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美滋明治等4奶企昨公布降价方案,幅度最高20%(2013-07-09)
7月9日,新京报消息,自发改委发起针对外资奶粉的价格反垄断调查之后,一部分奶企纷纷作出了降价的举措。7月8日,多美滋、贝因美、明治、雅培纷纷公布具体降价方案,降价幅度最高为20%,降价产品涵盖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各个阶段高中端产品,包括新上市产品优。其中,多美滋、明治还宣布在今后一年内保持价格不变。至此,累计已有惠氏、多美滋、美素佳儿、明治、贝因美、雅培等6家企业宣布降价。
7月9日,新京报消息,自发改委发起针对外资奶粉的价格反垄断调查之后,一部分奶企纷纷作出了降价的举措。7月8日,多美滋、贝因美、明治、雅培纷纷公布具体降价方案,降价幅度最高为20%,降价产品涵盖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各个阶段高中端产品,包括新上市产品优。其中,多美滋、明治还宣布在今后一年内保持价格不变。至此,累计已有惠氏、多美滋、美素佳儿、明治、贝因美、雅培等6家企业宣布降价。
7月4日,伊利集团与美国最大牛奶公司DFA共同对外宣布,双方已签署合作备忘录,正式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据悉,DFA集团是美国最大的牛奶公司,拥有分布在美国48个州的18000个大型的农场,出口市场遍布墨西哥、欧洲、中美、南美、亚洲、中东以及太平洋周边国家。而伊利集团则是目前中国乳业市场中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健全的乳品企业。外界普遍认为,双方的合作对于中美两国的乳业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
7月4日,伊利集团与美国最大牛奶公司DFA共同对外宣布,双方已签署合作备忘录,正式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据悉,DFA集团是美国最大的牛奶公司,拥有分布在美国48个州的18000个大型的农场,出口市场遍布墨西哥、欧洲、中美、南美、亚洲、中东以及太平洋周边国家。而伊利集团则是目前中国乳业市场中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健全的乳品企业。外界普遍认为,双方的合作对于中美两国的乳业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
7月3日,中新社消息,双汇国际斥资47亿美元天价收购全球最大生猪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公司的计划正遭遇挫折。日前,美国密苏里州长尼克松刚刚否决了两项包含允许把密苏里农田出售给外国人条款的议案,使这宗迄今为止中国公司对美国公司的最大收购计划平添变数。此前《金融时报》认为,双汇收购史密斯菲尔德交易无疑将受到华盛顿的严格审视,此番双汇并购遇挫证实便了这一判断。
7月3日,网易财经消息,近日,发改委发起对雀巢、雅培、美赞臣、达能以及荷兰皇家菲仕兰坎皮纳公司等外资乳粉企业及合生元的价格反垄断调查,已引发企业的降价潮。继贝因美2日晚间宣布紧急降价后,正在接受调查的惠氏亦在3日宣布大幅降价。据惠氏称,此次降价平均降幅11%,其中单品最高降价幅度达20%。惠氏同时承认,在公司自查中发现在经营活动中存在涉嫌对经销商和零售商进行价格控制的做法。
7月2日,合生元宣布,与法国乳制品生产商Isigny Sainte Mère(ISM)签订有关股权投资与融资的框架协议,以扩大ISM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产能,强化其对于合生元高质量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稳定供应。公告显示,合生元将向ISM所作的股权投资与融资总金额预计合计为2000万欧元。股权投资完成后,合生元将持有ISM20%的股权。据悉,合生元与ISM早于2011年就已开始合作。
7月2日,阿思达克消息,中国酒业协会透露,协会将开展“中国白酒3C计划”。据了解,中国白酒3C计划采取协会组织,工信部、国家食药总局支持,名酒企业、科研院所参与的新型模式开展项目研究,共同出资、共同参与,成果共享。目前,白酒行业诚信管理体系实施指南的编写工作已经开始。此外,协会还计划在“中国白酒169计划”研究成果基础上,研究年份酒准入标准。
7月1日,经济之声消息,近日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对合生元等几家乳粉企业正在进行反垄断调查。从已经调查取得的证据材料看,被调查的乳粉企业存在对经销商和零售商的价格控制行为,排除、限制了市场竞争,涉嫌违反《反垄断法》。在调查中发现,这些企业我国市场上销售的乳粉价格偏高。下一步,反垄断执法机构将进一步深入调查,依法进行处理,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7月1日,商务部发布公告,自当日起开始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葡萄酒进行反倾销调查。据悉,调查应在2014年7月1日前结束调查,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2015年1月1日。据介绍,5月15日,商务部收到中国酒业协会代表国内葡萄酒产业正式提交的反倾销调查申请。本次调查确定的倾销调查期为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
6月27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称,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修订工作日前全面启动。据悉,此次修订工作,将重点对企业具有自建自控奶源、原辅料把关、生产设备设施、质量管理制度、生产过程控制、检验检测能力、人员素质条件、环境条件和自主研发能力等方面研究提出更加严格的条件,并对企业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标签标识进行审查,对产品进行全项目的生产许可检验。
6月23日,汇源果汁公告宣布,将主要从事果蔬汁饮料生产的上海汇源以3亿元人民币售予统一中国。汇源果汁公告印证了公众此前对其“甩包袱”的猜疑,称其将因此录得1.88亿元收益,所得款拟用做一般营运资金。汇源称,出售事项可以让公司以降低营运成本、提升区内设施生产效率的方式重组长江三角洲的业务。并称,在策略方面,预期将现时由上海汇源营运的生产线,搬往其他邻近生产设施,助于对各设施的营运进行整合。
6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通知》提出,严格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许可条件,参照药品管理的措施,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设备设施、原辅料把关、生产过程控制、检验检测能力、人员素质条件、环境条件控制和自主研发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须具备自建自控奶源,对原料乳粉和乳清粉等实施批批检验,确保原料乳(粉...
6月19日,发改委网站消息,主产区南宁市场食糖月平均价格5462元/吨,环比下跌34元/吨,跌幅0.6%;主销区廊坊市场月均糖价5651元/吨,环比下跌30元/吨,跌幅0.5%。郑州期货7月合约月平均价格5371元/吨,环比下跌63元/吨,跌幅1.2%。5月份,纽约期货市场7月交货的原糖平均价格17.08美分/磅,环比下跌0.63美分/磅,跌幅为3.6%。
6月18日,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与雅士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宣布,蒙牛乳业向雅士利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并获得控股股东张氏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和第二大股东凯雷亚洲基金全资子公司CA Dairy Holdings接受要约的不可撤销承诺,承诺出售合计约75.3%的股权。双方合作将会使得能够充分利用另一方在产品提供、产品创新、上游采购、分销及销售渠道开发、产品质量控制及消费者营销方面的能力和资源。
6月18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透露,今年4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649家,乳制品产量832.6万吨,同比增长9.99%;其中,液体乳生产企业387家产量721.5万吨,同比增长10.24%,乳粉生产企业207家产量45.9万吨,同比增长-3.54%。主营业务收入859.9亿元,同比增长13.45%;利税总额完成87.2亿元,同比增长11.04%。产品质量稳定向好,消费者信心、市场销售情况进一步好转,但出口基本无增长。
6月18日,工信部透露,今年国内各乳制品生产企业,特别是婴幼儿乳粉生产企业将全面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做到对生产的每批产品、市场上销售的每件产品的质量均可追溯。工信部消费工业司的副巡视员高伏表示,争取用两年时间培育形成1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将行业集中度提高到70%以上,加快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国产品牌,恢复和提升社会消费信心。
6月16日,据《央广新闻》报道,我国味精业遭遇大洗牌,长江以南厂家几乎全停产。相关人士分析称,原因首先是味精行业本身技术门槛不高;其次是味精企业生产污染重,特别是国家发布的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中,味精企业占了很大的比例;此外,味精产品同质化严重,有的消费者出于健康饮食的观念也开始放弃使用味精,替代品鸡精、部分酱油也具有了味精的功能,使味精的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数据显示,端午节后全国猪肉价格连续两天回落,与6月12日相比,6月14日,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全国日均价分别下降0.6%、0.7%。分地区来看,约六成省区市猪肉价格下降,海南、云南、贵州的降幅居前,分别为9.7%、3.0%、1.4%。
6月14日,统计局公布6月上旬国内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与5月下旬相比,猪肉价格继续反弹,其它肉禽蛋及水产品品种价格也跟随上涨;部份蔬菜价格出现反弹,部份继续回落;主要水果价格涨跌互现,粮食、豆制品和食用植物油价格基本持稳,波动有限。期内,猪肉价格继续反弹,其它肉类价格也跟随小幅上涨。其中猪后腿肉续涨2.7%至每千克24.59元,五花猪肉涨2.8%至每千克24.40元。
6月14日,国家粮食局发布2013/14市场年度夏粮收购进展公告称,目前正值夏季粮油上市季节,主产区夏粮收购工作已经陆续展开,收购进度快于上年,开秤价格基本在国家托市价格水平。公告透露,截至6月5日,江苏、安徽等6个小麦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已经合计收购新产小麦91万吨。湖北、四川等7个油菜籽主产区的各类粮油企业已经收购新产油菜籽12.2万吨。
6月13日,卡夫食品中国总裁肖恩宣布,卡夫食品(苏州)有限公司扩建工程—毕加索项目开始动工,该项目总投资约5.45亿元,扩建面积约3万平方米,预计2014年8月竣工。扩建完成后,卡夫苏州区域制造的产能将增加108%,而卡夫食品中国在苏州区域制造的总投资也将超过11.4亿元。据了解,新增的生产线配备了公司自行开发的先进技术,主要生产奥利奥和趣多多等饼干品类产品,以满足中国市场需求。
商务部监测显示,上周(6月3日-9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小幅回升,生产资料价格连续第四周回落。肉类价格互有涨跌,其中猪肉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上涨1.5%;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3%,结束连续六周下跌走势;8种水产品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2%,粮油零售价格稳中略降。主要生产资料中,矿产品、橡胶、能源、农资、钢材价格下降,化工产品、建材价格持平,轻工原料、有色金属价格上涨。
6月4日,商务部网站消息,近日商务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有关规定,决定启动对欧盟葡萄酒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程序。目前国内葡萄酒产业已递交申请,指控原产于欧盟的进口葡萄酒以倾销、补贴等不公平贸易方式进入我国市场,对我国葡萄酒产业造成冲击。业内人士指出,此举为针对欧盟对我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的反击行为,预计本次贸易争端将对欧盟葡萄酒对华出口造成较大...
6月3日,继银基集团再次发布业绩预亏之后,中粮旗下的中国食品也发布亏损预警,称受制于政府宴请宴会等政策影响,最重头的两大板块业务长城葡萄酒与厨房食品金龙鱼业务销售大幅下滑。报告显示,小包装食用油市场价格大幅波动,销售量出现下降,应对市场竞争加剧及促销活动等销售费用明显上升,从而导致厨房食品业务在未计入不能摊分的销售平台费用前的经营利润大幅度下滑。
来自中国食用菌工厂化产业发展交流会提供的最新信息显示,目前,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食用菌生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70%以上。另一方面,中国食用菌协会会长张祥茂指出,随着中国食用菌工厂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工厂化生产、加工工艺技术不尽完善,标准缺失或难以与国际对接,恶性竞争与价格战时有发生,严重制约着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面对这种状况,需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
6月1日,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卫生部新修订完成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于当日起正式施行,新国标在清理以往食品标准的基础上,整合修订为铅、镉、汞、砷等13种污染物,在谷物、蔬菜、水果、水产品、调味品、饮料、酒类等20余大类食品的限量规定,删除了硒、铝、氟等3项指标,共设定160多个限量指标。
5月31日,美国最大调味品制造商味好美公司宣布,将以9亿元正式收购武汉亚太调味食品有限公司。至此,武汉企业界最后一个“大桥”品牌易主。据悉,“大桥”味精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如今,其生产者亚太味业已是华中调味品市场的领导者,年营收约1.22亿美元,拥有“大桥”与“厨师乐”两个品牌。味好美则是全球最大的香辛料制造商之一,拥有21个国家的40多个工厂、1万多种产品。
日前,英敏特发布最新行业分析报告指出,到2017年中国葡萄酒市场消费能力将达到28.27亿升,消费总额达到938亿元人民币,增长幅度达102.5%。报告称,尽管国产葡萄酒依然主导市场,但是进口葡萄酒市场份额越来越大,据估算2012年进口葡萄酒销售额占到葡萄酒市场总销售额的19.4%。而且,进口关税的下降和进口葡萄酒种类的不断增加,使得进口葡萄酒开始快速进入中低端市场,将给国产葡萄酒原有的价格优势带来威胁。
近日,全球最大广告集团WPP委托华通明略公布2013“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榜”。根据该榜单,贵州茅台等12支中国品牌榜上有名。其中,贵州茅台以121.93亿美元品牌价值位列该榜单第73位,排名百事可乐,肯德基等知名国际品牌之前。其余11家上榜中国企业分别为中国移动、中国工商银行、腾讯、中国建设银行、百度、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寿、中国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以及中国平安。
5月29日,双汇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和史密斯菲尔德联合公告,双方已达成一份最终并购协议,双汇国际将收购史密斯菲尔德已发行的全部股份,价值约为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7亿元)。双汇国际主席、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表示,国家鼓励和支持大企业“走出去”,食品企业更需要走出去,学习国外食品安全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也有利于产业的做大做强,收购史密斯菲尔德的目的是实现优势互补,加速双汇在全球的扩张步伐。
5月24日,统计局公布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5月11-20日)。监测的27种食品中,10种价格环比下跌。其中,水产品、肉蛋类和油米面等与上期相比变化幅度不大;蔬菜、水果类变化较大,大白菜的跌幅最高,达11.9%,其次是豆角、西红柿类,跌幅均超过9%,油菜跌幅也不小,达8.5%;水果类中香蕉涨幅比较大,达4.3%。
近期发布的中经乳制品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一季度,乳制品行业继续保持平稳运行,生产持续增长,消费需求有所回暖,生产经营的各项指标均稳定增长。在行业整体运行平稳的态势下,液态奶产品继续保持较高市场份额,其中的高端奶更成为各企业争相投入的重点。包括蒙牛特仑苏、伊利金典、三元极致、光明优倍等在内的高端液态奶产品,已获得一定的市场认可度,销量、销售额持续增长。
5月20日,中粮集团和法国达能签署协议。中粮和达能将合作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中粮同意向该合资公司转让中国蒙牛1.48亿股股份。新成立的合资公司中粮将占股51%,达能占股49%。达能通过合资公司在蒙牛乳业的首期持股约为4%,成为蒙牛的战略股东,并计划将来根据市场进展增持蒙牛的股份。同时,蒙牛乳业和达能签署了框架协议,达能中国的酸奶业务将与蒙牛酸奶业务合并,双方将组建新的合资公司专项从事酸奶生产及销售业...
5月20日,发改委网站消息,为稳定食糖市场价格,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决定下达本年度国家第二批食糖临时收储计划,收储数量按30万吨安排。收储的食糖为2013年1月份以后生产的国产白砂糖,收储基础价格为每吨6100元,加上运到承储仓库的运杂费,作为送货到库最高结算价。收储开始时间为2013年5月24日。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4月下旬以来,全国食用油价格整体下降,其中大豆油价格降势较为明显。与4月20日相比,监测的纯大豆油、大豆调和油、花生调和油、纯菜籽油、纯花生油、纯葵花籽油价格均下降,降幅分别为1.7%、1.1%、0.8%、0.3%、0.1%、0.1%。截至5月15日,多数品种食用油价格仍高于去年同期,其中纯花生油价格同比涨幅为14.0%,大豆调和油价格同比涨幅为1.5%。纯大豆油价格同比降幅为1....
5月16日,《中国经济时报》消息,目前国内糖价每吨为5400元,低于成本价,糖业处于三年来最低迷期。这两年食糖年年增产是目前糖业处于低迷期的一个重要原因。糖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12榨季,全国糖业增产了100多万吨。在2012/2013榨季,食糖产量延续增长,全国预计在1300多万吨,高于上个榨季近150万吨。业内人士表示,糖价波动性大,三年好,三年坏,明年是糖价周期最后一年,形势可能比今年还要严峻。
5月8日,新华网消息,知名市场研究品牌集团KWP近日发布全球快速消费品牌足迹的排名报告指出,2012年中国城市家庭购买快速消费品平均支出上升10%,同期快消品市场销售额全年增长14%。快速消费品市场业绩优秀的品牌并不仅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获得相当高的市场份额,在中西部地区以及下线城市也同样表现出色。不过,全球排行榜前50强中尚无中国品牌的身影。由于缺乏国际影响力,我国主要快消品品牌仍局限于本土市场...
5月7日,《中国产经新闻报》消息,国内葡萄酒行业“农药残留”事件持续发酵,另一方面进口葡萄酒以悠久的酿造历史和强大的品牌号召力,直接影响了国内葡萄酒品牌的销售。近日,张裕发布今年一季报称,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8.48亿元,实现净利5.7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了3.34%和5.57%,上市13年来首次出现营收和利润齐降。种种迹象显示,国产葡萄酒巨头的好日子似乎一去不复返。
日前,《解放日报》报道,上海工商部门以及食安办在现场发现的出货单显示,可能掺假的羊肉产品或已流入了小肥羊、傣妹、谭火锅、品尚豆捞、澳门豆捞等知名火锅店。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近年来餐饮行业不景气,加上租金、人力、食材三大成本居高不下,不少餐企不断压低上游采购价格,采购廉价食材的倾向加大。目前,国内羊肉生产厂商普遍小而散,呈现“小乱散多”现象,监管部门监管难度较大。
5月3日,卫计委透露,近期中国官方将整合公布新的包装饮用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据悉,近来国内知名饮用水品牌深陷“质量门”引起社会广泛热议,由其引发的瓶装水标准等问题也受到持续关注。消息称,目前,国家正在加紧对《瓶装饮用纯净水》、《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等标准进行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