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业】新希望三季度营收降25.9%,净利润增256.7%(2024-11-01)
11月1日,每日经济新闻讯,近日,新希望(000876)公布了2024年三季度财务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72.09亿元,同比下降27.7%;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104.0%;扣非归母净利润3800万元,同比增长101.0%;经营现金流净额为82.74亿元,同比增长24.1%;EPS(全面摊薄)为0.0337元。第三季度单季,公司收入276.32亿元,同比下降25.9%;归母净利润13.71亿元,同比增长256.7%;扣非归母净利润13.54亿元,同比增长247.8%;EPS为0.3015元。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1199.57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7.4%;归母净资产为243.13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9%。新希望的主要业务包括生猪养殖、饲料生产、肉类加工及销售等,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食品和相关产品。
【点评】新希望的三季度财报显示,尽管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但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实现了显著增长,这可能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运营效率提升或非经常性收益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经营现金流的增长也反映了公司良好的现金流管理能力。
【农 业】温氏股份入选“2024广东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2024-11-01)
11月1日,同花顺财经讯,近日,温氏股份(300498)在“2024广东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中位列第15位。2023年,公司在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拥有390家控股公司和约4.59万户合作农户(或家庭农场),总资产达到928.95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3.84亿元,同比增长16.53%,实现净利润66.36亿元,同比增长244.58%。温氏股份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支持政策和广东省良好的营商环境。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争当乡村振兴的排头兵,践行社会责任。
【点评】温氏股份的入选“2024广东省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体现了其在民营企业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公司通过创新的合作模式和积极的社会责任实践,不仅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也为社区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做出了贡献。
【农 业】隆平高科三季度亏损增至-5.87亿元,同比降47.3%(2024-11-01)
11月1日,同花顺财经讯,近日,隆平高科(000998)公布了2024年三季度财务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0.7%,但归母净利润为-4.75亿元,同比增长12.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74亿元,同比下降46.1%。经营现金流净额为-4.29亿元,同比下降133.2%,EPS(全面摊薄)为-0.361元。第三季度单季,公司收入2.99亿元,同比增长14.1%,归母净利润为-5.87亿元,同比下降47.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16亿元,同比下降39.1%,EPS为-0.4455元。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262.79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5.3%,归母净资产为45.4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9%。隆平高科主要从事农业科技研发及种子生产,面临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及粮食价格低迷的压力,导致营业收入及利润大幅下滑。公司正在积极调整战略,以支持子公司的发展。
【点评】隆平高科的财务报告显示,尽管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但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出现大幅下降,反映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上面临挑战。亏损的增加可能与市场竞争加剧和粮食价格低迷有关,这要求公司在战略上做出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
【农 业】隆平高科拟定增12亿还贷补流,资产负债率有望降至60.38%(2024-10-23)
10月23日,东方财富网讯,近日,隆平高科(000998)公告称,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申请已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受理。根据募集说明书,公司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亿元,主要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发行对象为公司控股股东中信农业。此举旨在改善公司财务状况并降低资产负债率,预计将从65.1%降至60.38%。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5.8亿元,同比略降1.28%,归母净利润为1.1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但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6亿元,反映出经营压力。隆平高科主营杂交水稻、玉米和小麦种子培育生产,是国内种业企业龙头,全球排名第八。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流动负债合计101.29亿元,短期借款55.9亿元,非流动负债自2023年初的13亿元增长至64亿元。公司通过出售资产缓解负债情况,包括出售长沙共赢农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股权和隆平生物技术(海南)有限公司部分股权。中信农业入股后,公司业绩虽有增长但未达预期,股价自年初下跌约24%。
【点评】隆平高科通过定增12亿元用于还贷和补流,显示出公司在积极应对高负债率带来的财务压力。降低资产负债率有助于提升公司的财务稳健性,增强市场对公司的信心。同时,通过出售部分资产,公司也在优化资产结构,加快低效无效资产的处置。然而,公司的经营压力依然存在,扣非归母净利润的亏损表明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农 业】温氏股份前三季度扭亏为盈,拟分红9亿并推进20亿股票回购计划(2024-10-23)
10月23日,新浪财经讯,温氏股份在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了显著的业绩反转,营业总收入达到754.19亿元,同比增长16.56%,净利润64.0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亏损45.30亿元实现了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为50.81亿元,同比增长高达3097.03%。公司宣布了利润分配预案,计划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1.5元,总计派发9.95亿元现金红利。此外,公司还计划通过股票回购来增强投资者信心,已累计回购股份1822.22万股,成交总金额为3.00亿元。温氏股份已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与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签署了总额不超过20亿元的贷款协议,用于回购公司股票。这一策略旨在减轻回购资金压力,维护投资者利益,并增强市场对公司的信心。在生猪市场价格低迷的背景下,温氏股份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和市场调整,实现了养殖成本的下降,从而加快了现金流的流入和资产负债表的修复。
【点评】温氏股份的扭亏为盈和积极的股东回报策略,体现了公司在面对行业挑战时的适应能力和管理效率。通过分红和股票回购,公司不仅增强了股东的回报,也传递了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同时,获得的金融机构贷款支持,为公司的回购计划提供了资金保障,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市场形象和投资者信心。
【农 业】大北农2024年三季报:营收下降15.83%,净利润增长114.69%(2024-10-23)
10月23日,新浪财经讯,近日,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2024年前三季度的财务报告中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201.42亿元,同比下降15.83%。尽管如此,归母净利润达到1.33亿元,同比增长114.69%,显示出公司在盈利能力上的显著提升。此外,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702.09万元,同比增长108.08%。在第三季度,大北农实现营业总收入70.47亿元,同比下降14.73%,但环比增长10.33%。归母净利润2.89亿元,同比增长315.38%,环比增长440.31%。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同比上升4.68个百分点和6.32个百分点,反映出公司盈利效率的提高。研发费用的同比下降10.09%可能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进展。大北农的主要业务包括饲料产品生产销售和农作物种子培育推广,其产品结构和市场表现对投资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点评】大北农在2024年前三季度的财务表现呈现出营业收入下降而净利润大幅增长的特点,这可能反映了公司在提高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努力。尽管市场环境可能对营业收入造成影响,但净利润的显著增长表明公司在逆境中仍能保持盈利能力。此外,研发费用的减少可能意味着公司在优化研发资源配置,以实现更高效的创新。
【农 业】大北农集团打造全球农业科技创新高地(2024-10-15)
10月15日,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讯,近日,大北农集团已向全球优质大农业生物科技企业开放其位于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的凤凰国际创新园区,旨在通过国际合作和尖端技术,建立一个开放的创新和创业生态系统。该园区占地82.9亩,提供16万平方米的研发和办公空间,专注于生物育种、生物制造、医药健康、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的创新。园区采用“行业龙头+研发+投资”的运营模式,依托大北农的技术创新优势,构建开放共享的协作生态系统,汇集优质项目,构建产业集群。园区正在建设中关村生物智造创新中心,并已与多家独角兽公司和海归创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面向全球征集AI生命科学创新项目。大北农集团通过这一举措,致力于推动全球农业科技进步,开创大农业生物科技的新前沿。
【点评】大北农集团的这一战略举措标志着公司在全球农业科技创新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创建一个集研发、办公、合作于一体的创新园区,大北农不仅为自身提供了一个加速技术创新的平台,也为全球农业科技领域的初创企业和成熟企业提供了成长的沃土。这种开放的创新模式有助于汇聚全球智慧,推动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大北农集团自身的长期增长和行业领导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 业】大北农前三季度预盈超1.2亿,同比扭亏为盈(2024-10-15)
10月15日,长江商报讯,近日,大北农(002385.SZ)在2024年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净利润1.2亿元至1.6亿元,去年同期亏损9.08亿元,实现了显著的扭亏为盈。这一业绩的改善主要得益于生猪价格的同比上涨和养殖成本的下降,以及公司运营效率的提升。第三季度预计盈利2.8亿元至3.2亿元,环比预增415%至490%。公司1到9月生猪销售量价齐升,销售生猪427.63万头,销售价格逐月上升。同时,大宗商品原料玉米、豆粕价格回调,进一步降低了养殖成本。此外,公司传统种业收入稳健增长,转基因种业持续推进,上半年种子销售收入约3亿元,同比增长13.48%。公司还计划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显示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点评】大北农的扭亏为盈显示了公司在生猪养殖行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和市场适应性。通过提升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公司成功实现了业绩的反转。种业的稳健增长和转基因种业的推进为公司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在生猪养殖成本下降和销售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大北农的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增强。同时,公司对内部激励机制的调整也反映了其对业绩改善和未来发展的信心。
【农 业】牧原股份Q3业绩预告:日赚超亿,出栏目标完成七成(2024-10-15)
10月15日,湖北长江商报讯,近日,牧原股份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00亿元至110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亏损18.42亿元,实现了显著的扭亏为盈。第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在90亿元至100亿元之间,扣非净利润则高达105亿元至115亿元,同比增长738.75%至818.63%。这一业绩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生猪产品量价齐升以及成本下降。前三季度,牧原股份生猪出栏量达到5014.4万头,完成全年出栏目标的69.64%至75.97%。公司表示,由于市场供需缺口的存在,对后续生猪市场价格保持谨慎乐观态度。同时,牧原股份在养殖效率上的持续改善,使得生猪养殖成本连续六个月下降,领先于行业水平。尽管9月份生猪销量和售价有所下降,但公司对年底实现13元/kg的成本目标表示有信心。
【点评】牧原股份的业绩预告显示了公司在生猪养殖行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和市场适应性。在经历了猪周期低谷后,公司通过提升养殖效率和降低成本,成功实现了业绩的大幅反转。这一转变不仅对公司自身财务状况有积极影响,也为整个生猪养殖行业的复苏提供了积极信号。考虑到生猪市场的供需缺口和公司的成本优势,牧原股份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稳健的盈利能力。
【农 业】大北农增资安徽昌农,强化养猪业务布局(2024-10-12)
10月12日,界面新闻讯,近日,大北农通过其间接控股子公司安徽昌农农牧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增资扩股,投资方以3000万元增资取得安徽昌农4.76%的股权。此举反映了大北农在生猪养殖业务上的持续加码。自2016年起,大北农开始大规模进军生猪养殖领域,尤其在华东地区,该业务已成为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之一,2024年上半年华东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0.02%。大北农的业务布局广泛,不同区域侧重不同,其中西北地区以玉米种业为主,毛利率最高。生猪养殖业务在总营收中占比20.27%,饲料动保业占比71.49%。尽管大北农在养猪业务上的养殖成本较高,但公司已采取措施降低成本,如关停部分自建厂、租赁厂、收购的种猪场,改善生产成绩,提高产能利用率。2024年上半年,大北农的生猪养殖业务亏损1.56亿元,但随着猪价恢复上行,公司正努力走出亏损泥潭。
【点评】大北农对安徽昌农的增资行为显示了公司对养猪业务的长期承诺和扩张意图。这一战略举措可能有助于公司在生猪养殖领域获得更强的市场地位,尤其是在华东地区。尽管面临养殖成本较高的挑战,但大北农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提高产能利用率等措施,正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农 业】牧原股份大手笔回购促高质量发展(2024-10-12)
10月12日,证券时报讯,近日,牧原股份在2024年上半年展现了强劲的业绩增长,实现营业收入568.66亿元,同比增长9.63%,归母净利润达到8.29亿元,成功扭亏为盈。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宣布将使用30亿元至40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展现了其对未来发展的信心。牧原股份的技术创新和降本增效策略已取得显著成效,如低豆日粮技术、空气过滤猪舍等,这些创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还促进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此外,公司在屠宰业务上的扩展和种养循环技术的探索,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牧原股份的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现金流状况良好,为未来的持续发展和投资者回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点评】牧原股份的业绩增长和大手笔回购计划,体现了公司在生猪养殖行业的领先地位和强劲的财务实力。技术创新和环保措施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公司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也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标杆。从投资角度来看,牧原股份的稳健经营和积极的股东回报策略,为投资者提供了吸引力,同时也反映了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
【农 业】牧原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预计超百亿(2024-10-12)
10月12日,澎湃新闻讯,近日,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牧原股份,002714.SZ)在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中宣布,预计净利润将达到100亿元至110亿元,实现了同比扭亏。这一显著的业绩转变主要得益于公司在报告期内生猪出栏量和销售均价的上升,以及养殖成本的下降。与上年同期亏损18.42亿元相比,牧原股份的经营业绩实现了显著的正向增长。这一业绩预告不仅反映了公司在成本控制和市场适应性方面的成功,也预示着其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点评】牧原股份的业绩预告显示了其在生猪养殖行业的强劲复苏和盈利能力。在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和养殖成本控制方面,牧原股份展现出了卓越的管理能力。这一业绩的大幅增长,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公司能够有效应对市场变化,保持稳健的财务状况和盈利前景。
【农 业】大北农申请新型植物启动子专利(2024-09-27)
9月27日,金融界讯,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于2024年7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一项名为“组成型启动子及其用途”的专利,公开号为CN 118703496 A。该专利涉及一种新型的组成型启动子,其核苷酸序列包括SEQ ID NO:4,源自SEQ ID NO:1。这种启动子在植物的大多数组织和多种类型细胞中都显示出活性,特别是在植物的根、茎、叶、花、荚皮、果实中,显示出在植物上应用的广阔前景。组成型启动子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元件,其活性在植物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相对稳定,不受特定发育阶段或环境条件的影响。这种特性使得组成型启动子成为植物遗传工程中的重要工具,可用于提高作物的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等。大北农的这项专利申请,如果获批,将为公司在植物生物技术领域提供新的技术优势,有助于推动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点评】大北农的这项专利申请显示了公司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组成型启动子的广泛应用前景,预示着未来可能在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还可能对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此外,该专利的成功申请也将增强大北农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农 业】温氏股份与拉索生物合作开发国产猪育种芯片(2024-09-27)
9月27日,澎湃新闻讯,近日,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温氏股份”)与苏州拉索生物芯片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拉索生物”)于2024年9月12日宣布开展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出国产固相猪育种芯片【PorcineWENS 100K】。该芯片基于国产自主研发平台,设计、生产、制造环节100%在国内完成,拥有完整的国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检出率、一致性等核心技术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实现了国产替代。【PorcineWENS 100K】芯片是在原PorcineWENS 55K芯片基础上升级而来,基因组位点数由56380个SNPs增加至95812个SNPs,由55K级扩容为100K级。固相芯片是基因组选择的关键工具,具有高通量、高准确度、高稳定性、可灵活定制等特点,已成为国际分子育种检测的“金标准”技术。此前,芯片的点制技术被两家美国公司垄断,导致我国育种行业的分子检测渗透率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点评】此次合作开发的国产固相猪育种芯片,不仅补足了自主可控的国产育种体系的最后一块版图,还将带动分子育种检测成本的大幅下降和检测效率的大幅提升。温氏股份和拉索生物将携手共进,持续通过研发投入和技术迭代,推动猪固相育种芯片的产业化应用。
【农 业】牧原股份计划回购30亿~40亿元股份(2024-09-27)
9月27日,澎湃新闻讯,牧原股份于9月26日宣布,计划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总金额预计在30亿元至40亿元之间,回购价格不超过58.60元/股。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旨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长期激励与约束机制,确保公司长期经营目标的实现,并提升公司整体价值。根据公告,如果按照回购金额上限40亿元和回购价格上限58.60元/股计算,预计可回购股数约为6825.9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5%;若按回购金额下限30亿元计算,预计可回购股数约为5119.4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4%。截至2024年6月30日,牧原股份总资产为1915.9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640.83亿元。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8.6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9亿元。牧原股份强调,此次回购不会对公司的经营、盈利能力、财务、研发、债务履行能力和未来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回购完成后,公司的控制权不会发生变化,上市公司地位得以保持,股权分布情况符合上市公司的条件。此外,温氏股份(300498.SZ)也于9月18日宣布,计划以自有资金9亿元至18亿元回购公司普通股(A股)股票,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回购价格不超过27.01元/股。
【点评】牧原股份通过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激励,公司能够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忠诚度,促进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同时,回购也向市场传递了公司价值被低估的信号,有助于稳定股价,增强投资者信心。此举符合当前资本市场的激励机制趋势,有助于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农 业】隆平高科:全基因组选择模型在长江流域籼水稻育种中显著提升效率(2024-09-18)
9月18日,新京报讯,近日,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平高科)宣布,公司在水稻育种领域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全面运用商业化育种信息化系统,公司提升了分子育种信息化水平,并优化了基因型鉴定流程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研发的全基因组选择模型在长江流域杂交中籼水稻育种中得到有效应用,成功淘汰了一半预测产量较低的品种,使得高产品种选育效率提升了52.58%。隆平高科还表示,公司针对市场需求,加大了绿色安全、优质高效、广适高产水稻新品种的培育力度,并在特早熟早晚稻品种、抗病虫品种、超级稻品种、镉低积累和高档优质稻等品种培育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性进展。其中,晶两优华占、玮两优8612、臻两优8612、泰优390等水稻品种被农业农村部确认为2024年度农业主导品种。在海外业务方面,尽管隆平巴西面临国际粮价下跌和巴西气候异常的双重压力,公司通过调整营销策略和生产经营计划,使得上半年营收保持平稳增长,实现营收8.5亿元。
【点评】隆平高科在育种技术领域的进步不仅提升了育种效率,还有助于培育出更适应市场需求的水稻品种。全基因组选择模型的应用显著提高了高产品种的选育效率,这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农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公司在海外市场的稳健表现也显示了其良好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经营策略。隆平高科的这些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种业的发展,也为全球粮食生产和食品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农 业】牧原股份新专利:低成本、高准确性检测禽畜固粪含水率(2024-09-18)
9月18日,金融界讯,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取得了一项新专利,这项名为“用于获取禽畜固粪含水率的方法、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的技术,旨在解决禽畜固粪含水率检测中存在的成本高昂和准确性不足的问题。该专利的授权公告号为CN114383967B,申请日期可追溯至2021年12月。专利摘要指出,该方法包括将待测禽畜固粪装入一个特制的第一注射器中,通过推压注射器使固粪中的水分分离到一个容器中,而固体粪便则留在注射筒内。通过测量注射筒内固体粪便的体积和容器中水分的体积,可以计算出固体粪便和水分的重量,进而得到禽畜固粪的含水率。这项技术的应用,有望为禽畜粪便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更高效的检测手段,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准确性,从而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点评】牧原股份的这项新专利技术,不仅体现了公司在禽畜粪便处理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也展示了其在提升养殖环境管理和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方面的积极探索。低成本、高准确性的含水率检测技术,对于优化禽畜粪便的处理流程、提高肥料化利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该技术的应用还可能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推动整个畜牧业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前进。
【农 业】牧原股份盈利能力回升,成本优势显著(2024-09-18)
9月18日,中证网讯,牧原股份在生猪养殖行业的去产能效果显现,2024年上半年生猪价格上涨,带动公司业绩修复,实现扭亏为盈。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68.66亿元,同比增长9.63%;净利润为10.25亿元,同比增长136.74%。牧原股份通过优化经营管理和提升成本管理优势,生猪养殖成本呈下降趋势。2024年上半年,公司生猪出栏量、销售均价同比上升,而养殖成本同比下降。公司在产业链下游屠宰肉食板块的拓展也取得了进展,屠宰产能达到2900万头/年。牧原股份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在2024年上半年持续下降,6月份降至14元/公斤,8月进一步降至13.7元/公斤左右。公司预计年底有望实现13元/公斤的成本目标。在财务结构方面,牧原股份的货币资金持有量为203.60亿元,资产负债率降至61.81%。公司通过加强资金管理,优化债务结构,保持了较低的融资成本和充足的融资资源。公司重视投资者回报,累计分红168.28亿元,2022年度派发股息40.03亿元,分红比例达30%。牧原股份计划继续优化财务结构,降低财务杠杆,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分红水平,坚持长期、稳定、可持续的股东回报机制。
【点评】牧原股份的盈利能力回升和成本优势显著,反映了公司在生猪养殖行业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能力。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和产业链拓展,公司在行业周期波动中保持了稳健的经营表现。同时,公司对投资者的持续回报体现了其对股东价值的重视,有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和公司的市场形象。随着公司进一步优化经营和财务结构,预计未来将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并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
【农 业】牧原股份8月生猪养殖成本约13.7元/kg(2024-09-14)
9月14日,中国网财经讯,牧原股份在2024年8月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为13.7元/kg,相较于7月的13.8元/kg略有下降。公司设定的年底成本目标为13元/kg。牧原股份表示,成本下降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养殖生产成绩的改善,公司在疫病防控、营养配方、种猪育种、智能化与信息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持续投入,预计将逐步提高生产效率;二是前期饲料原材料价格下降的影响,这将在养殖成本上逐步体现,进一步推动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的下降。
【点评】牧原股份在生猪养殖领域的成本控制显示出公司在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的努力。随着公司在关键领域的持续投入,预计未来将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低的养殖成本。这对于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增强盈利能力以及对冲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农 业】牧原股份8月销量创新高,高薪招聘养猪人才(2024-09-14)
9月14日,金融界讯,牧原股份在2024年8月的生猪销量达到624.1万头,创下今年新高,月销售收入也达到去年8月以来的新高,显示出公司业绩的显著回暖。随着猪周期逐渐走出低谷,牧原股份及其他猪企的盈利状况得到改善,商品猪销售均价环比和同比增长。为了抢占行业复苏的先机,牧原股份加大了人才招募力度,推出了高薪的“养猪岗”,月薪可达两万元以上,并且实施了包括卓越领头人计划、A类干部计划和达人计划在内的多层次招聘计划,其中高端岗位年薪可达百万元。随着养猪业向智能化、规模化发展,对养猪人才的要求也在提高。牧原股份强调,现代养猪方式需要注重养殖效率和高质量出栏,未来的养猪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传统养殖技能,还要具备数据分析和智能设备操作等现代化能力。牧原股份的高薪招聘策略体现了对提升养殖效率的迫切需求,寻找能够适应新时代养猪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点评】牧原股份的业绩增长和高薪招聘策略反映了中国养猪业正在经历的积极转变。从短期来看,这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从长远来看,它将推动养猪业向着更加智能、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牧原股份的举措不仅显示了对优秀人才的渴求,也预示着行业对高质量发展的追求。对于有志于进入养猪行业的人才来说,当前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期,随着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中国的养猪业有望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