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工】国内在建最大乙烯装置项目正式启动(2024-12-23)
12月23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12月3日,中海壳牌三期乙烯项目组(IMPT)在北京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SEI)举行了160万吨/年乙烯四机项目开工会,标志着这一国内在建最大乙烯装置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以16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为核心,将建设18套化工装置、公用工程及配套设施。包括了世界规模最大的乙烯裂解装置之一、世界级规模的聚烯烃装置和高端聚醚多元醇装置等工程。该项目拟建设的装置将通过电气化和“减碳”设计,推动绿色能源电力的利用,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产品线涵盖高性能茂金属聚烯烃、高端聚醚多元醇等,旨在减少对进口高性能化工产品的依赖,填补国内市场空白。项目建成投产后,中海壳牌乙烯产能将达到380万吨/年,每年可向市场提供1100多万吨石化产品。
【点评】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不仅将满足大湾区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还将通过引入新工艺、新产品,提升国内化工行业的技术水平,推动产品向高端化、差异化发展。特别是α-烯烃、聚α-烯烃技术在亚太地区的首次应用,以及全球单套最大的茂金属聚乙烯装置的建成,将进一步巩固中海壳牌在化工领域的领先地位。
【化 工】中石化资本投资入股成都劳恩普斯完成交割(2024-12-17)
12月17日,中国石化资本讯,11月,中石化资本投资入股成都劳恩普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劳恩普斯”)完成交割。劳恩普斯创立于2014年,是国家工信部公布的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致力于成为非常规油气领域增产技术与新材料的领导者。劳恩普斯与西南石油大学共建了“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具备较强的材料创新和迭代能力,目前已获授权知识产权60余项,其中中国发明专利43项、美国专利2项,先后荣获国际领先技术成果1项、国际先进技术成果2项。
【点评】中国石化资本投资入股劳恩普斯,将积极推动其与中国石化集团上游企业协同技术研发交流,共同推进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到油气田的储层改造中,助力中国石化油气资源增储上产。
【化 工】石化行业单项冠军培育成果丰硕(2024-12-17)
12月17日,中国石化报讯,从日前在天津举办的第二届石油化工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发展论坛暨单项冠军企业经验交流会上获悉,自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遴选开展以来,石化行业已产生单项冠军企业219家,位列各行业第三。行业未来还将持续加快培育主营业务突出、竞争能力强、成长性好、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单项冠军企业,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在工信部单项冠军培育和遴选活动中,石化行业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强劲竞争力的单项冠军。据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制造业单项冠军办公室副主任郭嘉海介绍,全国目前已产生1557家单项冠军企业,石化行业有219家,占比14.1%,分布在24个省份、87个城市。石化企业从单项冠军第一批遴选中入选6家,占比11.3%,到第八批遴选入选54家,占比14%,入选企业数量不断攀升。
【点评】加快发展单项冠军和“小巨人”企业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迫切需要。培育更多能在制造业关键领域补链强链固链的单项冠军和“小巨人”企业,对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促进我国由化工大国向强国跨越,推进全行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化 工】江西省发布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名单(2024-12-17)
12月17日,江西工信厅讯,11月,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确定了77家企业为2024年江西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其中,30家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企业榜上有名。江西九岭锂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新余国泰特种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江西金利隆橡胶履带股份有限公司、赣州中能实业有限公司、江西理文化工有限公司、江西永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舒芙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饶中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抚州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江西若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昌嘉信高科技有限公司、协讯电子(吉安)有限公司、吉安伊戈尔磁电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杏林白马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华润博雅生物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化工、石油制品、润滑油加工制造、塑料制品制造,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橡胶制品制造,化学药品的研发生产,生化药、化学药领域的企业上榜成为2024年江西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点评】江西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是指在江西省内,通过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生产过程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并在行业内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企业。这一举措是《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2023-2026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当地制造业的现代化和智能化进程。
【化 工】全球首个煤气化RTO大模型发布(2024-12-09)
12月9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11月29日,云南云天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云天化信息公司”)、云南云天化大为制氨有限公司(简称“云天化大为制氨”)与华为联合举办全球首个煤气化RTO(实时在线优化技术)大模型项目的应用实践成果发布会。该项目基于华为盘古大模型开展RTO模型训练,使煤气化装置能够精确模拟并预测气化炉炉温、渣层厚度及渣黏度等关键运行参数,保障生产过程的深度优化与极致稳定。云天化大为制氨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于最达介绍,云天化大为制氨作为本次联创试点单位,经过半年稳定生产,现已大幅减少人员干预、降低劳动强度,显著增强装置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比煤耗削减1.33%,预计年节煤91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0086吨,每年直接经济效益超千万元。华为油气矿山军团副总裁李俊朋表示,未来,华为将充分发挥ICT和AI技术优势,聚焦“工艺优化、安全生产、预测维护、产品开发”等关键业务场景构建化工行业的智能应用,并形成行业联创机制,持续推进数智化技术和行业深度融合,打造更多诸如煤气化RTO应用的创新成果,助力化工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点评】该项目不仅是RTO技术在煤气化领域的首次应用,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煤化工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成功案例,将对日后推进化工企业的AI工业化应用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化 工】中央企业CCUS创新联合体启动会在京召开(2024-12-09)
12月9日,中国石油报讯,11月26日,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石油和中国华能联合主办的中央企业CCUS创新联合体启动会在京召开,中央企业CCUS创新联合体正式启动。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讲话。中央企业CCUS创新联合体是在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下,由中国石油、中国华能牵头,联合28家单位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聚焦CCUS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搭建上中下游全产业链联动平台,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搭设碳捕集、运输、利用、封存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架构,补齐补强短板弱项,加快CCUS市场化、商业化步伐。
【点评】中央企业CCUS创新联合体的建设,将推动我国CCUS产业发展驶上“快车道”,共同谱写CCUS产业技术发展新篇章。各方将加强顶层设计,加大各环节重大科技联合攻关力度,深化项目成果共享,合力破解关键技术难题。
【化 工】平煤神马集团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4-12-09)
12月9日,宁德时代讯,11月22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简称“平煤神马集团”)与宁德时代在福建宁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股权投资和基金合作方面,共同探索创新投资模式和合作机制,为相关领域发展提供有力资金支持和战略引导。同时,双方将依托各自产业、专业、人才优势,高效整合各类资源,探索推进新型储能生态,实现能源利用最大化。在零碳+应用场景方面,双方将共同致力于构建“零碳场景”,打造煤化工行业“零碳智慧园区”模板以及一批具有较高示范意义的项目,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此外,双方还将在打造电池循环产业闭环、供应链优化整合协同合作、科研创新突破、推动行业规范及国家标准建立等方面展开合作,以新能源赋能煤化工传统能源的创新模式开辟全新赛道,全面推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协同发展,共同助力碳中和目标加速完成。
【点评】聚焦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宁德时代首次牵手煤化工国有特大型企业集团,为新能源行业与传统能源企业高效合作、深度融合,提供了新样本。
【化 工】化肥企业中盐安徽红四方登陆沪市主板(2024-12-02)
12月2日,大皖新闻讯,新中国最早的化肥企业之一、深耕化肥领域长达66年的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红四方)正式登陆资本市场。11月26日,红四方成功在沪市主板挂牌上市(证券简称:红四方,证券代码:603395)。红四方首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为5000万股,发行价格为7.98元/股。新股上市首日,“红四方”两次触发临停,盘中一度大涨超22倍,年内仅次于强邦新材上市首日盘中24倍的涨幅。截至收盘报160.99元,涨幅1917.42%,成交额30.96亿元,振幅1722.81%,换手率91.68%,总市值321.98亿元。红四方此次拟募资4.96亿元,主要投资于“扩建20万吨/年新型增效专用肥料项目”“扩建5万吨/年经济作物用专用优质钾肥及配套工程项目”。将通过募投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满足广大用户对优质高效肥料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优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企业创新发展能力。
【点评】红四方隶属于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复合肥和氮肥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名单。其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合肥蜀山化肥厂,深耕化肥主业已达66年。截至目前,红四方拥有安徽合肥、湖南醴陵、湖北随州、吉林扶余四大生产基地,具有年产尿素30万吨、年产各类复合肥250万吨、年产水溶肥5万吨、年产硫酸钾5万吨的生产能力,综合实力位居国内磷复肥行业前列。
【化 工】我国首条民航轮胎生产线投产(2024-12-02)
12月2日,中国中化讯,中国民航轮胎制造业迎来重大突破,中国中化旗下桂林蓝宇航空轮胎发展有限公司建成了我国首条民航轮胎生产线,并已正式投产。11月23日,中国中化高性能民用航空轮胎创新成果发布暨产业链合作推进会在桂林召开。大会宣布我国首条民航轮胎生产线全面建成投产,我国唯一复杂工况航空轮胎起降测试平台面世,并发布12款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覆盖国内80%民航机队轮胎规格的创新产品。在会议现场,中国中化分别与中国商飞、南方航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大飞机产业链建设、化工新材料研发、航空轮胎应用、运输服务和绿色发展等领域不断深化合作。中国中化所属桂林蓝宇与东方航空、桂林航空和瑞丽航空分别就C909、A320及B737NG航空轮胎使用签署产品应用协议。当日,桂林蓝宇航空轮胎发展有限公司建设的我国首条民航轮胎生产线在广西建成投产。这是国内首个航空轮胎数字化工厂,智能化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该产线面积近5万平方米,安装了80多台高端工艺装备,可以实现从原材料到最终航空轮胎的全流程制作。
【点评】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共有民航运输飞机4270架,预计年消耗轮胎25万余条。桂林蓝宇航空轮胎的生产线每年可生产10万条高性能民用航空轮胎,可满足我国目前民用航空轮胎每年40%的需求量。
【化 工】山东东明石化世界首套5000吨/年EPOE中试项目中交(2024-12-02)
12月2日,石化缘讯,11月18日,山东东明石化集团世界首套5000吨/年乙烯基聚烯烃弹性体(EPOE)项目顺利建成,装置具备试生产条件,对打破国外POE技术垄断,实现我国EPOE产品完全国产化具有重要意义。中科科乐、北油工程,东明石化、中科科乐分别在建成中交证书及技术转让合同、合作框架协议上签约。本次签约将加快打造东明石化“原油-乙烯-EPOE等高端聚烯烃”全产业链科技示范工程,围绕“3×10万吨EPOE装置、世界首台套百万吨UPC装置、多个高端聚烯烃新产品”的建设目标,持续开展聚烯烃弹性体、高端聚烯烃新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发新产品新牌号,实现“高端化、差异化、定制化”发展,引领我国石化行业技术创新。山东东明石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李湘平表示,5000吨/年乙烯基聚烯烃弹性体中试项目,采用的技术具有“世界首创、国际领先、成本更低、产品更优异、能耗更低”等特点。项目正式投产后,将打破高端聚烯烃弹性体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对有效提升石化产业链科技创新活力动力,加快石化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带动我国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代表性意义。
【点评】目前我国POE产品主要依赖进口。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7年至2023年我国进口量从22.44万吨增至86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在此背景下,POE国产化迫在眉睫。工信部联合科学技术部、自然资源部印发的《“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中强调,石化化工行业要推动茂金属等高端聚烯烃产品的研发;石化联合会在《化工新材料产业“十四五”发展指南》也提出,要重点提升高端聚烯烃塑料国产化能力。
【化 工】荣盛石化&沙特阿美携手推进SASREF扩建项目(2024-11-25)
11月25日,巨潮资讯网讯,11月19日,荣盛石化公告称,公司及全资子公司荣盛石化(新加坡)有限公司与沙特阿美及SASREF共同签署《开发框架协议》等,就扩建项目联合指导委员会的设立、若干指导方针制定及未来联合活动的开展等进行了约定,旨在为SASREF扩建项目后续联合活动提供高效协作机制及有力组织保障。SASREF扩建项目位于沙特阿拉伯东部省海湾沿岸的朱拜勒工业区,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城之一,工业基础设施完善且地理优势突出。项目计划建造大型蒸汽裂解装置,并将相关的下游衍生产品整合到现有的SASREF炼厂中,从而增强其满足日益增长的高质量石化产品需求的能力。荣盛石化表示:“开发框架协议的签署为荣盛石化深度参与SASREF扩建项目提供了保障,沙特阿拉伯拥有丰富的能源和强劲的市场需求,荣盛石化将以卓越的运营管理能力及市场竞争力,为双方合作注入强大动力。”
【点评】2024年1月,荣盛石化与沙特阿美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备忘录显示,双方正在讨论荣盛石化(或其关联方)拟收购沙特阿美朱拜勒炼化公司(简称“SASREF”)的50%股权,并拟通过扩建增加产能、提高产品灵活性、复杂度和质量。同时,双方也正在讨论沙特阿美(或其关联方)对宁波中金石化不超过百分之五十(50%)股权的潜在收购,并联合开发中金石化现有装置升级扩建、开发新建下游荣盛新材料(舟山)项目。
【化 工】国内首台(套),沈鼓集团150万吨级CCUS压缩机下线(2024-11-25)
11月25日,中国化工报讯,11月15日,沈鼓集团举行华能150万吨/年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八级整体齿轮式压缩机组下线仪式。该机组系国内首台(套)八级整体齿轮式二氧化碳(CO2)压缩机,将应用于国家重大科技示范项目——华能陇东能源基地150万吨级CCUS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项目。机组创造了多项行业第一,自主化率达到100%。华能陇东能源基地150万吨级CCUS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项目中,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将输送至油田用于驱油,这需要研发出低能耗、紧凑型的二氧化碳压缩机。沈鼓集团承接了该项目核心动设备——单线150万吨/年碳捕集工程压缩机研制任务,并成功研发出八级整体齿轮增速型离心压缩机,这不仅标志着沈鼓在重大装备研发制造能力方面上升到新的高度,更是在CCUS领域实现突破。
【点评】此前国内并无八级整体齿轮式二氧化碳压缩机制造业绩,此次下线的压缩机完全满足CCUS项目需求,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将为促进我国能源结构升级和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化 工】福建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项目开工(2024-11-25)
11月25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11月18日,福建省迄今投资规模最大的产业项目,总投资711亿元的福建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项目开工。该项目由中国石化、福建炼化和沙特阿美合作建设,预计将于2030年全面投产,建成后每年可给古雷石化基地提供500万吨原料,将进一步完善古雷石化基地产业链,推动石化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该项目是中沙能源立体合作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拟建设1600万吨/年炼油、150万吨/年乙烯、200万吨/年对二甲苯和下游衍生物装置,以及30万吨级原油码头等配套工程。该项目采用先进成熟技术,多项工艺技术全球领先,5项专利技术为国家鼓励类重大技术,有效降低项目投资、能耗并提升效益。
【点评】该项目建成后,1600万吨的炼油及下游装置可生产航煤、船用燃料油等油品产品288万吨/年,聚烯烃等化工产品1270万吨/年。该项目将进一步推动古雷石化基地高端化、链条化、集群化发展,补齐古雷石化基地“油头”,有效解决古雷石化基地项目原料来源;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为台资等企业在园区投资发展下游高端产品产业链提供高品质原料,推进两岸石化产业深度融合,并助力福建石化化工万亿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
【化 工】天津南港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项目开车(2024-11-20)
11月20日,中国石化新闻讯,11月11日,天津南港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项目一次开车成功,并打通全流程生产出合格产品。至此,中国石化天津基地的乙烯产能达到250万吨/年,成为中国石化乙烯规模最大的产业基地之一。天津南港乙烯项目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工程,是天津打造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中国石化世界级炼化基地布局的重要战略落子。该项目主要包括120万吨/年乙烯装置及下游装置共13套化工装置,生产高端化、差异化、填补国内空白的新材料和专用化学品。工程项目以绿色智造释放发展新动能,国内首创乙烯装置与LNG冷能耦合利用,打造中国石化首个布局炼化基地的绿色电厂,建成国内石化行业首家无人智慧实验室,全力锻造新质生产力。
【点评】作为中国石化天津南港高端新材料项目集群的领头雁,天津南港乙烯项目投产后,每年可为下游提供高端化工产品和精细化学品原料400万吨,将带动千亿级下游产业发展,助推天津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化 工】2024江西民营企业100强发布(2024-11-20)
11月20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11月11日,2024江西民营企业100强发布会在南昌召开。会上发布了2024江西民营企业100强、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服务业民营企业20强榜单,同时发布了2024江西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分析报告、江西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江西民企最满意银行问卷调查分析报告。2024江西民营企业100强榜单显示,共有江西赣锋锂业集团、九江天赐高新材料、宜春天卓新材料、赣州晨光稀土新材料、江西心连心化学工业、贵溪大三元实业集团、江西紫宸科技、江西金力永磁科技、九江天赐资源循环科技、江西东鹏新材料、江西中久天然气集团、南氏实业投资集团、赣州腾远钴业新材料等13家化工及新材料企业榜上有名。2024江西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榜单显示,共有30家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及环保企业上榜。
【点评】2024年江西民营企业100强入围门槛为43.17亿元,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的入围门槛为34.01亿元,服务业民营企业20强的入围门槛为23.48亿元,均为历年来最高值。
【化 工】宝丰能源终止百亿元定增募资(2024-11-20)
11月20日,巨潮资讯网讯,11月4日,宝丰能源公告称,公司决定终止定增募资不超100亿元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宝丰能源表示,目前,拟通过本次募集资金建设的项目已经通过自有和自筹资金基本建设完成,综合考虑公司项目建设进度及总体发展规划等因素,经公司综合评估并与相关各方充分沟通后,公司决定终止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宝丰能源在公告中称,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财务状况良好,终止公司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2023年4月20日,宝丰能源披露百亿定增方案,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0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全资子公司内蒙古宝丰投建“260万吨/年煤制烯烃和配套40万吨/年植入绿氢耦合制烯烃项目(一期)”。
【点评】宝丰能源该项目是目前为止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煤+绿氢”制烯烃项目,总投资478.11亿元,其中项目一期计划投资395.34亿元。目前,宝丰能源烯烃产能为220万吨/年,内蒙古煤制烯烃项目全部投产后,烯烃总产能将提升至520万吨/年。
【化 工】中国天楹与冰岛碳循环国际公司(CRI)签署绿色甲醇项目技术许可...(2024-11-11)
11月11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10月29日,中国天楹集团与冰岛碳循环国际公司(CRI)绿色甲醇项目技术许可协议签约仪式在江苏省海安市举行,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曹德标,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代表付辉,CRI首席执行官洛特·罗森伯格(Rotte Rosenberg),冰岛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参赞裴英歌(Inga Dora Petursdottir),冰岛环境、能源与气候部部长格维兹勒于尔 索尔 索尔达松(Gudlaugur Thor Thordarson)出席。双方签署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协议,中国天楹集团将在位于辽源的大型绿色甲醇生产项目中应用CRI的甲醇合成技术。这标志着中国首个大规模应用CRI二氧化碳制绿色甲醇专利技术的项目正式启动,该工厂也将成为中国第三座以商业规模应用CRI制甲醇技术的工厂。
【点评】中国天楹首期绿色甲醇工厂年产能将达17万吨,预计于2025年投产。该项目将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槽产生的绿氢和从生物质燃烧过程中捕获的碳相结合,生产绿色甲醇。冰岛碳循环国际公司是公认的碳捕获与利用市场的技术领导者与全球领先的二氧化碳制甲醇技术供应商,是全球首个获得认证的绿色甲醇生产和销售企业。
【化 工】2024江苏民营企业百强发布(2024-11-11)
11月11日,中新网讯,10月29日,2024江苏民营企业百强发布暨扬州产业发展推介会在扬州举行。江苏省工商联发布“2024江苏民营企业200强”“2024江苏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2024江苏民营企业研发投入100家”三大榜单。榜单显示:今年,江苏民营企业200强入围门槛已升至77.24亿元,比上年增加1.54亿元。在产业分布上,民营企业200强入围企业分布在36个细分行业,其中制造业企业135家,全部分布在“1650”重点产业体系中,产业协同性持续加强。同时,168家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148家企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民营企业研发投入100家中制造业企业92家,主要集中在电气机械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新兴行业。
【点评】“2024江苏民营企业200强”榜单中,前两位均为石油化工企业,分别是恒力集团有限公司、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此外,卫星化学全资子公司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等化工企业,以及一批新能源、新材料企业均入选该榜单。
【化 工】2024四川民营企业100强发布(2024-11-11)
11月11日,川观新闻讯,10月29日,2024四川民营企业100强发布会暨知名川商自贡行活动在自贡举行。会上,省工商联发布“2024四川民营企业100强”榜单和《2024四川民营企业100强调研分析报告》。荣登2024四川民营企业100强榜单前10位的,分别是新希望控股集团、通威集团、四川省川威集团、蓝润集团、其亚集团、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四川冶控集团、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天齐锂业、四川渠心科技集团。《报告》显示,2024年四川民营企业百强呈现出经营规模稳步扩大、产业结构显著优化、转型升级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不断强化、国际进程企稳向好、社会贡献更加突出等显著特点。其中制造业企业占据榜单68席,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同时百强企业中加强创新的企业占77%,实施数字化转型的占77%,聚焦实业、做精主业的占70%,民企活力不断增强。
【点评】天齐锂业、四川和邦投资集团、成都云图控股、四川金象化工产业集团、宜宾市天宜锂业科创、四川省乐山市福华农科投资集团、广安诚信化工、四川川恒控股集团等8家化工企业入选该榜单。
【化 工】恒力石化前三季度营收增长2.69%,净利润下降10.45%(2024-11-04)
11月4日,巨潮资讯网讯,10月24日,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恒力石化”)公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以及前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报告指出,恒力石化第三季度营收达652.25亿元,同比增长2.42%;净利润为10.87亿元,同比减少59.01%。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77.64亿元,同比增长2.69%;净利润51.05亿元,同比下降10.45%。2016~2021年是恒力石化的“黄金五年”,公司营收由192.40亿元增长至1979.97亿元,净利润由11.80亿元增长至155.31亿元,实现了5年内业绩超10倍增长。期间,公司营业收入于2019年达到1007.82亿元,突破了千亿规模,同比增长67.78%,并以201.73%的增幅实现了100.25亿元的净利润。此后的两年间,该公司也维持住了营收与利润的双位数增长。但2022年起,由于原油等主要原材料价格的上行,加之行业市场端消费低迷,恒力石化面临历史上极端的高运行成本与低行业需求的双重压力,虽仍取得2223.72亿元的营收,但净利润却骤降至23.18亿元,同比下滑85.07%。2023年,恒力石化实现营业收入2347.91亿元,同比增长5.61%;净利润69.05亿元,同比增长197.83%;扣非后净利润为60亿元,同比大增473.74%。
【点评】恒力石化目前拥有独特的“油、煤、化”深度融合的大化工平台,把2000万吨/年炼化、500万吨/年煤化工、150万吨/年乙烯,以及1200万吨/年PTA四大生产基地布置在同一个产业园区内。2024年上半年开始,恒力石化旗下多个重点新材料项目陆续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