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材 料】金发科技展示自主研发PEEK聚合技术,应对多领域需求(2025-01-07)
1月6日,化工新材料讯,2024年12月31日,金发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PEEK聚合技术能力,相关改性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机械等多个领域。目前,公司主要结合市场需求情况进行PEEK改性材料生产。PEEK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在特种工程塑料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拥有超过1100种细分应用。全球PEEK市场预计将从2022年的49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84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1.38%。随着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内高速连接厂商将迎来更有利发展条件;与此同时,人形机器人及飞行汽车的产业发展推进,PEEK材料轻量化需求也将不断提升。
【点评】金发科技展示的自主研发PEEK聚合技术,不仅体现了公司在高性能材料领域的研发实力,也预示着PEEK材料在多个高增长行业中的应用潜力。随着全球PEEK市场的稳步增长,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等新兴领域的推动下,PEEK材料的市场需求预计将持续上升。
【新 材 料】中哲集团启动30亿元新材料项目,年产20万吨SSBR和LCBR(2025-01-06)
1月6日,化工新材料讯,1月2日,中哲集团在宁波市北仑区霞浦街道的临港新材料产业园内开始了总投资30亿元的新材料项目建设。该项目年产20万吨,包括溶聚丁苯橡胶(SSBR)和低顺式顺丁橡胶(LCBR),旨在满足新能源汽车对绿色高性能轮胎的需求,实现国产替代,并填补浙江省在这一领域的空白。SSBR是绿色高性能轮胎生产的关键原料,以往我国主要依赖进口。尽管目前国内有7家企业生产SSBR,但高端产品仍然供不应求。LCBR主要用于ABS和HIPS的增韧剂。此外,中哲集团还与北京化工大学“高性能合成材料院士团队科技创新中心”签署了校企合作合同。中哲集团此次投资标志着其在化工领域的首次涉足,进一步扩大了其业务范围。
【点评】中哲集团的新材料项目不仅是对其自身业务范围的一次重要拓展,也是对国内高性能轮胎材料市场的重要补充。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对绿色高性能轮胎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中哲集团通过建设这一项目,不仅有助于满足市场需求,还能减少对进口的依赖,提高国内产业的自给自足能力。
【新 材 料】隆华新材尼龙66一期项目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2025-01-03)
1月3日,化工新材料讯,隆华新材宣布其尼龙66一期项目中的4万吨/年生产装置已建设完成,并逐步进入试生产阶段,部分产线已产出合格产品。这一进展标志着隆华新材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化工产业园区投资的108万吨/年PA66项目迈出了重要一步。该项目自2022年5月开工,计划分三期建设,总投资约73亿元,原计划于2028年竣工。尽管项目经历了多次延期和环评重新报批,但隆华新材表示,一期项目的建设和设备调试已基本完成,准备试生产。
【点评】隆华新材尼龙66项目的推进标志着公司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尼龙66作为一种高性能材料,在汽车、电子、服装等多个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项目的逐步推进,隆华新材有望在全球尼龙66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新 材 料】华塑股份年产12万吨PBAT项目成功投料,推动塑料产业绿色转型(2025-01-03)
1月3日,化工新材料讯,华塑股份产品结构调整一体化项目的年产12万吨生物可降解新材料项目于2024年12月27日成功一次性投料,标志着项目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该项目位于安徽定远盐化工业园区,总用地面积392亩,建设规模包括16万吨/年甲醛、10万吨/BDO、12万吨/年PBAT。项目以电石为原料,通过乙炔装置扩建改造制备乙炔,同时外购甲醇和氢气,生产BDO并联产PBAT产品。项目投产后,将丰富市场上的可降解塑料产品种类,满足环保需求,推动塑料产业的绿色转型。在工艺技术层面,甲醛装置采用庄信万丰的铁钼法甲醇制甲醛工艺,BDO装置采用香港冠达的改良版炔醛法生产工艺,PBAT装置采用上海聚友的一步法生产工艺,均具有成熟、安全、高效的特点。项目整体建设周期预计24个月,总预算23.28亿元,预计2025年上半年完成试车并一次性整体转固。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生产期预计实现年均不含税销售收入26.60亿元,年均税后利润2.58亿元,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4.44%,显示出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点评】华塑股份的PBAT项目成功投料,不仅标志着公司在生物可降解新材料领域的重大进展,也是塑料产业向绿色转型的重要一步。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日益增加,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华塑股份的这一项目,不仅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也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 材 料】江苏奥神新材料获得聚酰亚胺制备专利,提升化学纤维质量(2025-01-03)
1月2日,金融界讯,江苏奥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近期获得了一项名为“加料装置以及聚酰亚胺制备设备”的专利,专利号CN 222240293 U,申请日期为2024年4月。该专利涉及化纤纤维聚合加料领域,通过改进加料装置和聚酰亚胺制备设备,提高了化学纤维的制备质量。该技术包括盛料仓、反应釜、称重组件及喷淋组件,实现了自动化加料,提高了加料准确性,同时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更安全的工作环境。江苏奥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位于连云港市,是一家主要从事化学纤维制造业的企业。公司注册资本12689万人民币,实缴资本5189万人民币。此外,公司共对外投资了1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67次,拥有商标信息51条,专利信息121条,以及行政许可38个。
【点评】江苏奥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获得的这项专利,不仅提高了化学纤维的制备质量,还实现了自动化加料,提高了加料准确性,同时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更安全的工作环境。这表明公司在化纤纤维聚合加料领域具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实力。
【新 材 料】连云港市连云区签约生物基氨纶纤维项目,总投资64.6亿元(2024-12-25)
12月25日,化工新材料讯,12月14日,连云港市连云区举行了“1+4”百亿产业项目签约仪式,其中工投集团的绿色低碳高端材料示范园区项目引人注目。该项目总投资64.6亿元,占地面积590亩,将分三期建设,年产22万吨氨纶纤维。一期项目以丰益油脂癸二酸为原料,年产6万吨生物基氨纶纤维;二期年产6万吨再生氨纶纤维;三期年产10万吨石化基氨纶纤维。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100亿元,年缴纳税收1.7亿元。负责实施该项目的是工投集团下属企业杜钟氨纶,该公司是国内氨纶纤维生产的领军企业,其开发的生物基氨纶和消费后再生氨纶等产品具有全球领先水平。这一项目的签约标志着连云港市在绿色低碳高端材料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于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新材料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点评】此次签约的生物基氨纶纤维项目不仅投资规模大,而且技术先进,符合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方向。项目采用的生物基和再生材料技术,体现了对环境友好型材料的重视,有助于推动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
【新 材 料】浙江仙鹤艾迈德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6000吨间位芳纶项目成功试产(2024-12-24)
12月21日,化工新材料讯,浙江仙鹤艾迈德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年产6000吨间位芳纶材料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该项目总投资约11.351亿元,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和二期分别形成年产3000吨间位芳纶材料的生产能力。该项目将有助于推动衢州市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浙江仙鹤艾迈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是浙江仙鹤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22年,专注于间位芳纶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咨询。2023年,中国间位芳纶消费量达到9886吨,同比增长3.3%,主要应用于工业过滤材料和安全防护用品两大领域。此外,间位芳纶还可用于锂电隔膜涂覆,提升锂电隔膜的安全性能。
【点评】浙江仙鹤艾迈德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间位芳纶项目成功试产,不仅显示了该公司在高端新材料领域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也为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间位芳纶作为一种高性能纤维材料,在工业过滤、安全防护以及锂电隔膜涂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新 材 料】川维化工公司启动5万吨/年特种PVA树脂项目,提升新材料产业能级(2024-12-24)
12月22日,化工新材料讯,12月18日,川维化工公司举行了5万吨/年特种PVA(聚乙烯醇)树脂项目的开工仪式。该项目旨在推动中国石化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是川维化工实现“基础+高端”“化工+材料”战略的重要步骤。项目建成后,将使川维化工的PVA年产能从16万吨增加到21万吨,特种PVA生产能力将居国内首位、全球前列。该项目将利用公司自有技术优势,为功能性新材料的发展提供优质原料,增强天然气特色化工产业链的竞争力。聚乙烯醇(PVA)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包装、纺织、建筑、食品、造纸和农业等领域。
【点评】川维化工公司特种PVA树脂项目的启动,不仅标志着公司在高端精细化工和新材料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显示了中国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坚定决心。PVA作为一种多功能高分子材料,在多个行业的应用中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新 材 料】理想汽车与空天材料院共建先进隔热材料联合实验室,推出电池隔热...(2024-12-18)
12月18日,IT之家讯,理想汽车与中国航天科工三院空天材料院在北京共同成立了“先进隔热材料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的成立旨在开发适用于动力电池的航天级隔热材料,提升动力电池的热安全性能,进而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安全发展。在成立仪式上,双方还联合发布了一款名为“纳米燚盾”的电池隔热新材料。这款材料是专门为理想汽车动力电池热安全防护而开发的,通过对航天级隔热材料进行定制化开发,实现了更优异的隔热性能。与普通隔热材料相比,纳米燚盾可以将冷面温度降低70°C,显著提升了电池系统在极端工况下的热失控安全余量。
【点评】理想汽车与空天材料院的此次合作,不仅标志着汽车行业与航天材料技术的深度融合,也是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提升的重要步骤。电池隔热材料的技术进步对于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极端条件下的热管理。
【新 材 料】强强碳素公司年产60万吨碳基新材料项目建设正式启动(2024-12-17)
12月17日,世铝网讯,12月15日,广西强强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启动了年产60万吨碳基新材料项目的建设。该项目是广投集团参与布局建设自治区平陆运河经济带产业群集和推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项目。项目将充分利用临港、沿海沿江、平陆运河水路运输及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枢纽优势,聚焦优势产业,集中优势资源,加快推进各项项目建设工作,为集团高质量发展奉献力量。
【点评】此项目的启动标志着中国在碳基新材料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推动新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不仅体现了中国在高端制造和技术创新方面的进步,也显示了中国在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的战略布局。
【新 材 料】山东一氟材料项目投产,突破“卡脖子”技术(2024-12-16)
12月16日,化工新材料讯,12月13日,山东齐氟新材料项目在高青县投产。该项目一期含氟高端电子材料项目去年9月开工,提前5个月建成投产,核心产品突破国外技术限制。项目二期将布局改性聚四氟乙烯、氟橡胶等含氟新材料,预计2026年1月建成投产。山东齐氟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主要生产含氟高端电子材料及配套化学品。
【点评】这一项目的投产标志着我国在氟材料领域的重要突破,尤其是在高端电子材料方面。这一成果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在相关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助于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
【新 材 料】广西恒逸120万吨新材料项目重要装置中交,进入生产准备阶段(2024-12-16)
12月13日,化工新材料讯,广西恒逸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年产120万吨己内酰胺-聚酰胺产业一体化及配套工程项目公用工程化学水处理站(一期)如期中交,标志着该项目从建设期转入生产运营准备阶段。化学水处理站作为核心辅助设施,能够实现水资源最大化利用,并确保水质达标。该项目总投资约220亿元,投产后预计年产聚酰胺切片120万吨,年均销售收入约200亿元,年均税收18亿元。一期投资约120亿元,包括多种化工设备的建设。二期工程预计2025年投产。
【点评】广西恒逸新材料项目的进展对于化工行业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不仅提升了公司在己内酰胺-聚酰胺产业领域的竞争力,也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
【新 材 料】中石化天津新材料一期项目全线试车成功(2024-12-12)
12月12日,化工新材料讯,12月10日,中国石化催化剂(天津)项目一期BCND催化剂装置在天津南港工业区顺利产出产品,标志着一期项目三条生产线均一次开车成功,实现催化剂天津新材料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全线贯通投产。该项目是中国石化天津南港高端新材料项目集群的11个建设项目之一,一期项目用地约23.2公顷,新建7条催化剂生产线,包括银催化剂和聚烯烃催化剂生产线。项目自2022年11月28日开工,至2024年12月5日产出BCND催化剂,期间陆续完成多种催化剂的首次工业化放大。
【点评】中石化天津新材料一期项目的全线试车成功,不仅是中国石化在高端新材料领域的重要进展,也显示了公司在催化剂生产技术上的成熟和创新能力。该项目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石化行业,对于提升国内石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新 材 料】万华化学再成立新公司,加码电池材料业务(2024-12-11)
12月10日,化工新材料讯,万华化学(海阳)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邹杰,注册资本4.5亿元。公司业务涵盖电子专用材料研发、制造、销售,以及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这标志着万华化学将电池材料作为其“第二增长曲线”的核心业务。自2020年以来,万华在电池产业领域的投入接近200亿元。近期,万华化学在电池材料领域动作频繁,包括收购徽阳新材45%股份、新一代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等。
【点评】万华化学的这一系列举措显示了其在电池材料领域的积极布局和扩张。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迅速发展,电池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万华化学通过成立新公司和投资电池材料项目,不仅增强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也为公司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据了有利位置。
【新 材 料】河南神马芳纶项目全面建成投产(2024-12-11)
12月11日,化工新材料讯,河南神马芳纶项目由中化四建江西公司承建,经过一年的努力,已全面建成并交付业主试生产。该项目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公司的重点项目,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尼龙新材料产业园,预计2024年年底投产。项目包括年产万吨对位芳纶一期4000吨的生产线,同时还将建设芳纶全流程实验室及中试基地,构建中国高端对位芳纶研发中心。对位芳纶被誉为“纤维之王”,与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并称为世界三大高性能纤维。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自2005年开始对位芳纶的研发,经过18年的努力,于2022年10月25日宣布研发成功,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集团还规划了完整的对位芳纶产业生态体系,旨在打造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质量最优的对位纤维及制品生产基地。
【点评】河南神马芳纶项目的全面建成和投产标志着中国在高端对位芳纶领域的重大突破。对位芳纶作为一种关键的高性能材料,其在航空航天、军事、体育、交通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中国平煤神马集团通过自主研发和产业链构建,不仅提升了国内在高性能纤维领域的竞争力,也为国家的材料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 材 料】海优新材拟建2.5亿元光伏封装胶膜项目(2024-12-02)
12月2日,化工新材料讯,11月29日,海优新材宣布计划在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投资建设光伏封装胶膜西南生产基地项目,并设立全资子公司成都海优威应用材料有限公司。该项目预计总投资约2.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8000万元,流动资金约1.7亿元。项目达产后年产能为8000万平方米光伏封装胶膜,预计项目用房交付后8个月内正式投产。此外,海优新材还宣布向其全资子公司平湖海优威应用材料有限公司增资1亿元,以满足其光伏胶膜等业务领域的生产经营需求。
【点评】海优新材的这一投资计划标志着公司在光伏封装胶膜领域的进一步扩张,有助于提升其在光伏行业的市场地位。该项目的实施将增强海优新材在西南地区的产能布局,满足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光伏市场需求。
【新 材 料】全球首套万吨级H-POE工业化装置开工(2024-12-02)
12月2日,化工新材料讯,11月29日,衢州星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举行了全球首套年产3万吨超支化聚烯烃弹性体(H-POE)工业化装置的开工仪式。该项目采用完全自主研发的催化剂和工艺技术,是全球首套仅以乙烯为原料生产聚烯烃弹性体的工业化生产装置。这套装置不仅将打破国外高端聚烯烃弹性体产品的技术垄断,还具有建设投资和生产成本更低、产品性能更优异、应用领域更广泛等特点。项目预计年产3万吨H-POE,可广泛应用于光伏胶膜、增韧改性、发泡、电线电缆、防水卷材、热熔胶等领域。此外,该项目的关键应用专利已在中国、美国、日本、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授权。
【点评】星传新材的H-POE工业化装置的成功开工,标志着中国在高端聚烯烃弹性体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该项目采用的自主研发技术和工艺,不仅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性能,还将推动中国新材料产业的自主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新 材 料】卡波恩:核心技术取得持续突破,1500吨硬碳负极产能投产(2024-12-02)
11月29日,中国高新网讯,浙江卡波恩新材料有限公司近期宣布,其年产1500吨生物质基硬碳负极材料项目已正式投入生产。这一项目专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并已获得多项相关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该公司的硬碳负极材料以毛竹为前驱体,通过创新工艺制备而成,具有高达300mAh/g的容量和91%的首效。此外,卡波恩还在开发高容量型、倍率型和低温型产品。这一项目的成功投产标志着卡波恩在钠离子电池新材料领域的重大进展。
【点评】卡波恩的硬碳负极材料项目不仅展示了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创新能力,也为钠离子电池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动。钠离子电池以其成本优势和资源丰富性,成为锂电池的理想互补技术。
【新 材 料】星源材质百亿级项目投产,发布新一代聚酰亚胺隔膜(2024-11-29)
11月29日,化工新材料讯,11月27日,星源材质子公司星源材质(佛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百亿级项目正式投产,同时发布了超快充纳米纤维复合隔膜和聚酰亚胺隔膜两款新产品。这标志着星源材质在新一代高安全性动力锂电池隔膜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该项目是星源材质华南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建设年产32亿平方米湿法隔膜、16亿平方米干法隔膜及34亿平方米涂覆隔膜。星源材质的“混凝土状”纳米纤维材料,与传统涂覆材料相比更坚固,具有多种优势,能显著提升电芯性能。聚酰亚胺隔膜具有高湿态耐热性和宽温域稳定使用的特点,适用于多个领域。这些创新技术有望提升星源材质在动力电池市场的竞争力。
【点评】星源材质的这一技术突破和新产品发布对于推动锂电池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创新隔膜材料不仅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和性能,还可能对整个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新 材 料】陶氏实现回收聚氨酯材料技术重大突破(2024-11-29)
11月29日,化工新材料讯,11月27日,捷豹路虎与陶氏化学及安道拓合作,在废旧聚氨酯座椅泡沫的闭环回收方面取得了显著技术进步。该技术首次成功将回收的聚氨酯重新整合到新汽车座椅的生产中。实验室测试显示,含有20%再生多元醇的技术是可行的,未来将进一步优化。捷豹路虎计划在明年初在预生产车辆中大规模测试这种材料。聚氨酯泡沫因其耐用性而难以回收,通常被填埋,可能长期存在于环境中。通过建立闭环供应链,捷豹路虎旨在减少排放,消除浪费,并为车辆提供低碳座椅泡沫。这种再生聚氨酯泡沫将成为新型“循环座椅”的一部分,预计可减少一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每个座椅可避免超过44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
【点评】这一技术突破对汽车行业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捷豹路虎通过这种创新方法,不仅减少了新材料的使用和废物的产生,还推动了循环经济在汽车制造业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