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工】华谊集团拟现金收购上海华谊工业气体60%股权(2024-07-29)
7月29日,巨潮资讯网讯,7月,华谊集团发布公告:公司拟支付约8.32亿元现金收购关联方上海华谊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上海华谊工业气体有限公司60%股权。上海华谊为华谊集团控股股东,本次收购完成后,上海华谊还持有工业气体公司40%股权。华谊集团称,本次收购,是为了避免同业竞争。2022年8月,为满足未来吴泾基地产业布局调整的目标,上海华谊选址上海化工区,并以项目地块权利人——工业气体公司作为项目主体建设合成气供应及配套项目。作为上海市重大工程项目,华谊合成气供应及配套项目总投资53.86亿元,位于上海市化学工业区,主要包括新建1套80万t/a醋酸装置,30万t/a合成氨装置,向上海化工区供应8万m3/h CO+H2合成气及相关的配套装置。建设内容包括空分、POX装置、MDEA净化、膜分离及PSA、CO冷箱、合成氨、醋酸装置等。为避免工业气体公司合成气项目建成投产并开始销售后,上海华谊与华谊集团产生同业竞争,经各方协商达成了相关条款:在工业气体公司合成气项目建设同时,华谊集团启动工业气体公司51%以上控股权收购事宜。
【点评】华谊集团2015年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合计作价116.47亿元收购上海华谊旗下七家公司,公司随后更名为华谊集团。目前,华谊集团为一家大型化工企业集团,主营能源化工、绿色轮胎、先进材料、精细化工和化工服务五大核心业务,并已基本形成“制造+服务”双核驱动的业务发展模式,以及覆盖“基础化学品、精细化学品和先进材料、面向终端客户产品”的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发展体系。
【化 工】山能新材料正式接手齐翔腾达(2024-07-22)
7月22日,巨潮资讯网讯,7月,齐翔腾达公告,公司收到山东能源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的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证券过户登记确认书》,获悉本次国有股权无偿划转事项于2024年7月3日完成证券过户登记手续,股份性质为无限售流通股。这是自2023年6月7日山能新材料公司揭牌日,宣布的正式接收齐翔腾达为其控股子公司后迎来的最新重要进展。本次国有股权无偿划转完成后,淄博齐翔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齐翔集团”)不再持有公司股份,山能新材料直接持有公司1,511,964,163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3.18%;公司直接控股股东由齐翔集团变更为山能新材料,间接控股股东仍为山能集团。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山东省国资委。
【点评】山能新材料是山东能源集团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投资主体和管理主体,成立于2022年8月26日,注册资本1亿元,位于淄博市张店区,山东能源集团持有其100%股份。该公司产业涉及钙基新材料、高端化工新材料、纤维及复合新材料、光电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
【化 工】恒力石化子公司上市前景不明(2024-07-22)
7月22日,巨潮资讯网讯,日前,大连热电披露公告称:近日收到上交所审核通知,主板重组上市业务已中止审核。自2022年以来,恒力石化两次公告计划把控股子公司康辉新材分拆、并与大连热电重组实现上市,这是A股首单民企“分拆+借壳”并进的案例。若分拆成功后,大连热电将成为康辉新材的控股股东,恒力石化将成为大连热电的控股股东。康辉新材是恒力石化差异化、高性能绿色环保薄膜与塑料新材料的主要发展平台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些年来,康辉新材在中高端功能性薄膜和塑料新材料领域的行业竞争力持续提升,跻身国内一流水平。目前,康辉新材在辽宁营口基地拥有年产24万吨PBT工程塑料产能,是国内最大的PBT生产商,主要应用于汽车配件、聚合物合金、光缆保护套、电子电器等产业领域。
【点评】国务院于2024年4月发布的新“国九条”明确提出加强“借壳上市”监管,严厉打击违规“保壳”行为,与此同时,交易所也发布了新版管理办法。最近一年多,大多数借壳上市的案例均告失败。面对监管政策的收紧和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康辉新材上市前景越发显得前景难料。
【化 工】万华化学与富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4-07-22)
7月22日,包装印刷产业网讯,7月5日,富乐集团全球副总裁兼首席采购官Rob Hubbard,首席战略采购经理Tim Roska及高级战略采购经理唐江辉一行到访万华化学磁山总部,进行双方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万华化学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致力于化工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富乐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粘合剂供应商,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市场培育经验。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是基于双方共同的合作愿景及战略目标,旨在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双方以往合作的基础上,深化联合创新,拓展业务布局,进一步推动双方多领域合作进程。万华化学常务副总裁华卫琦表示,此次与富乐集团的合作,是万华化学在全球化布局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万华坚信,通过双方的紧密合作,将极大推动行业的技术革新,以创新思维赋能化工行业,引导行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点评】万华化学旗下有多种胶粘剂原材料。此次合作不仅是拓展万华胶粘剂原材料下游的业务,也是富乐集团在原材料方面的更多选择性。此次合作不仅将提升双方在创新研发、市场拓展等领域的综合实力,更将为粘合剂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契机。
【化 工】陕煤集团榆林化学CCS示范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2024-07-15)
7月15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近日,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节能降碳专项2024年第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陕煤集团榆林化学400万吨/年CCS示范项目40万吨/年先导试验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2500万元。近年来,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简称CCS)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最显著的方式之一,对未来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气候变化目标至关重要。榆林化学公司建设的400万吨/年CCS示范项目40万吨/年先导试验项目是煤化工领域首个大型CCS项目,目前榆碳1井和榆碳2井已钻井完井,地面装置土建主体基本完成,正在进行二次结构及安装工程施工,预计年底将实现二氧化碳试注。该项目将对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监测技术进行系统性研究,从而建设西北地区二氧化碳减排国家级示范基地,为煤化工行业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工业示范。
【点评】国家发改委开展的节能减碳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带动作用,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推动地方加强节能减碳能力建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此次中央预算内投资将为榆林化学CCS项目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下一步,榆林化学将紧紧围绕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加快推进CCS项目建设,助力推进陕北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进而打造煤炭深加工完整绿色产业链。
【化 工】总投资339亿元的吉化转型升级120万吨乙烯重大项目正在加速实施(2024-07-15)
7月15日,人民网讯,7月4日,吉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突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 推动吉林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吉林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吉介绍,总投资339亿元的吉化转型升级120万吨乙烯重大项目正在加速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吉林省单体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也是中石油集团第一个全部使用绿电的化工项目,标志着吉林市化工城即将谱写新的篇章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李秀伟介绍,吉化转型升级项目是“十四五”国家批准的首个大型石化项目,总投资339亿元。项目开工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导、支持、推动下,吉化秉承“项目建设没有冬天”的理念,高质量快速推动项目进程,目前项目整体进度累计完成74%。“今年紧盯‘6·30’‘7·30’‘11·30’三个重要‘中交’节点,完成包括120万吨乙烯在内的21套主体装置、194项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中交任务,确保明年6月份新建乙烯全面投产。”
【点评】吉林市是共和国“化工摇篮”和现代绿色化工城。这里孕育了“新中国化工长子”——吉林石化,创造了新中国第一桶染料、第一袋化肥、第一炉电石,现有炼油能力一千万吨,化工产品超千种。吉化转型升级项目建成后,年可减少油品263万吨、增产化工品约280万吨,将对东北地区炼化业务战略性调整作出贡献,从而进一步带动下游产业强链、补链、延链。
【化 工】总投资100亿,年产120万吨聚酯长丝项目落户九江(2024-07-15)
7月15日,新能源化工材料讯,6月26日,华祥高纤年产120万吨聚酯长丝项目签约仪式在九江经开区举行。该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分两期建设,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年纳税达4.5亿元。当前,九江经开区正大力落实全省制造业“1269”行动计划和全市制造业“9610”工程,华祥高纤年产120万吨聚酯长丝项目作为“油头化尾”首个签约落户的市场化项目,将有力推动九江石化产业打通链条、延链补链、壮大集群。
【点评】九江石化产业园是江西省首个省级石化产业园区,着力打造炼油芳烃一体化产业链,其中九江石化炼油区域年原油加工能力为800万吨,另外拟新建区域用于芳烃产业链项目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约332亿,包括年产150万吨的芳烃项目、年产300万吨的PTA项目、年产376万吨的PET项目三个部分。全面建成后九江石化产业园将形成炼油+芳烃+PTA+PET+终端产品的炼油芳烃一体化产业链,每年可增加营收600亿元,成为该省千亿化工园区和中部地区一流绿色智能石油炼化基地。
【化 工】万华化学中国首套大规模自主研发POE工业化装置开车成功(2024-07-08)
7月8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6月29日,万华化学新材料事业部一期20万吨/年POE项目实现全流程贯通,并于当日产出合格产品,标志着中国首套大规模自主研发的POE工业化装置一次性高质量开车成功。2024年3月29日,万华化学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一期年产20万吨的POE项目预计将在2024年上半年投产,二期蓬莱基地年产40万吨POE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预计在2025年末建成投产,建成后公司POE总产能将达到60万吨/年。据统计,目前国内在建/规划POE 产能合计约为160万吨,预计将陆续于2024~2026年期间投放。万华此次一期20万吨/年POE项目全流程贯通,一方面表明其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和优异的生产能力打破了海外企业在POE大规模生产领域的垄断,另一方面其作为首家实现POE大规模生产的国内企业将有望提前与下游优质客户进行深入绑定,有利于保证后续POE项目的顺利放量。
【点评】POE胶膜相较于传统EVA胶膜而言,其水汽阻隔能力提升显著,同时抗老化性能和抗PID性能更优,可大幅提升光伏组件的耐候性。基于此,POE胶膜成为双面光伏组件封装的首选材料。然而,此前POE产品绝大部分由海外企业垄断。随着国内光伏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市场对于光伏级POE胶膜的需求量日益提升,国内化工企业陆续开始布局建设POE产能。
【化 工】全球最大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在湖北投运(2024-07-08)
7月8日,中国电子报讯,6月30日,全球最大钠离子电池储能项目——大唐湖北100兆瓦/200兆瓦时钠离子新型储能电站科技创新示范项目一期工程建成投运,投产规模50兆瓦/100兆瓦时。该项目所用的钠离子电芯由中科海钠提供,标志着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新阶段。据中科海钠介绍,该电站储能系统由42套储能电池仓和21套升压变流一体机组成,配套建设一座110千伏升压站。投产后单次充电可储存10万度电,在电网高峰期释放电能,可满足约1.2万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年减排二氧化碳1.3万吨。
【点评】近年来,钠离子电池凭借长寿命、易制造、高安全、理论成本较低等优势,成为动力电池行业“新宠”。市场预计,2024年我国钠离子电池需求量将达11.9GWh,出货量有望突破1GWh。到2025年中国钠离子电池的规划产能预计将达到60GWh。
【化 工】中国中化氟化工业务板块整合取得重要进展(2024-07-08)
7月8日,巨潮资讯网讯,6月,昊华科技发布公告,公司收购中化蓝天的注册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成为新“国九条”出台后首单获批注册的重大资产重组项目。通过此次收购,昊华科技将注入优质资产,完善氟化工产业链布局,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本次重组相关募投项目均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是对中化蓝天既有竞争优势的巩固和加强。募投项目将分阶段实施,有助于持续促进上市公司扩大高端氟化工产能,丰富优化产品结构。同时,募集配套资金将进一步充实昊华科技资金储备,加速推进产业化进程,助力公司实现长期战略发展目标。这次重组也是中国中化系统内上市公司首单重大资产重组业务。昊华科技与中化蓝天在氟化工领域各有建树,在高端氟材料发展方面各具特色。作为国内领先的氟化工企业,昊华科技聚焦以氟聚合物、含氟电子特气等高端氟材料为核心的氟化工业务,拥有强劲的综合竞争力和高水平创新平台及科技资质;中化蓝天业务覆盖氟碳化学品到含氟精细化学品等多种高端氟材料,产品种类丰富并不断创新,近年来围绕锂离子电池高性能PVDF粘结剂及电解液等产品,前瞻布局新兴领域,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并取得优秀业绩。
【点评】本次重组将有力促进昊华科技与中化蓝天的业务资源整合,实现双方优势互补,进一步丰富氟化工产品线。通过构建多维度的有效协同机制,以高端技术创新为引领,提升公司市场地位,释放中国中化氟化工板块潜在价值,为公司业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化 工】山东省首笔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贷款发放(2024-07-01)
7月1日,中国金融新闻网讯,6月13日,工行山东省分行发放全省首笔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贷款——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高端聚烯烃项目”2亿元。此笔贷款的成功投放,标志着本轮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设立以来,山东省(不含青岛)首笔项目清单内的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贷款实现落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202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其中4000亿元旨在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发放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贷款。
【点评】万华化学为全球化工企业前50强及中国上市公司前500强企业,该项目部分产品将打破国外企业在聚烯烃产业的垄断地位,补齐我国高端聚烯烃产业链短板,促进产业链转型升级,对填补聚烯烃弹性体等国内高端聚烯烃空白、强化产业协同具有重要意义。
【化 工】我国石化化工产业正式进入“核能供汽”时代(2024-07-01)
7月1日,国资委网站讯,6月19日,我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项目,在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田湾核电基地正式建成投产。中核集团“和气一号”核能供汽项目是江苏核电携手各方打造的全国石化产业清洁供汽样板,将成为连云港石化基地建设的清洁能源“大动脉”,由此我国核能综合利用从单一发电、满足城市居民供暖后,拓展进入到工业供汽领域。中核集团“和气一号”核能供汽项目作为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项目”,具有“绿色安全、稳定高效”的特点。项目建成后,每年有480万吨的零碳清洁蒸汽将源源不断地从田湾核电基地输送到连云港石化基地,相当于每年减少燃烧标准煤40万吨,等效减排二氧化碳107万吨、二氧化硫184吨、氮氧化物263吨,相当于新增植树造林面积2900公顷,为石化基地每年节省碳排放指标70多万吨。
【点评】近年来,国家原子能机构大力推动核能综合利用,以及核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环保、安全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支持核能供汽等一批项目落地。核能综合利用与高耗能行业耦合发展将进一步凸显核能的零碳价值,可以满足高耗能行业多样化的用能需求,可以为高碳排放产业提供脱碳技术方案,支撑国家大型化工基地、大型工业基地建设。
【化 工】2025年上半年中交,吉林石化ABS装置将位居国内第一(2024-07-01)
7月1日,塑料新视界讯,6月从吉林石化获悉,该公司吉林本部20万吨/年本体法ABS装置、40万吨/年乳液法ABS装置现已全面开工建设,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中交。届时,吉林石化ABS总产能将达到180万吨/年,列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三。2007年,中国石油部署了20万吨/年ABS成套技术开发的重点科研项目。吉林石化科研人员经过系统研究、反复试验,历经3年时间,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BS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为ABS产业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吉林石化依托“中国石油ABS技术中心”,不断升级版ABS成套技术,并将技术和管理优势与广东石化原料及华南区位优势相结合,跨区域建设了吉化(揭阳)60万吨/年ABS装置。现在在建的60万吨/年ABS装置,是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转型升级项目,总投资339亿元,将新建120万吨/年乙烯、60万吨/年ABS等21套炼油化工装置,是吉林省和中国石油“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新建和改(扩)建38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等28套主装置。
【点评】ABS是一种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加工成型的热塑型高分子材料,是汽车内饰、白色家电外壳等产品的重要原料,使用前景广阔。尤其近年来,3D打印、VR设备等的规模逐渐上升,在各类涉及智能化、轻量化的场景,ABS树脂的需求将继续上升。
【化 工】万华化学在深圳宝安连落两子(2024-06-24)
6月24日,深圳商报讯,6月15日,全球化工50强之一的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宝安连落两子——揭牌成立万华深圳研究院、与深圳先进电子材料院签订万华—电子材料院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万华深圳研究院,定位为集团重点研发创新基地,落户位于宝安福永街道的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园区,将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需求,主要聚焦电子材料、合成生物、电池材料和专用化学品开展有关研究。同时,万华化学集团将携手深圳先进电子材料院共建万华—电子材料院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将充分依托万华化学集团深耕化工新材料领域超40年积累的产业优势、技术优势及人才优势,结合深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人才培养、产业布局等优势,通过与深圳先进电子材料院等机构强强联合,搭建专业研究平台,打造万华化学集团面向未来产业的创新中心和人才聚集地,为深圳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创新活力。
【点评】作为深圳的经济大区,宝安位居全国创新百强区第2位、全国工业百强区第5位。资料显示,深圳市“20+8”战新集群中,高性能材料集群在宝安进行了重点布局,且新材料产业基金落在宝安。目前宝安已聚集新材料相关企业接近900家,近几年持续吸引了包括深圳先进电子材料院等重要机构落户。
【化 工】山东炼化能源集团改由东明石化全资控股(2024-06-24)
6月24日,石油和化工园区讯,山东炼化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并未达到预期速度,随着日前江苏新海石化有限公司退出股东序列,曾经整合地炼成立的公司正式变更为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此前其7大股东成为“历史股东”。山东炼化能源集团在成立时有8大股东,东明石化持股22.63%为第一大股东,其他股东还有蓝色现代(青岛)经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山东天弘化学有限公司、山东清源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寿光鲁清石化有限公司、江苏新海石化有限公司、无棣鑫岳燃化有限公司、山东胜星化工有限公司。天眼查显示,2024年6月3日,江苏新海石化有限公司退出山东炼化能源集团股东序列;2024年5月9日,山东胜星化工有限公司山东炼化能源集团变为由东明石化100%持股。其他5位股东自2020年始就陆续退出。
【点评】山东炼化能源集团成立初衷是为了加快山东全省地炼企业转型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竞争力。但过去多年,山东炼化能源集团并没有多少公开涉及炼化产业的行动曝光。
【化 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实施出口管制,仪征化纤再引关注(2024-06-24)
6月24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日前,商务部、海关总署、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联合发布公告,决定对航空航天结构件及发动机制造相关装备及软件、技术,燃气涡轮发动机/燃气轮机制造相关装备及软件、技术;航天服面窗相关装备及软件、技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上述政策将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拥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产能3300吨/年的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是国内唯一采用干法工艺技术生产这种被誉为“纤维中的大力士”的厂家,再次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中国石化中高端聚酯生产基地和特种纤维生产基地的仪征化纤,还拥有对位芳纶产能1000吨/年,高性能聚乙烯纤维和对位芳纶均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对位芳纶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被誉为“子弹打不透、烈火烧不着”的材料,在国防军工和民用工业上都有广泛的应用。
【点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简称UHMWPE纤维,是今世界三大高科技纤维之一,是继碳纤维、芳纶后的第三代高性能纤维,其强度是优质钢材的15倍、玻璃和尼龙66的4倍、碳纤维的2.6倍、芳纶纤维的1.7倍,具备超高强度、超高模量、低密度、耐磨损等优异性能,是目前世界上比强度和比模量最高的纤维。被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定位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关键战略材料。
【化 工】中化国际牵头编制国际首个煤炭和焦炭产品类别规则(2024-06-17)
6月17日,中化国际讯,6月6日,2024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绿色低碳供应链产品碳足迹平行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上,中化国际作为召集人和参编单位,与主编单位山西亚鑫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煤碳工业协会、宝武欧冶共同发布国际首个煤炭和焦炭产品种类规则(PCR,Product Category Rules)。产品种类规则(PCR)是开展产品环境声明(EPD)和产品碳足迹报告(CFP)及认证所必须依据的技术规范和指南,是推动具体行业和产品碳足迹管理的前置条件。此次发布的煤炭和焦炭PCR不仅填补了煤炭和焦炭行业PCR标准的空白,为产品碳足迹评估提供了一套规范化的流程方法,可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推动接轨国际标准规范,还能通过量化产品碳足迹,帮助相关企业和组织识别减排潜力,制定有效的碳减排策略,提高上下游企业的绿色竞争力。
【点评】煤炭和焦炭PCR是中化国际打造绿色供应链的一次重要的方法论尝试,后续将应用于中国宝武的供应链管理,帮助相关企业有效完善国际市场准入“绿色通道”,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中化国际也将持续发挥重点行业领军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联合多方力量共同推动供应链、产业链绿色可持续发展,提高低碳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化 工】延长石油:到“十五五”末开展原创技术攻关100项(2024-06-17)
6月17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6月5日,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在西安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总结过去十年创新发展成效,分析当前科技创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创新发展重点任务。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原会长李寿生表示,陕西具有丰富的油、煤、气、盐等矿产资源优势,而且还拥有高校集中、研发力量雄厚和市场区位辐射性强等优势。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延长石油要在能源新技术和新能源技术、高端化工新材料、现代煤化工及二氧化碳资源化综合利用、生物化工以及化工环保新技术创新等5个方面取得新突破,走出一条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高端化、差异化新路子。延长石油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恺颙表示,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下一步延长石油科技创新重点任务就是深入推进科技机制改革,确保研发投入总量增长和效率双提升,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炼油和化工、煤炭与煤电、绿色低碳、新材料与装备制造等关键领域持续开展技术攻关。未来5~10年,延长石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将取得关键突破。到“十五五”末,开展原创技术攻关100项,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攻克率80%左右,申请专利超过2500件,新产品贡献率超过12%。
【点评】作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陕西省首批创新型企业,近年来延长石油年均科技投入达57亿元,承担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9项,主持和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91项,自主开展科研项目1000余项,攻关掌握了特低渗油气田勘探开发、煤矿智能化建井、油气煤综合利用、合成气制乙醇、工业废水零排放、CCUS等一批国内外先进技术,建成多个全球首套工业化示范装置。
【化 工】最新世界橡机30强公布,14家中国企业上榜(2024-06-17)
6月17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日,《欧洲橡胶杂志》(ERJ)2024年5/6期合刊公布了2023年度全球橡胶机械行业报告。世界橡机排名变化较大,我国软控股份连续第二年登顶。世界橡机30强前三名的位置相对上年不变,但是销售额差距拉大。软控股份增长29%,以6.06亿美元连续两年坐上世界橡机行业的首席。荷兰VMI公司增长16%,以4.87亿美元居第2位。德国HF公司增长23%,以4.52亿美元列第三。特乐斯特/德国前进2位列第4。我国的萨驰集团后退1位至第5,大连橡塑机械后退1位列第6,德国LWB前进3位至第7,桂林橡胶设计院,前进1位至第8。日本神户制钢和印度拉森特博洛都后退2位分列第9、10位。新进入排名的2家是中国中昊力创机电设备和日本Rocky-Ichimaru公司,退出排名的有绍兴精诚橡塑机械及三菱重工。前10强中,中国4家,德国3家,日本1家,荷兰印度各1家。30强中,中国有14家,德国5家,意大利3家,日本2家,荷兰、奥地利、以色列、土耳其、美国及印度各1家。
【点评】世界橡胶机械行业在2022年滞长后,2023年实现大幅反弹。橡机订单向头部企业集中明显,行业集中度提高,呈现强者愈强现象。与此同时,世界橡机行业投资信心增长,投资意愿明显增强。从目前订单及调研反馈看,世界橡机行业形势乐观,预测2024年将出现较大幅度增长。
【化 工】神马屹立(河南)纤维有限公司成立,进军高端尼龙66纤维市场(2024-06-11)
6月11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5月31日,神马屹立(河南)纤维有限公司完成工商设立登记,标志着神马股份与屹立集团共同出资的新公司正式成立。新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35亿元,其中神马股份认缴出资额为人民币6885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1%,屹立集团认缴出资额为人民币6615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9%。新公司位于平顶山尼龙新材料开发区,负责建设尼龙66民用丝项目,从事尼龙66纤维制品的生产和销售。作为平顶山市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该公司的成立有助于神马股份在尼龙66民用丝市场抢占先机,快速占领高端尼龙66纤维市场,还可纵向延伸大尼龙产业链,为稳定66民用丝行业市场地位提供强力支撑,对平顶山市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点评】尼龙66相对尼龙6在强度、耐磨性、耐热性、透气性、抗紫外线等方面更优,是运动服饰、瑜伽服和品牌服饰的高档原材料,市场增长潜力较大。屹立集团是尼龙66民用丝行业龙头,专注于高端纺织品的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高性能的纱线和面料。神马股份是尼龙66国内行业龙头,此次与屹立集团强强联合,将借助新公司的成立,进一步深耕尼龙66民用丝生产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