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玻璃材料显著提升快中子成像清晰度(2025-07-24)
7月23日,科技日报讯,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透明玻璃材料,该材料通过一步无溶剂熔融淬火方法合成,是一种复合金属卤化物玻璃闪烁屏。这项技术显著提升了快中子成像的空间分辨率,达到当前世界最高水平。快中子射线具有高能量和强穿透力,是探测大型设备内部结构和缺陷的有力工具,但以往成像清晰度不足。新材料的突破,不仅使成像清晰度大幅提高,而且材料本身在可见...
7月23日,科技日报讯,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透明玻璃材料,该材料通过一步无溶剂熔融淬火方法合成,是一种复合金属卤化物玻璃闪烁屏。这项技术显著提升了快中子成像的空间分辨率,达到当前世界最高水平。快中子射线具有高能量和强穿透力,是探测大型设备内部结构和缺陷的有力工具,但以往成像清晰度不足。新材料的突破,不仅使成像清晰度大幅提高,而且材料本身在可见...
7月23日,化工新材料讯,7月21日,八亿时空在绍兴上虞区宣布建成国内首条百吨级半导体KrF光刻胶树脂高自动化柔性/量产双产线。该项目达产后预计年营收超亿元,公司计划未来五年内将产能扩展至200~300吨。八亿时空指出,光刻胶树脂作为核心原料,技术壁垒极高,尤其在PDI(分散度)和纯度控制方面。公司凭借多年化学合成、材料纯化经验及液晶材料积累,攻克了关键原料PHS树脂及其衍生物的研发与量产难题,产品性能达...
7月19日,化工新材料讯,7月15日,商务部、科技部调整发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此次调整主要涉及化工新材料领域,新增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等)制备技术为限制出口类,并修改有色金属冶金技术,新增锂提纯、金属锂制备、卤水提锂等多项技术控制要点。目录明确,禁止类技术不得出口,限制类技术需许可证管理。此举旨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适应技术发展,完善技术贸易管理。
【点评】锂、钴等关...
7月20日,中国新闻网讯,位于青海西宁的中复神鹰万吨碳纤维基地是全球首个万吨级生产基地,采用自主干喷湿纺技术,年产2.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关键设备国产化率超95%。该基地展示了碳纤维在自行车、汽车、船舶、飞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中复神鹰营销总监滕杨智指出,未来市场增长将主要来自汽车交通、轨道交通及热塑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三大领域,其中“可回收”特性将成为重要驱动力。西宁市政府正着力打造以中复神...
7月18日,南京日报讯,7月16日,江苏省工信厅公示2025年度“三首两新”拟认定技术产品名单,全省共1846项。南京表现突出,170项产品上榜,其中首台(套)装备14项,占比超全省三分之一。上榜产品涵盖新材料、装备、软件等多个领域,如久吾高科的钛石膏资源化利用装备、玻璃纤维院的低阻膜过滤材料、天洑软件的工业AI底座等,体现了南京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实力。南京作为首个中国软件名城,其11项首版次软件...
7月18日,科技日报讯,7月16日,重庆市四大实验室之一的明月湖实验室在两江新区揭牌。该实验室聚焦新型储能材料、高性能轻量化材料、智能材料等领域,旨在服务重庆打造万亿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实验室依托此前成立的重庆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研究院,三年来在镁合金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多项技术成果处于世界领先,并斩获国际大奖。实验室已组建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汇聚了包括潘复生院士在内的多名院士及国家级科研团...
7月18日,中国高新网讯,近日,湖北省复合材料产业联盟2025年度大会在咸宁举行,主题为“双新协同共促发展”。大会由湖北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指导,咸宁海威复合材料制品有限公司承办,旨在整合省内资源,促进供需对接与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会议期间,高校专家作前沿技术报告,咸宁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进行招商推介。咸宁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已形成以多家龙头企业引领的产业...
7月18日,科技日报讯,7月18日,抚州市材料产业(新能源)方向专场科技成果对接大会在汝水森林宾馆举行,签约7个项目,发布4项技术需求,推介5项顶尖成果。大会通过“政府、企业、高校院所”紧密合作,推动产学研融合,助力新材料产业升级。乐安县签约的5个项目涉及偏光材料研发生产、磷酸铁锂智能回收成果转化等,形成“生产+回收”闭环生态。厦门大学团队与崇仁县签约的钠离子电池中试项目,填补区域储能电池中试...
7月16日,化工新材料讯,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作为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的重大项目和中国石油“十四五”重点工程,已全面建成。项目总投资305亿元,占地4400多亩,涵盖14套化工装置和2套炼油装置,以及相关公用工程、储运和辅助设施。其中,120万吨/年乙烯装置采用寰球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乙烯成套工艺技术,标志着该项目核心装置的高标准深度中交。该项目预计将大幅提升广西石化产业竞争力,对地方...
7月11日,财联社讯,上海市奉贤区发布《通用新材料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明确以杭州湾开发区和工业综合开发区为双核,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依托康达新材、金力泰等现有企业,强化高端胶黏剂、功能性涂料、高性能树脂等领域的集聚效应;另一方面,以东方美谷、临港为纽带,围绕西格里、榕融等企业,重点发展高性能碳纤维、无机纤维,并吸引光伏、电池、汽车、医疗器械等下游高端制造企业,...
7月16日,科技日报讯,福建龙岩市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建设,推动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成为千亿级产业集群。龙岩市科技局等部门协同合作,遴选培育46家重点科技企业,打造“隐形冠军”。同时,组建开放式产业研究院,引入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推动产业链升级。龙头企业如德尔科技、晶旭半导体等引领产业创新,形成锂电、稀土、半导体等4条产业链,助力龙岩经济高质量发展。
【点评】龙岩市在推动新材料...
7月16日,新浪财经讯,江西移动正积极推动“5G+新材料”深度融合,助力江西制造业转型升级。通过与樟树市兴隆高新材料、江西鲲鹏新材料等企业合作,构建智慧工厂,实现生产全流程数据协同与优化。在鲲鹏新材料案例中,5G技术显著提升了设备利用率、缩短了交付周期、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并强化了安全生产与能耗管理,助力企业成为“碳中和工厂”。这种模式已推广至全省多家锂电企业,提升了产业整体竞争力,成为江西产...
7月15日,新华网讯,7月14日,深圳市高性能材料产业发展推介会在北京世界化工大会期间成功举办。活动由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吸引了政府部门、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及企业代表参与,共同探讨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与合作机遇。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强调高性能材料产业对巩固深圳制造业优势的重要性,计划通过政策支持、产业生态优化及园区建设打造全球创新高地。赛迪研究院分析了全球新材料技术方向,突显深圳在电子...
7月15日,财联社讯,近日,国务院国资委主办的中央企业新材料领域人才特训班正式开班。国资委副主任谭作钧在开班式上强调,加强新材料领域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要提升人才的前瞻规划、原始创新、跨领域协同及工程化应用能力,并特别指出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材料研发。此次特训班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企业承办,吸引了42家企业168名学员参与,旨在培养适应未来科技和经济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促进...
7月14日,化工新材料讯,7月11日,中国石油墨策创新研究院在德国慕尼黑正式揭牌。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戴厚良出席并强调,该研究院是中国石油优化全球科研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旨在提升在前沿材料、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创新能力,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国家能源化工战略科技力量。研究院将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目标,加强统筹谋划,强化协同,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发挥前沿窗口、技术平台、成果桥梁、价值提升作用,努力成为...
7月14日,化工新材料讯,安徽皖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功交付国内首创的大尺寸聚乙烯醇光学膜国产化关键核心设备,标志着其年产2000万平方米TFT偏光片用宽幅聚乙烯醇光学膜项目向全面投产迈出关键一步。该项目总投资8.16亿元,生产线宽幅达3400mm,产品厚度20~60μm,可应用于大尺寸液晶显示器。皖维集团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的先进功能膜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历时三年研发,于2022年底实现了PVA光学薄膜的产业化...
7月12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讯,北京房山区正围绕绿色能源、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以及智能制造、智慧医工两大特色产业,打造“新质智造产业新城”。2024年,四大高精尖产业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近七成。区内涌现出一批优秀企业,如应用石墨烯的“小巨人”爱尚家科技、研发长续航电池的独角兽卫蓝新能源、研发锂电池灭火药剂的新源清材等。这些企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房山区提供的精准政策扶持、优良营...
7月11日,金台资讯讯,内江市东兴区正凭借工业倍增计划,全力培育以锂电池材料、高分子材料、胶粘材料为核心的新材料制造业产业集群。区内澳彩、融通高科、晶华新材等企业蓬勃发展,奥通碳素等新项目快速推进,上述企业聚焦高端应用,产品涵盖半导体、光伏、新能源车等多个领域。东兴区通过项目落地“建圈强链”,引进正望新能源、晶华胶粘二期等项目,并成立攻坚队保障要素供给,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同时,政策护...
7月9日,中国高新网讯,7月3日,湖南瓷芯科技先进陶瓷材料研发设计中心与生产制造基地在湖南湘江新区岳麓高新区签约落地,从接洽到签约仅用了一个半月。瓷芯科技专注于电子陶瓷材料在半导体、新能源领域的产业化,此次落户依托湖南大学肖汉宁教授团队的技术支撑,并受益于岳麓高新区高效的“长沙速度”服务、政策与资源配套,以及园区内完善的检验检测产业链。项目计划2026年小批量投产,目标实现从“0到1”到“1到1...
7月9日,中国金融信息网讯,上海奉贤区正致力于打造新材料产业创新高地,将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基础性产业进行重点发展。在9日召开的通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奉贤区展示了其在新材料领域的雄心壮志。通过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奉贤区旨在推动新材料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上海市科委和经信委均表示,将大力支持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企...
7月8日,中国化工报讯,在中部(郑州)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化工新材料专委会秘书长卜新平表示,尽管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存在结构性缺陷,但到2030年自给率有望达到90%。他建议行业企业围绕汽车、电子信息等领域重点需求,优先补短板、锻长板,同时防风险、强自律。目前,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体系不断健全,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然而,行业仍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端供应不足等问题。未来...
7月9日,每经网讯,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其中提到,面向重大工程、国防安全、新兴产业和民生保障等领域,聚焦先进钢铁、有色金属、无机非金属、高温合金、高性能铁磁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稀土功能材料、超高纯稀有金属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和新型显示材料性能及成分控制、生产加工及应用等计量测试需求,开展专用计量测试装备...
7月8日,人民网讯,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将于今年7月21日发布深证专精特新指数和创业板专精特新指数,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专精特新企业群体,丰富专精特新领域特色投资标的。专精特新企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深交所专精特新企业具有新兴产业突出、产业体系完备、集群优势明显等特征,为指数投资提供了良好基础。深证专精特新、创业板专精特新指数基于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7月8日,科技日报讯,中国建材总院等联合研发的超轻泡沫混凝土跑道端拦阻系统取得突破,该材料孔隙率超80%,重量仅为普通混凝土十分之一,能在飞机冲出跑道时碎裂吸能,实现百吨客机平稳刹停。其强度需精准控制在0.30~0.35兆帕,团队通过创新引气剂、两级调控强度发展等技术,确保了材料在长期服役中的稳定性。该成果荣获中国建材联合会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已应用于全国14个机场,为航空安全提供了“中国方案”。
7月7日,湖南日报讯,衡东县化工新材料产业去年实现产值17.4亿元,同比增长13.99%。面对产业挑战,该县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同时,制定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重点发展方向,并组建专家智库提供智力支持。衡阳绿色盐碱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正在推进,预计将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形成千亿级盐化产业集群。此外,衡东县与高校合作,缓解企业用工难,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产业链同步发展。
...
7月7日,四川在线讯,2025年度四川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公布,成都新增8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包括金堂县绿色新材料产业集群、武侯区转化医学产业集群等。这些集群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主导产业聚焦,具有较强协作配套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成都已培育多个国家级和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标志着成都在特色产业集群培育方面取得新成效。成都正通过“立园满园”行动,以园区为核心承载,推动先进制...
7月8日,化工新材料讯,近日,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5部门联合发布《促进全省精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旨在推动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发展、提升有效供给能力、强化科技创新和绿色低碳转型。方案提出20项具体任务,包括支持产业集群提能升级、打造特色化工园区、发展生物化工和氯碱行业等。此外,江西省还提供财政奖励,支持石化化工企业数字化转型,最高奖励达1000万元。
【点评】江西省的《促进全省...
7月7日,化工新材料讯,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流化床双氧水生产成套技术成功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推动我国双氧水生产技术迭代升级。该技术已获授权中国及国际专利,并被许可给国外公司。双氧水作为关键基础化学品,我国虽产能巨大(2022年超2400万吨,占全球50%),但传统固定床技术效率低下。中石化历时15年研发的流化床技术,通过催化剂、过程强化和新反应等创新,显著提升生产效率,易于大型化,满足了己内酰胺等下游...
7月4日,中国高新网讯,7月1日,郑州市科技局主办的“郑创投”基金项目对接会在郑州科技金融广场举行,旨在通过“投早、投小、投科技”战略,促进硬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转化慢的痛点,为郑州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动能。活动中,7家硬科技企业展示了其在数字化转型、抗菌新材料、低温技术、半导体材料、橡胶复合材料、有机小分子新材料以及AI+脑机接口机器人等领域的颠覆性技术成果。这些企业...
7月4日,化工新材料讯,6月27日,中石化(河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百万吨乙烯项目炼油配套工程在新建22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现场举行开工仪式,标志着该项目全面进入建设阶段。该炼油配套工程包括22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和40万吨/年乙烷回收装置,由中石化广州工程公司总承包。自3月15日启动桩基施工以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作为中石化与河南省共同谋划的重点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预计2027年4月具备投料试车条...
7月3日,中国高新网讯,湖南哈森唯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益阳高新区东部产业园的钛金属粉末制备项目正加速推进,作为园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第一条产线建设已完成80%,预计8月底实现量产。该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等离子体雾化、球化粉末材料”技术,能将钛金属加工成微米级球形颗粒,实现100%循环利用,突破绿色制造瓶颈,有望降低成本并拓展市场。一期三条产线投产后年产值预计达2.5亿元,将推动益阳新材料产业集...
7月3日,化工新材料讯,福建中沙石化在乙烯装置压缩机厂房现场举行了裂解气压缩机组安装启动仪式,标志着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全面进入机械设备装配阶段。该项目总投资448亿元,预计2026年建成投用,每年可生产150万吨乙烯。裂解气压缩机组是乙烯装置的核心设备,被称为乙烯装置的“心脏”。此前,这一关键制造技术主要由美、日、德等工业强国掌握。近年来,中国企业如沈阳鼓风机集团在该领域取得突破,实现了相关产品和...
7月2日,环球网讯,在北京西南的房山区,一个专注于绿色能源与新材料领域的科技企业群体正在迅速崛起。房山区通过精确的政策支持、优质的商业环境和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孕育出如创新爱尚家、卫蓝新能源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这些企业从核心材料研发到终端应用,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房山区通过提供定制化的“成长套餐”和“前店后厂”模式,加速了产学研转化,同时政府还通过“牵...
7月2日,山东省工信厅讯,山东省工信厅发布通知,开展2025年新材料领军企业培育库申报及在库企业复核工作。旨在健全新材料产业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通知明确了申报条件,包括企业注册地、产品范畴、销售收入、自主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等。申报材料包括企业营业执照、财务审计报告、知识产权证明等。申报程序包括组织申报、审核推荐、评审公示和入库管理。各市工信局需高度重视,广泛宣...
7月2日,化工新材料讯,拓烯科技宣布其衢州三期基地成功摘地,标志着公司高端聚合物材料战略布局进入新阶段。此进展紧随公司二期COC项目中交,形成“投产即规划”的快速发展态势。目前,拓烯科技一期COC已实现满产满销,应用于超20家头部企业产品。二期COC中交后,公司COC总产能达到1万吨/年,配套共聚环烯烃单体6000吨/年。拓烯科技专注于COC等尖端材料的研发与制造,在精密光学、生命科学、集成电路、半导体等国家...
6月27日,科技日报讯,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院)近日牵头成立全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平台,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产业能力。通过“政校企行”联动,组建混编教科研团队,开发新专业、课程、教材和标准,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常州纺院与多家企业合作,共建虚拟数字教学资源平台和实训基地,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该校还联合行业龙头企业...
6月29日,化工新材料讯,自贡市举行2025年第二季度氟硅新材料等重点项目签约活动,现场集中签约5个项目,总投资约26.35亿元。项目涵盖生物基材料、高端含氟新材料、绿色液体生物质燃料、降解树脂等领域。其中,杭州云上新材生物基及电子新材料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主要建设年产万吨级呋喃二甲酸生物基材料、年产8660吨高端含氟新材料、年产6400吨电子新材料产线。四川国通坤诚绿色液体生物质燃料项目一期计划投资4...
6月27日,科技日报讯,新疆乌苏市的一处建筑墙体加固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使用一种新型高韧性水泥复合材料进行墙体加固。这种材料以新疆本地风积砂为主要原料,经过科学配比形成,具有耐腐蚀性和高弯曲韧性等特点。该材料由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检测中心与新疆大学、新疆恒泰泓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旨在提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施工效率。通过试验检验,使用这种材料和技术工艺,砖体结构构件的抗震能力可提...
6月27日,宜昌新闻讯,宜昌高新区田家河园区依托现代化工新材料主导产业,正积极打造动力电池关键材料集群。园区内,湖北弗思创新材料有限公司的锂电池电解液核心材料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年底试生产。该项目生产的双氟磺酰亚胺锂电解质,旨在提升电池安全性、低温性能和充电放电次数。此外,宜昌高新区还在建设硅碳负极产业园,湖北匠芯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首家落户企业,计划投资10亿元推动新型硅碳负极材...
6月27日,msn讯,近日,四川聚友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成功投运国内首条自主研发的非金属托辊自动化生产线,全长45米,标志着我国在非金属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取得新突破。该项目总投资1.38亿元,主要生产高性能聚合物等高分子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生产线集成了智能成型、机器人装配等核心技术,生产效率提升60%,产品误差控制在1毫米以内。此外,公司还开创了钢复合管道自动化生产,拥有高精度激光切割设备和全...