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药品制造业分析报告(2013年2季度)(2013-08-20)
1~6月,麻疹疫苗、霍乱疫苗、乙肝疫苗、乙脑疫苗、腮腺炎疫苗、麻腮风联合疫苗、甲肝疫苗等疫苗的批签发量增幅超过30%。上半年,我国生物药品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076.63亿元,同比增长16.3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18个百分点。3季度,宏观经济有望稳中略有回升,国内消费市场总体需求有望好转。全年实现销售收入约2412亿元,同比增长17.8%左右;实现利润总额约311亿元,同比增长约22%。
1~6月,麻疹疫苗、霍乱疫苗、乙肝疫苗、乙脑疫苗、腮腺炎疫苗、麻腮风联合疫苗、甲肝疫苗等疫苗的批签发量增幅超过30%。上半年,我国生物药品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076.63亿元,同比增长16.34%,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18个百分点。3季度,宏观经济有望稳中略有回升,国内消费市场总体需求有望好转。全年实现销售收入约2412亿元,同比增长17.8%左右;实现利润总额约311亿元,同比增长约22%。
2013年2季度,由于我国经济增速减缓,国内炼厂的开工积极性下滑,原油加工量、成品油产量增速有所下降。1~6月,原油加工量23679万吨,同比增长4.1%,增速较1季度下降0.17个百分点;成品油产量14639.1万吨,同比增长5.6%,增速较1季度下降1.4个百分点。国际方面,世界经济复苏仍不均衡,国际石油市场供需面基本宽松,油价整体走软。国内方面,发改委共调整4次成品油价格,调整频率较高,下调幅度远大于上调幅度,成品油价格呈下降走势,市场趋于疲软,供需相对稳定。展望下半年,国内经济增速将继续减缓,石油加工业可能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但整体弱于上半年,成品油、润滑油和燃料油的产销增速将有所下滑。但是,考虑到3季度将处于夏季用油高峰,各项指标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幅度不会太大。
2013年2季度,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生产总体稳定增长,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能源宏观调控力度,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同时,由于经济增速逐季减缓,石油需求增速随之回落,石油对外依存度明显下降,成品油市场一改往年总体偏紧行情,呈现汽油、煤油产销两旺,柴油产销明显下滑的情况。天然气方面,在国家各项鼓励政策下,天然气消费强劲增长,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市场紧张状况和资源供应缺口。展望下半年,原油产量增速将有所放缓,全年产量将达到2.1亿吨左右,同比增长约2.2%;国内天然气产量将较快增长,全年产量将达1150亿立方米左右,同比增长约8.0%。
上半年,塑料制品市场需求回升,带动产量稳步上升。塑料制品累计产量达2930.02万吨,同比增长8.17%,比1季度提高12.77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2季度,塑料制品价格指数触底回升,但仍处于同比下滑区间。下半年,尽管国内经济增速难以明显回升,但随着基建项目的陆续开工,塑料制品产销规模有望稳步增长。估算2013年全年塑料制品产量约6251.0万吨,同比增长7.5%左右;2013年全年塑料制品业产品销售收入约18945.4亿元,同比增长17.0%左右。
2013年2季度,在家电节能补贴政策到期退出市场(期末翘尾效应)、上游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下游房地产市场回落、五一端午节日效应等多因素作用下,家电市场产销平稳增长。1~6月,家用电器行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235.97亿元,同比增长15.53%,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8.51个百分点。预计2013年前三季度,家用电器行业产品销售收入约为13600亿元,同比增长15%左右,主要产品产量增速保持稳定。
2013年上半年,我国实体经济增速放缓,银行基本面持续弱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业信贷规模和盈利的增长。此外,6月末的流动性骤紧成为影响商业银行上半年业绩的重要事件,导致其生息规模增速有所下降。2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7531亿元,同比增长13.83%,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9.51个百分点。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5395亿元,较3月末增长13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6%,与3月末持平。在当前宏观经济增长乏力以及中小微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较弱的背景下,银行业资产质量压力将延续;预计下半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将呈现小幅双升的趋势。
2013年2季度,汽车行业运行平稳,产销小幅波动,行业总体呈稳定增长局面。1~6月,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075.17万辆和1078.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83%和12.34%,增速分别较1季度提升0.02个,下滑0.84个百分点。虽然上半年汽车产销增速高于预期,车市半年销量首次突破一千万辆。但是,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交通拥堵、城市限购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半年车市存在增速回调的可能性。不过,由于汽车的刚性需求依旧巨大,车市容量还未饱和,销售状况将会继续呈现良性发展态势,整体销售增速大幅放缓的可能性较低。预计全年汽车销量约为2116.3万辆,同比增长9.6%左右。
上半年,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下游需求不旺,导致化工行业处于低位运行,主要化工产品产量增速大多有所放缓。其中,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受宏观经济拖累最为严重,多数产品产量持续小幅增长,浓硝酸、纯碱、冰醋酸等产量出现下滑。由于国际经济复苏动力仍不足,加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我国化工行业进出口贸易形势持续恶化。上半年,我国化工行业实现进出口总额1574.51亿美元,同比微增0.47%,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0.73个百分点。3季度,化工行业下游建材、农业、房地产将进入销售旺季,国内消费市场总体需求有望好转,预计化工行业在3季度将有所回暖。全年来看,化工行业仍将保持低位运行。
2季度,受宏观经济增长超预期下行与节能减排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低位震荡。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2.50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增速较1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但另一方面,受益于电煤价格持续走低,电力企业尤其是火电企业亏损面明显下降,盈利状况大幅改善。上半年,电力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605.5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9.0%。下半年,宏观经济或将保持稳中略降的运行态势,电力消费需求难言实质改善,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较上半年略有提高,但总体仍将低位运行。预计2013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5.25万亿千瓦时左右,同比增长约5.8%。
2季度,我国造船市场延续1季度形势,成交仍然较为活跃,上半年累计订单量2290万载重吨、同比翻一番。然而,企业交船难现象依然突出,上半年船舶完工量206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6.0%,降幅较1季度继续扩大20.4个百分点。同时,80家重点监测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克拉克松新船价格指数连续七个月稳定在历史低位的126点。综合来看,我国造船市场仍处于深入调整期。下半年,我国船舶行业所面临的“全球经济发展缓慢、航运供求关系未见好转、造船产能过剩问题突出、造船成本控制压力加大”等内外部挑战将持续存在,预计行业内主要造船指标仍将延续上半年的发展趋势,呈现“有升有降”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