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 械】汉和无人机积极投入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2020-02-07)
2月6日,机经网讯,无锡汉和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植保无人机研发、生产、应用的企业,是中国植保无人机领域的开拓者与领航者。植保无人机具有载重大、效率高的特点,此次也正好应用到疫情防控中。汉和航空可提供载重16公斤、20公斤、25公斤三种型号50台无人机,满足街道、社区及村庄等场景喷洒消毒剂作业。同时,汉和还联合各地经销商在全国启动公益服务,在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配合各地疾控部门进行防疫消毒喷洒工作。为践行使命,展现汉和人的社会价值,汉和投入600万元,设立疫情联抗基金,为全国汉和用户义务消杀防疫作业提供保证支持,共同阻击病毒,为此次“战疫”贡献力量!
【点评】汉和植保无人机不仅被用于防疫消毒工作,滕州市好丽农飞防大队、滕州市汉和航空植保有限公司还用汉和植保无人机为返乡人员空投食物,不仅保障了返乡人员的生活物资,也大大减少了疫情扩散感染率。
【机 械】新松机器人驰援抗击病毒第一线!(2020-02-07)
2月6日,机经网讯,作为以国家重大需求和百姓生活福祉为主要创新方向的民族高科技企业,新松高度关注并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2月5日,新松通过沈阳红十字会,向防疫前线单位捐助总计价值610万元的系列机器人产品及智能医疗辅助设备。本次捐助涵盖SL-AC1-A医用配送机器人7台、SRYC1402C多功能餐饮服务机器人14台、SL-MB1-A智能护理床10台。据悉,SL-AC1-A医用配送机器人及SL-MB1-A智能护理床将被发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及疑似病例的护理与救治工作,在抗击病毒的第一线履行它们的神圣“使命”;SRYC1402C多功能餐饮服务机器人将被发往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完成疫情高发区来沈人员的服务接待与餐饮配送工作。
【点评】新松智能护理床和医用配送机器人将在患者的日常护理与药品配送环节发挥重要作用,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频次,对于防止病毒院内传播很有意义。
【机 械】聚光科技制造红外热成像测温产品部署防控第一线(2020-02-07)
2月5日,仪表网讯,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局势,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时间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快速做出响应,携旗下子公司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谱育科技”),紧急召回相关人员,调动一切可能物资,从研发、生产、技术应用等不同层面全力保障红外热成像测温产品的应急保障,助力疫情监测防控。截止目前,首批近百套由谱育科技制造的AI智能型红外热成像分析系统已全部紧急调拨派往前线,先后在北京首都机场、北京大兴机场等京津冀、长三角的机场、车站、医院等人员流动密集区域投入使用,相关技术人员也已紧急奔赴全国各地,协助进行高精度体温筛查的应急监测工作,为守住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保障。当前,谱育科技仍在不断协调红外热成像产品生产专线、进一步优化工艺和应用,春节期间加班加点生产,全力以赴助力全国各地抗击疫情。
【点评】与其他测温方式相比,用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的好处就是“直观”、“非接触”以及“24小时不间断工作”。一套红外热成像测温仪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通过画面上呈现出的不同颜色,直接判断“发热点”,迅速找到温度异常人士。同时,这种“非接触式”检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接触性传染的概率。
【机 械】汉钢公司工业机器人取得里程碑式突破:实现自动标牌焊接作业(2020-01-22)
1月21日,集贤网讯,1月15日,在陕钢集团汉钢公司轧钢厂1#棒线车间,首台帅气的白色机器人顺利通过试验运行,实现自动标牌焊接作业,标志着汉钢公司在生产领域积极推进“两化融合”、实现智能制造,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汉钢公司为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工业发展号召,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关于强化智能制造、加快数字化经济转型的高质量发展理念,着力推进“两化融合”建设工作。本次试行工作由公司领导挂帅,企业管理部和轧钢厂共同合作,经过前期深入一线详实调研、科学分析、反复假设并多次论证,形成出台项目可研方案。通过广泛寻找并筛选出外部设备最佳信息,最终确定以轧钢厂1#棒线机器人自动标牌焊接系统,作为进一步推动汉钢公司智能制造的切入点。汉钢公司在2019年10月24日正式启动机器人项目,旨在实现钢材标牌信息数据自动传输、定位打印和剪切焊接,同时优化提升标牌焊接质量、减少人工作业数量、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消除现场复杂环境带来的安全管理风险。
【点评】机器人项目的成功试行,不仅可以解决生产一线的各项管理问题,还能为企业降低成本挖掘潜力、量体轻身凝聚力量。汉钢公司通过积极运用“5G与工业大数据”融合技术,主动出击、全力以赴,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建设工作,加快钢铁产业智能化升级步伐,为后续创建智慧工厂积累成功经验。
【机 械】三菱电机智能制造科创中心在上海揭幕,国内唯一综合性创新服务平...(2020-01-22)
1月21日,集贤网讯,1月20日消息,三菱电机智能制造科创中心”在上海揭幕。这是三菱电机在中国唯一的集科普、培训、实验、商谈、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服务平台,展示面积超1500平方米。该科创中心设立包括“智造”、“智创”、“智学”和“智用”四个区域,展示智能制造的关键环节、实现步骤和实施成效,其中包括三菱电机最新的产品、丰富的典型应用、多条智能制造示范产线和众多功能分区。智能制造科创中心位于伊犁南路,中心总积超1500平方米,共有三个楼层,分为四个区域。具备科普、培训、实验、商谈、交流等多种功能,展示了包括企业最新产品、案例应用、智能制造产线等。据介绍,四大功能区域涵盖智能制造的关键环节、实现步骤和实施成效。“智造”区域主要展示了在e-F@ctory框架下打造的智慧工厂,将通过人机协同,削减企业成本,提高工程链和供应链的效率,还原工业现场真实场景。“智创”区域展示了应用案例,为现场生产课题提供多样、高效的解决方案。“智学”和“智用”区域设置了培训教室、开放式实验室、产学研合作成果等板块,打造成企业与客户、合作伙伴、高校和科研院所沟通的桥梁。
【点评】三菱电机拥有90多年的发展历史,通过充分发挥公司企业自身技术力、综合力的优势,与中国多个城市的地方政府、合作伙伴、及广大用户进一步合作,就目前现有的多项课题以实战经验为基础,充分满足中国用户的需求,为广大中国用户排疑解难。
【机 械】拓斯达发布业绩预告:逆势增长,净利润或超2亿(2020-01-21)
1月21日,机经网讯,近日,拓斯达发布2019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8~2.2亿元,同比+4.76%~28.04%;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88万元。业绩中值2亿元,同比+16.4%,符合预期。拓斯达在行业低迷期间审时度势,从2018年下半年起实施大客户销售策略,有效拓展了伯恩光学、立讯精密、NVT、比亚迪、欣旺达等客户需求,取得明显成效,帮助公司实现逆势增长。2019年上半年伯恩光学和立讯精密收入占比分别提升至20.82%、12.08%,前五大客户收入合计占比提升至41.13%。随着与下游大客户的深度合作以及客户产能投资的扩张,拓斯达有望深度受益。随着5G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的崛起、3C行业预计将迎来新一轮产能投资。汽车和3C行业的边际改善带动工业机器人需求回升,10月起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由负转正为1.7%,11月增速继续增长至4.3%,国内机器人行业复苏在即。
【点评】拓斯达一直坚持研发为王、紧随市场的发展战略。近几年公司大量招揽优秀研发人才,打造全新的核心研发团队,进一步夯实了底层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提升了综合竞争力。拓斯达还积极推进集成产品开发(IPD)体系,提高产品研发的质量及效率,不断推出具有性价比的创新明星产品。
【机 械】广电计量预计2019年净利润1.45亿元至1.85亿元(2020-01-19)
1月19日,仪表网讯,1月17日,广电计量发布2019年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19年全年净利润为1.45亿元~1.85亿元,上年同期为1.22亿元,同比增长18.93%~51.73%。关于业绩变动原因广电计量表示:2019年,广电计量延续“两个高端”市场服务策略,各业务板块齐头并进,大客户拓展效果明显;全国战略布局取得良好成效,区域实验室基地经营基础进一步夯实,区域市场突破明显,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作为一家全国性、综合性的独立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机构,广电计量的主营业务为计量服务、检测服务、检测装备研发等。自设立以来,公司响应国家“绿色发展”“质量强国”等发展战略的号召,为政府部门、制造业企业提供面向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售后服务在内的一站式综合化专业技术服务,致力于将“广电计量”打造成为具有行业领导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公信力的检验检测服务业龙头企业。目前,广电计量已在广州、天津、长沙、无锡、郑州、武汉、北京、西安、成都、沈阳、南宁等地设立了计量、检测实验室,拥有业务范围覆盖全国的56家分、子公司,可向客户提供包括计量校准、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电磁兼容检测、环保检测、食品检测、化学分析在内的一站式检验检测服务。
【点评】2019年11月8日,广电计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敲钟上市,成为继广电运通(002152)、海格通信(002465)之后,广州无线电集团自主培育的第三家A股上市公司。
【机 械】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宣布成立新的人工智能研究所(2020-01-17)
1月17日,机经网讯,德国柏林工业大学15日宣布成立新的人工智能研究所,目标是在这一领域开展先进的科研和人才培养。新研究所名为“柏林学习基础与数据研究所”,在柏林工业大学原有的“柏林大数据中心”和“柏林机器学习中心”基础上合并而成。德国联邦政府将在人工智能战略框架内对该研究所追加预算,预计到2022年时,研究所将获得3200万欧元财政支持。柏林市政府也将为研究所新增人工智能岗位。据介绍,研究所的主要任务包括,开展大数据、机器学习和交叉领域的尖端科研,从技术、工具和系统方面强化人工智能在科学、经济和社会中的作用,培养全球急需的人工智能专业人士。研究所还将与柏林其他伙伴机构扩大合作。研究所将汇集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能力,研究重点之一是人工智能系统的透明度和可解释性。德国需要先进的科研,因此联邦政府将扩大预算,全力支持扩建人工智能能力中心。
【点评】据了解,德国在2018年正式推出国家级人工智能战略,提出要建设一批人工智能能力中心。除了柏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德国政府还在其他高校资助了5所人工智能能力中心。
【机 械】东方电缆净利润预增176%,海缆订单饱满(2020-01-17)
1月17日,证券日报讯,1月14日晚间,东方电缆发布公告称,预计2019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5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约16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4.4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约176%。据相关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全球海上风电蓬勃发展。随着技术的快速进步,海上风电成本快速下降。”目前英国海上风电第三轮CfD招标项目的中标电价已低至约0.36元/千瓦时,海上风电的高景气已经由欧洲和中国外溢至全球其他地区。根据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发电分析报告(2019)》预测,到2020年底,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9GW左右。东方电缆相关负责人坦言:“快速增长的增量市场将为海上风电产业链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也是海底电缆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据公告显示,2019年东方电缆陆续交付了多个重大海缆订单,预计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约20%,海缆系统及海洋工程产业占营业收入超过40%。预计2020年将是海缆招标大年,海缆供需情况有望进一步趋紧,公司产能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充,未来两年海缆业务持续增长确定性较强。
【点评】海洋经济已经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在长距离通讯网络建设、跨海国防军事设施、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海上清洁能源开发的传输和海洋旅游业的发展等领域都将给海缆系统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机 械】宁波水表预计2019年净利润2.06亿元至2.33亿元(2020-01-17)
1月17日,仪表网讯,1月17日,宁波水表发布2019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19年全年净利润为2.06亿元~2.33亿元,上年同期为1.37亿元,同比增长50%~70%。关于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宁波水表表示:近年来我国水表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水表行业发展趋势向着智能水表及应用系统方面调整及转型。公司根据“一业为主,做精做强”的战略方针,加速推进NB-IoT智能水表等核心产品的推广与商用,目前已实现以北京、深圳、成都、天津、拉萨、银川、乌鲁木齐、宁波等为代表城市的物联网项目的规模布局。2019年度,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积极转型为以智能水表结合智慧水务大数据服务系统与平台为业务进行销售的模式。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水务应用云平台为下游客户开展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提供了更为高效的途径,满足了客户个性化的需求,进一步带动了智能水表的业务增长。
【点评】随着我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及水务相关政策的出台,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海绵城市、节水型城市的建设,用水与节水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工作进程的加快,智能水表行业具备着多种发展机遇。
【机 械】三川智慧预计2019年净利润1.81亿元~2.10亿元(2020-01-13)
1月13日,仪表网讯,2020年1月12日,三川智慧披露了2019年度业绩预告,公司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93.00万元~21027.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115%。关于业绩变动原因三川智慧表示:报告期内,NB-IoT技术作为5G的先行者迎来了深度和广度的重大发展。公司充分利用在行业内率先研发、生产、销售NB-IoT物联网水表的先发优势和大规模商用的示范效应,努力拓展高端客户和市场,取得了重大成效。报告期内,公司紧紧围绕“坚持智能化、主攻大客户”的战略目标,开展各项扎实的工作与部署,NB-IoT物联网水表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以及部分省会城市已完成大批量的供货,成功实现了以中小客户为主向省会城市及以上的大客户的重大转变,智能水表销售量大幅度增长。公司2019年度预计的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700万元左右,去年同期为1302.74万元。
【点评】三川智慧所从事的主要业务包括以智能水表特别是物联网水表为核心产品的各类水表、水务管理应用系统、水务投资运营、供水企业产销差与DMA分区计量管理、健康饮水服务、智慧水务数据云平台建设等,致力成为世界先进的水计量功能服务商、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机 械】炬华科技预中标南方电网9584.37万元智能电表采购项目(2020-01-10)
1月10日,仪表网讯,近日,炬华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为“南方电网公司2019年计量产品(电能表)第二批框架招标项目”的单项智能电能表和三相智能电能表中标候选人,预计中标金额为9584.37万元,占公司2018年总收入的10.99%。炬华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能源物联网设备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物联网系统带动智能电表、智能水表、智能电气、物联网传感器等物联网远程终端为核心业务,推动物联网产品和服务在公共能源水、电、气、热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构建物联网终端与大数据、云计算的融合应用,实现公司从产品销售升级为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服务商。自2006年成立以来,炬华科技就一直专注于智能电表行业,成本控制与精益化水平高,凭借较高的经营效率,毛利率、人均产值等指标一直处于行业前列。2019年12月20日,炬华科技发布了2019年业绩预告,公司2019年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7亿元~2.58亿元,同比增长60%~90%。
【点评】2009~2015年国内完成了智能电表改造,目前该批电表已陆续进入更换期,国网尚未大面积展开新一轮智能电表改造,可能与其新标准推出计划有关,预计今年兼容国际法制计量组织IR4标准并支持国网泛在电力物联网要求的电表新标准有望出台。新标准下,智能电表将有更丰富、高级的功能,单表价值量也会更高。公司业绩将会受益。
【机 械】金卡智能及子公司2019年度收到政府补助8390万元(2020-01-10)
1月10日,仪表网讯,1月8日,金卡智能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杭州金卡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天信仪表集团有限公司、金卡银证软件(杭州)有限公司、易联云计算(杭州)有限责任公司、杭州金卡智能软件有限公司等2019年度累计收到各项政府补助资金共计人民币8,390.13万元,其中,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8,009.13万元,占公司2018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6.08%,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381万元,占公司2018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0.11%。资料显示,金卡智能主要业务包括IoT平台的开发、建设和运维,燃气计量仪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用事业软件信息系统以及行业SaaS云服务的开发、推广和运维,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燃气企业及其他公用事业企业。2019年前三季度,金卡智能实现营收13.3亿元,归母净利润3亿元,扣非净利润2.6亿元,其中,Q3实现营收5.3亿元,归母净利润1.1亿元,扣非净利润1亿元。
【点评】根据我国《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提升至10%,用气人口将从3.3亿增长至4.7亿,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8.3%~10%;管道里程10.4万公里。作为天然气消费终端的燃气表行业将成为大受益者,而智能燃气表或是最大赢家。
【机 械】威胜信息技术预期1月21日于科创板上市(2020-01-10)
1月10日,仪表网讯,近日,威胜控股(3393.HK)发布公告,就建议分拆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独立上市事宜,中国证监会已同意威胜信息技术于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注册。威胜控股目前拥有威胜信息技术65%的股份,与有关发售完成及威胜信息技术上市后,公司于威胜信息技术的权益将减少至约58.5%。因此,有关发售构成视作出售公司于威胜信息技术的权益。经扣除费用和佣金后,募集所得款项总额预计约人民币6.11亿元,将由威胜信息技术用于物联网感知层监测设备扩产及技改项目、物联网感知层流体传感设备扩产及技改项目、物联网网络层产品扩产及技改项目、物联网综合研发中心项目、以及补充营运资金。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在智慧公用事业领域专注于物联网“连接与通信”相关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以物联网技术重塑电、水、气、热等能源的管理方式,以提供智慧能源管理完整解决方案为核心,并逐步向智慧消防、智慧路灯等领域拓展,是国内较早专业从事智慧公用事业的厂商之一。
【点评】志在成为物联网全产业链龙头的威胜信息,未来将重点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物联网”,在电网与非电网两大业务领域同时发力,实现物联网产业的构建和快速规模化发展。公司在科创板上市有利于企业快速发展。
【机 械】林洋能源预中标1.22亿元南方电网电能表项目(2020-01-03)
1月3日,仪表网讯,1月2日,林洋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成为南方电网公司2019年计量产品(电能表)第二批框架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本次预中标共3个包,中标品类为0.2S级三相多功能电能表、单相智能电能表和三相智能电能表,预计此次合计中标金额约12215.64万元。林洋能源主要从事智能、节能、新能源三个板块业务。2019年前三季度,林洋能源实现营收25.46亿元,同比减少7.23%,实现归母净利润6.86亿元,同比增长6.03%。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8.78亿元,同比减少22.36%,实现归母净利润2.69亿元,同比增长7.19%。
【点评】目前电能表已经进入新一轮更换周期的起点,未来1~2年电能表招标量将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行业龙头集中。林洋能源作为智能电表板块龙头企业之一,未来有望显著受益2019-2021年电表更换周期的到来。
【机 械】晶方科技拟定增募资14亿元用于智能传感器模块项目(2020-01-03)
1月2日,仪表网讯,12月31日,晶方科技发布公告称,2019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的议案》,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数量不超过本次非公开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20%,即不超过45935891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40226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全部用于集成电路12英寸TSV及异质集成智能传感器模块项目。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围绕影像传感器和生物身份识别传感器两大产品领域。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8万片的生产能力。本项目实施单位为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建设期1年。本项目实施达标达产后,预计新增年均利润总额1.6亿元,预计投资回收期约6.19年,内部收益率为13.83%。资料显示,晶方科技主要专注于传感器领域的封装测试业务,封装产品主要包括影像传感器芯片、生物身份识别芯片等,该等产品广泛应用在手机、安防监控、身份识别、汽车电子、3D传感等电子领域。
【点评】晶方科技产品主要应用于影像传感器和生物身份识别传感器。传感器在安防监控和汽车电子领域的应用稳定增长、屏下指纹将成为手机生物身份识别主流等市场产品趋势,影像传感器和生物身份识别传感器的封测需求大幅增加,公司目前生产已达到饱和状态,现有产能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公司有必要通过本项目一方面扩大产能,同时对工艺与及机器设备进行相应升级换代,顺应市场新产品趋势,满足客户的新产品需求。
【机 械】科陆电子预中标1.11亿元南方电网电能表项目(2020-01-02)
1月2日,仪表网讯,2020年1月1日,科陆电子发布公告称,公司成为南方电网公司2019年计量产品(电能表)第二批框架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预计中标额合计约1.11亿元,约占公司2018年营业收入的2.92%。科陆电子本次中标产品包括单相智能电能表、三相智能电能表。根据公司中标数量以及报价测算,预计中标金额合计约为人民币11,056.53万元。项目中标后,其合同的履行预计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但不影响公司经营的独立性。科陆电子是一家以能源的发、输、配、用、储产品业务为核心,集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 企业。科陆电子是国内的综合能源服务商,在报告期内主要从事智能电网、新能源及综合能源服务三大业务。自2007年登陆资本市场以来,科陆电子业绩表现堪称稳健,但2018年,科陆电子却净亏损12.2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11.18%。2019年前三季度科陆电子净利润亏损1.94亿元,同比下降1081.63%。
【点评】公司的主营业务相对稳定,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并购的企业未能达到承诺利润,计提了减值准备;公司在进行战略调整时处置资产也有较大的亏损,公司在经营管理上有较多的问题,造成目前的困顿的局面。
【机 械】新松智能研究院落地厦门,将导入中科院下属机构相关技术(2019-12-25)
12月25日,机经网讯,近日,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松机器人”)与市科技局、火炬高新区和同安区签订四方协议,新松智能研究院正式落地厦门。新松机器人成立于2000年,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是一家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致力于数字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作为中国机器人领军企业,新松机器人形成了以自主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核心产品及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为一体的全产业价值链。根据协议,新松智能研究院落地厦门后,将于5年内组建不少于120人的团队,导入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及新松公司成熟的相关技术,立足厦门产业基础,并结合厦门对台区位优势以及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密切往来的特点,围绕港口、半导体装备、平板显示、新能源电池、鞋服、卫浴等行业,研究适用性的自动化装备、技术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并进行产业化应用。当前,厦门正大力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壮大智能制造实力。业界指出,新松智能研究院项目的落地,有助于补充厦门在自动化与信息化装备等领域的薄弱环节,对于推进厦门市及周边区域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点评】面对行业及市场的变化,公司增加研发投入保持领先的技术创新水平,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数字化运营平台,使自身转型升级和为客户提供智能制造服务形成合力,以适应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的新形势。
【机 械】中国通用技术集团重组沈阳机床(2019-12-25)
12月25日,中国工业新闻网讯,12月20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与沈阳市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暨沈阳机床重组落地揭牌仪式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标志着经过一年多运作筹备,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正式重组沈阳机床。此举对促进中国机床装备制造业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自2019年7月进入重整,沈阳机床仅用时4个月就完成了成功引入战投、纾解沉重债务、剥离低效无效资产、除清历史遗留问题等艰巨任务,精简了企业结构,优化了体制机制。2019年11月16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批准沈阳机床重整计划。沈阳机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轻装上阵、涅槃重生。为积极稳妥推进沈阳机床战略重组,确保企业平稳顺利过渡,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与沈阳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成立了沈阳机床过渡期管理联合领导小组和管理委员会。下一步,管理委员会将扎实推进 《重整计划》的执行和 《重整投资协议》等各项条款顺利落地,并结合项目重整方案、市场情况和沈阳机床自身实际,制定 《过渡期管理总体工作方案》等细化方案,促使沈阳机床治理结构快速调整到位,为未来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点评】此次权益变动完成后,沈机集团不再持有沈机股份股票;通用技术集团持有沈机股份29.99%股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此次重组完成后,已经连续两年亏损的沈阳机床实现涅槃重生还有较大的困难。
【机 械】新天科技预计2019年净利润2.39亿元~2.83亿元(2019-12-23)
12月23日,仪表网讯,12月22日,新天科技发布2019年业绩预告,预计2019年营业收入为11.1亿元至1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50%;利润约为2.39亿元至2.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90%,仪器仪表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31.46%。新天科技表示,业绩增长主要有4大原因:1、5G时代的到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极大的促进了智慧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NB-IoT作为5G的先行者,国家政策、行业标准大力支持推动NB-IoT技术的应用。报告期内,公司 NB-IoT智能表销量实现大幅增长。2、报告期内,公司工商业智能表销售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进一步提升,工商业智能表业绩实现大幅增长。3、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家节水行动方案的有序开展,国家对农村饮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的管控力度持续加大,国家已把农田水利及高标准农田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农业节水市场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报告期内,公司智慧农业节水业务实现翻倍增长。4、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净额预计为5900万元,上年同期非经常 性损益净额2489.76万元。
【点评】新天科技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专业从事物联网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公司业务涵盖智慧水务、智慧燃气、智慧农业节水、智慧热力节能、物联网智能计量表、应用管理软件以及互联网云平台服务等,是众所周知的民用智能计量仪表行业较早进入者,也是行业技术优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