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化】产运销联合发力,中国石油加快国Ⅵ油品升级步伐(2018-08-31)
8月30日,中国新闻网讯,为落实生态环境部及上海市政府提出10月1日起汽柴油全部升级至国Ⅵ标准的要求,中石油上海销售绝大多数加油站所售油品已升级至国Ⅵ标准,提前实现油品质量升级。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汽柴油质量升级要求,中国石油制定并下发了《国Ⅵ车用汽柴油质量升级方案》,持续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油品供应质量,稳步推进全系统油品质量升级工作。截至目前,已有13家炼厂具备生产国Ⅵ标准汽油的能力,所有炼厂均已具备生产国Ⅵ柴油能力。年内所有炼化企业全部完成国Ⅵ油品的升级工作。成品油管网正按计划开展油品置换工作。中国石油销售公司表示,目前各地区分公司正在按计划进行油品库存清理和设备设施升级工作,部分企业已提前完成油品置换工作。
【石 化】中国石油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3.7%(2018-08-31)
8月31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网讯,8月30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宣布,2018年上半年,中国石油于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额1.109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实现经营利润658.91亿元,同比增长80.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70.88亿元,同比增长113.7%;实现每股基本盈利0.148元,同比增加0.079元。其中,炼油与化工板块得益于炼油毛利和加工量的上升,实现经营利润232.08亿元,同比增加73.71亿元。销售汽油、煤油、柴油共9033.4万吨,同比增长10.7%。
【石 化】宝塔石化集团LNG装置即将正式投产(2018-08-31)
8月31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网讯,天然气产业已经成为了全球重要的发展领域之一。天然气消费的迅猛增长,让国内包括宝塔石化在内的石化企业巨头纷纷加快了对于LNG的布局。从中国最大民营石化企业之一宝塔集团获悉,依托国家能源战略及地理优势,LNG接收站项目正式列入国家天然气“十三五”规划、《山东省石油天然气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30)》,烟台市重点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年接卸LNG能力可达260万吨,折合成天然气36.4亿方。意味着该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建成并进入调试和试运营阶段,即将正式投产。该项目是国内首个民企独资的LNG接收及加注项目,也是国家能源局核准的由民营企业投资的大型LNG接收站项目。据媒体了解,在继续发展石油化工业务的同时,宝塔石化快速培育和发展清洁能源、新型能源,走以天然气特别是LNG为主的清洁能源发展之路。
【石 化】荣盛石化:上半年业绩略有增长,PTA带来业绩弹性(2018-08-23)
8月21日,金融界网讯 ,近日,公司发布18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66.9亿元,同比增长4.2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4亿元,同比增长1.03%,盈利水平居中报预览区间下线;实现扣非后净利润11.6亿元,同比上涨23.88%;其中二季度单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78亿元,环比有所下降。同时,公司给出了前三季度业绩指引为15.5~18.7亿元,同比增长0%~20%。Q2业绩表现主要受PX及PTA价差缩窄影响。旺季来临,三季度聚酯产业链整体表现值得期待。PTA贡献业绩弹性,未来看大炼化投产进度。
【石 化】上海石化:下半年不计划从美国或伊朗进口原油(2018-08-23)
8月23日,化工网讯,中国石化子公司上海石化的董事长吴海君在香港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公司今年下半年没有从伊朗或美国进口原油的计划。公司2018年上半年从伊朗进口了约11万吨原油,从美国进口了9万吨;原油进口总量为734万吨。公司相信,随着许多项目于下半年进入建设阶段,将能够实现12亿元人民币的资本开支目标。公司没有新建PX项目的计划;2020年两家私有PX工厂的产品进入市场后,进口量将下降。
【石 化】上石化中报净利增近四成(2018-08-23)
8月23日,中国化工报讯,近日,上海石化披露上半年业绩,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1.88亿元,同比增长21.07%,实现净利润35.24亿元,同比增长36.83%,实现扣非后净利润35.15亿元,同比增36.7%。上海石化营业收入大部分源于销售成品油和石化产品。上半年石油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64.9亿元,占总营业收入比例为50.76%,石油化工产品贸易实现营业收入126.52亿元,占总营业收入比例为24.24%。公司称,上半年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公司营业收入增加主要是因为石化产品价格上升及石油板块业务增长。
【石 化】中国石化发布炼化企业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文件(2018-08-17)
8月15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中国石化发布炼化企业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文件(V1.0版),标志着集团公司炼化企业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正式运行,将在炼化企业推广实施。炼化企业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自2012年开始建设试点,经过6年多积极探索,建成数据集成的完整性管理信息平台。2017年12月,在集团公司科技部组织的项目鉴定会上,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得到专家认可。2018年,炼化企业的设备大检查首次以完整性体系化的思维审视各企业设备管理工作,收到良好效果。
【石 化】延长石油集团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8-08-17)
8月12日,凤凰网讯,上半年,延长石油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410.9亿元,全面完成省国资委下达的追赶超越目标任务。目前,该集团非油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三成以上,企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整体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方面,该集团主要实物量指标全面增长。项目建设方面,上半年,该集团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8亿元,同比增长6.6%。科技金融方面,该集团煤油共炼示范装置实现长周期运行,完成首批50亿元保险资金市场化债转股,企业中长期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据悉,延长石油集团将围绕高质量发展,狠抓提质增效,加快改革转型,着力推动企业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石 化】亿利洁能拟16亿收购化工资产,掘金煤制乙二醇(2018-08-17)
8月14日,中国经济网讯,近日,亿利洁能宣布拟投资16亿元收购关联方培育多年的煤制乙二醇项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此次收购的两家企业中,首要标的资产是鄂尔多斯市新杭能源有限公司煤制乙二醇项目,另外一家企业鄂尔多斯市亿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则是与新杭公司联系紧密的供应商。乙二醇是进口依赖度较高的国内刚需原料,中国表观消费量全球第一,但超过六成都依赖进口。试图借中国“富煤”带来的成本优势夺回市场的企业并不鲜见,比如华鲁恒升2016年起就开始加速建设5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8月份公告表示项目建设已经进入后期。近两年,从焦炭跨界的美锦能源,放弃48亿元合成氨联产尿素项目转向乙二醇项目的远兴能源也都是这一趋势的明证。
【石 化】上海石化“黑料”受到市场追捧成为“紧俏品”(2018-08-10)
8月10日,中国石化新闻网讯,去年下半年开始,得益于国家“煤改气”工程对天然气管网的建设需求,上海石化牌号为YGH041T的高密度聚乙烯黑色管道料(简称“黑料”)成为市场紧俏品。有数据显示,2017年,北欧化工“黑料”在中国市场的投放量为50万吨,而国内市场的需求量约为80万~100万吨。特别是去年下半年,国家大力推进“煤改气”工程,燃气管道生产量猛增,国内“黑料”市场供不应求,加上国外原料供货周期长等原因,许多燃气管道生产商把目光转向了上海石化。为此,该公司在生产运行安全可控的前提下,于去年7月份开始满负荷生产,当月“黑料”产量达1.3万吨,去年全年,“黑料”销售量首次达到7万吨,在质量、销量上都可以匹敌进口“黑料”,填补国内空白。
【石 化】中国石化推进混改,2.06%股权划转至国资平台(2018-08-10)
8月10日,证券时报网讯,央企的国企改革仍在迅速推进,此前被市场认为是第三批国企混改试点重点的油气领域已有动作。中国石化(600028)8月9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当日收到控股股东中国石化集团通知,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的相关通知,中国石化集团拟将其持有的上市公司12.42亿股A股股份无偿划转给诚通金控,12.42亿股无偿划转给国新投资。作为国资运营平台,诚通金控、国新投资已成为众多国资背景上市公司股东,在化解股权高度集中问题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有分析人士曾表示,近年来各大石油巨头的资产整合较为频繁,一方面可实现内部资源整合,避免无效竞争,有助于效率提升。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资产重组推动国企整体上市,提高集团的资产证券化水平。
【石 化】中海油继续瘦身,山东海化建材转让正式挂牌(2018-08-10)
8月10日,国家石油和化工网讯,正聚焦主业的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还在继续“瘦身”工作,这次被摆上“货架”的是旗下一建材公司的股权。8月8日,中海油旗下山东海化集团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正式披露,将山东海化建筑建材有限公司71.01%股权以3479.04万元的转让底价挂牌。记者注意到,在海化建材的前十名股东中,山东海化集团以71.01%比例位列第一。也就是说,转让完成后,山东海化集团与海化建材间不存在股权关系。早在2013年7月17日,中海油总公司已审批同意转让海化建材71.01%的股权。
【石 化】中化能源赴港IPO(2018-08-02)
8月2日,国家石油和化工网讯,据彭博社7月31日报道,据7月30日在香港交易所发布的文件,中化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申请IPO,摩根士丹利、中信里昂证券和中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申请文件没有说明中化能源计划通过IPO募集多少资金。申报文件显示,今年1~3月,中化能源营收为1200亿元人民币——近80%来自原油和成品油贸易;去年同期为1066亿元。期间净利润为11.6亿元,去年同期为21.6亿元。据报道,从中化能源提交的文件中读取的信息,可能有助于理解中国其他国有贸易公司的运营,例如联合石化、联合石油和振华石油。这些公司过去笼罩在相对神秘之中,在全球石油界举足轻重,因为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
【石 化】中国石油海外油气业务上半年经营效益显著提升(2018-08-02)
8月1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网讯,7月31日,记者从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公司获悉,今年上半年,中国石油海外油气业务深入推进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工作,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扎实做好生产经营管理,主要业绩指标表现良好。1至6月,完成油气权益产量当量4700多万吨,同比增长7.3%,利润同比大幅增长。新项目开发和合资合作取得重大突破。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海外油气业务坚持在重点区域、重点国家积极获取新项目。阿布扎比2018、巴西佩罗巴项目顺利实现交割,成功签署哈萨克斯坦石油合同延期及深化中哈油气领域合作协议。
【石 化】中石油预计上半年净利倍增,油企盈利或超660亿(2018-07-31)
7月31日,中国经济网讯,7月30日收盘后,中国石油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公司上半年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35亿元到155亿元,同比增长107%到122%,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后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35亿元到155亿元,同比增长88%到101%。去年同期,公司实现净利润126.74亿元,实现扣非后净利润153.02亿元。据此推测,中国石油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61.74亿元至281.74亿元,实现扣非后净利润288.02亿元至308.02亿元。中国石油称,本次业绩预增主要原因是本公司优化生产运行、深化开源节流降本增效,以及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等主要产品平均实现价格同比上升等综合影响。
【石 化】中石油增加新疆投资,未来三年再投1500亿元(2018-07-27)
7月27日,中国石油新闻中心讯,7月24日,中石油董事长王宜林在乌鲁木齐宣布,“十三五”后三年,中石油规划在新疆投资超过1500亿元,以便推动当地油气当量在5000万吨以上持续稳定增长。王宜林表示,目前中石油有15家大型企业落户新疆。“五年来,公司在疆累计完成投资2247亿元,向国家缴纳税费2341亿元,其中缴纳地方778亿元,增加当地就业6200多人。”此次王宜林宣布再次向新疆投资1500亿元,一方面是因为国际油价上涨后,中石油有了新的投资方法,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天然气进口国,中石油必然希望得到更多的利益。
【石 化】山东晨曦集团申请破产(2018-07-27)
7月26日,中化新网讯,近日,曾入选《山东民企百强榜》并排名第二位的山东晨曦集团有限公司已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根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信息网发布的裁定书显示,2018年7月20日,山东省莒县人民法院下达了《民事裁定书(2018)鲁1122破申2号》。这份文书表明,2018年7月16日,山东晨曦集团有限公司以其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法院提出申请破产重整。据了解,山东晨曦集团位于山东省日照市,员工6000余人,已形成石油化工、粮油加工、国际贸易、文化旅游四大主营业务。2016年整个集团实现销售收入432亿元,其中石化企业总产值168.5亿元。莒县人民法院认为,山东晨曦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条、第七条第一款、第七十条第一款之规定,对其破产重整申请予以受理。与此同时,当地法院还对晨曦集团子公司、申请人山东海右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弘聚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合并破产重整申请予以受理。有分析认为,晨曦集团的困境与炼油行业低迷有关,山东地方炼厂正面临着一场新的产业危机。据卓创统计,截至7月18日,山东地炼一次常减压装置平均开工负荷为53.92%,常减压开工率继续下滑。
【石 化】上海石化大丝束碳纤维技术“破炉而出”,跻身国际先进(2018-07-25)
7月25日,国家石油和化工网讯,经过聚合、纺丝、牵伸“热身”,再入氧化碳化“炉烤”,48K大丝束碳纤维一身黑亮,“破炉而出”——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公司的此项“PAN(聚丙烯腈)基大丝束原丝及碳纤维技术及工艺包开发”项目,日前通过中国石化组织的中国国内权威专家组鉴定,大丝束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了解,一阶段千吨级碳纤维装置开车以来,截至2018年5月,装置已累计生产原丝4286吨,生产碳纤维709吨。独特的NaSCN湿法原丝工艺,使生产的碳纤维具有优异的表面结构和界面性能,可要极大增强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
【石 化】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油气合作...(2018-07-21)
7月20日,新华社讯,20日下午,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以下简称“北京冬奥会”)官方油气合作伙伴签约仪式在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园区举行。这场签约,标志着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联合成为北京冬奥会官方油气合作伙伴,跻身于北京冬奥组委市场开发计划最高级别的赞助企业之列。截至目前,北京冬奥组委已经成功签约8家官方合作伙伴,分别是中国银行、国航、伊利、安踏、中国联通、首钢、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下一步,北京冬奥组委将在继续征集官方合作伙伴的同时,全面开启第二层级官方赞助商的征集工作。
【石 化】中国石化《财富》世界500强延续第三(2018-07-21)
7月19日,证券时报网讯,中国石化今日发布消息称,《财富》2018年世界500强企业名单出炉,中国石化已连续八年高居世界500强企业前五名,而今年中国石化延续世界第三。今年是中国石化成立35周年,和35年前相比,资产总额从200多亿元提高到2万多亿元,年营业收入从200多亿元提高到2万多亿元,年上缴税费从30多亿元提高到3000多亿元。沃尔玛连续第五年成为全球最大公司,它和三家中国企业——国家电网、中石化和中石油继续分列榜单前四位,位次没有变化。壳牌石油上升至第五位,将丰田汽车挤至第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