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大洋电机:2018年累计销售氢燃料电池模组600套(2019-04-28)
4月28日,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日,大洋电机公布了2018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大洋电机2018年全年营收86.4亿元,同比增长0.3%。但利润出现断崖式下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8亿元,同比下降668.7%,主要原因是其子公司上海电驱动2018年度业绩亏损,同时遭遇产品价格下降、毛利率下跌、销售放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等所致。燃料电池方面,大洋电机在燃料电池领域的产品包括燃料电池模组、氢系统控制器、燃料电池控制器、整车控制器等电子控制单元。2018年,大洋电机累计销售氢燃料电池模组共600套。下一步,大洋电机将通过与巴拉德、潍柴动力等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引进国际相较领先的燃料电池技术,加快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完成新能源汽车产业战略纵向的“三电”业务布局,抢占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制高点。
【点评】从氢燃料电池汽车以及氢燃料电池相关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产业化过程来看,受制于行业及配套产品的技术瓶颈、研发推广进程、消费者接受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未来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国内的发展将可能经历一段较长的推广期,市场容量及市场发展速度面临不确定性。
【电力设备】特变电工首个园区光储充微网工程完成试运行(2019-04-28)
4月2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近日,特变电工首个基于两部制电价需求响应的工业园区光储充微网示范工程在特变电工西安产业园成功完成3个月试运行。特变电工工业园区光储充微网示范工程包含2MWp的光伏发电系统,1MW/1MWh储能系统和960kW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实现了特变电工自主研发的能量管理系统、储能系统以及虚拟同步机的示范运行。该工程首次在工业园区微网中引入基于两部制电价的需求响应技术及经济优化算法,可实现“基础电费+电度电费”双重降费。特变电工园区微网项目储能系统采用自主设计研发的双向储能变流器,采用国际领先虚拟同步机控制技术,具备一次调频、惯量响应等功能,可实现多机并联运行和离/并网无缝平滑切换。特变电工储能系统实现大电网故障时孤岛自治运行,并可提供黑启动、一次调压调频等辅助服务,可有效保障园区数据中心、办公用电等重要负荷的不间断供电,提升园区用电的可靠性,打造坚强微电网。
【点评】该工程储能系统采用的双向储能变流器是国家863计划“光伏微电网双向变流器研制及关键技术研究”的核心研究成果,具备2项国际、9项国家核心专利技术。该光储充微网示范工程可以使得园区用电成本下降超30%,光伏自发自用比例达到100%,在工商业园区具有良好的商业推广价值。
【电力设备】东方日升发布Jager系列高效单晶半片组件技术白皮书(2019-04-28)
4月2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近日,东方日升发布了Jager系列高效单晶半片组件产品的技术白皮书,就产品的系列型号、工艺特征、功率路线以及终端客户收益等内容进行了全方位解析和发布。Jager系列产品共有RSM120、RSM132、RSM144和RSM156四种型号,组件最高转换效率可达20.6%,组件最高输出功率可以达到440Wp。Jager组件所采用的高效单晶电池采用了行业内首家应用并量产的双面复合膜钝化吸杂技术,同时还使用了SE(Selective Emitter选择性发射极)技术,低温烧结技术,加强电注入技术,在提高电池转换效率的同时,有效得降低了电池的光致衰减率(LID)和热辅助光致衰减率(LeTID)。降低组件的功率损耗可以有效的提高组件的输出功率。这种损耗包括光线反射的损耗、连接导线电阻的损耗以及内部连接串联电阻的损耗等。Jager系列产品采用了多种方式,如减反射镀膜玻璃、LRF、结构焊带、白色EVA和高反射率背板来增加入射光的利用率,减少光线反射损耗,来降低这种内部损耗。对于内部电路电阻损耗,Jager系列产品则采用了分体式接线盒和短导线等方式。对于串联电阻的功率损耗,Jager系列产品采用了半片电池组件设计来降低,半片设计在提高组件功率输出的同时,还有效得将阴影遮挡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了最小。同时,由于电流减小,和整片组件相比,其工作温度要低2到3℃。在有遮挡产生的情况下,组件最高温度点比整片组件要低20℃左右,极大得提高了组件功率输出的稳定性和组件长期使用的可靠性。
【点评】Jager系列高效单晶半片组件是东方日升为解决当下行业和客户所关注的降低LID(光致衰减)、降低LeTID(高温辅助衰减)、降低内部损耗、降低阴影遮挡影响以及BOS成本等痛点和重要议题而研发出的新一代高性能、高性价比和高可靠性产品。高功率组件的使用能够减少组件的使用数量,有助于地桩、支架、直流电缆、汇流箱以及光伏场区内施工、安装成本的降低。
【电力设备】山木新能:2018年实现储能电池收入超4千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6%(2019-04-26)
4月26日,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日,山木新能发布2018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该公司2018年营业收入1.0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52%,净利润633.8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3.12%。山木新能认为营业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订单量的增长和大力拓展储能电池市场的结果。2018年,该公司大力发展储能电池市场,增加了在电信、移动基站、太阳能路灯等储能电池应用领域的销售订单,全年实现储能电池收入4097.1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6%;实现动力电池收入3409.5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74%。
【点评】该公司所处的行业为新能源行业,属于国家七大新兴战略行业,其中动力电池成为锂电池行业的新的突破点与增长点。该公司的磷酸亚铁锂系列电池得到了市场的认可,随着生产设备的改型升级和产能的扩大,预计山木新能的市场占有率将不断提升。
【电力设备】长源电力: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逾3倍,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2019-04-26)
4月26日,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近日,长源电力发布2019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该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50亿元,同比增长23.3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增长322.78%。长源电力一季度共计完成发电量54.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1%;完成上网电量51.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26%。报告期内,长源电力收到参股公司国电财务有限公司按股权比例分配的现金分红款4755万元,该款项已计入公司2018年度投资收益。另外,季报还显示,经公开招投标,长源电力控股子公司国电长源第一发电有限公司将其1号煤场原煤筒仓建设改造项目交由公司关联方国电龙源电力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实施,项目中标金额为1.45亿元。
【点评】今年一季度长源电力业绩持续向好,该公司作为湖北省电力龙头企业,受益于区域需求旺盛,设备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由于当地煤价高企、燃料成本比重大,业绩弹性充足。今年动力煤价格中枢下移为大概率事件,随着蒙华铁路投产,煤炭运输成本下降,该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电力设备】阳光电源储能变流器率先通过最新国标测试(2019-04-25)
4月25日,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日,阳光电源储能变流器SC630TL顺利通过高低电压穿越测试,成为全国首个在充放电模式下通过该测试的储能变流器。电科院的检测以专业、严苛著称,此次测试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T 34120-2017《电化学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技术规范》和GB/T 36547-2018《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范》要求,经过在充放电模式下的全方位测试,阳光电源储能变流器SC630TL在故障穿越能力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在故障穿越与故障恢复期间,SC630TL均能不间断并网运行。在各类故障工况期间,该产品均能快速响应并按要求发出无功电流,具备动态无功电流支撑能力。在故障消除后,该产品能以较快的有功功率变化率恢复至故障前功能,可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
【点评】截至2018年,阳光电源参与全球重大储能项目超720个。阳光电源作为清洁电力转换技术实力派,高度重视储能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创新。从2006年向日本输送首批储能设备,到2016年将储能市场占有率做到中国第一,再到2018年成为储能变流器出货量进军全球前十的唯一一家中国企业,阳光电源在储能方面不断变革前进。
【电力设备】长缆科技:2018年净利润升6.09%至1.28亿元,超高压电缆附件业务...(2019-04-16)
4月16日,北极星输配电网讯,近日,长缆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长缆科技”)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长缆科技营业收入实现6.95亿元,同比增长12.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6.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20亿元,同比增长4.42%。实现每股收益0.66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每股收益0.62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18.20亿元,所有者权益15.04亿元。从业务结构来看,“高压电缆附件”、“其他产品及服务”、“中低压电缆附件”是企业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具体来看,“高压电缆附件”营业收入为2亿,营收占比为28.8%;“其他产品及服务”营业收入为1.7亿,营收占比为25.1%;“中低压电缆附件”营业收入为1.7亿,营收占比为24.1%。从利润贡献角度来看,“超高压电缆附件”毛利贡献最大。“超高压电缆附件”、“高压电缆附件”、“中低压电缆附件”毛利率分别为70.95%、53.22%、50.43%。
【点评】长缆科技依靠技术推动企业发展,报告期内研发成果显著,掌握了超高压用绝缘材料开发技术、电缆附件系统设计技术及电缆附件检测技术等电缆附件行业的核心技术,同时通过加大超高压电缆附件三元乙丙橡胶研究、500kV系列电缆附件研发和智能式电缆附件等研发项目的投入,持续进行新产品开发,有效保证了该公司业绩的长期、稳健增长。
【电力设备】东方电缆业绩创新高,海缆业务营收暴增8倍(2019-04-16)
4月16日,北极星输配电网讯,近日,东方电缆公布了2018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2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62亿元,同比增长46.67%。从产品销售结构分析,海缆产品的营业收入同比增加9.52亿元,同比增长795.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1.5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5.09%。整体毛利率为16.54%,同比增加2.86个百分点。2018年东方电缆实现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积极推进“大项目、大行业、大市场”的开拓,在海洋输配电及海洋新能源高端市场领域成效显著,海缆产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点评】东方电缆自2005年起着手打造海缆业务,经过十多年的沉淀和发展,技术储备和产能布局都很充分。该公司在海底电缆和海洋脐带缆产品制造领域独创了17项核心技术,并获得58项专利,为国内海洋缆专利数第一,在海洋缆领域具备一定的优势地位。东方电缆2019年第二季度开始有一条新产线投运,有望新增30%产能,预计2020年中将投放新的产能,这将进一步提高该公司今年招投标接单能力。宁波的第二个生产基地也将于2021年投运,将进一步扩充东方电缆的海缆、轨交缆产能。
【电力设备】亨通光电拟定增募资52亿元,布局海底光缆系统运营领域(2019-04-16)
4月16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近日,亨通光电发布定增预案称,公司拟向控股股东亨通集团在内的不超过10名的特定投资者定向发行不超过3.81亿股,募资总额不超过5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用于投入PEACE跨洋海缆通信系统运营项目、100G/400G硅光模块研发及量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中PEACE跨洋海缆通信系统运营总投资28.35亿元,均为固定资产投资。PEACE跨洋海缆通信系统运营项目为建设并运营一条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海底光缆系统。该项目建成后,通过连接中巴跨境陆地光缆,PEACE海缆系统将成为连接中国和非洲、中国和欧洲距离最短的海缆路由,极大满足中国到欧洲、非洲快速增长的国际业务流量需求,促进中国国际海缆的发展。
【点评】亨通光电通过本次发行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可以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减轻财务负担,降低财务费用率。本次非公开发行募投项目的实施将使亨通光电进一步夯实、完善和延伸光通信产业链,提高该公司在光通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电力设备】阳光电源2018年储能业绩同比增长近5倍(2019-04-09)
4月9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近日,阳光电源公布了2018年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阳光电源营业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103.7亿元,同比增长16.69%;受国内“5.31”政策影响,行业装机规模和盈利水平下降,导致公司产品毛利率受到影响,净利润同比下降20.95%。电站系统集成和光伏逆变器等业务仍是阳光电源收入的主要来源,两部分业务合计占总营收的比例超过90%。值得注意的是阳光电源的储能业务,2018年实现营收3.83亿元,同比增长接近5倍,占总营收的比例由2017年的0.72%提升至3.69%。
【点评】目前在阳光电源的储能业务构成中,海外仍占大头。作为业内最早开展储能业务的企业之一,早在2006年阳光电源就向日本市场提供了首批储能设备。截至2018年,阳光电源储能产品广泛应用于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累计参与全球重大项目超720个。从2018年起,国内的储能发展速度开始加快,阳光电源也加大了国内市场的拓展力度,先后在可再生能源并网、火电储能联合调频、用户侧、电网侧等领域中标。目前储能度电成本大概在0.5元左右,只要推进成本再下降20%左右,储能行业就会有更大的发展。预计到2020年,阳光电源储能业务的营业收入或将达到10亿元。
【电力设备】东方能源:拟逾147亿收购国家电投集团资本控股(2019-04-09)
4月9日,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近日,停牌数日的东方能源(000958)披露了资产购买预案,该公司公告显示,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国家电投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预估作价147.5亿元。完成后,东方能源将持有资本控股100%股权,并通过资本控股持有国家电投财务、国家电投保险经纪、百瑞信托、先融期货、永诚保险等公司的相关股权。此次交易完成前,东方能源的主要业务是清洁能源发电及热电联产业务,主要产品为电力及热力,公司业务涵盖热电联产、风电、太阳能发电及分布式供能等领域。交易完成后,除现有业务外,东方能源还将涵盖财务公司、保险经纪、信托、期货、保险等多项金融业务。
【点评】通过此次交易,东方能源将实现业务转型,能够有效拓宽盈利来源,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抗风险能力以及后续发展潜力,为整体经营业绩提升提供保证。国家电投资产证券化率将进一步提升,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通过中央企业内部国有资产资源整合,提升国有资产价值。
【电力设备】风电整机集中度创新高,金风、远景占半壁江山(2019-04-09)
4月9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讯,近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风力机械分会、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联合发布《2018年中国风电吊装容量统计简报》(以下称“简报”)。简报显示,2018年,全国新增风电吊装容量止跌回升、风电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陆上机组大型化趋势明朗、海上风电发展提速,风电产业初步实现提质增效。2018年,我国新增装机容量2114.3万千瓦,同比增长7.5%;累计装机容量约2.1亿千瓦,同比增长11.2%。其中,“三北”地区新增装机容量占比43.2%,中东南部地区新增装机容量占比达到56.8%。与2017年相比,2018年,河南、广西、广东等中南部地区增长较快,同比增长33.2%。整体来看,风电开发布局更趋合理。与此同时,2018年,海上风电发展提速,全国新增装机436台,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65.5万千瓦,同比增长42.7%;累计装机达到444.5万千瓦。海上风电正逐步从试点示范走向规模化开发。从新增装机量数据来看,排名前两位的金风科技和远景能源占据了半壁江山,二者的市场份额超过50%。
【点评】近两年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风电正在实现由“规模”到“质量”的蜕变。在“两连降”之后,2018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终于止跌回升。近5年,风电整机制造商的市场份额集中趋势明显,排名前五的风电整机企业新增装机市场份额由2013年的54.1%增长到2018年的75%,排名前十的风电整机企业新增装机市场份额由2013年的77.8%增长到2018年的90%。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增强风电的整体竞争力,降低风电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更好得迎接“平价”时代。
【电力设备】华锐风电:2018年新增装机5.75万千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2019-04-03)
4月3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近日,华锐风电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2018年,该公司风电主机业务逐步恢复,营业收入相比较去年大幅增加。报告期内,该公司新增装机5.75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1652.7万千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70亿元,同比增加305.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加60.84%。且技术研发实力不断提升,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完成了3.x/14x陆上风电机组产品平台、5.x/170海上风电机组产品平台开发以及应用于适应分散式应用场景的风电机组设计工作。在新技术应用方面,积极开展柔塔、高级控制算法、大数据系统研究、故障智能诊断、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载荷云平台开发等关键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开发了涵盖风机安全可靠性能提升、风机发电性能提升、电网友好性能提升、智慧风场运营管理在内的多种新型产品,大大提高了风机的运行可靠性和风电场的运营效率。在技术认证方面,SL3000/146风电机组获得中国船级社(CCS)颁发的设计认证证书;风电场智慧运行云平台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颁发的云平台能力评估证书。2018年共申请2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国内授权专利4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2项。2018年发布的行业标准1项,公司主导编制的NB/T31122-2017《风力发电机组在线状态监测系统技术规范》标准于2018年3月正式发布实施。
【点评】2018年,华锐风电可执行订单逐步恢复,新增装机容量稳步增长,主营业务收入相比去年大幅增加。该公司紧抓行业发展有利契机,积极采取多种有效经营措施,实现了整体稳中向好的经营态势。
【电力设备】金风科技:2018年净利润32.17亿元,国内风电新增装机连续八年排...(2019-04-03)
4月3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近日,金风科技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摘要。报告期内,该公司经营业绩实现稳步增长,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87.31亿元,同比上升14.33%;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人民币32.17亿元,同比上升5.30%。国内风电市场份额稳居首位,市占率超过30%,2018年国内新增装机超过6.7GW(含海上400MW),连续八年国内排名第一,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手订单再创佳绩,突破18GW,同比增长16.27%。截至2018年12月31日,该公司全球累计装机超过50GW,超过31000台,其中中国累计装机超过48GW、超过30000台,国际累计装机超过2GW、超过1000台。
【点评】2018年,在国家配额制、绿证、去补贴、竞价上网等一系列政策推动下,风电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金风科技全产业链布局优势凸显,业绩稳步增长,在国内外市场拓展、产品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良好进展,同时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和相关多元化战略布局,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行业领先地位得到巩固。
【电力设备】国投电力:2018年净利润43.64亿元,已投产控股风电装机110.10万...(2019-04-03)
4月3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近日,国投电力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2018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0.11亿元,同比增长29.61%;营业成本244.40亿元,同比增长29.98%。截至2018年12月31日,该公司总资产2207.08亿元,较期初增加124.20亿元;总负债1505.25亿元,较期初增加29.45亿元。报告期末资产负债率68.20%,较上年期末降低2.65个百分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76.92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23.36%。年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64亿元,同比增长35.02%。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6256元,同比增长31.35%。
2018年,该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7.41亿元,同比增长29.66%。其中,火电实现收入195.23亿元,同比增长54.14%,主要原因是2018年上半年国投北疆二期2*100万千瓦级机组投产、2017年下半年湄洲湾二期2*100万千瓦级机组投产,客观上提高了该公司的发电量。水电实现收入196.61亿元,同比增长10.82%,主要原因是雅砻江流域、黄河流域来水较好,雅砻江、小三峡电量同比提高;同时,国投大朝山政策性让利减少,电价提高。风电实现收入8.35亿元,同比增长50.86%,主要原因是2017年烟墩、景峡、青海贝壳梁、东川二期等项目陆续投产,2018全年发挥效力;同时,区域市场有所改善,西北区域限电情况好转,因此发电量同比增加较多。光伏实现收入3.46亿元,同比增长74.74%,主要原因2018年6月收购云南冶金新能源30万千瓦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增加;区域电力市场消纳条件改善,光伏电站弃光率有所下降。
截至2018年底,该公司本年度新增装机243.50万千瓦,已投产控股装机容量3405.50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1672万千瓦、占比49.10%,火电装机1575.60万千瓦、占比46.27%,风电装机110.10万千瓦、占比3.23%,光伏装机47.80万千瓦、占比1.40%。
【点评】2018年,国投电力在正确领导下,把握经济发展机遇,围绕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稳中求进,力促转型升级,以“为美好生活补短板、为新兴产业作导向”的长远使命,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完成了年度经营目标,为股东创造了可观的利润。
【电力设备】特变电工首款1500V大功率组串逆变器发布(2019-04-02)
4月2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讯,近日,在度电成本最优高峰论坛上,特变电工推出了具有大方阵、高容配比、1500V、智能运维四大特点的智慧光伏解决方案,并发布了核心产品全新一代大功率组串式逆变器TS208KTL-HV。1500V大功率组串逆变器具有12路MPPT,最大效率99%,支持容配比高达1.35倍以上,支持4MW+方阵,动态输出过载调节能力25%-260kW,与高效及双面组件更加匹配,可使光伏电站综合收益提升5%+。且支持组串I-V曲线智能监测,可匹配TB-eCloud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点评】从目前逆变器发展的趋势来看,1500V、高容配比、大方阵、智能运维已成为光伏电站降本增效的重要因素,是国内外逆变器发展的主流方向,在实际电站设计中越来越广泛。
【电力设备】湖北能源:拟投建辽宁营口2套500MW级热电联产项目,总投资31亿元(2019-03-27)
3月27日,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近日,湖北能源公告,公司拟投资建设辽宁营口2套500MW级“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项目。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燃机电厂、天然气供气专线及配套热力管网,预计工程总投资31.23亿元。其中燃机电厂建设2套500MW级“F”型“一拖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供热机组,机组配置型式为“一拖一”多轴1+1+1(1台燃气轮发电机组、1台余热锅炉、1台汽轮发电机组),装机容量981MW,年发电量39.24亿千瓦时;2台机组工业蒸汽供应能力为234吨/时,采暖热水供应能力为477MW,非采暖期1台机组运行工业蒸汽供应能力为234吨/时。
【点评】天然气是一种优质、高效、清洁的低碳能源,发展燃机热电联产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湖北能源清洁能源发展方向,有利于壮大其装机规模,发挥“综合能源发展平台”职能。此外,建设燃机热电联产项目还有利于改善营口市的电力供需平衡,提高营口市的调峰能力和供电可靠性。
【电力设备】华锐风电3.75亿元增资旗下子公司华锐风电(吉林)装备有限公司(2019-03-27)
3月27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近日,华锐风电发布《关于对全资子公司华锐风电(吉林)装备有限公司增资的公告》,《公告》称截至目前,吉林装备对公司的负债金额为382,672,670.94元,公司将以上述债权中的375,130,000元转为对吉林装备的股权出资,并按同等金额增加其注册资本。吉林装备经营范围为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及客户服务,风电场的建设及运营,风力发电工程的设计及工程承包等。本次增资实施后,吉林装备注册资本将由5000万元增加至42513万元,仍为华锐风电全资子公司。
【点评】本次增资可降低吉林装备的资产负债率,优化其资本结构,为吉林装备未来良好发展奠定基础,对合并层面财务数据无影响。
【电力设备】国家电投与西门子签署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协议(2019-03-27)
3月27日,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近日,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在总部会见了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凯飒,双方围绕重型燃气轮机、能源结构改革、风电发展、核能前景、氢能利用、多能互补、联合技术创新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共识。会谈后,钱智民与凯飒签署《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西门子股份公司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协议》。根据该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产业和资源优势,在重型燃气轮机、电站数字化、氢能利用、分布式能源、智能微网、老机组升级改造、国际燃机项目、高级管理人员交流等领域深入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清洁能源改革。
【点评】通过这一框架协议,西门子将通过其在设计、工程和测试方面的技术经验,为中国重燃的重型燃气轮机项目提供支持,国家电投和西门子都将从我国发电市场的结构性增长中受益。双方的合作目标是立足于近日所签署的合作协议,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电力设备】国家电网全资子公司国网英大拟与置信电气进行资产重组(2019-03-18)
3月18日,北极星输配电网讯,日前,置信电气早间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国网英大拟以信托、证券、期货业务相关资产与公司进行资产重组。此次涉及的重组标的包括国网英大所持英大国际信托股权和英大证券股权等资产,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等方式购买上述标的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双方将全力推进本次资产重组的相关工作,根据尽职调查、审计评估、商务谈判、内外部审批情况确定最终重组标的及交易方式,并尽快签署重组框架协议。该股18日起停牌,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点评】国网英大成立于2010年12月20日,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金315.35亿元,业务范围涵盖银行、保险、证券、资产管理等四大板块。置信电气主要从事低碳节能、中低压电气及新材料一次设备、电网智能运维系统及设备、电力工程及节能服务相关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等业务。此次资产重组意味着置信电气将成为国家电网的金融上市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