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工】神马股份子公司尼龙化工拟非公开增资引入投资者(2021-12-27)
12月27日,巨潮资讯网讯,12月15日,神马股份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尼龙化工拟以非公开协议增资方式引入投资者,本次增资方为金石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有限合伙),增资金额为12亿元,增资后金石基金预计持有标的公司股权比例为20%~25%。增资资金主要投向尼龙产业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配套项目及产业链竞争力提升项目。本次增资完成后,将加快公司产业配套40万吨/年氢氨项目及相关产业链一体化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公司做大做强尼龙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尼龙新材料基地,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点评】神马股份是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为控股股东,以化工、化纤为主业的特大型企业,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尼龙板块的管理平台。神马股份是国内最大的尼龙66生产企业,且拥有最完整的尼龙产业链布局。公司具备己二胺产能13万吨,己二酸产能29万吨,聚合单体尼龙66盐产能30万吨,尼龙66切片目前产能18万吨,3万吨在建;尼龙66工业丝产能11.3万吨,尼龙66帘子布产能8万吨,尼龙66气囊丝产能1.3万吨。公司拟建5万吨己二腈,可降低对进口产品依赖程度,替代部分进口,对公司构建完整的尼龙66产业链,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尼龙行业的优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化 工】中海壳牌完成首笔绿电交易,开启绿色低碳发展新征程(2021-12-27)
12月27日,中海壳牌讯,12月16日,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海壳牌”)与中国海油电力投资有限公司(“海油电投”)签署首笔100万千瓦时绿色电力(“绿电”)交易合同,标志着中海壳牌在绿色低碳的征程上迈出了新的一步。本次合同签署是惠州首笔绿电交易,约占2021年12月当月广东市场绿电总成交量的17%。调整能源结构、使用清洁绿色能源成为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节能降碳的重要途径。随着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对《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的批准,在新型电力市场机制下,中海壳牌积极寻找可提供足够资源的电力公司,以实现长期购买和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标,践行绿色低碳发展。除此次100万千瓦时绿电的交易,中海壳牌与海油电投双方就2022年度1200万千瓦时绿电交易达成意向,与传统电力相比,年度可减少碳足迹7655吨。
【点评】作为国家首批绿色工厂,中海壳牌积极建立碳中和路线图,从提升能效、选择低碳能源、工艺优化节能、碳捕集与利用等多个维度降碳,积极迎接“碳达峰、碳中和”的挑战,充分发挥绿色工厂的表率作用,努力成为化工行业“双碳”行动践行者,助力大亚湾石化区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中国实现碳减排目标和中国经济的高质量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化 工】新疆中泰集团成立新能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2021-12-20)
12月20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为深入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支持新疆新能源产业发展,按照自治区产业规划和自治区国资委对新疆中泰集团的发展定位,近日,新疆中泰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中泰新能源”)在新疆成立。中泰新能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是新疆中泰集团出资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中泰新能源将作为中泰集团新能源板块牵头公司,整合中泰集团现有能源产业及资源,加快建成中泰集团绿色低碳产业链和新能源资源保障产业链,围绕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大力推进绿色低碳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围绕新能源板块发展壮大,中泰新能源将在中泰集团现有能源产业基础上增链、强链、补链,牵头整合中泰集团下属能源类产业资源,积极布局新疆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协同全国风光水气资源共同发展,全力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项目,围绕板块功能定位和战略任务,以市场化经营、产业化投资,提高能源行业引领力,持续推动中泰集团高质量发展。
【点评】中泰新能源一方面将搭建能源投资、管理平台,培育、孵化优质能源产业项目登陆资本市场,提升融资能力,助力推动在新能源领域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通过调整能源产业结构,不断强化能源产业聚集和油气资源整合,着力推动能源资源供应合作,保障中泰集团“炼-化-纺”一体化产业链原油、化工原料供应以及石油天然气化工板块油气资源供给。
【化 工】三桶油、中化、恒力、盛虹等7家中国石化企业入榜2021年世界品牌5...(2021-12-20)
12月20日,中国化工信息周刊讯,由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独家编制的2021年度(第十八届)《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于12月7日在美国纽约揭晓。凭借优异的市场表现及强劲的业务增长,去年的亚军谷歌(Google)一举击败亚马逊(Amazon)荣登榜首;亚马逊因受疫情影响业绩不及预期,退居第二;2021财年净利润大增的微软(Microsoft)继续保持第三。美国占据500强中的198席,稳居品牌大国第一。法国、日本、中国和英国为世界品牌大国的第二阵营。中国品牌入选数(44个)超越英国(37个),继续保持第四名的好成绩。2021年《世界品牌500强》中国共有44个企业入榜,其中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共有7家企业入榜,分别是中国石油位列131名,中国石化位列139名,中国海油位列304名,中化位列312名,恒力位列379名,盛虹位列399名,魏桥位列462名。
【点评】所谓品牌影响力(Brand Influence),是指品牌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按照品牌影响力的三项关键指标,即市场占有率(Market Share)、品牌忠诚度(Brand Loyalty)和全球领导力(Global Leadership)。
【化 工】宝丰集团正式迈入储能制造行业(2021-12-20)
12月20日,化工在线讯,近日,银川市委、市政府联合宁夏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召开“金融助力绿色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政银企对接会。会上,宝丰集团董事长党彦宝介绍了宝丰正式进入储能制造行业新赛道,并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现场达成250亿元战略合作,为深耕储能全产业链赛道提供了有力支撑。宝丰集团积极响应国家、自治区和银川市战略号召,站在行业的制高点,应用成熟的高端技术,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规划建设储能全产业链项目。宝丰选择目前技术最成熟、商业化应用最广泛的锂电池储能技术,规划投资964亿元,建设储能全产业链项目。其中,在苏银产业园建设年产200GWh电芯和储能集装系统,按工业4.0版高标准建设储能电池智能制造工厂;在宁东建设年产5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30万吨石墨负极材料、34万吨电解液。目前准备开工建设100GWh储能全产业链项目。宝丰规划建设的储能全产业链项目将成为全国首家储能全产业链项目,也将成为全国储能电池单厂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项目产业链包括光伏自备电站、正极材料生产、负极材料生产、电解液生产、电芯制造和集成集装系统,使用光伏自备电站绿电生产,构建了完整的绿色储能全产业链。产业链上下游贯通、产品多元化,上一个单元的产品是下一个单元的原料,可大幅降低各环节生产成本,成本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强。
【点评】储能属于高端制造业,是新能源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目前,在宁夏的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多晶硅生产已引进东方希望、润阳等企业,单晶硅及硅片生产已引进中环、隆基、协鑫等企业,只有储能还是空白。宝丰立足宁夏产业发展实际,差异化布局储能产业,填补宁夏空白,为银川市、自治区乃至全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化 工】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万华化学拟建40万吨环氧丙烷(POCHP)项目(2021-12-13)
12月13日,石油和化工园区讯,近日,万华化学集团官网公示了年产40万吨环氧丙烷(POCHP)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该项目采用万华自主开发的异丙苯过氧化氢法(POCHP)工艺,以异丙苯、丙烯、氢气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经一系列的反应、精馏分离生产环氧丙烷产品和回收异丙苯,计划2023年6月建成投产。万华化学集团通过扩大环氧丙烷的产能,将进一步支持其聚醚产业,并做强做大聚氨酯产业链。伴随万华对聚醚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万华现有环氧丙烷生产工艺均存在副产品受市场不确定性制约,而先进的环氧丙烷生产工艺一直以来受国外技术垄断,开发产品集中、投资少、产能易于调控的环氧丙烷生产工艺势在必行。万华从2014年开始进行异丙苯过氧化氢法工艺研发工作,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OCHP成套技术。目前已完成工业化试验研究,并通过石化联合会专家成果鉴定,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具有工程放大的基础和工业化生产装置建设的能力。本项目建成后,万华化学集团将同时拥有PO/MTBE(24万吨/年环氧丙烷及78万吨/年甲基叔丁基醚(MTBE)装置于2012年9月开建,2015年8月一次开车成功)、PO/SM(30/65万吨环氧丙烷/苯乙烯装置已于2021年10月23日中交,计划今年年底投产)和POCHP三种工业化生产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将使万华成为全球第三家掌握该技术的企业,极大地提升了万华在PO行业的竞争力;同时也使该技术与国外技术同步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点评】环氧丙烷(PO)生产工艺主要有氯醇法、共氧化法、直接氧化法。氯醇法工艺设备腐蚀严重、三废排放多,共氧化法工艺复杂、副产物多,直接氧化法成功案例少、工艺成熟度低。POCHP法是共氧化法的改进,具有反应能耗低、原料消耗少、副产物少、环境污染小、设备费用低等优势。我国现有的PO生产厂家18家,总产能320万吨,其中氯醇法173万吨,占比54%,但全球范围内氯醇法占比仅为40%,因此我国目前PO生产制造技术落后严重,产能结构亟需升级换代。
【化 工】振华股份拟收购锂电池电解液公司控股权(2021-12-13)
12月13日,巨潮资讯网讯,12月6日,振华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林明珠等6名自然人签署《股权收购意向协议》,拟收购林明珠持有的厦门首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首能科技)51%的股份,初步估值为3000万~5000万元。后者是一家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的生产企业。今年年初,振华股份完成了对于民丰化工100%股权的收购,一跃成为全球范围内产能最大、市场份额最高、铬化合物产品线最齐全、综合竞争力最强的铬盐企业。在收购民丰化工100%股权后,今年前三季度,振华股份也录得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5.29%。今年7月底,宁德时代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由于铬盐(亚铬酸纳)被认为是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最佳选择,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铬盐生产企业,振华股份此前就被认为是钠离子电池概念股。在8月份接受投资者问询时,振华股份曾表示:公司目前没有给钠离子电池开发企业供货,公司具备生产全产业链含铬化学品和含铬金属的能力,目前铬化学品用于研发储能材料的具体的技术路线和研发方向尚在探索阶段。
【点评】厦门首能科技是专业从事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的生产与销售,产品主要用于新能源交通工具、储能系统、电子设备等相关领域,具备年产5000吨电解液的能力。振华股份通过收购首能科技控股权,未来将以新能源电池核心材料为突破口,以首能科技及其核心经营团队为纽带,加大铬系新材料在新能源行业的研发和拓展力度,加速产业化应用。
【化 工】中国石化斥资收购PBT、PBAT等业务(2021-12-13)
12月13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11月30日,中国石化发布公告称,将收购以下资产及负债。中国石化拟以44.3亿元购买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的生产经营性业务的股权类资产、非股权类资产及负债;下属全资子公司仪征化纤拟以11.4亿元购买资产公司持有的仪征分公司PBT树脂业务等非股权类资产及负债,以及资产公司持有的2家公司的股权;中国石化拟以14.7亿元购买集团燕山持有的热电业务等非股权类资产及负债。据了解,中国石化此次收购资产包含热电、水务、PBT树脂等非股权类资产以及安庆曙光(25%股权)、齐民能源(90%股权)、仪化博纳(40%股权)、仪化东丽(50%股权)等股权类资产。
【点评】随着疫情缓解,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领域的PBT树脂需求持续走强,行业前景十分广阔。中国石化此次收购的石化资管仪征分公司现有14万吨/年PBT产能和3万吨/年PBAT产能,是国内第五大PBT树脂生产商,其年产12万吨PBT/6万吨PBXT柔性化改造项目已处于环评阶段,投产后有望进一步扩大PBT生产规模,降低运行成本,巩固其国内市场的龙头地位。未来也可依托仪征化纤PBAT原料及公用工程的配套优势,开发下游PBAT可降解塑料系列产品,进一步提升自身盈利能力。此外,中国石化本次收购的仪化东丽合资公司具有2.3万吨/年技术超前、品质领先的PET产能,产品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子等领域,而目前国内特种功能聚酯薄膜依赖进口、价格高昂,未来进口替代需求巨大。
【化 工】斯尔邦石化二期丙烷产业链项目首批主装置中交(2021-12-06)
12月6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11月30日,在江苏连云港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斯尔邦石化二期丙烷产业链项目建设迎来关键性节点:项目空分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并顺利完成26万吨/年丙烯腈以及配套的污水处理装置、火炬系统、消防泵站、化学品库、公辅变电所等主项的中交,项目正式进入生产准备阶段。斯尔邦石化二期丙烷产业链项目是盛虹集团加快新能源新材料战略转型、不断完善高端产业链的重点关键项目,也是实施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优化产业布局、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骨干项目。项目于2020年3月启动建设,计划分阶段推进:第一阶段建设1套70万吨/年丙烷脱氢装置、1套26万吨/年丙烯腈装置、1套9万吨/年MMA装置等主体生产装置及附属配套设施;第二阶段建设1套26万吨/年丙烯腈装置、1套9万吨/年MMA装置、1套21万吨/年SAR装置等主体生产装置及附属配套设施。本次中交装置是斯尔邦石化的第三套丙烯腈装置,投产后公司丙烯腈整体产能将由52万吨/年提升至78万吨/年,跃居国内第一。
【点评】丙烯腈是国家发展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生产碳纤维、ABS树脂/塑料、丁腈橡胶、腈纶等。自2016年首套装置投产以来,斯尔邦作为国内丙烯腈行业的核心供应商,目前保障了我国碳纤维生产企业50%以上的原料供应。丙烷产业链项目全面投产后,斯尔邦石化的丙烯生产工艺路线将进一步丰富,丙烯腈整体产能规模将达到104万吨/年,成为盛虹集团“三大百万吨级产业项目”规划中首个全面落地项目。
【化 工】2021中国石油和化工上市公司500强、市值500强公布(2021-12-06)
12月6日,中国化工报讯,11月29~30日,2021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发布会在线上举行。会议首次发布2021中国石油和化工上市公司500强和上市公司市值500强。2021中国石油和化工上市公司500强企业排行榜中,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新奥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居前十强。2021中国石油和化工上市公司市值500强企业排行榜中,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恩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龙蟒信利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位居前十强。
【点评】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受到明显冲击。国内资本市场石油和化工上市企业500强主要经济指标除主营收入下降外,实现利润比上年增长38.58%,所有者权益比上年增长4.36%,研发费用比上年增长1.96%,资产总额比上年增长3.08%,员工总数增长1.25%,纳税总额增长20.5%,保持稳步上升的态势。这些数据的变化均好于同
【化 工】2021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发布(2021-12-06)
12月6日,中国化工报讯,11月29日,2021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发布会暨双循环新格局下石油和化工大企业的机遇与挑战高峰论坛在线上举办。会上发布了2021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综合类企业)、2021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独立生产、经营企业)、2021中国石油和化工上市公司500强企业排行榜和2021中国石油和化工上市公司市值500强企业排行榜四大榜单。在2021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中,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仍分别稳居榜单第1名和第2名,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升至榜单第3名和第4名,而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则由去年第3名降至榜单第5名。今年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榜单的明显变化是:有约100家多年入围的能源、基础化工原料企业退出榜单。其产品大都处于相关产业链的中低端,产能过剩或同质化现象严重,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承受了巨大压力,因改革重组或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而退出。同时,今年又有相同数量的新鲜血液加入榜单,对于战略管理创新的持续关注令这些企业发展远超预期。其中有杭州福斯特应用材料股份公司、内蒙古久泰新材料科技公司等化工新材料企业;还有高性能特种橡胶、纤维、电子化学品等专用化学品生产企业;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公司、京博农化科技股份公司等科技型涉农企业也闪耀其中。
【点评】今后10年将是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向强国跨越的关键期。石油和化工企业应充分认清发展环境的全新变化、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现状与差距,加快提升面向未来的战略创新能力,牢牢把握面向未来的市场销售额、创新能力、生产效率、资产流动性和现金流、盈利能力五大绩效指标。
【化 工】山东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增资扩股(2021-11-29)
11月29日,山东能源官微讯,11月22日,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推进会议暨签约仪式在济南举行。签约仪式上,南山集团、山东能源、万华实业、华鲁集团负责人共同签署公司《章程》,南山集团、山东能源、万华实业、华鲁集团、裕龙石化负责人共同签署《增资扩股协议》。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拟建设200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主要配置1000万吨/年常压蒸馏装置和10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装置、轻烃回收装置、脱硫脱硫醇装置、渣油加氢装置等炼油工艺装置,300万吨/年乙烯、300万吨/年混二甲苯以及下游深加工装置。2020年10月24日,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正式开工。项目作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的典范,其建设将带动山东省地炼产业整合。
【点评】该项目是国家调整优化石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部署,是山东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战略的标志性工程。项目将按照“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发展要求,以炼化一体化为发展主线,构建纵向关联、横向耦合、上下游协调发展的产业链,形成石化产业的强矩阵发展模式,加快新工艺、新技术的产业应用,促进传统石化向精细化工、新型化工转变,实现产业链低端向高端迈进。
【化 工】平煤神马与英威达签订20亿美元己二腈采购协议(2021-11-29)
11月29日,烯烃及高端下游讯,11月6日,在中国上海举办的世界第4届进口博览会上,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有限公司与美国公司Invista(China)签订了河南代表团在本次进博会上,涉及金额最大的原材料购买协议,该协议合计金额20亿美元(按照11月6日人民币与美元汇价计算,总金额高达127亿9,840万元人民币),将足以满足该集团近5年内对该类原材料的需求。随着这份采购价值百亿以上的尼龙66中间体一一己二腈,也就是神马尼龙工业制造中最为关键的且现有技术被欧美发达国家全面垄断的重要核心原材料的采购协议与美企巨头的正式签订,一下子解决了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未来5年来的原材料燃眉之急,为进一步巩固和夯实该集团在尼龙化工生产行业,特别是轮胎工业丝等世界第一,亚洲第一等多个优势项目的龙头老大地位奠定了基础。该购买原材料合同项下的相关产品主要用于通过深加工,制成工程塑料、高端纤维,并再次返销到全世界40多个国家,将促使平煤神马集团进一步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
【点评】长期以来,我国尼龙66自给率一直偏低,主要原因是核心原材料己二腈技术未实现突破。2019年以前国内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生产己二腈,己二腈长期以来依赖进口,始终受到国外跨国公司控制,严重限制和影响了尼龙产业发展和产品竞争力。2019年7月,华峰建成了国内首套产业化的5万吨/年己二腈生产装置,这是国内首个己二腈工业化生产项目,也是首个采用民族自有技术研发的己二腈生产项目。平煤神马也与国内多所科研院校研究所进行联合科技攻关,最终完成了已二腈工业化生产的技术攻关,取得了己二腈工业化生产的自主知识产权,并注册成立河南神马艾迪安化工有限公司,采用国际先进的丁二烯直接氢氰化合成己二腈技术建设20万吨/年(一期5万吨/年)己二腈项目,项目总投资11.9亿元,预计2022年投料试车。
【化 工】2021长三角百强企业出炉,9家化企上榜(2021-11-29)
11月29日,中国化工报讯,11月18日,由长三角三省一市企业联合会共同发布的2021长三角百强企业排行榜出炉。上汽集团、阿里巴巴、恒力集团、中国宝武、苏宁控股位列榜单前五。长三角石油和化工行业的表现十分亮眼,有9家企业入围百强,营业收入达1.96万亿元。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位居第3,比去年上升1位;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15,上升5位;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18位,上升1位;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19位,上升4位;传化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50位,上升11位;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石油分公司排名第60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排名第68位;桐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82位;三房巷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92位。数据显示,长三角百强企业2020年营业收入创下新纪录,达到17万亿元,同比增长1.3万亿元,增长率8.28%。平均每家企业营业收入规模达1698.9亿元,“千亿俱乐部企业”达57家,有23家企业跻身世界500强,比上年增加2家。按上榜百强企业数量计,浙江最多,达到36家,比上年增加1家;上海次之,达到32家,比上年增加2家;江苏为23家,比上年减少3家;安徽9家,与上年持平。从营业收入合计数看,上海最高,达67740.9亿元,浙江、江苏、安徽分别为52109.8亿元、39237.7亿元和10796.7亿元。上海上榜企业的平均营收规模约为2116.9亿元,明显高于苏浙皖上榜企业。
【点评】长三角百强企业中民营企业有58家,其2020年合计营业收入为90507.8亿元,增长率达到11.76%。民营企业营业收入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平均增长幅度,说明长三角民营经济发展继续保持着旺盛活力。
【化 工】PVC助剂细分龙头瑞丰高材近期扩张动作不断(2021-11-22)
11月22日,中国化工报讯,作为聚氯乙烯(PVC)助剂细分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之一,山东瑞丰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瑞丰高材”)近期扩张动作不断:4万吨/年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MBS)抗冲改性剂项目二期工程计划今年11月底竣工试生产;原3万吨/年MBS生产线正在改造中;在建6万吨/年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项目临近完工。瑞丰高材深耕PVC助剂20年,除了不断扩大产能、提高规模优势,还狠抓现有产品的优化改良工作,不断满足客户需求。MBS抗冲改性剂具有高抗冲、高透明、相容性好等特性,广泛应用于PVC透明片材、管材、磁卡材料以及功能膜材料等。瑞丰高材现有MBS抗冲改性剂年产能5万吨,为国内最大;同时,在建年产4万吨MBS抗冲改性剂项目二期工程(2万吨/年)也临近完工。值得注意的是,单套2万吨/年MBS装置是目前国内单套生产能力最大的装置,系统能源有效配置,节能降耗效果明显。二期项目投产后,公司MBS抗冲改性剂的市场地位将进一步稳固。在夯实传统PVC助剂市场地位的同时,瑞丰高材还积极研发产业链内的工程塑料助剂。目前公司厂区原3万吨/年MBS抗冲改性剂产线正在进行技改,预计年底完成后将形成年产3万吨工程塑料助剂相关产品的生产能力。工程塑料助剂技术壁垒较高,目前盈利水平显著高于PVC助剂,市场呈紧缺状态,拓展工程塑料助剂产品有助于推动瑞丰高材塑料助剂业务的转型升级。
【点评】瑞丰高材通用塑料PVC助剂产能已从上市前的5万吨/年跃升至目前的16万吨/年,产品类别丰富。2018年瑞丰高材获得工信部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拥有40余项国家专利,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化 工】贵州能化20万吨/年聚乙醇酸(PGA)技术许可签约(2021-11-22)
11月22日,中国化工信息周刊讯,11月,贵州能化与上海浦景化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贵阳举行一期20万吨/年聚乙醇酸(PGA)技术许可合同签约仪式。该项目作为中国石化推进煤化工前沿技术向工业化进军的示范性项目,规划50万吨/年PGA,其中一期计划2024年建成,PGA规模20万吨/年,总投资123.32亿元;二期计划2026年建成,PGA规模30万吨/年,总投资114.36亿元。此前,2020年11月25日,中石化和贵州省签订《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出中国石化在贵州织金县规划建设50万吨/年PGA项目。2021年7月6日,中国石化贵州50万吨/年PGA项目一期工程开工仪式在毕节市织金县举行。相对于市场上主流的PBAT/PLA等可降解塑料而言,目前PGA材料价格比较高,市场供应量也较小。在这些可降解塑料主流品种中,聚乳酸技术难度高,国内产能不足,价格高企;PBAT虽然规划产能巨大,但严重受制于上游原料BDO供应不足;而PBS则同时受制于上游原料BDO和丁二酸。在此背景下,原料供应充足,拥有巨大产能潜力的聚乙醇酸(PGA)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除了贵州能化之外,国内多家企业也相继宣布在该领域布局。其中,通辽金煤和上海浦景都有工业化装置试产。
【点评】PGA是一种单元碳数最少、具有可完全分解的酯结构、降解速度最快的脂肪族聚酯类高分子材料,是目前已知的降解性能最好的高分子材料之一,也是少数几种在海洋环境中快速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其降解的产物为水和CO2,对环境无害,对于解决目前严峻的白色污染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同时,PGA在人体内可降解,可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化 工】埃克森美孚:全面推进广东惠州化工综合体项目(2021-11-22)
11月22日,中化新网讯,埃克森美孚11月8日宣布,公司已作出最终投资决策,全面推进位于广东惠州大亚湾石油化学工业区的投资数十亿美元的化工综合体项目。该化工综合体将生产应用于包装、汽车、农业以及卫生和个人护理消费品的高性能聚合物。作为埃克森美孚推进气候解决方案持续投入的一部分,将采用行业领先的技术来提高能源效率。项目契合中国国家石化产业发展方向,包括自给自足减少进口依赖,多样化的原料来源,以及更具竞争力的技术升级,将有助于满足中国市场对高性能化工产品需求的增长。目前,项目的施工作业正在进行中,包括灵活性进料蒸汽裂解联合装置,三条高性能聚乙烯生产线和两条差异化的聚丙烯生产线。蒸汽裂解装置的额定乙烯产能为每年160万吨。主要的大宗产品包括:120万吨/年茂金属聚乙烯、47万吨/年高压聚乙烯、42万吨/年抗冲聚丙烯、42万吨/年均聚聚丙烯等。11月16日,总投资约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全面启动建设。启动仪式在广东惠州、北京和美国休斯敦三地同时举行。
【点评】埃克森美孚广东惠州乙烯项目,是美国企业在华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采用原油直接裂解制烯烃技术及先进、环保、成熟的专有工艺,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聚烯烃产品。项目原料为原油,将建设原油脱盐、乙烯及下游深加工项目,一期将建设120万吨/年原油制乙烯及下游产品生产装置,预计2023年建成投产;二期将建设第二套120万吨/年原油制乙烯及下游产品生产装置。从项目提出到签订协议,用了不到16个月的时间;从列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修订版)》首批储备项目到获得一期项目核准,用了不到17个月的时间。埃克森美孚惠州项目的建成将填补我们国内高端化工品市场的空白,助力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
【化 工】中国中化举办第四届进博会专场签约活动(2021-11-15)
11月15日,化工在线讯,11月5日,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中化)在上海举办专场签约活动并发布交易成果。这是新公司在今年5月8日正式揭牌成立后首次以中国中化名义参加并举办签约活动,与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29家合作伙伴签订合作协议,签约数量和涉及范围均创新高。在采购侧,中国中化主要采购高品质原油、天然气、甲醇、化工原料及数字化服务等。在销售侧,中国中化积极组织旗下海外企业法国安迪苏、法国埃肯有机硅、意大利倍耐力和德国克劳斯玛菲参展,给中国客户带来行业领先的动物营养、化工新材料、高端轮胎、智能化装备等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创新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中国中化董事长、党组书记宁高宁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劲韧性,在中国经济内生动力依然强劲的背景下,面对“双碳”战略推进带来的绿色发展机遇,作为全球规模领先的综合性化工企业,中国中化与海外合作伙伴在此次进博会上加大合作力度,紧密围绕绿色低碳以及中国产业和消费升级的主旋律,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强化产业链协同,构建更加多元的业务“朋友圈”和产业“生态圈”。通过参加此次进博会,不仅有效助力中国中化打造科技驱动的创新型企业和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化工企业,也将带动更多海外合作伙伴携手共进、互利共赢,分享中国发展机会。
【点评】在本届进博会上,中国中化充分发挥全球布局、国际化运营的优势,一方面,通过从全球引入高品质能源、清洁能源和石化原料等,保障国内能源供应和生产企业原料供应,以优质进口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另一方面,着力将公司海外企业资源与中国市场相结合,推动旗下海外企业与国内产业链上下游全方位协同合作,促进化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为中国客户带来创新产品、技术与解决方案,实现双赢与共同成长。
【化 工】出资26.5亿,东方盛虹获取盛虹炼化的绝对控制权(2021-11-15)
11月15日,巨潮资讯网讯,11月6日,东方盛虹公告称,公司于11月5日在苏州、连云港分别与东吴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及江苏方洋集团有限公司、连云港市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连云港市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连云港碱业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国际物流园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关于连云港盛虹炼化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财产份额转让协议》。本次交易标的为东吴创投、方洋集团、金控集团、工业投资、港控集团、碱业公司、物流园投资分别持有的连云港盛虹炼化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9.996%、40.00%、12.00%、12.00%、6.00%、6.00%、4.00%财产份额。根据公告显示,公司将合计出资人民币265,150万元受让上述交易对手方合计持有的连云港盛虹炼化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基金”)89.996%财产份额。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作为基金的有限合伙人将持有其99.996%财产份额,东吴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基金的普通合伙人将持有其0.004%财产份额,基金将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点评】该基金成立于2019年7月,主要从事股权投资业务,于2019年8月在中国证 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私募投资基金备案(备案编码:SGX418)。基金的投资目标仅限于对公司的二级控股子公司盛虹炼化(连云港)有限公司(简称“盛虹炼化”)及其实际运营的盛虹炼化16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进行股权投资。截至公告日,基金尚未实现营业收入,对外投资仅1家公司盛虹炼化,持股比例为10.98%。
【化 工】山东硅科与德国瓦克合资项目签约(2021-11-15)
11月15日,济宁新材料产业园区讯,为助推园区企业提档升级,园区鼓励入驻企业积极挂大联强,实现跨越式发展。10月27日,山东硅科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德国瓦克在济宁举行了以“携手同行、悦见未来”为主题的合资项目签约仪式。德国瓦克作为全球化工100强,拥有百年成功发展经验,作为半导体、多晶硅、聚合物、专用化学品和有机硅等核心业务领域的领导者,瓦克凭借其在创新化学和新型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始终走在行业前列。此次山东硅科与德国瓦克的合作,将使双方在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扩展有机硅业务、技术合作、资金融通等方面实现互利互惠、共赢发展。对于园区做强存量、助企攀登、挂大联强、加速招引外资项目也具有重大意义。
【点评】山东硅科新材料有限公司2013年入驻济宁新材料产业园,是一家致力于研发生产硅烷偶联剂及有机硅系列产品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最大的硅烷偶联剂及有机硅生产厂商之一。公司研发新产品20多种,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主营产品功能性硅烷产品位居国内前三,其中长链烷基、环氧基、乙烯基硅烷居全国首位。2020年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山东省瞪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