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 铁】中钢国际新签南钢带式球团项目,海外项目取得新进展(2022-06-02)
6月2日,中钢国际网站讯,近日,中钢国际全资子公司中钢设备有限公司(简称""中钢设备"")与南京南钢钢铁联合有限公司签订了带式焙烧球团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核心区EPC总承包合同及全厂设计合同,开启双方首次合作。当地时间5月30日晚上10:28,由中钢设备EP承建的Tosyali土耳其1800mm热连轧项目迎来新进展——第一片精轧牌坊F4传动侧机架一次完成吊装。作为整条热轧生产线设备安装的关键开端,它标志着项目将全面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此外,由中钢设备负责的阿尔及利亚四期综合钢厂-1800mm热连轧项目牌坊也全部浇铸完成,进入加工阶段。
【点评】中钢设备将运用自主研发的带式焙烧机球团技术,为客户打造其第一条带式焙烧机球团生产线。作为实现传统高炉炼铁能效提升和生产低碳化的关键技术之一,该生产线具有原料适应性强、产品多样性、热效率高及绿色清洁等突出优势。
【钢 铁】宝武推进多元产业“三降两增”工作(2022-05-27)
5月27日,宝武集团网站讯,5月24日下午,宝武召开多元产业“三降两增”专项工作推进会,对多元产业专项推进的方案以及相关情况进行交流探讨,提出要围绕钢铁业协同创造价值,确保集团年度经营目标以及稳增长目标的实现。宝武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胡望明指出,第一,多元产业是确保集团稳增长目标实现的重要部分,要坚持稳增长目标不动摇。第二,坚持PDCA+认真,常态化、体系化推进“三降两增”工作,确保取得实效。第三,进一步深化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坚守风险防控与合规经营。
【点评】“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是贯穿全年工作的首要任务,“三降两增”工作是实现今年稳增长目标任务的重点举措和重要抓手,不仅是今年二季度和全年的重点工作,也是宝武“十四五”期间在降本增效方面始终要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钢 铁】马钢400MPa级冷轧高强双面搪瓷用钢国内首发(2022-05-27)
5月27日,马钢集团网站讯,5月19日,经马钢集团技术中心和合肥公司协同攻关,2卷冷轧高强双面搪瓷用钢在马钢合肥公司1号连退线成功下线。经技术检测分析,该搪瓷用钢,不仅满足400MPa级高强力学性能,同时保证了双面涂搪后无鳞爆的表面质量性能要求。由此标志,马钢在国内率先成功试制冷轧高强双面搪瓷用钢。技术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马钢研发团队已全面掌握400MPa级抗鳞爆冷轧高强双面搪瓷用钢关键技术,近期团队将在加快高端用户材料认证的同时,深化研究材料应用场景,加快市场开拓,让高品质马钢冷轧高强双面搪瓷新品快速进入市场,为更多用户创造价值。
【点评】冷轧高强双面搪瓷用钢主要应用于户外大型储水箱内胆等。由于特定的使用环境,要求材料须同时具备高强度和双面抗鳞爆性能,在搪瓷用钢系列中,属于高端产品。普通家用热水器内胆用搪瓷用钢为单面涂搪或低强度搪瓷用钢,其强度和抗鳞爆性能均无法满足户外大型储水箱内胆的生产要求。目前,国内钢企已成功开发热轧双面搪瓷用钢和低强度冷轧双面搪瓷用钢,而400MPa级冷轧高强度双面搪瓷用钢尚属空白。
【钢 铁】首钢炼铁新技术助力绿色低碳清洁生产(2022-05-27)
5月27日,首钢集团讯,近日,由首钢负责牵头的“多目标优化的清洁低碳综合炼铁技术”课题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高技术中心项目绩效评价验收,该项目在首钢京唐5500立方米高炉高比例球团应用示范工程上实现了入炉球团矿比例提高至50%以上、吨铁能耗降低5kgce以上、吨钢气体污染物排放较2015年降低20%以上的目标。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团队还开展了高炉系统余热余能高效回收利用研究,在详细调研炉顶料罐放散荒煤气温度、含灰量、含氧量的基础上,通过多组仿真模拟研究、旋风除尘器灰处理方式研究等,找到了除尘器内煤气分布规律和除尘器破损原因,通过创新性设计与优化,最终实现了对京唐5500立方米超大型高炉炉顶煤气的100%回收,为污染物减排提供了有力支撑。
【点评】在传统炼铁工艺炉料结构中,烧结矿、球团矿、块矿的配比大致在7:2:1,烧结矿占比较大。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上来看,球团工序要显著低于烧结工序,以高比例球团矿替代高比例烧结矿将为绿色冶炼提供新的解题思路。常规球团矿主要为酸性球团矿,鉴于国内的原料资源特性与矿产需求,提高球团矿后为保持酸碱平衡,开发碱性球团矿成为了破题的关键之举。首钢通过该项目在钢铁生产节能降耗、优质高效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成功实施具有行业示范引领作用,对长流程钢铁企业实现低碳清洁生产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钢 铁】张宣高科成功开发高温合金H751-M01(2022-05-26)
5月26日,中国冶金报讯,日前,张宣高科冶炼的直径220毫米的H751-M01高温合金真空锭顺利下线。经检验,产品成分等均符合质量控制要求。为确保一次性冶炼成功,该公司缜密制订冶炼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多次召开技术质量专题会议对方案进行论证,确保工艺制度可靠。在冶炼过程中,技术人员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和冶炼开发方案,精准把握原辅料加入时机,严控精炼温度、时间和浇注温度等参数,提高关键元素的目标控制水平。品种工程师深入现场服务生产,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工艺参数满足控制标准,确保了真空铸锭质量满足要求。
【点评】H751-M01是一种以镍-铬为主元素的时效沉淀硬化型合金,在高温作业环境下具有良好的耐氧化性能、持久强度和蠕变断裂性能。这是该公司开发的又一镍基系列高温合金,对其进一步拓展高端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钢 铁】南钢高锰低温钢通过美国船级社认证(2022-05-20)
5月20日,南钢集团网站讯,日前,南钢低温环境用高锰奥氏体钢(简称高锰低温钢)取得了ABS(美国船级社)证书。高锰低温钢以碳、锰、铬为主要合金元素,其中锰元素质量分数高达25%,材料性质特殊、工业化生产难度大。高锰低温钢因其优异性能和经济性优势,作为低碳/零碳能源产业链中制造低温液罐所需的新材料备受瞩目,此前国际上仅韩国浦项具备该材料批量生产及供货能力。南钢在国内率先攻克高锰低温钢的连铸生产技术难题,并依托宽厚板产线、炉卷产线的装备技术优势,开发出该材料的“转炉-精炼-连铸-热轧-在线固溶”全套生产工艺。
【点评】南钢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国际上第二家通过该认证的企业。南钢高锰低温钢的研发及产业化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低碳/零碳能源产业链发展及国家“双碳”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钢 铁】张宣高科成功开发高强矿用圆环链用钢(2022-05-20)
5月20日,河钢集团网站讯,5月2日,张宣高科特种材料研究制造公司成功开发高强矿用圆环链用钢。经检验,产品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尺寸精度、内部质量全部满足客户要求。该产品将发往某高端客户进行深加工,用于煤矿特种作业设备制造领域。为保证产品顺利开发,张宣高科积极对接客户,优化排产,细化保供措施,以专属工艺开发方案、全方位服务体系,保障交货期和产品质量。在深入研究该钢种表面质量对产品疲劳强度影响的同时,该公司更注重合金元素在提升圆环链用钢焊接性能、冲击韧性方面的应用。
【点评】高强矿用圆环链用钢属于高端合结钢类产品,广泛用于煤矿刮板运输机、装载机传动链等,是设备的关键件和易损件,具有良好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钢 铁】中天(南通)绿色精品钢中央水处理厂分盐结晶系统正式投产(2022-05-20)
5月20日,中国新闻网讯,5月19日,由中冶赛迪总承包建设的中天(南通)绿色精品钢中央水处理厂分盐结晶系统正式投产,顺利出盐。针对中天项目水源硬度大、盐量高的难题,在常规废水深度处理的基础上,采用了全球首创的“矾花视境”智能加药系统和以“纳滤分盐蒸发结晶”为核心的浓缩提盐技术,将高浓废水进一步浓缩分盐,经蒸发结晶制得氯化钠工业盐产品,纯度达到99%,同时将废水制备为除盐水全部回用,在实现废水零排放的同时,完成了全厂水系统100%资源化利用,年减排废水量1200万吨。这标志着中天(南通)绿色精品钢成为国内首座一步到位、实现分盐结晶废水零排放的钢铁企业。
【点评】分盐结晶系统是废水零排放最关键的工序,它的顺利投运标志着中天(南通)绿色精品钢全厂废水零排放系统正式投产。中天(南通)绿色精品钢因此成为国内首座投产即达到分盐结晶零排放的大型钢铁企业。
【钢 铁】鄂钢协同支撑昆钢安宁实现“456工程”开门红(2022-05-13)
5月13日,昆明钢铁网站讯,自昆钢安宁基地“456工程”支撑工作启动后,中南钢铁鄂城钢铁支撑组与安宁基地炼钢厂聚焦重点任务,快速推进14个项目实施。为稳步推进“456工程”目标实现,支撑组协同安宁基地炼钢厂制定并明确专业化支撑重点任务4个、项目14个,同时对专业化支撑项目细化分解,初步拟定保障措施29个,并按照“天天读、周周碰、月月评”工作机制全面开展支撑工作。在安宁基地炼钢厂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下,炼钢工序生产平稳有序,转炉冶炼周期由38分钟缩短至35分钟,各项指标均有明显进步。4月份粗钢产量43.9万吨,实现了“456工程”开门红。
【点评】三月底,昆钢安宁基地“456工程”支撑工作启动会召开,确定了456发展目标,即:安宁基地4月份粗钢产量达到40万吨、8月份达到50万吨、12月份达到60万吨的能力,并实现新焦炉投产,资源保供量得到稳步提升,铁钢比具备降低到750kg/t能力。
【钢 铁】三钢闽光预计二季度产量环比增长,钢材市场下半年或有所好转(2022-05-13)
5月13日,:财联社网站讯,5月11日,三钢闽光总经理卢芳颖在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预计,公司二季度产量会高于一季度。三钢闽光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128.41亿元,同比下降11.58%;实现净利润5.32亿元,同比下降42.39%。三钢闽光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原材料价格上涨,钢材毛利下降。产能方面,公司一季度产能下降是因为受限产能升级改造,3座小高炉去年7月份停产。卢芳颖透露,预计公司二季度产量会高于一季度,计划于近期安排罗源闽光H型钢生产线实现投产,并逐步达产。罗源闽光产能置换及配套项目于今年5月投用。
【点评】从供给端看,发改委已经明确表示,今年依旧要压减粗钢产量。去年的目标是平控不增,实际减了3200万吨,今年如果按照中钢协压减1000万吨以上的目标,那就可能意味着今年实际下来的压减规模不低,这就意味下半年供给端回升的空间有限。从需求端看,下半年受疫情影响、俄乌供应链冲击或减小,而在持续加码发力的政策作用下,5.5%的增长目标会带动需求的逐步回升。钢价在经历近期的调整后,下半年还有一定的反弹空间。
【钢 铁】首钢京唐高强水电钢建功国家重点能源项目(2022-05-13)
5月13日,中国冶金报讯,近日,首钢京唐公司首批高强水电钢供应国家电网宁海抽水蓄能电站。国家电网宁海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对压力管道用高强钢的技术要求极为严格,对钢板的韧性、强度及焊接性能也有极高的要求。针对该项目特殊要求,首钢京唐公司成立专项攻关团队,与客户深入开展技术交流,在炼钢、轧钢、热处理等环节对钢板生产工艺进行优化,为该项目关键部位设计的专属技术方案和量身定制的首批试板赢得了客户的认可,独家中标国家电网宁海抽水蓄能电站项目1.6万吨水电钢供货权。
【点评】宁海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能源局重点建设项目、浙江省重点工程,总投资约79.5亿元,总装机容量1400兆瓦,是近年来浙江省最全面、最系统、单体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该项目投产使用后,将大大减少受电区的火电装机容量,每年节省燃煤消耗量18万吨,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6万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首钢京唐高强水电钢中标该项目,实现了中厚板产线搬迁调整后的水电钢业绩新突破。
【钢 铁】马钢成功开发新能源汽车用0.25mm电工钢(2022-05-07)
5月7日,马钢集团网站讯,4月27日晚22:00,随着第九卷0.25mm厚度的新能源汽车用无取向电工钢在马钢冷轧硅钢工序顺利下线,马钢成为了国内首家利用六辊单机架轧机工艺量产此极限规格产品的企业。0.25mm新能源汽车用电工钢产品此次批量化生产151吨,经检测铁损性能、磁感、厚度精度、表面质量均合格,完全满足新能源汽车用薄规格硅钢产品的力学和磁性能的需求,对标标杆厂家标准,完全符合终端客户需求。马钢冷轧0.25mm新能源汽车用电工钢产品开发得到了历史突破,不仅填补了马钢该产品空白,也为提升马钢新能源牌号在市场占有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点评】高频薄带高性能无取向硅钢因其具有更高的磁感与更低的铁损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近年来,随着电机转速越来越高,对材料的强度及磁性能要求大幅提高,硅钢产品合金比例突破传统极限,给生产制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随着马钢马钢成功开发新能源汽车用0.25mm电工钢,极大的提升马钢新能源牌号在市场占有率,填补马钢硅钢新能源汽车用0.25mm系列产品空白。
【钢 铁】太钢产品成功应用于亚洲最大氢能源项目(2022-05-07)
5月7日,中国金属网讯,日前,太钢国内首发液氢专用不锈钢产品并通过相关认证,成为国内该类产品唯一供应商,与全球最大的氢气生产商和氢能基础设施领域的龙头企业签订批量订单,产品应用于国内某亚洲最大氢能源项目。在尚未具备大规模管道输氢的技术背景下,相较于高压储运,液氢储运具有运输成本低、氢纯度高、计量方便等优势,更适合大规模存储和输运,未来前景更为看好。太钢瞄准氢能行业先期介入,针对这一情况,与国家相关部门及制造企业合作,积极参与材料的设计研发,推进相关材料标准的制定。历时一年,成功开发出液氢容器专用不锈钢系列(板、管、型)材料,产品化学成分、超低温性能(-269℃)等指标完全满足液氢环境的苛刻要求,为我国能源绿色转型升级贡献了太钢力量。
【点评】氢能具有高燃烧热值、零污染、储量丰富、可与多种能源便捷转换等优点,能够实现真正的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全球氢能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双碳”发展目标的提出,作为零碳能源载体的氢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作为产氢大国之一,随着技术研发和产业资本的持续投入,氢能产业迎来重大机遇期。太钢液氢专用不锈钢的开发,成功填补国内民用液氢压力容器用不锈钢的空白,促进了国内相关材料标准的建设和完善。
【钢 铁】国内首套新型高炉煤气脱硫工程在安钢建成(2022-05-07)
5月7日,中国冶金报讯,国内首套高炉煤气精脱硫“水解+兰炭吸附”系统工程日前在安钢建成,并成功试运行。该工程的建成投用,为冶金行业高炉煤气精脱硫提供了新的工艺技术路线。近年来,安钢经过不断探索、系统分析,确定采用“水解+兰炭吸附”高炉煤气精脱硫新的工艺技术路线。安钢按照新的工艺技术路线,历经68天,集中完成工程设计和工程建设。该工程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金额少、建设周期短,以及无废水废气排放、无固废危废排放等优点。
【点评】高炉煤气精脱硫是冶金行业超低排放重点、难点,是钢铁业界不断进行工艺技术研究的重大课题。该技术路线属于国内首创,解决了焦炉煤气精脱硫的技术难题,为冶金行业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提供了安钢方案。
【钢 铁】中天淮安精品钢帘线项目启动(2022-04-29)
4月29日,中国冶金报讯,4月10日,随着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政府副区长、淮安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胡娟娟的一声令下,25米高的打桩机打下中天淮安精品钢帘线项目基础的第一根工程桩,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中天淮安精品钢帘线项目计划总投资202亿元,占地面积达2802亩,总建筑面积为142万平方米,规划建设6个生产分厂和研发中心等。该项目主要分三期建设,一期项目计划投资67亿元,建筑面积达47万余平方米,其中一厂生产卡车、客车全钢子午胎用超高强精品钢帘线,二厂生产乘用车半钢子午胎用精品钢帘线,预计今年内投产。整个项目计划于2024年前全部竣工投产,“十四五”末将形成总产值超500亿元的中天精品钢帘线产业园。
【点评】中天淮安精品钢帘线项目是淮安市有史以来规模体量最大、带动能力最强、从筹备到开工用时最短、联动效益最高的工程项目。中天淮安项目力争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建成一座全球体量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精品钢帘线制造基地,打造淮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天样板”。
【钢 铁】德龙钢铁集团海外2000万吨钢铁项目正在规划(2022-04-29)
4月29日,新天钢集团网站讯,4月23日,全联冶金商会会长、德龙钢铁集团、新天钢集团董事长丁立国在“2022(第十三届)中国钢铁发展论坛”上表示,民营钢铁企业要成为国际产能合作的主力军。积极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探索钢铁行业“一主体双循环”经验,扎实推进“走出去”工作。德龙钢铁集团在印尼投资11.8亿美元建设的德信钢铁项目,一期钢铁产能400万吨,于2018年4月动工,2020年4月进入生产阶段。目前,德信一期扩产至700万吨正在施工,德龙钢铁集团海外2000万吨钢铁项目正在规划。
【点评】在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行业背景下,建龙集团将发展方向投向海外市场。德龙近年的海外布局重点为印尼德信项目,该项目于2018年4月投建,2020年3月投产,一期扩产项目预计于2021年底投产,届时项目钢铁产能将达到600万吨/年。2020年10月,德龙与印尼政府签署意向协议,印尼德信钢铁项目产能将逐步扩大到2000万吨/年。在2021年德龙集团管理年会上,丁立国曾发言表示,海外是“十四五”期间德龙发展的方向,未来五年海外要达到2000万吨钢、1000万吨焦、1000万吨水泥规模。
【钢 铁】酒钢煤基氢冶金中试取得多项成果(2022-04-29)
4月29日,中国冶金报讯,酒钢氢冶金中试基地近日发布的消息显示,全球首轮煤基氢冶金中试经过20余次试验取得多项成果——“煤基氢冶金技术”“还原气氛下的冶金热造块技术”“自热平衡技术”等多项原创技术得到工业验证;煤基氢冶金主工艺流程完全打通,相关工艺包均已形成。在一年半时间里,经过20余次煤基氢冶金及浅度氢冶金工业试验,王明华团队的“煤基氢冶金理论”“还原气氛下的冶金热造块技术”“自热平衡技术”“回转窑防结圈技术”“无氧干式冷却技术”等重大原创,在中试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工业验证,试验产出的金属化物料金属化率稳定达到85%以上,最终形成了由煤基氢冶金理论体系、回转窑装置、工艺和操作方法等构成的浅度氢冶金磁化焙烧和煤基氢冶金基础性工艺包,上述成果也成为支撑酒钢资源战略、低碳低成本战略的两大战略利器。
【点评】煤基氢冶金理论”是酒钢王明华团队历经8年上千次试验后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在一定的温度、空间和时间条件下,由铁矿石和高挥发分原煤均匀混合组成的混合物中,一定会发生以铁氧化物中的氧元素、煤中的碳元素及氢元素联合主导的氢冶金过程;而且,氧元素、碳元素及氢元素缺一不可。依据该理论,王明华团队形成了全球首创的煤基氢冶金技术。新工艺能够革新以高炉为代表的长流程钢铁冶金工艺,消除焦化、焙烧、浮选、烧结、高炉等高污染、高能耗工序,减小部分动力系统、能源系统的规模;可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和固废排放,充分利用特性废渣生产建材;能够实现绿色、短流程、低成本制钢。
【钢 铁】宁夏建龙高炉矿渣粉项目正式投产(2022-04-22)
4月22日,建龙重工网站讯,4月19日10:18,宁夏建龙年产60万吨高炉矿渣粉项目一次试车成功顺利投产。该项目于2021年6月29日开工,建设工期295天。项目主体设备采用原唐山建龙炼钢厂闲置的矿渣立磨生产线,设备利旧率达80%以上,正式投产后,可年产矿渣超细粉60万吨以上。顾名思义,高炉矿渣粉产品所用原料即为高炉炼铁过程中排放的工业废渣,燃料为高炉煤气,具有超高活性,被广泛应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优质掺合料,是绿色低碳的可循环经济项目,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点评】宁夏建龙高炉矿渣粉项目的投产,对提高该公司固废资源利用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宁夏建龙在实现绿色发展、减污降碳的转型升级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钢 铁】酒钢宏兴2021年实现净利润14.88亿元(2022-04-22)
4月22日,证券时报网讯,4月19日晚间,酒钢宏兴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86.68亿元,同比增长31.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88亿元,同比增长187.31%;经营性现金流38.29亿元,同比增长242.35%;基本每股收益0.2375元/股,同比增长186.49%。面临钢铁行业低碳转型的挑战,酒钢宏兴持续深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攻坚行动,2021年产销率超过100%。报告期内,公司钢材产量870.44万吨,销量875.89万吨,实现利润总额17.08亿元,同比增长232.94%。
【点评】在钢铁行业回暖大背景下,酒钢宏兴经营绩效持续向好。同时,酒钢宏兴积极加强技术投入力量,巩固竞争优势。2021年,酒钢宏兴研发费用达7.41亿元,同比增长45.73%,开展科技项目139项、新产品研发试制与扩大试验生产57.41万吨、新增专利受理261件,产业与产品结构进一步完善。
【钢 铁】重钢“智慧产线”双高棒产线实现热送直轧量产(2022-04-22)
4月22日,中冶京诚网站讯,近日,中国宝武热送直轧产线——重庆钢铁“智慧产线”双高棒产线实现热送直轧量产。通过技术革新后,投用仅短短一周时间,重庆钢铁热送直轧突破万吨。为了破除瓶颈,解决热送直轧钢轧界面生产组织、信息传递、开轧温度等限制瓶颈,重庆钢铁专门成立了热送直轧项目推进组,通过开展“天天读”,打破了两厂之间的管理壁垒,并针对炼—铸—轧不匹配,化学成分、开轧温度关键参数不达标等问题,项目组成员不断优化炉机参数、炼钢工艺路径,持续推进转炉冶炼周期和连铸高拉速等攻关,最终通过强化炉机衔接管控,制定《热送直轧控制要点》,确保7号连铸机生产出符合直轧要求的铸坯,实现了技术突破。自4月7日开始,重庆钢铁全天直轧比100%,截至4月13日,重庆钢铁直轧产量达12318吨,炼—铸—轧小时产量最高达69支186吨,作业率最高达86.68%,生产质量稳定可控。
【点评】一直以来,钢坯轧制成钢材前,必须将钢坯送进加热炉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送入粗轧机进行钢材轧制,这是钢材轧制的必由之路。这个过程占据了轧钢工序70%能耗和90%碳排放,如何绕过它,利用铸坯自身热量直接轧制,实现“趁热打铁”,是钢材轧制技术降碳的终极目标,也是各钢铁企业争相争夺的“蛋糕”。重钢此次技术突破,通过智能调控实现智能调度直轧,直轧均温使用的天然气/纯氧技术无硫硝尘排放,吨钢成本不到7元,远低于电感应直轧工艺的吨钢18-25元,更远低于热装加热炉的吨钢30-40元,并减少了吨钢碳排放82kg以上;完全取消加热炉,实现了加热工序碳的零排放,各类直接经济效益合计达到吨钢5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