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智能家电行业发展报告(年度篇)(2025-07-16)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围绕有效需求扩大的背景下,通过推进“两重”建设、加力支持“两新”,家电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2.3%。2025年将重点推进“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等工作,经济政策着重惠民生、促消费,加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短板。资金方面,中央已明确安排3000亿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随着各地方政府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落地,有望通过“资金扩容+品类扩展+市场下沉”的组合拳为家电消费注入强心剂。2025年也是外销充满调整和不确定性的一年,是家电行业国际化布局变动的关键年份,其中亚非拉等新兴市场的需求扩容或将带来重要机会;全球化的龙头企业在设计、制造、供应链、运输、销售网络等优势将进一步促使行业集中度提升。作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和出口国,尽管面临关税政策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基于家电行业显著全球领先的优势,我国将迎来机遇大于挑战的一年。
2025年中国智能家电行业发展报告(预测篇)(2025-04-01)
2024年以来,中国家电市场经历了1~7月的低迷内卷,再到8月国补政策逐步开始落地,市场信心明显提振。全年,限额以上家电零售总额10307.5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较前三季度增加7.9个百分点。一季度增速为5.8%,主要是同期的基数较低;上半年增速为3.1%,厂商信心严重不足;前三季度增速为4.4%,8月湖北等地的以旧换新政策陆续落地,大盘同比从7月的-2.4%,到8月的3.4%,再到9月的20.5%。第四季度,在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增速保持在20%以上高增区间,12月增速29.3%,创下2024年新高。但补贴激发消费需求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透支后期的家电需求。中长期来看,家电产业面临“天时”(消费信心低迷)、“地利”(房地产降温)、“人和”(人口下行)的三重压力,存量竞争的基本面不变。
2025年中国智能家电行业发展报告(展望篇)(2024-12-03)
2024年以来,中国家电市场经历了1~7月的低迷内卷,再到8月国补政策逐步开始落地,市场信心明显提振。1~10月,限额以上家电零售总额7907.7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较前三季度增加3.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同比增长4.4%。一季度为5.8%,主要是同期的基数较低;上半年增速为3.1%,厂商信心严重不足;三季度,8月湖北等地的以旧换新政策陆续落地,大盘同比从7月的-2.4%,到8月的3.4%,再到9月的20.5%。大家电生产增势明显,同时,增速出现分化。主要白色家电产品产量明显回升;液晶电视机产量小幅上升。大家电产品销量增速出现持续增长、增速分化走势。一方面,空调、冰箱、洗衣机产品销量保持增长,且增幅达到两位数。另一方面,液晶电视机销量出现温和增长。线上产品结构有待提升,线下着重发挥场景优势。“国补”政策改善价格内卷状况,线下产品价格远高于线上。展望2025年,各类支持性政策密集出台,零售总额有望基本持平。产能过剩下进行供需再平衡,供给将从注重产量向注重质量转型。以旧换新政策成效凸显,核心品类销售将有效提振。家电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线下线上场景将实现更深度融合。成本端价格上涨,家电价格或将窄幅震荡企稳。
2024年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发展报告(预测篇)(2024-03-27)
2023年以来,宏观经济回暖向好,但消费者信心的恢复相对平缓和滞后。与往年相比,“房地产后周期”零售仍显疲弱。2023年全年,限额以上家电零售总额8718.7亿元,同比增长0.5%,前三季度同比下降0.6%,上半年增速为1%,一季度为-1.7%。2023年,我国家电零售市场规模回暖,但整体修复速度依然落后于社会整体消费。家电零售市场全面呈现出“N型”走势,即一季度低谷,二季度复苏,三季度回落,四季度回弹。消费者信心走势依然在低位徘徊,从长远来看,消费者信心不足或制约需求进一步落地释放。随着经济环境回归正轨,用户需求持续理性,家电市场进入慢赚钱时代。韧性中见强者,未来发展拼的是对用户理性需求背后的心理需求的挖掘能力和对国内+海外双市场的掌控能力。
2024年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发展报告(展望篇)(2023-12-08)
2023年以来,宏观经济回暖向好,但消费者信心的恢复相对平缓和滞后。与往年相比,“房地产后周期”零售仍显疲弱。1~10月,限额以上家电零售总额7025.5亿元,同比增长0.3%,增速由负转正,前三季度同比下降0.6%,上半年增速为1%,一季度为-1.7%。大家电生产增势明显,同时,增速出现分化。空调、冰箱、洗衣机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液晶电视机产量出现下滑,但降幅并不明显。空调、冰箱、洗衣机产品销量保持增长,且增幅达到两位数;液晶电视机销量出现温和增长。存量市场上下结合,线上消费占比将继续增加。视听设备价格指数超越家用电力器具,耐用消费品价格指数加速下行。展望2024年,促进家电消费政策密集出台,零售总额有望稳中有增。经济企稳奠定良好环境,政策着力以回收促消费增供给。家电消费降级短期无法避免,但不应过分关注价格竞争。社交电商改变线上市场竞争格局,带动线上消费持续走强。成本端价格平稳,市场竞争促使家电价格下行。
2023年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发展报告(年度篇)(2023-08-23)
2022年,家电销售整体增长失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限额以上家电零售总额8890.1亿元,同比下降3.9%,增速较1~11月下滑0.9个百分点。而根据第三方发布的数据,家电市场规模下滑幅度较快。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家电行业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家电行业国内累计销售7307.2亿元,同比增下降9.5%。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8352亿元,同比下降5.2%。各方数据表明,过去三年家电消费下滑与新冠疫情之间关联密切,疫情的冲击一方面直接影响到居民收入,另一方面导致消费者信心大幅下滑,以及防疫政策给线下消费带来的不便,对居民实际消费意愿形成了抑制,造成耐用品消费的集体推迟。建议投资者立足政策导向,支持绿色、智能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建议投资者发展绿色信贷,把握家电行业低碳发展资金需求;新家电和银发家电成为新爆点,建议投资者支持家电企业进行产品升级及适老化改造;建议投资者依托RECP生效,支持家电企业加强海外市场拓展。
2023年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发展报告(预测篇)(2023-03-31)
2022年,家电销售整体增长失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限额以上家电零售总额8890.1亿元,同比下降3.9%,增速较1~11月下滑0.9个百分点。而根据第三方发布的数据,家电市场规模下滑幅度较快。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家电行业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家电行业国内累计销售7307.2亿元,同比增下降9.5%。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8352亿元,同比下降5.2%。各方数据表明,过去三年家电消费下滑与新冠疫情之间关联密切,疫情的冲击一方面直接影响到居民收入,另一方面导致消费者信心大幅下滑,以及防疫政策给线下消费带来的不便,对居民实际消费意愿形成了抑制,造成耐用品消费的集体推迟。预计2023年,随着消费市场的回暖和扩大内需战略的深入,家电市场止跌回升将会成为大概率事件,我国限额以上家电企业商品零售总额将稳中有增。
2023年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发展报告(展望篇)(2022-12-17)
2022年以来,家电商品零售规模呈相对平稳态势。1~10月,限额以上家电零售总额7168.5亿元,同比下降0.8%,增速由正转负,前三季度增速为0.7%,上半年增速为0.4%,一季度为5.9%。主要大家电产品产销增速分化,空调、洗衣机、液晶电视机产量保持增长,且增速持续增长;冰箱产量出现下滑,但降幅有所收窄;空调、洗衣机、冰箱产品销量保持下降,且降幅持续扩大;液晶电视机销量出现较大幅度增长。量红利逐渐褪去,线上消费负增长但占比有所增加。家电价格指数持续下行,全年走势或将低位震荡。展望2023年,政策鼓励促进家电消费,零售总额有望稳中有增。家电企业加大生产基地建设,智能家电产能将陆续释放。行业格局进一步优化,小镇青年成未来新驱动力。流量红利逐渐褪去,消费者能够顺畅接触信息是关键。大宗商品价格明显回落,家电价格指数或将保持下行。
2022年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发展报告(年度篇)(2022-09-21)
2021年,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重大进展,生产生活全面恢复,境外疫情反复,海外订单增多,我国家电消费、出口均实现增长。“双碳”战略背景下,推动家电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成为主要目标,行业未来将呈现节能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趋势。2022年以来,家电行业呈现疲软态势,但增速由负转正。上半年,限额以上家电零售总额4466.2亿元,同比增长0.4%,增速由负转正。从当月值看,6月单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社零增速为3.2%,为今年以来首次转正。随着疫后经营活动恢复常态,在消费政策及平台大促的带动下,国内家电销售逐步回归正轨。展望未来,从国内看,国内疫情逐步好转,消费需求有望稳步复苏。地产政策边际放松,销售/新开工数据环比已有改善,新房带动的家电需求也将有所回暖。稳增长背景下政策端有望发力。政府近期多次提及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5月3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通知》, 政策力度超预期。虽然家电行业暂未有全国性政策落地,但目前已有大量地方性促消费政策推出,主要采取消费券、按销售价比例补贴等方式。从产品类别来看,补贴范围主要集中在白电、厨电等耐用型家电。补贴力度各地有所不同,换算后基本在10%左右。今年国内消费疲软、经济增长压力较大,家电行业产业链条长、辐射范围广,对于激活国内消费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后续有望推出更大力度的全国性政策拉动家电消费。从国外看,原材料价格依然处于高位运行,海运价格从春节后到现在,已平均下跌两位数以上。另外,人民币汇率自2022年3月以来,也走出了一波大幅下调行情。中国家电行业在全球市场具有极强竞争力,人民币贬值对中国家电产品出口构成利好,今年国内经济形势严峻,保出口也是为了保增长,伴随美元指数上升,人民币顺势而为,引导在一个合理、偏低的价格,应该是今年的主基调。但是中国家电产品出口企业也有大量进口配件的依赖,所以人民币贬值对进口不利,进口成本上升,国内物价上涨,又会消耗企业的利润。
2022年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发展报告(预测篇)(2022-03-31)
受房地产市场、原材料价格高企、海运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家电零售整体表现高开低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总额9340.2亿元,增速由2019年的同比下降3.8%转为同比增长10.0%。而根据第三方发布的数据,家电市场规模增长幅度较为温和。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2021年中国家电行业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家电行业国内累计销售7543亿元,同比增长3.4%。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8811亿元,同比增长5.7%。各方数据表明,我国家电市场全面复苏,整体基本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下沉市场快速增长、消费升级激活高端市场成为拉动我国家电市场迅速走出低谷的两大引擎。
2022年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发展报告(展望篇)(2021-12-01)
2021年以来,家电商品零售规模实现较快增长,增速前高后低;受多重利好因素影响,我国家电出口实现较快增长;家电行业所属大类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恢复性增长,投资增速整体呈现冲高走低、逐步放缓的特征;经营绩效方面,家电行业呈现“增收不增利”的态势,行业整体营业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利润水平小幅下滑。展望2022年,国家政策再次明确鼓励促进家电消费,地方政府补贴、家电渠道和企业促销活动的持续推出,我国限额以上家电企业商品零售总额将同比增长4%至10000.36亿元;2022年,我国家电出口将迎来重大机遇,出口有望实现980.02亿美元,同比增长48.2%;政策鼓励家电更新换代,将推动行业营收增长;原材料价格或将下行,行业利润有望重回增长。
2021年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发展报告(年度篇)(2021-08-20)
随着宏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家电行业复苏态势进一步巩固。2021年上半年,我国限额以上家电零售总额4424亿元,同比增长19.3%。上年低基数、促消费政策和消费回补释放是家电规模增长主要动力。进出口方面,1~5月家电出口442.71亿美元,同比增长49.82%,海外消费需求上涨、国际订单持续转移和我国供应链优势等因素是我国家电出口维持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家电进口153.98亿美元,同比增长66.97%。经营绩效方面,上半年家电行业实现营业收入8291.7亿元,同比增长33.1%;利润总额498.1亿元,同比增长14.7%。展望未来,稳定增加家电消费是家电产业政策主基调,或将与回收利用政策相结合。建议投资者建议立足政策导向,支持智能、节能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把握家电行业低碳发展资金需求,同时结合家电产业“十四五”规划,支持家电企业数字化、网络化转型。
2021年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发展报告(预测篇)(2021-03-31)
2020年,我国家电零售总额8570.6亿元,同比下滑3.8%。主要大家电产品产销增速探底回升,线上零售额占比稳步扩大,原材料价格攀升推动家电价格指数走高。家电出口661.3亿美元,同比增长23.5%,产业链优势进一步凸显。家电企业持续发力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开展股权投资,石头科技、帅丰电器、亿田智能、彩虹电器和火星人成功上市。2020年,家电行业营收14811.3亿元,同比下滑1.1%;利润总额1156.9亿元,同比下滑5.6%。2021年,稳定增加家电消费仍将是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家电回收处理体系将持续优化,家电健康安全国家标准有望出台。政策的支持将加速家电消费回补释放,叠加上年低基数因素,预计2021年家电零售总额将增长6.4%至9119.12亿元左右。RCEP和自贸协定将加速家电出口,2021年家电出口有望实现940.29亿美元。受原材料价格高位震荡影响,家电行业利润增长承压。
2021年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发展报告(展望篇)(2020-12-14)
2020年以来,我国家电零售总额持续回暖。截至10月底,限额以上家电企业商品零售总额6519.1亿元,同比下滑7%,下滑幅度较上半年收窄5.2个百分点。主要大家电产品产销增速分化,冰箱、电视已恢复正增长。受海外需求高涨、全球订单转移等因素影响,1~10月,家电累计出口524.4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16.7%。而受前期疫情影响,家电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仍未实现正增长。展望2021年,“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全面促进消费”,国务院常务会议鼓励对家电消费给予补贴,未来促消费政策力度有望加大,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基金征收补贴政策有望完善。预计家电零售总额有望小幅增长,智能家电、成套家电产品供给有望增加,线上销售占比将不断提高,原材料价格攀升将倒逼家电产品涨价。出口方面,我国家电产品既面临美国、印度、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的高额关税、贸易壁垒等挑战,也将迎来RCEP等各类自贸协定的落地,家电出口或将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2020年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发展报告(年度篇)(2020-08-25)
2019年,家电商品零售额9138.7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持续放缓。在此背景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及其次生危害,国家有关部门及时有效出台了诸多举措,着力促进家电消费回补、完善家电回收体系,鼓励出口转内销,最大程度对冲疫情影响,平抑出口风险。规模方面,2020年上半年家电零售总额3770.5亿元,同比下降12.2%,但下滑幅度持续收窄,市场回暖迹象十分明显。进出口方面,上半年家电进口118.49亿美元,同比增长16.49%,产品结构分化十分显著;出口369.77亿美元,同比下滑2.99%,大小家电呈现全面回暖态势。展望未来,前期疫情并不会改变我国家电行业长期向稳向好发展的良好态势,兼顾内销与出口将成为家电企业主流发展方向。预计家电行业相关政策仍将以鼓励消费为主,发改委将着力推进家电等产品更新置换和回收处理进程;商务部明确助力企业稳外贸稳订单,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
2020年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发展报告(预测篇)(2020-03-31)
2019年,家电商品零售额9138.7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进一步放缓。楼市调控下,家电更新需求释放缓慢,市场销量不振,线上市场占比持续扩大,行业价格指数走低。进出口均实现增长,全年进口46.2亿美元,同比增长2.4%;出口777.7亿美元,同比增长3.5%。2019年,家电行业营业收入16027.4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较上年回落5.58个百分点;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0.9%至1338.7亿元。2020年,疫情冲击或导致家电零售出现下滑,家电线上直播带货成行业营销新模式,促消费政策有望加码升级,部分地区财政补贴有望落地。随着新冠疫情全球加速蔓延,海外需求下滑、部分国家工厂停工、人员商贸受阻等因素对我国家电出口构成新的挑战,叠加部分国家提高关税、增设贸易壁垒、发起反倾销调查等因素,我国家电出口形势相当严峻。
2020年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发展报告(展望篇)(2019-11-30)
2019年,家电市场规模增速放缓。前10月,限额以上家电企业商品零售总额7194.9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主要大家电产品销量微弱增长。进出口方面,前8月,家电累计进口额148.27亿美元,同比下滑13.58%,厨电产品进口额降幅较大;出口512.88亿美元,同比增长6.82%,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2.66个百分点。投融资方面,投资活动集中在主营业务和产业链相关领域,小熊电器成功上市。经营绩效方面,前三季度家电营收和净利润增速为3.6%和5.9%,较上年同期分别回落8.3个和14.4个百分点。展望2020年,家电促消费措施或将结合回收政策持续推进,政策将着力推广绿色高效产品。建议投资者积极跟进美的集团、海尔、格力电器、海信等龙头企业在智能、节能等高端家电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扶持重点企业在关键技术突破;同时防范家电产能过剩和产品结构性风险,并警惕电风扇、电热水器等产品对阿根廷、巴西等国的出口风险。
2019年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发展报告(年度篇)(2019-08-01)
2018年,家电市场需求不振,行业增长乏力。全年家电市场规模8104亿元,同比仅增长1.9%。家电产品出口751.2亿美元,同比增长9.6%。主营业务收入14944.21亿元,同比增长9.88%;利润总额1225.5亿元,同比增长2.5%。为此,我国围绕家电生产、流通、消费、进出口,以及行业标准和未来发展等方面,出台了诸多政策措施。其中,促消费政策密集出台,新一轮家电刺激政策稳步落地;超高清视频发展行动计划发布,8K+5G引领电视产品发展。建议积极跟进格力电器、海信家电、美的集团、海尔智家等龙头企业在智能、节能高端家电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建议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家电市场,支持我国家电企业在国际化规则构建、标准制定、企业“走出去”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同时关注海信、长虹、TCL、创维等在视频核心芯片、新型显示器件、存储系统等超高清电视核心部件的投资布局。
2019年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发展报告(预测篇)(2019-03-29)
受宏观环境影响和新增需求制约,家电行业增长疲态初显。2018年,家电商品零售总额8863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呈波动下降态势。得益于我国连续降低家电产品进口关税,家电进口有所回暖;在国内需求相对疲软的环境下,我国家电企业持续发力海外市场,行业出口成效显著,全年出口751.2亿美元,同比增长9.6%。行业投资整体平稳,债券融资需求上升,但风险融资热度减弱。政策方面,2018年我国围绕家电生产、流通、消费、进出口等领域,陆续出台了诸多政策措施,有效引导和规范了我国家电行业健康持续发展。2019年,《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的出台有望挖掘市场潜在消费需求、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或将开启家电增长新周期。建议重点关注家电智能化和超高清电视发展情况及相关企业,积极跟进优势企业海外投资并购资金需求,防范相关产品出口风险。
2019年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发展报告(展望篇)(2018-11-30)
2018年以来,家电行业面临地产增速下行、消费市场疲软和库存积压三座大山,总体形势较为严峻。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家电企业商品零售总额6307.2亿元,同比增长8.2%,累计增速较年内最高点回落3.2个百分点。家电零售总额增速波动下降,产品产量增速出现分化,家电价格指数走低。展望2019年,楼市低迷对家电行业的影响将愈发明显,行业增长承压,更新需求将成主要驱动,懒人经济和健康经济有望带来新的市场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