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材 料】三菱化学推出创新型超低比重PBT树脂(2024-02-27)
2月26日,新材料网讯,2月24日消息,三菱化学集团(MCG集团)近日推出了一款创新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ZR系列NOVADURAN。这款产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超低比重以及卓越的发泡性能,于2024年1月开始取样工作。据悉,ZR系列是MCG集团结合其专有配方和先进制造技术而开发的新型树脂。不同于传统的发泡材料,ZR系列无需使用复杂的工艺或特殊的成型设备,即可实现低于1.0的超低比重成型产品的生产。这一创新不仅简化了生产过程,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广泛的应用领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在汽车领域,减轻部件重量以提高燃油效率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行业的重要需求。ZR系列PBT树脂凭借其高耐化学性和耐热性,以及优异的减重效果,有望在这一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该树脂还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材料、电力和电子等相关领域,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点评】三菱化学集团对其产品高性能和高附加值的研究,不仅将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还将为化工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新 材 料】赢创与中国重组胶原蛋白企业聚源生物达成投资与合作(2024-02-26)
2月23日,新材料网讯,赢创宣布与中国重组胶原蛋白企业江苏江山聚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达成投资与合作关系,共同推广用于化妆品和个人护理应用的重组胶原蛋白。赢创已通过其风险投资部门投资聚源生物。在此基础上,双方还将在重组胶原蛋白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并于今年晚些时候将新产品推向市场。此次合作有助于赢创扩大胶原蛋白产品组合,并与其活性成分和传导系统产品组合产生协同效应,从而推动规模化的胶原蛋白应用,潜在应用包括抗衰老、保湿面霜等。赢创护理化学品业务线大中华区负责人陈晓珏表示:“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中国,‘可持续美妆’概念在终端消费者中的认知度日益提升,并推动着市场对于兼具卓越的可持续效益与功效的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我们很高兴能与聚源生物合作,开发科学、先进的化妆品解决方案,推动重组胶原蛋白应用于更多市场。”
【点评】这项投资与合作表明了赢创对于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的承诺。赢创与聚源生物的合作将增强其在中国的创新生态体系。
【新 材 料】天业生态科技产品获中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2024-02-20)
2月20日,科技日报讯,2月19日,记者从新疆天业集团获悉,近日,新疆天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建材产品蒸压粉煤灰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获“中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证书”。该项荣誉的取得,是天业集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也为石河子市创建“绿色建筑试点城市”提供了有力保障。据悉,此次砌体材料类获得“中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证书”的企业在新疆仅有两家。天业生态科技在砌体材料行业先行先试,在产品的环境属性、能源属性、产品属性不断提升,以全过程质量把控为核心,形成了“封闭生产、先进储料、绿色零排、智能控制、超低能耗、全程保质”的生产体系,不仅为创造“天业建材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也在砌体建材行业内打造了“天业样板”。
【点评】天业生态科技坚持把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持续提升产品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不断为建筑施工提供更多高品质绿色建材。
【新 材 料】追加投资100亿元人民币,惠州乙烯一期项目预计年底开车投产(2024-02-20)
2月19日,新材料网讯,2月18日,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举行。埃克森美孚中国区主席谭然恪现场发言时,透露了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的最新进展,“我们希望项目还可以促进更多本地下游产业的高质量投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是美国企业在华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在广东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同时得益于惠州市强大优质的基础设施和产业生态系统,我们在一流的大亚湾石化区建设的惠州乙烯一期项目比原计划推进得更顺利。”谭然恪介绍,目前,该项目已实现了超过4000万小时的安全工时里程碑。该项目投资已超过310亿元人民币。谭然恪透露,今年该项目还将再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并进行装置调试、试运行、准备年底开车投产。此外,该项目还带动投资150亿元人民币的多个配套项目落户当地。“我们希望项目还可以促进更多本地下游产业的高质量投资。”此外,埃克森美孚在惠州大亚湾还投资建设了一座新的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是埃克森美孚在北美以外地区设立的首个配备中试装置、融合产品研发及工艺开发的综合性研发中心,有助于推动大湾区“产学研用”一体化体系的形成,促进国际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点评】中国是埃克森美孚业务增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埃克森美孚高性能新型润滑油和化工产品的重要战略市场。广东拥有专业和高效的政务服务、完善的基础设施、友好的营商环境以及高素质的本土人才,是埃克森美孚选址投资超100亿美元的世界级化工综合体项目的正确选择。
【新 材 料】桐昆集团签约精细化工新材料项目(2024-02-20)
2月18日,天天化工网讯,近日,总投资50亿元的桐昆集团精细化工新材料海盐基地项目签约落户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进一步助力海盐实现“开门稳”“开门红”。项目选址位于海盐经济开发区化工和新材料园区,计划总投资50亿元,分二期建设,一期总投资20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高端界面剂项目,计划于2026年一季度投产;二期总投资30亿元,建设绿色环保聚醚新材料项目。项目整体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新增年产值50亿元。该项目投资方浙江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来自桐乡市,是一家以PTA、聚酯和涤纶纤维制造为主业的大型股份制上市企业。2023年桐昆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83位,其涤纶长丝产能产量位居全球第一。目前,集团已通过自身积累研发,实现全面替代国外纺丝助剂,打破了德国和日本对高端化纺丝助剂的垄断地位。
【点评】新项目是桐昆做大做强精细化工产业,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一步,是桐昆扎根海盐,科学谋划“十四五”战略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也是桐昆在浙江省内布点的三大板块之一。该项目的引进,对推动海盐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 材 料】特斯拉联手宁德时代建电池厂(2024-02-06)
2月1日,OFweek锂电网讯,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计划采购宁德时代的设备,扩建其美国内华达州斯帕克斯(Sparks)的电池工厂。同时,特斯拉将完全控制该工厂,并承担100%的成本,宁德时代的人员除了帮助调试设备外,不会参与其中。去年3月,彭博社就报道称,特斯拉已与美国白宫官员讨论了寻求与宁德时代在美国建立电池工厂的计划。彼时报道显示,特斯拉希望与福特和宁德时代的合作模式类似。现在看来,随着时局的变化,特斯拉最初的计划未能成行,转而开辟了一种“购买设备”的合作方式。至于新电池工厂的建设内容,此次其中一名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将在该工生产其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初始产能10GWh,预计2025年投产。如果项目进展顺利,供应链能够建立起来,特斯拉就会扩大产能规模。
【点评】特斯拉预计储能装机量将在2024年继续增长,储能业务和收入增长率将超过汽车业务。由此可见,采购宁德时代的设备、投建小型储能电池工厂,是特斯拉的战略储备。特斯拉在美国本土的产能规划或将再掀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热潮。
【新 材 料】巴斯夫与远景能源携手推动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的发展(2024-02-05)
2月2日,新材料网讯,作为领先的创新催化剂技术生产商,巴斯夫工艺催化剂宣布与全球领先绿色科技企业远景能源(Envision Energy)开展全新的合作。该合作旨在通过先进和动态的工艺设计将绿氢和二氧化碳进一步转化为电子甲醇。通过整合双方的专业知识,两家公司旨在优化绿氢和二氧化碳合成电子甲醇的工艺流程,为构建更可持续的能源框架铺平道路。通过此次合作,巴斯夫将提供尖端的SYNSPIRETM催化剂技术,与远景能源创新的能源管理系统相结合。双方计划在位于中国内蒙古赤峰市的远景能源生产基地验证该先进工艺设计的可行性。远景能源副总裁郁峰表示:“我们认为,只有携手全球伙伴,才能真正推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远景能源与巴斯夫的合作,将以技术创新,打造具有经济可行性、环境友好性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远景能源也将继续致力于成为绿氢领域的领先供应商,用绿色能源助力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可持续发展。”
【点评】该合作是应对全球能源转型挑战所需的合作与创新精神的最佳例证。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巴斯夫和远景能源旨在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为创造更加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做贡献。
【新 材 料】恒力新材料产业基地聚焦聚脂薄膜(2024-02-05)
2月1日,网易讯,近日,恒力长三角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第10条生产线有望在龙年春节前实现投料试生产;预计到2024年3月底前,一期12条生产线有望全面投料试生产。恒力(长三角)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是江苏省重大项目,也是全球聚酯薄膜行业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的项目,其投资规模、技术水平、产能均创下全球聚酯薄膜行业单体项目建设之最。基地全面运营后,一期项目可年产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47万吨,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亿元。目前,恒力长三角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如火如荼,总投资约120亿元,9条聚酯薄膜生产线新近调试成功并顺利投产,预计全面投料试生产后,年产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将达47万吨,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亿元。恒力长三角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由恒力集团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于2020年3月落户汾湖高新区。
【点评】新材料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石。恒力长三角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111.2亿元,采用世界一流技术,规划建成产能达到80万吨/年的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功能性塑料生产基地,建成后将大大提升我国高端聚酯薄膜的产能规模。
【新 材 料】光华伟业与微构工场达成深度战略合作(2024-01-31)
1月31日,新材料网讯,1月30日,深圳光华伟业股份有限公司(品牌“eSUN易生”)与北京微构工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正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聚乳酸(Poly lactic acid,PLA)材料与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PHA)材料的联合应用方向展开系列合作,以创新材料与科技力量推动3D打印、纤维纺织、包装、以及医疗等行业可持续发展。
【点评】微构工场是PHA材料领域的开拓者,并持续开发了一系列低碳绿色、性能优异的生物基材料解决方案。eSUN易生在聚乳酸材料的产业化应用探索方向也拥有丰富的经验。此次,两家深耕生物材料的企业强强联手,对于进一步推动生物材料的应用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新 材 料】万华化学与华能集团海阳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开工建设(2024-01-30)
1月29日,天天化工网讯,万华化学与华能集团在海阳合资建设的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座光伏电站拥有600MWp的装机容量,年发电量预计将达到7亿度。建成后将有效减少煤炭消耗约28万吨,同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70万吨,通过节能减排、有效减轻了地球环境压力。电站所发的电力将主要供应海阳、烟台等城市,特别是为万华化学烟台工业园带来一股清新的可持续能源浪潮。这不仅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也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了一个更加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选择。通过水面发电、水下养殖这种渔光互补的模式,不仅有效的提升了土地的利用效率,更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共生,为海洋产业的升级提供了新思路,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点评】万华化学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致力于在保护环境和回馈社会中寻找平衡。海阳光伏发电项目的推进,不仅减轻了环境压力,还将电力的可持续发展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繁荣相结合,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新 材 料】胶带巨头签约BOPP薄膜项目(2024-01-30)
1月29日,天天化工网讯,近日,福建友谊集团在广东省鹤山市举行BOPP薄膜及胶带项目签约仪式。该项目选址鹤山工业城,计划总投资40亿元,用地约600亩,拟在鹤山投资建设以电子类、汽车类为主的BOPP薄膜及胶带项目。早在此前的2023年11月20日,山东友谊胶粘科技有限公司德国布鲁克纳BOPP生产线在蓬莱区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举行开机仪式。山东友谊胶粘科技有限公司BOPP双向拉伸薄膜及特种胶带生产基地项目是福建友谊集团在福建省外投资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全的胶带生产基地。作为全球胶带行业规模最大的龙头企业,福建友谊集团也是万华化学集团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是第一个经万华引荐落户蓬莱的项目。
【点评】蓬莱的项目主要以万华生产的聚丙烯颗粒、丙烯酸丁酯作为原料,可与万华蓬莱工业园通过管道互联互通,实现上下游产业链无缝对接,有助于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新 材 料】巴斯夫庆祝湛江一体化基地热塑性聚氨酯装置落成(2024-01-23)
1月18日,新材料网讯,巴斯夫举办湛江一体化基地热塑性聚氨酯(TPU)装置落成庆典。作为巴斯夫全球最大的单一TPU生产线,新装置贯彻智能生产理念,采用自动导引车辆和自动化系统等先进技术,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巴斯夫全球特性材料业务部总裁雍万霆博士(Dr. Martin Jung)表示:“这套全新的装置将帮助我们更好地满足亚太市场对TPU不断增长的需求,让我们更贴近中国及亚太地区的主要客户行业,尤其是工业、电动交通和新能源行业。该装置的正式投产有助于加强Elastollan? TPU在亚洲供应创新型、可回收材料解决方案的实力,推进我们的碳索之路,迈向可持续的未来。”
【点评】结合2022年投产的湛江一体化基地首套工程塑料装置,以及亚太地区共创中心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广泛的研发网络,巴斯夫已做好充分准备,来满足本地区客户对创新材料日益增长的需求。巴斯夫的研发网络提供工程、模拟和制造专业技术,将助力推动创新和产品开发,满足市场需求,应对汽车电气化和电子设备小型化等市场趋势。
【新 材 料】光华伟业与北京服装学院合作开发聚乳酸并列复合纤维(2024-01-23)
1月23日,新材料网讯,2024年1月19日,深圳光华伟业股份有限公司(品牌“eSUN易生”)与北京服装学院正式签订了关于《聚乳酸并列复合纤维合作项目》的协议。聚乳酸纤维融合了天然纤维和化学合成纤维的优点,具备与人体肌肤相近的弱酸性,天然亲肤、抑菌、抗螨、抗过敏,具有良好的悬垂性、滑爽性、透气性,富有光泽感。同时,使用聚乳酸纤维制成的纺织制品还有自熄性的特点,使用安全性高。聚乳酸可被制作成短丝、长丝、无纺布等,广泛应用于玩具和家纺填充、服装面料、卫生材料和医疗用品等行业。此次,光华伟业与北京服装学院的合作项目,将以易生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原“恒天长江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为基地,深入探索聚乳酸三维卷曲纤维的生产及应用。聚乳酸三维卷曲纤维蓬松有弹性,导湿透气性佳,广泛应用于填充、保暖纤维等领域。
【点评】使用聚乳酸制成的产品废弃后,在堆肥条件下可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因而聚乳酸被国际公认为一种绿色低碳材料。因此聚乳酸在全球减碳背景下具备较大的发展前景。
【新 材 料】中国石油“双碳三新”业务发展跑出“加速度”(2024-01-23)
1月19日,新华网讯,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取得历史性突破,发电量为2022年的3.4倍;新材料产量比上年增长近六成;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二氧化碳年注入量突破150万吨……2023年,中国石油“双碳三新”业务蓬勃发展、捷报频传,一年三跨步,一步一台阶,绿色发展动能澎湃。一是全力推进油气和新能源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多元化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二是新材料提速工程成效明显,向产业链中高端迈出坚实步伐;三是CCUS等新业务稳中求进,规模化发展迈上新台阶;四是支持服务领域深化转型和创新发展。
【点评】2023年,中国石油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定实施绿色低碳战略。“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加快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新业务发展跑出“加速度”,大力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向“油气热电氢”综合性能源公司转型。
【新 材 料】朗盛持续推进聚氨酯业务剥离(2024-01-17)
1月17日,天天化工网讯,据德国《商报》报道,德国特种化学品巨头朗盛目前正在为其聚氨酯部门寻找买家。在这一过程中,该公司邀请了德意志银行为寻找潜在买家提供便利,据估计,该业务部门的价值高达6亿欧元。当前朗盛正致力于精简业务,将其庞大的业务组合中的一部分剥离出去。如果这一计划得以实施,将标志着朗盛正作出努力应对全球化学品市场挑战和竞争格局的战略调整。企业在不断追求提高财务业绩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自身核心竞争力。朗盛可能从塑料市场的退出是这种不断演变的业务战略的明证。
【点评】朗盛聚氨酯部门的潜在剥离反映了化工行业的大趋势,即各公司正在不断评估和重组其业务组合。该部门因其多功能性和高性能特点而在汽车、建筑和电子等领域广泛应用,出售该部门可能会带来深远影响。
【新 材 料】国内绿色甲醇单套最大装置明年底将建成(2024-01-16)
1月15日,天天化工网讯,1月11日,中国氢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山东能源研究院在青签署绿色氢能产业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生物质化学链气化技术项目”同步签约落地。下一步,中国氢能与青岛能源所将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该项目开展中试验证,实现产业化。预计到2025年底,该项目将实现年产甲醇10万吨,年产值可达5亿人民币。青岛能源所研究员、山东能源研究院热化学转化研究组组长、生物质化学链气化技术项目负责人吴晋沪介绍,以秸秆等为代表的生物质原料,经气化后可合成绿色液体燃料,这是最接近传统制造甲醇工艺的技术途径之一,但此前,该工艺应用始终受生物质气化技术不成熟的制约,难以推广。为解决生物质气化效率低、焦油量高等瓶颈难题,在国家和省市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吴晋沪率热化学转化研究组历经十余年科研攻关,研制出了新型“氧化重整”双功能载氧催化剂,相关技术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为进一步推动技术实现产业化,青岛能源所(山东能源研究院)在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山东省科技厅、青岛市科技局等项目的支持下,投资2000余万元,在平度市建成了年处理生物质量1000吨的中试实验装置,目前相关调试已经基本完成,将于春节后开始技术的大规模验证。据估计,该装置可实现年产甲醇1000吨。在此基础上,中国氢能将与青岛能源所(山东能源研究院)合作,进一步开展技术的工业化示范和推广。中国氢能董事长邓建清表示,预计到明年底,双方将在山东建成年产甲醇10万吨的生产线,年产值可达5亿元人民币,甲醇制备过程实现近零碳排放。
【点评】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就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其中,加强航空、船运等交通行业的碳减排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相关领域大力推广绿色甲醇等可再生绿色液体燃料是核心要义。
【新 材 料】筑造绿色生产基地,大成精密常州基地绿色光储减碳项目正式投入运...(2024-01-16)
1月15日,维科网讯,近期,大成精密常州生产基地的新大楼楼顶,一排排整齐的光伏板鳞次栉比,远远看去,宛如给新大楼披上了闪亮的“鳞甲”。原来,这是常州生产基地的绿色光储减碳项目。该项目于近期顺利完成并网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项目共铺设1204块660p单晶硅光伏组件,利用阳光照在光伏组件上产生直流电,再通过组串式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为常州生产基地提供环保电能,充分提升绿色能源利用效率。据悉,该项目每年发电量预计在100万千瓦时,可减少碳排放272吨,助力国家绿色发展。
【点评】本绿色光储减碳项目是大成精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发展大战略的重要举措。大成精密持续坚守绿色底线,探索节能减排新模式,筑造绿色生产基地,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新 材 料】巴斯夫与神马股份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2024-01-11)
1月10日,天天化工网讯,1月4日,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与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神马股份常务副总经理、国际贸易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王兵,巴斯夫亚太区采购副总裁卫博文出席仪式。签约仪式上,王兵向巴斯夫一行详细介绍了神马股份尼龙产业链的业务布局、生产规模、产品概况,以及相关发展战略规划。王兵表示,未来,神马股份和巴斯夫将展开更加紧密的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应对市场挑战,共同开创美好的发展前景。卫博文对神马股份近些年的高速发展及取得的显著成就给予了高度赞赏,并表示希望在今后的合作中,双方能够不断拓展沟通渠道,多角度深化合作层次,携手并肩、共同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点评】神马股份己二酸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产品”,可以根据不同客户需求定制不同品质产品,率先在行业内提供不同等级优质产品,英威达、巴斯夫、万华化学均是神马股份己二酸产品忠实客户。此次战略合作是双方经过深入交流和充分协商后达成的共识,对双方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
【新 材 料】格源新材料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专注于新型硅基负极自主创新(2024-01-10)
1月9日,凤凰网财经讯,近日,浙江格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武岳峰科创与襄禾资本领投,麟阁创投跟投。格源成立于2023年8月,核心团队来自中科院以及头部锂电负极材料公司,拥有十余年锂电负极材料研发及产业化经验。公司致力于高性能硅基负极材料的创新与规模化制备,聚焦多孔碳、气相沉积装备和新型硅碳负极材料的产业化。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市场对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不断攀升。为满足快速增长的应用需求,助力实现我国能源的清洁化和可持续化,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亟需进一步提高,通过材料端的技术革新是提升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最直接有效途径。基于对技术及行业的深刻理解,格源团队在技术端进行自主创新,开发了新一代生产工艺,在微观层面实现了纳米级多相均匀复合,研发出适用于高比能锂离子电池的硅基负极材料。
【点评】锂电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四大主材之一,直接影响着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充放电速度。硅基材料因其高可逆容量、适宜的充放电平台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也最值得期待的下一代锂电负极材料。格源新材料通过技术端自主创新推进新型硅基负极材料的量产落地,助力行业发展。
【新 材 料】浙能集团联合发起设立浙江省绿色石化与新材料基金(2024-01-08)
1月8日,搜狐网讯,新年伊始,浙江省绿色石化与新材料基金签约仪式在杭州举行。该基金由浙能基金代表浙能集团作为双执行事务合伙人之一,由浙江省产业基金、舟山市财金基金、招银国际、浙能资本共同发起设立。浙江省绿色石化与新材料基金总规模80亿元,是浙江省“4+1”专项基金体系中首批通过公开遴选确定管理机构、首个完成签约的基金,也是单支规模最大的专项基金,将重点投向高端新材料、精细化工等领域。据悉,浙江省正加快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制造强省,为加强基金引领作用,拟组建多支“415X”先进制造业专项基金群,主要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现代消费与健康、以及绿色石化与新材料等4个世界级产业集群,以及15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同时,浙能集团目前正聚焦国家“双碳”目标机遇,做大做强电力、油气、能源服务三大主力产业,积极布局氢能、储能全产业链,培育核心设备先进制造能力,此次参与的绿色石化新材料基金目标投向与集团战略高度契合。
【点评】该基金的发起设立是浙能集团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助力浙江省“415X”产业集群建设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