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材 料】万华宁波高性能材料研究院在大榭正式全面开工(2018-08-17)
8月17日,百度百家号网讯,日前,万华宁波高性能材料研究院在大榭正式全面开工。据悉,万华宁波高性能材料研究院合计总投资约70亿元,主要从事非化学类合成的聚氨酯新材料、特种异氰酸酯、环保表面材料、高性能改性材料等系列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计划5年内形成150件以上发明专利、10年内拥有10项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研发成果和300件以上发明专利。
8月17日,百度百家号网讯,日前,万华宁波高性能材料研究院在大榭正式全面开工。据悉,万华宁波高性能材料研究院合计总投资约70亿元,主要从事非化学类合成的聚氨酯新材料、特种异氰酸酯、环保表面材料、高性能改性材料等系列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计划5年内形成150件以上发明专利、10年内拥有10项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研发成果和300件以上发明专利。
8月15日,新材料在线网讯,8月15日,宜安科技(300328.SZ)发布《2018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277.75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4.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90.66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3.56%。报告期内,公司液态金属产品销售收入为2,134.87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4.28%。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与特斯拉、格立、海恩迈电子、小米、纬创、华为、OPPO、蓝思科技、ABB等国内外知名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8月7日,中证网讯,宜安科技(300328)8月7日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一直积极开拓液态金属产品市场,液态金属用于特斯拉的汽车门锁扣、手机卡托、转轴、USB装饰件等产品进入量产阶段。今年,液态金属成功应用于摄像头模组产品,而且随着iPhone X手机 Face ID技术的应用,掀起了人脸识别解锁技术热潮,智能手机市场对Face ID的需求将越来越高涨,目前国内已有几款新发布机型应用了Face ID技术。Face ID支架具备长条、薄壁、复杂等特点,且对尺寸精度和平面度有极高的要求,液态金属本身的优良特性,使其在最终成型的产品在尺寸精度和可重复性上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完全可以满足Face ID支架的性能要求。公司生产的液态金属Face ID支架已向小米、OPPO等国内知名手机厂商批量供货。
8月7日,电缆网讯,近日,从高工锂电获悉,曲周县中驰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中驰新材料”)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1号车间完工,已安装生产线4条。该项目由中驰新材料联合天津大港石化共同投资,总投资6.5亿元,主要建设生产车间、筛分车间、原料库、成品库、消防水池、冷却水池及其他附属设施。该项目建成后,年产锂电池负极材料约5万吨,铝用增碳剂60万吨,余热综合利用可产生余压蒸汽70万吨/年。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4亿元,实现利润0.8亿元,将成为全国第二大锂电负极材料生产基地。
8月7日,新材料在线网讯,8月7日,协鑫集成发布公告称,经慎重考虑,公司决定对第二主业的战略规划进行调整。随着半导体产业逐步提升至国家战略,政府给予了税收、资金、金融等全方位支持;同时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中国提高半导体自给率也迫在眉睫。为把握这一历史性契机,2018年4月27日,公司宣布拟收购一家国家专项重点支持的半导体材料制造企业。2018年7月10日,公司宣布投资半导体产业基金。基于上述因素,为积极适应上述变化,公司管理层在慎重考虑及权衡后,决定把公司现有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及聚焦,重点发展公司第一主业的“光伏国际化”战略及把握半导体行业的历史性机遇,探索半导体项目的可行性。
7月31日,中国化工报讯,7月28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与平顶山市政府、三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聚合—纺丝一体化项目投资合同签约仪式在郑州举行。根据合同,三鼎控股、平煤神马、平顶山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拟在平顶山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2×25万吨/年氨肟化、2×40万吨/年硫铵、2×30万吨/年硫酸、30万吨/年锦纶丝等生产装置,并配套建设煤制氢氨、热电站、化学水站、空分空压、冷冻、循环水等公用工程装置。平煤神马党委书记、董事长梁铁山表示,该项目总投资200亿元,预计可实现年产值400亿元,是集团转型发展投资最大、产值最高的项目。项目建成后,平煤神马尼龙6产业规模将跃居全球首位,尼龙66与尼龙6相互支撑发展格局将更加稳固。
7月31日,新材料在线网讯,2018年7月18日,由中铝集团与中国商飞公司组织的“民机铝材上下游合作机制2018年度二季度工作推进会”在甘肃陇西召开。会议一致认为,中国商飞和中铝集团双方在民机研制应用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形成了合力,协同机制得到了严格落实,产品研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阶段的关注重点应从工艺制定的合理性转移到工艺参数和现场操作的执行方面。一要进一步提升材料的品质。二要严格管理,切实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三要增强紧迫感,抓机遇,加大自主创新力度。
7月30日,高工锂电网讯,近日,当升科技(300073)在接受投资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已经研发出动力型NCA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水平。公司江苏当升二期二阶段新增4000吨/年高镍多元材料产能,新增产线可以生产NCA、NCM811、NCM622、NCM523等全型号动力多元材料。据了解,作为当下备受关注的高镍NCM811材料,当升科技已于2017年完成量产工艺开发,并于去年年底并推向市场。目前对国内外的重点客户均已进行送样测试认证,性能优异,部分已通过认证,开始批量供货。当升科技表示,目前公司订单充足,产线接近满产。公司多元材料产品目前以动力型NCM523材料为主,高镍产品占比在逐步提高。
7月25日,高工锂电网讯,近日,宁夏汉尧一期投产、二期开工仪式举行。据了解,该项目将由常州百利锂电智慧工厂有限公司与母公司百利科技主导实施。高工锂电现场了解到,本次项目计划投资40亿元,建设年产3万吨石墨烯改性三元硅碳负极生产线,5万/年废旧锂离子电池梯次利用产线及相应回收处理产线。根据此前百利科技与宁夏汉尧签订的《锂离子电池石墨烯三元正极材料及导电浆料项目智能产线设计建造合同》,合同涉及金额12.95亿元。包含总产能达到3万吨/年三元正极材料,1万吨/年石墨烯改性导电浆料的产线建设。
7月25日,中证网讯,上海新阳7月23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参股的上海新昇的最新建设计划为至2018年底达到月产能10万片。上海新昇正片目前通过了上海华力微电子的验证,尚未通过台积电的验证。此前,上海新阳在报告中曾表示,上海新昇300mm大硅片项目从2017年第二季度已开始向中芯国际等芯片代工企业提供正片进行认证,2017年实现了挡片、陪片、测试片等产品的销售,硅片的认证工作一切顺利。据悉,上海新阳的参股子公司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首个300mm大硅片项目的承担主体。目前上海新阳持有上海新昇27.56%股份,是上海新昇的第二大股东,其第一大股东为上海硅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2.82%,该公司由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国盛(集团)有限公司、武岳峰、新微电子、嘉定工业区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发起成立。
7月23日,中化新网讯,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7月21日公告,公司拟在宁夏建设3000吨高性能对位芳纶项目,计划投资6亿元,新建聚合、纺丝、溶剂回收装置及配套的公用工程,形成年产3000吨高性能对位芳纶的生产能力。该项目计划建设聚合、纺丝、溶剂回收装置各 1 套,年生产各种规格的高性能对位芳纶3000吨。计划于2018年8月底开工建设,2020年一季度投料试车。对位芳纶是典型的军民两用产品,其中军用方面主要用于单兵防护、武器装备等,民用方面主要用于移动通讯、汽车领域、体育用品等。项目建成后有望提高我国对位芳烃的自主供应能力。
7月16日,高工锂电网讯,7月13日,有中国镍业第一股之称的吉恩镍业(证券简称为“退市吉恩”,证券代码为“600432”),正式被上海证券交易所予以摘牌,自此结束了吉恩镍业15年的上市生涯。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中国的镍业龙头,退市吉恩此前曾战略转型进行新能源行业,通过自建和收购的方式布局锂电池材料领域,但最终失败,而其旗下的锂矿业务也被迫转让出售。客观来看,退市吉恩是亡于盲目扩张导致企业资金短缺,主营业务下滑导致公司持续亏损,这给一些锂电企业提供了警示作用。
7月18日,中证网讯,玉龙股份(601028)7月18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天津玉汉尧石墨烯储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石墨烯改性正极材料一期项目已经投产。玉汉尧已经具备了3000吨生产正极材料的生产能力,并计划在一期项目投产当天全面开工建设年产1.2万吨正级材料项目和5000吨石墨烯导电浆料项目。公司称,本次一期项目投产后,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合理组织生产,不断加强技术研发、生产管理和市场拓展,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增强公司发展能力。
7月19日,新材料在线网讯,7月18日,沧州明珠(002108.SZ)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年产10500万平方米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已全部投产。据沧州明珠公告,该项目主要包括3条湿法隔膜生产线、 厂房和配套设施以及工艺设备投资;2017 年7月,该项目中的第一条生产线正式投产。截至目前,该项目中的其余两条生产线相关设备调试完毕,完成了试生产,现已开始正式投产。沧州明珠表示,该项目的投产将提高公司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的产能,规模化生产的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7月12日,新材料在线网讯,7月11日消息,中天科技(600522.SH)发布公告表示,为进一步完善新能源产业链,向锂电池生产所需的上游锂电池负极集流材料、结构件延伸,公司拟以自有资金40,650.56 万元人民币协议收购中天科技集团持有的江东电子材料100%股权。公告显示,江东电子材料主要从事高性能超薄电子铜箔、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储能锂电池精密结构件和汽车结构件等生产销售。中天科技称,通过本次收购,中天科技股份将进一步扩大公司新能源产业链优势,打造一流铜箔和结构件的生产、研发基地,为新能源产业和PCB产业朝着多层化、薄型化、高能量密度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7月12日,中化新网讯,近日,内蒙古碳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永青在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公司建设的国内首条吨级富勒烯生产线(一期)近日在呼和浩特投产,目前生产负荷已经达到80%。未来根据市场需要,公司还将设计新增3~5吨的年产能。目前,全球富勒烯市场规模约数十亿美元,国际上仅美、俄、日等少数国家实现了富勒烯量产。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已纳入新型纳米碳材料及器件重点项目。据介绍,该公司攻克了富勒烯提纯关键技术,大大提高了分离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高纯度分离(99.9%)和高产率,在制备和分离技术上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主要生产设备均为自主研发,打破了美、日在富勒烯产业上的垄断。
7月10日,新材料在线网讯,近日,方大炭素(600516.SH)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成都蓉光炭素股份有限公司与甘眉工业园区管委会、蓉光炭素全资子公司眉山方大签署了《年产5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及特种石墨项目投资合同》。公告显示,根据投资合同约定,眉山方大拟在甘眉工业园区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及特种石墨项目,项目投资概算总额为14亿元,分期建设,每期24个月。具体建设年产5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及特种石墨全工序生产线及相关生产设施、配套设施。石墨新材料具有广泛用途,在锂电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方大炭素的该项投资显示出公司在石墨领域加大研发、精深加工的决心。
7月4日,新材料在线网讯,7月3日,永兴特钢(002756.SZ)发布公告表示,由公司提供的钢管坯,武进不锈生产的新型奥氏体耐热钢SP2215高压锅炉管,通过了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锅炉压力容器用材料技术评审”,获准用于超超临界锅炉的过热器、再热器等部件,以及类似工况的受压元件。公告表示,新型奥氏体耐热钢SP2215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奥氏体耐热不锈钢,具有更高的高温持久强度以及优良的抗蒸汽氧化性能,填补了相关材料在国内的空白,解决了620℃乃至650℃超超临界机组建设选材问题,提升火电机组运行效率并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永兴特钢称,为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国家倡导建设高参数、大容量、环保型火电机组,后续建设将以620℃及以上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为主,已建成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在更新升级过程中,也需使用新型奥氏体耐热钢SP2215。
7月6日,中证网讯,光威复材(300699)7月6日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研制的T800H碳纤维已经开始在直升机部分型号上进行小批量应用。根据国防科工局网站相关信息,T800复合材料首次在国内直升机型号上的应用意味着我国的T800级碳纤维已经从科研到走向工程制造的质的飞跃。公司为T800H相关项目的参与方和碳纤维材料的研制单位,目前相关项目仍处于验证阶段。
7月6日,中化商务网讯,7月1日,利华益维远化工有限公司10万吨/年聚碳酸酯联合项目顺利投产,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优等水平。聚碳酸酯联合项目整体技术和能耗水平已达到了同类装置国际领先水平,具有技术先进性、环境友好性、市场广阔性、产业先导性等诸多优点。项目被列入“国家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2017年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并获中央预算内投资扶持、“山东省工业提质增效升级专项资金项目”、“山东省2017年重点项目”,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利税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