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工】拟建12万吨BDO项目,神马拓展新赛道(2022-07-04)
7月4日,中国化工信息周刊讯,6月23日,神马股份公告称,公司拟和鄂托克旗建元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鄂托克旗维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设立鄂尔多斯市神马建元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8亿元,其中公司以现金方式出资1.87亿元,占注册资本39%。项目主要装置规模:12万吨/年BDO装置;BDO装置配套的25万吨/年甲醛合成(37%wt)装置,3.96万吨/年乙炔发生装置。项目建设期2年,总投资约15.56亿元,其中建设投资约14.69亿元。公司表示,此次利用项目所在地原料和成本优势建设年产12万吨BDO项目,符合公司向高附加值产品延伸的经营方向。公司还同时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拟建立合资公司鄂尔多斯市神马建元尼龙化工有限公司,公司控股子公司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现金出资5.1亿元,占注册资本的51%,鄂托克旗建元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以现金出资4.9亿元,占注册资本的49%。合资公司成立后拟投资建设30万吨/年己二酸项目。在此前的6月10日,鄂托克旗人民政府、鄂托克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中国平煤神马集团、鄂托克旗建元集团共同签订合作项目入园协议。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和建元集团共同投资建设年产120万吨精己二酸项目、60万吨BDO项目、30万吨粗苯精制项目、2GW新能源发电项目,计划总投资320亿元。
【点评】近年来,受可降解材料、新能源电池和氨纶的强劲需求带动,BDO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百川盈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BDO市场价格达到3.1万元/吨,较年初上涨147%,成为2021年化工板块涨幅最高的产品之一。
【化 工】最新世界橡胶机械30强:13家中国企业上榜,4家挺进前十(2022-06-27)
6月27日,中国化工报讯,《欧洲橡胶杂志》(ERJ))2022年5/6期合刊公布了2021年度全球橡胶机械行业报告。始于2018年的世界橡胶机械行业下降走势在2021年上半年扭转,下半年迎来全面增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企业在30强中占据13席,在前10强占据4席。报告显示,橡机订单向头部企业集中明显,行业集中度提高,呈现强者愈强现象。橡机行业投资信心较高,订单充足,很多企业计划扩大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从目前订单看,世界橡机行业2022年有望继续向好。2021年世界橡机排名按2021年销售收入排名。今年世界橡胶机械制造商排名变化相对较大。前三甲的位置相对前几年彻底换位,冠军三年三易其主。荷兰VMI公司以56.4%超大幅度增长,以4.732亿美元坐上世界橡机的首席。软控股份增长24.4%,以4.644亿美元依旧屈居第二。德国HF公司下降15%,以3.135亿美元列第三。前10强的橡机企业中,中国4家,德国3家,日本1家,荷兰1家、芬兰1家。前30强的橡机企业中,中国有13家、德国5家、日本2家、意大利3家、荷兰、澳大利亚、以色列、土耳其、美国、芬兰及印度各1家。
【点评】世界橡胶机械销售收入自2018年处于下降通道,但2021年销售收入增长14.1%,反弹明显,总体达到2018年水平。30强企业可比较数据共26家,其中17家增长,8家下降,1家不变。在前10强中7家增长,2家下降,1家不可比较。橡机企业销售收入增长为主流。
【化 工】首套采用国产技术的PDH装置投产(2022-06-27)
6月27日,化工在线讯,6月19日,濮阳市远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濮阳远东科技”)15万吨/年PDH装置开车成功,属于国内首套采用自主技术的PDH装置。据悉,该PDH装置总投资11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到10亿元,利税2.2亿元。这套PDH装置采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的ADHO工艺,无毒无腐蚀性的非贵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环保型催化剂,并为之配套开发了高效循环流化床反应器,成功实现脱氢反应、催化剂烧焦再生连续进行,填补了国内空白。该技术优势主要如下:将完成国内首套丙烷脱氢完整技术的国产化,突破国外技术对中国的垄断;本方案的投资成本和运转成本均低于国外技术,经济效益明显;由于使用了绿色环保型烷烃脱氢催化剂,因此具有明显安全环境效益发展优势。据悉,该公司计划投资40亿建设75万吨/年的PDH二期项目,二期全部投产后,公司PDH产能将达到90万吨/年。
【点评】据介绍,该PDH装置可为巴德富提供原料,巴德富是全球丙烯酸乳液的行业龙头,其位于濮阳县的巴德富(濮阳)新材料产业园,于1月4日正式开工建设。PDH项目建成将有助于濮阳市打通丙烯-丙烯酸/酯-丙烯酸乳液-绿色涂料产业链。
【化 工】中石大(华东)和中石化推动己二腈国产技术向工业应用转化(2022-06-27)
6月27日,石油和化工园区讯,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的王波副教授与中国石化旗下某炼化分公司签订了“丁二烯氢氰化法生产己二腈成套技术开发”协议,正式启动该技术工业应用转化。王波副教授开发的己二腈创新生产工艺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拥有丁二烯与氢氰酸直接氰化反应制取己二腈的全套技术工艺包,包括全流程工艺技术、设备设计、过程安全防护、在线分析检测等。他还开发了甲醇氨氧化生产氢氰酸的全套生产工艺技术,并发明了氢氰酸的工业在线检测技术,与美国天然气安氏法相比具有成本优势。在催化剂体系方面,王波研发出丁二烯和氢氰酸反应制取己二腈的高活性、高选择性金属有机催化剂体系,实现了催化剂的高效回收、循环利用。该技术突破了催化体系、反应器、分离提纯、设备选型等方面存在的技术壁垒。与业内现有的己二酸氨化法、丙烯腈电解法相比,该技术具有更高收率、更低成本、环境友好等显著优势。同时在工艺技术、设备、分析检测、原料制备上取得了创新和突破目前,此项己二腈创新生产工艺已完成了模块化连续小型工业示范装置验证。经中石化组织专家评审,同意启动万吨级工业生产装置建设项目。
【点评】近年来尽管尼龙66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但尼龙66产业在全球却呈现寡头垄断格局,其关键点在于原材料己二腈的配套。受制于关键原料己二腈,国内尼龙66对外依存度近30%,己二腈制备成为我国新材料领域的“卡脖子”技术,丁二烯直接氰化法生产己二腈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连续列入“五年计划”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项目,以推动己二腈技术的国产化进程。
【化 工】中国中化电商平台正式上线(2022-06-20)
6月20日,中国中化讯,6月16日,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中化)在京举行电商平台发布会,中国中化电商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作为全球规模领先的综合性化工企业,以及唯一一家以化工为核心主业的中央企业,中国中化将充分发挥产业与技术优势,以下游应用市场为导向,为行业客户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作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品电商平台之一,中国中化电商平台整合了公司旗下近100家生产企业的8000多个产品及6万多个牌号,形成了包括农业和动物营养、交通运输、电子电气、新能源、建筑与基础设施、环境工程、医疗与健康、美容与个人护理、皮革纺织、机械制造、能源化工、基础化学品等12大类行业解决方案和126个应用解决方案,以及金融、物流、检测、商务、工程、咨询等6大服务专区的产品服务体系,覆盖了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石油化工、环境科学、橡胶轮胎、机械装备、产业金融等各业务板块。截至目前,平台已汇聚了近10万家活跃的企业级认证客户。针对客户和市场需求,中国中化电商平台紧紧围绕“精细化管理、精准化营销”目标,依托公司在综合性化工领域丰富的产品体系和资源禀赋,发挥旗下企业矩阵的协同优势,以行业应用及解决方案为主线,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和便捷友好的交易体验,为客户创造价值。
【点评】中国中化电商平台的上线,对中国中化和行业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中国中化成立之后,着力推动整合协同、向客户和社会打造统一展示中国中化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的窗口。该平台不仅提供商品,还提供社区交流、趋势信息和行业服务。不仅是中国中化的电商平台,同时也是服务和引领中国化工行业发展的电商平台。
【化 工】投资157亿,桐昆股份拟启动两大化工项目(2022-06-20)
6月20日,巨潮资讯网讯,近日,桐昆股份公告,拟启动两项化工项目。作为民营大炼化企业,此次公司投建项目涵盖产业链上游的乙二醇,以及下游的化纤产品,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产业链。其中,桐昆股份拟投99.42亿元建设天然气制乙二醇项目,拟投57.65亿元建设轻量舒感功能性差别化纤维项目。两化工项目合计拟投入约157亿元。项目建设年限均为3年。两份公告中,桐昆股份均表示,是“考虑到公司的后续发展,并为提升今后企业的盈利能力,优化各项资源配置”。具体来看,乙二醇项目,桐昆股份将启动旗下新疆中昆新材料公司为建设单位,厂址位于新疆巴州库尔勒石油石化产业园区。该项目拟以天然气为原料,脱硫净化后,通过POX转化生产合成气,经过NCMA脱除二氧化碳,然后进入深冷分离和变压吸附分离出其中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分别送草酸二甲酯装置和乙二醇装置生产乙二醇,最终形成年产120万吨乙二醇的产能。从公司对乙二醇的需求来看,桐昆股份现已具备1000万吨原油加工权益量、420万吨PTA、810万吨聚合、860万吨涤纶长丝年生产加工能力。预计到“十四五”末,聚酯产能可达1000万吨/年。按此推算,桐昆股份“十四五”末乙二醇需求将超过300万吨/年。
【点评】目前桐昆股份聚酯所需原料乙二醇全部依赖市场采购。传统的乙二醇生产方法是走石油化工路线,即由石油加工得到乙烯,乙烯氧化生成环氧乙烷,环氧乙烷进一步水合生产乙二醇。基于此,公司认为,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的日渐短缺,开辟新的工艺路线已成为当务之急。
【化 工】中泰化学终止收购美克化工,拟投51.16亿自建30万吨BDO产能(2022-06-20)
6月20日,巨潮资讯网讯,6月7日,中泰化学公告称,决定终止购买美克化工75.89%股份。今年2月,中泰化学一度计划通过收购美克化工跻身BDO龙头行列,当时披露的预案显示,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购买美克化工75.89%股份。按照中泰化学预计,此轮交易完成后美克化工将以BDO为产品的产业链将注入上市公司,届时公司将具备年产27万吨BDO、62万吨甲醛(用于生产BDO)、17万吨甲醇(用于生产BDO),跻身我国BDO行业龙头行列。不过鉴于近期资本市场环境变化较大,交易各方在交易方案、交易核心条款等方面仍存在分歧,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中泰化学决定终止收购美克化工75.89%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这一交易最终告吹。随着终止收购美克化工,中泰化学将投建扩产的目光放在了新项目上。6月8日,中泰化学公告称,控股子公司金晖兆丰的全资子公司新疆中泰金晖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年产30万吨BDO(1,4-丁二醇)项目,预计建设周期为27个月,工程总投资51.16亿元。项目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产业园区新区,规划建设12万吨/年电石乙炔、3×10万吨/年BDO、3×24万吨/年甲醇制甲醛、28,000Nm3/h天然气制氢装置。中泰化学表示,BDO作为生产生物可降解塑料所需的主要原料,近年来在其新兴下游产品PBAT/PBS及传统下游产品PTMEG等带动下,呈现供应紧缺、价格暴涨的态势。金晖科技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建设该项目,有助于公司化工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巩固产业优势及行业领先地位。
【点评】中泰化学拥有完整的煤炭-热电-氯碱化工-粘胶纤维-粘胶纱上下游一体化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在中泰化学主营的传统氯碱化工板块中,产品电石是BDO的重要原料。BDO是生产生物可降解塑料所需的主要原料。近年来在下游产品需求增长带动下,BDO呈现供应紧缺、价格暴涨的态势。
【化 工】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榜单发布,部分石化企业上榜(2022-06-13)
6月13日,中国化工报讯,6月1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榜,包括“上市公司丰厚回报榜单”和“上市公司真诚回报榜单”各200家。通过梳理榜单发现,实施分红的上市公司数量、分红预案的总额均逐年提高,且多家石化企业在列。从分红总额来看,发布2021年度现金分红预案上市公司共3170家,比2020年、2019年实施分红的公司数量分别增长4.9%、17.7%。2021年现金分红预案总额超1.5万亿元,比2020年、2019年分别增长1.4%、13.6%。2008~2021年,连续5年分红的上市公司数量占比从24%提升至50%,连续10年分红上市公司占比从4%提升至32%。从榜单情况来看,上市公司丰厚回报榜单入选公司2021年的现金分红总额占全体A股公司分红总额的63.55%,2019~2021年3年累计现金分红总额占全体A股公司分红总额的66.67%。具体来看,在上市公司丰厚回报榜单中,石化企业有万华化学、恒力石化、鲁西化工、新和成、广汇能源、荣盛石化、华鲁恒升、上海石化、中国化学、合盛硅业、恒逸石化、华峰化学等。其中,万华化学、恒力石化、鲁西化工位居前100名,分别排名第34位、第37位、第79位。在上市公司真诚回报榜单中,石化企业有上海石化、鲁西化工、三房巷、吉华集团、奥克股份、龙佰集团、诺普信等。其中,上海石化、鲁西化工位居前100名,分别排名第57位、第95位。值得一提的是,有40家同时入选两个榜单,其中石化企业有2家,分别是鲁西化工、上海石化。
【点评】上市公司丰厚回报榜单以近一年和近三年的现金分红总额为主要指标;上市公司真诚回报榜单以近一年和近三年的股利支付率为主要指标。通过榜单发布,旨在引导上市公司结合自身发展阶段和资金状况,通过现金分红等方式回报投资者,有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培育资本市场长期投资理念,增强资本市场活力和吸引力。
【化 工】总投资420.7亿,中沙古雷乙烯项目获核准批复(2022-06-13)
6月13日,石油和化工园区讯,日前,总投资420.7亿元的福建古雷15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深加工联合体项目——中沙古雷乙烯项目,正式获得福建省发改委核准批复,标志着福建省迄今一次性投资最大中外合资项目正式落地漳州古雷开发区,并将加速进入开工建设实施阶段。该项目作为国家重大外资第三批专班项目、国家第二轮中沙产能与投资合作重点项目,由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福建能化集团和漳州九龙江集团按51%:25%:24%股比合资建设,将在古雷石化基地投资建设并运营一座世界级大型石化联合体,建设一套年产150万吨乙烯装置,同时配套建设一系列下游生产装置。主要产品包括乙烯焦油、裂解碳五、丁二烯、苯乙烯、甲苯、环氧乙烷、一乙二醇、二乙二醇、聚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等。
【点评】该项目采用多项全球先进技术,多项专利技术为国内首次采用,填补国内空白。项目的能源利用、三废排放、CO?排放指标大大优于同行业先进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具有经济效益好、高端产品多、能耗排放少、装置规模大、下游带动强等特点。
【化 工】2022全球化工品牌25强:荣盛、恒力、恒逸、万华上榜(2022-06-13)
6月13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日,世界知名的品牌金融咨询公司Brand Finance发布了2022全球最有价值化工品牌25强(Chemicals 25 2022)。巴斯夫、沙特基础工业公司、LG化学位居前三位。中国化工品牌有4个进入25强,并且首进前十强。荣盛石化位居第8位,恒力石化位居14位,恒逸石化位居22位,万华化学位居23位。巴斯夫以83亿美元的价值,连续第八年蝉联全球最具价值化工品牌的头把交椅。巴斯夫15%的品牌价值增长主要归功于收入的改善和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降低。荣盛石化的品牌价值今年实现了非常强劲的增长,增长43%至23亿美元,排名跃升至第8位。英国英力士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化工品牌,品牌价值增长了60%,达到15亿美元,首次进入25强就位居第17位。上榜的25大化工品牌总价值591亿美元。其中,4个德国品牌价值149亿美元,5个美国品牌价值123亿美元,4个日本品牌价值81亿美元,4个中国品牌价值65亿美元。
【点评】在新冠疫情大流行初期,化工行业的品牌价值遭受了巨大损失,随着全球经济恢复增长后,大多数顶级品牌现在的估值都高于疫情前的估值。
【化 工】华峰集团收购美国杜邦旗下生物基业务(2022-06-06)
6月6日,中国化工报讯,6月1日,华峰集团收购美国杜邦旗下剥离出的生物基产品相关业务及技术正式完成交割。这是目前为止华峰集团规模最大的一笔海外并购交易。本次华峰集团收购杜邦旗下业务的资产,主要包括其在美国的两个生产基地。一个是杜邦合资的位于美国田纳西州的生产基地,拥有Susterra和Zemea两个世界知名品牌,主要业务是研发、生产和销售可以生产高性能的聚酯塑料并使其具有易于自然循环的可生物降解特性的生物基PDO。并购的另一个生产基地,是杜邦位于美国北卡罗纳那州的Sorona业务核心制造工厂,主要产品是以Sorona品牌出售的具有性能优势的一种环保型纤维材料生物基特种聚酯(PTT),此类技术是由杜邦于2000年首次开发和商业化,其面向的应用领域主要是服装和地毯行业,其他小规模应用市场也包括汽车和包装。此次跨国并购背后,是华峰集团“十四五”加速产业国际化、产品环保型战略的具体实施。华峰集团董事长尤飞宇表示:“全球产业竞争下,本次海外并购,不仅是我们企业配置国际资源、重构生物基材料产业链及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的战略部署,也是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的一种方式。”
【点评】这次收购的生物基PDO与PTT等产品,无论是技术或是市占率,都在全球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PDO是生产PTT的主要原料,PTT经过加工可以合成纤维和工程塑料,而PTT凭借其优异的特性,受到服装、地毯、电子/电气、汽车、器具和家具等行业的青睐,且目前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未来市场空间前景广阔。
【化 工】桐昆股份近百亿元投资天然气制乙二醇项目(2022-06-06)
6月6日,巨潮资讯网讯,5月31日,民营大炼化企业桐昆股份公告,拟启动天然气制乙二醇和功能性差别化纤维两大项目,合计拟投入约157亿元。桐昆股份决定启动新疆中昆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中昆新材料)2×60万吨/年天然气制乙二醇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约99.4亿元,一期投资49.4亿元。建设年限为3年,一期两年、二期叠期建设。项目建设厂址位于新疆巴州库尔勒石油石化产业园区,以天然气为原料,脱硫净化后,通过POX转化生产合成气,经过NCMA脱除二氧化碳,然后进入深冷分离和变压吸附分离出其中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分别送草酸二甲酯装置和乙二醇装置生产乙二醇,最终形成年产120万吨聚酯级乙二醇的产能。桐昆股份表示,建设高水平的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丰富公司的产业链,不仅可以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壮大,降低用于聚酯生产的原料乙二醇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还将有力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点评】目前,桐昆股份具备1000万吨原油加工权益量、420万吨PTA、810万吨聚合、860万吨涤纶长丝年生产加工能力。预计到“十四五”末,聚酯产能可达1000万吨/年。按此推算,桐昆股份“十四五”末乙二醇需求将超过300万吨/年。目前桐昆股份聚酯所需原料乙二醇全部依赖市场采购。传统的乙二醇生产方法是走石油化工路线。桐昆股份表示,采用天然气作为生产乙二醇的原料,对于我国能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对石油的依赖、缓解乙烯供应量的不足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鼓励要求。
【化 工】恒力石化调入上证50指数(2022-06-06)
6月6日,石油和化工园区讯,5月29日,恒力石化传出信息,经指数专家委员会审议,上证50指数更换5只样本,恒力石化调入指数,此举意味着恒力石化的行业龙头地位凸显。据悉,此次调整为指数样本的定期例行调整,定期调整方案将于6月10日收市后正式生效。5月2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宣布将调整上证50、上证180、上证380、科创50等指数样本,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同时宣布将调整沪深300、中证500、中证香港100等指数样本。上证50指数是以上证180指数样本为样本空间,挑选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证券作为样本,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龙头企业的整体表现。除上证50指数,恒力石化当前也是上证180、沪深300、上证100、MSCI中国A股等170多个交易所指数的成分股。恒力石化从化学纤维行业起步,逐个解决化工行业“卡脖子”的材料瓶颈,向上游石化、炼化、煤化一体化平台纵向迈进,同时横向持续发展差异化纤维、功能性薄膜、环保型塑料、锂电隔膜等新材料产业,进而具备了“油、煤、化”融合的“大化工”平台支撑和“丝、膜、塑”兼具的“新材料”研发积累。作为A股民营炼化及化工新材料龙头企业,自2016年上市以来短短六年时间,恒力石化完成了营收从200亿到2000亿、净利润从10亿到150亿的质的飞越。本次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将恒力石化纳入上证50指数,是对恒力石化过去成绩的肯定,也是对恒力石化未来发展的鞭策。
【点评】恒力石化以2000万吨炼化、500万吨煤化工和150万吨乙烯加工能力为起点,不断“完善上游、强化下游”,推动基于化工新材料的全产业链打造与稀缺产能建设,“由上而下”持续发力。作为行业领先的平台型化工新材料研发与制造企业,恒力石化未来将充分利用上游平台化产出的完整原料资源与系统耦合优势,不断做长、做深和做精下游的化工新材料业务板块。
【化 工】巴斯夫湛江项目又获新进展(2022-05-30)
5月30日,中国化工信息周刊讯,巴斯夫(广东)一体化项目又迎新进展。近日,受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委托,省环境技术中心于5月15日~16日召开巴斯夫(广东)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专家评审会议。经过两天的讨论和评审,与会专家和单位一致同意通过了巴斯夫(广东)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技术评审。下一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将按照规定程序对巴斯夫(广东)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批,并尽快批复。此前的1月13日广东省能源局发布了《巴斯夫(广东)一体化项目》节能报告的审查意见,认为该一体化项目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和建设方案符合国家相关节能法规及节能政策的要求,原则同意该项目节能报告。巴斯夫(广东)一体化项目是中德两国合作的重大产业项目,自2018年7月签约以来,项目顺利推进、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充分体现了双方对项目建设的高度重视和真挚合作的诚意。双方的合作从巴斯夫于2018年7月在德国柏林与广东省政府签署了第一份一体化基地谅解备忘录开始,并于2019年1月签署了框架协议以制定规划细节,2019年11月项目正式启动,2020年5月30日首批装置打桩建设。
【点评】广东一体化基地将成为巴斯夫在全球的第三大一体化生产基地,仅次于德国路德维希港和比利时安特卫普基地。首套装置将于2022年投入运营,整个一体化基地预计将于2030年建成。巴斯夫公司持续看好广东、湛江高质量发展机遇,坚定推进项目建设的信心决心,将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此前巴斯夫预计,到2030年,中国市场将占到全球化工市场的半壁江山,因此巴斯夫会将更多投资引入中国。
【化 工】多氟多进入台积电供应商体系(2022-05-30)
5月30日,中国化工报讯,5月19日,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多氟多正式进入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工厂(简称“台积电”)合格供应商体系。这标志着半导体行业关键原材料的国产化再下一城。台积电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半导体企业之一,代表着世界半导体工业的最高水平。在经过台积电严格细致的文件审查、现场审核和多轮上线测试后,多氟多正式进入台积电合格供应商体系,目前已经开始向台积电(南京)有限公司批量交付高纯电子化学品材料。世界高端半导体市场长期以来被国外企业所垄断,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关键设备和八成以上的关键原材料长期依赖进口,严重影响了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自2015年开始,多氟多以半导体市场8英寸客户为起点,不断研究新技术、开拓新市场,以电子级氢氟酸为代表的高纯电子化学品接连取得重要突破,并逐渐被国内国外的半导体龙头企业所认可和使用。自2018年开始,多氟多的高纯电子化学品相继成功进入美国、韩国等全球领先半导体公司的供应链,并逐步大批量供应国内多条8英寸和12英寸半导体芯片产线。同时,多氟多电子级硅烷产品已开始供应台积电台湾工厂,中芯国际、海力士、长鑫存储等半导体企业都已开始测试。为更好地满足半导体产业对电子化学品持续增长的需求,多氟多正在建设年产3万吨超净高纯电子级氢氟酸、年产3万吨超净高纯湿电子化学品、100吨高纯乙硅烷、100吨高纯氟氮混合气、300吨高纯四氟化硅等项目,今年下半年将陆续建成投产,并根据市场情况逐步放产能。
【点评】电子级氢氟酸是电子化学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清洗和刻蚀工序。多氟多生产的电子级氢氟酸品质达到UPSSS级,产品纯度达到PPT级,是目前半导体用电子级氢氟酸的最高级别。
【化 工】盛虹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投产(2022-05-30)
5月30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5月16日,盛虹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首批核心主装置在连云港徐圩新区投料开车成功,这个国内单流程规模最大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投产。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总投资约677亿元,年加工原油能力1600万吨,是盛虹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化学、绿色环保等多元化产业链条“1+N”新格局的核心原料平台,也是贯通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关键核心项目。作为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重点支持推进项目,盛虹炼化被定位为“强大基础原材料保障平台”,将高附加值、紧缺型化工产品结构占比从50%左右提高到70%以上。项目拥有国内最大直径塔器、单体最重固定床反应器、最大规模常减压蒸馏装置、裂解炉等多项“第一”。其中,16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装置、蜡油加氢裂化装置国内单套规模最大;对二甲苯装置为国内首次引进两段式重浆化回收工艺,也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单系列对二甲苯装置;项目还拥有国内规模总量最大的3×31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并在关键技术上实现了完全自主化。盛虹表示,项目投产是对其产业版图一次全方位的强链、延链、补链。一方面,打通原油炼化与高端化工的产业链条,极大弥补烯烃、芳烃等高附加值、紧缺型化工产品国产供给率;另一方面,项目依托自主可控的“原油-芳烃/烯烃-PTA/乙二醇-聚酯新材料”高端产业链,可实现80%以上的原料和产品在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内互供。
【点评】盛虹炼化项目投产后,为其“延链”发展新能源材料提供丰富的“化工原料库”。盛虹炼化产出的丙烷、醋酸乙烯、丙酮等基础原料,输送到斯尔邦生产高附加值光伏级EVA树脂、丙烯腈、MMA(甲基丙烯酸甲酯)等新能源材料;产品对二甲苯供给下游虹港石化,进行聚酯新材料的生产研发;副产的正丁烷可用于生产PBAT可降解塑料,助力盛虹百万吨级绿色可降解材料项目建设。
【化 工】万华化学、恒力石化、荣盛石化等入围福布斯2022全球企业2000强(2022-05-23)
5月23日,化工在线讯,5月12日,福布斯发布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在连续9年位居榜首之后,中国工商银行今年下降至第二位,取代它的是由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今年上榜企业数量达399家,同比有所上升。万华化学排名第392位,比上年前进141位,是山东排名最靠前的企业。同时也可以看到恒力石化、荣盛石化、恒逸石化这3家民营炼化企业也榜上有名,排名分别为第455位、642位和1670位。这次的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使用了截至2022年4月22日的过去12个月的财务数据来计算公司在销售、利润、资产和市价等四个方面的指标,并通过这些指标来进行排名。本次上榜公司的总收入为47.6万亿美元,利润为5万亿美元,资产为233.7万亿美元,市值则为76.5万亿美元。
【点评】由于中国在过去的一年里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因此相关企业在今年的表现有所提升。全球动力电池供应商龙头宁德时代从第739位上升至第296位,隆基股份(从5月16日开始使用新的证券简称“隆基绿能”)则从第839位升至第724位。此外,造车新势力中的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首次上榜。
【化 工】今年再投100亿元,巴斯夫广东项目首套装置计划7月建成投产(2022-05-23)
5月23日,广东省政府网讯,5月9日,广东省政府与德国巴斯夫集团通过视频连线召开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高层协商会议,共同研究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工作。广东省省长王伟中提出,力争一体化项目年内全面开工,共同打造绿色化工全球标杆项目。巴斯夫一体化基地项目是我国化工行业首个外商独资项目,是广东引进的百亿美元级重大外资项目。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4.6亿元,今年计划再投资约100亿元,首套装置计划今年7月建成投产。王伟中表示,巴斯夫一体化基地项目是中德两国合作的重大产业项目,自2018年7月签约以来,项目顺利推进、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广东将围绕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投资项目加强要素保障,一如既往全力为巴斯夫项目建设做好服务。希望双方继续加强沟通协商、完善推进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重大事项,推动首套装置尽快建成投产,力争一体化项目年内全面开工,共同把巴斯夫项目打造成绿色化工全球标杆项目。巴斯夫欧洲公司执行董事会主席薄睦乐表示,巴斯夫公司持续看好广东、湛江高质量发展机遇,坚定推进项目建设的信心决心,将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推动项目尽快建成投产,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点评】巴斯夫于2018年7月在德国柏林与广东省政府签署了第一份一体化基地谅解备忘录,并于2019年1月签署了框架协议以制定规划细节,2019年11月项目正式启动,2020年5月30日首批装置打桩建设。广东一体化基地将是巴斯夫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预计总投资额高达100亿美元,并将由巴斯夫独立建设运营。投产后将成为巴斯夫在全球的第三大一体化生产基地,仅次于德国路德维希港和比利时安特卫普基地。整个一体化基地预计将于2030年建成。
【化 工】四川能投接收清华控股100%股权(2022-05-23)
5月23日,石油和化工园区讯,5月,同方股份、紫光国微、诚志股份、紫光股份、启迪环境、学大教育、辰安科技、微芯生物等多家具有“清华系”背景的A股上市发布公告,清华大学拟无偿划转清华控股100%股权,受让方为四川省国资委,而四川省国资委又将清华控股100%股权以股权投资方式投入四川能投,投资完成后,最终由四川能投持有清华控股100%股权。此前2021年6月,四川能投曾赴清华大学开展座谈。双方围绕推动校企合作、搭建产学研融合发展平台进行深入交流。会议信息显示,四川能投已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业务,“1+3+2”新型产业布局,实施了一批风电、光伏、垃圾发电、锂电项目,有一定成效,但创新链存在明显短板;清华大学将持续推进校企对接,深化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合作,探索产学研融合发展新路径。
【点评】四川能投是四川省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大能源项目建设的重要主体。其业务领域覆盖范围较广,其中,综合能源化工作为核心主业。化工产业方面,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四川为根据地,向云南、青海等周边地区进行辐射的态势。
【化 工】中化国际获得EcoVadis银牌认证(2022-05-16)
5月16日,中化国际讯,近期,中化国际凭借在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卓越表现,在国际权威企业社会责任(CSR)评价机构EcoVadis的最新评审中获得EcoVadis银牌评级。这是中化国际自2019年以来第三次以集团型公司的形式接受EcoVadis评级,得分较2019年首次评级大幅提升,在同行业中的排名由前32%上升到前19%,反映出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逐年稳步提升并已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最新评级报告显示,中化国际的可持续发展表现,尤其是在劳工人权与环境方面的水平实现大幅提升,对其最新评级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化国际总经理刘红生表示:“我们将可持续发展能力视为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EcoVadis银牌勋章凝结着我们为提升这项核心优势而付出的不懈努力。我们将在环境、社会与治理方面继续追求高标准绩效,努力打造化工新材料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点评】EcoVadis是全球公认的企业社会责任权威评价机构,通过从环境、劳工与人权、商业道德和可持续采购四大类别21项标准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提供改善指导,帮助企业提高CSR水平,提升其在国际市场的公信力和竞争力。目前,全球已有超过7万家公司使用EcoVadis评估自身的企业社会责任。其评估结果分为“铂金”(前1%)、“金”(前5%)、“银”(前25%)和“铜”(前50%)四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