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 铁】兴澄特钢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正式启动(2024-03-01)
3月1日,兴澄特钢讯,近日,由北方工业大学牵头,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大学等共同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材料与复合材料”重点专项“极端环境海洋装备用关键特种合金材料制备及高效应用技术”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顺利召开。该项目共分四个课题,其中兴澄特钢牵头承担“适用于极端海洋条件下高止裂特厚钢板工业制造技术”,获国拨经费400万元。该课题的建设周期为三年,旨在重点解决420MPa级海上风电导管架用特厚板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核心问题。
【点评】此次会议的顺利召开标志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极端环境海洋装备用关键特种合金材料制备及高效应用技术”项目的正式启动,并为项目的实施与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钢 铁】鞍钢集团两个项目荣获2023年度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2024-03-01)
3月1日,鞍钢集团讯,日前,首届中国绿色矿山国际年会、第七届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京举行。鞍钢集团“难磨难选矿石提高金属回收率关键技术与应用”和“高压辊磨、预选工艺选别赤铁矿石高效节能新技术研究与应用”两个项目荣获2023年度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是2015年经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批准,由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主办,我国矿山管理部门、矿山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共同倡议并设立的社会力量奖,是该领域最具权威和代表性的科技奖励。
【点评】由本钢矿业公司、本钢矿业南芬选矿厂等单位联合完成的“难磨难选矿石提高金属回收率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主要包括矿石入磨前粗抛精选、磁铁矿选别工艺流程优化、高效选别设备改造实践、尾矿回收利用研究等内容。该项目从根本上解决了磨选工艺流程与矿石性质的不适应性,经选矿厂生产实践表明,金属回收率可提高1.45%,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显著。由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鞍钢矿业公司、鞍钢矿业设计研究院、鞍钢矿业齐大山选矿厂联合完成的“高压辊磨、预选工艺选别赤铁矿石高效节能新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针对赤铁矿石选矿过程中的能效和环保问题,提出高压辊磨与预选工艺相结合的新技术路线,不仅提高了赤铁矿石的选别效率,还大幅降低了能耗和废弃物排放,为我国矿山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钢 铁】河钢5G巡检机器人“上岗”(2024-03-01)
3月1日,河钢集团讯,近日,河钢集团唐钢公司4号镀锌产线正式引进应用5G技术的冷轧退火炉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5G冷轧退火炉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融合了实时通信、运动控制、数据采集等功能,通过监测图像、温度、气体等因素,深度加工处理采集的数据,利用大数据综合分析,实现对设备外观、运行状态及工作环境的统一监控。搭载5G模块进行通讯,能够以更高精度和更短的通讯时间开展巡检工作,提高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还支持更高分辨率的画面传送,使数据分析更加精确,现场情况更加清晰,数据传输速度更快捷。
【点评】近年来,唐钢全面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推进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钢铁行业深度融合,推动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打造发展新优势。唐钢积极落实河钢战略部署深入推进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技术向产线赋能。依托工业互联网应用,针对行业痛点问题开展攻关,创新研发基于“5G+机器视觉”技术的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
【钢 铁】韶钢特轧厂高一线辊道直送改造项目一次性热试成功(2024-02-23)
2月23日,韶钢集团讯,近日,韶钢炼钢厂2号铸机的第一支红坯顺利输送到高一生产线,钢坯运输过程顺畅,设备运行稳定,标志着高一线直送辊道改造项目一次性热试成功。自项目开工以来,特轧厂、技改部、马钢院等工程建设团队精心组织、日夜奋战,紧盯施工进度和质量,稳扎稳打,生产方和设备方高效协调配合,确保了项目安全高质高效建成,并提前完成热负荷试车。改造项目投运后,将进一步提高入炉温度和降低煤气单耗,突破高一线成本、效率的瓶颈问题,更大程度释放高一线产能效益,为轧材实现节能降耗、极致效率增添新动力。
【点评】面对钢铁行业寒冬,特轧厂紧紧围绕“98135”战略目标,大力推进“810”工程,高一直送辊道改造工程是继棒三辊道直送改造项目达产达效后的又一个快盈项目,是践行绿色化、高效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钢 铁】2023年沙钢汽车悬架用合金弹簧钢销量超6万吨(2024-02-23)
2月23日,沙钢集团讯,2023年,沙钢汽车悬架用合金弹簧钢销量超6万吨,位居全国第二,已成为中国高端汽车弹簧钢品牌产品。沙钢汽车悬架用合金弹簧钢生产打破传统微合金化生产工艺流程,形成坯料高纯净冶炼、组织精细化调控、表面标准化管理等系列关键技术。同时,生产过程坚持抓好工艺精度、设备精度、操作精度以及管理精度,产品综合合格率达98%以上。沙钢合金弹簧钢产品先后通过中国弹簧厂、华纬科技、蒂森克虏伯、宝通线材等高端弹簧钢用户的认证,批量稳定应用于东风日产、比亚迪、吉利等品牌汽车。
【点评】汽车悬架用合金弹簧钢属于车辆关键性元件,主要应用于汽车悬架螺旋弹簧,以缓冲地面对车辆的冲击,大幅提高车辆的舒适性。该产品对原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尤其是表面质量、夹杂物等方面要求极高。沙钢合金弹簧钢得到了行业及用户的广泛认可。
【钢 铁】永钢新一钢项目热试成功(2024-02-23)
2月23日,永钢集团讯,2月22日,永钢炼钢厂新一钢热试取得圆满成功。2002年,面临严峻的市场形势,永钢于危机中破局,上马百万吨炼钢项目(老一钢),实现由一家单一轧钢企业向长流程钢铁企业的转变,迎来发展春天。2023年1月,炼钢厂新一钢项目开工,用一年时间高效、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再次吹响发展号角,力争培育成为行业内具有领先优势的高端线、棒材钢坯生产基地。
【点评】新一钢项目,设计年产能180万吨优特钢连铸坯,主要为中高碳钢、帘线钢、桥索钢、弹簧钢、轴承钢、冷镦钢、非调质钢、机械用钢等高端钢种,产品主要应用于能源、工程机械、交通等领域。新产线工序齐全,设备、工艺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将有力推动企业产品结构优化,培育高端拳头产品,提升差异化竞争力。
【钢 铁】预投资30亿,靖江特钢“近零碳排电炉示范系列项目”签约(2024-02-08)
2月8日,靖江发布讯,2月1日,中信泰富特钢靖江特钢近零碳排电炉示范系列项目签约仪式在靖举行。该项目作为高端金属材料领域的近零碳排示范项目,预投资概算30亿元,将充分释放中信泰富特钢人才协同、技术协同、研发协同、经营协同等协同优势,通过优化整合炼钢产业链资源,建设近零碳排电炉炼钢、绿电能源(风电、光电)、生物制气等项目,实现近零碳排电炉炼钢全流程示范效果。中信泰富集团将把靖江特钢打造“国内中口径特种无缝钢管的行业标杆”“管通天下仓储中心”“近零碳排电炉炼钢示范工厂”三大任务目标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助力靖江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新名片。
【点评】近零碳排电炉示范系列项目是中信泰富特钢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发展要求实施的重点项目,既是国家低碳冶金技术攻关试点项目,也是电炉短流程炼钢第一个国家级示范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为全国特钢产业低碳发展提供样板,全面促进特钢产业高质量发展。
【钢 铁】沙钢“优特高新”转型按下“加速键”(2024-02-08)
2月8日,沙钢集团讯,日前,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4年江苏省重大项目名单,沙钢新能源领域用高性能硅钢项目凭借绿色、环保、低碳建设发展理念和先进技术装备等成功上榜。沙钢新能源领域用高性能硅钢项目采用行业前沿生产技术,自主创新集成多项高端装备,可满足新能源领域需求的特殊高效高性能硅钢批量生产。项目自主开发了一体化运营集中智能管控体系,实现生产过程全面智慧升级,建成后将成为具有示范性的智能制造基地。项目获得授权专利53项,其中发明专利33项。江苏省冶金行业协会评定认为:“项目的工艺与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能源消耗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具有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点评】该项目的落地实施也标志着沙钢“优特高新”发展再次按下“加速键”,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沙钢持续实施“高端化+差异化”策略,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向优特钢转型,并坚持产品规划与市场现实需求、趋势需求紧密结合,不断健全“产销研用”联动机制,大力推进产品提档升级。
【钢 铁】山钢集团钢铁板块实现全域环境绩效A级(2024-02-02)
2月2日,山钢集团讯,2023年底,山钢日照公司、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焦化厂、莱钢银山型钢通过环境绩效A级企业复审,莱芜分公司通过省生态环境厅环境绩效A级企业现场审核。至此,山钢集团率先实现钢铁板块环境绩效全面达A,成为山东省绿色转型的先行者、钢铁企业绿色发展的新标杆。从“环保决战”到“环保领先”,山钢集团不断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绿色化水平不断跃升,三大主要气体污染物排放均达到清洁生产一级水平,城市钢厂绿色化指数逐年提高,吨钢综合能耗达到历史最低值,实现了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由被动应对到跨越式引领的成功转变。
【点评】面对国家出台的钢铁超低排放标准,山钢集团全面规划《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从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清洁运输等10个方面,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大力推进节能降碳,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改造,构建绿色与发展深度融合的钢铁产业新格局。
【钢 铁】河钢首座商业化氢油综合站投入试运营(2024-02-02)
2月2日,河钢集团讯,近日,由河钢工业技术建设的河钢首座商业化氢油综合站正式投入试运营。新投运的商业化氢油综合站采用35兆帕加氢工艺,拥有1000千克/日的加氢能力。作为河钢氢能产业发展的实施单位,河钢工业技术全力推进新能源氢能利用、节能储能等方面的重点工作任务,致力于成为河北省新能源商业化运营引领者。河钢工业技术以河北唐山“两区两线”为基础,聚焦京津冀主要物流运输通道、港口等场景,全力推进氢能产业渠道端建设,促进氢能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和高质量发展。
【点评】这是河钢工业技术落实河钢部署、与中石油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合资公司——河北昆仑大河新能源有限公司后,依托河钢工业技术氢能产业,发挥运力掌控优势和中石油零售网络优势,加速构建京津冀地区氢能“制、储、运、加、用”综合网络布局的又一项具体举措。
【钢 铁】东北三省首座光储充结合重卡换电站在本钢投运(2024-02-02)
2月2日,本钢集团讯,近日,东北三省首座光、储、充结合重卡换电站——辽宁本溪桥北一号换电站在本钢投运,并在本钢北方恒达物流园举行投运仪式。此次投运开启了新能源重卡换电的全新赛道,标志着本钢集团在清洁运输和绿色物流体系建设上迈出了全新步伐。国家“3060”双碳目标,为钢铁企业低碳化、清洁化发展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本钢集团清洁运输项目是国家电投启源芯动力深度服务和赋能的重点项目,建设辽宁本溪桥北一号换电站是智锂物联结合本钢物流倒运场景实际,为企业专门打造的重卡换电解决方案。
【点评】光、储、充结合重卡换电站是一种新型充电基础设施,其配备的大型储能设备可在夜间低谷时段充电,降低了充电成本,并可在电网故障时提供应急备用电源,提高了充电站的服务能力和效率。辽宁本溪桥北一号换电站在本钢的投运,解决了传统燃油重卡所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大幅降低了碳排放量,为本钢集团绿色发展注入新活力,将推动清洁运输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促进本钢集团在钢铁供应链实现低碳绿色物流发展。
【钢 铁】中信特钢加快整合南钢(2024-01-26)
1月26日,中国冶金报讯,中信特钢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中信特钢将加快整合南钢。在协同营销方面,中信特钢和南钢将在板材和棒线材产品市场、业务上快速实现分工和协同,达成梯度互补的效果。在协同研发方面,将加速提升南钢的高端特种钢冶炼水平,通过双方合作研发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在航空航天、高端制造、轨道交通等新兴战略发展行业寻求更大的合作空间。在联合采购方面,双方将逐步发挥出原材料联合采购的规模优势,进一步降低各自的大宗原燃料采购成本。在资源共享方面,双方可以共享市场数据、客户数据等信息,为客户提供更高的价值服务。在协同出海方面,将联合制订一致的国际化战略目标,紧跟全球产业链重构趋势,寻找生产、技术、贸易合作伙伴,构建中信特钢的国际化产业格局。
【点评】中信特钢并购整合南钢集团,将实现优势互补,更好地把握特钢行业的长期发展机遇,满足产业升级需要。根据规划,中信特钢将深耕特钢主业,以“内生+外延”的发展路径,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引导品种结构向绿色低碳化发展。
【钢 铁】首钢京唐大废钢比炼钢实现新突破(2024-01-26)
1月26日,中国冶金报讯,近日,首钢京唐转炉炼钢工序顺利完成50%大废钢比3炉连续生产,在低碳排放钢生产技术上取得新突破。首钢京唐以全流程极致降碳为技术核心,制造部、炼钢部、技术中心、能源与环境部高效协同,联合推进大废钢比冶炼的工艺路径设计和实施。2023年以来,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首钢京唐持续推进炼钢工艺降碳减排工作,先后完成了40%大废钢比连铸整浇次连续生产和转炉单工序50%大废钢比生产。
【点评】大废钢比炼钢可有效降低长流程钢铁生产中的碳排放,在当前“双碳”背景下,为钢铁产品向低碳领域拓展提供有效支撑。首钢京唐聚焦高效制造、高品质制造、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突破低碳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低碳优势产品研发,加速打造绿色低碳技术核心竞争力。
【钢 铁】太钢集团与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物流总包合同(2024-01-26)
1月26日,太钢集团讯,1月24日,太钢集团与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2024年度物流总包合同》。近年来,为积极落实国家“公转铁”战略,太原局与太钢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成立了路企合署办公室,互相派驻人员,精准对接太钢铁路运输需求,协调解决各项问题,通过双方共同努力,逐步形成了高层互动把方向、中层协调解难题、基层作业保畅通的全方位战略合作格局。本次签订总包合同,是双方优势互补破解物流瓶颈,推动双方效率、效益同步提升的双赢选择,也标志着太钢集团与太原局集团迈入了更加紧密、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合作新阶段。
【点评】太钢与中国铁路合作,将发挥节能环保的绿色铁路优势,优化运输结构,提高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充分发挥路企双方优势,以优化和完善太钢产品及原料物流供应链、降低物流成本、不断提高铁路运输综合效益。
【钢 铁】敬业短流程薄带铸轧工程研究中心顺利通过验收(2024-01-19)
1月19日,敬业集团讯,近日,河北省发改委公示了52家省工程研究中心的验收通过名单,依托敬业钢铁有限公司成立的短流程薄带铸轧工程研究中心榜上有名。短流程薄带铸轧工程研究中心于2019年获准建设,敬业集团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历经三年高效运行,圆满完成了各项建设目标,得到了验收专家组的充分肯定。该工程研究中心的成功验收,彰显了敬业在薄带铸轧领域的研发实力,有力推动集团产品转型升级,促进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点评】该工程研究中心围绕短流程薄带铸轧工艺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展开系列研发工作,系统研究了凝固与成形工艺,突破铸辊和侧封板长寿命化、布流器结构优化和薄带板形控制等核心技术。
【钢 铁】沙钢永兴产能整合项目1#高炉热风炉工程顺利开工(2024-01-19)
1月19日,沙钢永兴特钢讯,近日,沙钢永兴公司产能整合项目中又一重大工程1#高炉热风炉系统顺利开工。建设内容包括热风炉本体系统、燃烧系统、送风系统、液压系统、烟气脱硫系统、电气系统等,配套建设热风炉烟气SDS脱硫工艺可使烟气中颗粒物排放浓度在5mg/m3以下,SO2排放浓度在25mg/m3以下。据山冶设计院有关人员介绍,目前已完成项目部进场、开工、热风炉本体基础验槽合格和垫层浇筑,力争春节前完成热风炉本体基础浇筑,按节点完成目标任务,全力保障1#高炉项目按计划有序顺利推进、如期投产达效。
【点评】热风炉是高炉生产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其提供的热风风温高低及稳定性直接关系到高炉生产的效率。本次热风炉系统工程由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配备3座高效顶燃式热风炉,采用自动烧炉、换炉控制技术等多项专利技术,实现热风炉的长寿、低耗、稳定的高风温,助力高炉降低燃料消耗。
【钢 铁】四川冶控集团与四川罡宸不锈钢联合重组签约(2024-01-19)
1月19日,四川冶控讯,1月18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指导,四川冶控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罡宸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办的“川渝地区再生资源供应链研讨会”在四川乐山市召开。会上,举行了“四川冶控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罡宸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重组签约仪式”。冶控集团是通过联合重组不断成长壮大的一家钢铁企业,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冶控模式”,实现了各生产基地的融合共进,迸发出了强大的竞争力,最终实现了共赢发展。四川罡宸不锈钢有限公司是川渝地区不锈钢生产领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三个标准体系的认证。下一步,双方将紧密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强资源共享和互补,共同开发市场、拓展业务,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实现“1+1”大于2,促进一体化发展,在集团大战略中发挥独特的优势。
【点评】冶控集团和罡宸不锈钢的联合重组是基于共同发展和长远利益考虑的重要举措,是符合长期发展、持续创新的川渝地区钢铁行业新格局、新生态的要求,也将有力于提高行业集中度,加快推进行业兼并重组。
【钢 铁】建龙集团与中国铁路青藏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4-01-12)
1月12日,建龙集团讯,1月8日,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与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2024年度物流总包合同。根据协议,路企双方将积极贯彻国家建设交通强国的决策部署,按照国铁集团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要求,围绕西宁特钢开展年度物流总包合作,推动物流环节提质、增效、降本。与此同时,双方还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积极构建绿色物流体系,在西部地区协同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点评】此次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与西宁特钢签约,是路企双方首个铁路物流总包合同。双方将构建常态化对接机制,通过专业运营为多方创造价值,创新合作模式,打造路企合作新样板。
【钢 铁】广钢集团率先完成超低排放清洁运输改造和评估监测(2024-01-11)
1月11日,中国钢铁新闻网讯,1月5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对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清洁运输改造和评估监测情况进行了公示,广钢集团成为广西首家完成超低排放清洁运输改造和评估监测工作的钢铁企业。一直以来,广钢集团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认真落实“绿色柳钢”建设要求,大力推进清洁运输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作为新建的沿海基地,广钢集团从建设之初就对工序布局进行全盘优化调整,整体采用“U”字型布局,使得工序衔接和运输达到最为合理的方式,减少工序物流间的能源损耗。
【点评】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同时,也是大气污染的重点行业,随着燃煤电厂污染控制成效的显现,钢铁行业成了我国工业部门目前最大的污染物排放来源,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大气质量改善的关键和难点之一。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既是为补齐钢铁行业的环保短板,也是倒逼钢铁产能向环境承载能力更强的区域布局,倒逼资源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运输结构向更清洁、更高效的方向调整,推动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钢 铁】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2024-01-11)
1月11日,中国钢铁新闻网讯,1月5日,工信部官网发布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其中,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名列榜上,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一方面,兴达通过持续投入节能技术改造,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益。2023年全年,兴达实施了高效节能电机改造、永磁驱动节能改造、明火炉余热回收利用节能改造,企业单位产品能耗较2022年下降5.1%,碳排放下降4.5%。另一方面,兴达加快光伏建设,优化能源结构。截至2023年底,兴达在江苏、山东、泰国三大生产基地已建成光伏电站共24.9兆瓦,年发电量2700万度。计划到2024年底,兴达可建成光伏电站61兆瓦,年发电量6700万度。到2030年,兴达将实现生产全过程用热的全部自给。
【点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是由国家工信部组织开展的全国性评选活动,是针对符合“绿色发展”企业给出的权威认定,旨在完善我国绿色制造体系,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助力工业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