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业】隆平高科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2020-09-22)
9月22日,农博网讯,近日,隆平高科庆祝“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袁隆平院士通过视频送上祝福。此次隆平高科庆祝丰收节活动设主会场和分会场全国联动,在全球最大的水稻育种基地——长沙宁乡隆平高科关山育种基地设置主会场,在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四川等多个水稻种植区设置田间分会场,现场收割测产,全程视频直播。同时,当天超过10家全国性或当地米企与隆平高科签订购粮协议,为农户送上丰收、创富的大礼。当天下午,在关山基地主会场,益海嘉里、洞庭春米业、腾宏米业、佑林米业、智诚米业等米业与隆平高科签订稻谷收购意向协议,承诺将优先、优价收购公司合作种植户生产的优质稻谷。在分会场,当地米企也与种植户直接达成收购协议。其中,醴陵分会场,国穗米业与优质超级稻晶两优1212的示范田种植户吴志春签订稻谷收购协议,收购价格为130元/百斤,比普通杂交稻的市场价高5元/百斤,吴志春粗略计算了下,每亩地收成将近2000元,比去年增收500多元/亩。
【点评】以往卖粮难是农户的痛点,寻找好粮源则是米企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隆平高科通过购粮签约和直播带货,把米企对稻谷的收购,以及消费者对大米的订购搬到田间,既能帮助农户解决“卖粮难”的后顾之忧,也能减少米企对“品质粮源”的寻找成本,打通从谷子到大米,从田间到餐桌的环节,实实在在为推动当地农业产业链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
【农 业】正邦科技拟出资7.6亿新设13家公司,扩大生猪养殖等业务(2020-09-21)
9月21日,澎湃新闻讯,在猪肉市场行情向好背景下,正邦科技也在不断加码生猪养殖业务。近日,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正邦科技”)发布公告称,计划扩大公司主营业务,公司全资子公司四川正邦养殖有限公司、重庆正邦养殖有限公司、红安正邦养殖有限公司、江苏正邦牧业有限公司等拟以自有资金出资合计7.6亿元新设13家下属公司。公告显示,新设立公司经营范围皆与生猪养殖、销售相关,还包含家禽牲畜养殖、销售,畜禽饲料,预混料饲料添加剂销售以及种猪、商品猪、仔猪销售等业务,地点位于四川、重庆、江苏、湖北等省份。正邦科技是江西首家民营企业IPO公司,主要从事饲料、生猪、兽药及农药的生产与销售业务。2019年,正邦科技实现销售收入245.18亿元,同比增长10.87%,实现净利润16.47亿元,同比增长751.53%。该公司去年生猪出栏量为578.4万头,在生猪养殖类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三。
【点评】在猪肉市场行情向好背景下,正邦科技不断加码生猪养殖业务。本次对外投资成立标的公司,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公司业务规模,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水平,对公司未来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农 业】猪企忙扩产能,新希望市值半月蒸发500亿(2020-09-18)
9月18日,新浪财经讯,9月17日晚,新希望公布了回购方案,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及符合监管政策法规要求的其他资金不少于4亿元(含)、不超过8亿元(含),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社会公众股,回购价格不超过40元/股(含)。拟回购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回购股份的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起,不超过12个月。与此同时,新希望还发布公告称,拟继续加大在生猪养殖业务的投资力度,拟建设3个生猪养殖项目,总投资额共计18.2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共计10.34亿元,生物性资产和流动资金投资共7.92亿元。此外,新希望还披露,公司拟以1.22亿元收购天津市精武种猪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的100%股权,这些公司拥有设计存栏规模为父母代6000头、配套保育育肥63000头的猪场全套合规手续以及土建、钢构、设备、道路等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值得注意的是,9月2日,新希望股价创下了42.2元/股的新高,但自此之后,其股价便一路下滑。至9月17日收盘,报28.65元/股,总市值1233亿元,市值在半个月蒸发了540多亿元,相当于每天蒸发36亿元。
【点评】专家分析认为,虽然大家期盼猪肉价格重回“20元的时代”,但是未来一段时间,猪肉价格依然还将震荡趋稳,略有下降。猪价下跌时,扩大产能的不只是新希望,牧原股份近期也刚刚发布了扩产计划。关于是否会产能过剩的问题,猪肉价格未来有下降可能,但我国生猪产能还在恢复过程,在一两年之内过剩的可能性非常小,猪价明年重回10元/公斤低位的可能性较低。
【农 业】牵手江南大学,唐人神宣布将造“人造肉”(2020-09-16)
9月16日,农博网讯,唐人神表示:有关调研机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植物性人造肉市场规模约121亿美元,预计将以每年约15%的增长率增长,到2025年或将达279亿美元。在此背景下,唐人神计划将造“人造肉”。近日,唐人神官宣将造“人造肉”,第二天唐人神的股价开盘即上涨,盘中涨幅一度超过4.5%,截至9月15日收盘,唐人神股价达到9.37元/股,单日涨幅为2.18%。股价上涨资料显示,为满足消费者既饱口福,又保健康的需求,唐人神集团决定进军“人造肉”领域,为消费者提供营养均衡、美味可口的“双蛋白肉”。9月11日下午,“唐人神-江南大学创新食品联合研究院”揭牌暨战略合作仪式在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举行。联合研究院将围绕大食品大健康战略,以“双蛋白肉”为主攻方向,即将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相结合。
【点评】此次研究院的成立一方面致力于“人造肉”的研究,还在有益微生物高效筛选与培育、发酵工程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进行开创性研究,为断奶仔猪提供“猪酸奶——口口乳”迭代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有效解决长期困扰仔猪腹滞与病死问题,全面提高饲料转化率与养殖效益,促进我国生物饲料产品及行业的整体水平,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人畜争粮问题。
【农 业】牧原股份拟发行百亿转债扩产能,今年计划出栏生猪超1750万头(2020-09-15)
9月15日,金融界讯,9月13日晚,牧原股份披露公开发行可转债预案,拟募资总额不超过100亿元,投资于生猪养殖项目、生猪屠宰项目,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生猪养殖项目总投资将达88.69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额达51亿元,将投资23个生猪养殖项目,养殖规模接近68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总投资22.87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额达19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据Wind统计显示,以发行预案来看,牧原股份可转债发行规模超越温氏股份,并成为首家可转债募资规模达百亿元的民营企业。
【点评】牧原股份于2014年1月上市,是国内目前最大的生猪养殖、生猪育种企业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牧原股份业绩增长的确定性更强和市场份额占有提升更快,牧原股份市值已超过温氏股份,成为畜牧业市值第一股。但是当前,牧原股份不惧猪价下行趋势,拟发行百亿可转债继续扩产,引发投资者担忧。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大养猪企业已发布的在建或将建的养猪项目规模将达20亿头,而中国猪肉消费需求量仅6.5亿头,未来生猪行业会出现产能过剩,或将面临一场灾难。
【农 业】仙坛股份8月鸡肉产品销售收入同比降2.57%,环比升1.68%(2020-09-09)
9月9日,腾讯网讯,近日,仙坛股份公布,公司2020年8月实现鸡肉产品销售收入27084.24万元,销售数量3.06万吨,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2.57%、20.37%,环比变动幅度分别为1.68%、4.62%。其中,家禽饲养加工行业实现鸡肉产品销售收入25847.66万元,销售数量2.97万吨(注:抵消前的鸡肉产品销售收入为26438.95万元,销售数量3.02万吨),同比变动-3.74%、20.04%,环比变动0.76%、4.07%;食品加工行业实现鸡肉产品销售收入1236.58万元,销售数量0.9万吨,同比变动30.86%、32.66%,环比变动25.67%、26.70%。2020年8月,公司食品加工行业销售收入和销售数量同比变动上升的主要原因:公司鸡肉产品熟食转化率不断提升,进而推动公司食品加工行业销售收入及销售量大幅增加。
【点评】仙坛股份是集饲料加工、父母代肉种鸡养殖、商品肉鸡孵化、养殖、屠宰加工和产品深加工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鸡肉价格同比下降1.6%,受价格下降影响,仙坛股份8月鸡肉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57%。
【农 业】双汇雨润抢人大战:挖走原总裁带走老员工,双汇暂停办理离职手续(2020-09-08)
9月8日,农博网讯,时隔多年,肉制品双巨头双汇、雨润再起争端。此事追溯至今年8月,业内口碑颇佳的“老将”游牧,空降雨润,担任雨润肉类产业集团董事兼总裁。入职雨润前,游牧曾任双汇发展董事、总裁,创下双汇历史上的“黄金增长期”。在他到任后,据雨润近日下发的人事任命文件,新团队涉及多名双汇员工,被外界解读为“新总裁广招旧部,组建内阁”。双汇却对此十分敏感。据悉,有员工收到双汇发展肉制品财务部的群发通知:“截至9月2日16:00后提出辞职人员,暂时不再办理离职手续,谁办理谁负责。”在此之前,以火腿肠为代表的高温肉制品因其方便价廉,占据主流市场,双汇则是该领域龙头,与金锣、春都垄断80%以上份额。创业稍晚的雨润则另辟蹊径,从当时尚不起眼的低温肉制品切入,成为领先品牌。
【点评】雨润创始人归来后,雨润公司的经营已经有所好转,此番请来昔日对手,大量招兵买马,显示准备东山再起的迹象。对于员工的追随,由于游牧以往是双汇老领导,有成绩,也有人格魅力,之前因为种种原因,离开双汇。现在两年同业竞争期限过了,回归肉类加工,有人追随到雨润实属正常。
【农 业】温氏股份8月生猪销量同比下降超三成(2020-09-07)
9月7日,新京报讯,近日,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温氏股份”)发布月度销售情况简报。2020年8月,温氏股份实现肉鸡销售收入23.2亿元,同比下滑8.98%;实现肉猪销售收入35.12亿元,同比上升16.9%。2020年8月,含毛鸡、鲜品和熟食在内,温氏股份共销售肉鸡1.01亿只,环比上涨5.05%,同比上涨25.3%;实现肉鸡销售收入23.2亿元,环比上涨24.4%,同比下滑8.98%。毛鸡销售均价为12.74元/公斤,环比上涨16.77%,同比下滑28.87%。2020年8月,含毛猪和鲜品在内,温氏股份共销售肉猪71.97万头,环比下降2.56%,同比下降36.72%;实现肉猪销售收入32.16亿元,环比下降4.68%,同比上升16.9%。毛猪销售均价为37.01元/公斤,环比下降1.1%,同比上升63.54%。
【点评】温氏股份创立于1983年,现已发展成一家以畜禽养殖为主业、配套相关业务的跨地区现代农牧企业集团。2020年8月,温氏股份肉猪销量同比下降,主要是因为前一阶段总体投苗减少,降低饲养密度,加大种猪选留。肉猪销售均价同比上升,主要是受国内生猪供给偏紧所致。近期,温氏股份的“公司+养殖小区”模式使得公司养殖效率有大幅提升,但是同是养猪龙头,对比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的经营模式仍存在问题,就目前来看,温氏股份的内在成长动能比不上牧原股份。
【农 业】大康农业:2020年半年度净利润约4128万元,同比增加27.48%(2020-09-03)
9月3日,每日经济新闻讯,近日,大康农业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称,2020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128万元,同比增长27.48%,营业收入约为61.24亿元,同比下降9.1%,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0071元,同比增长20.34%。据悉,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原因是巴西雷亚尔贬值导致。管理费用同比下滑40.46%,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将可以归属于销售人员的工资从管理费用中分类至销售费用列示,另一方面是社保减免及受疫情影响员工居家办公支出减少。2019年年报显示,大康农业的主营业务为农林牧渔业、食品贸易、畜牧养殖业、农副食品加工、其他,占营收比例分别为:82.84%、13.47%、2.12%、1.54%、0.04%。
【点评】大康农业专注于整合全球优质农业、食品资源,有效对接中国市场及全球市场,满足国内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报告期内公司重点推进肉牛业务、肉羊产业、农资与粮食贸易和乳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各板块间的协同效应,全力打造全球现代农业食品的资源集成商和价值链增值服务商。
【农 业】华英农业2020年上半年亏损3.48亿由盈转亏,销售价格下降(2020-09-03)
9月3日,挖贝网讯,受新冠疫情影响,各类产品销量较去年同期减少、销售价格下降造成营业收入大幅减少。近日,华英农业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9,558,094.14元,同比减少48.5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8,423,712.86元,上年同期56,671,716.56元,由盈转亏;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8,061,348,306.87元,较上年度末减少3.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162,028,956.02元,较上年度末减少13.92%。
【点评】华英农业主营业务为种鸭/鸡养殖、孵化、禽苗销售、饲料生产、商品鸭/鸡屠宰加工、冻品销售、熟食、羽绒及羽绒制品生产和销售。今年上半年,由于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公司生产经营遭遇了重大影响和经济损失,致使企业生产经营异常艰难,上半年发生了巨额亏损。
【农 业】养猪行业多企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天邦股份投入26个项目提高产能(2020-09-03)
9月3日,中国证券报讯,养猪企业上半年业绩亮眼。Wind统计数据显示,在养猪行业26家上市公司中,上半年,大北农、新五丰、新希望等养猪企业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其中,大北农、新五丰、傲农生物增幅超过10倍。大北农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9.92亿元,同比增长10.4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3亿元,同比增长2556.2%。新五丰实现营业收入9.25亿元,同比增长12.4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增长2384.61%。傲农生物实现营业收入40.88亿元,同比增长5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8亿元,同比增长1479.32%。金新农、天康生物和唐人神上半年业绩同样抢眼,三家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超过8倍。
【点评】近期猪价有望维持较高景气度。中秋、国庆双节将至,猪肉备货需求有望明显增长。当前,生猪养殖板块仍处于利润兑现阶段,猪价高位运行有望提升养殖板块的投资热情。下半年猪价保持高位运行概率较大。短期看,6月开始的持续降雨对养殖户存栏产生一定影响,下半年行业出栏量预计会受到部分影响。7~8月猪价保持反弹走势,三、四季度需求将会有改善,预计价格保持高位震荡。
【农 业】隆平高科上半年营收11.32亿元(2020-08-28)
8月28日,证券日报讯,近日,隆平高科发布2020年中报,2020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约7359万元,去年同期净利润约6850万元,同比下降207.43%,营业收入约为11.32亿元,同比下降9%,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0569元,同比下降208.38%。公司2020半年度营业成本6.4亿,同比下降3.4%,低于营业收入9%的下降速度,毛利率下降3.3%。期间费用率为45.7%,较上年升高7.8%,对公司业绩形成拖累。经营性现金流由-7.2亿增加至3054.2万,同比上升104.3%。公司本期研发投入为1.2亿,同比下降20.4%。从业务结构来看,“杂交水稻”是企业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具体而言,“杂交水稻”营业收入为5.3亿,营收占比为47%,毛利率为36.5%。
【点评】2019年年报显示,隆平高科的主营业务为农业,占营收比例为:65.01%。从2020年上半年业绩变动的原因看,一是因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失有几千万元;二是受疫情影响,种业利润下降;三是报告期内营业成本下降幅度小于营业收入的下降幅度;四是期间费用率较上年升高7.8%,对公司业绩形成拖累。
【农 业】登海种业:2020年半年度净利润约5731万元,同比增加84.08%(2020-08-24)
8月24日,每日经济新闻讯,近日,登海种业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称,公司2020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4亿,同比增长10%;实现归母净利润5730.6万,同比增长84.1%;每股收益为0.07元。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29.4%,同比降低1.6个百分点,净利率为7.7%,同比提高10.0个百分点。公司2020半年度营业成本2.4亿,同比增长12.5%,高于营业收入10%的增速,导致毛利率下降1.6%。期间费用率为28.9%,较去年下降12.8%,费用管控效果显著。经营性现金流近两期均为负,本期为-1353.8万,上期为-5028.7万。
【点评】2019年年报显示,登海种业的主营业务为农业,占营收比例为:98.64%。报告期内,国内玉米种子行业供过于求的状况有所改善,玉米需种量继续回升,但玉米种子供大于求的趋势未变,国内市场上玉米种子审定品种数量仍持续增多,同质化竞争激烈,市场价格总体稳中有降。但是,公司主营业务向好,母公司玉米种子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幅度较大,子公司亏损同比减少。
【农 业】丰乐种业2020年上半年净利2914.68万增长8.29%,丰乐农化自产原药...(2020-08-24)
8月24日,挖贝网讯,近日,丰乐种业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截止2020年6月30日,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5,543,806.15元,同比增长3.2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146,829.23元,同比增长8.29%。各产业中,种子产业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11,262.84万元,同比下降27.78%,主要是受新冠疫情影响,母公司玉米种子收入同比减少4,403万元,同路农业玉米种子收入减少1,815万元;报告期糯稻品种畅销,常规水稻种子收入增加599万元。农化产业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93,821.22万元,同比增长22.84%,主要是丰乐农化自产原药产能增加,收入同比增加20,012.89万元;子公司湖北丰乐受新冠疫情影响,收入减少2,568.82万元。香料产业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17,470.32万元,同比下降34.57%,主要原因是受新冠疫情影响,主要产品薄荷脑和素油销售量及价格均同比下降。
【点评】2019年年报显示,丰乐种业的主营业务为农化类、香料类、种子类,占营收比例分别为:63.77%、19.35%、16.88%。2020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的较快增长,主要为占公司营收很大比例的农化产业的带动。上半年,丰乐农化自产原药产能增加,收入同比增加20,012.89万元。
【农 业】温氏股份:上半年肉鸡出栏4.79亿只(2020-08-21)
8月21日,农博网讯,近日,温氏股份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9.57亿元,同比增长18.20%;实现归母净利润41.53亿元,同比增长200.33%。同时,公司公布了中期分配预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19.12亿元。2020年上半年公司的综合盈利水平继续提升。报告期内,在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双疫情影响的大背景下,公司畜禽业务稳健发展。公司销售肉鸡4.79亿只(含毛鸡、鲜品和熟食),销售肉猪486.58万头(含毛猪和鲜品),销售肉鸭(含毛鸭和鲜品)2433.27万只;同时,肉鸽、蛋鸡、乳业、兽药、农牧设备、食品加工、金融投资等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各项业务发展均衡。
【点评】上半年,禽类养殖行业经历了行情急剧下滑、极限竞争的经营环境。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公司立足禽类养殖现状与未来,积极推进屠宰加工转型升级,推动营销模式创新,并依托温氏商城平台构建全新营销体系,大力拓展下游食品加工、餐饮连锁、配餐公司等订单客户。最终取得了良好成果,上半年公司共销售鲜品鸡4956.06万只,同比增长24.25%;熟食鸡销量513.55万只,同比增长21.99%。
【农 业】金新农上半年净利同比大增近10倍(2020-08-19)
8月19日,农博网讯,近日,金新农发布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63亿元,同比增长7.7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971.48%。养殖业务盈利能力的大幅提升,是金新农业绩得以十倍增长的主要原因。半年报显示,2020年1~6月,公司实现生猪出栏17.50万头,实现销售收入5.01亿元,同比增长51.85%。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母猪存栏近7万头,力争到年底达到10万头。金新农方面表示,公司2020年初制定的出栏目标是80万头,接下来仍按年初拟定的生产计划来安排生产,下半年出栏数将高于上半年,公司上下对完成全年目标充满信心。目前,公司生猪养殖主要采取自繁自养模式且占比高达95%,该模式在生物性安全防控、生产成本、生产管理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优势。
【点评】由于猪肉供应缺口巨大,今年猪肉产量仍会低于去年同期,距离产能和供应完全恢复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生猪养殖利润虽会下滑,但盈利周期远未结束。在猪场不发生疫情的前提下,下半年生猪养殖仍将保持很好的盈利。从行业的情况看,产能恢复好、或者具有种源供应能力的上市公司获利更大。
【农 业】上半年净利缩水超三亿,圣农发展伤不起(2020-08-17)
8月17日,金融界讯,随着国内猪价一路走高,2020年年初普遍预计鸡肉价格有望维持高位,但上半年鸡肉价格却一路下跌,导致不少养鸡企业出现利润下滑,圣农发展也不例外。近日,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农发展”)公布财务报表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双双下滑至65.00亿元和13.32亿元,同比下滑幅度分别为0.82%和19.40%。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年,圣农发展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亿元、16.8亿元、13.3亿元,同比变动分别为201.80%、393.43%、-19.40%,净利润波动较大。除归母净利润做过山车外,圣农发展上半年毛利率为26.93%,同比下降15.05%;净利率为20.49%,同比下降20.04%;净资产收益率为13.77%,同比下降31.97%。
【点评】2020年上半年,圣农发展业绩下滑除了与鸡肉价格下跌有关外,还与管理费用以及研发投入等经营成本的膨胀有关。半年报显示,2020年公司上半年营业成本高达47.50亿元,是同期净利润的三倍多。同时,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为0.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23亿元,增幅更是高达93.20%。此外,圣农发展总资产也走向下坡路,截至6月末,其总资产较上年度末减少了0.1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在下降,同比下滑16.59%。照此发展,资金链将遇压力,降低各项运营成本,提高资金运营效率或将更加棘手。
【农 业】成都益民集团:2亿元在四川资阳布局年提供20万头仔猪项目(2020-08-11)
8月11日,农博网讯,近日,从成都益民集团获悉,该集团旗下中际集团与资阳市雁江区人民政府正式签订《雁江区生猪养殖投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际集团将在资阳市雁江区投资2亿元建设存栏3000头母猪的标准化种猪场2个,同步配套洗消中心及种养循环示范项目建设,达产后将提供年20万头仔猪,极大保证成都市生猪供应。为加快在成德眉资区域布局生猪养殖产业,益民集团还加强与资阳市乐至县项目对接,探讨种猪场拟合作的模式、路径、规模目标,加快推动项目在乐至县落地,稳步推进生猪养殖产业布局落地。下一步,中际集团将力争到2022年末,为成都市形成年100万头商品猪出栏量,为城市持续提供源头可控、品质安全、量价稳定的品质肉,显著提高城市“菜篮子”供应的抗风险能力。
【点评】资阳是四川省地级市,北与成都、德阳接壤,东与重庆、遂宁毗邻,西与眉山相连,是四川省唯一一座同时连接成渝“双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此次签约,标志着成都市百万头生猪保供项目建设首次在资阳布局生猪项目,对于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 业】通威股份上半年净利降3成,相关产品市场价格下滑严重(2020-08-11)
8月11日,中国经济网讯,近日,通威股份公司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通威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出现一定幅度增长,但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和现金流均一定幅度下降。上半年,通威股份营业收入实现187.39亿元,同比增长16.21%;归母净利润实现10.10亿元,同比下降30.35%;扣非净利润实现9.59亿元,同比下降30.7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16亿元,同比下降8.16%。公司称,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农牧及光伏业务产销量提高所致,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主要系光伏板块票据结算的影响。营收增长但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系相关产品价格下降,虽然公司产能释放,但上半年市场价格下滑严重。
【点评】展望下半年及未来几年,由于下游需求复苏及硅料环节供给的扰动,公司主要产品价格出现超预期上涨,预计公司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6.51亿元、573.45亿元和681.72亿元,增速分别为24.22%、22.92%和18.88%。目前公司的盈利拐点已经确立,有望在下半年出现量利齐升。
【农 业】海南橡胶与北京化工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我国天然橡胶...(2020-08-10)
8月9日,新浪财经讯,近日,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橡胶”)与北京化工大学在海口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天然橡胶全产业链绿色化、高值化、功能化以及国家战略安全保障方面,进行全方面的战略合作。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港的背景下,双方将共同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培养适合天然橡胶行业人才快速成长的新机制、新环境,构建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输送通道。同时,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实现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推动我国天然橡胶产业迈向高端制造。双方本着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合作共赢的理念,计划在可降解高性能高分子、纳米粘土胶、高铁减震橡胶、天然橡胶改性沥青、环氧天然橡胶、电泳絮凝天然橡胶等方面,实施科技支撑战略,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开发更多高性能、高附加值、高利润率的天然橡胶产品。
【点评】海南橡胶是国内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企业,拥有天然橡胶资源和土地资源优势,北京化工大学先进弹性体材料研究中心是世界橡胶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力量,是该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全球橡胶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多年来,海南橡胶和北京化工大学建立了紧密的伙伴关系,在高性能天然橡胶基纳米复合材料、天然橡胶新品种、天然橡胶的制备技术革新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