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业】温氏股份2024年盈利超90亿元,成本优化迈入新阶段(2025-01-02)
1月2日,证券日报讯,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增长,预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90亿元至95亿元之间。这一成绩主要得益于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的有效措施。在生猪养殖业务方面,温氏股份通过加强基础生产管理和重大疫病防控,以及饲料原料价格的下降,实现了养殖成本的大幅降低。截至2024年10月,公司16个省级养殖单位的肉猪养殖综合成本已全部降至7.3元/斤以下,其中多个单位的成本更低。此外,养鸡业务也因成本下降而实现利润上升。温氏股份总经理黎少松表示,公司将在2025年继续加强成本控制,目标是将肉猪养殖综合成本降至6.5元/斤以下。为此,公司将提升种猪性能、优化内部管理,并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上海钢联的分析师王艺霖指出,随着成本竞争的加剧,具有成本优势的头部企业将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凭借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点评】温氏股份在2024年的业绩表现不仅反映了其在养殖行业中的强大竞争力,也展示了其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卓越能力。通过有效的成本管理,温氏股份能够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稳定的盈利能力,这为其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公司进一步推进成本优化措施,预计其在2025年将继续巩固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并有望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农 业】新希望剥离8家主体股权,继续“瘦身”自救(2025-01-02)
1月2日,华尔街见闻讯,新希望集团在2024年12月10日宣布剥离8家公司的股权,包括2家参股公司和6家控股公司。此次剥离旨在改善资产结构、优化财务指标,提升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和使用效率,以便获取更多资金发展核心主业——饲料与生猪养殖屠宰。新希望自2016年进入养猪市场以来,经历了“史上最强猪周期”的高利润期,但在随后的市场下行中面临巨大亏损,导致其在2021年亏损近96亿元。为应对财务压力,新希望自2022年起开始大幅“瘦身”,通过出售养猪场和食品公司股权等方式回笼资金。本轮剥离的8家公司中,民生人寿和大牧人为非核心主业公司,其余6家为停业的饲料和养殖公司。买受方均为“新希望系”的其他公司,且股权转让构成关联交易。此次剥离预计将为新希望回笼不少于5亿元资金。尽管剥离的资产在市场估值上有所增值,但新希望的“瘦身”行为更多是聚焦主业、提升资产质量的战略调整。此外,新希望集团在年内仍有较大的股权投资活动,如新希望化工计划增持民生银行股份。
【点评】新希望的股权剥离举措反映了其在行业周期波动中的战略调整能力。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新希望能够集中资源和资金发展核心业务,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这一策略不仅有助于缓解当前的财务压力,也为公司在未来市场变化中保持竞争力奠定了基础。然而,股权剥离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市场不确定性,尤其是在关联交易中,需要关注其对市场信心和公司治理的影响。
【农 业】隆平高科78个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2025-01-02)
1月2日,每日经济新闻讯,12月31日,隆平高科及其下属公司自主培育或与他方共同培育的78个新品种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其中包括31个水稻新品种、46个玉米新品种和1个棉花新品种。在水稻新品种中,绿色性状品种占比达到48.39%,创历史新高,例如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的品种,有望推动农业绿色化转型升级。核心区域的重大品种如飓两优8612、玮两优8247等在绿色优质和高产广适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此外,新型优质香稻品种如扬泰优2208等米质达到行业标准一级,丰富了高档优质稻品种资源。玉米新品种方面,LPD999、LPD101等品种增产达10%以上,且具有高产、抗病性,适宜推广区域进一步扩大。宜籽粒机收品种如LPD8526等在脱水快、宜机收、抗倒伏、高产方面表现优异。这些新品种的审定不仅夯实了隆平高科的品种类型和区域布局,丰富了产品矩阵,还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品种支撑。公司将继续强化科技创新管理,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品种研发效率和选育质量的提升,实现绿色优质高产品种布局的进一步完善。
【点评】隆平高科此次通过国家审定的新品种数量和质量均显示出其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强大实力。这些新品种的推出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还将推动农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在当前全球粮食安全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隆平高科的创新成果对于提升农业竞争力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为其他农业企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农 业】牧原股份生猪出栏量破6千万,大股东新增质押(2024-12-27)
12月27日,界面新闻讯,牧原股份(002714,SZ)在2024年1~11月累计销售生猪达到6302.5万头,接近2023年全年的出栏量6381.6万头。公司能繁母猪数量、配种量和产能规模均有提升,预计明年出栏量将继续增长。11月,牧原销售生猪638.3万头,其中商品猪590.6万头,仔猪45.9万头,种猪1.8万头。11月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约为13.1元/公斤,环比下降0.2元/公斤,主要由于饲料价格下降和生产成绩改善。公司优秀场线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已降至12元/公斤以下,计划明年阶段性达到12元/公斤的成本目标。成本结构中,饲料成本占比55~60%,职工薪酬和折旧摊销各占约10%,药品及疫苗费用占5%。生产指标方面,PSY在29以上,全程成活率接近86%,肥猪日增重约800克,育肥料肉比约2.8。屠宰肉食业务三季度以来逐步好转,头均亏损下降,11月产能利用率超50%,公司力争12月实现单月扭亏为盈。前三季度,牧原实现营业收入967.75亿元,同比增长16.64%,归母净利润104.81亿元,同比增长668.90%。截至三季度末,流动负债848.04亿元,流动资产635.09亿元,货币资产193.25亿元。公司资本开支将呈现下降趋势,具体规模将根据市场和经营情况调整。12月11日,牧原集团及一致行动人增持公司股票,持股比例增至55.72%。12月5日,牧原集团新增质押股份7703.00万元,市值37.24亿元,累计质押4.37亿股,市值170.26亿元,占总股本8.01%。
【点评】牧原股份的生猪出栏量接近去年全年水平,显示了公司在生猪养殖领域的强劲增长势头。成本控制的持续优化和生产指标的改善,为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屠宰肉食业务的好转和资本开支的下降趋势,反映了公司在提高运营效率和财务稳健性方面的努力。大股东的增持和质押行为,可能对公司股价和市场信心产生影响。
【农 业】牧原股份明年养殖目标:成本降至12元/公斤(2024-12-27)
12月27日,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讯,近日,牧原股份作为生猪养殖行业的龙头企业,已明确提出2025年的降本目标,即生猪养殖成本阶段性达到12元/公斤。2024年11月,公司销售生猪638.3万头,累计销售达6302.5万头。11月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为13.1元/公斤,环比下降0.2元/公斤,主要得益于饲料价格下降和生产成绩改善。公司PSY(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在29以上,全程成活率接近86%,肥猪日增重约800克,育肥料肉比约2.8。牧原股份表示,明年出栏量将增长,并将根据市场行情和生产情况调整能繁母猪数量。公司优秀场线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已降至12元/公斤以下,将推动优秀成绩的复制和推广,以降低整体成本。公司成本结构中,饲料成本占比55%至60%,职工薪酬和折旧摊销各占约10%,药品及疫苗费用占5%。公司曾提出600元降本空间,目前已完成过半,将继续在生猪育种、营养研发、疫病防控、智能化与数字化等方面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改善。冬季疫病高发期,公司已做好准备,疫病防控措施有效执行,将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提升生猪健康水平。屠宰肉食业务三季度以来逐步好转,头均亏损下降,公司力争12月实现单月扭亏为盈。资本开支方面,公司将根据市场和经营情况调整,长期呈现下降趋势。
【点评】牧原股份的成本控制目标和措施显示了公司在生猪养殖行业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能力。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公司有望在成本控制上取得显著成效,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利润空间,也对稳定猪肉市场价格和供应具有积极影响。
【农 业】福建大北农贤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2024-12-24)
12月24日,金融界讯,福建大北农贤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韩信勇,注册资本为1000万人民币。公司的经营范围广泛,包括蔬菜种植、畜牧渔业饲料销售、畜牧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初级农产品收购等。除了一般经营项目外,公司还涉及需要许可的经营项目,如种畜禽经营、牲畜饲养、转基因种畜禽生产和经营等,这些项目需获得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点评】福建大北农贤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大北农集团在农业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公司的注册资本较大,显示了其在农业开发领域的实力和投资决心。经营范围的多样性表明公司将涉足农业生产的多个环节,从种植到畜牧,再到农产品收购,这有助于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
【农 业】牧原股份确立明年养殖目标,成本阶段性达到12元/公斤(2024-12-20)
12月20日,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讯,近日,牧原股份(002714)在2024年的生猪养殖行业盈利情况显著回暖,公司在年末明确了来年的降本目标,希望将生猪养殖成本阶段性降至12元/公斤。2024年11月,公司销售生猪638.3万头,累计销售生猪达6302.5万头。11月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为13.1元/公斤,环比下降0.2元/公斤,主要得益于饲料价格下降和生产成绩改善。牧原股份预期明年出栏量将增长,并会根据生产经营规划制定具体的出栏区间指引。公司优秀场线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已降至12元/公斤以下,将持续推动优秀成绩的复制和推广,以带动整体成本下降。公司生猪养殖成本结构中,饲料成本占比55%至60%,职工薪酬和折旧摊销各占约10%,药品及疫苗费用占5%。牧原股份将继续在生猪育种、营养研发、疫病防控、智能化与数字化等方面加大研发投入,以实现成本下降。
【点评】牧原股份作为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其明确的降本目标和出栏量增长计划显示了公司对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力提升的重视。随着公司在饲料、种猪、健康管理、生产管理等环节的成本下降空间的挖掘,以及在技术创新和智能化方面的投入,牧原股份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农 业】登海种业增资1.73亿元优化子公司资产负债结构(2024-12-20)
12月20日,证券时报讯,近日,登海种业(002041)宣布,计划对其四家全资子公司昌吉登海、张掖登海、宁夏登海、青岛登海增资共计1.73亿元人民币,以优化这些子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并提升其业务竞争力。具体增资额分别为昌吉登海3000万元、张掖登海4300万元、宁夏登海4000万元、青岛登海6000万元。此举基于业务发展需求,旨在合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不会改变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也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造成不利影响。前三季度,昌吉登海和张掖登海实现盈利,而宁夏登海和青岛登海出现亏损。登海种业依靠玉米种子产品保持了核心主业的稳定发展,而国内转基因玉米种植已进入扩面提速阶段,预计未来3至5年内转基因玉米种子推广面积将加速扩大,为种子行业带来增量市场空间。
【点评】登海种业此次对子公司的增资行为,反映了公司在优化财务结构和提升市场竞争力方面的积极努力。在种业市场竞争激烈和国家政策支持种业振兴的背景下,增资有助于子公司改善财务状况,增强研发和市场拓展能力。随着转基因玉米种子产业化的快速发展,龙头企业如登海种业有望通过品种优势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农 业】隆平高科参与共建的“中英植物表型联合实验室”启动会暨揭牌仪式...(2024-12-20)
12月20日,同花顺财经讯,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英植物表型联合实验室”在浙江大学举行了启动会暨揭牌仪式。该实验室由浙江大学、英国国立农业植物研究所牵头,隆平高科参与共建。实验室的主要目标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聚焦气候适应性作物品种选育的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创建国际领先的作物表型检测体系与平台,以促进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浙江大学表示高度重视与国际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希望通过项目合作深化协作关系,聚焦植物表型检测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展科研联合攻关。实验室的建设背景、团队合作基础、预期合作成果以及总体建设方案已由岑海燕教授详细介绍,而Ji Zhou教授和杨广研究员分别汇报了英国国立农业植物研究所、隆平高科在植物表型平台建设、人工智能算法应用、作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特色优势。
【点评】“中英植物表型联合实验室”的启动标志着中英两国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合作迈入新阶段。该实验室的建立不仅有助于推动气候适应性作物品种的研发,还将促进国际科研合作,加速农业科技创新。这一合作可能预示着农业科技领域的新机遇,特别是在精准农业和气候变化适应性技术方面。
【农 业】新希望化工获批增持民生银行不超过6800万股股份(2024-12-13)
12月13日,东方财富网讯,民生银行于12月13日公告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批准新希望化工投资有限公司(新希望化工)在未来六个月内通过二级市场增持该行股份,增持上限为6800万股。增持完成后,新希望化工及其一致行动人将持有民生银行不超过22.4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不超过5.12%。此前,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已在民生银行董事会上审议通过相关议案,并按规定向监管机构报送了核准申请。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作为民生银行的发起人之一,目前担任副董事长、非执行董事。此次增持显示了新希望集团对民生银行长期发展的信心。
【点评】新希望化工获得增持民生银行股份的批准,反映了监管机构对新希望集团在金融领域布局的支持。这一增持行为不仅增强了新希望化工在民生银行的持股比例,而且可能对民生银行的治理结构和未来发展战略产生影响。对于民生银行而言,新希望化工的增持可能意味着获得更稳定的长期投资者支持,有助于提升市场对银行的信心。同时,此举也可能加强新希望集团与民生银行之间的战略合作,为双方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协同发展创造更多机会。
【农 业】新希望集团第八届HOPE科技大会:签署高蛋白玉米研发推广战略合作...(2024-12-13)
12月13日,东方财富网讯,近日,新希望集团第八届“HOPE科技大会”在成都成功举办,主题为“猪粮安天下·科技创未来”,旨在深化节粮科技创新联合行动,扩大节粮效果。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指出,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饲料企业,通过“饲料节粮科技创新联合体”已实现节粮201万吨,鸭料无豆粕日粮,猪料豆粕含量降至5%以下。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严建兵分享了高蛋白玉米的研究思路,强调产业需求与基础研究的结合。四川农业大学原副校长陈代文讨论了畜牧业的未来,强调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新希望集团常务副总裁李建雄报告了联合体近两年的成就,包括获得国家级项目、科技奖项、资质荣誉等,并设定了2025年节粮50万吨以上的目标。会上,四方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推动高蛋白玉米的研发与应用,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点评】新希望集团通过HOPE科技大会展示了其在节粮科技创新方面的领导地位和成果。通过签署四方战略合作协议,集团进一步推动了高蛋白玉米的研发与应用,这不仅有助于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畜禽养殖效益,而且对于推动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举体现了新希望集团在农业科技创新和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积极贡献,同时也为集团在农业科技领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 业】新希望出售股权聚焦主业,优化资金结构(2024-12-11)
12月11日,新京报讯,新希望集团近期宣布计划出售8家参控股公司的股权,其中包括六家控股子公司和两家参股公司,总价值约10亿元。这一决策旨在聚焦公司的核心业务并优化资金结构。六家控股子公司的股权作价19418.15万元,而两家参股公司的股权转让总价为8.15亿元。此举将有助于降低新希望的资产负债率,截至第三季度末,其资产负债率在A股饲料企业中排名第三。新希望的目标是在年底前将资产负债率降至70%以下。此外,新希望的股价在12月11日报收9.67元/股,当日涨幅1.68%,公司总市值约为437.66亿元。此次股权出售预计将产生一定的投资收益,有利于公司资金结构的优化。
【点评】新希望此次出售股权的行为反映了公司在面对行业挑战时的战略调整。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公司能够集中资源和资金于其主要业务,即饲料和养殖,这有助于提高运营效率和财务稳健性。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降低资产负债率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关键,新希望的这一举措显示了其对财务健康的重视。同时,这也向市场传递了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结构、优化资产负债表的积极信号。
【农 业】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九分公司开展高产良种对比试验(2024-12-05)
12月5日,新华网讯,近日,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九分公司近期开展了高产良种的对比试验,旨在通过科学方法优选出最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作物品种。这一举措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增强农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比不同品种的生长表现、抗病性、适应性等关键指标,公司能够为农户提供更精准的种植指导,促进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点评】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九分公司的对比试验项目体现了农业企业在科技创新和良种选育方面的积极探索。通过对比试验,公司能够为农业种植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依据,这对于提升区域农业的整体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积极影响。
【农 业】新希望降“三费”扭亏为盈,推海外核心员工持股计划(2024-12-05)
12月5日,湖北长江商报讯,新希望(000876.SZ)在2024年通过降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费”)约22%,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1.53亿元。公司在海外业务上持续发力,自1999年“出海”以来,国外年营收已超200亿元。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面向海外业务相关核心员工,不超过180人,以4.81元/股的价格购买股份,较市场价9.64元/股相当于5折。此外,新希望设定了2025年国外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10%的业绩考核目标。公司董事长刘畅强调,在下一阶段起跳前需要先蹲下,通过转移企业发展重心、缩短决策链条和加强内控等措施,为精益生产做好准备。新希望的饲料业务在国内多年保持规模第一,并在海外市场,特别是在东南亚市场成为重要力量。
【点评】新希望通过降低“三费”和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不仅优化了成本结构,还增强了核心团队的凝聚力和公司的竞争力。此举有助于稳固现有人才团队,吸引外部人才,提升公司的中长期发展动力。同时,设定的业绩考核目标和对海外业务的持续投入,显示了公司对国际市场的重视和扩张决心。
【农 业】温氏股份全资成立马山农牧公司,拓展鲜蛋零售等业务(2024-12-05)
12月5日,金融界讯,温氏股份近期投资成立了马山温氏农牧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高达1500万元,标志着其在农牧业领域的进一步扩张。该公司的业务涵盖了动物饲养、家禽饲养、活禽销售、饲料生产等多个方面,同时包括种畜禽的生产与经营,以及鲜蛋零售等业务。这一举措不仅拓宽了温氏股份的业务范围,也显示了其在畜牧渔业饲料销售和食用农产品初加工领域的布局。根据股权数据,马山温氏农牧有限公司由温氏股份旗下的广东温氏蛋业有限公司全资持股,这表明温氏股份在农牧业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和横向拓展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点评】温氏股份此次成立马山农牧公司,展现了其在农牧业领域的战略布局和市场拓展能力。全资持股的方式有助于公司更好地控制成本和质量,同时在鲜蛋零售等新业务领域的探索,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这一举措对于提升温氏股份在农牧业的竞争力、增强市场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农 业】圣农发展获“肉鸡自动切块结构”专利授权(2024-11-29)
11月29日,证券之星讯,近日,圣农发展(002299)新获得一项名为“一种肉鸡自动切块结构”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申请号为CN202420562555.4,授权日为2024年11月26日。该专利涉及一种肉鸡自动切块结构,通过电机驱动固定件旋转带动转盘旋转,实现刀片上下往复运动,自动切块,并通过调节电机转速来调节切割速率。圣农发展今年已新获得7项专利授权。根据公司2024年中报财务数据,今年上半年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了4558.43万元,同比减少16.66%。
【点评】圣农发展获得的这项专利授权,显示了公司在自动化和技术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和进步。自动化切块结构的专利不仅能够提升肉鸡加工的效率和精确度,还可能降低人工成本,提高食品安全标准。
【农 业】牧原股份降本成效显著:成本降至13.3元/kg(2024-11-29)
11月29日,金融界讯,近日,牧原股份在生猪养殖成本控制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自2022年6月提出600元降本空间目标以来,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管理,成功将成本从16元/kg降至2024年10月的13.3元/kg,完成了超过一半的降本目标。公司持续加大在生猪育种、营养研发、疫病防控、智能化与数字化等领域的研发投入,以实现整体养殖成本的进一步下降。2024年预计全年资本开支约为120亿元,前三季度已支出101.65亿元,主要用于猪场设备的新增和升级改造。在财务方面,牧原股份的负债结构中,银行短期信用贷款占比较大,但整体融资成本呈下降趋势,存量贷款加权平均成本已降至4%以下。
【点评】牧原股份通过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有效降低了养殖成本,这对于提升公司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生猪价格波动的市场环境下,成本控制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牧原股份的降本措施不仅提高了企业效率,也为行业提供了成本控制的范例。同时,公司在智能化和数字化方面的投入,预示着其在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方面的长远布局,这将有助于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农 业】牧原股份:拟开展不超过30亿元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2024-11-26)
11月26日,大河财立方讯,牧原股份近期在机构调研中披露,公司负债结构中银行短期信用贷款占比较高,这是由于生猪养殖行业的特殊性,导致难以获得中长期贷款。公司资产主要包括生猪和猪舍,其中生猪作为活体资产难以确权,猪舍主要建于租赁土地,金融机构普遍不视为有效抵押物。因此,公司主要依赖短期借款,使得短期债务比例较高。今年以来,牧原股份通过优化合作银行结构,提升头部银行授信占比,并逐步置换高成本贷款,有效降低了整体融资成本。目前,存量贷款加权平均成本已降至4%以下,且与大型银行合作的贷款利率基本不超过当期LPR。公司计划未来继续开拓融资渠道,利用多种融资工具,在满足资金需求的同时改善债务结构,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
【点评】牧原股份通过优化融资结构和债务管理,成功降低了融资成本,这对于提升公司的财务稳健性和市场竞争力具有积极影响。在生猪养殖行业面临资产确权和抵押难题的背景下,牧原股份的这一举措显示了公司在财务管理上的灵活性和前瞻性。降低融资成本不仅减轻了公司的财务负担,也为公司未来的扩张和投资提供了更多的资金灵活性。此外,通过改善债务结构,公司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一战略调整对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也具有借鉴意义,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有效的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农 业】温氏股份肉猪养殖综合成本降至6.7元/斤,资产负债率下降(2024-11-22)
11月22日,澎湃新闻讯,近日,温氏股份(300498.SZ)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报告了其在肉猪养殖领域的最新进展。公司通过加强基础生产管理和疫病防控,实现了非瘟防控效果的显著提升,核心生产指标持续改善。截至10月末,能繁母猪数量达到168万头,后备母猪充足,母猪群体的生产指标和性能不断提升,优化了高质量种猪体系。10月份,窝均健仔数为11.2头,猪苗生产成本降至290元/头以下,肉猪上市率达93%,料肉比降至2.56。10月,温氏股份的肉猪养殖综合成本进一步降至6.7元/斤左右,种猪品种品系配套丰富,满足不同市场需求,肉猪质量较好,售价一般比同行略高,提升了公司的单头盈利水平。在16个省级养殖单位中,肉猪养殖综合成本已全部实现7.3元/斤以下,其中5个低于6.5元/斤。公司规划2025年全年肉猪养殖综合成本目标为6.5元/斤以下。种猪场竣工产能约4600万头,育肥阶段有效饲养能力约3700万头。随着盈利水平提升和积极偿还部分有息债务,温氏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快速下降至53%-54%。公司于9月18日发布了9-18亿元的股份回购方案,并在10月30日前实施回购6亿元,显示了公司对长期发展的信心。同时,公司实施了三季度利润分配方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1.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9.95亿元(含税)。加上6月份已实施的年度分红,本年度共分红2次,合计派发现金16.6亿元(含税)。
【点评】温氏股份在肉猪养殖领域的成本控制和生产效率提升,显示了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力。通过优化生产管理和疫病防控,公司不仅降低了养殖成本,还提高了资产负债表的稳健性。股份回购和利润分配方案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了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农 业】獐子岛集团亮相首届中国(辽宁)网红经济合作交流活动周(2024-11-22)
11月22日,同花顺财经讯,近日,首届中国(辽宁)网红经济合作交流活动周在沈阳开幕,主题为“提质网红经济 增添消费动能”。獐子岛集团作为大连市优秀电商企业代表,展示了獐子岛源刺参系列产品,包括淡干、速发、即食海参等。獐子岛集团依托“六原”体系,强化了其产品的核心价值,即原生态海域、原始生长方式等,突显了其海参的自然禀赋和高端品质。通过此次活动,獐子岛集团与众多网络红人建立了合作意向,旨在提高消费者对海参品质的鉴别能力,普及海参知识,增强消费者对大连海参的认知与信赖,促进大连海参产业的健康发展。獐子岛集团位于北纬39°北黄海黄金海域,以其独特资源优势研发上市了多种海洋食品,销售网络覆盖中国各大主要城市,并在线上渠道方面入驻了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及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产品出口至20多个国家和地区。獐子岛集团致力于成为卓越的海洋经济领军品牌,推动海洋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
【点评】獐子岛集团的参与在首届中国(辽宁)网红经济合作交流活动周中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为集团提供了一个展示其高品质海参产品的舞台,而且通过与网络红人的合作,有望扩大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覆盖。此次活动对于獐子岛集团而言,是一个提升品牌认知度、增强消费者信任和推动产品销售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