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化】万华化学100万吨乙烯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四季度将正式投产(2020-10-16)
10月16日,中化新网讯,万华百万吨乙烯项目主要建设年产100万吨乙烯装置及下游衍生产品,成本优势突出,主要表现在:1)轻烃裂解路线本身就比石脑油和轻柴油裂解工艺收率高、成本低;2)万华在LPG采购上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3)公司巨大的LPG储存能力使其可以灵活地应对LPG市场的价格波动,降低采购成本。乙烯项目的投产将有利于完善万华烟台工业园聚氨酯产业链一体化,有利于解决工业园聚醚多元醇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原料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并可以消耗异氰酸酯产业链的副产品HCl,推动产业平衡发展。
【点评】乙烯项目的盈利中枢历史回测结果为27.63亿元:利用历史回测法预测万华化学乙烯项目的盈利中枢大约为27.63亿元,现金流中枢大约为40.23亿元。
【石 化】国轩高科获中国船级社型式认可证书,磷酸铁锂电池产品进入船舶行...(2020-10-16)
10月16日,中化新网讯,10月13日上午,中国船级社向国轩高科正式颁发了“磷酸铁锂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型式认可证书,这标志着国轩高科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产品获得了进入船舶行业的准入证书。船用动力锂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在装船前必须获得中国船级社型式认可证书,在此之前,锂电池工厂需对原材料和工艺严格把关,且每条船的锂电池系统都要满足《中国船级社纯电池动力船舶检验指南》相关要求,中国船级社将对每条船的锂电池系统做出厂检验并签发船用产品检验证书。
【点评】近两年来,作为清洁能源之一的船舶动力电池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市场需求稳步提升,今年3月25日,国轩高科获3套船舶动力锂电池系统订单,这也是国轩高科进军船舶动力锂电池市场以来获得的首批系统订单;今年7月,秦皇岛36米电力推进休闲渔船投入使用,这也是国内首款具备电池动力的混合动力休闲渔船,国轩高科为该船量身打造深度集成高压控制柜电池组磷酸铁锂电池系统。
【石 化】万华化学上调部分MDI产品指导价,涨幅10%以上(2020-10-10)
10月10日,中化新网讯,万华化学近日发布10月中国地区MDI价格,其中显示,公司部分MDI产品较上个月出现明显上调。如自2020年10月份开始,公司中国地区聚合MDI分销市场挂牌价19600元/吨(比9月份价格上调2600元/吨),直销市场挂牌价19600元/吨(比9月份价格上调2600元/吨);纯MDI挂牌价19800元/吨(比9月份价格上调1800元/吨)。以此计算,公司相关产品此次涨价幅度在10%以上。公司表示,上述价格仅为公司挂牌指导价,实际成交价格与挂牌指导价存在差异。
【点评】实际上,万华化学被业内视为全球最大MDI生产商,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超过40%。不过,公司上半年业绩下滑较为严重。8月19日晚间,万华化学披露2020年半年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309.07亿元,同比下降2%;同期实现净利润为28.35亿元,同比下降49.56%。
【石 化】国家管网集团全面接管油气管网资产运营(2020-10-10)
10月10日,中化新网讯,9月30日,国家管网集团举行油气管网资产交割暨运营交接签字仪式。按照约定,国家管网集团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社保基金会、中保投基金、中投国际、丝路基金共同签署的资产交易协议和增资扩股协议将于今日24时正式生效,国家管网集团将全面接管原分属于三大石油公司的相关油气管道基础设施资产及人员,正式并网运营,这标志着我国油气管网运营机制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国家管网集团从10月1日正式投入生产运营,将对全国主要油气管道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调配、统一运营、统一管理,必将进一步推动‘X+1+X’油气市场化运营机制的形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作出新的贡献。国家管网集团以股权与现金相结合的方式收购三大石油公司及其下属油气管网相关资产。同时,国家管网集团与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社保基金会、中保投基金、中投国际、丝路基金共6家投资机构签署现金增资协议,上述投资者以现金增资方式认购国家管网集团股权。
【点评】国家管网集团的成立是为了将管道输送这一中间环节与上游资源、下游销售分开运营,并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更好地体现能源商品属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释放竞争性环节市场活力,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民需要、服务行业发展。
【石 化】万华化学盘活资产,拟出让上海万华科聚100%股权(2020-10-10)
10月10日,中化新网讯,9月28日晚间,万华化学公告称,公司拟公开挂牌转让所持有的全资子公司上海万华科聚的100%股权,上海万华科聚全部权益价值评估值7.31亿元。公司表示,本次交易可以盘活资产,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对于公司2020年财务状况将产生积极影响。记者注意到,公司近期的另一动作也将有利于业绩增长。自今年6月份以来,作为国内化工龙头的万华化学不断上调中国地区MDI价格,近几个月,MDI价格合计已上调5200元/吨。拟挂牌出售募投项目。万华化学拟转让上海万华科聚的一大背景是,公司烟台磁山全球研发中心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宁波高性能材料研究院正在建设中,上海综合中心目前的职能将主要由上述二者承担,因此为了盘活资产,万华化学拟将上海综合中心项目对外转让。据披露,公司拟通过烟台联合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转让所持有的全资子公司上海万华科聚的100%股权,挂牌价格不低于经核准的评估结果。此次转让后,上海万华科聚将不再纳入公司的合并报表范围。
【点评】实际上,由于上海万华科聚是万华上海综合中心项目的实施主体,故此次交易可以视为募投项目的转让。对于本次转让,万华化学表示,本次交易进一步整合公司人才资源,推动研发更好的为生产服务,同时可以盘活资产,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符合公司战略部署和实际经营发展需要,对于公司2020年财务状况将产生积极影响。
【石 化】中化能源乙烯项目一次开车成功(2020-09-25)
9月25日,中化新网讯,中化集团官微发布喜报,9月20日17时30分,泉惠石化工业园区传出喜讯:随着乙烯装置开车成——生产出合格产品。中化泉州石化乙烯项目第一批八套装置实现了一次开车成功!从一片滩涂到塔楼林立,从桩基动土到产品合格,作为中化泉州石化的一张新名片—100万吨/年乙烯及炼油改扩建项目历经近35个月的建设和准备,终于在2020年的金秋喜获丰收,一次投料开车成功。至此,中化能源产业链进一步完善,核心业务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中化能源顺利实现了炼化一体化转型。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乙烯项目开工团队科学统筹、主动加压,包含乙烯装置在内8套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9月16日11时30分,40万吨/年HDPE装置开车成功,生产出合格产品。9月17日16时18分,35万吨/年PP装置开车成功,生产出合格产品。9月19日,20/50万吨EO/EG装置开车成功,生产出合格产品。9月20日17时30分,100万吨/年乙烯装置开车成功,生产出合格乙烯。
【点评】中化集团还表示,要脚踏实地,确保乙烯项目“开得起、稳得住、效益好”,创造中化集团更美好的未来。
【石 化】bp在美投资11亿美元首次涉足海上风能领域(2020-09-25)
9月25日,中化新网讯,英国石油巨头英国石油公司(bp)8月份宣布了一个重大的战略转变,以11亿美元价格从挪威能源巨头EquinorASA收购了后者在美国的资产,从而首次涉足海上风能领域。这笔交易标志着两家公司在北美地区建立海上风电投资伙伴关系的开始。由于两家石油企业寻求适应气候变化的现实,他们一直走在石油行业快速变化的前沿。bp日前采取了其迄今为止最大胆的举措,放弃了石油巨头的商业模式。BP首席执行官伯纳德-鲁尼8月份曾表示,bp将在未来10年里将油气产量削减40%,并每年斥资50亿美元打造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企业之一。
【点评】bp和Equinor周四(10日)分别在两份声明中说,BP将从Equinor获得后者在美国纽约和马萨诸塞州海岸以外海域的Empire风能和Beacon风能开发项目50%的股权。Equinor将保留这两个风能项目50%的股权,并继续担任运营商。
【石 化】DMC“价涨利不涨”,特斯拉电池添加剂独供商石大胜华股价累挫22%(2020-09-25)
9月25日,中化新网讯,近期,受上游原料涨价、下游需求增加的双重影响下,国内DMC(碳酸二甲酯)价格持续高涨,然而作为“特斯拉独供商”的石大胜华却在股价上频频遇挫。截止9月24日,石大胜华(603026)在过去一周里,其股价距最高点已累计下挫接近22%,成为了特斯拉概念的“受害股”之一。9月23日,百川盈孚数据显示,石大胜华电池级碳酸二甲酯(纯度99.9%)的报价再次上调1000元/吨,报价15000元/吨。9月18日,据外媒报道,石大胜华目前是特斯拉新电池溶剂和添加剂的唯一供货商。山东石大胜华生产的碳酸二甲酯(DMC)被用于锂电池电解液。随着9月22日特斯拉“电池日”的举行,石大胜华作为带头概念股而备受瞩目。石大胜华作为电解液溶剂世界级龙头,预计未来几年碳酸二甲酯系列的DMC、EC等产品将保持快速增长。石大胜华电池级DMC缺货严重,工业级DMC则报价近1.2万元/吨左右,部分订单“都交不上货了”。有数据显示,自8月以来,国内DMC山东地区出厂承兑价从5650元/吨一路上涨,涨幅逾100%,连续创新高。
【点评】然而,“价涨利不涨”的情形在近期DMC暴涨过程中呈现。作为原料的环氧丙烷价格上涨,导致DMC价格跟涨,但作为中间加工商的石大胜华,很难在上下游之间获得较大利润空间。
【石 化】2020全球化工百强公布:中石化、万华等4家中企上榜(2020-09-18)
9月18日,中化新网讯,近日,国际石化市场信息服务商安迅思(ICIS)公布2020全球化工企业百强名单。有4家中国公司上榜,分别是中国石化(2)、万华化学(35)、台塑(48)、台塑石化(60)。德国巴斯夫(BASF)重回全球最大化工公司宝座,2019年的销售额为666亿美元,比2018年下1.5%。中石化排在第二位,2018年化学产品销售额为632亿美元;美国陶氏化学以430亿美元排名第三;美国利安德巴赛尔以347亿美元的销售额排名第四;沙特基础工业公司排名第五,销售额达325亿美元。ICIS表示,2019年对于全球化工行业来说是艰难的一年,在制造业放缓的情况下,关键化学品市场产能过剩,化工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几乎全线下滑。2020年全球化工行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点评】2019年排名前100位化工企业总收入为1.05万亿美元,相比2018年下降了4.9%。数据显示,榜单中有34家公司的销售额下降了10%以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8年百强公司的总销售额为1.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0%。相比之下,一些专业化学品生产商,如香精香料、涂料生产商创造了更强劲的销售收入,说明其终端市场更稳定、更健壮。
【石 化】恒逸石化拟投资136亿美元建文莱炼化二期项目,新增乙烯-丙烯-聚...(2020-09-18)
9月18日,中化新网讯,恒逸石化9月16日公告称,其下属子公司恒逸实业(文莱)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文莱PMB石油化工项目二期工程。恒逸石化表示,文莱炼化二期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36.54亿美元,建设期3年,项目建成后年均新增营业收入约110.45亿美元。文莱炼化二期项目主要包括“炼油、芳烃、乙烯、聚酯”四部分,四大关联产业链条高度一体化。包括1400万吨/年炼油、200万吨/年对二甲苯、下游250万吨/年PTA、100万吨/年PET、165万吨/年乙烯及下游深加工,以及配套储运、公用工程和相应辅助设施。恒逸石化表示,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一体化和规模化优势,从而有助于降低公司产品生产成本,保证原料供应的稳定性;提升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整体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
【点评】恒逸文莱PMB石化项目位于文莱达鲁萨兰国大摩拉岛,是首个全面执行中国标准的海外大型石化项目,于2019年11月全面投产,其中,公司持股70%,文莱政府持股30%。据了解,项目一期计划总投资34.5亿美元,建设800万吨的原油加工能力,150万吨对二甲苯、50万吨苯的生产能力,及600万吨的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
【石 化】石大胜华2020年上半年亏损4223.07万由盈转亏,国内销量大幅减少(2020-09-18)
9月18日,中化新网讯,石大胜华(603026)近日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4845613.56元,同比下滑25.9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230747.23元,较上年同期由盈转亏。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2999379711.29元,较上年度末下滑7.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766629993.05元,较上年度末下滑2.27%。据了解,2020年一季度受国内外疫情及原油暴跌的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大幅下滑,消费、投资增速出现断崖式下跌,宏观消费需求疲软,新能源汽车消费不达预期,汽车销量同比下滑约40%,受此影响新能源材料板块溶剂产品销量同比出现不同程度下滑,通过做好产供销统筹,保障了各装置的平稳运行;基础化工板块在此期间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及时消化厂内库存,减少潜亏。2020年二季度各行业实现大部分复工复产,消费、投资、工业企业利润等均出现不同程度恢复。
【点评】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5.90%;主要原因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原油价格影响,下游供求量减少,公司各装置降量生产,国内销量及碳酸酯系列出口量大幅减少;同时产品碳酸二甲酯市场供应量增加,销售价格下降导致收入下降。
【石 化】高科石化2020年上半年净利206.28万下滑76.27%,主要产品销售价格...(2020-09-10)
9月10日,中化新网讯,高科石化(002778)近日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6103099.37元,同比增长1.4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62753.28元,同比下滑76.27%。据了解,报告期内,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加之民营企业资金仍趋于偏紧、特别是制造业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而开工不足,同时,公司的主要原材料基础油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持续下滑,且润滑油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导致公司一季度公司主要产品的销售价格下跌、收入下滑而导致亏损,二季度,随着市场的逐步复苏,公司也采取了加大营销力度,但整个制造业市场仍趋于缓慢复苏中,面对这些不利的大环境因素,公司继续调整战略,加快高品质润滑油剂产品的研发力度。
【点评】高科石化主要从事各类润滑油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上半年,公司在近二年产品结构调整的基础上,继续加强高品质润滑油产品的市场开拓力度与研发力度,如风电阻尼液的开发,复合磺酸钙产品的优化,金属加工挥发工艺油产品的优化等,这些产品的开发应用,为公司进一步拓宽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石 化】深圳燃气2020年上半年净利6.58亿,同比增长10.68%(2020-09-10)
9月10日,中化新网讯,深圳燃气(601139)近日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72775555.54元,同比下滑3.2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8172685.23元,同比增长10.68%。据了解,2020年上半年,受全球新冠疫情蔓延扩散影响,全球经济整体表现低迷,但二季度中国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稳住经济基本盘。上半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556亿立方米,增长4%。2020年上半年,公司团结一致抗击疫情,克服困难取得优异的经营业绩。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全力服务社会民生;深化改革用气营商环境,服务城市发展;优化采购模式,推动热电经营增效;外延并购加速扩能,凸显异地市场经营成效。
【点评】深圳燃气主要从事城市管道燃气供应、液化天然气批发、液化石油气批发、瓶装液化石油气零售及燃气投资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73亿元,同比下降3.20%,主要是受疫情影响,工商用气和液化石油气销量下降所致;利润总额8.23亿元,同比增长12.9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8亿元,同比增长10.68%。
【石 化】蓝焰控股2020年上半年净利2.07亿下滑37.91%,综合售价下降(2020-09-10)
9月10日,中化新网讯,蓝焰控股(000968)近日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8219321.40元,同比下滑28.1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075457.13元,同比下滑37.91%。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8798268109.94元,较上年度末下滑0.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511422713.42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68%。据了解,报告期内,受新冠疫情和国内经济下行影响,煤层气终端市场需求不振,综合售价下降,加之气井建造工程业务量同比减少和煤矿瓦斯治理服务业务中止,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公司努力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增储上产挖潜力,全力以赴保供气,生产经营安全平稳运行。
【点评】蓝焰控股主要业务为煤矿瓦斯治理及煤层气勘查、开发与利用,经营范围包括煤层气地面开采、矿产资源勘查、煤矿瓦斯治理服务、煤层气工程设计咨询和施工、道路货物运输、以自有资金对外投资等。
【石 化】恒逸石化: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9%(2020-09-04)
9月4日,中化新网讯,恒逸石化于8月29日公布2020年中期业绩,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94.1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02亿元,同比大增48.99%。文莱项目的全面投产是带动恒逸石化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恒逸石化文莱炼化项目于去年11月全面投产,宣告公司打通全产业链一体化的最后一公里。根据中报数据,今年上半年文莱项目继续发力,共生产403万吨产品,其中化工品94万吨,成品油309万吨。同时,项目作为文莱油品国家战略储备商开始向文莱当地供应一定批量的成品油。
【点评】恒逸石化表示,通过坚持低库存战略及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及时增持柴油、减产航空煤油的策略,极大地抵御了外部风险冲击,项目实现净利润5.64亿元。随着上半年复工复产,公司在逐步推进文莱炼化项目二期的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制定,该项目计划建设140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150万吨/年乙烯,200万吨/年PX。
【石 化】销售额下降12%!巴斯夫二季度亏损8.78亿欧元(2020-09-04)
9月4日,中化新网讯,近日,德国巴斯夫集团公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受新冠疫情影响,市场需求减弱,销售额下降12%,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前收益下降77%,净收益为负8.78亿欧元。巴斯夫表示,相比今年的第一季度,新冠疫情导致的负面经济效应对2020年第二季度业绩造成更大冲击,多个客户行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巴斯夫受到汽车行业需求急剧下降影响尤甚;而洗涤、清洁及食品行业的市场需求则比较稳定。巴斯夫维持了全球主要基地的生产运营。
【点评】巴斯夫集团2020年第二季度销售额降低12%,为127亿欧元;这主要是由于销量下降11%所致。销售价格下降1%,主要由于上游化学品价格下降所致。
【石 化】“三桶油”半年报出炉,中石油中石化净亏损528亿,中海油盈利103...(2020-09-04)
9月4日,中化新网讯,近日,随着中国石化发布2020年半年报,“三桶油”年中成绩单全部披露。其中,中国石化、中国石油总共净亏损超528亿元,中国海油实现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下降65.7%。上半年中国石化实现营业收入10342.46亿元,同比下滑3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亏损228.82亿元,相比于去年同期304.51亿元盈利同比大幅下跌。炼油业务是亏损的主要来源,受疫情影响,石油石化需求降低,同时在原油价格下跌过程中,原料及产成品库存损失较大,炼油毛利大幅缩窄至-13元/吨,同比减少395元/吨,导致炼油业务出现经营亏损317亿元。二季度盈利能力逐月好转、强劲反弹,天然气产量、汽柴油产量、成品油经销量、化工产品经营总量环比均大幅增长,当季实现经营收益48亿元,扭亏为盈。中国石油归母公司净亏损299.86亿元,同比大幅下滑205.5%。在全部业务板块中,炼油和销售业务板块贡献了绝大部分的亏损,分别出现亏损105.40亿元和128.92亿元。
【点评】受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油气需求严重萎缩等影响,上半年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局面,不过二季度盈利情况有所好转。下半年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石油石化产品需求有望加快复苏,但受疫情和国际经济形势等多种因素影响,预计国际油价低位震荡。
【石 化】中国石化资本加码布局光伏产业(2020-08-27)
8月27日,中化新网讯,8月21日,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宣布,投资入股凤阳硅谷智能有限公司,布局超薄光伏及光电显示特种玻璃产业链。今年年初,中国石化提出着力构建以能源资源为基础,以洁净能源和合成材料为两翼,以新能源、新经济、新领域为重要增长点的“一基两翼三新”发展格局。此次投资入股凤阳硅谷智能有限公司,顺应中国石化“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的发展方向,兼具财务投资和产业协同效应,将助力中国石化在新能源、新领域迈出更大步伐。
【点评】凤阳硅谷智能有限公司是光伏玻璃领域领先企业常州亚玛顿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进行超薄光伏玻璃原片和显示器用特种光学玻璃原片的生产与制造,已成为我国光伏玻璃和光电玻璃供应领域的重要力量。
【石 化】中海油上半年净利润103亿元,桶油操作成本创十年来新低(2020-08-27)
8月27日,中化新网讯,记者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旗下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公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上半年共获得5个勘探发现,成功评价20个含油气构造。油气销售收入663.4亿元,净利润103.8亿元,资本支出356亿元。在产量方面,该公司上半年实现净产量257.9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6.1%。年内计划投产的10个新项目中,Liza油田一期、蓬莱19-3油田4区调整/蓬莱19-9油田二期、秦皇岛33-1南油田一期以及旅大21-2/旅大16-3油田区域开发项目已成功投产,其他项目稳步推进。
【点评】同时,中海油主动应对低油价挑战,向精益管理要效益,多措并举压控生产管理成本,上半年公司桶油主要成本进一步下降至25.72美元,桶油操作成本降至6.50美元,创十年来新低。
【石 化】中海油服:2020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76.2%,约为17.1亿元(2020-08-27)
8月27日,中化新网讯,中海油服于2020年8月27日披露中报,公司2020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45.1亿,同比增长7%;实现归母净利润17.1亿,同比增长76.2%;每股收益为0.36元。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24.6%,同比提高8.5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1.9%,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
【点评】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近两期均为负。公司2020半年度营业成本109.4亿,同比下降3.9%,营业收入同比上升7%,推动毛利率上升8.5%。期间费用率为7.1%,较去年下降1.1%。经营性现金流近两期均为负,本期为-3.1亿,上期为-11.3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