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移动成功研制“破风8676”可重构5G射频收发芯片(2023-08-30)
8月30日,腾讯网讯,8月30日,在中国移动“第四届科技周暨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创发展大会”上,中国移动发布核心自主创新成果“破风8676”可重构5G射频收发芯片。“破风8676”芯片是国内首款基于可重构架构设计,可广泛商业应用于5G云基站、皮基站、家庭基站等5G网络核心设备中的关键芯片,实现从零到一的关键性突破,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空白,有效提升了我国5G网络核心设备的自主可控度。射频收发芯片是无线电波和数字信号之间的翻译官,是5G网络设备中的关键器件,研发难度高,产业应用需求迫切,被称为5G基站上的“明珠”。中国移动勇担移动信息现代产业链“链长”重任,于2021年成立芯片研发企业联合实验室,开展“破风8676”可重构5G射频收发芯片研发,贯穿芯片规格定义、前后端设计、仿真验证、性能调测和整机集成全流程。
【点评】此次发布的“破风”芯片是中国移动践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破风手,它所探索出的创新攻关模式、研发经验和人才积累,将为更多的编队作战奠定坚实基础。目前“破风8676”芯片已在多家头部合作伙伴的整机设备中成功集成,将在以云基站、皮基站、家庭站等网络设备为代表的下阶段5G低成本、高可控度的商用网络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泉州电信携中兴完成全场景5G LAN IoT技术验证(2023-08-25)
8月25日,C114通信网讯,近期,福建泉州电信联合中兴通讯完成全国首个异厂家基站+多品牌终端的5G LAN IoT测试。本次5G LAN测试覆盖功能全面且多样化,为后续开展5G LAN商用提供了方案指引和技术积累。本次测试遵循3GPP中5G LAN的相关标准,终端以Ethernet/IP类型接入中兴通讯5GC局域网,验证Local Switch和N6转发的5G LAN基本功能,以及FTP、DHCP、工业高清相机、工业PLC等端到端业务转发、端到端业务时延场景,同时验证了同一VN组内MAC冲突业务恢复处理策略场景。5G LAN IoT测试不仅验证了中兴通讯端到端的5G LAN能力,还进一步验证了中兴通讯5G核心网对接异厂家基站和业界主流CPE终端多场景下端到端的5G LAN能力。
【点评】中国电信将联合中兴通讯持续推动5G LAN技术的研究和验证,赋能全连接工厂,助力工业互联网发展。泉州电信将进一步深入工业领域,与行业伙伴合作创新,共同探索数字生态与工业化更多未来场景可能性。
【新一代信息技术】华为与爱立信签订长期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2023-08-25)
8月25日,C114通讯网讯,8月25日,华为与爱立信宣布签订长期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涉及3G/4G/5G蜂窝技术在内的3GPP、ITU、IEEE、IETF等广泛的标准相关基本专利,覆盖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和终端设备销售。根据协议,双方都许可对方在全球范围内使用自身持有的标准专利技术。两家公司在短时间内通过友好协商谈判,达成了广泛的基本交叉专利许可,这体现了双方对于行业规则、相互实力,以及对方的创新投入的尊重与认可,给双方、给产业以更多的确定性,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此举也为业界树立了一个典范:证明准专利技术是可以通过谈判而不是诉讼解决,双方可以更好地共享技术,促进全球的创新。
【点评】华为与爱立信既是ICT市场上的领导者、也是相关标准领域的主要贡献人,共享技术和专利交叉许可是双方长期以来的共识,是正常的行业实践,也是企业间相互认可知识产权价值、尊重知识产权的体现。
【新一代信息技术】天翼云“息壤”获评2023中国算力大会“算力中国·年度突破成果”(2023-08-22)
8月22日,腾讯网讯,8月19日,天翼云算力分发网络平台“息壤”在2023中国算力大会上获评“算力中国·年度突破成果”,凭借《基于异构多云环境下的息壤算力调度应用实践》一体化高效算力调度能力,再获权威认可。“息壤”是天翼云自主研发的基于云原生和跨域大规模调度技术的算网调度平台,突破了算力度量、算力感知、算网融合多项技术,全面支持通算、智算、超算多种异构算力的统一接入、统一封装、统一调度。目前,“息壤”已全面接入天翼云的多级资源,并与多个合作伙伴实现算力并网,服务“东数西算”工程,助推数字中国建设。目前,由“息壤”支撑的全国首个算力互联互通验证平台已在北京落地应用。
【点评】如今,算力已经成为新型生产力,并朝着多元泛在、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的方向演进。作为领先的云服务商,天翼云将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力,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构建坚实底座,推动算力服务普惠高效,激发各领域创新活力与增长韧性。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电信青浦云湖数据中心项目开工(2023-08-18)
8月18日,证券日报讯,8月18日,中国电信算力高效调度示范项目青浦云湖数据中心开工仪式在青浦练塘工业园区举行。此次落地青浦的全国一体化算力算网调度平台,是我国首个实现多元异构算力调度的全国性平台,让算力可管、可控、可调度。仪式上,上海电信总经理龚勃表示,青浦云湖数据中心是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落地上海的国家枢纽节点,建成后将有助于加强长三角地区各城市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提高区域协同发展水平,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区域竞争力。该项目总体用地面积近36亩,总建筑面积超约4万平方米,预计2024年底前完成交付。
【点评】中国电信算力高效调度示范项目青浦云湖数据中心,是国家关键功能性设施,如同上海虹桥站在国家高铁交通线路中的核心枢纽地位,青浦云湖数据中心将成为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重要组件及骨干网络核心,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核心节点以及全国算力调度中心。建成后,将整体提升跨区域算力调度水平,总计提供约4000个机柜能力,与西部跨域集群、长三角域内集群高速直连,跨域、跨云成为东数西算的调度枢纽。
【新一代信息技术】移远通信与中国移动携手打造更加可靠的高精定位产品(2023-08-18)
8月18日,C114网讯,8月16日,以“百川聚申城 数智创未来”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百川生态大会在上海隆重召开。本次大会聚焦时空信息、数智交通、工业能源、金融科技等领域,各级领导、产学研专家、企业家共聚一堂,共谋产业、共话行业、共促发展。移远通信作为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的重要合作伙伴,应邀出席大会并深度参与北斗时空子链发布等多个环节。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以及5G、物联网等技术的推动下,位置服务成为了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为进一步推动“5G+北斗”产业的发展,中移(上海)产业研究院推出了“北斗时空”子链计划。会上,移动信息现代产业链——北斗时空子链正式发布,移远通信作为子链代表企业参会。
【点评】北斗时空子链汇聚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聚焦核心技术攻关,促进应用创新,面向多个场景联合打造模组适配产品、终端适配产品等,为千行百业的数智化转型全面赋能。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在高精定位领域,移远通信布局完善,拥有丰富的高精定位模组产品,并与中国移动开展了深度合作,可为高精定位终端提供“模组+算法+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新一代信息技术】爱立信携手联发科技展示适用于5G独立组网的RedCap互操作性(2023-08-18)
8月18日,搜狐网网讯,近期,爱立信宣布推出全新的RedCap解决方案,并以此为契机,与芯片合作伙伴联发科技合作,在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频段上进行RedCap数据传输和5G语音通话测试,速率表现优异。此次在FDD和TDD频段上率先实现数据和VoNR(Voice over New Radio)通话,证明了爱立信RedCap作为一款无线接入网(RAN)软件,为可穿戴设备、传感器、工业监控摄像机等设备带来更多的5G应用,以及更低终端能耗的能力。爱立信5G RAN产品线负责人表示:“爱立信的RedCap软件将为不需要使用5G全部性能的新型设备带来全新的可能性,而和联发科技在FDD和TDD呼叫的打通对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堪称第一个里程碑。通过在FDD和TDD频段上同时实现数据传输和VoNR通话,爱立信的RedCap软件解决方案正在面向消费者和整个行业开创一系列经济而又节能的全新用例。”
【点评】此次与联发科技进行的互操作测试是爱立信努力构建5G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旨在推动多类型5G设备进入市场。作为爱立信5G独立组网(5G SA)的补充软件,爱立信RedCap预计将于2023年11月正式商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辽宁移动携手华为打造5G高铁“功随车动”北方商用首局,谱写“数...(2023-08-11)
8月11日,IDC网讯,近日,辽宁移动携手华为在京沈客运专线完成了5G高铁“功随车动”创新方案测试验证,成功实现了5G信号跟随高铁动车行进方向动态调整,为高铁5G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辽宁移动联合华为积极部署5G高铁“功随车动”创新方案,该方案通过动态功率分配的功随车动和一体化圆筒设计的比萨天线软硬结合创新,给高铁用户带来极致体验。功随车动创新解决方案,通过扇区间功率共享技术,使能左右RRU根据高铁车辆位置动态分配发射功率,相比传统RRU独立使用固定功率技术,提升高铁两塔中间的5G覆盖,实现了高铁网络覆盖与用户分布的动态最佳匹配,使能高铁场景下无处不在的5G体验。比萨天线通过大幅增加横滚角调整,使得天线阵列的能量精准辐射到高铁线路,解决塔下信号弱问题,大幅提升5G高铁用户的用网体验。
【点评】辽宁移动5G高铁“功随车动”创新方案商用测试验证的成功,成功提升5G高铁用户体验、有效节省整体高铁投资,为省内乃至国内的5G高铁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辽宁移动和华为持续合作,不仅在高铁,同时在海域覆盖、数字乡村等专题领域积极推动5G部署和5G创新技术应用,打造优质新基建数字底座。
【新一代信息技术】外部投资短缺,星纪魅族终止芯片研发(2023-08-10)
8月10日,C114网讯,8月8日下午,星纪魅族回应“裁员”风波时表示,面对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决定终止自研芯片业务,未来将更加聚焦产品创新和软件用户体验。近日有消息称,因业务无实际产出且投资成本高,星纪魅族AR芯片业务部门即将进行人员调整。该部门大约有200名员工,今年入职的应届生有40余人。调整计划是裁撤所有应届生,留一小部分老员工,赔偿方案正在商定中。星纪魅族表示,公司正积极协调沟通解决方案,依法合规妥善解决问题,针对受影响的应届毕业生,公司也在通过内部推荐等方法最大限度分流。继OPPO之后,这已经是今年第二家终止芯片业务的手机相关公司了。
【点评】芯片行业投资金额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研发、测试、制造、流片等每个环节都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并且很难激起浪花。同时芯片研发的技术门槛高,需要涉及到跨学科的知识,产品商业化难度也大。企业毕竟以盈利为目的,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就会难以为继。依靠手机厂商自研芯片或许不是一条可行的路,产业仍需调整发展模式和路径。
【新一代信息技术】华虹半导体正式登陆科创板,是今年以来A股最大IPO(2023-08-07)
8月7日,通信世界网讯,8月7日,华虹公司正式登陆科创板,其发行定价52元/股,发行市盈率为34.71倍、市净率为2.19倍。根据发行价计算,华虹公司的总市值为892.27亿元,流通市值为54.07亿元。华虹半导体募集资金总额为212.03亿元,超过180亿元的预计融资额,使其成为A股年内最大IPO项目,同时也是科创板史上第三大IPO项目,其募资额仅次于此前中芯国际的532.3亿元和百济神州的221.6亿元。据招股书披露,此次募资的125亿元将用于华虹制造(无锡)项目、20亿元用于工厂优化升级项目、25亿元将用于特色工艺技术研发、1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据了解,华虹半导体2005年成立,是全球领先的特色工艺晶圆代工企业,也是行业内特色工艺平台覆盖最全面的晶圆代工企业。
【点评】华虹半导体此次成功回A上市是公司发展史上又一重要里程碑。公司将依托上市平台的优势与资本市场的支持,持续巩固和不断提升“全球领先的特色工艺晶圆代工企业”的市场地位。未来,华虹将继续执行先进“特色 IC+功率器件”的战略,并对已投产8英寸生产线进行优化升级,进一步大幅提升基于12英寸生产线的代工产能,以满足新兴应用领域的旺盛需求。
【新一代信息技术】博杰股份推出5G毫米波CATR解决方案(2023-08-04)
8月4日,证券时报网讯,8月4日,博杰股份表示,随着5G的应用发展,毫米波段的开发越来越深入,针对5G毫米波段需要采用多天线设计的特点,博杰股份在业内率先成功开发了紧缩场CATR测试方案,该方案可大大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由于市场普遍预期华为Mate 60某个版本有望首次搭载国产5G射频芯片,因此包括天线测试在内的细分行业将迎来较大的市场增量。面对5G毫米波段OTA测试的挑战,博杰股份开发了紧缩场CATR测试方案,一种占地面积小,传输距离短的测试系统。其覆盖24-90GHz,静区尺寸覆盖200-400mm,占地体积仅为传统吸波暗室(同等效能和测试精度)的1/5,在适用于绝大部分毫米波测试场景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建设和运营成本。
【点评】除了华为Mate 60的推出有可能为多天线应用打开新的市场空间之外,5.5G时代的即将到来,因其要实现远高于5G的传输速率,多天线技术是其中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天线行业的增量市场空间也较大。
【新一代信息技术】华为新一代近距离无线连接技术——星闪正式发布(2023-08-04)
8月4日,中国证券网讯,8月4日,在华为开发者大会2023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终端CEO余承东宣布新一代近距离无线连接技术——星闪(NearLink)正式发布。星闪技术依托华为30余年无线通信技术积累,将技术应用于近场通信当中。星闪技术集合了蓝牙和WiFi等传统无线技术的优势,适用于消费电子、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工业智造等多种场景,为鸿蒙万物互联提供强大连接能力。星闪技术,集合了WiFi和蓝牙等传统无线技术的优势,又超越了这些传统无线连接技术。相比传统无线连接技术,星闪的功耗减少60%、数据传输速率增长了5倍、传输时延仅为1/30、抗干扰性增加7dB、覆盖范围增长了1倍。
【点评】星闪技术相较于蓝牙和WiFi无线连接方面,具有超低时延、超高可靠、精准同步等优势。为用户打造更低时延、更低功耗、更广覆盖、更安全的连接技术,带来鸿蒙生态的革新体验。
【新一代信息技术】北京联通荣获第二届“光华杯”数字政府专题赛二等奖(2023-08-04)
8月4日,IDC网讯,近日,第二届“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数字政府专题赛决赛在大连市成功举行。经过激烈角逐,北京联通申报的《传承红色基因,展现央企使命担当,打造万兆首都助力国家云外交》项目荣获数字政府专题赛二等奖。作为北京地区主要通信运营商,以及两届奥运会合作伙伴,北京联通坚持以“国家队、主力军、排头兵”的责任担当为国家战略、北京数字经济贡献重要力量,不断提升基础电信网络和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筑牢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基础设施,打造了万兆首都构筑北京信息运力大动脉,此次项目整体网络架构由核心、汇聚、接入层三部分组成。
【点评】依托“万兆首都”项目,北京联通传承红色通信精神,护航国家外交及会议重保活动,全面保障党和国家领导人“云外交”,促进了国际合作交流,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新一代信息技术】华为将推出盘古数字人大模型,号称“人人都将实现数字人自由”(2023-07-28)
7月28日,C114网讯,近日,华为云全球Marketing与销售服务总裁石冀琳在业内会议上表示,华为云将在后续推出盘古数字人大模型,可帮助用户12小时完成数字人生成。同时,她还宣称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每个人都有望实现‘数字人’自由”。另据华为云开发者联盟介绍,盘古数字人通用大模型由华为云MetaStudio数字内容生产线构建而成。数字人基于华为云盘古基础大模型能力、渲染引擎和实时音视频能力,并使用PB级的音视频数据进行训练构建。
【点评】盘古数字人大模型包含数字人形象、动作、表情、口型、声音等要素,官方号称“每个用户可以结合个人数据对数字人进行训练”,构建自己的数字人个性化大模型。数字人生成后,用户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方式生产驱动向量信息,从而驱动数字人生成高清视频。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电信研究院完成全球首个满足ITU-T标准的GPON体系三代共存50G...(2023-07-26)
7月26日,C114网讯,近日,中国电信研究院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功完成全球首个满足ITU-T标准的GPON体系三代共存50G-PON技术方案验证,样机的系统性能完全达到测试预期。此次50G-PON技术方案验证在研究院上海园区实验室的模拟环境中进行,在仿真现网典型光功率预算的基础上,在一个PON口同时接入并实现了GPON、XGS-PON和50G-PON三代际ONU设备的正常注册上线,以及所有ONU同时在最大业务吞吐量情况下的无丢包稳定运行。50G-PON ONU上行/下行业务吞吐量可达17Gbps/42Gbps,GPON和XGS-PON ONU上下行吞吐量也可达到标准定义的最大值。
【点评】本次技术验证成功展示了基于MPM的多代际PON共存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系统能力,进一步推动了50G-PON产业链的发展和成熟。同时项目团队也已推动该技术方案和核心光接口参数等关键技术纳入ITU-T G.9805标准。
【新一代信息技术】天翼云蝉联中国专属云服务市场第一(2023-07-25)
7月25日,腾讯网讯,7月24日,IDC发布的《中国专属云服务市场(2022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2下半年,专属云服务市场同比增长27.1%,中国电信天翼云以18.6%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龙头地位。这也是继IDC《中国专属云服务市场(2021下半年)跟踪》《中国专属云服务市场(2022上半年)跟踪》报告之后,中国电信天翼云再次位居榜首。天翼云作为云服务国家队,坚持科技创新,不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以云操作系统为核心,从底层基础软硬件技术,到上层高阶云能力,实现了全栈技术的自主可控,同时持续拓展云网基础设施覆盖广度与深度,在国内构建了“2﹢4﹢31﹢X”的云网融合资源布局,提供通用算力、智能算力和超算算力,让算力触手可及。
【点评】目前,天翼专属云已在政务、能源、制造、交通、医疗等行业广泛落地应用,助力众多政企客户加速上云进程,安心上云用云。面对市场需求持续释放,天翼云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积极适配产业生态,携手合作伙伴助力千行百业上云用云,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运营商5G用户数达12.48亿户,行业新增长极加速形成(2023-07-21)
7月21日,证券日报讯,近日,三大运营商纷纷发布6月主要运营数据。截至今年6月,三大运营商5G套餐用户数达到12.48亿户。数据显示,2023年6月份,中国移动移动业务客户总数为9.85亿户,其中5G套餐客户数达7.21亿户;中国电信移动用户数为4.02亿户,其中5G套餐用户数为2.95亿户;中国联通“大联接”用户累计到达数为9.28亿户,其中5G套餐用户累计到达数为2.32亿户。以此计算,6月份,三大运营商5G套餐用户数达到12.48亿户,同比增长34.48%。
【点评】基于庞大的用户量以及广阔的5G网络覆盖面,万物互联业务有望迎来新的市场增长空间,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算力网络的构建以及5.5G的突破也在助推万物互联的进一步落地,5G应用的场景和新增市场空间有望持续打开。
【新一代信息技术】美年健康正从数字化转型升级为数字化运营(2023-07-21)
7月21日,大众日报讯,“体检第一股”美年健康正从数字化转型升级为数字化运营,公司凭借医疗体检健康大数据优势,致力尽早实现智能总检、虚拟健康顾问、智能定制套餐等先进技术的产品化。美年健康持续发挥医疗体检健康大数据优势,致力于打造贯穿检前、检中、检后的全周期的数字化健康管理体系,提效数字化赋能,并基于人工智能AI和AIGC技术在健康体检行业的应用研究,致力通过美年健康研究院推动系列研发及成果转化,尽早实现智能总检、虚拟健康顾问、智能定制套餐等先进技术的产品化,进一步做强专精特新系列产品、持续发挥平台数字化运营效能。
【点评】美年健康基于强大的数字化和大数据优势,通过扁鹊2.0智能体检软件实现全流程智能化,以最大化提升人效及坪效,并领先推动AI和AIGC技术应用研究,有望引领行业的智能发展趋势。
【新一代信息技术】共拓云计算大数据市场,云赛智联与阿里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3-07-21)
7月21日,云财经网讯,7月20日,云赛智联股份有限公司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在杭州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共同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行业应用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协力完善行业解决方案,开拓云计算大数据市场。云赛智联是上海仪电旗下以云计算与大数据、行业解决方案及智能化产品为核心业务的专业化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形成了以自主建设的高等级大规模数据中心为平台,集云计算业务架构和云计算服务能力为一体,实现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层、应用层从“云”到“端”的业务布局。
【点评】云赛智联与阿里云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将充分利用各自在优势领域的经验和基础,遵循领先、创新、实用、特色的原则,提升双方核心竞争力,共同开拓云计算大数据市场,探索构建基于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能力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促进双方在合作领域的协同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华为发布大模型时代AI存储新品(2023-07-14)
7月14日,C114网讯,7月14日,华为发布大模型时代AI存储新品,为基础模型训练、行业模型训练,细分场景模型训练推理提供存储最优解,释放AI新动能。华为顺应大模型时代AI发展趋势,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场景大模型应用,推出OceanStor A310深度学习数据湖存储与FusionCube A3000训/推超融合一体机。OceanStor A310深度学习数据湖存储,面向基础/行业大模型数据湖场景,实现从数据归集、预处理到模型训练、推理应用的AI全流程海量数据管理。FusionCube A3000训/推超融合一体机,面向行业大模型训练/推理场景,针对百亿级模型应用,集成OceanStor A300高性能存储节点、训/推节点、交换设备、AI平台软件与管理运维软件,为大模型伙伴提供拎包入住式的部署体验,实现一站式交付。
【点评】大模型时代,数据决定AI智能的高度。作为数据的载体,数据存储成为AI大模型的关键基础设施。华为数据存储未来将持续创新,面向AI大模型时代提供多样化的方案与产品,携手伙伴共同推进AI赋能千行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