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业】“猪茅”牧原股份:半年报减亏,存货增长(2023-08-18)
8月18日,鲁网讯,近日,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牧原股份”)披露了半年报。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8.69亿元,同比增17.17%;归母净利润为亏损27.79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减亏。养殖成本的降低、研发投入的大幅增加以及屠宰产能的释放成为本次半年报的闪光点,同时,自由现金流的减少、存货以及负债率的增加,也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点评】上半年,持续低迷的猪肉消费市场使得牧原股份半年报再次陷入亏损,随着养殖成本的持续优化,牧原股份相比去年同期减亏。展望下半年,中秋节、国庆、冬至、元旦等都将提振影响猪肉消费,预计下半年猪肉价格将有所回升。在猪肉价格向好背景下,牧原股份下半年盈利能力有望迎来修复。
【农 业】隆平高科拟收购宣晟种业51%股权(2023-08-16)
8月16日,每经网讯,近日,隆平高科与云南宣晟种业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公司拟收购宣晟种业51%股权,控股宣晟种业。本次交易拓展了隆平高科公司在西南区域玉米种子市场战略布局。宣晟种业成立于2017年,聚焦杂交玉米品种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在云南玉米种业市场排名前三、西南玉米种业市场排名前五。西南玉米区域为国内重要的玉米生产区,总面积约占全国的15%左右。隆平高科为国内杂交玉米种子龙头,其中黄淮海主产区市占率居前,东北春玉米区显著突破且市场份额快速提升,西南区域也在不断发力,未来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点评】为实现进入世界种业前五强的战略目标,近年来隆平高科不断推进内生增长和外延并购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此次收购宣晟种业51%股权,正是实践发展战略的又一次重要布局。
【农 业】猪价连连上涨,猪企以量换价的策略小有收获(2023-08-16)
8月16日,新华网讯,截至8月14日,生猪价格环比、同比均上涨。在连续亏损下,养猪业盼“涨”已久。然而,面对这轮上涨,却难言乐观。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王亚男认为,近期生猪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养殖端多在压栏惜售,二次育肥(生猪长到标准体重时,养殖户暂时不卖猪,继续增加猪的体重)的养殖户变多,市场上流通的生猪减少,导致生猪价格快速上涨。值得关注的是,养猪业产能过剩的局面仍未改变。今年7月,在生猪价格上涨的背景下,猪企以量换价的策略小有收获。根据各家猪企的7月份生猪销售简报,牧原股份商品猪的销售均价为13.81元/公斤,环比6月下降,为年内最低价,销量达到570万头,销售收入达到93.45亿元,环比上涨7.5%;温氏股份销量达到年内单月最高,收入环比增长1.99%;新希望生猪销量环比增长9.38%,收入环比增长5.37%。
【点评】展望下半年,生猪市场整体的供给是相对充裕的,生猪价格触底后的反弹更多的是季节性反弹,整体上涨空间和速度有限。预计下半年,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养猪龙头企业的盈利能力将有所好转。
【农 业】温氏股份:7月销售肉鸡9468.17万只,收入26.16亿元(2023-08-11)
8月11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公司7月销售肉鸡9468.17万只(含毛鸡、鲜品和熟食),收入26.16亿元,毛鸡销售均价13.45元/公斤,环比变动分别为0.29%、2.51%、4.91%,同比变动分别为2.95%、-10.84%、-17.89%。公司7月销售肉猪213.11万头(含毛猪和鲜品),收入35.34亿元,毛猪销售均价14.21元/公斤,环比变动分别为7.07%、1.99%、-0.42%,同比变动分别为60.92%、3.30%、-35.58%。
【点评】7月,温氏股份肉猪销量同比上升,主要是温氏股份投苗增加和生产成绩提高所致。温氏股份肉猪销售均价同比下降,主要是受国内生猪市场行情变化的影响。
【农 业】獐子岛年报审计业务存违规行为,大华所被出具监管函(2023-08-11)
8月11日,每日经济新闻讯,獐子岛(002069.SZ)8月11日晚间发布公告,因在獐子岛2016年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中存在违规行为,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简称“大华所”)被深交所出具监管函。具体违规行为如下:一、出具的獐子岛集团2016年年度审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二、在对獐子岛集团2016年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时未勤勉尽责。深交所指出,大华所的上述行为违反了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2014年修订)》第1.4条、第2.3条。
【点评】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并非大华所首次因獐子岛事宜受到关注。今年3月,证监会对大华所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由于对ST獐子岛2016年年度审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未勤勉尽责等原因,大华所被证监会罚没367.92万元。
【农 业】正邦科技欲年内脱困,投资人将借此上市(2023-08-09)
8月9日,中国商报讯,近日,一份重整计划落地,两大猪企各有收获。8月5日凌晨,江西猪王正邦科技公布重整计划,确认另一家猪企江西双胞胎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胞胎农业)为牵头投资人。值得关注的是,通过重整,负债超过300亿元的正邦科技欲在两年内扭亏为盈;双胞胎农业的母公司双胞胎集团也欲借此机会,梳理资产、完成上市。根据正邦科技公布的《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整投资协议》,包括双胞胎农业在内的17家投资人参与此次重整,江西省国资委、深圳市国资委等国资力量均参与其中。
【点评】无论正邦科技能否完成重整计划,双胞胎农业的母公司双胞胎集团都有望取代正邦科技成为新的江西猪王。另外,经过与正邦科技的业务交流、整合,双胞胎集团的生猪出栏量、养殖成本有望直追稳坐行业第一的牧原股份。
【农 业】牧原、温氏、双胞胎、正大4家知名猪企被约谈!最新回应:撤销“...(2023-08-01)
8月1日,同花顺财经讯,7月3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据《反垄断法》和《禁止垄断协议规定》有关规定,约谈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双胞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大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生猪养殖企业。7月31日,四家企业联合发布声明称,公司诚恳接受市场监管总局在约谈中指出的问题,将立即整改,消除行为危害后果。此外,四家企业表示,关于该倡议,从未制定具体细则或实施相关措施。为避免造成误解,现决定撤销该倡议,并严格遵守《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支持行业内人才自由流动,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点评】签署《互不挖人公约》,倡议不挖人、不拆台等,有违《反垄断法》精神,不利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保护和促进劳动力市场公平竞争,有助于促进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对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健全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 业】隆平高科拟并表隆平发展,参与竞买后者7.14%股份(2023-08-01)
8月1日,证券时报讯,8月1日晚隆平高科公告,拟参与竞买新余农银隆发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新余农银”)持有的隆平发展7.14%的股份,挂牌底价8.01亿元。因本次交易涉及竞拍,最终成交价格由参与进场交易的各竞拍对象依照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相关公开交易规则参与报价确定。本次交易为现金交易,不涉及发行股份及募集配套资金的情况,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据披露,本次交易完成后,隆平高科将持有隆平发展42.89%股权;同时,隆平发展第二大股东中信农业同意在本次交易完成后,将配合调整隆平发展董事会。
【点评】隆平高科拥有国内领先的商业育种与完整的种业经营体系,而隆平发展下属企业拥有优质的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世界领先的育种体系及多年转基因玉米种业发展经验,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协同性。本次交易后,通过有效整合,可进一步提升双方在种质资源、育种技术、境内外业务等方面的协同效应,实现隆平高科主营业务高质量发展。
【农 业】牧原再投资1亿元,持续布局屠宰业务(2023-07-31)
7月31日,同花顺财经讯,近日,牧原股份(002714)发布公告称,公司子公司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拟在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设立子公司开展生猪屠宰业务,拟定注册资本1亿元,拟定公司名为繁峙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据牧原股份此前披露的调研报告,截至目前,牧原股份共投产10家屠宰厂,在建4家屠宰厂,已投产屠宰产能2900万头/年。公司2022年共计屠宰生猪736.2万头,销售鲜、冻品等猪肉产品75.7万吨。屠宰、肉食业务实现营业收147.18亿元,同比增长171.66%。2023年上半年公司共屠宰生猪552.2万头,全年屠宰量预计超过1200万头。
【点评】屠宰业务是牧原股份全产业链战略中的重要一环。该子公司的设立综合考虑了公司业务布局的完善和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对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综合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和持续发展,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 业】新希望:预计2023年半年度亏损29.90亿至27.90亿(2023-07-28)
7月28日,澎湃新闻讯,近日,A股上市公司新希望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3年1~6月预计减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90亿~-27.90亿,净利润同比增长27.77%至32.60%,预计基本每股收益为-0.67至-0.62元。从近期业绩情况看,今年一季度,新希望实现营业收入339.07亿元,上年同期为295.06亿元,同比增14.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86亿元,上年同期为-28.7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7.22亿元,上年同期为-26.22亿元。
【点评】2023年上半年新希望出栏生猪899.4万头,同比增长31.33%,由于公司生产管理逐步改善,养殖成本稳步下降,使生猪养殖业务同比减亏;另外饲料业务也实现销量、盈利的同比共同增长;白羽肉禽业务因行情回暖与经营改善扭亏为盈。共同作用下,公司上半年预计减亏。
【农 业】彻底剥离类金融业务,隆平高科全面聚焦种业主业(2023-07-28)
7月28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近日,隆平高科发布转让长沙隆平农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隆平小贷”)49%股权公告,公司将持有的隆平小贷49%股权全部转让,其中,33%股权转让给共赢农业,16%股权转让给长株潭金融。本次交易完成后,隆平高科不再持有隆平小贷股权,意味着其实现类金融业务的彻底剥离。隆平小贷成立于2018年12月19日,注册资本1亿元,主要从事发放小额贷款及提供财务咨询业务,曾是隆平高科的控股子公司。作为类金融业务,隆平小贷在以种业为主业的隆平高科体系内属于非核心主业业务。
【点评】加大力度剥离非主业资产,有助于公司实现产业核心突出、主业清晰、行业领先的目标,有利于不断优化公司资产结构,提升资产质量,将助推公司聚焦主业、做大做实“种业航母”发展目标的加速实现。
【农 业】多家种业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增,种业赛道迎上升周期(2023-07-28)
7月28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近日,农发种业、隆平高科、丰乐种业、敦煌种业等多家种业公司发布2023上半年业绩预告及半年报,其中大多数公司业绩较去年同期增长。另一方面,部分种业公司出现亏损情况,然而具体到种业部分,营收表现较为可观。丰乐种业上半年种子业务收入和利润同比增加,然而受农化和肥料业务拖累业绩,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260到160万元。隆平高科虽然同样处于亏损状态,却较上一年度业绩有所好转。整体来看,种子产业的产品结构优化,加之销售量提升给种业公司带来了较好的营收业绩。
【点评】粮价上涨刺激种植面积增加,以及优质种子市占率提升,因此从2019到2020种植季开始,种业板块在玉米价格大幅上涨驱动下,业绩出现明显上涨。然而,受高粮价及制种扩产影响,国内主要玉米制种基地的亩保收益及代繁服务费延续高增,新季成本压力进一步增加。目前行业库存处在低位,但随着成本上涨与品种井喷带来的同质化竞争,未来渠道与销售方面可能会承担更大的压力。
【农 业】国投种业拟入主丰乐种业(2023-07-18)
7月18日,同花顺财经讯,近日,丰乐种业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合肥建投与央企基金终止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同日,合肥建投与国投集团签署《股份转让框架协议》,国投集团拟新设境内全资子公司国投种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投种业”),并以现金收购的方式受让合肥建投持有的上市公司20%股权,交易金额暂定为10.94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国投种业将成为丰乐种业控股股东。公司认为,本次交易有利于优化公司股权结构,国投集团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着国有资本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能够为公司长期发展战略提供支持。
【点评】此次国投集团拟设立全资子公司国投种业,目的在于延伸生物育种产业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种业集团,更好地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从公司角度来看,丰乐种业目前已通过多业务、多品种、多产区布局呈现平台型种企雏形,且正在加快对“陕科6号”等主流品种的转基因性状改造,未来依靠新控股股东的技术、资金等多方面资源加持,有望实现现有业务体系的重塑突破,并在转基因商业化落地后持续做大做强主业。
【农 业】2023年《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排行榜,新希望成农业领域中唯...(2023-07-17)
7月17日,界面新闻讯,近日,2023年《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排行榜揭晓,上榜公司的年营收门槛接近237亿元,农业领域中也有多家企业上榜,整体来看,农业领域的中国上市公司500强中仍然是饲料、畜禽养殖类企业上榜最多。其中,万州国际以1892.45亿的营业收入排名最高,在整体榜单中位列74,但较2022的第71名相比有所下滑。第二名则是通威股份,从2022年的第217名上升到2023年的第94名。除通威股份外,涉足养殖和饲料业务的有新希望、牧原、海大、温氏、禾丰、大北农、唐人神和上海梅林上榜。新希望则是所有上榜农牧相关公司中唯一在2022年亏损的企业。2022年新希望实现营业收入1415.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1亿元,2021年为-95.91亿元。
【点评】2022年新希望业绩亏损,主要原因在于猪价不及预期。2023年上半年新希望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7.9亿元到29.9亿元,上年同期亏损41.4亿元。究其原因,2023年上半年新希望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同比减亏;饲料业务实现销量、盈利的同比共同增长;白羽肉禽业务因行情回暖与经营改善扭亏为盈;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谨慎性的要求,对目前存栏的消耗性生物资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进行减值测试,并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
【农 业】獐子岛预计半年报净利同比扭亏为盈(2023-07-17)
7月17日,证券时报讯,近日,獐子岛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400万元~600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为-1473.88万元;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400万元~600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为-834.02万元。对于公司预计上半年业绩将实现扭亏为盈的原因,獐子岛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紧紧围绕大连市海洋经济规划布局,深耕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夯实优质海洋食品产业链条,提升市场认知和消费能级,打造产品质量标准和追溯体系高地,持续优化终端结构、产品结构、资产结构,主要产品毛利实现增长;持续推行瘦身减负、降本增效举措,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下降;证券诉讼时效期已届满,赔偿金额同比下降;牡蛎苗种业务因合作模式调整及市场行情影响,收入、收益同比下降。
【点评】由于公司扇贝多次“跑路”或死亡,獐子岛一度曾陷入巨额亏损。公司之所以在2022年的生产经营迎来转机,主要得益于公司加快推动处置与主业关联度低、盈利能力差、管理难度高的资产和项目,增加现金回流。值得注意的是,一年前大连国资入股獐子岛迎来大洗牌,除了管理团队转向职业化,獐子岛还以原有业务为发展基础,调整产业布局和经营架构等,未来可谨慎关注该公司的发展。
【农 业】牧原股份:力争年底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降至14元/kg以下(2023-07-13)
7月13日,经济观察网讯,牧原股份在7月14日的电话会议上表示,近一年多以来,公司在生猪健康管理、疫病净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生猪养殖成绩明显改善,全程成活率由去年同期的80%左右增长至目前的87%左右;PSY由去年同期的25左右增长至目前的28左右;育肥阶段料肉比由去年同期的3.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2.9以下。此外,公司认为,各项养殖成绩指标仍有进一步挖潜空间。根据当前的原材料价格及养殖成绩持续改善趋势,公司力争年底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降至14元/kg以下。
【点评】猪价长期处于磨底状态,而何时完成产能去化、探底回升仍未可知,行业持续亏损的状态短期内仍将持续。在此背景下,猪企的竞争由规模比拼转向内生发展,聚焦于成本的下降及产业链的延伸。
【农 业】牧原股份上半年预亏25.5亿元~32.5亿元,同比减亏过半(2023-07-13)
7月13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牧原股份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牧原股份预计亏损25.5亿元~32.5亿元,同比收窄51.37%~61.85%;预计扣非净利润亏损25.5元~32.5亿元,同比收窄57.14%~66.37%。基本每股收益方面,预计每股亏损0.47元~0.6元,上年同期每股亏损1.28元。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牧原股份共销售生猪3026.5万头,其中商品猪2907.7万头,仔猪109万头,种猪9.7万头。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能繁母猪存栏为303.2万头。
【点评】上半年牧原股份生猪出栏量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但生猪销售均价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且生猪养殖成本有所下降,因此公司2023年上半年亏损金额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未来生猪市场价格出现大幅下滑,仍然可能造成公司的业绩下滑。
【农 业】温氏乳业35%股权完成交割,不再纳入温氏股份报表(2023-07-13)
7月13日,中国农业信息网讯,近日,温氏股份转让子公司广东温氏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温氏乳业”)35%股权一事出现新进展。7月14日,温氏股份披露,交易对手方暨关联方广东筠诚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已支付第一期股份转让款13125万元,温氏乳业也于近期完成股份交割相关工商备案事宜。交割后,温氏乳业成为温氏股份参股公司,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点评】本次交易完成后,温氏股份持有温氏乳业的股权比例由64.57%减少至29.57%。本次转让温氏乳业部分股权,主要是为了集中优势资源提升公司的核心业务实力,优化整体业务结构及资源配置,是基于公司整体业务发展布局所作出的安排。
【农 业】因投苗增加和生产成绩提高,温氏股份今年6月肉猪销量同比上升(2023-07-06)
7月6日,新京报讯,近日,温氏股份发布2023年6月份主产品销售情况简报。2023年6月,温氏股份销售肉鸡9440.61万只(含毛鸡、鲜品和熟食),收入25.52亿元,毛鸡销售均价12.82元/公斤,环比变动分别为2.37%、-3.70%、-8.49%,同比变动分别为9.29%、-1.09%、-12.37%。2023年6月,温氏股份销售肉猪199.04万头(含毛猪和鲜品),收入34.65亿元,毛猪销售均价14.27元/公斤,环比变动分别为-4.93%、-5.43%、-0.42%,同比变动分别为61.56%、37.50%、-16.55%。温氏股份表示,今年6月,公司肉猪销量同比上升,主要是公司投苗增加和生产成绩提高所致;公司肉猪销售收入同比上升,主要是肉猪销量同比上升所致。
【点评】6月26日至30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低于5:1,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国家将启动年内第二批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当前官方收储有利于对冲猪价进一步下探压力,但当前生猪供给量仍处于高位,此外,7、8月是猪肉消费淡季,短期内猪价低迷状态或难以得到逆转。温氏股份的肉猪销售价格也一样难以逆转,短期内销售收入增幅将明显低于销量增幅。
【农 业】牧原股份:6月生猪销售收入86.89亿元(2023-07-05)
7月5日,格隆汇讯,近日,牧原股份(002714.SZ)公布2023年6月份生猪销售简报,2023年6月份,公司销售生猪531.4万头(其中商品猪514.2万头,仔猪16.2万头,种猪1.0万头),销售收入86.89亿元。其中向全资子公司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合计销售生猪103.1万头。2023年6月份,公司商品猪价格相比2023年5月份呈现下降趋势,商品猪销售均价13.82元/公斤,比2023年5月份下降2.54%。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共销售生猪1642.0万头,其中商品猪1570.2万头,仔猪67.2万头,种猪4.6万头。2023年上半年,公司共销售生猪3026.5万头,其中商品猪2,907.7万头,仔猪109.0万头,种猪9.7万头。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能繁母猪存栏为303.2万头。
【点评】从供需两端的具体情况来看,供给端对今年下半年生猪价格的走势极为关键。生猪供给取决于10个月前的能繁母猪数量,下半年的猪价将由2022年9月份到2023年2月份之间的能繁母猪数量决定,这一阶段内的能繁母猪数量偏多,这就奠定了下半年生猪供给仍然相对充足,猪价出现大幅上行的概率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