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工】新一代蒽醌载体技术革新双氧水生产有望实现装置产能翻倍(2025-04-07)
4月7日,中国化工报讯,双氧水是重要的基础化学品,但生产过程涉及多种危险化学品和工艺,存在双氧水分解、气相燃爆等安全隐患。3月,由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炼油工艺与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发的“助力双氧水绿色安全大型化生产的新一代蒽醌载体设计”项目获第四届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二等奖。该技术通过设计新型蒽醌载体,“治愈”了传统生产工艺蒽醌产品稳定性差、依赖碱消除降解物的顽疾,有望让双氧水生产彻底摆脱碱的“束缚”,从源头铲除相关事故发生的可能。
【点评】目前,国内外同行主要集中在乙基蒽醌和戊基蒽醌的绿色化生产技术开发上。中石化石科院率先意识到开发新型蒽醌产品对提升双氧水产业水平的重要性,并在蒽醌载体的分子设计和绿色制备工艺方面实现了突破。这项技术将推动我国双氧水及其相关产业跨越式发展,助力我国绿色化工产业发展。
【化 工】OLED材料企业九目化学挂牌新三板(2025-04-07)
4月7日,黄渤海新区讯,3月18日,烟台九目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九目化学”)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九目化学成立于2005年,为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润股份”)控股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OLED前端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OLED升华前材料、OLED中间体等功能性材料,能够生产全类型OLED升华前材料。公司由总部和生产基地组成。总部有两个合成车间和一个综合车间,共规划8个合成车间,一期A01和A02合成车间于2023年年底正式投产。除了九目化学,万润股份还是江苏三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月科技”)的控股股东,后者主要从事OLED显示材料与柔性电子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点评】2025年2月,万润股份表示,公司在OLED材料方面新产能包括“九目化学生产基地A04项目”和“三月科技综合技术研发中心暨新型光电材料高端生产基地项目”,前者已完成施工建设,预计年内投入使用,后者预计年内完成施工建设。这些产能为柔性产线,可生产不同结构的OLED材料。
【化 工】陶氏张家港基地扩建项目投产(2025-03-31)
3月31日,Dow陶氏公司讯,3月20日,陶氏公司张家港生产基地有机硅下游产品扩建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于2023年年6月开工建设启动,是张家港基地有机硅扩建项目的一部分。陶氏公司在张家港生产基地已完成有机硅树脂扩产和聚合物中间体项目,以及若干有机硅下游产品的项目。此次投产的有机硅下游产品目标服务于持续增长的电子、交通及运输、可再生能源,以及包装和建筑市场,增强陶氏公司服务亚太区市场和客户的能力,也彰显了亚太区在陶氏全球增长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点评】陶氏张家港生产基地于2002年正式运营,占地面积近110平方公里,已成为陶氏公司在亚太区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中国最大、最先进的有机硅一体化生产装置之一。
【化 工】中国石化累计建设16家智能工厂(2025-03-31)
3月31日,中国石化讯,2024年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卓越级智能工厂(第一批)项目名单,7家石化企业项目入选。为推进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中国石化自2012年开始启动智能工厂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16家炼化企业的智能工厂建设,建成全球首家数字孪生智能乙烯工厂。通过智能工厂建设,中国石化企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提升30%以上,万元产值能耗降低了8%,企业先进控制投用率达到90%以上,重点环境排放点实现100%的实时监控与分析预警,企业重点装置报警下降70%左右。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石化通过智能工厂建设,累计增效超30亿元。
【点评】除智能工厂外,“人工智能+”可以拥有多个应用场景。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在油气勘探领域应用虽然还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但新技术一旦成熟应用,必将大幅提升油气资源研究的质量和效益。
【化 工】万华化学维生素A(VA)全产业链贯通投产,打破国际垄断(2025-03-31)
3月31日,万华化学讯,3月,万华化学集团营养科技有限公司维生素A(VA)全产业链贯通投产,不仅打破国际技术垄断,更以绿色低碳实践为烟台黄渤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树立标杆。VA是一种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在人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VA素也是动物饲料添加剂中的核心成分之一,能够显著提升养殖效率并改善动物体征指标。数据显示,全球60%的VA产能长期被一些国外企业掌控。因此,万华化学VA项目的投产对于打破这一局面具有重要意义。万华化学相关负责人介绍,“VA产业链贯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核心技术突破是关键。VA以异丁烯为起点,经过柠檬醛合成、VA合成等多个关键步骤,最终实现了全产业链的技术闭环。我们攻克了绿色催化工艺等60余项核心专利技术,使我国VA原料对外依存度大幅降低。”
【点评】据中国营养学会统计,VA产品受海外巨头公司垄断,价格受生产、运输等各相关方影响,波动很大,严重影响了饲料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万华化学VA项目投产后,通过产业链本地化保障市场供应稳定性,构建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全链条健康保障体系,以此直接惠及养殖业和消费者。
【化 工】两大中国轮胎,海外参评传捷报(2025-03-25)
3月25日,聚胶讯,近日,2025年《Auto Bild》夏季轮胎测试第二轮结果揭晓,以赛轮、玲珑为代表的国产轮胎表现十分亮眼。玲珑SPORT MASTER轮胎在第一轮测试中凭借湿地27.4分、干地34.2分、总分61.6分的成绩,从52款轮胎中脱颖而出,排名第四,成功晋级决赛。在决赛中,该轮胎综合表现优异,最终获得“令人满意”的评级。在第二轮测试中,赛轮Atrezzo ZSR2轮胎在52款同类型轮胎产品中脱颖而出,凭借其在湿地刹车性能、滚动阻力等方面的优势,跻身榜单第十,成为该榜单前十品牌中唯一一家中国轮胎品牌,评分力压韩泰、佳通、倍耐力等一众外资品牌。历史资料显示,该成绩是中国轮胎企业在《Auto Bild》第二轮测试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点评】《Auto Bild》是欧洲乃至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汽车周刊杂志之一,其刚刚公布的夏季轮胎测试项目包含干湿地制动、操控稳定性等多项指标,评测结果直接影响着欧洲轮胎市场的消费选择。此次赛轮、玲珑两大国产轮胎在《Auto Bild》测试中的出色表现,不仅彰显了中国轮胎品牌在高性能轮胎领域的技术实力,也打破了国际品牌在高端轮胎市场的长期垄断,提升了中国轮胎品牌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化 工】OCA光学胶企业富印新材料挂牌新三板(2025-03-25)
3月25日,CINNO讯,3月,据相关信息显示,安徽富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富印新材料”)已取得全国股转公司出具的同意挂牌函,即将成为新三板挂牌企业。安徽富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精密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为功能性泡棉胶带、亚克力胶带、OCA光学胶、PET双面胶带、易拉胶带、返工胶带、挂钩胶带、PU泡棉、合成泡棉、离型膜、防爆膜、保护膜。自成立以来,公司已取得授权专利100项。近年来,随着公司行业影响力不断增强,公司取得了“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等多项荣誉。
【点评】近年来,随着国产OCA光学胶产业迅速发展,国内厂商如斯迪克、日久光电、凡赛特、新纶新材、鹿山新材、晶华新材、皇冠新材、富印集团、高仁新材等多家企业技术突破,实现OCA光学胶商业化生产。然而,当下OCA国产化替代仍任重而道远,在高端市场中美国3M、德国德莎、日本三菱、日东电工、韩国LG等海外巨头垄断市场份额。
【化 工】汉高完成对苏州博克的收购(2025-03-25)
3月25日,化工新材料讯,3月4日,汉高成功完成对苏州博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苏州博克”)的收购。此举将显著提升汉高消费品牌在中国的本土制造实力,为其在这一重要市场的可持续创新和长期业务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苏州博克专注于生产个人洗护类产品,是汉高长期信赖的合作伙伴。坐落于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该生产基地在推动汉高本土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苏州博克配备了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和多种数字化解决方案,能够高效、精准地满足多样化的产品生产需求。本次收购完成后,苏州博克将成为汉高专属的生产基地,初期将专注于生产头发洗护类产品,为未来的进一步扩建奠定基础。除了对苏州博克的收购以外,汉高还与太仓港管理委员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旨在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依托太仓港的地理区位优势、优渥的营商环境及人才储备,此次合作将为苏州博克生产基地的扩建提供支持。
【点评】此次收购是汉高深耕区域发展、强化供应链的重要战略举措。中国在生产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该投资不仅提升了汉高的本土生产实力,也与其主张本土化生产的战略高度契合。此次收购将进一步推动汉高消费品业务在中国的发展,确保其能够以更高的灵活性和效率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化 工】卫星化学UHMWPE项目预计2025年底陆续建成(2025-03-17)
3月17日,巨潮资讯网讯,近日,有投资者提问卫星化学“看到之前公司有规划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的产能,目前的进展如何了,规划的产能有多大?预计什么时间可以投产。”对此卫星化学表示,公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项目属于公司连云港基地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重点项目之一,目前产业园项目正在建设,预计2025年底开始陆续建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下游应用广阔,在轻量化材料、机器人材料、防护装备、体育用品(如滑雪板等)均有较好应用前景,产品附加值高。未来卫星化学将继续以创新主导发展,发挥全产业链供应的优势,聚焦催化剂、新能源材料、高分子新材料、功能化学品等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领域的科研与产业化。
【点评】卫星化学高端新材料项目总投资266亿元,是卫星化学基于轻烃一体化为核心,打造低碳化学新材料科技公司的核心战略部署,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高碳α-烯烃技术,向下游延伸高端聚烯烃、聚烯烃弹性体、润滑油基础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高端新材料,市场空间广阔,并对副产氢气进行资源化利用,助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项目依托徐圩新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政策,推动石化原料轻质化与绿色低碳发展,带动下游绿色氢能、高端聚烯烃、新型高分子材料等产业向园区集聚,极大程度地丰富、优化园区的产业结构,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化 工】全球聚烯烃新巨头即将诞生(2025-03-17)
3月17日,中国化工报讯,阿联酋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3月4日宣布,已与奥地利石油天然气公司(OMV)达成具有约束力的框架协议,合并博禄和北欧化工成立博禄国际集团(BGI),打造价值600多亿美元的全球聚烯烃领军企业。此外,ADNOC还与Nova化工控股公司签订了股份购买协议,收购Nova化工公司100%的股份。Nova是北美领先的聚乙烯生产商,其聚乙烯产能为260万吨,乙烯产能为420万吨。ADNOC和OMV还同意,博禄国际集团将以134亿美元(包括债务)的价格收购Nova。加上博禄-4项目的重新分配,将成为全球第四大聚烯烃生产商,年产能达1360万吨。根据协议条款,Adnoc和OMV将各持有博禄国际集团46.94%的股份,为此OMV拟向合并后的实体注入16亿美元现金,以实现股权均等。博禄国际集团剩余的6.12%为自由流通股份。
【点评】博禄国际集团计划将总部设在奥地利,地区总部设在阿联酋。此外,博禄国际集团将保留卡尔加里、匹兹堡和新加坡的关键企业中心,并将在阿布扎比证券交易所(ADX)上市。此前2023年7月,ADNOC就已经开始和OMV商讨合并博禄公司和北欧化工的相关事宜。根据计划,博禄和北欧化工的合并,以及对Nova的收购目前预计将在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此次收购,预计将打造一家价值600多亿美元的新全球聚烯烃领军企业,博禄国际集团将成为按名义产能计算的全球第四大聚烯烃生产商,在欧洲、中东和北美拥有1360万吨/年的产能。
【化 工】万华化学全球首套万吨级生物基1,3-丁二醇装置投产(2025-03-17)
3月17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日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以非主粮生物质为原料,建成并投产全球首套万吨级生物基1,3-丁二醇装置。万华化学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链整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万华化学生物基1,3-丁二醇装置以非主粮生物质为原料,经过发酵、缩合、加氢、精馏等工艺制备,利用先进的生物发酵与绿色合成技术,将农产品的综合利用延伸至化妆品行业,实现‘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可以充分满足市场需求,保障供应链安全。”作为全球首套万吨级生物基1,3-丁二醇装置,万华化学1,3-丁二醇装置采用其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通过创新的催化剂及生产工艺,大幅提升其原料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减少“三废”产生。该装置还通过万华化学领先的加氢和分离纯化技术平台,实现对痕量杂质精确去除,保证产品的气味、纯度等关键指标行业领先,并布局了10余篇相关专利。万华化学1,3-丁二醇生产过程使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电力,与传统石化路线相比,可显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每生产1吨1,3-丁二醇最多可减少70%的二氧化碳排放,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全新思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点评】1,3-丁二醇具有优异的保湿和安全性能,具有更低皮肤刺激性和清爽的肤感,能有效降低配方体系的黏腻感,还可减少配方中防腐剂的使用,是化妆品中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同时,由于其具有两个羟基的不对称特点,在动力电池、树脂合成等领域也具有重要应用。在此之前,全球1,3-丁二醇生产技术及产能主要被国外公司垄断,国内长期依赖进口,甚至一度缺货,影响下游行业发展。
【化 工】夏禾科技获数千万元投资(2025-03-11)
3月11日,CINNO讯,近日,毅达资本完成对北京夏禾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夏禾科技”)的数千万元投资。这也是毅达资本自2021年首次投资后,对夏禾科技实施的第二轮投资。夏禾科技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OLED有机发光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全球显示面板企业提供高性能、全流程国产化的OLED材料解决方案。其产品涵盖发光掺杂材料(GD、RD、PD)、发光主体材料(RH、GH)等核心品类,应用领域覆盖智能手机、电脑、电视、可穿戴设备及车载显示等主流场景。夏禾科技通过自主研发,于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别实现国内首支绿光掺杂(GD)、红光掺杂(RD)和空穴注入(PD)材料的商业化量产,成功打破国外企业近20年的技术封锁。目前,夏禾科技已建成全流程自主可控的生产体系,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与国内外主流面板显示企业达成合作关系。
【点评】据统计,2024年全球OLED面板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美元,中国市场份额占比超50%。然而,OLED材料作为产业链“卡脖子”环节,长期被美、日、韩企业垄断,尤其是发光层材料的进口依赖度高达90%以上。未来,随着折叠屏、透明显示、Micro OLED等创新场景的爆发,OLED材料市场将迎来结构性增长机遇。
【化 工】总资产超3900亿元,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成立(2025-03-11)
3月11日,四川省国资委网站讯,2月6日,通过战略性重组川投集团、四川省能投集团,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的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成都揭牌成立。作为四川省系统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统筹谋划省属国企“1+8”重点领域改革的标志性、突破性、引领性工程,组建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是科学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促进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发展、增强能源安全支撑保障功能的重要部署。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总资产超3900亿元,员工约3.8万人,现有装机规模3560万千瓦。四川能源发展集团将持续做强做优做大综合能源核心主业,大力培育发展先进制造、高端化工和医药健康多元产业,发挥产融结合对实体产业的支撑作用,形成“1+4”现代产业布局体系,加快打造集源网荷储一体、水风光氢天然气(页岩气)等多能互补的国内领先、世界一流新型能源企业。
【点评】近年来,地方能源国企改革重组好戏连台。此次组建四川能源发展集团解决了四川能源行业省属国企布局较为分散、发展协同性不强、业务同质化等问题,将有利于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实现“1+1>2”的融合聚变效应;将推动四川省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打造万亿级能源产业。
【化 工】九目化学收到新三板同意挂牌函(2025-03-11)
3月11日,巨潮资讯网讯,2月,万润股份发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九目化学于2025年2月24日收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关于同意烟台九目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公开转让并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的函》(股转函〔2025〕260号),同意九目化学股票公开转让并在新三板挂牌。九目化学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OLED前端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OLED升华前材料、OLED中间体等功能性材料,是目前行业内领先的OLED升华前材料供应商。此次获得全国股转系统同意挂牌函,标志着九目化学将成为OLED材料领域首家登陆新三板的企业。
【点评】九目化学核心产品OLED升华前材料是OLED面板制造的关键原材料,直接决定了显示器的色彩表现与寿命。凭借合成工艺的专利壁垒,九目化学已进入全球主流OLED面板厂商供应链。根据行业咨询机构数据统计,2023年九目化学在全球OLED升华前材料及中间体的市场占有率约22%,在全球OLED升华前材料及中间体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化 工】卫星化学2024年净利润增长26.99%(2025-03-03)
3月3日,巨潮资讯网讯,2月25日,卫星化学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快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70.64亿元,同比增长31.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82亿元,同比增长26.99%。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在项目建设、技术研发、生产优化及市场策略等方面的持续发力。2024年公司通过多碳醇、乙醇胺等装置的顺利投产,进一步强化轻烃一体化产业链布局,成本竞争力显著提升。例如,卫星能源三期80万吨多碳醇项目一阶段投产后,实现C3产业链耦合闭环,降低原料成本并提升资源利用率。未来,卫星化学将依托“卫星未来研发中心”,聚焦催化剂、新能源材料、高分子新材料等领域,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化学新材料科技公司。
【点评】卫星化学在高附加值产品领域,布局了茂金属聚乙烯、聚乙烯弹性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LAO、PAO等高端聚烯烃材料,预计2025年底陆续建成投产,助力解决国内“卡脖子”技术难题,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化 工】湖北新祥云磷系新材料项目获资金支持(2025-03-03)
3月3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讯,2月消息,中国银行黄冈分行成功为湖北新祥云新材料有限公司发放两笔中长期贷款,合计金额达2.11亿元。这笔资金将专项用于支持新祥云磷系新材料制造项目(一期)的建设,有力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助力地方经济迈向新高度。此次新祥云磷系新材料制造项目总投资98.9亿元,其中一期总投资41.9亿元,项目采用先进的二水法技术生产磷酸,并进一步加工成磷酸一铵,能耗优于国家能效标杆水平。其主要产品涵盖中端阻燃剂、电池级磷酸一铵、磷酸二氢钾、新型氯基专用肥、多元素酸性生理专用肥等,特别是电池级磷酸一铵,精准定位新能源电池领域,同时可应用于高端阻燃剂、高端消防材料及水溶性肥料,市场前景广阔,项目投产后年均收入达29.7亿元,增加税收近3000万元,带动当地1000人就业。
【点评】中国银行黄冈分行此次发放的贷款,不仅为新祥云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了关键的资金支持,也为磷系新材料项目的顺利推进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对推动黄冈市乃至湖北省的磷化工产业迈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
【化 工】两家锂企合计亏损超百亿元(2025-03-03)
3月3日,巨潮资讯网讯,日前,两大锂王赣锋锂业(002460.SZ)、天齐锂业(002466.SZ)都已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按已公布的亏损额上限计,两家企业合计亏损高达103亿元,比很多上市企业的总市值都要多。赣锋锂业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显示,期内,赣锋锂业预计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1亿~1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滑142.45%~128.30%。天齐锂业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显示,期内,天齐锂业预计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82亿~71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约72.97亿元。
【点评】2024年碳酸锂价格呈现先涨后跌趋势,整体延续2023年的下滑趋势。上海钢联数据显示,碳酸锂价格从年初的10.1万元/吨一度下滑至7.5万元/吨,最大跌幅25.74%。分析指出,2024年碳酸锂价格的下跌,并不是需求端出现问题,而是整体市场仍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从需求端来看,新能源汽车大发展所需要的动力电池增量,以及储能大发展所需要的储能电池增量,都在预期之中。未来供给端是否仍会过剩成为关键。
【化 工】巨化股份增资投建大型氟氯项目(2025-02-25)
2月25日,巨潮资讯网讯,巨化股份2月18日公告,公司拟与控股股东巨化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巨化集团”)共同增资甘肃巨化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甘肃巨化”),将甘肃巨化注册资本由1亿元增至60亿元。根据公告,巨化股份认缴出资42亿元,占比70%;巨化集团认缴出资18亿元(含巨化集团前期已出资1亿元),占比30%。本次公司与巨化集团拟实缴注册资本分别为7亿元和2亿元,将甘肃巨化实缴注册资本增至10亿元。本次增资后,巨化股份取得甘肃巨化控股权,并由其实施高性能氟氯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剩余出资,将根据项目建设进度,由双方股东在5年内同比例实缴完毕。
【点评】巨化股份控股甘肃巨化并由其实施高性能氟氯新材料一体化项目,主要目的是利用HFCs配额红利窗口期、氟聚合物周期调整底部期,逆周期布局低成本优质产能,将公司核心产业竞争优势与西部政策、能源、资源优势有机结合,集聚集团资源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优化空间布局,抢抓未来氟制冷剂。
【化 工】中策橡胶IPO过会(2025-02-25)
2月25日,上交所官网讯,2月13日,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召开2025年第2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审议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策橡胶”)上市申请,中策橡胶沪主板IPO最终顺利过会。中策橡胶主要产品包括全钢胎、半钢胎、斜交胎和车胎等四大类别,分别适用于不同车辆类型及道路情况,其中全钢胎(主要应用于载重货车、长途客运车、工程机械车辆等)收入占比46%;半钢胎(主要应用于轿车、SUV、商务车等乘用车)占比34.55%。本次IPO,中策橡胶拟募集资金48.5亿元,用于高性能子午线轮胎绿色5G数字工厂项目、年产250万套全钢子午线载重轮胎生产线项目、中策橡胶(建德)有限公司春秋厂区改扩建及仓储配套项目。
【点评】中策橡胶是全国销售规模最大的轮胎制造企业之一,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世界轮胎行业的知名企业。中策橡胶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轮胎企业排行榜”中位列榜首,同时名列美国《轮胎商业》杂志《2024全球年度轮胎报告》评选的全球轮胎制造企业前十强。
【化 工】美瑞新材再融资2亿(2025-02-25)
2月25日,深交所官网讯,2月8日,深交所披露美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申报稿),公司定增材料被正式受理。美瑞新材本次发行的股票数量为13,698,824股,未超过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拟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保荐机构为中德证券。公司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19,698.91万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年产1万吨膨胀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项目、年产3万吨水性聚氨酯项目。作为本次募投项目产品之一的膨胀型TPU,主要面向国内外高端鞋材、汽车座椅、沙发、床垫、地板覆盖物、操场或跑道、室内体育场馆地板、自行车轮胎、乘用车儿童座椅部件等消费品、工业品、航天等领域,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点评】美瑞新材此次为创业板再融资上市。再融资上市是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的直接融资。这种方式能够为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满足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拓展业务领域、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等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