注。芯翼信息科技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物联网智能终端系统SoC芯片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涵盖通讯、主控计算、传感器、电源管理、安全等专业领域。公司创始人及核心研发团队来自于美国博通、迈凌、瑞昱、海思、展锐、中兴等全球知名芯片设计和通信公司,毕业于TAMU、UCLA、UT Dallas、NUS、北大、浙大、东南、电子科大等海内外知名高校,具有专业技术完备且国际顶尖的芯片研发能力。公司备受投资机构青睐,自成立以来,公司已先后完成5轮融资,包括众多知名财务投资机构及战略投资人。同时,公司的研发能力也得到了国家部委的认可,2020年6月,公司牵头获得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光电子与微电子器件及集成重点专项项目,成为为数极少的获此殊荣的初创企业。
【点评】物联网智能终端芯片未来将融合感知、通信、边缘计算、安全、节能等多维能力,使得数据的传输和使用实现闭环,将更多商业价值体现出来。芯翼信息科技兼具国际顶尖的芯片研发能力与产业化经验,有望抓住历史性的机遇、不断取得突破,推动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新一代信息技术】亮风台完成C+轮2.7亿元融资,以AR平台构建超实境智慧空间(2021-09-09)
9月9日,C114网讯,9月9日,国内知名AR公司亮风台宣布完成C+轮2.7亿元融资,此轮融资由CPE源峰领投,晶凯资本、源慧资本、大观资本、清控银杏、普超资本等跟投,源星资本、信熹资本、活水资本、MYEG等老股东追加,这也体现出资本市场对AR赛道以及亮风台的信心。亮风台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廖春元表示,“本轮融资后公司将继续依托空间计算、AR云、自然交互和AR智能硬件等AR/AI核心技术,强化升级AR平台HiAR Space,加速产品和服务在垂直行业深入落地,解决工作现场核心问题。同时,公司也将持续前瞻布局,坚持技术和产品创新,建设超实境智慧空间。”成立于2012年的亮风台在AR领域深耕已久,被称为“AR行业风向标”。在9月9日的“无界·有方”新品发布会上,亮风台重磅推出几款AR产品,或将再次引领行业方向。其中,5G AR智能眼镜HiAR H100为工业而生,在参数和细节上颇为考究。如采用纯国产芯片紫光展锐T740,并在核心模块上联合研发调优;定制4800万像素、1/2.0英寸大底高清防抖摄像模组,在各类工作环境中都能看得清、稳、准;高效降噪麦克风配合全局语音交互的设计,无需复杂操作,工人能够快速上手。软件层面,在疫情期间发挥重要作用的AR远程通讯与协作平台HiLeia也迎来升级,支持更丰富的现场协作方式:3D空间标注、打点标注、关键点语音标记等,并打通企业内外部上下游系统。同时推出物理世界的AR“便利贴”与“记事本”PinNotes,企业与用户可自主在现实物理空间中,针对具体设备与环境编辑、复制、粘贴各种多媒体内容,把数据留存与运行在工作现场和物理世界中。这些内容上传云端后,佩戴AR设备即可实时查看,实现标注内容实时复现、轻松操控。
【点评】AR是前沿科技领域当下的热门,让虚拟与现实世界融合互通,打破“虚实鸿沟”,正成为工作现场的重要智能工具与人机交互方式。而从长远来看,AR代表的无界互联、虚实融合、自然交互、数字智慧、赋能于人等特点,契合数字化浪潮三十年来计算平台、人机交互和信息呈现的演进路径,将成为互联网的下一代形态。
【新一代信息技术】台积电将再建六个晶圆厂,重点扩产7nm(2021-09-07)
9月7日,半导体行业观察网讯,据台媒经济日报报道,台积电持续扩大在台投资,下一个重大投资案将南下高雄!继南科十八厂投资逾兆元打造五纳米及三纳米生产重镇后,台积电已选定中油高雄炼油厂五轻旧址,打造在台湾的另一生产重镇。台积电供应链透露,台积电在获经济部、科技部及高雄市政府支持后,已针对中油炼油厂未来划拨土地展开细部设计,初步规划六个厂,主要作为七纳米制程生产据点,非先前外传落脚高雄桥头科技园区且锁定二纳米扩建腹地或三纳米扩建。台积电近年以极罕见的扩张行动展开全球布局,相继宣布将赴美日设立晶圆厂,美国亚利桑那州厂已动土兴建,日本设厂案预料也会很快定案,德国则是下一个海外布局地点,但台积电在台湾扩建的规模更大。据了解,台积电内部规划到2030年全年营收要挑战一千亿美元,换算将达新台币二点八兆到三兆元。以台积电去年营收总额455.1亿美元计算,等于十年间,台积电要挑战营收翻倍。为达目标,台积电在台启动多项扩建计划,包括在新竹宝山、中科、高雄,估计要兴建近十八座新厂,加上美国亚利桑那州、大陆南京、日本熊本及德国德勒斯厂,合计高达廿多座厂,未来十年,台积电将以每年完成二到三个厂的速度前进。台积电大手笔兴建新厂,主因新冠肺炎疫情触动全球同步加速数位转型,对各项半导体元件需求大爆发,加上5G移动设备、AI人工智能、自驾车、物联网等应用全数汇流,不只先进制程,连成熟制程产能需求增速,都快到令人无法想像。必须改变过去一年建一个厂的思维,以快速为客户备足产能的新营运模式,抢食这股庞大的数字转型商机。过去台积电在台投资重心最南只到南科,未来决定南下高雄建厂,势必引起各界高度的关注。台积电大规模建新厂,也会带动新竹、台中、高雄等地都市快速发展,让地价、房价也会跟著上涨,并衍生产业聚落效应,加速扶植本土供应链。
【点评】高雄市多年来争取台积电投资,如今台积电终于选定中油炼油厂址打造七纳米生产重镇。此举也让台积电未来区域风险分散至桃园、新竹、台中、台南及高雄,有利提升台湾全球半导体地位,并加速台积电扶植本土供应链的脚步。
【新一代信息技术】360牵头国际首个车载入侵检测系统评估标准获批立项(2021-09-07)
9月7日,通信世界网讯,近日,在联合国ITU-T(国际电信联盟通信标准化组织)SG17(安全研究组)全会上,由三六零集团(以下简称360)标准化部、360政企安全集团智能网联汽车安全事业部和中国电信联合牵头的国际首个车载入侵检测系统评估标准——《车载入侵检测系统评估方法》(Evaluation methodology for in-vehicle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成功立项。面对数字化浪潮下的网络威胁,该标准定义了车载入侵检测系统的技术要求、分级分类和评估方法。当前,“新四化”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程度的提升,车载操作系统、新型汽车电子、车载通信、服务平台等产业链玩家加速融合,产业格局正在被重塑。然而与此同时,安全风险也在持续激增。今年年初正式开始实施的WP.29(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法规R155中明确要求了车辆应当具备车端的入侵检测能力,车载入侵检测系统在汽车行业内被广泛认可,未来将成为智能汽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市场中各厂商提供的车载入侵检测系统能力各异,且传统入侵检测系统评估标准并不完全适用于车联网领域,国际上也没有相关的标准,如何有效评估车载入侵检测系统的有效性成为行业的关注焦点。为提供全面的评估参考依据,360和中国电信联合牵头发起《车载入侵检测系统评估方法》国际标准的立项工作。该标准的评估对象包括但不限于软件、硬件、软硬结合、分布式部署或单节点的车载入侵检测系统,并定义了车载入侵检测系统应当具备的技术能力,根据技术能力进行分级分类,并在此基础上规定了评估方法。
【点评】在标准立项讨论过程中,对于美国、韩国等专家提出的标准制定成熟度等疑问,牵头单位基于会前对相关国际、欧美标准,技术报告,研究论文的充分分析,进行了说明和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成功立项。
【新一代信息技术】广西电信携手中兴通讯迈入网络质量监测智能化新时代(2021-09-03)
9月3日,C114网讯,近日,中国电信广西分公司联合中兴通讯,完成全国首个基于uSmartNet智能化平台的NQI(Network Quality Insight)网络异动检测现网应用,标志着广西电信网络质量监测迈入智能化新时代。该应用开业界网络质量监测智能化之先河,可及时发现网络指标突变,多维分析性能、告警、日志等数据迅速定位网络问题;可成倍提升网络质量监测和网络问题分析效率,高效保障网络优质运行。传统依靠人工实现24小时网络质量监测与分析需要安排多位员工3班倒换。人工分析还面临子网中小区数量庞大、计数器繁多的困扰,从众多小区中找出引发网络问题的小区进而定位根因,是一项费时耗力的工作,及时性和准确性都难以保证。网络异动早知道,“智”寻根因快准省。广西电信携手中兴通讯推出的NQI网络异动检测功能,依托AI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对网络的自动高效监测,适用于重大活动保障/VIP站点/行业用户保障等多种场景。该功能提供7*24的网络关键指标监测,监测粒度可提高至每15分钟一次,无需人工参与,自动找出问题小区及问题根因。通过设置NQI后台任务,自动监控网络的关键指标,一旦某个指标发生恶化或非预期的波动,系统会第一时间通知监控者。同时,系统会自动关联网管的告警信息、历史操作记录、KPI等数据,快速确定受影响的站点或小区,分析并给出导致KPI恶化的根因,完成问题定位。当某个子网出现指标异常波动之后,NQI可以将整个分析定位时长压缩在10-15分钟以内,相较于传统的指标异动分析提高了4~5倍的效率,更重要的是为排障团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助力运营部门减少网络客户投诉,提升用户业务体验。
【点评】网络运维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下一步,广西电信将携手中兴通讯共同推进更多智能运维创新工具落地商用,高效打造优质网络,为网络用户提供更佳的5G体验。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电信与苏州签署战略合作,安全、交通两大子公司落户(2021-09-03)
9月3日,通信世界网讯,中国电信与苏州市人民政府近日举行产业数字化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天翼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全公司”)与天翼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通公司”)正式揭牌。8月20日,中国电信(股票代码:601728)正式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实现“A+H”境内外资本市场的布局。回归A股以来,中国电信加强区域合作和产业生态合作。此次与苏州在安全服务、车路协同、云计算、新基建、数字政府、数字乡村等诸多领域达成合作共识。根据协议,双方将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园,中国电信旗下安全公司落户苏州积极打造网络信息安全服务,联合组建车路协同合资公司加快发展车路协同出行服务,拓展云计算新兴业务,着力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数字化转型、数字乡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围绕双方共同关注的产业领域,加强投资合作和产业培育。安全公司是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出资设立的子公司,是中国电信集约开展网络安全服务的科技型、平台型专业公司,以研发运营一体化方式,整合全集团云网、安全、数据等优势资源和能力,进行统一运营,为内外部客户提供云网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安全等各类安全产品和服务。截至目前,安全公司已为政务、金融、企业等全行业超过8000家客户提供了运营商级网络安全服务。交通公司由中国电信、苏州市有关国资平台和中智行公司联合组建,定位于车路协同技术研发及服务运营,旨在攻克5G+北斗融合定位、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全域协同控制、5G/V2X融合网络等关键技术,构建“深度感知、可靠通信、智慧决策、高效运营”的国家级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实现L3-L5级智能车路协同技术和场景的大规模验证与应用,服务苏州并逐步向全国推广。
【点评】中国电信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维护网信安全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以A股上市为契机,进一步整合云网、用户、人才等资源,全力打造服务型、科技型、安全型企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数字生活的向往。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EDA第一股,华大九天上市获批(2021-09-03)
9月3日,通信世界网讯,昨天,证监会发布创业板上市审议结果,国产EDA厂商华大九天首发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获得首发通过。据公司招股说明书,华大九天主要从事EDA工具软件的开发、销售及相关服务。EDA工具是集成电路领域的上游基础工具,应用于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产业链各个环节,是集成电路产业的战略基础支柱之一。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模拟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数字电路设计EDA工具、平板显示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和晶圆制造EDA工具等EDA工具软件,并围绕相关领域提供技术开发服务。公司相关产品和服务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设计及制造领域。统计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与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均呈快速增长趋势。其中营业收入分别为15,078.20万元、25,722.00万元和41,480.22万元,2019年较上年同比增长70.59%,2020年较上年同比增长61.26%;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4,851.94万元、5,715.77万元和10,355.87万元,2019年较上年同比增长17.80%,2020年较上年同比增长81.18%。
【点评】华大九天提供模拟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数字电路设计EDA工具、平板显示电路设计全流程、晶圆制造EDA工具等产品,本次拟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108,588,354股,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20%。
【新一代信息技术】达摩院包揽遥感AI领域三项冠军,精准分类15种土地、检测18类目(2021-08-27)
8月27日,中国软件网讯,近日,在国际计算机视觉大会ICCV 2021上,达摩院遥感AI平台AI EARTH包揽遥感AI领域权威竞赛LUAI的土地分类、遥感旋转框、水平框目标检测三项冠军。达摩院研究人员表示,相关技术已应用于自然资源监管、水利河道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农业估产等领域。遥感影像是对地观测最重要的参照信息,但遥感卫星每日产生的影像数据规模巨大,仅靠人力无法高效识别。以土地分类为例,过去需要大量人力进行标注和统计,才能准确地识别特定的土地类型。而如今AI在该领域的应用逐步取得显著成果。官方信息显示,LUAI土地分类赛事提供了大规模的地物分类数据集GID-15,该数据集的影像包含工业工地、城市居住区、乡镇居住区、交通用地、水田、灌溉田、旱作耕地、园地、乔木林、灌木林、自然草地、人工草地、河流、湖泊、池塘共15个标注类别,参赛团队需要准确识别并标注出每张影像各区块的土地类别。该比赛共吸引全球62支团队参与,最终达摩院AI EARTH斩获冠军。
【点评】遥感影像不同类别的尺寸差异巨大,如道路、乡镇房屋等空间尺度相对较小,而河流、湖泊的尺寸较大,AI需要准确对不同类别的区域分配资源,达摩院AI EARTH团队在时下最热门的Transformer模型基础之上,融合了多空间尺度联合训练与预测方法,该方法在尺寸变化较大的遥感影像类别识别任务里取得了更优的效果。
【新一代信息技术】安谋科技发布新业务品牌“核芯动力”,先手布局智能计算产业(2021-08-27)
8月27日,通信世界网讯,8月26日,中国上海——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安谋科技”)举行“创芯生,赋未来”新业务品牌战略发布会,发布“双轮驱动”战略以及新业务品牌“核芯动力”。新业务品牌的发布代表安谋科技引领智能计算产业发展趋势、推动计算架构升级的战略布局,将依托“核芯动力”向市场提供高性能、可定制化的自主架构XPU IP产品和服务,积极打造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为产业发展赋能。“核芯动力”全新的品牌形象也在本次发布会上正式亮相。整个标志酷似涡轮发动机,寓意为中国芯片产业持续提供源源动力。此外,标志中所包含的A元素,代表了对Arm CPU生态的传承;X元素象征着XPU和未来;而众多的i元素,体现了新品牌所代表的创新(innovation)、智能(intelligence)以及无限可能(infinity)。此外,整个标志也像一双张开的翅膀,预示着“核芯动力”在新计算架构时代乘风而起、展翅高飞。
【点评】安谋科技自2018年成立之时,就全面布局针对数字化时代的新业务,围绕人工智能、CPU、信息安全、ISP以及VPU等多个重点领域开展本土研发,并实现了产品的快速落地。“核芯动力”的发布,体现出安谋科技在智能计算时代的战略判断力和引领产业架构发展趋势的战略眼光,以及我们承前启后的战略定位。
【新一代信息技术】芯片公司沐曦完成10亿元融资:国家队领投,致力于打造高性能GPU(2021-08-25)
8月25日,通信世界网讯,近日,致力于打造高性能GPU的沐曦集成电路(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称“沐曦”)宣布完成10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据悉,本轮融资由两家“国家队”国调基金和中网投经联合领投,老股东经纬中国、和利资本、红杉中国、光速中国继续超额投资,国创中鼎、智慧互联产业基金、上海科创基金、联想创投、招商金台、复星锐正、东方富海、创徒投资跟投,光源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据了解,沐曦的核心产品是GPU,作为一家初创公司,沐曦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获得了四轮数十亿人民币融资,在国产高性能GPU产业化进程中持续处于领跑地位。据悉,沐曦创始人、CEO陈维良曾在全球顶尖的GPU厂商担任全球GPUSoC设计总负责人、通用GPU MI产品线设计总负责人,拥有出色的团队管理能力,顶尖的技术研发和量产经验。硬件首席架构师彭莉女士是AMD全球首位华人女科学家(Fellow),曾任AMD首席架构师,拥有15年高性能GPU设计经验。软件首席架构师杨建博士是AMD大中华地区第一位科学家(Fellow),历任AMD、海思等首席架构师,拥有20年大规模芯片及GPU软硬件设计经验。其余高管团队均拥有多年AMD、Trident、ARM、海思、英伟达、英特尔、展讯、Cadence、Synopsys、字节、澜起等顶尖芯片厂商任职经验,在芯片设计、算法、市场和运营方面拥有丰富经验。
【点评】沐曦创新来自几个方面,首先是可重构架构,能突破传统GPU能效瓶颈;其次独创的硬件加速单元,可大幅优化核心算力能耗比;GPU可编程性克服ASIC路线应用场景局限,GPU可编程性则让它能满足多场景需求。
【新一代信息技术】台积电超越腾讯、阿里巴巴,成为亚洲市值最高公司(2021-08-20)
8月20日,半导体行业观察网讯,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台积电已经超越腾讯、阿里巴巴,成为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由于疫情影响和下游需求激增,芯片制造商台积电的市值猛增。截至周四收盘,台积电市值约5731亿美元,腾讯市值约4.04万亿港元(约5186亿美元),阿里巴巴市值约4364亿美元。据了解,自年初以来,台积电股价已上涨逾6%。为应对产能短缺,计划在未来三年投资1000亿美元扩大产能。据了解,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简称:台积电,英文简称:tsmc,属于半导体制造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全球第一家专业积体电路制造服务(晶圆代工foundry)企业,总部与主要工厂位于中国台湾的新竹市科学园区。
【点评】由于新冠疫情导致供应链受到严重影响以及汽车和数据中心等行业的需求激增,全球面临半导体短缺现象,芯片制造商台积电的市值猛增。
【新一代信息技术】总投资13.5亿元,安徽微芯长江碳化硅项目预计10月厂房竣工(2021-08-20)
8月20日,集微网讯,铜陵新闻网消息显示,安徽铜陵经开区安徽微芯长江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碳化硅晶圆片项目正在加快施工,预计今年10月份厂房竣工交付。去年11月19日,安徽微芯长江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暨建设工程奠基仪式在安徽铜陵经开区举行。据当时的上海申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消息显示,安徽微芯长江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SiC项目投资13.50亿元,占地100亩,新建厂房建筑使用面积3.2万平,包括碳化硅晶体生长车间、晶圆加工车间、研发中心、动力厂房、辅助用厂房等。项目以4&6英寸工艺兼容的自动化产线为实施要点,建设工期4年,从2020年10月起至2024年10月止,计划2021年3季度完成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调试,2021年12月底完成中试并开始试销,达成后预计年产4英寸碳化硅晶圆片3万片、6英寸12万片。今年8月1日,项目建设工程迎来了主体工程封顶。
【点评】该项目由安徽微芯长江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3.5亿元,新建碳化硅晶体生长车间、碳化硅晶圆片加工车间等,拟购置研发设备、检测设备和其他辅助设备793台(套)。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碳化硅晶圆片4英寸5万片、6英寸20万片。
【新一代信息技术】MediaTek携手厦门电信完成测试,超级上行商用全面加速(2021-08-20)
8月20日,通信世界网讯,近日,MediaTek联发科技携手厦门电信,在厦门电信5G商用网络中完成超级上行测试。测试终端基于MediaTek天玑5G移动芯片,搭载MediaTek M80 5G调制解调器,测试上行峰值超过440Mbps;上行边缘速率相比非超级上行终端提升340%。此次厦门电信和MediaTek的合作测试,基于搭载MediaTek M80 5G调制解调器的天玑芯片测试终端,分别测试了中近点峰值、从室外到室内的上行覆盖、以及C-band上行覆盖受限区域的上行速率。测试结果显示,在C-band 100M的基础上叠加2.1G 20M,开通超级上行后,其体验的平均速率高达343Mbps,峰值速率超过440Mbps,相比非超级上行终端的上行速率平均提升15%以上;在C-band上行覆盖受限区域,上行平均速率相比非超级上行终端提升340%。
【点评】厦门电信和MediaTek此次测试的完成,为MediaTek和终端厂商推出超级上行终端提供了详实而有效的数据,再次印证了“5G超级上行,谁上谁行”,有力地推动了运营商和终端厂商在超级上行的布局,更促进未来个人及行业应用领域为最终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优质服务。
【新一代信息技术】景略半导体完成数亿元B轮系列融资(2021-08-13)
8月13日,半导体行业观察网讯,近日,网络通信芯片设计公司,JLSemi景略半导体(金阵微电子),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系列融资。其中B+轮(2021年初完成)由韦豪创芯领投,B++轮(2021年7月完成)由中信资本旗下集成电路项目投资平台仁宸半导体控股领投,来自车载和工业视觉产业链的多个一线产业投资机构共同参与投资,旨在深化与车载网络和工业互联赛道头部企业的战略合作,增强合作伙伴的供应链弹性,携手制定下一代高速视频数据传输和通信标准。本系列融资为鼎晖投资领投经纬中国加码开启的B轮融资(2020年底完成)划下完美句号。JLSemi景略半导体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何润生博士表示:“B轮系列融资极具战略意义,将助力我们深度布局车载和工业赛道,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高速数据链接,数据交换和数据处理的系统解决方案,同时提升供应链的多样化和安全性,为合作伙伴创造战略价值。”
【点评】JLSemi景略半导体聚焦工业互联网和车载网络底层的硬核科技领域,拥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已建立起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是国内不可多得的高端芯片设计公司。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有赞发布上半年报,门店SaaS业务增长翻倍(2021-08-13)
8月13日,中国软件网讯,近日,港股上市SaaS服务商中国有赞发布了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有赞2021年上半年收入8.03亿元,同比下滑2.5%。上半年经营亏损约4.5亿元,较去年同期约增加87.3%。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有赞收入出现同比下滑。其中,订阅解决方案收入5.08亿元,同比增长6.8%;商家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减少15.2%至2.893亿元。中国有赞称,收入下滑是云服务费和交易费的减少。云服务费下降抵消了部分订阅解决方案收入,交易费减少被归为商家解决方案大幅下滑的主因。从中也不难看出,商家整体上缩减了对线上业务的投入,大量商家还是将线上SaaS系统视为应急方案,同时也说明,目前SaaS开店效果并未达到商家的理想状态。值得关注的是,在报告期内,有赞新零售成为有赞所有业务中最大的亮点,在2021年上半年,有赞门店SaaS产品的付费商家数量同比将近翻倍增长,上半年GMV为4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门店SaaS业务产生的GMV占比达到整体GMV的25%。2021年上半年,有赞新增付费商家数量达到19054个,同时ACV(平均合同金额)达到12,811元,同比增长8%。ACV持续增长,代表购买高阶版本SaaS产品的商家数量提升,这也意味着有赞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大中型客户的青睐。此外,报告还显示,为了满足大中型客户的需求,2021年上半年,有赞正式发布了K100战略合作计划,通过有赞云PaaS平台的定制能力,专门为大型品牌和零售商提供全渠道数字化系统方案,以及私域运营咨询服务、私域运营规划和落地服务。
【点评】从有赞的上半年财报中不难发现,有赞在垂直行业服务方面依然存在核心竞争力。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发展,实体商家对于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的需求彻底爆发,这也让有赞针对门店商家的新零售业务发展驶入快车道,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后续,有赞还将在新零售业务上加大投入,持续发力。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芯国际回应是否有自己的光刻机:从外部采购而来(2021-08-13)
8月13日,C114网讯,昨日,有投资者向国内最大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提问,公司生产芯片,公司有自己的光刻机吗?对此中芯国际董秘回答称,中芯国际是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提供0.35微米到14纳米不同技术节点的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您所提到的光刻机是晶圆代工生产线的组成设备之一,由公司从外部采购而来。据悉,今年3月3日晚,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公司与ASML阿斯麦公司签订购买协议,根据阿斯麦购买单购买的阿斯麦产品定价,阿斯麦购买单的总代价为1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8亿元)。公告披露,2021年2月1日,中芯国际与阿斯麦上海签订了经修订和重述的阿斯麦批量采购协议。据此,阿斯麦批量采购协议的期限从原来的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延长至从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据了解,中芯国际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中芯国际销售收入为1,344.1百万美元,相较于2021年第一季的1,103.6百万美元增加21.8%,相较于2020年第二季的938.5百万美元增加43.2%。
【点评】ASML是全球光刻机技术最先进的厂商,其研发生产的EUV光刻机,是目前唯一能够用于生产制造7nm以下芯片的设备。不过中芯国际采购的光刻机是DUV级别的,最先进的EUV光刻机依然无法采购。
【新一代信息技术】青岛芯恩8寸厂正式投片成功,12寸厂也即将投片(2021-08-06)
8月6日,集微网讯,8月2日,芯恩公司在青岛举办誓师大会,正式宣布8寸厂投片成功,投片产品为功率芯片,良率达90%以上,光罩厂也于同期完成了产品交付。知情人士透漏,芯恩在6月底接受了客户的首次投片,于7月3号清晨3点完成第一批产品的生产,良率达90%以上。而第二批更为复杂的产品也随后完成,良率亦达90%以上。并且,光罩厂也连夜奋战,在7月30号顺利完成了产品的交付。该消息人士还表示,芯恩青岛的12寸厂也将于8月15号开始投片。芯恩青岛项目由张汝京博士领衔。2018年5月,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芯片项目启动签约仪式举行,这是中国国内启动的首个CIDM集成电路项目。签约期间的公开信息显示该项目计划2019年底一期整线投产,2022年满产。据签约期间的报道,该项目总投资约150亿元,其中一期总投资约78亿元,项目建成后可以实现8英寸芯片、12英寸芯片、光掩膜版等集成电路产品的量产。在8月2日的誓师大会上,芯恩创始人张汝京告诉全体员工:“大家一定要有耐心、信心、决心,用更有毅力和坚韧不拔的心态,一定把项目做成功,为中国半导体做出贡献!”据了解,芯恩项目已有1000余名员工,其中300位以上为行业资深人员,全员平均年龄33岁。管理层都曾就职于国内外著名的半导体公司。截至 2021年7月1日,芯恩已递交259项专利申请,其243件获得受理号。目前申请的专利中有200多项都是与本研究目相关的基础专利。
【点评】自2018年成立以来,芯恩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先后经历疫情等重重困难。2020年底袭来的全球缺芯潮,让业界对芯恩也充满诸多期待。
【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安集成滤波器首获平台认证,加速进入全球射频前端主流平台-PR-...(2021-08-06)
8月6日,半导体行业观察网讯,近日,国内首个SAW滤波器全产业链整合企业“三安集成”再传佳讯,其多个型号SAW滤波器和双工器产品于近日通过展锐T107智能化轻量级手机平台和展锐8910DM物联网平台的认证,顺利进入展锐“认证供应商清单(Approved Vendor List)”。展锐是中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头部企业,是中国大陆公开市场唯一拥有5G芯片能力并已成功商用的主芯片平台提供者。展锐和联发科(MTK)、高通(QCOM)等并为全球领先的主芯片平台厂商,具备大型芯片集成能力和完整周边套片能力。三安集成正积极开拓与全球几大射频前端平台企业的合作,滤波器分立器件业务和目前积极布局的高端封装业务正进入发展快车道。本次合作中的展锐物联网芯片平台8910DM,是全球首颗LTE Cat.1bis物联网芯片平台,可广泛应用于共享经济、金融支付、公网对讲、能源、工业控制等场景。Cat. 1相比NB-IoT、2G模组在网络覆盖、速度和延时上具有领先优势,推动物联网设备加速从2G/3G平稳过渡到4G;而展锐T107则是支持智能化拓展的轻量级RTOS功能机平台。三安集成作为中国新兴的SAW/TC-SAW供应商,拥有滤波器全产业链:从压电衬底到器件封测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并优先布局高端温度补偿型SAW滤波器产品,产品型号涵盖FDD/TDD主流频段,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点评】此次事件意味着国内众多采用展锐平台的设备厂商,可以直接采用三安集成的滤波器元件;同时,这也标志着三安集成的滤波器产品正加速进入全球主流射频前端平台。
【新一代信息技术】富士康9080万美元收购芯片工厂,开拓电动汽车芯片业务(2021-08-06)
8月6日,C114网讯,富士康周四表示,已经以25.2亿元新台币(约合908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旺宏电子的一家芯片工厂。目前,富士康计划制造汽车芯片,进军电动汽车市场。由于全球范围内芯片缺货影响了汽车和电子等多个行业,富士康一直在寻求收购芯片工厂。供应链瓶颈导致今年全球多个行业的制造商纷纷减产,并发出了供应链中断的警告。作为行业关键的供应商,富士康的客户包括苹果等巨头。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富士康和旺宏电子表示,出售位于新竹的6英寸晶元家工厂的交易将在今年底之前敲定。该工厂尚未投产。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表示,该工厂的目标是到2024年之前每月生产1.5万块晶元,从而每月向3万辆电动汽车供应碳化硅半导体。他说:“6英寸工厂可能已经不是旺宏电子的最佳选择,富士康认为这是非常好的机会。”他认为这笔收购是富士康电动汽车业务的一个里程碑。据悉,芯片是富士康的核心业务之一。今年5月,富士康宣布与国巨成立合资公司,生产小型集成电路产品。
【点评】近几个月,富士康公布了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主要参与者的计划,并表示正在与代工厂就可能的合作展开谈判,为电动汽车生产芯片。刘扬伟说,计划的产量不高。对富士康的目标来说,这“只是个开始”,同时,新竹工厂将成为富士康的全球半导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