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 观】一批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项目落地,中央企业向“新”向“质”...(2024-10-22)
10月22日,央视网讯,近日,一批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重点项目集中落地,推动中央企业资源配置和运营效率持续提升。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在天津正式挂牌成立,这家新央企整合了中国宝武、中国石化、中铝集团等多家企业的可回收资源版块,推动资源回收利用的规模化、集聚化发展,搭建起一个多层次、立体化、高效率的资源回收再利用体系。当前,中央企业正聚焦核心功能,加快推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近一个月内,就有超过12项专业化整合项目落地。多数项目集中在人工智能、新材料、动力电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整合模式也从央企之间向央企和地方政府、民营企业、科研院所等不断延伸。
【点评】近期的专业化整合,央企跟其他各类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整合越来越多。中央企业充分发挥在产业、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部分重点领域形成较强带动力,引领行业整体高质量发展。我国将持续推动资源整合融合、优化配置,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推动国有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宏 观】中国移动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1%(2024-10-21)
10月21日,中证网讯,近日,中国移动发布三季报。公司经营发展稳中有进,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915亿元,同比增长2.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9亿元,同比增长5.1%。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47亿元,同比下降0.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7亿元,同比增长4.6%。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移动主营业务收入为678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他业务收入为1134亿元,同比增长2.2%;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2631亿元,同比下降2.0%;EBITDA占营收比为34.6%,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在个人市场方面,中国移动坚持“连接+应用+权益”融合拓展,深化流量运营,夯实个人市场根基。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移动客户总数达到10.04亿户,前三季度净增1298万户。5G网络客户数达到5.39亿户,比2024年6月30日的数据新增0.25亿户。前三季度,手机上网流量同比增长2.1%;移动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为49.5元/月,比半年报披露的51元/月数据进一步下滑。
【点评】移动通信运营业务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人工智能+”有望推动信息消费实现跃升,重塑数智生活服务模式。“人工智能+”将深度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更好满足、引领、创造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的信息消费需求。AI智能体将成为信息服务新入口,未来AI智能体数量或超过全球人口总和。
【宏 观】两项国家标准正式发布,新洋丰打造复合肥行业新标杆(2024-10-15)
10月15日,新浪财经讯,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公告,其中由新洋丰联合上海化工研究院等单位共同起草修订的《复合肥中钾含量的测定》(GB/T 8574-2024)和《复合肥中缩二脲含量的测定》(GB/T 22924-2024)两项国家标准获批发布。新洋丰作为国内复合肥行业的标杆企业,再次在全国复合肥行业标准化建设中发挥了引领作用,为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此次发布两项国家标准的制定遵循“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的原则,尽可能与现行国内外通行标准接轨,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其中钾含量测定的标准化可指导农民选择合适的肥料并进行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及作物产量,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缩二脲含量检测标准则为农产品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保障,为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作为复合肥行业龙头企业,新洋丰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参与国家、行业等标准的起草、修订与推广工作,持续引领复合肥行业绿色发展。
【点评】农业作为支撑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基石,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向高效、绿色、可持续的未来。在这一进程中,肥料作为粮食的“粮食”,其质量与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肥料作为现代农业生产的基石,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复合肥中的钾含量和缩二脲含量是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肥料的使用效果和农产品的品质。两项国家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提升复合肥料检测水平、保障复合肥料产品质量、规范行业发展等都具有很大的作用,两个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复合肥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进一步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宏 观】中国农业大学与东阿阿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4-10-14)
10月14日,新华网讯,近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项目建设启动仪式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仪式上,中国农业大学与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阿阿胶”)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建设首个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落地的新型研发机构“产业创新研究院”。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是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主体,集聚国内外顶级科研创新力量打造的国家级战略科技创新平台和未来大学新形态。东阿阿胶是首家入驻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的企业。战略协议签订后,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方面的资源优势,携手共建“中国农大-东阿阿胶国际中医药产业链创新平台”,成立“产业创新研究院”,开展“理工农医文”多学科交叉、“政产学研用”多维度整合的系列研究,构建科研、技术、管理全方面覆盖的产业创新人才体系,以全球视角、世界标准、东阿阿胶特色,打造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标杆,共同推动国际中医药产业和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点评】东阿阿胶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努力吸引全球科技力量,在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研发创新、助力乡村振兴、促进驴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等方面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为人类健康和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做出实质性贡献。
【宏 观】中国海油:绿色发展与科技创新稳步推进(2024-10-14)
10月14日,中证网讯,近日,中国海油相关负责人表示“位于海南岛东南陵水海域的‘深海一号’二期项目首次实现原油外输作业。中国海油‘深海一号’二期工程通过验收,标志着国内首个深水高压气田开发项目建设完工,我国深水复杂油气工程自主建设能力实现重大突破。”中国海油深耕传统产业,稳步推进绿色发展与科技创新。同时,中国海油发力新兴产业,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大力推进海上风电与油气生产融合发展,有序探索新能源业务,加快相关产业培育布局。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中国海油表示,公司将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深入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加快取得一批原创性研究成果;建立健全科研成果统筹管理与促进转化机制,加快成果应用,强化政策保障,优化创新生态。
【点评】中国海油深耕油气主业,突出抓好增储上产、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三大工程,着力实施提质增效升级行动,价值创造能力进一步提升,经营业绩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宏 观】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发布合并重组预案(2024-10-10)
10月10日,中新网讯,近日,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合并重组迎来重大进展,10月9日,两家公司于上交所和香港联交所同步发布合并重组相关预案及联合公告,并拟于10月10日复牌,较此前A股公告的预计停牌时间提前了8个交易日。据悉,本次交易中,两家公司基于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对等合并的原则,由国泰君安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合并后公司进一步强化功能定位,将以服务金融强国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己任,对标国际一流,加快向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迈进。按照2023年年报公开披露数据,国泰君安、海通证券两家公司零售客户数合计达3593万户、席位租赁净收入达16亿元、A股IPO保荐承销数量达44家,均位居行业首位。截至6月末,两家公司合并后总资产、净资产分别为16195亿元、3311亿元,也都位列行业第一。
【点评】本次合并将推动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一流投资银行。国泰君安将着力发挥直接融资“服务商”、资本市场“看门人”、社会财富“管理者”功能,聚焦中国资产提升国际竞争力,聚焦客户需求铸造市场引领力,为资本市场、证券行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宏 观】浪潮云洲大模型积极开辟应用场景,加速赋能千行百业(2024-10-09)
10月9日,新浪财经讯,近日,浪潮云洲开发的“知业大模型”已成功通过国家网信办“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上线”双备案。据悉,“知业大模型”立足行业,融合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海量工业数据,能够面向工业企业提供大模型全栈式开发套件及训练场景大模型的智能服务,具备工业数据分析、工业知识推理、工业代码生成等优势能力,有力助推新型工业化提质增效。“知业大模型”能够通过处理和分析来自生产线、供应链、市场和客户等不同来源的海量数据,实现文本、图像、视频等多模态数据的高效处理和融合,打造出模型自调优、多知识源协同、智能体编排、安全性监管等核心技术能力,为用户提供面向企业智能化应用场景的大模型应用一站式开发及服务平台。
【点评】工业大模型正成为驱动工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技术之一。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成为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近年来,大模型的兴起使数据“新要素”价值有力释放,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持续发挥。为解决大模型在工业场景落地中实时性不足、可信度低、准确性与可解释性差的问题,浪潮云洲“知业大模型”通过融合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知识图谱等多种技术,反复优化算法,“知业大模型”不断增强模型的性能和泛化能力,构建起赋能工业智能化转型的坚实底座。
【宏 观】盛邦安全跳出“安全圈”看安全,探路数字经济新机遇(2024-10-08)
10月8日,一财网讯,近日,盛邦安全副总裁、董秘袁先登在2024数字经济领航者交流大会上表示,传统产业需求平稳,新兴产业能够成为网络安全行业新的蓝海。袁先登表示,网络安全属于伴生行业,因而更能敏锐地捕捉到行业的需求和变化。在他看来,智慧交通、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正在为传统安全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数据要素所构成的数据资产也将成为网络安全行业的市场增长动能。今年上半年,盛邦安全宣布收购天御云安部分股权。天御云安在卫星通信安全领域积累了多项核心技术,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卫星通信安全解决方案,包括卫星互联网测绘、卫星通信加密、卫星通信脆弱性分析和安全加固。下一步,盛邦安全将持续推进“两精一深”战略,精准识别、精确防御、深入业务场景,继续通过加码研发、积极“出海”、并购重组等方式扩大公司规模。
【点评】在挖掘新兴产业市场机遇方面,盛邦安全已经付诸实践。卫星互联网安全虽然起步晚于传统网络安全,但在低空经济、智慧交通等新兴产业的推动下,市场空间有望快速生成。收购天御云安,不仅体现出盛邦安全对于卫星互联网高速发展的预期,还能够进一步强化公司在卫星互联网安全领域的能力。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有望为盛邦安全带来重大机遇。
【宏 观】百度与智源研究院达成战略协议,将在大模型等领域展开合作(2024-09-25)
9月25日,经济观察报讯,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百度”)与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简称“智源研究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互补优势,在大模型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构建人工智能产研协同生态。智源研究院一直在做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路径探索与验证,从技术科研成果到产品级应用的跃迁,需要广泛链接产业生态。相信智源与百度的合作将加速大模型前瞻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进程,形成联动效应,共同为大模型产业发展助力。智源研究院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一方面,布局深耕多模态世界模型、具身智能、AI for Science等前沿领域,引领技术方向和趋势;另一方面,持续完善覆盖模型、数据、算法、评测、系统的大模型全栈开源技术基座,并打造面向大模型、支持多种异构算力的智算集群软件栈,赋能产业生态与应用。
【点评】双方的这次合作是产业+机构创新共建的强强联手。对探索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路径与场景应用,推动多元算力下的软硬件生态建设,加速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都具有积极意义。
【宏 观】“装备+服务”双轮驱动,华海清科业绩成长持续兑现(2024-09-25)
9月25日,新浪财经讯,近日,自2014年推出国内首台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12英寸化学机械抛光(CMP)商用机型,到如今超500台12英寸CMP装备出机,华海清科在国内CMP装备领域的市占率稳步提升,盈利能力持续增强,科创“硬实力”不断提高,逐渐成长为集成电路制造上游产业链的重要力量,CMP装备龙头地位稳固。在景气度和市场需求的共振下,华海清科依托“装备+服务”平台化战略布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生产能力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今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数据显示,上半年,华海清科实现营业收入14.97亿元,同比增长21.23%;实现归母净利润4.33亿元,同比增长15.65%;实现扣非净利润3.68亿元,同比增长19.77%。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38.55%,总资产同比增长12.91%。
【点评】华海清科将继续专注主业,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同时通过良好的业绩表现、规范的公司治理积极回报投资者,切实履行上市公司责任和义务,回报投资者信任,维护公司良好市场形象,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先进封装贡献华海清科设备需求增量,产能持续扩充助力公司业绩增长,公司核心技术已形成高强度专利组合和技术屏障,其未来高成长性可期。
【宏 观】众鑫股份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深耕环保领域推动绿色发展(2024-09-23)
9月23日,中证网讯,近日,浙江众鑫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众鑫股份”,603091.SH)登陆上交所主板,正式踏上借助资本市场发展的新征程。众鑫股份是一家专业从事自然降解植物纤维模塑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主要利用蔗渣浆、竹浆等天然植物纤维材料,通过模具塑造成型,实现吸塑、注塑工艺的造型效果,是塑料制品的良好替代,广泛应用于餐饮、快消、医疗、工业等领域。众鑫股份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在产品研发、人才引进、厂房建设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均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和提供深化的配套服务。众鑫股份表示,公司本次上市发行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年产10万吨甘蔗渣可降解环保餐具项目(崇左众鑫一期)、年产10万吨甘蔗渣可降解环保餐具项目(来宾众鑫一期)及研发中心建设等,有助于进一步扩大产能,奠定公司收入持续增长的基础,从而增强竞争优势、巩固行业地位。
【点评】“禁塑”目标下,“以纸代塑”趋势已然形成。国内外“限塑令”“禁塑令”等系列政策的出台,推动可降解材料快速发展,纸浆模塑产品需求快速扩张,加快了纸浆模塑行业的发展。而纸浆模塑生产具有典型的制造业特征,规模经济效应较为明显,企业达到一定生产规模才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保证合理的利润空间。随着环保政策的进一步推进,下游行业消费升级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出,行业内的头部企业将凭借其长期积累起来的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客户优势、生产优势等,继续扩大其市场份额,行业规模将更加集中,产业结构将进一步整合,产业资源将更为集中,一批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完善管理体系、优质服务理念、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宏 观】光大银行、上海清算所、易方达基金联合发布绿色科创优选债券指数...(2024-09-20)
9月20日,新华网讯,近日,光大银行联合易方达基金在杭州举办了科技金融同业生态合作会议。会上,光大银行、上海清算所、易方达基金共同发布了“上海清算所绿色科创优选债券指数”。据介绍,该指数为目前全市场第一支绿色科创主题指数。指数的构成以绿色债券、专项科创票据和科技创新公司债为样本券,精准引导投资资金流向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领域,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光大银行、光大理财、易方达基金围绕指数功能与特色,联合资产管理机构及投资机构延伸创设了挂钩指数的“绿色科创优选债券指数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和“阳光金15M丰利(绿色科创主题)理财产品”。其中,“绿色科创优选债券指数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为国内首只上清所指数挂钩型集合资管产品,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阳光金15M丰利(绿色科创主题)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绿色债券和科创债券,面向理财投资者于当日公开发行。
【点评】光大银行持续强化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水平,加大科技金融有效供给,以多元化金融工具和多样化金融服务,为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一方面持续通过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对科技创新等实体企业的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支持;另一方面,在同业金融生态建设中不断探索创新形式,通过“主题+客群”的创新范式加强同业机构合作,扩展和增强同业金融服务“五篇大文章”的能力边界。
【宏 观】振华石油数智技术助中阿能源合作提质增效(2024-09-19)
9月19日,经济日报讯,近日,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华石油”)阿布扎比公司深耕阿联酋市场,成功推动国产“红外线气体监测及智能预警系统”在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陆上油田应用,该技术可大幅度提高油田健康、安全和环境(HSE)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率。据介绍,阿布扎比陆上油田的室外温度经常高达50摄氏度,“红外线气体监测及智能预警系统”的核心部件需通过液氮降温,在零下197摄氏度的条件下运行工作,通过红外线高光谱可实现对油田井口、管线或处理厂等现场泄漏气体的有效探测,并通过实时传输和应用智能分析及时给出预警,从而有效降低现场事故发生率,降低事故危害性,还能有效减少人力巡井检查泄漏时潜在的安全隐患。目前,首批15套系统正在安装调试,第二批系统也在筹备招投标中。按照阿方规划,未来这些设备将组成一个监测网络,相互协同,覆盖ADNOC陆上采油区块的重点区域。
【点评】这标志着我国研发的长距离有害气体监测与预警系统首次进入国际高端油气市场,也是中国数智技术进军海外,为中阿能源合作提质增效的生动实践。在推动中国技术和产品“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过程中,振华石油发挥了大作用。“红外线气体监测及智能预警系统”在阿联酋油田上应用,既是中国近年来加快自主创新的成果,也是中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体现。
【宏 观】中国邮政与通用技术集团达成战略合作(2024-09-18)
9月18日,物通网讯,近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通用技术集团”)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此次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中国邮政与通用技术集团将以“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合作宗旨,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合作理念,重点在医疗健康、医药医疗器械、贸易、工程服务、金融、寄递物流、品牌宣传、客户开发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并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跨界试点合作,实现全面深度联合。双方将建立长期、稳定、快速的合作交流机制,为共同开发新业务、拓展新市场构建良好平台,积极为对方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双方在企业医疗、医药物流、服务“一带一路”和定制化养老服务、医疗健康养老等大健康领域保险产品及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强强联合,开拓思路,围绕更多新业务、新领域开展更深层次合作,共同做强做优做大。
【点评】通用技术集团与中国邮政在共同服务国家战略布局、产业布局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协同合作空间。通用技术集团结合自身产业发展战略需求,与中国邮政集团组织双方相关单位共同推动业务协同先行先试,在医药医疗健康、金融贸易等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果,为战略合作落实落地打下了坚实基础。此次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化各个领域的改革,将推动双方更好发挥核心功能和核心优势,实现更深层次的互利共赢,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宏 观】双成药业跨界并购半导体资产(2024-09-11)
9月11日,证券时报讯,近日,双成药业发布重组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奥拉投资、WinAiming等25名交易对方购买其合计所持有的奥拉股份100%股份,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发行价格为3.86元/股。而本次交易的标的资产奥拉股份属于集成电路行业,是国内少有的在高性能去抖时钟芯片领域可直接与境外头部厂商竞争的芯片设计企业,在该领域国内市场排名第一。本次交易完成后,奥拉股份将成为上市公司双成药业的全资子公司,双成药业也将从化学合成多肽药品的生产转变为以半导体行业中的模拟芯片及数模混合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业务为发展重心,并在未来择机剥离医药类相关资产。
【点评】双成药业公司主要从事化学合成多肽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近年来随着医药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在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下,受宏观经济、行业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医药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化学合成多肽药品经营业绩下滑,未来业务的增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是此次重组的原因,本次交易完成后,双成药业将增加模拟芯片及数模混合芯片业务,有效拓宽盈利来源,提升整体资产规模,提高可持续经营能力,符合全体股东的利益。
【宏 观】阿里巴巴正式纳入港股通(2024-09-10)
9月10日,上证报讯,近日,上交所、深交所发布公告,对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作出调整,阿里巴巴正式被纳入港股通,自9月10日起生效,这意味着南向资金将可以通过港股通购买阿里巴巴股票。9月4日,恒生指数新增港股通指数快速纳入规则,从第二上市转换为主要或双重主要上市而符合南向互联互通交易资格的证券,若收市总市值在现有成分股中排名前10,则将于下次月度常规调整中被纳入指数。通过两地资本市场吸引更广泛多元的投资者,一直是中概股双重上市的主要目的。2019年11月,阿里巴巴在香港二次上市,并于2022年7月提出申请,拟将香港新增为主要上市地。数据显示,自2019年以来,阿里巴巴大部分公众流通股已转仓到香港。自双重主要上市后,机构看好阿里巴巴纳入港股通的前景。大摩研报指出,从长期来看,南向资金持股占比可能会稳定超过10%。高盛研报预计,南向资金将为阿里巴巴带来150亿美元至160亿美元的潜在资金流入。
【点评】此前的8月23日,阿里巴巴公告称新增香港为主要上市地,并于8月28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主要上市,成为在港交所、纽交所双重主要上市公司,阿里巴巴也因此成为港股通新规实施后的首例受益者。阿里巴巴双重主要上市将进一步扩大来自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基础,促进股东结构多元化,提升阿里巴巴港股的流动性,也为投资者在公开市场持有及交易阿里巴巴股份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宏 观】从盐湖股份到盐湖集团,盐湖资源整合大戏开场(2024-09-09)
9月9日,第一财经讯,近日,从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中国五矿及所属子企业与青海省国资委、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署协议,拟共同组建中国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暂定名)。交易完成后,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盐湖股份)控股股东将由青海国投变更为中国盐湖集团,实际控制人将由青海省国资委变更为中国五矿。中国盐湖集团组建后,将立足青海省独具优势的盐湖资源,充分发挥中国五矿在产业、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全面提升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加快“走出去”步伐,实现盐湖资源绿色、高效、循环开发,加强我国钾、锂资源的保障能力。组建后的中国盐湖集团将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盐湖产业集团,通过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带动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推动青海省产业“四地”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点评】中国盐湖集团的定位不仅仅是整合盐湖股份旗下察尔汗盐湖资源,除了加速推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外,未来其在产业、市场、技术等多维度的优势也将逐步凸显,对我国钾锂资源保障能力的提升有重大意义。就碳酸锂行业看,中国盐湖集团的成立对定价不会带来绝对影响,但从体量规模来看,其在锂盐行业的话语权肯定会大幅提升。盐湖提锂最大优势在于相对低廉的成本,加上中国五矿强大的资源优势,其“强者恒强”的形象呼之欲出。而从中国五矿参与中国盐湖集团组建的积极性也可以看出,中国五矿对于盐湖产业发展十分看好。
【宏 观】德泰燃气成辽宁首家直报新三板创新层并成功挂牌国有控股企业(2024-09-03)
9月3日,中证网讯,近日,大连金普新区国有控股企业大连德泰港华燃气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创新层挂牌,证券简称“德泰燃气”。值得一提的是,德泰燃气是新三板设立以来辽宁省首家直接申报创新层并成功挂牌的国有控股企业。据悉,德泰燃气是由金普新区核心国企大连德泰控股有限公司和港华燃气有限公司于2008年成立的国有控股公司,2022年改制为股份制公司,为金普新区约29万居民用户和3000余户工商业用户提供天然气销售及燃气工程安装业务。近年来,德泰燃气坚持“资本+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战略,践行ESG管理体系,不断夯实内控管理,优化发展战略,盈利水平显著提升。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9.62亿元、净利润1亿元。截至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9.17亿元和27.76%,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和稳健的财务状况,各项指标满足新三板创新层入层标准。
【点评】相较于新三板基础层,新三板创新层对申报企业的盈利能力、总资产、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有着更高要求。大连金普新区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发展,近年来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积极推动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通过构建全链条企业上市梯次培育机制为国企登陆资本市场创造有利条件。此次德泰燃气成功挂牌新三板创新层,是金普新区国企改革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为金普新区乃至辽宁省深化国企改革、推进国企资产证券化探索提供了有益借鉴。
【宏 观】A股5340家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合计约7500亿元(2024-09-03)
9月3日,中证网讯,近日,A股2024年半年度报告披露已收官,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以下简称“中上协”)官方公众号披露,截至9月1日,A股共有5340家上市公司公布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合计约7500亿元,同比增长1.3%,连续多年保持增长。中上协表示,从研发强度数据看,2024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整体研发强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15%,同比提高0.06个百分点。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5.02%、11.61%、4.87%。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从绝对金额看,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超过100亿元的上市公司有4家,超过10亿元的上市公司有91家,超1亿元的有1105家。其中,比亚迪以201.77亿元的研发投入排名第一,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41.64%,创下历史新高;中国建筑研发投入金额为174.9亿元,排名第二;此外,加上中国移动与中兴通讯,上述4家公司研发投入均超百亿元。
【点评】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研发费用总额较高,反映出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许多上市公司正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来实现业务转型,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从而提升竞争力。从研发投入金额较多的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硬科技”领域,例如通讯、电子、计算机、汽车、医药生物等,这背后凸显了行业需求和潜力,对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和产业竞争意义重大,推动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并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宏 观】东软集团与通用技术集团升级战略合作(2024-09-02)
9月2日,经济日报讯,近日,东软集团与通用技术集团所属资本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医疗信息化、健康养老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这是继战略投资东软医疗后,通用技术集团与东软集团战略合作的进一步升级,标志着双方将合力推动央地企业在医疗健康领域协同发展,共同探索创新模式,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此次战略合作,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务实高效、合作共赢的原则,相互赋能,建立互相支持、互相依托、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在医疗信息化领域,双方将围绕产业与数字化技术相互赋能和融合发展,共同研发运营一体化、智能化、生态化的数字医疗健康体系,赋能通用技术集团所属医疗机构数字化变革和精细化管理,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品质,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同时,将以健康城市的全局视角,推动城市医疗健康产业变革,充分整合双方在国内省区市的业务布局、产业积累和技术创新等优势,挖掘并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在健康养老领域,双方将共同推动健康养老商业模式创新,拓展市场机会,为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国家战略落地提供更优解决方案。
【点评】医疗健康产业事关国计民生,也是蓬勃发展中的朝阳产业。此次与东软集团在医疗健康领域展开战略合作,将有利于通用技术集团强化其在医疗健康产业链的全面布局,实现业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新跨越。东软集团在医疗健康领域精耕细作,凭借深厚的技术底蕴、广泛的市场布局以及持续的创新精神,成为该行业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是中国在数字健康领域中解决方案最完整、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技术型企业之一。与东软携手,是通用技术集团积极践行央企使命、响应“健康中国”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央地企业联手,积极贡献中国医疗健康事业的良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