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华为联合中国信通院、中国移动等联合发布《医疗行业应用云网体验...(2023-01-06)
1月6日,C114网讯,近日,华为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等产业合作伙伴共同发布《医疗行业应用云网体验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标志产业各方共同合作,携手从云和网推动提升医疗业务上云体验。随着医疗行业数字化的不断深入,医疗应用上云在推动医疗资源共享、提升诊疗效率、缓解医疗资源不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智慧医疗建设的关键环节。根据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2022年3月发布的《医院云服务应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56.91% 的医院用户认为云服务性能是医院使用云服务存在的顾虑,业务端到端体验的保障成为医院关注的重点。如何有效整合终端、网络、云和应用等资源,高效保障端到端医疗应用上云体验,需要医疗行业全体从业者如医院、监管机构、运营商、云服务商、软件供应商、系统集成商等协同努力、共同解决。白皮书从应用体验的角度出发,以智慧医疗的核心应用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医院信息系统)/LIS(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实验室信息系统)为切入点,以中国信通院云计算和大数据研究所和华为联合推出的《基于云网协同的上云业务用户体验质量评价体系》为参考,构建了应用的云网体验模型,经华为天工实验室和OpenLab进行体验模型收敛与校验,并基于云PACS应用和中国移动现网环境进行长期应用验证,给出应用体验与云网端到端组网推荐。
【点评】以此次白皮书发布为契机,华为、中国信通院、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等将联合产业各方进一步在医疗数字化和应用上云体验和安全保障上紧密合作,助力医院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体贴的医疗服务。
【新一代信息技术】光迅科技联合中国联通研究院推出国内首款自主化灵活栅格WSS(2023-01-06)
1月6日,通信世界网讯,结合行业应用切实需求,近日,光迅科技联合中国联通研究院通过项目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克服了LCOS芯片自主化,核心器件国产化等重大技术难点,实现了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和较高的国产化率,推出了 国内首款自主化FlexWave Single 1*9和1*4WSS,产品关键技术指标及其在ROADM网络中的性能已通过双方的充分验证。相较Twin WSS或者其他高端口WSS器件,基于Single 1×9 WSS,与无源器件(Splitter和AWG)配合,可在城域和接入网等较低维度的ROADM节点之中,实现成本更优的Colorless、Directionless ROADM解决方案。而Single 1x4 WSS则可较好代替传统FOADM,以更高性价比实现边缘接入层网络的灵活动态调度。这两类产品都将广泛应用于不同形态城域光网络设备中。
【点评】ROADM此次推出的国内首款自主化灵活栅格WSS产品将为城域网络ROADM应用提供一个更具性价比的解决方案。该产品基于自主化的国产LCOS芯片,支持6.25GHz粒度的灵活栅格(可支持37.5GHz~500GHz),所有信道或端口均可支持15dB动态衰减范围调节光功率,整体指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新一代信息技术】国内首款,中国电科网通超高频射频识别芯片实现批量交付(2023-01-06)
1月6日,IDC网讯,近日,据中国电科官方消息,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研发的超高频射频识别芯片近日陆续交付用户。中国电科表示,这款芯片是国内首款完全符合特定标准的射频识别芯片,已成功应用于标识牌系统中,为个人信息标识、相关信息存储提供安全保障。此前,中国电科上周还宣布中科芯公司推出两款车规级芯片,包括车用高性能微控制器芯片和电平转换芯片。其中,高性能微控制器芯片具有记忆、计算、存储等功能,电平转换芯片可实现汽车微控制器与仪表盘等信号连接。
【点评】中国“一带一路”倡议、2035远景目标与沙特“2030愿景”、“国家转型计划”等发展战据中国电科介绍,该芯片在基带、射频、存储器等方面取得大量原始技术创新成果,在灵敏度、可靠性等指标上相较于同类型产品实现较大提升。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移动研究院在NGMN牵头发布《自动化与自智系统架构》白皮书(2022-12-30)
12月30日,通信世界网讯,近日,中国移动研究院牵头,联合德国电信、UScellular、Orange、HUAWEI、HPE等十余家国际主流运营商与国际主流厂商在NGMN(Next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Alliance,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联盟)正式发布《自动化与自智系统架构》(Automation and Autonomous system Architecture Framework)白皮书,基于网络自动化现状与智能化平台扩展需求,提供自智网络平台实现参考架构与互通标准,为开源与标准等产业组织的工作规划提供建议。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网络能力和运营模式已无法满足产业数智化转型的需求,自智网络概念应运而生,成为业界关注焦点。当前正是自智网络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亟需凝聚产业生态,共绘发展蓝图。中国移动研究院2021年1月牵头并联合德电、UScellular等多家国际领先运营商在NGMN成立基于AI的网络自动化与自智(Network Automation and Autonomy based on AI)项目组,针对5G+时代通信网络运维管理自动化与智能化进行深入研究,包括自智网络的产业现状、系统架构、功能特性与服务场景,重点关注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AI/ML)技术促进网络管理与部署灵活性,以实现零故障、零接触、零等待的端到端自动化网络运维。2021年针对运营商的自智网络数智化转型战略与挑战等,项目组在NGMN发布自智网络需求调研问卷与问卷调研研究报告。以此为基础,今年12月发布《自动化与自智系统架构》白皮书,旨在研究统一自智网络技术体系架构、进一步深化产业共识、加速AI注智自智网络建设。白皮书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介绍了自智网络的总体概念与其商业效益;二是分析了自智网络系统参考架构,强调通过知识自动化来实现自智网络的编排与管理;三是介绍了自智网络系统中广泛使用的AI/ML算法模型与自智网络的服务场景;四是分析了目前产业潜在差距并给出NGMN的开源标准组织的协作现状及建议。
【点评】后续中国移动研究院将继续依托NGMN国际平台,与全球运营商和行业伙伴通力合作,从标准化到联盟,从开放的概念验证和集成实验室到知识共享,持续提升自智网络运维自动化能力,加速推进电信产业数智化转型。
【新一代信息技术】松鼠Ai发布多款智能教育产品(2022-12-30)
12月30日,中新网讯,12月26日,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松鼠Ai在北京举行了新品发布会。以高端Ai智能学习机为主打,智适应教育作为关键内核,松鼠Ai发布了4款人工智能教育硬件产品,也让“因材施教”的理念有了真正的工具载体。八年来,松鼠Ai作为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始终致力于探索智能时代下颠覆式创新的密钥。全新产品发布的背后,不仅是松鼠Ai智能生态的一次升级,也意味着,在数智化时代,中国本土教育企业的产品创新力提升。据了解,截止2022年底,松鼠Ai已为全国超过6万家中小学提供从人工智能虚拟老师等智慧教学服务,推进公校智慧化教育发展。以AI技术为基石,以智能硬件作为载体,以智适应学习系统为核心内容,松鼠Ai的软硬件一体化目标正在不断实现,并通过智慧教育持续赋能千万学生,为中国创新教育注入新动能。
【点评】此次发布新品,松鼠Ai以Ai智能学习机为主打,并以智适应教育作为关键内核,在软硬件方面实现了全面升级。在创始人栗浩洋看来,新品将引发了一场智能硬件行业的革新升级,也让千人千面“因材施教”的理念有了真正的工具载体。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电信:2023年底初步建成中央企业产业数据运营平台(2022-12-30)
12月30日,中新网讯,中国电信天翼支付29日在2022天翼数字科技生态大会透露,2023年底将初步建成中央企业产业数据运营平台。通过三个阶段的建设规划,翼支付新平台将逐步打造成为国家数据要素流转、数字技术应用创新的重要基础设施。中国电信将以翼支付平台为基础汇聚央企用户、场景、数据,升级打造央企数字新消费平台。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宁檬介绍,2023年底将初步建成中央企业产业数据运营平台,面向C端,通过夯实数字新消费平台,实现月活用户4000万,上线商品数达到5万,央企民生类场景全面接入。面向B端,打造中央企业支付结算平台,全面服务98家中央企业,年交易规模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以支付+数据+金融为基础,建设产业链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服务由面向生活资料向生产资料实现转换。此前中国电信已上线翼支付新消费平台。宁檬介绍,已与25家央企建立合作关系,引入央企优质商品1.5万款,在21省协同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624万张,累计带动交易额近500亿元人民币。
【点评】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唐珂表示,中国电信将与多家中央企业一起开展“数字新消费”活动,发挥翼支付新消费平台作用。同时,继续发挥云改数转优势,积极推动5G、区块链、大数据、元宇宙等科技创新,夯实平台能力,共同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并进一步打造开放平台,拉动市场消费,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建数字新消费生态。
【新一代信息技术】首颗国产DPU芯片成功点亮,中科驭数DPU芯片K2将迎来规模商用(2022-12-23)
12月23日,IDC网讯,近日,中科驭数宣布自主研发的第二代DPU芯片K2成功点亮,这也是业内首颗完成点亮的国产DPU芯片。DPU是继CPU、GPU之后数据中心场景中重要的第三颗算力芯片,中科驭数是国内DPU的头部厂商。据介绍,K2采用28nm成熟工艺制程,可以支持网络、存储、虚拟化等功能卸载,是目前国内首颗功能较完整的ASIC形态的DPU芯片,具有成本低、性能优、功耗小等优势。尤其在性能上,其具有极其出色的时延性能,可以达到1.2微秒超低时延,支持最高200G网络带宽。在应用场景上可以广泛适用于金融计算、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云原生、5G边缘计算等场景,也有望成为最快规模化落地应用的国产DPU芯片。“K2是中科驭数的第二代DPU产品,K2成功点亮为DPU芯片规模化量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驭数DPU走向成熟的一大步。”中科驭数创始人、CEO鄢贵海表示,K2完成研发时,正值国家提出东数西算战略,生而逢时。
【点评】DPU是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基础设施,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国产DPU在算力新基建领域大有可为。中科驭数此次成功点亮K2,相信这颗芯片将会在未来算力基础设施中发挥重要作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兴通讯联合中国移动和高通完成业界首个5G子带全双工技术验证(2022-12-23)
12月23日,C114网讯,近日,中兴通讯在西安完成了和中国移动及高通联合的5G子带全双工技术验证和兼容性测试。测试采用中兴通讯推出的业内首款子带全双工微站产品,测试显示基于单载波和测试终端的单用户上行吞吐量可达1.47Gbps,同时端到端时延降低至3.9ms,单用户的大上行和低时延并发能力达目前业内最佳水平。通过引入灵活帧结构等技术提高5G系统的兼容能力,兼容性测试结果显示内置高通X65调制解调器的商用终端可正常接入并享受高性能兼顾的业务保障。随着5G和千行百业的紧密结合,网络需要面对复杂场景和多样化的业务需求,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上提供更高的容量和更低时延一直驱动着5G技术创新突破。子带全双工作为5G-A(5G增强技术)中全双工演进的首要里程碑节点,通过在单载波内配置多个子带、在不同的子带上同时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改变了传统的频谱使用模式,拓展了收发信号的时频域自由度,其带来的超大上行带宽、超低时延、超高可靠的确定性网络能力,为5G进入工业互联网核心生产环节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将助力实现用户级的服务能力定制,应对未来持续演进。
【点评】中兴通讯已经成功入驻中国移动协同创新基地5G-A实验室。后续中国移动将继续联合中兴通讯和高通技术公司,通过5G-A实验室这一联合创新技术平台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和突破,为数智化发展拓展新领域、提供更优质体验。
【新一代信息技术】华为与诺基亚续签专利许可协议(2022-12-23)
12月23日,C114网讯,作为两家在ICT IPR领域极具话语权的巨头企业,华为今日与诺基亚宣布续签双方专利许可协议,具体条款保密。在此前12月9日,华为与OPPO宣布签订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该协议覆盖了包括5G标准在内的蜂窝通信标准基本专利。此外,华为还和三星集团已就各自的标准必要专利包达成交叉许可协议。在与OPPO签订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时,华为知识产权部部长樊志勇表示:“经过20多年的持续创新,华为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包括5G、Wi-Fi、音视频等多个高价值专利包。企业间相互认可知识产权价值,可以促进高价值标准技术研究“投入——回报——再投入”的创新正循环,提升产业的可持续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点评】目前,华为拥有全球约10%的4G专利,约20%的5G、Wi-Fi 6和H.266专利,约30%的OTN和10G PON专利,以及约20%的IETF专利。预计2022年,约有3.5亿台5G手机和1500万台网联车获得华为许可;约有3000万家庭用户宽带接入终端获得许可,占全球45%的数据通信连接获得华为许可。
【新一代信息技术】浪潮一体化大数据中心项目在山东济南启动(2022-12-16)
12月16日,IDC网讯,12月15日,浪潮一体化大数据中心项目在山东省济南市启动。浪潮一体化大数据中心项目位于浪潮智能制造产业园,总投资约80亿元,建设4栋大型数据中心楼及相关配套设施,总建设面积约10万平方米。项目引入绿色节能技术,电能利用效率指标小于1.25,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项目一期于2024年下半年验收投产。该数据中心将提供以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算力服务,更好地服务数字强省建设。浪潮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继永表示,大数据中心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载体。近年来,浪潮集团积极参与济南数据中心体系、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聚焦智慧政务、智慧城市等应用场景,全力助推济南市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下一步,浪潮将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好工程建设任务,努力将浪潮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打造成支撑我省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数字底座”,助力济南打造全国一流、全省领跑的数字城市。
【点评】未来,浪潮将围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构建算力产业优势,勇当数字经济领跑者,为数字中国、数字强省建设贡献浪潮力量。
【新一代信息技术】科大讯飞联合中国移动发布首个大屏虚拟管家(2022-12-15)
12月15日,C114网讯,近日,科大讯飞联合中国移动发布首款电视端AI虚拟管家“中移甜佳”。作为一款兼具情感交互和工具服务的AI虚拟人,可以实现与家庭用户在情感陪伴、影视娱乐、老人健康、儿童成长、生活服务、AIoT等多个场景生态下的实时交互,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大屏生活服务。基于科大讯飞与中国移动智慧家庭运营中心的前期合作深耕,通过海量家庭语音用户需求调研发现,在元宇宙背景下,拟人化和情感化的交互方式成为热点趋势,家庭用户对大屏交互提出更深层次的要求。因此,科大讯飞通过多模态感知及表达、主动对话等技术赋能,与中国移动在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基础网路优势高度融合,实现在运营商市场的合作水平升级,打造出首款电视端AI虚拟管家“中移甜佳”。
【点评】在元宇宙概念生态下,家庭元宇宙作为产业元宇宙的重要落地场景之一,AI虚拟管家正逐渐成为家庭元宇宙的场景入口与连接纽带。大屏虚拟管家的问世,让家庭用户可以沉浸式体验专属数字家庭空间,而且将“元宇宙”和“虚拟人”等潮流元素带入广大家庭的生活,给智慧家庭生态注入新生力量。
【新一代信息技术】宝马率先在华部署人工智能平台,加速数字化转型(2022-12-13)
12月13日,通信世界网讯,近日,宝马率先在华部署了代号为“灯塔”(BEACON)的人工智能(AI)平台,提供AI应用创新相关的开发、部署、集成与运行服务的平台化环境,加速实现多业务场景数字化。“灯塔”英文名称BEACON是BMW(宝马)、E2P(新兴科技到产品)、AI Algorithm(人工智能算法)、Computer Vision(计算机视觉)、OR(对象识别)、NLP(自然语言处理)的首字母缩写。这也是目前AI平台包含的主要技术模块。不同于行业中常见的AI单点应用,“灯塔”平台就像一个“超级大脑”,融合了AI和工业物联网的优势,让AI赋能多个技术应用层级,同时有效地解决了传统AI散点应用面临的门槛高、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灯塔”平台还具有强大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比如为某些生产场景开发的自然语言处理算法,有可能被用于支持车内语音识别产品的开发,甚至会被用来开发公司内部视频会议的AI字幕生成程序。未来,“灯塔”平台还将加入更多的技术模块,区块链、量子计算、多模态融合已经是E2P重点关注的技术方向。
【点评】宝马称,AI平台的部署为企业的生产和运营上线了一个“超级大脑”,为宝马在中国的数字化发展注入新动能。这是继BMW iFACTORY生产战略在6月落地沈阳之后,宝马集团在华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新一代信息技术】阜时科技完成数亿元C1轮融资,激光雷达SPAD芯片上车在即(2022-12-09)
12月9日,半导体行业观察网讯,近日,深圳阜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阜时科技”)完成数亿元C1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成都科创投领投,其他投资方包括北汽产投、惠友资本、深重投、玖菲特、珠海高科创投、苏州智能车联网产投、上海国际创投等产业投资机构,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激光雷达核心芯片研发。“阜时科技”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机器视觉产品研发。目前已经形成了激光雷达SPAD、3D视觉和屏下光学三大产品线。本轮融资的业务新看点在激光雷达SPAD芯片。2019年,“阜时科技”在完成3D结构光和双目的前期研发后,组建内部研究院,布局激光雷达芯片研发;2021年单点SPAD芯片投片成功;2022年,接到多家车企激光雷达厂商的定制合同,激光雷达接收传感芯片正式通过AEC-Q102车规国际标准认证,并开始批量交付。这款芯片以泛自动驾驶领域为应用场景,近日已通过客户验证,预计在明年上车。
【点评】智能汽车对激光雷达的需求正在兴起,当前半固态激光雷达已陆续上车批量生产,基于单光子探测面阵接收技术的纯固态激光雷达,也正在进入商业化进程。阜时科技在单光子探测芯片上持续投入,并有着很强的执行效率和商业化思路,希望其激光雷达探测芯片加速上车规模应用,实现对国外芯片的替代。
【新一代信息技术】紫光国微旗下产业获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融入国家创新体系(2022-12-09)
12月9日,半导体行业观察网讯,近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开展认定的第29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公示完毕,国内压电晶体领域龙头企业唐山国芯晶源成功入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开展国家认定与评价,是指企业根据市场竞争需要设立的技术研发与创新机构,其负责制定企业技术创新规划、开展产业技术研发、创造运用知识产权、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凝聚培养创新人才、构建协同创新网络、推进技术创新全过程实施。压电晶体作为各类电子产品中必不可少的元件,被称为“电子工业之盐”。唐山国芯晶源是深股上市公司紫光国微(002049)旗下企业,是国内少数掌握全系列石英压电晶体制造技术的企业之一,具备晶片加工、成品组装、产品测试全流程生产能力,年产压电晶体近10亿支,在行业内具有显著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随着5G、AI与物联网等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晶振市场的需求日益高端化。目前,唐山国芯晶源积极攻关高端晶振关键核心技术,已掌握超高基频、超高稳定、超小尺寸片式化频率元器件核心加工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跻身国际先进行列。此次获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是国家对唐山国芯晶源在压电晶体频率元器件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的高度肯定。唐山国芯晶源此次获得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企业将享受有力的政策支持,如享受科技创新进口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承担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研发任务等。相关支持措施,将有利于紫光国微进一步巩固在细分赛道中的技术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
【点评】在当前特种产品行业需求巨大的市场环境下,特种集成电路市场高速增长,带动上游特种集成电路市场高速增长。特种产品信息化比重持续增长,随着信息化比重的增长和信息化技术的提高,特种产品行业也迎来进一步的增长,作为国内特种集成电路的龙头上市企业,紫光国微此次获得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也将进一步推动特种集成电路元器件和材料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新一代信息技术】奥飞国际签约沙特数据中心项目,加速中东地区布局(2022-12-09)
12月9日,IDC网讯,近日,首届中国-阿拉伯峰会将在沙特阿拉伯召开,此次峰会将为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开辟更广阔的前景,一系列重点合作项目会进行签约。奥飞数据全资子公司奥飞国际受沙特阿拉伯投资部(Minister of Investment)邀请,与沙特著名企业阿吉兰兄弟集团、白山云科技就共同合作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投资新建数据中心和本地云计算平台项目合作事项签署合作协议。在沙特投资部部长哈立德·法利赫的见证下,奥飞国际CEO杨培锋与各方代表在现场签署了协议并进行了深入交流。根据合作协议约定,三方将在利雅得建设、运营大型数据中心及本地云计算平台,为沙特及周边国家提供包括大数据、存储、网络覆盖和数据库服务等一体化解决方案,以支撑该地区互联网、医疗健康、金融服务等行业在数字化进程中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该项目将为沙特客户提供具有国际领先水准的通用性、安全性及稳定性的云计算服务,同时也将满足中资企业在沙特的数据服务需求,以及一带一路相关国际业务的落地。
【点评】中国“一带一路”倡议、2035远景目标与沙特“2030愿景”、“国家转型计划”等发展战略重要内容高度契合。奥飞国际丰富的数据中心运维经验、客户服务能力,和“一带一路”紧密相结合的AAE1国际海缆资源及全球节点布局,都得到了沙特阿拉伯各方的高度认可,并为本次项目的国际合作注入强大动力。此次合作,将推动沙特数字化发展,助力沙特实现“国家转型计划”战略目标。同时也有助于中国2035远景目标的实现以及“一带一路”业务版图的拓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迎接云计算新时代,英特尔与腾讯展开全栈式合作(2022-12-02)
12月2日,半导体行业观察网讯,在近日举行的2022腾讯数字生态大会上,英特尔携手腾讯共同宣布了一系列跨云计算、AI、智能网卡等多个领域的软、硬件产品重磅升级,同时,亦分享了双方基于以数字化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愿景,助力产业生态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投入与创新举措。在过去二十余年中,英特尔和腾讯始终在数据中心服务器和解决方案层面保持紧密合作,并开展了从虚拟化技术、云基础设施,到云应用等一系列深入协同研究。此前,双方曾携手打造搭载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的腾讯云星星海自研四路服务器和腾讯云星星海XC221计算型服务器,为行业终端客户带来全新升级的使用体验。本次大会期间,腾讯亦正式发布搭载代号为Sapphire Rapids的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的第七代云服务器实例S7/M7。得益于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的强劲性能,该全新云实例兼备硬核存储与极速网络,并在腾讯云星星海自研服务器与银杉自研智能网卡的加持下实现了性能、安全和可靠性的全面升级。此次英特尔与腾讯的合作,不仅将持续提升云产品性能,同时亦软硬协同推进算力成本优化,助力客户应用降本增效,为进一步打造兼备高性能和高可用特性的优质云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点评】当前,数字化转型席卷千行百业,企业上“云”、用“云”已成必趋之势。基于此,英特尔将继续与腾讯及众多生态伙伴深化产业创新合作,以先进的支撑性技术、完备的产品组合,以及全栈式解决方案加速云上性能优化,从容应对多云挑战,为云计算领域的众多企业打造可靠、稳定的创新基石,共同解锁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移动:提前布局元宇宙核心领域,卡位新产业层级(2022-12-02)
12月2日,C114网讯,近年来,“元宇宙”概念持续火爆,元宇宙是继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实现“人机物”多元主体的永续在线和实时交互。11月30日,中国移动举行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中国移动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董昕在会上表示,中国移动已提前布局元宇宙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卡位新的产业层级和关键枢纽。具体来说:算力层方面,构建的算力网络,会成为元宇宙构建的重要基石,支撑海量接入、真实建模与交互、大规模虚拟内容创作与体验。能力层方面,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区块链、智能交互等技术领域,加大核心能力自主构建,拥抱产业链合作方,培育优质能力服务。应用层方面,聚焦咪咕视频、视频彩铃、云游戏、云VR、云AR等方向,加速元宇宙内容及应用领域的布局。
【点评】董昕还指出元宇宙的发展将带来“四个融合”。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即元宇宙的技术环境。二是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融合,即元宇宙的时空观。三是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即元宇宙的价值观。四是硅基生命和碳基生命的融合,即元宇宙的生命观。
【新一代信息技术】盛邦安全入选2022年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名单(2022-12-02)
12月2日,C114网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2年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拟支持项目名单,盛邦安全牵头的“IPv6网络资产发现与管理解决方案”项目入选该名单。随着IPv6、物联网、云计算、4G/5G等新兴技术快速推广应用,网络空间格局变化巨大。IPv6成为网络主导,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设备量剧增,大量设备暴露于互联网,缺乏安全防护,一旦出现漏洞将可能被恶意利用,导致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面对网络攻击的暴露面不断增加。同时由于IPv6地址空间的巨大,导致针对IPv6海量地址难以全谱探测,现有IPv4的地址空间探测和拓扑发现方法难以直接应用,需要高效率发现新的活跃IPv6地址,并针对巨量的地址空间及纷繁复杂的各类设备、系统和服务,建设面向IPv6的网络空间高精度地图测绘能力。在此背景下,盛邦安全此次入选的“IPv6网络资产发现与管理解决方案”,突破IPv6海量地址生成、大规模网络快速探测、多层次多维度网络拓扑测绘等关键技术,持续监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深层发掘脆弱点及评估威胁,助力绘制网络空间高精度“地图”,实现全网安全态势的全面分析和综合展现,为构建完善安全防护体系奠定重要基础。
【点评】该方案结合关基资产识别、国产资产探测、IPv4/IPv6双栈识别、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典型应用场景网络安全需求,在网络、平台、关基设备、攻击面管理等方向,开展IPv6网络资产发现与攻击面管理解决方案的应用示范,创新突破智能指纹分析、攻击面管理、IPv6海量地址探测、安全漏洞探测、资产画像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全面增强关基资产的态势感知能力,提升网络空间实体研判能力,形成网络资产情况的整体认知,为掌握网络空间地图提供强有力支撑。
【新一代信息技术】华为联合合作伙伴获第五届“绽放杯”5G应用大赛多项大奖(2022-11-25)
11月25日,C114网讯,近日,第五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深圳圆满落幕,本届大赛历时6个月,参赛项目28560个。华为携手各地运营商、行业客户、行业合作伙伴在本次总决赛中荣获多项大奖,由华为配合运营商完成5G网络建设的项目获得了一等奖、二等奖总数的三分之二,涵盖车联网、海洋、能源、水务、制造等多个行业领域。“绽放杯”5G应用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G应用产业方阵、IMT-2020(5G)推进组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共同承办,旨在解决产业发展难点,进一步推动5G应用商业落地,助力信息通信业的高质量发展。
【点评】未来,华为将进一步与运营商、行业伙伴加强协作,推动5G在更多行业、更多领域开展创新实践与规模应用,助力千行百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兴通讯完成2022年6G关键技术概念样机测试(2022-11-25)
11月25日,C114网讯,2022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IMT-2030(6G)推进组组织了6G关键技术概念样机测试。中兴通讯在试验中积极配合落实6G推进组的各项工作,参与6G相关技术的探索与研究:在本次试验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并参与了全部5大类概念样机测试,包括:6G分布式自治网络及数字孪生网络概念样机、6G算力网络关键技术概念样机、6G太赫兹关键技术概念样机、6G通信感知一体化关键技术概念样机、6G智能超表面技术关键技术概念样机。在试验测试中成果显著,相关技术指标体现了较好的功能和性能。
【点评】2023年,中兴通讯将继续强化技术创新,持续推进6G关键技术研究,加快相关技术的验证与试验。一如既往地支持工业和信息化部、IMT-2030(6G)推进组的工作,为推动我国6G产研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